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20:0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6601.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社会调查概述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 选择调查课题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 调查设计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章 抽 样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五章 测 量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六章 问卷设计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七章 资料收集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八章 资料处理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九章 资料的统计分析(I)——单变量分析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章 资料的统计分析(Ⅱ)——双变量分析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一章 SPSS软件基本应用(略)
第十二章 撰写调查报告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知识框架,归纳总结本章知识脉络。
(2)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3)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社会学相关资料对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4)最新补充内容,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后期会进行修订完善,对于最新修订完善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内容预览
第一章 社会调查概述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研究社会的不同方式
1.实验研究
(1)实验研究是指经过精心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引入(或操纵)一个变量(即自变量),以观察和分析它对另一个变量(即因变量)所产生的效果。
(2)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
实验的三组基本要素是: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和因变量、前测和后测。标准的实验设计完全包含这三组要素,而准实验设计则在上述几个方面中有所欠缺。
(3)具体操作方法(以标准实验设计中的经典实验设计为例)
①先采用随机化的方法,选择两组对象,并在给予实验刺激(即引入或操纵自变量)之前,先对两组对象的某种属性(即研究所关注的因变量)进行相同的测量(即前测)。
②对其中的一组对象给予实验刺激(这一组对象被称作实验组),而对另一组对象不给予实验刺激(这一组对象被称作对照组)。
③再次对两组对象进行相同的测量(即后测)。
④通过对两组对象的后测与前测之间的差进行比较,得出实验刺激对某种属性所具有的影响及其大小。图1-1是经典实验设计简图。

图1-1 经典实验设计简图
实验刺激的效果=(实验组后测-实验组前测)-(对照组后测-对照组前测)
(4)实验研究的基本逻辑
要说明两种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就要排除其他相关事物或现象对因变量可能产生的影响。最有可能的因素之一是前测本身对因变量产生了影响,即在引入实验刺激之前,由于进行了前测,因变量就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即使实验刺激并没有效果,后测的结果也会与前测的结果不同。为了排除这种由前测造成的影响,需要一个对照组。
如果前测有影响,那么通过对照组就可以找出这种影响。如果两组对象本身就不一样,也会对实验结果带来影响。所以,实验研究中必须通过“随机化”的方法来获得两组基本一样的对象。
2.实地研究
(1)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2)资料收集方法
实地研究中最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是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问。
①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非结构性的观察。在参与观察中,研究者的角色有两种:一种是公开的观察者,另一种是隐蔽的观察者。前者的真实身份(即研究者)对于所研究的对象来说是公开的,人们知道他是一个研究者,也知道这个研究者正在研究他们的生活;而后者的真实身份对研究对象来说则是隐蔽的,研究者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而以所研究的社区或群体中的一个实际成员的身份去参与其中并进行观察。
②无结构访问
无结构访问是指研究者就他所关注的问题与研究背景中的人们自然地、深入地进行交谈和询问,了解和收集详细的资料。这种无结构访问既可以是比较正式的(事先联系和约定),也可以是完全非正式的(偶然遇到的)。
(3)基本特征
实地研究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实地”,即强调研究者一定要深入到他所研究的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且要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与他所研究的对象长期接触,反复互动,通过各种场合的观察、询问以及交往,加上研究者个人的感受和领悟,去理解研究的对象,去解释研究对象的所作所为。
在实地研究中,关键是研究者进入研究的背景(现场)以及获得被研究对象的信任与接纳。困难的问题是要从最初参与实地生活的“融进去”,到最后分析资料、得出结果时的“跳出来”。
3.文献研究
(1)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2)文献研究的类型
根据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所用文献类型的不同,文献研究划分为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它们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都是相同或相似的,只是在具体应用上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①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大众传媒的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描述和分析的方法,它通过对文献的抽样,对文献内容的编码、录入和统计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探讨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二次分析
二次分析主要是对其他研究者先前所收集的原始调查数据进行的再次分析和研究。
③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主要集中于对那些由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所编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3)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比较
实验研究、实地研究以及调查研究几种研究方式都要接触研究对象,都要收集和使用直接从社会成员那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而文献研究则是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图片、符号以及其他形式存在的第二手资料即文献资料来对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它具有间接性特征,优点是无反应性,主要挑战是资料的可得性和合适性。
二、社会调查的定义和特征
1.社会调查的定义
社会调查,又称调查研究,是指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2.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
(1)抽样
社会调查,实际上指的就是抽样调查,即调查对象始终只是总体中的一个部分,是从总体中的一个样本(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那里收集资料,通过对“样本”这个部分进行调查来达到了解总体的目标。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从研究者希望研究的总体中抽取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案组成样本。
(2)问卷
①社会调查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与结构式访问两种方法收集资料,问卷是这两种资料收集方式中采用的、至关重要的工具。
②问卷是社会调查在所用工具或手段上区别于其他几种社会研究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现代社会调查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调查的一个重要特征。
(3)统计分析
①无论是抽样,还是问卷设计,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在为最终的资料分析做准备。而以统计学原理为基础的统计分析,则是社会调查在分析资料这个环节上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调查作为一种定量的社会研究方式的重要标志。
②样本调查的结果要推论到总体,必须经过严格的统计分析与统计检验;利用问卷得到的大量调查资料,也必须首先转化成数字,并借助电子计算机和专门的统计分析软件才能进入分析过程,得出调查结果。
(4)社会调查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社会调查实际上意味着抽样、问卷与统计分析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内在的联系。也可以说,社会调查意味着社会调查的随机抽样、问卷测量、统计分析三者密不可分。抽样解决的是调查对象的问题,问卷是进行变量测量和资料收集的工具,而统计分析则是处理这种虽来自于样本却要反映总体的、以问卷形式收集的大量资料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完整的社会研究方式,社会调查必须同时包括这三者。
3.社会调查的方法论特征
(1)社会调查在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
这是社会调查在方法论角度上的特征。社会调查具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研究程序和结构化、标准化的操作方式,它采用专门的工具来收集量化的资料,并运用社会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完成对这种量化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以经验的、量化的数据为依据的研究结果。社会调查的这种定量特征,使得它能够十分方便地建立和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数量联系,并在社会统计方法的帮助下对相关的理论假设进行经验的验证。社会调查的这种定量特征,体现着明显的实证方法论背景。
(2)社会调查是一种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
这是社会调查在时间维度上的基本特征。横剖性,是指这种研究方式仅仅只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资料,并且资料主要用以描述调查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及特征,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一个时间点”,是指调查在收集资料阶段所持续的相对比较短的一段(连续的)时间,比如说2个星期、1个月、3个月等等。(与横剖性研究相对应的纵贯性研究则是在多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因果联系。)
三、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
1.社会调查的分类
按社会调查的性质或应用领域划分,社会调查可分为以下几类:
(1)行政统计调查
行政统计调查主要包括由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所进行的人口调查、资源调查、行业调查、社会概况调查等等,特点是宏观性、概况性,通常采用普遍调查的形式进行。对于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的基本情况有很重要的作用。行政统计调查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全国人口普查。
(2)生活状况调查
生活状况调查通常是对某一时期、某一社区或某一社会群体的社会生活状况所进行的调查。调查重点是了解人们日常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以综合地反映一个时期、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中人们总的社会生活状况。比如对某市离退休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对某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调查等等。
(3)社会问题调查
社会问题调查即针对社会中所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了解,找出问题的症结,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参考意见,比如青少年犯罪调查、离婚问题调查等,都是常见的社会问题调查。
(4)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即为拓展商品的销路,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服务,而围绕某类产品或某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顾客的购买情况、产品广告的宣传效果等等所进行的调查。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普及。
(5)民意调查
民意调查又称民意测验(poll)或舆论调查,即围绕某些社会舆论的热点问题对社会中民众的意见、态度、意识等主观意向进行的调查。比如,“非典”期间对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看法进行的调查等,各种大众传播媒体对其读者、听众和观众进行的受众调查也都属于这一类调查。
(6)研究性调查
研究性调查即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领域中的学术性社会调查。其目标是针对某一学科中的学术问题,致力于对某类社会现象所具有的一般规律或普遍法则进行探索和研究。
2.社会调查的题材
(1)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
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即有关人们各种社会特征的资料,回答“他们是谁”这样的问题。这种资料既包括某些人口统计方面的内容,比如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等,也包括人们生活环境方面的内容,比如家庭构成、居住形式、社区特点等等。
(2)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
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即有关人们“做了些什么”以及他们“怎样做”等方面的资料。比如人们每天几点钟上班、每周看几次电影、在家中谁辅导孩子学习等。
(3)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即有关人们“想些什么”、“如何想的”或“有什么看法”、“持什么态度”等方面的资料。比如人们怎么看待离婚现象、人们对住房制度改革有什么意见、人们选择对象的标准是什么等等。
四、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
1.普遍调查概念与方式
(1)普遍调查通常简称为普查,是指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一般来说,普遍调查的规模往往非常大,属于宏观的调查。普遍调查最典型的例子是人口普查。
(2)普遍调查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
①统计报表,是由普查部门(通常是国家行政部门)制定普查表,由下级有关部门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填报。
②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组织专门的调查员,制定专门的调查表,对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直接的调查登记。
2.普遍调查的特点
(1)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
由于调查对象人数众多,空间分布宽广,所以普查的工作量很大,无法在短期内把资料收集起来,也很难在短期内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果。进行普查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也要很多。
(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
由于普查的地域范围广,调查过程的时间长,参加调查的人员多,因此要有高度集中的组织系统和协调班子,以保证调查工作的一致性和条理性。对调查的时间、步骤、规划、内容等每一个细节都要作出统一明确的安排,以利于普查能顺利进行,从而保证调查结果的质量。
(3)调查项目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基本情况
由于普查具有范围广、对象多的特点,因此,普查的内容一般只限于了解最基本的情况,不可能作十分深入、十分全面的了解。
3.抽样调查的概念
(1)抽样调查是指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抽样调查的基本思想和逻辑是调查部分以反映整体。抽样方法与问卷法、统计分析一起,成为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的主要标志。
(2)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力、财力、时间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作全面调查,而只能作抽样调查。
4.抽样调查的优点
与普遍调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突出优点:
(1)抽样调查最突出的优点是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
(2)抽样调查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资料数据。
(3)抽样调查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
(4)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5)准确性高。
①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是指它与现实世界之间差距的大小。
②抽样调查可以使用少量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充分的训练,还可以在实地调查中给予更仔细的检查监督,调查资料的处理亦能较好地完成。
五、传统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调查
1.社会调查发展简介
(1)早期的社会调查在类型上,多以较大规模的行政统计调查为主。
(2)从19世纪开始,至20世纪初,社会调查所关注的现象逐渐从行政统计调查领域扩大到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状况等社会生活领域,以及诸如贫困问题、犯罪问题等社会问题领域上来。
(3)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社会调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种发展一方面体现在社会调查所涉及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新的调查方法和技术的出现和运用。
①从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向民意调查(又称民意测验或舆论调查)、市场调查和研究性调查等领域扩展和渗透。
②在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大众传播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中,社会调查的运用也越来越多。这类调查多由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进行,它们服务于理论与实践两种领域,同时兼顾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各个实际部门的需要。
③从调查方法和技术上看,在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这一时期中,社会调查的程序更加标准化,调查的方法也更加规范化。
2.“传统的”和“现代的”社会调查(中国的社会调查)
(1)近代中国的社会调查
近代中国的社会调查最早源于20世纪初由外国传教士主持或指导的一些调查,从20世纪20年代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国内主要有两类社会调查:
①以老一辈社会学家陈达、李景汉、陶孟和、吴文藻、严景耀、史国衡,民族学和人类学家吴泽霖、费孝通、张之毅等为代表的学术界的社会调查。
②以毛泽东、张闻天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所做的社会调查。
从内容上看,两类调查都紧紧围绕着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从方法上看,二者都以深入实地进行访问和观察为主,并且两类调查者还都从各自的实践中,总结出比较系统、同时又符合中国国情的调查研究方法。
(2)现代中国的社会调查
1979年社会学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调查开始进入现代阶段。现代中国的社会调查受到两个不同来源的影响:
①以毛泽东农村社会调查和国内老一辈社会学家所作社会调查为代表的“传统的”社会调查方法。
②以现代西方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为代表的“现代的”社会调查方法。
(3)“传统的”和“现代的”内在差别
①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式上看,“传统的”往往选取少数几个个案或典型案例作为调查对象;“现代的”则往往采取从总体中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相当数量的个案构成总体的一个子集作为调查对象,并且这种抽取所依据的也是某种客观的规则或程序。
②从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上看,“传统的”往往采取无结构的自由访问、座谈会等方式;“现代的”则主要采取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的自填式问卷或者结构式访问的方式。
③从调查资料的分析方法上看,“传统的”主要依靠定性分析的方法,即依靠主观的、思辨的、领悟的和归纳的方法。
“现代的”则主要依靠定量分析的方法,即依靠客观的、实证的、统计的和演绎的方法。
④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传统的”所适应的是以封闭性较强、同质性较高、流动性较小、变动速度较慢为特征的“传统”社会;“现代的”所适应的则是以开放性较强、异质性较高、流动性较大、变动速度较快为特征的“现代”社会。
⑤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有着不同来源的调查方法类型,反映着社会学中人文主义与实证主义这两种不同的传统、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基础之间的区别。(事实上,传统的社会调查与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实地研究的方式十分相似。)
六、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社会调查的程序分为五个阶段,即选题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阶段和总结阶段。
1.选题阶段
调查问题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调查工作的成败,决定调查成果的好坏优劣。
选题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1)选择出一个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和可行的调查问题;
(2)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理清调查工作的思路。
2.准备阶段
社会调查准备阶段的全部工作是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道路选择,是指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它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工具准备,主要是指问卷的准备和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3.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又称收集资料阶段或调查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在这个阶段,调查者往往要深入实地,接触被调查者;调查工作中所投入的人力也最多,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最多,因此,需要很好地组织和管理。考虑的调查设计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或偏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或弥补,发挥研究者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4.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又称研究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分析。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的方式和手段主要是定量的统计分析。
5.总结阶段
(1)总结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成果。
(2)调查报告是一种以文字和图表将整个调查工作所得到的结果系统地、集中地、规范地反映出来的形式。它是社会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撰写调查报告是对整个社会调查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
(3)图1-2所反映的就是社会调查从选择调查问题开始,直到报告调查结果为止的全部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五个主要阶段和每一阶段的基本内容。

图1-2 社会调查的基本过程和主要阶段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660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30 20:17 , Processed in 0.09741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