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三多《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4:3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989.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 录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1 课后习题详解
  1.2 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章 道德与社会责任
  2.1 课后习题详解
  2.2 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章 全球化管理
  3.1 课后习题详解
  3.2 考研真题详解
 第四章 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4.1 课后习题详解
  4.2 考研真题详解
 综合案例
第二篇 决策与计划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5.1 课后习题详解
  5.2 考研真题详解
 第六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6.1 课后习题详解
  6.2 考研真题详解
 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
  7.1 课后习题详解
  7.2 考研真题详解
 综合案例
第三篇 组 织
 第八章 组织设计
  8.1 课后习题详解
  8.2 考研真题详解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9.1 课后习题详解
  9.2 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10.1 课后习题详解
  10.2 考研真题详解
 综合案例
第四篇 领 导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
  11.1 课后习题详解
  11.2 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二章 激 励
  12.1 课后习题详解
  12.2 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三章 沟 通
  13.1 课后习题详解
  13.2 考研真题详解
 综合案例
第五篇 控 制
 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程
  14.1 课后习题详解
  14.2 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五章 控制方法
  15.1 课后习题详解
  15.2 考研真题详解
 综合案例
第六篇 创 新
 第十六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16.1 课后习题详解
  16.2 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七章 企业技术创新
  17.1 课后习题详解
  17.2 考研真题详解
 第十八章 企业组织创新
  18.1 课后习题
  18.2 考研真题详解
 综合案例
                                                                                                                                                                                                    内容简介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管理学》(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管理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周三多《管理学》配套辅导资料:周三多《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本书是周三多《管理学》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管理学相关资料对周三多《管理学》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读者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管理学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同时精选了大量现实案例并进行了分析。
??(3)最新补充内容,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后期会进行修订完善,对于最新修订完善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圣才学习网│管理类(http://guanli.100xuexi.com)提供周三多《管理学》等管理类经典教材辅导方案【网授精讲班、多媒体电子书、多媒体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管理学的师生参考。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1 课后习题详解
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
答: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对这一定义可作进一步解释: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宗教组织等。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所谓“合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的,因而有局限性和相对的合理性。
(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
答:(1)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种职能活动。
(2)每种管理职能各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具体如下:
①决策与计划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
②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③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④控制职能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⑤创新职能是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对一个有活力的组织来说,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3)以上五种管理职能不是孤立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各种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
其中,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决策和计划的问题,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②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③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
答: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三大类角色,即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1)人际角色
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①作为所在单位的领导,管理者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例如管理者有时必须参加社会活动,如出席社区的集会或宴请重要客户等,这时,管理者扮演着代表人的角色。
②由于管理者直接对所在单位的成败负责,他们必须在单位内扮演领导者角色。这时,管理者和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③管理者还必须扮演联络者的角色。没有联络,管理者就无法与别人一起工作,也无法与外界建立联系。
(2)信息角色
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管理职责的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既是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
①管理者必须扮演的一种信息角色是监督者角色。监督的目的是获取信息。管理者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如通过密切关注组织自身状况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接触下属,利用个人关系网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②作为传播者,管理者把监督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传递给有关员工。管理者有时也因特殊的目的而隐藏特定的信息。
③管理者的最后一种信息角色是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必须把信息传递给外界。例如必须向董事和股东说明组织的财务状况和战略方向,必须向消费者保证组织在切实履行社会义务,以及必须让政府员对组织遵守法律的良好表现感到满意。
(3)决策角色
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
①管理者所扮演的第一种决策角色是企业家角色。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对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如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或发明新工艺等。
②管理者所扮演的第二种决策角色是冲突管理者。一个组织不管管理得多么好,它在运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冲突或问题。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如平息客户的怒气,调解员工之间的争端等。
③管理者所扮演的第三种决策角色是资源分配者。作为资源分配者,管理者决定组织资源用于哪些项目。尽管我们一想起资源,就会想起财务资源或设备,但这里的组织资源还包括其他类型的重要资源。例如,当管理者选择把时间花在这个项目而不是那个项目上时,他实际上是在分配时间这一种资源。除时间以外,信息也是一种重要资源。管理者是否在信息获取上为他人提供便利通常决定着项目的成败。
④管理者所扮演的最后一种决策角色是谈判者角色。管理者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谈判上,谈判对象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组织。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组织,其管理者为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都必然要进行谈判工作。
4.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答:根据罗伯特·卡茨Katz,1974)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三类技能:
(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技术技能对于各种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可以用图1-3来表示。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较不重要。
(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管理者的人际技能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人际技能对于各种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可以用图1-3来表示。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作一个整体,并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概念技能对于各种层次的管理和重要性可用图1-2表示,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

图1-2 各种层次的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
5.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
答:(1)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管理思想。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杰出的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一书。该书共13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旬名言就是一例。这种辩证的策略思想在书中比比皆是。孙武的策略思想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管理上也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战国时代的另一本书《周礼》对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理想化的设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财政、教育、军事、司法和工程等方面。该书对封建国家的经济管理的论述和设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战国时代的军事家孙膑运用运筹学和对策论的思想,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胜了齐王。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许多著作中都有体现,如《孙子兵法》、《周礼》、《墨子》、《老子》、《管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
(2)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外国的管理实践和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奴隶社会,管理实践和思想主要体现在指挥军队作战、治国施政和管理教会等活动上。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也出现过许多管理思想,如16世纪莫尔的《乌托邦》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外国管理实践和思想的革命性发展是在工厂制度产生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少对管理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管理实践和思想应运而生。
①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斯密对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是他的分工观点。他认为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他的观点适应了当时社会对迅速扩大劳动分工以促进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成为资本主义管理的一条基本原理。
②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小瓦特和博尔顿采取了不少有效的管理方法,建立起许多管理制度。如在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制机器设备,编制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作业标准,实行零部件生产标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在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督制度;在人事管理方面,制定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规划;进行工作研究,并按工作研究结果确定工资的支付办法;实行由职工选举的委员会来管理医疗费制度等福利制度。
③1841年马萨诸塞车祸引发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企业管理中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这种分离对管理有重要意义。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管理不仅是一种活动,还成为一种职业;随着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④欧文的人事管理。欧文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⑤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他对管理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工作方法的研究;二是对报酬制度的研究。他主张按照对生产率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酬。
⑥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收益分享,实质上是按某一部门的业绩来支付该部门职工的报酬。这样就可避免某一部门业绩好而另一部门业绩差时,实行利润分享制度使前者受损这一不合理现象。
⑦哈尔西的奖金方案。哈尔西对管理的贡献也体现在工资制度方面。哈尔西认为他所提出的制度,与当时其他所见的工资制度相比有许多优点。比如不管工人业绩如何,均可获得一定数额的计日工资。工人增加生产,就可得到奖金,从而消除了因刺激工资而引起的常见的劳资纠纷。
6.西方管理理论出现哪些分支?每个理论分支的内容与特征各是什么?
答:西方管理理论可被划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
(1)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出现于欧美,它可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①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吉尔布雷斯夫妇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甘特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了“甘特图”,另一贡献是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②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和切斯特·Z·巴纳德等。法约尔把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韦伯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巴纳德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他认为在组织中,经理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2)行为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略)。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维克托·H·弗鲁姆和戴维·麦克莱兰分别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和成就需要理论。
(3)数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是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运筹学、系统分析和决策科学化。
(4)系统管理理论: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其要点主要为:①组织是一个系统,可以把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②系统在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
(5)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不同的管理模式。权变管理理论着重考查有关环境的变量与各种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以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有效地实现目标。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6)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本质是由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它主要包括:①关注顾客;②注重持续改善;③关注流程;④精确测量;⑤授权于员工。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98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6 09:00 , Processed in 0.09437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