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吴英恺院士谈临床医学成材之路 (应该没人发过吧)

[复制链接]
yanglong757 发表于 09-10-13 18: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英恺院士谈临床医学成材之路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成材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至于医学成材的含意和标准过去也较少讨论过。我想, 在临床医学领域成材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两条:(1)出色地完成本职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有良好的医德和学风, 受到病人和同行同业的信任和尊重; (2)有强烈的事业心, 学术上不断提高、创新, 初步具备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基本条件。这个要求不愕偷膊凰闾? 许多青年医生只要努力学习、认真实践是可以达到的。现就我个人的经验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十载寒窗, 循序渐进

医学成材需要多久?根据许多人的经历, 大概需要10年左右。从医学院校毕业只是进了医学之门, 也可以说是一生漫长的医学道路的开端。我在医学院毕业后开始学外科, 在北京协和医院做了一年实习医生、一年研究生、两年助理住院医生、一年总住院医生, 而后做了两年普外科主治医生, 1941~1943年到国外进修胸部外科, 前后整整10年。回顾那10年的工作和学习经历, 确实十分紧张和艰苦, 除了有一年因肺结核住疗养院, 平时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平均每天都在12小时以上。做实习医生负责20名左右住院病人的基础医疗工作, 做助理住院医生管理30。40名住院病人, 每天既要早晚两次巡诊, 还要有事随叫随到, 此外每周上午参加手术3、4次, 下午门诊5次, 还要挤出时间去图书馆查阅文献和期刊。此后的两年主治医师和两年国外进修工作安排变了, 但医疗、教学、阅读、写论文等一点儿都不能放松。这10年(实际是9年)连续埋头苦干, 把我锻炼我为一名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外科专业人员。我34岁在重庆中央医院任外科主任, 治疗了大量外科病人, 开展了胸外科新手术, 招收了20多名外科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每天从早忙到晚、多少艰苦困难都顺利度过了, 没有那之前的十载寒窗、刻苦锻炼是做不成的。

我在1935~1943年8年间发表了ll篇外科论文, 其中5篇是在国外一流外科杂志上发表的。回顾从23岁到33岁这10年的经历, 这是我一生外科事业的成型年代或者说是成长锻炼的黄金时代。我深信我的经历是与许多老一辈临床学者的经历是大同小异的。当然, 现在的情况已有不少变化, 但我们的经验仍然有不少是可供青年同道们参考的。

总结起来, 我在从医学院毕业后9年时间的外科训练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实习医生到做完总住院医生, 共5年时间; 第二阶段是做普外科主治医生, 共2年时间; 第三阶段是胸外科专业学习, 有2年时间。学习是不断深化的, 也就是循序渐进。这种培养训练方式是近百年来各国众多医学学者总结出来的可靠途径, 时间的长短可有一定的伸缩, 但是太短了不行, 起步的时间太晚了也不行, 好高骛远和急于求成更是徒劳无益的。

二、广开学路, 贵在自学

我在医学院实习时, 医院里专家少、病人多, 所以那些教授们都是早8点开始查病房, 10点钟看门诊, 外科教授还得做手术, 他们对本科的住院病人的病情一清二楚, 关心备至, 这对于我学到如何做一个临床医生影响很大。毕业后到了北京协和医院, 又有一番景象, 分科更细了, 专家更多了, 专家们除看门诊、查房、手术、讲课之外, 又都忙着搞科研, 忙得不可开交。当时的外科主任娄克斯每天来得最早, 走得最晚, 星期日上午还来看病人。全科所有外送的论文他都要一一审阅、修改, 他那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和严谨的学风对我影响至深。外科每周的全体大巡诊对青年医生是很好的锻炼, 实习医生报告病历不许照本宣读, 既要全面, 又要精炼, 否则就会下不来台, 主治医生随之讨论, 专家们继续提问或进行分析, 主任最后总结。协和医院每周一至周六中午12时~13时都有各科的大课, 内科主任司纳波的大课最受欢迎, 他引经据兵, 条理清晰, 既有丰富的知识性又有引人入胜的趣味性, 我从中学到如何讲课和如何做学术报告。协和医院每周有临床病理讨论会, 对临床医生教益最大, 此外凡有尸检, 通知全院, 人人都可参观。以上这些活动都是自由参加的, 但我除非工作离不开, 总是尽量到场, 可以听、看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学习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读书和阅览期刊。书提供系统的知识, 期刊提供现时的情报, 二者各有其作用。我在北京协和医院时期和后来到国外进修时。每周总要到图书馆去几趟, 每次少则半小时, 多则2、3个小时, 选阅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和杂志, 对新书和新杂志总是先睹为快。对期刊中的重要文章做出文献卡片以备查阅, 这是每个学者必需做的基本功。所有专业人员对自己从事的专业的国内、国外动态都应随时了解并及时汲取新知识、新技术。

我在美国进修胸外科的导师葛拉姆是胸外科的先驱之一, 又兼大学外科主任教授, 国内外学术活动频繁, 但他平时坚持每天下午与胸外科全体医生一起讨论病例, 决定治疗方案, 既解决病人的问题, 又是最现实的临床教学。他为人正直, 治学严谨, 热心学术建设, 为胸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从早忙到晚, 他的为人、治学、创业精神是我终生难忘的。此外, 我在1943年秋归国之前曾访问了美国十几个一流的外科学府, 会见了许多知名教授, 参观了他们的手术和实验室, 使我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 知道一个现代化外科如何组织和发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MAYO医学中心, 有几十间手术室, 每天进行30~50台各科手术, 每位专家都带领自己培养的中青年助手成为一个工作班子, 一年完成大量手术, 写出大批论文, 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专家。我参观后深有感触, 决心把这些好经验、好办法带到将来自己的工作中去。

总之, 学习成材的途径很多, 青年人必须自觉学习和善于学习, 还必须持之以恒。把别人的好经验、好学风、好文章、好技术、好方法看到眼里、想到心里, 取其精华, 消化吸收.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深化提高, 就有可能有所成就, 后来居上。

三、”三基”、”三严”是医学成材的基石

“三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三严”是指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方法。这些要求都是临床工作的根本法则, 没有这些法则将杂乱无章、一事元成。诊断治疗往往需要与正常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相比较、相联系, 对应观察、辨症施治才能不出错误。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一是发病机理, 二是治疗原则, 二者相互结合, 才能把病情弄清, 才能对症下药, 手到病除。至基本技术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则更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医疗设备虽有很高的精密度, 但还没有完全自动化, 也并不是没有误差, 还必须由人来掌握, 因此操作必须认真, 分析必须准确。至于做好外科手术有赖于术者的基本功。手术做的精巧轻快, 组织损害就小, 病人恢复就快.否则病人负担就大。以上常识说明临床医学永远是离不开”三基””三严”。医院所以必须有许多规章制度就是为了保证各项诊断检查、治疗、护理工作的准确无误。医务工作者必须经常严肃对待, 认真执行, 时刻警惕, 不出差错。张孝骞老大夫曾说过:医务工作是如踏虎尾、如履薄冰。这是一句名言, 值得所有医务工作者重视。护士发药打针都要三查四对, 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青年医生从事业的开始就要培养”三基”、”三严”, 工作要一丝不苟, 滴水不漏, 千万不可忽视这些”常规”和日常”琐事”, 一个高明的医生一生坚持”三基”、”三严”, 所以他们才能在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也能在学术上、事业上有所成就, 有所贡献。临床医学之难与可贵也就在这一点上, 千万不可等闲视之。目前有少数青年医生不认识”三基”、”三严”的重要性, 不屑于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多花精力, 而是求新求尖求高,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医学科学现代化也是在”三基”、”三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临床医学成才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医疗实践才能达到, 离开”三基”、”三严”这个基础, 任何主观愿望都是要落空的。

四、培养”四有”新人

邓小平同志倡导我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对医务工作者特别重要, 必须在青年时期打好基础, 一生坚持实践。

做医生的理想是什么呢?我想最起码的理想应该是做一个好医生, 要有高明的医术, 能为广大病人解除疾苦。倘若在此基础上在医学学术上有所成就, 成为医学家, 那就更加理想了。所有青年医生都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向这些方面发展:尽管每个人所处环境不一, 但是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有所作为。

医生的道德简称为医德, 是做医生的根本条件之一, 古今中外普遍重视:因为医生的工作关系人们的生老病死, 医生又与病人的接触最密切。因此医生必须严守职业道德。必须维护病人的利益, 急病人之所急, 痛病人之所痛, 来不得半点疏忽和虚假, 不允许有任何越轨行为, 更不能以医谋私。

有文化在医务工作中可以理解为在医务工作中的文化素质。医务工作既有科学又有艺术。临床医生都要有”床旁艺术”, 即对病人的方式方法。对待病人既要热忱, 又要庄重, 平易近人, 以礼相待, 取得了病人的信任才能做好诊查治疗工作。除了医学医术之外, 临床医生一定要懂得一些社会学和心理学。

有纪律在医务工作中很重要, 不但要遵守医疗护理规章制度, 还要守信用, 守时刻。在诊断治疗中往往需要多科合许, 团结协作是保证医疗质量和进度的重要条件, 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警惕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

五、老一辈医学家的历史使命

在青年医生的成长过程中, 老一辈医学家起重要的传帮带作用, 虽然说是修行在个人, 也还要师父领进门, 不能任令青年医生自生自长。老专家和医院党政领导都要经常关心青年的成长, 给他们分配任务和创造工作与学习的条件, 对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情况要经常了解并给予评价和指导。组织读书报告会, 督促他们自学。分配给他们一些临床总结或实验研究任务, 及时写出论文。外科要合理安排手术, 让青年医生从第二助手做起, 逐步担任第一助手, 条件成熟了放手让他们担任术者。在关心技术成长的同时必须注意他们的医风学风和医德表观, 遇有问题不可轻易放过。一个专家、一个科室同时培养的对象不可过多, 各不同年级的人排好队, 倘若一个科室每年都能培养出来一名专家也就不错了。老一辈医学家一定要积极设法做好青年医生成才培养工作, 这是国家的需要, 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也是老一辈医学家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六、结语

临床医学成才之路是漫长的, 也是艰苦的。关键在于个人努力, 当然机遇和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但古人说有志者事竟成, 成材之路并不是高不可攀, 而是人人有份, 青年医生务必要重视前人的经验, 务必要勤奋学习, 认真实践; 务必要持之以恒; 务必要走正路不走邪路; 1983年, 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第十届大会上, 我曾对青年外科医生有过如下赠言:”勤学苦练, 多思善创, 六年出科, 十年成才, 为人民服务, 为四化献身, 团结奋斗, 为国争光!”这些话今天看来仍然适用, 就用来结束我这篇”谈临床医学成材之路”吧。
dzfwzxlihui 发表于 09-10-13 20: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那种献身的精神,看看都觉得感动!好好加油哈!
masmichellezoe 发表于 09-10-13 22: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老专家的精神!
一切都为了考研 发表于 09-10-13 22: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加油 期盼有朝一日我也能成为这种大家
松林童子 发表于 09-10-14 09: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老专家的精神!
gwjm 发表于 09-10-14 13: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wzb_seu007 发表于 13-3-13 20: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2 04:09 , Processed in 0.08958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