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舞风 发表于 06-7-25 10:5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但却比较难学。一是因为文学史时间
跨度大,上下几千年。二是内容多,有很多风格各异的作家、作品以及抽象的文学理
论。同学们如何学习这门课程,顺利通过考试,我认为,要注意它是强调“史”的概念
,不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重具体作品的分析,为此要有综合比较的能力,要
善于应用归类法来学习。下面我试从文学流派团体、作家在文学史的地位、主要文学创
作的特点、主要著作的文体性质和基本内容、作家文论家的文学主张及文学理论作品等
方面对文学史有关知识、内容进行归类,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1)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三曹:指曹*、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2)
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3)

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二、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归类1
论语》的艺术特色有:①浅显、简练、富于哲理性。②在简单的对话中表现人物形象。

《墨子》的艺术特色有:①质朴少文采,但逻辑性很强。②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
从具体问题的争论进而为概括性的辩难,是说理文的一大进展。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气势充沛,笔力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
概。②常用巧妙的譬喻和寓言式的小故事来阐明道理,生动而有说服力。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想象奇幻,构思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②好用各种比喻
和寓言来阐明道理,寓抽象概念于具体形象。②行文汪洋恣肆,变化万端。
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归类2
苟子》的艺术特色是:体系完整,长篇大论,论点明确,论证严密,巧譬博喻,句式整
齐。
《韩非子》议论透辟,观点鲜明,切中要害,标志着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是:①叙事说理铺张渲染,纵横您肆。②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
③刻划人物,鲜明生动
《离骚》的艺术特色是:①273句,2400余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②塑
造了诗人伟大爱国者的主体形象。③融铸神话传说,驰聘想象,创造出神奇瑰丽的境界
以表现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④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
手法,香草美人,寄托遥深。
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归类3

《吕氏春秋》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负条理,往往以寓
言故事为譬喻,富有形象性。
《史记》的艺术特色有: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性格鲜明的一系列人物形象。②谋篇布
局,独具匠心、善于选择、剪裁和集中史料,善用“互见法”,善写大事和紧张场面,
并以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③寓褒贬于叙事,有强烈的抒情性。④语言生动、准确、灵
活。
《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有:①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代表了汉乐府的最高艺术
成就。②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等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③情节曲折,结构完整
,结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曹*诗歌创作的特色有:①大都用乐府旧题表现新的内容。②风格苍凉悲壮。
《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有:①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使之栩栩如生。②记事与记言相结合。③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归类4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有:①风格完整,意境深远。②语言平淡自然、富于韵味。③
对田园有着真挚的爱,情景交融。
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有:①体裁短小,多为五言四句。②语言清新自然。③广泛运
用双关语。
《搜神记》的艺术特色有:①行文简洁质朴,有魏晋史家的行文特征。②一些名篇结构
完整,情节较丰富,粗具短篇小说的规模,人物形象比较鲜明。
王维诗歌的特色有:①融诗情画意于一体。②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
李白诗歌的风格是:飘逸、奔放、雄奇、壮丽。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浓郁顿挫。
岑参诗歌的风格特点有:感情真实、气势磅礴、想象新奇、格调激越。
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①通俗易懂、雅俗共赏。②常用对比手法。③注重人物描写
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归类5

李商隐诗歌的特色有:①诗歌风格雄浑悲壮。②词作兼有豪放和婉约之长。
柳永词作的特点有:①多写都市繁华景象及青楼歌妓的生活。②尤善于表达羁行役之
苦。③大量制作慢词。④以铺叙见长。
辛弃疾词作的特色有: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三国演义》艺术特色:①善于刻画人物形象。②语言传神、生动、准确。
三主要著作的基本内容归类1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采自15个地区的诗,其中大
多数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是产生地王都附近的诗;“颂”有《周颂
》、《鲁颂》、《商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洲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
《左传》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
事实
《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主要著作的基本内容归类2
《西厢记》写书生张生与崔相国之女莺莺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故事
《世说新语》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东晋年间许多贵族、名人的言谈逸事。三国演义》以蜀
汉与曹魏的斗争为主线,描写了自汉末群雄逐鹿至西晋统一历史进程。
《西游记》以孙悟空为中心,写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黑
暗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克服困难的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
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主要著作的基本内容归类3
《聊斋志异》描写歌颂爱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败。揭露现实政治的腐败和政治阶级对
人民的残酷压迫。热情地歌颂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
《桃花扇》以候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借离合之
情,写兴亡之感。”
《长生殿》一方面颂扬李、杨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另一方面
又谴责他们荒淫祸国,企图达到“垂戒来世”的目的。
《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离死合的爱情故事,提示了反封建礼教的主题。

四主要著作的文体性质归类1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杂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
《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左传》是我国早期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它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作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乐府诗集》是唐五代以前乐府诗的总集。
《世说新语》是一体按内容分类的笔记小说集。
《西厢记》是元杂剧,是我国古典杂曲国的不朽著作。
主要著作的文体性质归类2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
《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独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三言”“二拍”是明代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是清初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志怪传奇文言小说。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讽刺文学的代表作。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五作家、文论家的文学主张归类 1
孔子文论:以诗教为核心,倡“兴观群怨”说。
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
法论。
老子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庄子文论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提“虚静”、“物化”和“得意忘言”。
屈原倡“发愤抒情”说。
司马迁提“发愤著书”说。
王充文论倡“真善美”相统一。
钟嵘文论以“直寻”为核心。
李白诗歌理论祟尚自然清新。
作家,文论家的文学主张归类2
王昌龄倡“诗境”论。
司空图论诗歌要有“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韩愈文论:文道合一,务去陈言,气盛言宜,文从字顺。
欧阳修文论: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严羽论诗倡“别才、别趣”、“妙悟”、“以盛唐为法”。
作家,文论家的文学主张归类3
李蛰主张“童心说”。
公安派:倡导“性灵说”,各尽其变,力求创新
王土帧主张“神韵说”。
沈德潜主张“格调说”翁方纲主张“肌理说”
袁枚主张“性灵说”。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和作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
大爱国诗人,曾担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在政治方面主张施行美政,修明法度,举
贤授能,使国家富强;在军事外交方面主张联齐抗秦。然而被上层集团疏远、流放,最
终自杀。古人或曾感慨曰:“楚之治乱存亡,系于屈子一人。” 屈原的诗歌基本上是
他品味着自己的人生悲剧以及楚国的政治悲剧创作的,主要包括《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招魂》等。它们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又一座难以企及的巅峰,对
后世的影响异常深远。 屈原在中国诗歌史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原始神话中包含的不
自觉的超现实想象,提升成了自觉的艺术创作方法。《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
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祖国愿
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愤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主旨是爱国和忠
君。美人香草意象:美人比喻君王,或者是自喻;香草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
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骚体:屈原作品在形式上的一种新鲜生动
自由长短不一。
秦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秦始皇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并没有给文学带来生机,相反,由于施行的极端文化专制政策,文学创作空前冷落。短
暂的秦朝文学成就相当有限,“秦时不文”,秦政权对知识的当代性、实用性和官方一
统性的倡导,没有为文学提供适于成长的土壤。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
《谏逐客书》但是它在大一统国家的前提下,所采取的统一思想意识、统一文字等的社
会政治措施,对后来的文人和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汉代是中国文化定型的关
键时期,继承秦朝而来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但在文化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利
于文学发展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以“经明行修”为
标准选举士人为官的制度,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了文学发展的重要背景。一般认为,汉代
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赋、散文、乐府和五言诗歌。其中,赋是最具代表性的汉代文体,吸
引了当时大量的才华之士进行创作;以贾谊等汉初文人为主的诸子散文,以司马迁《史
记》、班固《汉书》为体现的历史散文,被看作是中国古典散文的典范,所以有“文必
秦汉”的说法;乐府诗歌,尤其是其中的民歌,乃是《诗经》“国风”之后的又一重要
收获;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新兴的五言诗,不仅在《诗经》的四言时代之后,开
创了新的诗体,而且将日益成熟的文人的趣味和情绪自由地表达出来。汉代在中国文学
史上的地位还有更深刻之所在。对于文字本身的审美效果的清晰认识,文体的成熟,文
章观念的发展,文学价值的较为普遍的社会意识,文人的增多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等
等,这些文学要素的汇聚,使得文学在汉代,特别是东汉时期有了长足的进展,并呈现
出较为自觉的态势。
总之,汉代虽不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阶段,却对于文学传统的塑造起了至关重
要的作用,决定了此后中国文学的形态和方向。
汉赋的起源:一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重要文学样式。
它的产生具有多源性,与先秦时期的一些作品和文体,如荀赋、战国纵横家散文、楚辞
等的关系。二 赋的定义及其体制特点: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
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三 汉赋的几种不同的形式: 骚体赋、散体大
赋、抒情言志赋等 散体大赋之为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体。 西汉武帝时代所集中体现的
皇权、帝国的声威和气势。大赋的巨丽之美,作为体现国家、民族生命力的美学方式。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第二章 汉代散文《吕氏春秋》、《淮南子》,以主要人物为中心组织众人集体编写的
成书特点。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著述的结构,表达的方式。杂取各家思想,诸子思想
由分到合的趋势。二 汉初散文纵横家风格的复兴 汉初的社会结构,诸侯——游士的社
会格局,对战国的呼应。贾谊、晁错等人及其作品。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第四章 司马迁以其《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
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代
大约三千年间的历史。这是一部空前的大著作,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
70列传这样几部分。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
工明确,“本纪”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
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
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为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
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
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作为一部忠实于历史事实的著作,《史记》
一向被称为“实录”。司马迁对社会,尤其是对当代社会所持的大胆的批判精神,正是
中国古代良史“秉笔直书”的传统,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充分体现。三 《史
记》的内容和写作艺术:司马迁具有空前自觉、强烈的历史写作意识,他要“究天人之
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一明确的写作目的,就使其区别于单纯的历史记
录和整理。在《史记》中,他试图使过去曾经发生的一切成为真正有组织的历史。不仅
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天文、地理、风俗等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
,更重要的是,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而再现历史,他首创的纪传体意味着:历史乃是一
个以人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第三节 《汉书》一 班固的生平及《汉书》的写作《汉书》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汉
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继司马迁之后,《汉书》整齐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
并开创了后来相沿不替的断代史体例。班固使司马迁首先创设的纪传体更加稳定、完善
,从而成为后世正史修撰的唯一模式,长期以来中国史书最为经典的形式。 文章的演
变:曹丕〈典论 论文〉“概文章也,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汉乐府诗 汉乐府民
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一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风格,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 叙事成分 三 以杂言为主,具有向五言发展的趋势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一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与编集《古
诗十九首》是产生于东汉后期的一组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五言抒情诗。代表着汉代诗歌
的最高成就。二 诗歌在汉代长期以来的不发达,以及东汉中后期社会文化土壤的转变
三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宦途失意者的伤
时失志之悲 《古诗十九首》高度的艺术成就:长于抒情,其情感真挚而富于概括性。
情景、物我交融,构成浑然优美的艺术境界。语言浅近自然而又工整细致。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
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元589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
北朝,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称为中国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
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
在文学思想、文学的题材、体裁以及整体风貌上,都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
又是同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哲学思想、文艺思潮密切相关的。
一、时代特征、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潮
(一)时代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这近四百年间,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
外,一直处于分裂、动荡之中,汉末动乱,代之而起的是三国鼎立。王朝更迭带来的争
斗以及南北对峙带来的相互攻伐,使这一时期战乱不断,少有宁日。这些都深刻地影响
了文人的心态与精神风貌,同时也影响到整个文学创作的主题、题材与作品的基调。因
为战争造成的大量的人口死亡,使心灵敏感的作家与文人普遍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的脆
弱、命运的多变难卜,人生祸福无常以及生命个体面对多变的时代风云的无能为力,于
是,我们便在魏晋南北朝文学里看到了一些集中的文学主题,如生死主题、游仙主题及
隐逸的主题。文学风貌呈现出或梗概多气、或隐约曲折、或绮丽华靡的特点,这些都不
能不说和特定的时代背景相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社会动荡不宁外,其另一值得注意的特点则是门阀制度。
(二)文学思潮
这一时期在哲学思想领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各种思潮纷纷兴起。可概括为儒学式
微、玄学兴起,佛、道二教广泛传播流行。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历程
魏晋南北朝文学约四百年,其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建安、正始文学、两
晋文学及南北朝文学。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地位
这是一个充满新变的时代,一个充满开拓与创造力的时代,一个许多新的文学思想、文
学观念、文学题材与体裁、文学风格与表现方式产生的时代。第一,它使中国文学摆脱
了政教观念的束缚,进入了文学的自觉时代。第二,随着文学的自觉,对于自身的特
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一些内在规律的认识更为深刻、丰富了。第三,文学的题
材、体裁更丰富了。山水题材、田园题材、游仙题材乃至宫廷题材、边塞题材都出现了
,而且奠定了后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五言诗逐渐兴盛,成为中国诗歌史影响最大、创
作量最多的一种诗体,七言诗在形成中。骈文、骈赋也大大发展,达到了高峰。小说这
一文体也有了一定基础与规模,出现了志人、志怪两大类。
沙发
 楼主| 舞风 发表于 06-7-25 10:59:3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建安文学与正始文学
一、文学的自觉与建安文学的新面貌
2、建安文学的新面貌
1、五言诗创作的腾涌。2、开始了以乐府民歌为主向文人诗歌创作为主的转变。3、建
安风骨的形成。“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时期美学风范的一种概括。所谓建安风骨,
是指作品的内在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炼刚健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风貌。
建安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宁,文人政治热情普遍高扬,因而他们的诗文创作大都形
成了内容充实,感情充沛,雅好慷慨,梗概多气的特点,而在艺术风格上又表现明朗刚
健,骨力遒劲,这种充实的思想内容,富有感染力的情感以及语言表现上的风健清新完
美结合,就是建安风骨的基本内涵。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观其时
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可说是
对建安风骨成因及其内涵的精确概括。
二、曹氏父子及其文学创作
(一)曹* 生平与文坛地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曹*的文学创作
曹*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他的诗歌今存有20余首,数量不算多,但成就却
很突出。从内容上来看,大致分为四类,即纪事,述志、游仙、咏史。
他的诗在风格上以慷慨悲凉为基调,语言上极为本色。第三,在体裁上,他四言、五言
均有,且皆成就不凡,就五言而言,他是开建安文人五言诗之风气者,就四言而言,他
则《诗经》之后复兴四言的大家。 (二)曹丕 字子桓,曹*次子。(三)曹植 植字
子建,曹丕之弟。曾封陈王,死后谥曰“思”,故后世称陈思王。在建安作家中,他是
留存作品最多,对后世影响最大,后世评价最高的一位作家。钟嵘称他为“建安之杰”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余一斗,天下人共一斗”。
三、“建安七子”与蔡琰
建安时期在诗创作上影响最大的除“三曹”外,就是“建安七子”与女作家蔡琰。
(一)“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的名号,最早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说:“今之文人鲁国
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宜,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
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于千里,仰齐足而并
驰。”从此,建安七子的名号便确立下来任司空事祭酒等。其诗今存不多,以《饮马长
城窟行》最有名,所长在书檄,《移豫州檄》为代表。
四、正始文学
(一)正始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
正始是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则包括正始以后至西晋
立国这一时期的文学。
(二)阮籍与嵇康
在正始文人中,“竹林七贤”最具代表性;在文学创作上,阮籍与嵇康则是成就最突出
者。
阮籍与嵇康是正始中期玄学的主要代表人 阮籍与嵇康的散文都有突出的成就,为魏晋
散文的代表。阮的散文代表作为《大人先生传》,嵇的散文代表作为《与山巨源绝交书
》、《声无哀乐论》等。
西晋文学 西晋主要作家 1、潘岳与陆机 潘岳与陆机是西晋太康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
作家左思与刘琨 左思与刘琨在西晋诗坛上是两位比较突出的作家,左思继承并发扬了
“建安风骨”的传统,作品内容充实,富于力度,有“左思风力”(钟嵘语)之称;刘
琨当晋末乱亡之际,抒英雄失路之悲,清刚悲壮。二人确为当时文坛之骄骄者。
东晋文学与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渊明“不为五斗
米折腰”,对后代文影响极大 现在我们接着来谈陶渊明的生平。陶渊明的一生,简单
地说,可以分为闲居、出仕、隐居三个阶段。(二)陶渊明的作品 今存诗一百二十五
首,文七篇,辞赋二篇。他的辞赋与散文均写得很出色,《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
辞》、《感士不遇赋》、《桃花园记》均是其中的代表作。陶诗的艺术特点,大致可有
以下几方面:1、平淡自然与诗意淳美的统一2、情、景、理的统一 3、豪迈雄健:诗风
的另一侧面
南北朝文学
(1)以宫廷为中心的诗人集团创作活跃(2)文学创作上求新求变的倾向很突出。新题
材、新风格不断出现,诗歌上,刘宋时期山水诗涌现,“俪采百句之偶,争价一字之奇
”。齐时出现永明体,开始了对声律的追求,语言上开始追求简省,剔除宋诗的板滞晦
涩,如沈约提出作诗“三易”:“易见事”“易识字”“易诵读”,梁陈题材又转向宫
体,写后宫妇女生活等。散文创作上。进一步骈化,骈体文创作成为这时的最有代表性
的文体。
(3)文学观念上,由“言志”转向重“缘情”。(
(二)谢灵运及其山水诗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1)精工富艳的风格(2)细腻的景物刻划(3)结构上的程式化特点。
(三)鲍照与乐府七言诗 鲍照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诗歌、辞赋、骈文都有
佳作,在元嘉时,与谢灵运、延颜之并称“元嘉三大家”。
(四)永明体与沈约、谢眺 永明体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齐梁时出现的讲究声律与
对偶,不同于古体诗的一种诗体。 沈约 谢眺
(五)宫体诗与梁陈其他诗人 宫体诗
(1)宫体诗的形成
宫体诗是继齐永明体之后在梁陈诗坛上出现的一种新的创作倾向,与齐梁以来诗歌创作
上出现的艳情化、娱乐化的创作趋向有关,而在梁陈两代这种诗风发展到极致,形成了
宫体诗风。从梁武帝普通年间至陈代末年过七十年中,是宫体诗风兴起,并在诗坛上逐
渐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宫体诗的出现,与梁简文帝萧纲有关。庾信
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北朝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
,是我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它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
式和风格。一般地说来,它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
一、南朝乐府民歌
南朝和汉代一样设有乐府机关,负责采集民歌配乐演唱。南朝乐府民歌约五百首,大部
分属于清商曲辞,其中吴(声)歌三百二十六首,西曲(歌)一百四十二首,神弦曲十
八首。清商曲辞以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少量南朝民歌。
《吴歌》、《西曲》、《神弦曲》
二、北乐府民歌
北朝文人诗,既少又不好。严格地说,没有一个诗人。
魏晋南北朝小说、骈文、辞赋及散文、《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世说新语》等志怪小


骈文与辞赋 散文
从总体看,南北朝时期是骈文兴盛的时代,散文并不发达,代表这一时期散文成就的是
一些史传、地理等学术著作,而这些著作,其文风在不同程度上也受到骈文的影响,其
中比较突出的有两部著作,即郦道元的《水经注》与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
隋唐五代文学概论
隋唐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特别是唐高祖李渊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帝国。
唐太宗李世民,继而在经济上、政治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稳固政权起很大作用,是为唐代文学繁荣的外因。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文学经
历了一个长远的发展过程。诗歌、散文、小说等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对唐代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为唐代文学繁荣的内因。

第一章 初唐四杰

四杰生平:“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之浪漫,遭遇悲惨。”(闻一多语)
重点:王勃生平;重点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中两条感情线索的交互发展,决
定了此诗健康、向上的基调。杨炯与《从军行》。
骆宾王与《在狱咏蝉》。
卢照邻《九月九日登玄武山远眺》。
四杰诗作虽未能脱尽六朝绮靡文风,然而,能初步突破诗歌只描写宫庭、贵族生活的局
限,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诗歌的领域,开始具有唐诗的气派,五律的形式在他们手中已初
步定型。 第二章 陈子昂
四杰之后,正式举起诗歌革新的旗帜,以坚决的态度反对齐梁诗风,在理论和创作
上都表现了创造革新精神的诗人,是陈子昂。
陈子昂的生平:早年“任侠使气”,中进士后,上书论事,曾两次随军出塞,因受主将
压抑而去职还乡,后遭政敌迫害死于狱中。
陈子昂的思想:政治上的远大抱负。“请息兵”,“请措刑”的政治主张。
陈子昂的创作:感遇诗《丁亥岁云暮》。
重点分析《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的理论:《感遇诗》“丁亥岁云暮”、“本为贵公子”、《登幽州台歌》、《蓟
丘览古》。
陈子昂的诗特点:质朴、苍劲、平实、无华。

第三章 山水田园诗派

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审美价值。认识山水诗的思想性
山水田园盛行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盛唐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诗人提供了优闲生
活的物质条件。统治阶级提倡佛老,也造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局面。山水田园诗应运而
生。
孟浩然生平:早年在家隐居读书,四十岁后到京求仕,未如愿,经过一段漫游后又回乡
,一生清淡寡居。
孟浩然的创作:分析《过故人庄》,串讲《春晓》。
王维的生平:早年关心社会现实,向往开明政治,由于张九龄的罢相,李林甫擅权,他
在40岁以后就过上半官半隐、亦官亦隐的生活,安史之乱后更加消极。“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是其处世哲学。
王维的创作:也以40岁为分界线,划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
分析前期作品《观猎》。
分析后期作品《山居秋暝》。
选讲篇目:孟浩然《过故人庄》、《临洞庭》、《春晓》。
王维《观猎》、《少年行》、《送元二使安西》、《山居秋暝》、《渭川田
家》。

第四章 边塞诗派

了解边塞诗的特点。
边塞诗兴盛的原因:盛唐社会,由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也愈
加频繁,新的局面吸引着有志之士,跃马边疆建功立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情况下一般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以军旅生活和边塞风光为题材的边塞诗,应运而生。
岑参生平略述;分析《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逢入京使》。岑参的诗,气
势磅礴、雄奇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特点。
高适生平略述;分析《燕歌行》。
王昌龄与王之涣:生平简介。分析王昌龄《出塞》,介绍王昌龄的创作特征,“深情幽
怨,意旨微茫。”分析王之涣《登鹳雀楼》。
选讲篇目,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逢入
京使》。
高适《燕歌行》、《封丘作》。
王昌龄《出塞》、《从军行》、《闺怨》。

第五章 李白

了解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生平:李白出身富而不贵。学习从方术入门,博涉百家,未受过正规的儒学教育,习辞
赋,好剑术,慕神仙。二十六岁离乡远游。胸怀“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
,其生活理想是“功成身退”。
生平的三个重点:1.李白的籍贯问题;2.供奉翰林与赐金还山;3.从永王李璘东
巡。
思想:由于李白的家世,所受教育及生活经历的特殊性形成了他的庞杂的思想。1.封
建市民的思想。2.儒家入世与道家出世的思想。“功成身退”将二者统一起来了。3.
虚无主义思想。这是李白思想中的糟粕。4.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而非政治家。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李白的创作继承了屈原以来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丰富发展了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对浪
漫主义这一流派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1.主题的现实内容与非现实情节的结合。2.很少详尽地描
写生活过程。3.具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
重点分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
串讲:《古风》“西上莲花山”、《行路难》、《月下独酌》、《赠孟浩然》、《赠汪
伦》、《嘲鲁儒》。
选讲篇目:《古风》“西上莲花山”“大车扬飞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永王
东巡歌》、《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第六章 杜甫

了解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第一节 杜甫生平和思想
杜甫生平的四个时期:1.读书与漫游时期(35岁以前)。2.长安十年(35-44岁)。
3.陷贼与为官时期(44-48岁)。4.“漂泊西南天地间”(49-59岁)。
重点讲述杜甫的生活道路对其创作的影响。杜甫的创作,植根于社会现实的土壤之中,
艰难坎坷的生活,玉成了杜甫,使其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甫的创作,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广度”从略,参
见文学史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的概述部分。
深度:剖析社会现实的尖锐性;对时局的敏感与预见;对战争的清醒认识。
第三节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通过具体作品分析,介绍杜甫现实主义的创作特征,成熟、高超的艺术技巧。《自京赴
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表现了杜甫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是杜甫现实主义创作的生命线,
正是这条生命线,给他的作品带来了批判现实的力量,具有真正的思想价值。《三吏
》、《三别》表现了杜甫现实主义创作特征:1.深刻、冷峻的解剖现实。2.真实性与
倾向性的统一。3.选材的典型性与真实的细节描写相结合。五律《春夜喜雨》,七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表现了“律中鬼神惊”的高超技巧。
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杜甫继承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把唐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推向一
个比较自觉、更加成熟的阶段,对中晚唐的新乐府运动具有直接的启迪作用,其现实主
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技巧,一直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选讲篇目:《望岳》、《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
》、《羌村三首》、《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板凳
 楼主| 舞风 发表于 06-7-25 10:59:57 |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了解新乐府运动的形成宗旨及创作实际。
第一节 白居易的诗论与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形成的历史过程,白居易关于诗歌创作的理论、原则,新乐府运动的其他参
加者。
概括地说:乐府诗,自汉乐府的“缘事而发”一变而为文人的摹拟创作,再变而为曹*
诸人的借古题写时事,三变而为杜甫的“因事立题”,其间,经元结、顾况等人一脉相
承,到白居易更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创作,他与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共创新乐
府,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
第二节 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一曰讽谕诗,二曰闲适诗,三曰感伤诗,四曰杂律诗。
以白居易44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划分前后两期,前期“志在兼济”,写了大量的讽
谕诗,后期志转消沉,“独善其身”,写了大量的闲适诗、感伤诗。其中,白居易最重
视的是讽谕诗。重点介绍讽谕诗。
重点分析《上阳白发人》,串讲《卖炭翁》、《钱塘湖春行》。
第三节 白居易的《长恨歌》
《长恨歌》是一篇脍炙人口而内容又极为复杂的叙事诗。
(一)古今岐说述评。
(二)《长恨歌》的基调是婉而讽。
(三)回答几个问题:1.白居易自己对《长恨歌》评价:“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2
.白居易为什么把《长恨歌》归入感伤诗?3.“一篇长恨有风情”该如何理解?
思考题:
《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
选讲篇目:《重赋》、《杜陵叟》、《轻肥》、《卖炭翁》、《上阳白发人》、《赋得
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

第八章 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

了解古文运动的内容及韩愈、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的作用。
第一节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中唐社会中一部分地主知识分子为挽救社会危机,巩固唐王朝统
治,积极从事政治改革,要求文学自觉地为它服务。
古文运动形成的一般历史过程:由秦汉的古文到魏晋南北朝的骈体,再到韩柳的古文,
走了一个由散到骈再到骈散结合的过程,恰巧走了一个“之”字。古文运动不是重复秦
汉古文而是一种新的发展。
韩柳古文运动的理论:“惟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各识职”。
古文运动的成就及影响
第二节 韩愈和他的散文
(一)韩愈的生平、思想、创作
(二)重点讲述《送董邵南序》、《祭十二郎文》。
第三节 柳宗元和他的散文
(一)柳宗元的生活体验及其创作。
(二)重点讲述:《永州八记》,具体分析《小石潭记》、《小丘记》,综合介绍柳宗
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选讲篇目:韩愈《师说》、柳宗元《捕蛇者说》、《小石潭记》
第九章 中唐其他诗人
了解中唐其他诗人的创作实际情况。
第一节 刘禹锡的生平与创作
重点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第二节 李贺生平及创作
重点分析《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
选讲篇目:刘禹锡《竹枝词》、《浪淘沙词》。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第十章 杜牧、李商隐及晚唐现实主义诗派

了解晚唐现实主义诗派的创作实际。第一节 杜牧生平及其作品 第二节 李商隐生平
及其作品 第三节 唐末社会概况及现实主义诗派

第十一章 唐传奇与唐五代词

了解唐传奇及唐五代词的作品特色。
第一节 唐传奇繁荣的原因及思想、艺术简介
兴盛原因:1.都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丰富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科举
考试“温卷”之风的盛行。3.唐代各种文学形式的普遍繁荣,诗、文、小说出现了互
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倾向。4.魏晋南北朝以来志怪及轶事小说的传统。
传奇的发展,大体分三个阶段。初盛唐是兴起时期,中唐为鼎盛时期,晚唐时传奇创作
仍很丰富,但开始脱离现实,艺术上趋于粗俗。
传奇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爱情主题的作品,如《李娃传》、《霍小玉传》、《柳
毅传》等;描写仕途坎坷、官场黑暗的作品如《枕中记》、《南河太守传》;反映政治
历史题材的作品如《高力士传》、《长恨歌传》;描写侠义刺客的《聂隐娘》、《无双
传》、《谢小娥传》等,还有描写鬼怪、神仙的《古镜记》等。
唐传奇作家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现实生活精细描绘,注重人物性格、心
理描写,细节真实,结构严谨,情节曲折,语言采用散文古体,也吸收民间口语及骈文
的技巧,并插入大量诗词。
第二节 唐、五代词
温庭筠与花间词派:
温庭筠生平。怀才不遇,生活放浪。其词内容狭窄,多写妇女,寄寓自己失意情怀。
艺术上描写细腻,真切,善于创作意境。如《望江南》(梳洗罢)等篇。
花间词派:晚唐五代时,西蜀少蒙战乱,统治者淫乐成风。西蜀的一批词人,把温庭筠
词封为正宗,极力推崇、仿效,形成花间词派,主要写男女相思、离别,绮罗香泽,内
容空虚,追求词藻,形成唯美主义词风。
李煜和南唐词:
李煜是南唐后主,是一个屈辱图存、苟安享乐的风流天子。前期词作,近花间派;亡国
被俘,有故国之思,写了一系列感情真挚、沉痛的词,如《虞美人》、《乌夜啼》、《
浪淘沙》等。


宋代文学授课教案
第一讲 宋代文学概说
1.陈寅恪说:“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学是宋代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

2.宋代社会的特点:宋代从960-1279年,共319年,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社会特
点:对外关系特别软弱;内部政权特别稳定;(3)文官制度相当成熟;(4)城市经济
相当发达。
4.宋代文学的特点:(1)主题上充满了沉甸甸的政治关怀与道德意识,以及强烈的民
族意识和悲凉情绪;(2)讲究理趣,好发议论;(3)讲究格律技巧以及法度和用典;
(4)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张扬,恢宏雄健的气概削弱了,而深入细致的钻研精神则大大
增强了。
5.宋代文学的分体特点:(1)宋诗风格与唐诗和宋词不同,整体上含蓄、深沉,以文
为诗成为基本风气;(2)宋词被称为“一代之文学”,风格特别讲究抒情性与音乐性
,并形成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3)宋文在思想内容上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总体风
格是平易自然、流畅婉转;(4)俗文学如说话、杂剧、南戏也较有成就。
第二讲 宋初诗文革新运动
1.宋初诗歌的三大流派:(1)白居易体—浅俗平易。代表人物是徐铉与王禹偁。(2)
贾岛、姚合体—境界狭仄,语言工巧。代表人物是林逋、潘阆以及“九僧”。(3)李
商隐体—绵密富丽。代表人物是杨亿、刘筠、钱惟演。
2.宋初散文的创作特色及其理论:大致分两类:(1)重道的一派,以柳开、穆修为代
表,主张通过复兴古文来复兴儒道。(2)重文的一派,以王禹偁为代表,主张在内容
上“传道”与“明心”结合,艺术上讲究自由流畅、亦骈亦散的风格。
第三讲 北宋前中期的词
1.晏殊 字同叔。晏殊的词集名《珠玉集》,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等。语言清淡自然,以白描为主,不失精巧之美。内容上以表达他对人生的思索及孤
独感为主。
2.张先 字子野。生性浪漫。有“张三中”、“张三影”之称。词集名《张子野词
》。他的词多写长调,风格也逐渐背离婉约的传统,趋于明白爽快、铺张详尽。
3.欧阳修 欧阳修是北宋前中期的文坛领袖。词集名《六一词》、《醉翁琴趣外篇》
等,存词240多首。其词的总体风格是典雅,擅长用平常的景象和普通的语言,描绘出
悠远的意境,如《踏莎行》(侯馆梅残)等,即为代表。
4.晏几道 字叔原,号小山。其词与父亲晏殊齐名,并称“二晏”,都属婉约一派。
晏几道的词以写爱情为主,在深沉中露出奔放,在温柔中显示真率。创作方式以追忆为
主要特色。
5.宋代前中期词的共同特色:(1)在体制上以小令、中调为主,长调较少。(2)在题
材上主要写男女相思、感时伤别,较为狭窄。(3)在语言上以典雅精巧、清丽流畅为
主要特色。(4)在表现手法上,以委婉细腻、含蓄温柔为主。
第四讲 柳 永
柳永 柳永的词集名《乐章集》,存词200多首,堪称是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他对词
史的贡献,就内容而言,主要表现在:(1)多描写具有现实感情和现实环境中的女
性。(2)擅长写作描写离别与羁旅之情的词。(3)描写城市风物的词也颇具特色。艺
术方面的贡献 (1)发展了慢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力。(2)语言上雅俗结合。(3)音
调优美,格律考究。
地位 1)直接影响到当时和北宋中后期的词风。(2)“凡有井水饮处,辄能歌柳词。
”(3)“掩众制而尽其妙。”(4)其俗词上承敦煌词的传统,下启金元散曲谐俗语言
风格的开端。
第五讲 欧阳修与北宋中期的诗文革新运动
欧阳修的生平与政治思想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
人。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 分为三类:(1)论道之文(2)论政之文。(3)抒情之文。欧阳修
散文的主流艺术特色是平易自然又委婉曲折。诗歌创作。内容上可分三类:(1)反映
人民生活和军国大事的诗歌。(2)表现自己仕途中的各种遭遇,抒发自己的坦荡胸怀
和旷达精神。(3)反映民风民俗以及咏物的诗歌。其诗歌总体艺术特色是:风格以平
淡为主,但含意深婉,脉络细密;也有浓烈的议论化和散文化倾向。
第六讲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续)
1.梅尧臣与苏舜钦并称“苏梅”,在诗文革新运动中,欧阳修的贡献主要在散文方面,
而“苏梅”的贡献则主要在诗歌方面。后代学者称赞他们开创了宋诗的新格局。
2.梅尧臣,字圣俞,安徽宣城人。有《宛陵先生集》,存诗8200多首。梅尧臣在诗歌风
格上推崇平淡古雅,但要求以创新为基本前提。他的大部分诗歌以琐碎的日常生活为题
材,从中往往加进一些哲理性的内容,朝思理深密方向发展,创造出一种内敛的、令人
心境平静的美。
3.苏舜卿,
4.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主要以政治家的身份驰名。他的散文以政论文为主,代
表作有、《答司马谏议书》等,散文的艺术特点是:逻辑性强,论证严密,立意新颖,
语言简朴有力,气势不凡。其诗歌的成就总体上要超过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4类:政
治诗,怀古诗,咏怀诗,写景诗。艺术上以“雅丽精绝”著称。
5.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以散文驰名,以“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而自
成一家。代表作有《墨池记》、《醒心亭记》等。
6.苏洵与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著有《嘉祐集》,其文学
成就主要在政论文方面,有战国策士之风,代表作有《六国论》等。
7.苏辙著有《栾城集》,其散文以“论事精确,修辞简严”著称,代表作有《上枢密韩
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等。
第七讲 苏 轼
苏轼的生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的诗歌创作。苏轼的文学创
作以诗歌的数量最多,达2700多首,内容题材多样,无论是表现自我、反映现实、歌颂
山河,还是品评艺术、描写风俗,都是佳作纷陈。苏轼的最大特色就是善于从自然中体
悟人生哲理,如《和子由渑池怀旧》、《题西林壁》等。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是(1)
讲究才学,重视才气与学问。(2)多发议论。(3)善用比喻。(4)时有雅谑。
第八讲 苏 轼(续)
1.苏轼的词。苏轼是北宋继柳永之后第二位对词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词人。2.苏轼词
在内容方面的突破。苏轼的词被称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的词可分为三类
:(1)抒情词。(2)咏物词。代表作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和《水龙吟》(似
花还似非花)等。(3)农村词。苏轼的农村词约有10多首,代表作为《浣溪沙》五首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1)豪放风格。代表作有《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
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2)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
风。(3)婉约风格。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
继承和发展。
第九讲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1.黄庭坚的生平与思想。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
2.黄庭坚的文学主张。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黄庭坚的文学主张,主要侧重在创作技巧
方面,。
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三宗”,明确提出“一祖三宗”之
说,揭示了江西诗派的源流。
地板
 楼主| 舞风 发表于 06-7-25 11:00:1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讲 周邦彦与北宋后期的词
2.秦观的词。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苏门四学士”
之一, 3.秦观词的艺术特色:(1)擅长描绘凄迷感伤的意境,将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
结合起来,极具艺术感染力。(2)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写景、抒情更为形象生
动。(3)语言精美而平易,遣词典雅凝练,雅俗共赏。其不足是风格较弱,缺少力量
之美。
4.贺铸艺术特点是:(1)意象重叠。(2)注重锻炼字面,善于点化前人语句入词。
第十一讲 周邦彦与北宋后期的词(续)
1.周邦彦的生平。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2.周邦彦的词集名《清真集》,一名《片玉词》,存词200余首 被后人誉为“结北开南
”的重要人物。
3.周邦彦词的艺术特点:(1)善于铺叙,结构谨严;描摹物态,曲尽其妙。(2)句法
奇警,辞气高华,造语精工,风格浑厚和雅。(3)精于声律,音韵优美。
第十二讲 李清照与南宋前期的词
1.李清照的生平。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2.李清照词的情感基调。李清照的词集名《漱玉词》,存词40余首。她的词在情感上以
“愁”为主,可以北宋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围绕自己的闺阁生活来写,
以闺愁和夫妇别离之愁为主;后期词的“愁”情则以家国之思为主。
3.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1)善于捕捉细小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自己难以言传的感
受和情感上的微妙变化。(2)语言精工自然,雅俗共赏。
4.李清照词的影响。李清照的词在南宋初年即开始流传,并被宋人誉为南宋女词人之首
,明清两代学者誉其词为婉约派的典范。
第十三讲 李清照与南宋前期的词(续)
1.张元干,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福建永福人。
2.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和县人。
第十四讲 陆游与南宋前中期的诗歌
1.南宋前中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即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均以诗歌擅
名天下。其中陆游影响最大,杨万里、范成大二家次之,尤袤作品则较少。
2.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所作诗歌构思新颖奇特,善于表现人物情态
和稍纵即逝的场景;笔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活泼,风格爽朗轻快,被称为“诚斋体
”。代表作有《小池》、《闲居初夏午睡二绝句》等,情趣与理趣兼备。
3.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人,兼有“清新妩媚”和“奔逸隽伟”的特点。

第十五讲 陆游与南宋前中期的诗歌(续)
1.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浙江绍兴人。
2.陆游诗歌的创作主题。陆游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其诗集名《剑南诗稿》,存诗
9300多首。其诗歌主题分为三个方面:(1)表现自己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迈
理想以及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代表作有《书愤》、《金错刀行》等。(2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歌,代表作有《游山西村》、《小园》等。(3)爱情诗,代表作
有《沈园二首》等。
3.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1)渊源各家,风格多样,众体皆工。(2)高度的抒情性与
强烈的感染力。(3)对偶工整,语言精致。
第十六课讲 辛弃疾及其豪放词派
1.辛弃疾的生平与思想。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济南)人。
2.辛弃疾词的分类。辛弃疾的词集名《稼轩长短句》,存词600余首,是宋代存词最多
的词人。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1)爱国词。主要追忆当年的抗金生活,抒发自己
的报国壮志,表达对于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和对投降派的愤懑之情。代表作有《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等。(2)农村词。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以化解现实中的
痛苦。代表作有《清平乐》(茅檐低小)等。(3)闲适词与言情词。代表作有《西江
月?遣兴》和《祝英台近》(宝钗分)等。辛弃疾词的内容虽有差别,但都贯串
着爱国主义的英雄情怀。
3.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1)以苍凉、雄奇、沉郁为主导风格,但不拘一格。(2)
意境开阔,气势飞动。(3)多用比兴,博征典故,语言繁富。
4.苏轼与辛弃疾的异同。相同之处: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不同之处:(1)苏轼天
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2)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
健。
5.辛派词人。在辛弃疾爱国情怀和豪放风格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风格相近的词人,如
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被称为辛派词人。
第十七讲 姜夔与宋末格律词派
“格律词派”,其代表人物是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和张炎等。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以词的成就最高,著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存词80余
首。他的词有感叹国事的内容,但在表达上低回深沉,如《扬州慢》(淮左名都)等;
也有不少咏物词,仅咏梅的就有28首,其中代表作是《暗香》、《疏影》二首。
3.姜夔词的风格特点是“清空”,这一评价最初是由张炎提出的。“清空”的主要内涵
是:(1)词中的情感,多属于文人士大夫那种高洁清雅的意趣。(2)在表现手法上,
多追求言外之意和空灵的的神韵。(3)词中的语言、意象偏向淡雅素净。(4)词的意
境以疏朗开阔为主,结构上有跳跃性。
第十八讲 姜夔与宋末格律词派(续)
1.吴文英,号梦窗,别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
2.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京(今河南开封)人。著有《梅溪词》一卷,存词100
余首。他的词情景交融,咏物、节序之作尤为人称道。代表作有《双双燕?咏燕
》等。
3.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
4.张炎,字叔夏,号玉田。著有《词源》二卷,上卷论音律,下卷论作法。
第十九讲 南宋后期的诗歌
1.“四灵诗人”是指南宋后期生长在浙江永嘉的四个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
渊;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因为这四个诗人的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
所以称为“四灵”,也称“永嘉四灵”。他们在思想方面,漠视功名富贵,安于贫贱,
以陶渊明为师。他们的诗歌在内容方面着重表现大自然的秀丽景色和朋友之间的真挚情
谊,艺术上追慕晚唐隐逸诗风,崇尚平淡自然的风格,语言精炼,以白描为主要表现手
法。
第二十讲 宋代话本
1.话本在宋代是指新体白话小说,也称为“平话”,它是“说话”艺人表演时所依据的
底本。“说话”相当于今之“说书”,它起源于唐代,到宋代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说话”主要在勾栏、瓦舍中进行。宋代“说话”主要有三家:小说,讲史,说经。话
本的体制包括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篇尾六个部分。
2.现存宋代话本,小说类有《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等,讲史类有《大宋
宣和遗事》、《新编五代史平话》等,说经类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
3.话本塑造了不少市民形象,揭示了他们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斗争,特别是表现了
他们争取恋爱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压迫的民主思想。讲史类话本则体现了当时民众对历
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新的评价。话本在艺术上以通俗性和生动性为主要特征,特别是在
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上更为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4.话本,特别是讲史话本的出现,为后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如《水浒传》、
《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在著作形式和故事情节方面对收到宋代话本的影响。
元代文学史
元代文学概况
元代社会的特点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疆域辽阔,经济繁荣,俗文学兴盛 民族压迫,矛盾尖锐,反抗意识强烈 文士落魄,转
向通俗文学创作。多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融合,形成元代文学独特的风格。
元代文学概述
元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元曲,元曲分杂剧和散曲两种,杂剧是戏剧,散曲是清唱曲。元
曲流行的区域主要在北方大都一带,故也称北曲。元杂剧的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王
实甫、马致远、白朴、纪君祥、康进之等,后期作家主要有郑光祖、乔吉等。
在元代南方还流行着另一种戏曲形式——南戏。它是由南方语言和南方音乐组合而成的
戏曲样式,最初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著名的南戏为高明的《
琵琶记》。
散曲是元代出现的新诗体,分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是单支曲,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宫调
相同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也称套数、散套。散曲的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白朴、
马致远、张养浩等;后期作家主要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
元代诗文从总体上走向衰落,元诗以宗唐为主,但亦受宋诗的影响。前期作家主要有刘
因、卢挚、赵孟兆页 等;后期作家主要有萨都剌、杨维桢、王冕等。
元词亦呈衰落的趋势。元词人多宗宋词,大致可分为宗苏轼、辛弃疾和宗周邦彦、姜夔
两派,前者以刘因、萨都剌为代表;后者以张翥为代表。
元代散文主要以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为学习对象,代表作家有姚燧、虞集等。
第二章 元杂剧的渊源、形成和体制
第一节 元杂剧的历史渊源和形式
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吸收诸宫调等说唱文学的成就而形成的成熟的戏
剧形式。
第二节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一)剧本结构:一般分为一剧四折一楔子,剧末附“题目正名”。
(二)演唱体制:用北方歌曲演唱,流行的宫调有五宫四调。
(三)脚色:分为旦、末、净、杂四大行当。
(四)宾白:剧中称为“云”,指剧中人的说白。有韵白和散白两类,韵白为诗句,散
白为散文
(五)科范:剧中称为“科”,指演员的做工、武打、歌舞等表演,
第三章 关汉卿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为元代剧坛的领袖。号已斋叟, 他博学多才,性格倔强而
滑稽,以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表示对现实黑暗的反抗。代表作为悲剧《窦娥冤》、喜剧
《救风尘》、历史剧《单刀会》。
第二节 悲剧名作《窦娥冤》
一、剧作的题材来源:从古代流传的“东海孝妇”的故事演化而来,
二、剧情梗概和脚色扮演:
通过窦娥幼年被卖作童养媳,成年后被流氓欺负,陷入冤案而被杀害的悲剧故事,揭露
了元代高利贷盛行、恶势力猖獗、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而以窦娥临刑发出三桩誓愿,
死后鬼魂报仇的方式,表现了元代下层人民反抗压迫、要求政治清明的呼声。
窦娥的形象分析(1)是中国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典型,一个悲剧形(2)是遵守封建
道德,尽孝守节的本分善良的妇女形象。(3)是反抗封建压迫、富有斗争精神的形
象。
五、艺术特色(1)剧作结构:一人一事,主干突出,详略得当。(2)戏剧冲突:在正
反面人物的尖锐冲突中塑造鲜明的正面人物形象。(3)语言特色:关汉卿为本色派语
言大师,此剧的语言既然质朴自然,又酣畅泼辣,体现其大师风格。名曲有第三折 [滚
绣球]。
第三节 喜剧《救风尘》
主题思想
剧作通过花花公子周舍欺骗、虐待歌妓宋引章,赵盼儿以“风月”手段回击周舍,解救
受难姐妹的故事,揭示了元代妓女的不幸命运,表达了元代人民反抗强暴的理想和愿
望。
赵盼儿形象的分析:(1)饱经风霜,世故机智。(2)侠义心肠,仗义救人。(3)泼
辣豪放,出语痛快。
艺术特色
(1)勾栏喜剧:剧中的主要人物为妓女、嫖客,赵盼儿战胜周舍用的是打情骂俏的
“风月手段”,具有青楼调笑的作风。
(2)语言特色:质朴自然,泼辣明快。
第四节 历史剧《单刀会》
主题思想
通过蜀汉关羽单刀赴东吴鲁肃之会,宣扬汉室为正统的观念,塑造关羽英武的民族英雄
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反抗元蒙统治者的民族情绪。
人物形象分析
(1)关羽:对大汉赤胆忠心,大智大勇,为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形象。
(2)乔公:对汉朝怀有浓厚的感情,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欣赏关羽的英武过人。
(3)司马徽:厌倦战乱,绝意功名,赞赏关羽的勇武。
乔公和司马徽都是衬托关羽的人物。
五、历史剧的特色
(1)改造史料,借古讽今。(2)改造史料,突出主要历史人物关羽的形象(3)用铺
垫和渲染之法塑造人物。(4)语言刚劲有力,融入诗词。
第四节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一、善于塑造不同身份性格的鲜明人物形象。二、戏剧结构多为一人一事,主脑清楚;
剧情发展迅速,又曲折多变。三、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四、本色自然的语言
特色。
第四章 王实甫
王实甫的生平和创作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一说名信,字实父。大都人。《西厢记》为其代表作。一部
爱情戏的杰作。
创作主题
《西厢记》结尾曲词:“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该剧的点睛之笔。传统的封建
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金钱权势是婚姻的基础,父母作主是婚姻的缔结方式。
而此剧强调婚姻的基础是“有情的”,而不是“有钱的”、“有权的”,而“有情”只
能由婚姻双方的当事人才能完成,这样,就将婚姻的决定权从局外人手里夺回到当事人
的手里,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婚姻的色彩。
人物形象分析
张生:志诚种——忠于爱情,将爱情置于功名之上。 才气与勇气——追求爱情和解决
危难果断、机智、大胆。傻角——软弱、忠厚、傻气。
莺莺:美丽而多情——离经叛道,不满父母包办的婚姻,追求理想 爱情。内热外冷—
受封建礼教约束,感情丰富而外表贞静,常有“假意儿”。
红娘:富有正义感——不满老夫人的背信弃义,同情崔、张为爱情 而苦恼,成人之
美。 机智——巧妙帮助崔、张,反驳老夫人的责骂。 泼辣——尖锐批评张生、莺莺的
缺点,嘲讽郑恒配不上莺莺。
王实甫为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家,其剧作语言被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称为“如花间
美人”。
历史地位
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是元杂剧对后世剧坛最有影响的作品,它所宣扬的反对封建婚
姻、争取爱情自由的思想,成为后代爱情作品的精神源泉。它与明代的《牡丹亭》、清
代的《红楼梦》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中三大爱情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 元代前期剧坛
第一节 白朴与马致远
白朴与马致远是元代前期剧坛地位仅次于关汉卿和王实甫的重要杂剧作家,与关汉卿和
元代后期杂剧作家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白朴,字仁甫,号兰谷,《墙头马上》、《梧桐雨》
二、悲剧《梧桐雨》
《梧桐雨》取材于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写安史之乱中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
事。
(三)主题思想
与白居易《长恨歌》着重歌颂李杨爱情不同,此剧一方面表现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深切爱
恋,一方面又不回避他父纳子妇、杨贵妃与安禄山有私情的丑闻;而且,更着重批判他
对安禄山养虎为患的昏庸误国。因此,此剧并非纯以歌颂爱情为主题,而是着重表现一
种对国家兴亡原因的反思。联系白朴幼年逃难的经历、刘祁《归潜志》中金章宗纵容悍
将胡沙虎、金哀宗在蒙古军攻汴京时逃难归德的史实,此剧显然是以古讽今,表达白朴
在国破家亡后的沧桑之感。
(四)艺术特色
(1)社会悲剧 此剧颇为符合西方悲剧的概念,主人公为贵族(皇帝),在各种社会因
素的作用下,一步步走向衰亡。剧作结局凄凉,打破元杂剧大团圆结局的惯例。(2)
典雅而富有文采的语言
三、喜剧《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以白居易的乐府诗《井底引银瓶》为素材,写李千金和裴少俊的爱情故
事。
((三)主题思想
通过李千金和裴少俊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歌颂了青年男女自主婚姻的合理性,猛烈抨
击了以裴行俭为代表的封建卫道士,表现了元代青年追求理想爱情与个性解放的思想。

马致远 号东篱,大都人《汉宫秋》是其代表作。历史剧《汉宫秋》写昭君出塞的历史
故事。
艺术特色(1)抒情悲剧(2)典雅酣畅的语言特色。
第二折 杨显之和康进之
一、杨显之和《潇湘雨》 杨显之,时称“杨补丁”。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作家之一。
今存剧目8种,剧本二种,《潇湘雨》为其代表作。
二、康进之和《李逵负荆》李逵形象的分析:(1)憨厚直率,热爱梁山事业,也爱梁
山的一草一木。(2)疾恶如仇,鲁莽急躁。(3)知错能改,真诚正直。第六章 元代
后期剧坛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是元代后期重要的文采派作家之一。是
“古杭书会”的领袖人物。《倩女离魂》是其代表作。
《倩女离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取材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
主题思想:
通过对张倩女为追求爱情幸福而灵魂离开躯体的描写,说明封建礼教可以限制青年的行
动,却无法拘束他们追求自由幸福的思想和愿望。并否定了门第观念和喜新厌旧的思
想。
(四)张倩女形象的分析
(1)大胆反抗封建礼教,热烈追求自由幸福——灵魂离开躯体,追随王文举。(2)有
沉重的精神负担——担心母亲悔婚,王文举得官后易妻。
(五)艺术特色
(1)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爱情理想——离魂。
(2)曲词优美婉转,多化用唐诗宋词构成优美的意境。
第三节 其他后期杂剧作家
一、乔吉一名乔吉甫,字梦符,,《两世姻缘》为其代表作。
二、秦简夫秦简夫,大都人,流寓杭州。《东堂老》为其代表作。
三、无名氏的《陈州粜米》是元代包公戏中的优秀作品。
第七章 元代散曲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体制特点
一、什么叫散曲
散曲是在元代出现的新诗体,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因多用北方歌曲演唱,也叫
北曲。散曲小令也叫街市小令、叶儿。
二、散曲的来源和兴起(1)宋词:(2)诸宫调:(3)北方民歌:
三、散曲的体制和特点
(1)分为小令和套数两大类,小令只有一段,句句押韵;套数又称套曲、散套,由同
一宫调的数支曲组成,一韵到底,有尾声,但不必句句押韵。
(2)在小令和套数之间有带过曲,为小令的变体,用同一宫调的二至三调。(3)多用
衬字。(4)无入声。(5)抒情直露。
四、元散曲作家的流派和分期
元散曲的流派大致分为豪放与清丽两大流派。豪放派以马致远为首,其他作家有张养
浩、贯云石等。清丽派以张可久为首,其他作家有白朴、乔吉等。
元散曲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大都,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王和卿、马致远、白朴、卢挚、张
养浩等,以马致远的成就为高。元散曲的后期创作中心在杭州,主要作家有张可久、乔
吉、贯云石、睢景臣等,以张可久的成就为突出。
第二节 元代前期散曲
一、马致远的散曲
马致远在元代被誉为“曲状元”,有散曲集《东篱乐府》。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为《[越调] 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这首小令
连用名词,描画出一幅萧瑟悲凉的秋景图,篇末画龙点睛,点明游子思乡的主题。全曲
情景交融,富于诗情画意,有唐诗的韵味,故备受称赏。
马致远的套数名作为《[双调] 夜行船?秋思》,写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怀,对隐逸
生活的歌颂。
艺术特色:(1)感情强烈,表现酣畅,多用感叹句、反问句。(2)善用鼎足对和博
喻。(3)语言明快宏放,雅俗兼备,体现出豪放派散曲家的特色。
二、张养浩的散曲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 代表作为《[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从沿途
景色勾起思古之情,追昔抚今,结句点题:指出历代王朝的兴亡,都是建立在人民苦难
的基础上。在艺术上,此曲寥寥数语,高度概括,精警深刻,尤以结末的对句:“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为影响深远。另外,全曲气势雄浑、语言刚劲,也体现了张养浩
作为豪放派散曲家的特色。
第三节 元代后期散曲
一、张可久的散曲
张可久,字伯远,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他与马致远被誉为“元曲双璧”。
有散曲集《小山乐府》。
张可久的散曲名作为套数《[南吕] 一枝花?湖上晚归》,描写作者携美人游西湖
的赏心乐事,寄托隐者流连湖山的高雅情趣。艺术特点:(1)营造清雅的意境;(2)
化用前人诗词名句;(3)语言清丽文雅,善用对句和鼎足对,体现出清丽派散曲家的
特点。
二、睢景臣的散曲
睢景臣,字景贤,扬州人。代表作是《[般涉调]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
这首套曲通过村民嘲讽汉高祖刘邦还乡时的装腔作势,揭露他的丑恶老底,表现出对封
建皇权的极度蔑视;实际上是借古讽今,讽剌元蒙统治者每年耗费巨资回东北祭祖,反
映出作者的民族情绪。
第八章 宋元南戏
第一节 南戏的概述及其体制
一、什么叫南戏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亦简称戏文,是宋元时用南方歌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它最初流
行于浙东温州(永嘉)等地,故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三、南戏现存的作品 主要有:《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元末明初四大传奇,高明的《
琵琶记》。
四、南戏的体制
(1)结构:以出为单位,可十几出至几十出。第一出为副末开场介绍剧情,从第二出
开始才是正戏。
(2)音乐:以南方歌曲为主,有入声。曲词组织一般有引子、过曲、尾声。
(3)演唱:各个角色均可演唱,还可合唱、伴唱。
(4)脚色:生、旦、净、丑、末、杂。
第二节 高明与《琵琶记》
一、高明的生平和创作
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作品有南戏《琵琶记》、
主题思想
《琵琶记》取材于宋代南戏《赵贞女蔡二郎》,但作者在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这个悲剧
故事的时候,客观上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们的伤害,统治阶级的专横不法、官场的贪污
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劳动人民善良、坚忍、互助友爱的美德,有一定的进步
意义。
艺术特色
(1)悲剧特色:善于塑造苦境,抒发苦情,以情动人。主要以苦境苦情塑造赵五娘历
尽苦难的悲剧形象。(2)双线结构,交叉发展,对比映衬。语言特色:以质朴自然为
主,兼有文采之美,兼顾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具体环境。。
元代诗文
元代诗文从总体上走向衰落,但仍在继承唐宋诗文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一、刘因的诗和词
刘因,字梦吉,号静修 是著名的元代理学家。诗作多沉痛的故国之思。在诗歌艺术上
受元好问影响,风格豪健而沉郁。
二、萨都剌的诗和词
萨都剌为元代最杰出的少数民族诗人,风格既刚健俊爽而又清丽婉转。
其诗《芙蓉曲》为乐府诗,原诗题下有“兼善状元御史”六字。
5#
xysly 发表于 06-9-7 15:40: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我找了很久了!

谢谢了!  我找了很久了!
6#
jiahuajie1986 发表于 06-9-8 15:49:5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之感谢!!
7#
tangseng 发表于 06-9-9 08:17: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8#
飞渝 发表于 06-9-14 08:58: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很好!!!!
9#
我心考研 发表于 06-9-16 16:44: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10#
asochero 发表于 06-9-18 18:09:35 | 只看该作者
叩谢楼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6 23:33 , Processed in 0.11900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