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江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20:3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60101.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
 2015~2016年江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精选)
 2014年江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精选)
 2013年上半年江西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技术岗)
 2012年下半年江西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专业技术岗)
 2012年下半年江西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管理岗)
 2012年上半年江西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工勤技能岗)
 2012年上半年江西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专业技术岗)
 2012年江西省宜春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
 2012年江西省九江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
 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
 2012年江西省上半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管理岗)
 2011年下半年江西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综合管理岗)
 2011年下半年江西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专业技术岗)
 2010年下半年江西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专业技术岗)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1章 事业单位概况与职业道德
 第2章 地理国情
 第3章 政 治
 第4章 法 律
 第5章 经 济
 第6章 管 理
 第7章 公文知识
 第8章 科技生活
 第9章 历史人文
 第10章 计算机知识
 第11章 主观材料题
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
 江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江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详解江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的题库,包括历年真题、章节题库和模拟试题三大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为历年真题。精选历年考试真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学员可借此熟悉考试的命题特点,并测试自己的水平。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依据江西省(含各个地方或单位)的招考公告(或大纲)以及历年真题的命题特点合理安排章节,共分为11章,基本每道习题都有详尽的解析,涵盖考试主要知识点。
第三部分为模拟试题。根据历年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进行考前模拟,其试题风格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一样。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
2015~2016年江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卷及详解(精选)
综合基础知识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出)
1.2月4日,李克强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听取各民族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的重要体现,是国务院的一条重要工作规则,有利于达成广泛共识、凝聚社会力量。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多党议政制度
C.多党参政制度
D.多党协商制度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但反腐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区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共存。中央严阵以待,2015年反腐( )
A.渐进态势
B.增压态势
C.高压态势
D.减压态势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在重拳频出高压态势下,腐败蔓延势头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共存,体制外和体制内挂钩。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作出全面部署,中央严阵以待,2015年反腐高压态势不会放松。
3.2013年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是(  )
A.坚持改革开放事业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现实的追求、体现的是未来的抱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是千年的回响、百年的渴望。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从来也没有间断过。
4.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
A.司法独立
B.党的领导
C.依宪治国
D.建立法治政府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要把宪法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保障,强化法治思维,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强化宪法的教育与普及,形成社会共识与凝聚力;强化宪法确立的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实现社会正义。
5.胡锦涛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成功的前提是( )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以德执政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胡锦涛强调,科学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科学执政,就是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C项,依法执政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了我们党执政方式的基本理论框架。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必须通过依法执政的途径来实现。D项,以德执政要求政府公职人员在依法行政之时,要注意工作方法,不能粗暴执法,野蛮执法,既要讲法,又要依理,要文明执法。
6.我国《刑法》规定,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我国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客观行为,仅指达到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因此,“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并不是党和国家对行为人宽大为怀的体现,而是这种行为根本就不符合犯罪构成,不构成犯罪。
7.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项,是唯物论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揭示了发展和联系的本质,其他规律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补充和展开,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C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问题。D项,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
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尊重客观规律
C.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D.对错误思想的彻底克服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盲目的。
9.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新的党章对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职责和任务做出来新的补充规定。这有利于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反腐倡廉意义的哲学依据是(  )
A.事物的性质会随着主次矛盾的变化而变化
B.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项,事物的性质是有占支配地位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会随着主次矛盾变化,但是此题没有体现主次矛盾的问题,主要讲的是党内监督中的一方面反腐倡廉监督的问题,故是主次方面。B项,由于题目条件是“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从这个条件上看,反腐如果做不好就会亡党亡国,故有主次的转化问题。C项,联系是有条件的,这句话本身说法错误。D项,虽然体现了前进性,但是曲折性发展没有体现。
10.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BD三项,经验论的观点是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经验论分为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两种。二者的共同点都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区别在于回答感觉的来源不同。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C项,和经验论相对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的反映论,反映论的起点是实践不是感觉。但是唯物主义不仅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还包括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1.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是有( )
A.客观独立性
B.真实绝对性
C.直接现实性
D.客观实在性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直接现实性指实践不仅停留在意识范围内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
12.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权利能力是公民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公民是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是有行为能力
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D两项,权利能力,又称法律人格,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包括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两方面的内容。B项,根据一定的条件或状况,权利能力可分大小(法人的权利能力比自然人小,自然人、未成年人虽缺少的基本上是行为能力,而非权利能力,但在某些情况下或对于某些行为,未成年人无权利能力)。C项,行为能力是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具有行为能力的人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的人不一定都有行为能力。
13.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民主集中制
D.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政体又称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统治阶级所采取的用以实现其国家权力的形式,及统治阶级为了反对敌人,保护自己而组织起来的政权机关。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项,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C项,民主集中制是指国家机构不采纳权力互相制约原则,由书记主持工作,各委员集体研究制定部署、决定、规定和要求,并把它贯彻落实到部门系统的工作中,主要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实行。D项,政治协商制度(政协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
14.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C.事物的变化是否适度
D.事物的变化是否均衡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量变,又称“渐变”,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以及场所的变更,是一种连续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又称突变,指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质变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标志着量的渐进过程的中断。事物的质变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因此,只要事物在度的范围内变化就为量变;假如事物的变化超出了度的范围越出了关键点就上升为质变。所以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实务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15.“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  )
A.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C.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D.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B两项,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两方面的内容。民主是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C项,民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因为:①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因此,民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在此意义上,民主是手段;②民主是无产阶级在一定阶段上所要争取的目标,无产阶级革命就是争取无产阶级民主的过程,其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的国家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民主与文明、富强一起,应当而且必须是我们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在此意义上,民主又是目的。D项,少数服从多数是民主的原则。
16.将目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丰富、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国(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C.21世纪头10年的战略目标
D.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D两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B项,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其内容是六个“更加”:①经济更加发展;②民主更加健全;③科教更加进步;④文化更加繁荣;⑤社会更加和谐;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C项,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21世纪头10年的战略目标: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 ),必须坚持( )
A.第一要务改革开放
B.第一要务以人为本
C.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重要认为以人为本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18.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  )
A.与时俱进高速发展共同富裕
B.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与时俱进
C.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D.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与时俱进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这一精辟论断,揭示了新时期以来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既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又切合实际、令人信服。
19.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职权由( )行使。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中央军事委员会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全国人大的职权包括:立法权、人事任免权、国家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和其他应当由它行使的职权;在重大事项决定权中包括决定战争和平问题。
20.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是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唯一的检验标准是实践。
21.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
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协调
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能够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22.行政诉讼强制的主体是(  )
A.行政主体
B.有权国家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实行以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实施为主,由行政机关依法律、法规授权,独立实施为辅的制度。
23.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不能一刀切的主要原因是( )
A.事物矛盾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
B.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
C.事物矛盾具有共同点
D.事物矛盾具有普遍性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一刀切”是指用相同的方法处理不同的问题,事物的特殊性决定了不能用相同的方法处理不同的问题,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决定的。在面对不同的事物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4.下列不是税收的基本特征的是( )
A.灵活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税收的三大特征分别是:①强制性,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凭借政权力量,依据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政令来进行强制征收;②固定性,税收是按照国家法令规定的标准征收的,即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计价办法和期限等,都是税收法令预先规定的,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试用期间,是一种固定的连续收入;③无偿性:指通过征税,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收入转归国家所有,国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25.李某在商店购买电视时对款式、质量不太满意,于是打算离开,被服务员拦住,称李某必须购买一台,否则不准离开。服务员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  )
A.公平交易权
B.自主选择权
C.受尊重权
D.知情了解权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服务员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自主选择权。
26.个体商贩甲与无绳电话制造厂职工乙是朋友。乙称能以厂内批发价帮助甲买到便宜的无绳电话,甲欣然应许,乙便先后四次共卖给甲无绳电话50部,甲全部销售完,对乙感激不已,后来甲被传讯,被告知乙的电话全是盗窃所得,甲的行为(  )
A.构成销赃罪
B.不构成犯罪
C.盗窃罪
D.犯罪未遂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B两项,构成窝赃、销赃罪要明知所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物品是犯罪所得的赃物。对于事实上窝藏、转移、收购或者销售了赃物,但确不知情的,不构成犯罪。犯罪所得的赃物,是指通过盗窃、抢劫、诈骗、贪污等犯罪获取的公私财物,包括金钱、物品等。对于乙的盗窃行为,甲并不知情,由于甲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销售,所以不构成犯罪。C项,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是最古老的侵犯财产犯罪,D项,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27.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中国人自有饮茶的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天寒,可通过饮茶来滋养阳气,增热添媛
B.刚摘的茶叶新鲜干净,宜马上饮用
C.我国名茶洞庭碧螺春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附近
D.茶马古道是当今世界上地势最高的贸易通道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项,冬季宜饮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善蓄阳气,生热暖腹,可以增强人体对寒冷的抗御能力。此外,冬季人们的食欲增强,进食油腻食品增多,饮用红茶还可去油腻,开胃口,助养生。冬天喝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B项,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会刺激胃黏膜,不宜马上饮用。C项,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D项,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其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此为滇越茶马古道),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是当今世界上地势最高的贸易通道。
28.诗句“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中,柳絮之所以变红,是由于( )
A.光的折射
B.光的吸收和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吸收和折射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夕阳照射下的桃花坞,大部分色光被桃花所吸收,只有红光被反射出来,那么,反射出来的红光再照到白色的柳絮上,使柳絮呈现出淡淡的红色。所以“柳絮变红”是由于光的吸收和反射。
29.A大学与B研究所在一些科研项目上相互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A大学欲对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提出一些建议,并希望得到对方的回复,应采用的公文种类是(  )
A.请示
B.意见
C.决定
D.函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项,请示是下级机关向其直接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B项,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C项,决定适用于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D项,函是“适用于平行机关之间、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A大学和B研究所首先是一种不相隶属的关系,其次双方合作的内容具有商洽性质,而商洽性公文也主要适用函这种公文文种。
3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在“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一章中规定,三种情形不予行政处罚,其中不包括( )
A.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B.主动消除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D.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在“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一章中规定了三种情形不予行政处罚:①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③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31.张某因对A直辖市政府做出的某一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根据相关规定,受理其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是(  )
A.国务院
B.直辖市政府
C.最高人民法院
D.直辖市人民法院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B两项,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过程中,A直辖市政府属于垂直领导,但是A的上级机关是国务院,国务院由于自己的特殊属性(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全国最高行政机关),所以国务院不能当复议机关,也不能当被告。遇到这种情况,行政法规定由省部级机关自己复议自己,但是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如果当事人对行政机关自己复议的复议决定不服则有两种解决方式:①申请国务院做最终裁决;②直接以省部级单位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CD两项,属于诉讼不属于复议的范畴。
32.十八大报告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一节中提到三个“没有变”,其中不包括(  )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需要同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C我国持续扩大城乡贫富差距
D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原文的表述“三个没有变”分别是: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③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 )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C.发展社会主义理想建设
D.发展社会主义教育文化建设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和灵魂。
34.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是(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其中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诚实守信是职业生活的基本规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点,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行为准则,服务群众是职业道德的最终归宿,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35.(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共同富裕
B.社会和谐
C.改革开放
D.公平正义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和强大的动力,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36.近年来,微博的不断发展壮大让其不但成为网民的信息交流阵地,还成为民间网络反腐前沿,网络监督成了反腐的重要力量。网络监督的发展(  )
A.增强的公民的自律意识
B.提高了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C.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
D.体现了网民直接行使质询权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网络交流和网络反腐已经日趋重要,这充分说明了公民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的作用在不断的扩大。A项,增强公民的自律意识只是公民单方面的一个行为,不能代表全部。B项,提高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题意本身不相关。C项,网络监督主要依靠的是网民,网络成为了公民参与政治的一个新途径,因此,网络监督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D项,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严重不满,或发现这些机关有失职行为,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人大代表可以依法对有关部门提出质询。质询是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权利,可以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程度上要比询问严厉得多。网民并不全是人大代表,并不是所有网民都有质询权;此外,题干只体现参与度的问题,没有涉及到质询的问题。
37.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这是因为改革是(  )
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B.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主线
C.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A项,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的强大动力,必由之路和最鲜明特色。B项,推动经济发展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项,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D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共同富裕。
3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和祖国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说明(  )
A.“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B.只要生逢盛世就可以梦想成真
C.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D.社会对人的理想、价值的重视和尊重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国梦的阐述中说:实现中国梦有三个必须,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故本题应该是第三个必须的内容。
39.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内因和外因关系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这一著名论断,是我们认识和理解矛盾问题的指导性线索。
40.“吾日三省吾身”的含义是(  )
A.做事三思而后行
B.人要经常反省自己
C.人要不断进步
D.我一天到了三个省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一分,共10题,共10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有关危害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犯罪的客观方面三个基本要件之一
B.它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
C.作为是指以积极的行动实施为我国刑法上所禁止的行为
D.不作为是指负有特定义务实施某种行为而又不履行这种义务的人消极的不履行义务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A项,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BC两项,在区分危害行为时,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以积极的行动实施了刑法上所禁止的行为,而不作为是指负有特定义务实施某种行为而又不履行这种义务的人消极的不履行义务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的行为。D项,表述侧重的是犯罪结果,而不作为指的是行为。
2.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 )
A.考察人民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
B.考察人们动机背后的物质原理
C.提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D.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答案】BCD查看答案
【解析】历史唯心主义,又称唯心史观,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历史观,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没有考察人们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没有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从而也不可能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就要加大对( )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
A.良种繁育
B.疫病防控
C.农业机械化
D.农产品质量安全
【答案】ABD查看答案
【解析】2012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就要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
4.犯罪预备、未遂、中止三者的相同点有( )
A.存在故意犯罪过程中
B.存在于以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直接故意犯罪当中
C.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D.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A项,三者均属于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并且只能存在于故意犯罪当中。在刑法中对于过失犯罪的处罚必须存在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B项,刑法中对于犯罪既遂的类型包括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举动犯四种,所以并不只限于以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直接故意犯罪当中。CD两项,是刑法对于犯罪的特征的描述,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预备、未遂、中止虽然属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但是仍然需要符合犯罪的三个最基本特征。
5.公文在时间表述上要求准确,要尽量避免使用的笼统词语包括( )
A.今年以来
B.1991年5月1日
C.上半年
D.后天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公文的语言都比较规范,特别忌讳用比较模糊或者笼统的词语,公文一般都是用阿拉伯数字或者是有确定日期的词语。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包括( )
A.安定有序
B.充满活力
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民主法治
【答案】ABCD查看答案
【解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是:①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③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④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⑤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7.空气是没有颜色的,而晴朗的天空是呈现出蓝色,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有(  )
A.空气中含有很多尘粒、水滴、冰晶等,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等被它们阻挡,光线产生了折射,从而使天空呈现为蓝色
B.空气中含有很多尘粒、水滴、冰晶等,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等遇到这些粒子,光线散射到四方,从而使天空呈现为蓝色
C.空气中含有很多尘粒、水滴、冰品等,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等,大部分被这些粒子阻挡回去,从而使天空呈现为蓝色
D.越是晴朗的天气,天越蓝是因为晴朗的天气空气中的尘粒、水滴、冰晶等更多
【答案】BD查看答案
【解析】在晴朗的天气里空气中会有许多微小的尘埃、水滴、冰晶等物质,当太阳光通过空气时太阳光中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都能穿透大气层,直接射到地面,而波长较短的蓝、紫、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阻挡,从而使光线散射向四方,使天空呈现出蔚蓝色。A项,蓝光、紫光灯被阻挡后,发生了散射,而不是折射。C项,蓝光、紫光灯不是被“阻挡回去”,而是散射,方向不定,并不一定是按原来的方向。
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  )
A.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
B.重点在坚持反腐倡廉
C.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D.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9.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其中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不包括(  )。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A项,侵蚀作用是指岩石和矿物经由媒介如水、冰、风及重力等,引起其移动与瓦解。B项,河流在入海口附近,河面变宽,水流速度减缓,携带的泥沙易堆积,再加上海水对河水的顶托作用,因而流速更缓,常在河流入海口形成“水下沙坝”。C项,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D项,搬运作用是指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和溶解质等风化物被外营力搬往他处的过程,是自然界塑造地球表面的重要作用之一。
10.下列关于守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守法的最低限度时不违法
B.守法的范围与一个国家的正式法律渊源密切相关
C.守法不仅指依法履行法律义务,而且包括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D.守法仅指对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遵守,不包括对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遵守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A项,守法属于法的实施中的法的遵守部分,在守法中我们强调守法的最低限度即不违法。B项,守法的范围是以一个国家的正式法律渊源来确定的,这里的法的渊源并不是指法的来源,而是指法的形式渊源,即法作为行为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C项,宪法规定了受教育权、劳动权既是权力也是义务,在守法的过程中当然包括依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并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D项,守法的范围主要是各种制定法,但某些非规范性文件如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等也属于守法的范围。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题,共5分;对的打“√”,错的打“×”)
1.吴某在经过一栋公寓楼时被楼上掉下的晾衣杆砸中头部受伤,如果无法确定侵权人,应由该公寓楼二楼以上住户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本案中因一楼的人根本不可能实施该行为的,不承担侵权责任,二楼以上的人如果不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均应对受害人进行补偿,并不是二楼以上的所有住户承担责任。
2.工业化即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世界范畴,虽然各国情况千差万别,但各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标准和道路都是一样的。(  )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不同的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标准和道路是不通的。如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3.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  )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交错、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个人的意志都融合在这一总的合力中,都对“合力”的形成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个人的意志及其活动对历史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与主观和客观是等同的。( )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指人的意识以外的物质世界,或指认识的一切对象,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5.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派别众多,其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其他哲学流派都有其片面性,有的甚至是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学习和研究具体科学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但其不能代替科学,因为它揭示的是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6.在经济建设方面,十八大报告更加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7.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设和安排,用“规定”。( )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用“意见”。规定是领导机关或职能部门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订相应措施,要求所属部门和下级机关贯彻执行的法规性公文。
8.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但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则必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法律与道德都有各自的调整范围,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同理,违反法律的行为也不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例如违反程序法的行为不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9.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关系,但不能说生产的直接就是消费,消费的直接就是生产。(  )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指出,就一个主体来说生产和消费表现为一个行为的两个要素,生产和消费具有某种同一性。生产直接就是消费,不但要有生产者体力的消费,还要有生产资料的消费。消费直接就是生产,人在消费时也是生产其自身,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是一种“物化”,一种物的价值转移到另一种物上;在人自身的生产中则是一种“人化”,物化转化为人的劳动力。
1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又好又快发展经济。( )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综合分析题(本大题为多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少选,错选,多选不得分,每题1分,共5题,共5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概念,即(  )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改造自然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推动科学发展、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是指( )
A.节约资源
B.保护环境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答案】AB查看答案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
3.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节约优先
B.保护优先
C.自然恢复为主
D.开发利用为主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
4.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原则是( )。
A.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
B.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C.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D.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相互促进
【答案】AB查看答案
【解析】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①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②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③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④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党的十八大在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方面提出的主要政策目标是( )。
A.发展海洋经济
B.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C.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D.建设海洋强国
【答案】ABCD查看答案
【解析】十八大报告里强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公文写作
(40分)
五、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4小题,共12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出。)
1.联合发文需要加盖(  )个以上印章时,将各发文机关名称排在发文时间与正文之间。
A.2
B.3
C.4
D.5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力、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印章用红色。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征印章排列整齐。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
2.专用公文指的是(  )根据特殊需要使用的公文。
A.外事部门、司法部门、军队
B.外事部门、司法部门、工青妇组织
C.外事、司法、科技等部门
D.司法部门、技术、保密单位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专用公文是某个业务部门、某一行业根据专门工作的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具有该业务部门或该行业特定内容和规定格式的公文。如外交公文(国书、照会、备忘录、条约等)、军用公文、司法公文(起诉书、判决书、调解书等)、经济公文、科技公文、教育文书等。专用公文在一定领域和范围内使用。
3.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这样处理( )
A.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B.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C.报送两个上级机关
D.主送并抄送两个上级机关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其请示事项。
4.公文标题的拟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省略( )要素。
A.发文机关名称
B.事由
C.文种
D.事由和文种名称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公文的标题通常有四种形式:①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个要素全部具备的公文标题。②事由和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③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④只标明文种的公文标题。
5.公文的主题又称(  )。
A.观点
B.中心
C.论点
D.主旨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公文的主题,又称主旨,是公文的中心思想,是公文的核心要素和灵魂,是作者说明实务,汇报工作,阐述政策所表达的基本观点和主张。
6.下列词语表示“期请”的有(  )。
A.是否可行、妥否、当否、是否同意
B.蒙、承蒙、妥否、当否、是否同意
C.敬希、烦请、恳请、希望、请求
D.可行、不可行、希望、妥否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公文中有表示期请的词语,也有表示征询的词语。其中期请的有:蒙、承蒙、敬希、烦请、恳请、希望、请求等,表示征询的有:是否可行、妥否、当否、是否同意、可行、不可行等。
7.主体通常是(  )等三个要素的完善结合。
A.时间、地点、人物
B.原因、过程、结果
C.手段、方法、行为
D.中心思想、原委背景、行文目的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主体是公文中最核心的部分,所以主体中特别需要表明公文写作的背景,公文行文方向和目的,中心的意思等内容,这是公文主体的三要素。
8.公文的正本在法规类公文中有三种形式( )。
A.试行本、修订本、副本
B.试行本、修订本、定稿
C.试行本、暂行本、修订本
D.修订本、暂行本、副本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公文规范性文件正本的特殊形式只有三种:①试行本;②暂行本;③修订本。
9.公文主题词是指标志公文主题、文件类别的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 )。
A.名词
B.代词
C.名词性词组
D.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公文主题词即是指标志公文主题、文件类别的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代词虽可以代替名词起名词作用,但在公文的使用规范中,应严格使用词语。尤其是公文的主题,应严格使用名词或相应的名词性词组。
10.在说明的具体形式中,对客观事物进行的总体性的、概括性的介绍解说是(  )。
A.解说
B.界说
C.概说
D.总说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解说是一种解释说明事物、事理的表述法,强调用言简意赅的文字把事物的相关情况说清楚。B项,界说是对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外延,给予准确、简要的说明,强调要把事物的本质特征表达出来。C项,概说是指对客观事物进行的总体性的、概括性的介绍解说,强调概括性。D项,总说是对一种事物的总体介绍,强调总体性。
11.下列哪个事由,根据《办法》,不可以适用“决定”?(  )
A.严惩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工作安排
B.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事故的处理
C.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的嘉奖
D.在太平洋×地区试验运载火箭,使过往船只周知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公文中决定主要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决定作出安排、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等范围,往往带有制约性及稳定性。AB两项,明显是对重要事项所做的一种安排,需要去严格遵守执行。C项,是对全国劳模的嘉奖,符合决定的适用范围。D项,只需要过往船只周知即可,应使用通知这种文种。
12.按性质作用分,会议纪要属于( )公文
A.公布性
B.报请性
C.指挥性
D.记录性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项,公布性公文主要指无保密要求、受众面比较广泛的公文,如公告、通告、公报等。B项,报请性公文是指具有汇报、请示、建议等内容的公文,如报告、请示、议案。C项,指挥性公文主要是指由领导机关制发的用于颁布方针政策、法规规章,指导、布置工作,阐发领导指导原则的公文,如通报、命令、批复等等。D项,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往往带有记录性的特征,主要适用于一些大中型的、比较重要的会议
13.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主要之点是( )
A.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B.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C.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
D.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2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文的法定效力是由公文形成者的法定地位所决定的,而公文的规范化体式不仅增强了公文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也方便了公文的处理,这也决定了公文的基本特征“法定效力、规范化体式”是区别于其他文章和图书资料的主要特点。
14.含有重要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与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
A.秘密文件
B.绝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保密文件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按照公文是否涉密,公文可以分为普通公文和保密公文。按照公文涉密的程度,保密性公文可分为:①秘密性公文:指含有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公文;②机密性公文:指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公文;③绝密性公文:指含有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损害的公文。
15.根据事由:××公司发行重点钢铁企业债券,应使用的文种是( )
A.通报
B.通知
C.通告
D.决定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主要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表彰、批评、情况说明三种情况。B项,通知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组织对有关成员告知有关事项的公文,主要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或聘用干部。C项,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主要用于有关单位开展业务工作需要。D项,决定主要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决定作出安排、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等范围,往往带有制约性及稳定性。题中,个别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只需要一定范围内的组织或者人员知道,便于推展业务即可。
16.通用文书中知照性文书包括( )
A.公告,通告,报告
B.公告,通告,指示
C.公告,通告,函
D.公告,通告,批复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知照性公文是指各级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之间向一定范围通知事项、通报情况、联系工作、公布要求时所使用的公文,其主要作用是知照意图和情况,如通知、通告、公告、布告及公函、介绍信等。
17.从行文方向看,意见属于(  ),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A.上行文
B.行文方向不定的文种
C.下行文
D.平行文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它具有灵活性、建议性和多向性。其中,在多向性中意见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①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②下行文: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一般常用指示、决定、通知、批复等。③平行文: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主要是函,也包括一些通知,通报,纪要。
18.决定公文文稿能否生效的环节是( )
A.拟办
B.审核
C.签发
D.批办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拟办是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经过对公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提出建议性的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拟办是一项辅助决策活动,目的是为决策活动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B项,审核是审查后批准执行。C项,签发就是负责人对已审核的文稿予以审定、签字,准予印发。是公文生效的标志。D项,批办是在公文活动中,批办是指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指示性意见的决策性活动。
19.以下属于行政公文的是(  )
A.通知,决定,报告,会议纪要
B.通知,决定,调查报告,会议纪要
C.通知,决议,调查报告,会议纪要
D.通知,决定,总结,会议纪要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最新版本有15种,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比2000年8月的版本多了决议和公报两个文种。
20.下列不符合信函格式要求的是( )
A.发文机关不加“文件”二字
B.发文字号在武文线下版心右下角
C.首页应显示页码
D.发文机关名称只能标识全称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信函的格式和事务性公文的格式有很大的差别普通公文的发文字号一般是放在发文机关的正下方,当有签发人的时候,发文字号需要放到版头的左下方,而信函刚好发文字号放到武文线下版心右下角。发文机关可以不加“文件”二字。在第一页中应显示页码。发文机关的名称可以是规范化的简称和发文机关的全称。
21.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是( )
A.通知
B.通告
C.公告
D.通报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项,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B项,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C项,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D项,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22.完整的公文标题不包括(  )
A.发文机关名称
B.公文事由
C.文种
D.主送机关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公文标题是对公文主要内容准确、简要的概括和提示,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23.巨人集团公司与河海大学商洽工作,行文是用的文种是( )
A.报告
B.函
C.通报
D.请示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A项,报告指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B项,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巨人集团公司与河海大学属于不相隶属的机关商洽合作关系。C项,通报主要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表彰、批评、情况说明三类情况。D项,请示是下级机关向其直接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
24.公文的第一要素是(  )
A.语言文字
B.语法
C.文种
D.格式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公文语言的核心是选词。选词:①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②要符合明晰、确切、简练的标准;③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避免上下文重复而选择不同的用语,注意文中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不用方言土语,十分规范。
六、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共10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事项可以用通知行文(  )。
A.×省人大常委会拟颁布一项地方法规
B.××市人民政府修建高速公路
C.××市人民政府拟任免XX局局长的事宜
D.××县县委拟向所属各级党组织布置学习XX同志“七一”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在所有公文中,通知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无论哪一级别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可以使用该种公文。其内容上至国家政令,下至百姓生活,均可涉及。一般拟颁布法规,任免人员,节假日放假,学习精神都可以用。二修建高速公路用的是通告,是一定范围内周知的事情。
2.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有(  )。
A.议论
B.抒情
C.说明
D.叙述
【答案】ACD查看答案
【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指出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有议论,说明和叙述。公文要求语言要简明,精炼,不能用抒情或描写等。
3.下列词语中的领叙词是(  )
A.按照
B.收悉
C.故此
D.根据
【答案】ABD查看答案
【解析】引导文件直接叙述根据、事实或主张的词就是领叙词。领叙词有助于文件的简明,使语言表达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使用频率较高的领叙词主要有:根据、据、遵照、依照、按照、本着,接、顷接、前接、近接、现接、奉、顷奉,查,鉴于,欣悉、惊悉、已悉、谨悉、电悉,……收悉、……为……特,……现……如下,等等。按在领叙词后面的大都为法律、法令、理论、政策,有关文件或对有关基本事实的叙述。
4.请示与报告的区别是(  )
A.请示有所请求,要求上级回复,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叙述,不要求回复。
B.请示必须一事一报,报告一事一报或数事多报。
C.请示必须报送一个主管机关,报告可同时送几个上级机关。
D.请示必须事前请示,不能先斩后奏,报告多在事后行文。
【答案】ABCD查看答案
【解析】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必须一文一事,报告可以一文多事。
5.公文书面部分包括(  )
A.眉首部分
B.主体部分
C.正文
D.版记
【答案】ABCD查看答案
【解析】公文格式,一般由公文的书面格式、用纸格式和排印装订格式三部分组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第9条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共分为版头、主体和版记三部分。其中版头即眉头部分。
6.下列词语中,可用于呈报“建议”性意见的有(  )
A.以上意见供领导决策参考
B.以上意见供参考
C.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
D.以上意见请审阅
【答案】ABD查看答案
【解析】意见有以下分类:①指导、指示性意见:阐明工作原则、方法、提出要求、安排、为下级留有创造性工作。②计划性意见:指导下级工作,对某段时期某方面工作规定目标、任免提出措施、方法、步骤和要求。③建议性意见(呈报性、呈转性):下级向上级提出意见、设想。不能与“报告”混淆报告重点在想上级汇报情况、意见、建议,只是在汇报情况后附带提及;建设性意见,重点在于意见和建议;呈报性意见,直接向上级提出某方面意见、建议,献计献策,以供参考;呈转性意见,职能部门就开展和推动某方面工作。④评估性意见可以上行、平行、主要用于不相隶属的平行文,包括鉴定性意见和批评性意见。C项,呈报的意见是给上级建议的,不能批转各地执行。
7.报告是用于向上级机关(  )的公文。
A.汇报工作
B.报告情况
C.申述请求
D.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答案】ABD查看答案
【解析】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C项,申述请求是请示文种的内容。
8.撰写通报要求做到(  )
A.内容具有典型性,事例有代表性
B.通报材料必须经深入调查和反复核实
C.应使用说明与叙述的表达方式
D.必须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与法规依据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写通报需强调两点:①材料要真实可靠。通报事实中的时间、地点、细节、数据等均应反复核对,做到准确无误。哪怕是一点差错,都会影响通报的严肃性和权威性。②用语要掌握分寸。通报涉及人和事的定性问题,叙议语言应十分审慎,合情合理。表扬先进,批评错误,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有通报一般用叙述和说明,不用议论形式,但是通报不需要确定的法规依据。
9.下列关于复信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信访的处理结果,一定要给来信来访者做出书面复信
B.对信访的处理结果,原则上由承办部门负责办理
C.复信一定要注意签署日期
D.对于口头答复的,只要给来信来访者做好答复就可以了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这是国家信访工作十项规定中的内容,其中第8条的复信制度规定:复信制度。对信访的处理结果,应分别情况,给来信来访者书面复信或口头答复。原则上由承办部门负责办理。复信要注意签署日期,加盖公章,留存底稿。若口头答复,要作记录存档,以备查考。
10.通告和公告的区别是(  )
A.作者不同
B.知照对象的范围不同
C.使用权限不同
D.内容属性不同
【答案】BCD查看答案
【解析】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告大多用于针对某些事项作出规定或限制,要求告知对象支持、协助或遵照执行,所以具有法规性和约束力。通告的内容多涉及公安、交通、邮电、税务、市政建设、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公务活动,带有专门性质,行文中常使用一些行业术语。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发文机关级别较高,多为省部级以上机关,发布的方式一般不张贴,通过通讯社、电报、报刊发布。结尾一般用“现予公布”或“特此公告”。公告和通告的作者都是法定机关或法定机关的领导人。
七、公文写作题(18分)
××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市市容管理试行办法》,现准备将该《办法》印发给各县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并中直、省直各在市单位。请你根据上述内容,拟出一份公文。
答: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市容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中直、省直各在市单位:
《××市市容管理试行办法》已经市政府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市人民政府
2015年×年×月
《××市市容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6010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7 07:46 , Processed in 0.09263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