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验心理学] 本周(11月10日-11月16日)题目,希望大家踊跃回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ayman 发表于 08-11-9 23:0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者想验证这样一个假设:如果A、B两个年龄不同的人在一起走路,其中A年龄比B年龄大,那么人们估计A的年龄会比仅仅估计A一个人的时候的年龄大,而估计B的年龄会比仅仅估计B一个人的时候的年龄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个假设,并说明数据处理的方法。
建议大家在回答的时候,设置“版主可见”。——笔为剑


[ 本帖最后由 笔为剑 于 2008-11-13 18:08 编辑 ]
沙发
vanny 发表于 08-11-10 13:13:12 | 只看该作者
我每次都来抢沙发。。。先占了再说

题目:年龄评估的对比效应
假设:对比会加大年龄差异,导致认为年长者更长,年幼者更幼齿
自变量:年龄,要下操作定义,还要考虑自变量的量程,取3个分界点 (10、30、50)分为4个区间,两两配对,共计6对,记为:a1是10岁以下,a2是10岁到30岁,a3是30到50岁,a4是50岁以上,每个区间取男女各5人
(因为男女差异对年龄评估影响比较大,其实最好把男女作为被试变量,这里算了)

因变量:被试评估年龄
被试:没啥特殊要求,随机抽取普通人90名,随机分为三组

方法:
   第一组猜测以下两组年龄:a1a2,a3a4,因为每组各男女五人,将a1中的五男和a2中的五男随机配对,女的同方法,其它组同样方法。 为了平衡顺序效应采用两层的ABBA方法,
   即顺序:a1a2   a2a1  a2a1   a1a2  a3a4   a4a3  a4a3  a3a4   a3a4   a4a3   a4a3   a3a4  a1a2   a2a1  a2a1  a1a2   
   
   
      第二组猜测这两组:a1a3,a2a4,都是两层的ABBA
         第三组猜测:a1a4,a2a3 都是两层的ABBA
   做实验前先让他们练习练习,中间要休息,半小时休息十分钟啥的。。。我觉得被试没事儿,主试要累死了
  之所以分为三组,是认为a1如果在a1a2中被猜过年龄了,就不和其它人组合,以免被试按先前印象答

分析方法:拿到无数个数据。。。。我开始发晕。。。大致意思就是看看在a2(10岁到30岁)和a1(10岁以下)比的时候,是不是比a2和a3(30到50岁)、a4(50岁以上)比要被猜的更老,其它的组合同理

结论臆想一个,就是对比加大了年龄被评估的差异,向两端扩张

  我设置为回复可见了。——笔为剑

[ 本帖最后由 笔为剑 于 2008-11-10 16:53 编辑 ]
板凳
agrace 发表于 08-11-10 16:50:10 | 只看该作者
一 明确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
1.研究问题:人们对年龄的估计受对比效应的影响
2.研究假设:对比效应会加大年龄估计值之间的差距,使大者更大,小者更小,并差异显著。

二 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完全随机单因素组间设计
2.被试:在某大学应届大一和大四的学生中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各抽取被观察者20名(男女各半)共40名,按1~40随机编号。然后将这2组被观察者按一大一小且同性别随机匹配成20对,并将其从1~20编组号(男组单号,女组双号,随机)。
同时从该校的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中分别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各抽取观察者10名共40名。用抽签法随机将这40名观察者分成2组,每组20人。
3.实验仪器与材料:一间能隔开观察者和被试的实验室;用于记录年龄的纸笔和表格;被试悬挂的号码牌。
4.额外变量的控制:1)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全部随机抽取并随机分配,尽量同质。
                           2)应保证所匹配的每对被观察者年龄差距不小于2岁。
                           2)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隔开以控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交互作用。
                           3)用ABBA法呈现被观察者,以控制时间和空间误差。
                           4)每名观察者对每名被观察者年龄只估计一次,避免记忆效应。
                          
5.实验过程:1)1~10对被试共20人,随机每隔60秒单独出现,第一组观察者20人分别记录其号码并估计其年龄。
                 2)11~20对被试共20人,配对每隔60秒出现,第一组观察者20人分别记录其号码并估计其年龄。
                 3)11~20对被试共20人,随机每隔60秒单独出现,第二组观察者20人分别记录其号码并估计其年龄。
                 4)1~10对被试共20人,配对每隔60秒出现,第二组观察者20人分别记录其号码并估计其年龄。

三 结果分析与讨论
1.数据整理:报告有效数据,统计有没有观察者或被观察者退出,有没有极端数据需要剔除。
2.统计分析:1)分别计算每名被观察者单独出现时的平均值(X单)和配对出现时被估计年龄的平均值(X对)。
                  2)分别计算20名大龄被观察者(Xi=X对i-X单i),并分别计算20名小龄被观察者(Xj=X单j-X对j)。
                  3)计算Xi的均值和方差,进行t检验(公式)。
                  4)计算Xj的均值和方差,进行t检验(公式)。              

四 结论:如果两个t检验差异均显著,则接受研究假设,对比效应对年龄估计的影响显著。

五 讨论:该实验设计因为取样年龄差距较小,可能会有额外变量污染实验,比如大四和大一学生从外观上看年龄差距并不大。如果情况允许,应多做几个不同年龄段,不同年龄差距的实验,比如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年龄段里年龄差距为5岁以内,5~10岁,10岁以上的等情况,以便更准确的验证该实验假设。

[ 本帖最后由 笔为剑 于 2008-11-10 21:55 编辑 ]
地板
mini0112 发表于 08-11-10 16:58:13 | 只看该作者
题目太宽泛,写一下最简单的一种。。A、B为两个男人,A为大男,B为小男
题目:年龄评估的对比效应
假设:对比会加大年龄差异,导致认为年长者更大,年幼者更小
自变量:AB一起出现,A单独出现,B单独出现
因变量:被试对不同实验处理下A、B年龄的估计。(不估计年龄段,直接估计年龄)
被试:有钱-匹配,没钱-随机。
     ——匹配:随机抽取10-70岁(10-20、20-30、30-40、40-50、50-60、60-70岁)被试240名,各年龄段各4名。同一年龄段4人分至四个不同处理组。
     ——随机:随机抽取120名被试,随机分派至四个处理组,各30人。
额外变量:衣着,发型,材料人士的精神状态等。(可以穿一样的衣服啥的吧,面部表情一样之类的)
实验过程:
1. 处理组1评估AB同时出现时A的年龄
2. 处理组2评估AB同时出现时B的年龄
2. 处理组3评估A单独出现时的年龄
3. 处理组4评估B单独出现时的年龄

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数据处理:处理组1与处理组3的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处理组2与处理组4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
预测实验结果:处理组1与处理组3数据差异显著,即组1比组3估计年龄更大;处理组2与处理组4数据差异显著,即组2比组4估计年龄更小。

结果分析:对比出现比起单独出现,的确引起了评估者对被评者年龄估计的差异现象。

P.S. 也许材料用照片也行。
p.s. 还有多种情况,比如大男小女,大女小男,大女小女。此处仅为大男小男。因题目并未做其他要求。要设计全面,可加上这些实验材料。分组不变。

[ 本帖最后由 mini0112 于 2008-11-10 18:34 编辑 ]
5#
vanny 发表于 08-11-10 19:13:02 | 只看该作者
我又做错了。。。跑题了。。。。下次答题之前一定要看三遍
审题审题
6#
agrace 发表于 08-11-10 20:26:50 | 只看该作者
胭脂写的真好啊,看到差距了
7#
yilingsp 发表于 08-11-10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实验材料,30个人分成15对人的正面全身合影照互换左右位置共30张,年龄相差1岁的3对,相差3岁的3对,相差5岁的3对,相差7岁的3对,相差9对的3对。各个年龄均为男男,女女,男女各三对。30个人的单人正面全身合影照30张,照片要求背景,服饰,化妆均一致。30个人的合影照分成无重复人的2组照片,每组中年龄大者的位置随机(即不要两人合影中,左边的均比右边的年纪大)。成为合1组,合2组。每组照片呈现顺序固定。单人照按随机顺序排出2个不同的呈现顺序组,称为单1组,单2组。
实验被试,在校大学生,男女各60人
实验步骤,被试随机分成4组。分别观看合1组,合2组,单1组,单2组的照片,实验中,每张照片呈现20s后,让被试给照片中的人物的年龄赋值,要求精确到个位年龄。

统计,在合影组对中,年龄较大的15人,在合1组与合2组中的年龄合并与这15人在单1组与单2组中的年龄合并比较,进行平均数差异比较。H0:A合小于等于A单。H1:A合大于A单
         在合影组对中,年龄较小的15人,在合1组与合2组中的年龄合并与这15人在单1组与单2组中的年龄合并比较,进行平均数差异比较。H0:A合大于等于A单。H1:A合小于A单
8#
 楼主| layman 发表于 08-11-10 23:45:33 | 只看该作者
这次题目太宽泛是我的错,我当时应该把这个题目限定到某个年龄段的,不然工作量太大,也浪费了大家好多脑细胞,sorry
9#
cold755 发表于 08-11-10 23:58:5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姑且跟跟……
门外汉,只说思路吧。
被试分三组,只能用完全随机设计。
一组判断两个人同时走过来的时候,分别判断两个人的年龄。一组被试,判断只有A走过来的时候,他的年龄。一组被试,判断只有B走过来的时候,他的年龄。(三组独立进行,不要在一个地方,同时进行。不然会产生干扰。)
为了能收集到想要的数据,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指导语:在对AB同时走来的时候,回答这样的问题。AB谁的年龄比较大,分别是几岁。其他两组用这样的指导语,判断这个有几岁。
把结果分别进行相应的t检验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笔为剑 于 2008-11-11 00:02 编辑 ]
10#
cold755 发表于 08-11-11 00:26:25 | 只看该作者
啊。丫头,如意,胭脂都写得好标准啊。[s:4] 我也得赶紧去练。
另外攻击下胭脂,
1,题目哪里不行。宽泛有宽泛的研究思路。
2
“1. 处理组1评估AB同时出现时A的年龄
2. 处理组2评估AB同时出现时B的年龄

这样做的话,会不会造成被试在估计的时候,缺少比较,把不考虑的“A”或“B”当成背景。我觉得,我们要引导他们比较一下。要确保在估计其中一个的时候,是受到他旁边的人影响的。
3.我们确定“大男人”“小男人”的标准是啥?这是不是额外引入了没必要的操作。谁大谁小,没必要让我们来做判断。其实随便抓两个人就可以。按题目要求,也没必要知道这两个人的确确年龄等其他信息。我们来判断大小男。这把额外变量——AB两人看起来的相对大小,纳入了实验的自变量里了。
4,自变量是“AB一起出现,A单独出现,B单独出现”吗?按题目要求,我觉得自变量是“一起出现”和“单独出现”才对啊。
胭脂写得这么标准,还有霸气。不管有没有道理,都得攻击……
(唉,多年混论坛落下的病根,见不得别人牛)

[ 本帖最后由 cold755 于 2008-11-11 00:3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 02:17 , Processed in 0.14158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