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4:3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705.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篇 导 论
 第1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商品和货币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市场经济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4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10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和居民生活消费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货币金融和财政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发展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
 第18章 垄断资本全面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
  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9章 生产资本的全球化与国际分工
  19.1 复习笔记
  1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0章 商品资本的全球化与国际贸易
  20.1 复习笔记
  2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1章 金融资本全球化与国际金融
  21.1 复习笔记
  2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2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22.1 复习笔记
  2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3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3.1 复习笔记
  23.2 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简介                                                                                            


  宋涛老先生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程》(第9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政治经济学优秀教材,也被部分高校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宋涛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程》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精心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2.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5小时高清视频】
  3.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
  本书是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教材的配套e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宋涛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程》(第9版)为主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政治经济学》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经济学相关资料对宋涛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程》(第9版)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最新补充内容,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后期会进行修改完善,对于最新修订完善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圣才学习网│经济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经济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经济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宋涛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程》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四大特色:
1.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下载地址为:http://www.100eshu.com/DigitalLibrary/ajax.aspx?action=Download&id=1705(请复制到浏览器上面打开)。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3万本多媒体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2.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对该产品的内容有所修订、完善,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版本的产品内容。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3.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3)答案遮挡——先看题后看答案,学习效果好【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4.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圣才考研网(www.100exam.com)是圣才学习网旗下的考研考博专业网站,提供全国所有院校各个专业的考研考博辅导班【网授保录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管理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www.100exam.com(圣才考研网)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篇  导  论
第1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  复习笔记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关系。这种关系分为四个方面或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以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这些关系。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①人类要生存就需要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
②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到发展,从而人类社会才能发展。
(2)物质资料生产的概念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3)劳动过程的三要素
①劳动
劳动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所进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②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是指人们用来把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一切物质资料。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建筑物、道路、管、桶、瓶和度量衡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③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在劳动对象中,一类是没有经过人们劳动加工的自然生成物,如采伐中的原始森林里的树木、开采中的地下矿藏等等;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劳动产品,如棉花、钢铁等等,这种经人们加工过的劳动对象称为原材料。
(4)生产资料的概念
生产资料是指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资料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客观条件,人的劳动则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观条件。
2.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
(1)生产方式的概念
生产方式即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方式。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
①生产力
a.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界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生产力包含两个因素,即劳动者和生产工具。
②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表示人类社会发展在一定阶段上的社会性质。
③生产方式的类型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相继出现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生产方式。
二、社会生产力
1.生产力的形成
(1)生产工具的概念
生产工具是指所有用于加工劳动对象的工具,包括从落后的手工工具到现代自动化的各种机器设备。
(2)生产力的形成
劳动者和生产工具以一定的性质和方式结合之后,并把生产工具运用起来,才能形成实际的生产能力。劳动者的智力和劳动技能及劳动工具是不断发展的,所以生产力也是不断发展的。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生产力的要素是具有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生产工具,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邓小平同志着重研究了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不仅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自然科学是人们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系统经验,它又反过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①自然科学的发展,既能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出现,改进和完善生产工具,又能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从而可以促进生产力大发展,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社会生产关系
1.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关系分为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1)生产关系
这里指的是狭义的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相互发生的关系。
(2)分配关系
人们在生产出产品之后,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各分得一部分产品,这就在人们之间发生了分配关系。
(3)交换关系
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人们自己所生产的产品往往不是他们所直接需要的产品,这时他们必须用自己的产品去和另外一些人进行交换,换取他们所需要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消费,这就在人们之间发生了交换关系。
(4)消费关系
消费关系是人们在取得消费品时所发生的关系。人们在生产出产品之后,经过分配和交换过程才能消费。
2.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消费品的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
(2)生产决定消费,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着消费。生产不只是生产出消费的对象,而且也规定着消费的方式。生产还引起对某种消费品的需要,消费者对于某种消费品的需要,是由于消费者看到并知道这种消费品已经生产出来。因此,马克思说:“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
(3)消费制约着生产
a.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得以最后完成其为产品。人们生产的产品,只有人们去消费,才能证实它是现实的产品。
b.消费还为生产创造出动力。人们为了获得消费品,就得进行生产;如果人们对任何消费资料都不需要,就没有必要进行生产。人们要获得品种多、质量好的消费品,就必须发展生产。
(4)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说,生产和消费是一个生产过程的两个环节。生产是这个过程的起点,消费是它的终点。消费把生产的产品消费掉,把自己的劳动力再生产出来。
3.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在产品分配上,是生产决定分配;在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的分配上,是分配决定生产。
(1)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的对象和方式
表现在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没有产品也就不可能有分配;就分配方式来说,参与生产的方式决定参与分配的方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他们在分配中所处的地位,以什么方式参加生产,也就以什么方式参加分配。
(2)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决定着生产
在进行生产之前,没有生产资料的分配,生产就无法进行。除了生产资料的分配以外,还必须有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中的分配。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中的分配,使他们经过这种分配,在生产过程中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
4.生产和交换的关系
交换有两种,一种交换属于生产的交换,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另一种是产品的交换,它是由生产决定的。
(1)人们的劳动能力的交换、生产资料的交换都属于生产活动。
(2)作为生产品的交换是在生产出产品之后进行的,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的性质决定着这种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发展的程度。生产越发展,分工越细,交换也就越加发展。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交换的深度和广度。
5.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相互关系
(1)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各个环节。在这个统一体中,作为生产要素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它们本身就是生产;作为消费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
(2)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即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性质;同时它又总是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来实现自己。
(3)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法律、宗教、文学、艺术、礼会意识等社会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它能够促进或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为了进行生产,人们必须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它的变化和发展也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的。
(2)在一定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关系是变化和发展的,这种变化和发展同样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的。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新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新的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上,新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都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能更大地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劳动技能;能更好地推动新的生产工具的制造、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更合理地利用劳动对象,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力发展到某种生产关系所可能容纳的最高限度时,这种生产关系就过时了。这种过时的、旧的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生产关系不可能决定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改变及其能动的反作用,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没有生产也就没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当人们的相互结合的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五、经济规律
1.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1)经济规律的含义
经济规律是指各种经济现象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类型
①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规律。在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中,人们为了生活,都必须进行生产。而要进行生产,总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两个方面,因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
②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有的经济规律在几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因为在这几个社会阶段中,都存在着这种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价值规律就是在几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③只在一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有些经济规律只在某一社会阶段中起作用,这是因为只有在这种社会阶段中存在着它们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当这个社会阶段被另一个新的社会阶段所代替时,由于原来的经济条件消失了,在这个社会阶段起作用的经济规律也就失去了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形态都有其特有的经济规律,这些特有规律是特定生产关系的最本质的表现。
2.经济规律体系
(1)基本经济规律
基本经济规律是指在一定社会阶段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起主导作用的规律。基本经济规律表明一定社会形态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
(2)经济规律体系
经济规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各种经济规律由于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而互相作用形成的体系。
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一切经济规律都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只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与这种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经济规律的存在和起作用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不等于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人们能够发现这些规律,认识它们,依靠它们,利用它们,以利于社会。
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唯物辩证法
(1)质量互变规律
运用量变和质变规律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就是研究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现象有些什么量变,以及这些量变的产生原因、影响,对整个经济现象所引起的状况是否达到了引起这种经济现象的质变的阶段,如果还没有达到质变的阶段,怎样为质变创造条件;如果已经达到了质变的阶段,又怎样使这种质变得以实现,使人们的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到更高阶段。
(2)对立统一规律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就是研究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经济现象时,应研究这种经济现象当中所包含的矛盾和矛盾推动经济发展的趋势。
(3)否定之否定规律
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是要揭示出社会经济现象绝不会停留在某一个阶段上,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2.抽象法
运用抽象法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要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经过分析,抽象掉它们的表象,揭示出经济现象的本质。
3.归纳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研究个别经济现象中得出一般的结论。演绎法是运用一般原理去研究个别的经济现象。
(1)运用归纳法来研究某种经济现象,并从研究中得出一般结论时,所研究的经济现象对于其他经济现象,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够表现出其他经济现象的性质。
(2)运用演绎法,把一般原理运用于研究个别经济现象时,所研究的个别经济现象和一般原理所由以概括出的经济现象,其性质也必须是相同的。
4.分析和综合法
(1)分析法是在研究某种经济现象时,分析它所表现的一些形式,从而揭示出它的实质。
(2)综合法是在分析出经济现象的本质后,对经济现象的一些形式加以综合,研究出它之所以采取那些表现形式的原因。
5.数学方法
数学是研究事物数量关系变化的科学。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不仅要研究经济现象质的变化,同时要研究经济现象量的变化。数学只适用于研究经济的数量变化,它对于研究经济现象的质变是不适用的。
6.逻辑和历史法
逻辑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所采用的思维推理法。历史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1)在运用逻辑方法时,从根本上说,思维进程要符合经济现象历史的发展过程,脱离开历史发展过程的思维推论,就要导致唯心主义。
(2)运用历史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必须排除对历史起干扰作用的偶然因素,排除掉经济发展历史中的曲折过程,按照历史发展的真实过程来研究经济现象的发展。
七、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阶级性很强的科学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由于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经济利益也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看法也不同,这就决定了各个阶级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经济学。
2.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1)古典政治经济学
从英国的威廉·配第(1623—1687)开始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经过以法国的魁奈(1694—1774)为代表的重农学派和英国的亚当·斯密(1723—1790)的发展,到英国的大卫·李嘉图(1772—1823)的时候,达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阶段。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所以他们能够阐明经济现象的某些内在联系,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庸俗政治经济学
18世纪末,自法国萨伊(1767—1832)开始,把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丢掉或加以改造,把不科学因素接受下来并加以发展,使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变成庸俗政治经济学,变成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学。但在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著作中,一些关于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方法,一些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等,我们仍需要加以吸收和借鉴,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
(3)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以瑞士西斯蒙第(1773—1842)和法国蒲鲁东(1809—1865)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曾经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和矛盾,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但他们都是以小资产阶级观点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他们或者企图退回到小商品生产方式,或者提出种种空想,因而不能对资本主义制度作出科学的分析。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马克思(1818—1883)和恩格斯(1820—1895)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系统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总结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同时,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而完成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列宁(1870—1924)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即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制度作了科学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特征。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同时也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性和党性,它公然申明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1.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思想
毛泽东在深刻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
(2)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新中国建立后,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及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采取了逐步改造私有制经济和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并举的方针,在我国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不断完善而得到解决,要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2.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要求人们特别是党政各级干部的思想,要从过去一些阻碍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认识中解放出来,不要受过去的思想所束缚;实事求是,是要求从现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经济发展的规律。
(2)邓小平理论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一定要弄清楚,以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科学水平,这也就为把党的工作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取全面改革和开放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把建设社会主义推向一个新的长期继续下去的进程。
(3)邓小平理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世界形势的变化
邓小平理论对现时世界各国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如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出现的新问题,都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并作出了科学的判断。
(4)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从各方面指明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途径。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它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我们党必然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既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70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 02:44 , Processed in 0.10306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