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作为一名学者,我们该有怎样的精神? 2. 面对岁月的流失,我们该有什么样的态度? 3. 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们该怎样规划未来? 4. 你“抑郁”吗? 5. 在深邃的传统文化与科学的西方心理学,我们该如何抉择?
听听张厚粲教授怎么说: 第一眼见她就被这位老太太的状态惊了一下,哪像八旬老人,走得如此意气风发,握手也握得颇有气魄,声音高亢有力,站着演讲近两小时还是精神抖擞。再听她说话,更让人仰望,她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从上世纪20年代科学心理学传入中国,到战争夹缝中的缓慢发展,到解放初年及文革时期的迫害与倒退,到改革初期人才断层的危机,再到近三十年间的飞速发展;从中国看世界,又以国际视角省视中国。其眼界之高远,思想之深邃,胸襟之广博都深深都的触动我心。然而她又是那么平时,穿着很简朴,语言很实在,语气很友善,有时动作简直就像个可爱的孩子。这个老太太真的很神奇,若有一天能与她结识那就真是太好了! 也许是因为此时我过于激动,把她传奇化了,但她的话确实对年轻人很有用,这种通过自己的一生提炼出来的话语总是平实却不平凡!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张奶奶如是说: 我不坐,站着讲课讲了一辈子,习惯站着。我说这是什么,这就是学者和官儿的区别。(张奶奶这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她的表现就能让你忘记她的年龄。) 我没有时间去考虑年龄的问题,如果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那就根本做不了事了。 尊敬老人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但是我觉得有些情况不太好。一些人有点老毛病就要说:“唉,我年纪大了,身子不行了,你们要扶着我……”,让别人照顾他,这样好像他就高贵了,这样很不好!我就想要是我真的病得不行了,那还不如死了算了,反正或者也不能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还拖累别人。 现在我这么精神是想把耽误的那二十年补回来,你们说我像六十岁,要真六十岁就能坐在这儿就好了,当然现在开始努力也不完。(解放初及文革时期心理学被视为伪科学,大批学者被批斗,张奶奶一定也经历了艰难了岁月) 那是因为你出发点就错了,只考虑到自己。不了解人类的发展规律如何能了解你自己呢?我们应该怎么想?多想想我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对人类做些什么!(一位年轻人说自己学习心理学的初衷是想要了解自己,可是越学越觉得不了解自己,似乎这与他的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驰,张奶奶给出了上述回答,我想它使用于所有年轻人) 现在啊“抑郁”这个词儿挺时髦,许多年轻人动不动就“我抑郁了”,我说“你干啥啊?”,抑郁只能说明你很无能,所以干吗老抑郁呢,你说是不是?! 你先别管什么中国的特色,有用咱们就学来就是了,只要别觉得咱们中国什么都不好就行。
举报
原帖由 cocomoons 于 2008-8-24 16:04 发表 作为一个学者,我觉得应该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我特别喜欢北大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面对岁月的流失,就好好把握现在,那将来就拥有一份美好的回忆和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规划未来,这点我做的不 ...
原帖由 天冬氨酸 于 2008-8-24 22:08 发表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的。。。
原帖由 喝酒不吃菜 于 2008-8-24 12:13 发表 有点感动。但还是要说,有些观点逻辑上不敢苟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 02:23 , Processed in 0.10025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