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所见的是同济抵达之路·关于我的二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立小芳 发表于 15-4-21 20:1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所见的是同济抵达之路·关于我的二战

//笔者简介
经艰苦二战录取15年同济建筑研究生,建筑学基础117(本届第一)

【前言】
我叫hx,不是什么风云人物,所以你可能并不认识我,而且这个可能性还不小。不过我还是有故事可说的。作为一个二战的同志,我的身上有阴影也有荣光。最终我站在了同济的大门内,回想过往的两年其实心里有很多感触。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这两年来准备考研的种种。或许对于正在下决定的你们来讲,我的经历会带来一些启发吧。
【一战同济】
Period 01·准备考研    # timing – 2013·3 ~ 2014·11(恩,就是到距离考试还有两个月)
2013年3月份,我决定要考研(当然是2014年的研究生考试),相信和每一个要考研的人一样,这里面的动因很多,家人的,自己的,还有身边人的。无论如何,我决定要考研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决定,我当时有一种预感,可能我的人生轨迹就要因此不同了。
坦白的说我在所有准备考研的小伙伴里算是下决心比较早的一个。然而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在草草的准备了一下之后就跑去玩耍了。不过说是草草,其实也是有些收获的(毕竟每个过来人都喜欢把自己曾经经历的事情说的很容易,去麻痹后来人进而凸显自己的伟大):我在3月份到5月份的这段时间里,背了第一遍新东方乱序版的单词,做了之前十年的英语阅读真题,听了一遍同济的外建史录音。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速度还算比较快的,不过第一遍过单词确实很吃力,阅读错的也很多,外建史录音听得也是云里雾里的。所以后来夏天开始了,有人叫我打球出去玩的时候,我就毅然决然的放下了这些东西去拥抱美丽的夏天去了。
转眼到了暑假,我来上海参加一个辅导快题的课,(辅导班的名字就不透露了)。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同济的快题。起初的时候觉得根本无从下手,一来时间太紧,二来限制也比较多,所以在处理空间和功能的时候总是产生矛盾。甚至被老师当成跨专业的。。。我现在还记得那天我跟小伙伴说,对不住大家。。。还没开始考就给母校丢人了。。。
半个月的训练之后,我半懂不懂的回到学校,打算好好准备考试,大干一场。这里补充一下,当时传的缩招的消息穿的比较瘆人,一度说只要30个人。所以我当时也比较矛盾,既想好好准备,又觉得难度太大。就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下,我非常幸运的抽签抽到去北京实习,对于如此关键的一个学期来说,去北京实习就意味着我要放弃两个月的复习时间。现在想想自己当时真的是傻,真的就去了,而且还干的特别卖力。我现在还记得我10月份每天晚上12点从公司回家的路上的景象,如果你们不理解就去听汪峰的北京北京好了。
转眼到了11月份,我结束了在北京的实习回到学校。那时候的心情就更加矛盾了。我总是在说我矛盾,并不是因为我是双子座,(虽然我真的是双子座),而是那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回来看到别人参加招聘考试,我也去参加。然后安慰自己就当练习快题了。那时候每天都有公司来宣讲,然后下午快题考试,第二天上午面试。我就在这样的节奏中过了半个月,一直到11月14号,考研现场确认的最后一天,我才去确认。确认回来的路上我意识到,我是真的真的要来准备同济的考试了。。。
其实那时候我对于能不能考上已经不太在乎了。。。只是因为自己之前已经报名了,如果放弃了让大家知道感觉真是太怂了。不过这里还是很感谢自己当时选择了坚持去考试,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可是如果没有这次尝试,我也不知道我离同济到底差了多远。
Period 02·系统复习    # timing – 2014·11 ~ 2015·1(然后我就去考试了!)
接下来的一个半月可以说真的是大学阶段最刻苦的一个半月了。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我心里很清楚我是那种定了计划肯定完不成的人。但是我相信肯定不只是我一个人这样,于是我又给自己加了一条,如果超过了时间还是没完成任务,就做下一个任务。就这样我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看了一遍政治的教材,加上肖秀荣的1000题,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没看完的,看到思修的部分时,时间就到了,于是我放下政治开始写前十年的真题作文。我给自己定的时间是四天。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我做了之前的英语真题中的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可以说这半个月是很紧凑的,虽然很多任务是勉强完成。不过让我进入了一个很好的状态。
12月份开始的时候,我终于开始看大综合了。面对十三本书,确实有点力不从心,咨询了一些人,听说历史,构造和物理是重点。于是我定计划:半个月看历史,一个星期看构造,剩下一个星期看其他的东西。结果和之前的差不多,每一科都看了点,最后时间不够了,就放弃了草草的过去,然后开始看下一科。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完,我细数了一下截止到目前,英语在4月份时候做了十年真题,11月份写了作文以及翻译和完型,新题型;政治在11月份做了选择题;大综合在12月看了一遍历史,构造,物理以及室内设计和形态基础;快题算上找工作和辅导班画的大概有30套。剩下的就是政治大题了。而时间还有三天,虽然之前的每一科都是水水的过完,不过好歹是看过一遍了。所以在1月初的这三天我又看了看政治的大题,以及之前看过的大综合的容易忘的题目,就上考场了。
考试的时候波澜不惊,就如同很多第一次考的同学一样,紧张而又兴奋。政治英语算是顺利,总的来说和预想的差不多。大综合的时候题目很多不会,不过之前想着大综合一般不会挂掉,于是抱着我不会别人也不会的态度,还是比较顺利的写完。毕竟不会的实在太多,所以我提前45分钟就答完了。。。最后一科是快题,整个人很紧张,生怕画不完,所以就拼命的赶时间。其实我画图很快,不过还是害怕,所以2小时30分钟左右线稿就完事了,接下来的半小时就各种上颜色,画分析图那个的箭头和小人。。。
【一战后记】
接下来就是玩耍,回家过年,一边安慰自己同济也不是很难考,一边焦急的等成绩。14年成绩出来的比较晚,出成绩的那天我已经开学了。虽然我在心里无数次预想着自己查成绩后的情景,不过真的看到自己成绩出来,却相当淡定。总分317,综合83,快题100。只能说这个结果既在我的预计中又让我很惊讶。因为确实很对得起自己一个月的时间了。就在我准备愉快的享受毕业季的时候,听到了有可能大综合会降分数线的消息。然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飞到上海,参加复试的辅导班。
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很灰暗的一段时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之后会有更昏暗的。我每天提心吊胆的想综合的线是降到80还是85,然后每天跟女朋友打电话安慰她告诉她出国的申请结果会来的,告诉她不要太着急。。。就这样过了半个月,我的预感越来越强烈的告诉我,我要挂了。我现在还非常清楚的记得出分数线前一天的晚上我坐在马路边给我妈打电话的时候哭着对她说觉得没戏了。。。然后第二天就出分数线了。我买了回去的机票。然后就开始愉快的毕业了。
写到这里我的一战就算是结束了。2014年是马年,周围所有属马的同学没有受到本命年的不利影响,依旧坚挺的找到了工作,申请了出国,保研,考研。唯独留下我这个属羊的,在大家都找到了毕业后归宿的时候一个人独自回家。女朋友顺利出国,让我心情更加复杂,既为她高兴,又觉得自己真的太差,一事无成。面对异国恋,也没有很大的信心。暑假里几乎每一个见到我的叔叔阿姨,都要不可避免的问我毕业了要干嘛啊。工作了还是读研呢,不但觉得自己面子挂不住,也觉得很对不住父母。现在想想人生就是如此,每每遇到转折的时候,才会想起之前所做的是那么不够。
其实那时候我已经比较坚定的要二战了。一来第一年分数差的不多,二来也错过了招聘的季节,虽然工作也可以找到,但是不是太合自己心意。所以我在家呆了半个月就去上海了。然后就完全是一段新的开始了。
到了上海之前,我仔细想了一下,究竟是自己实力不够还是去年真的努力太少。在无数次的对比和他人的鼓励下,我终于端正了态度,不要脸的认为自己去年努力的太少了,自己还是有实力去拼一下。因为第一次挂了大综合,所以这次就从大综合开始看起。而第一年没看过的批评学和城市设计的内容自然就成了首选。
【再! 战! 同! 济!!!】
Period 01·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节奏    # timing – 2014·7 ~ 2014·9
七月中旬的上海,天气还不错,加上刚刚到这边,一切都太陌生,每天能做的事情就是看书和打球。恍惚中有一种回到大学的感觉,白天看看书,晚上打打球,每天安静而充实。我在七月中旬到八月初的阶段看完了批评学和城市设计,这里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看书的方法,可能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我有个习惯,就是抄东西,所以我一般是先看一遍书,一字不差的看,并且画下来我觉得是重点的东西,然后准备一个小本子,在第二遍看的时候把那些重点内容抄到小本子上。一来帮助记忆,二来也能强迫自己集中精力,并且给自己增添成就感。
八月份总的来说和七月份相似,我给自己制订了计划就是先看那些比较偏的,就是除了历史,构造和物理之外的,因为我觉得后来我会有大块的时间去看这三门。毕竟还是重点内容。唯一不同的是,天气渐渐变热,我晚上开始睡不好,所以第二天上午也不太能起来,我记得那时候几乎每天都十点半起来,然后十一点半就要去吃饭。我觉得这一个小时时间虽然不长,不过也应该利用一下,所以我拿来看政治。可能有人觉得这样做太早,后来事实也确实证明到了11月份,几乎之前看过的东西也忘得差不多了。不过我还是要说,仔细的看一遍书总是要好过没有看过,因为你在看第二遍的时候,你看到你做笔记的东西的时候,会想起来自己当时看第一遍时候的情景,进而联系到很多知识点,而这些相联系而成的脉络,往往不是你短时间内看重点就能形成的。尤其不是你看别人的笔记可以形成的。
那时候我每天就保持着大概上午一个小时的政治,中午还要睡一觉。。。说来惭愧。。。下午三个小时的大综合,晚上三个小时不到的大综合。。。当然打球是不可避免的,一周七天大概有三四天下午四点多我就坐不住了想去打球。。。因为不认识什么人,每天唯一的说话机会就是晚上和女友视频半个小时。。。
转眼到了九月,天气慢慢不在那么热,好多应届的孩子也回去上课了。留在图书馆的几乎都是二战的兄弟姐们,火药味还是有一点的,不过也不是很浓。九月上旬的时候我以之前看政治的节奏把政治的教材和1000题做完了。于是决定开始看英语,我看了下单词书,觉得还是能记起来很多的,因此没有再过一遍单词,而是直接开始做真题阅读了,刚开始量不是很大,还是要求自己每篇都细读的,分析题目和文章。因为考研英语在下午,我也就把英语安排在下午,上午看大综合,至于几点起来就随缘了。当然晚上还是看大综合的,这里要说因为我要抄书的,所以虽然每天看起来花的时间很多,不过进展还是比较慢的。这个时候我还没有开始练快题,而好多小伙伴已经开始每周都练习了。但是我心里还算是有点底的,毕竟第一年自己也没有挂,有点盲目自信。
Period 02·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团队    # timing – 2014·10 ~ 2014·11
十一国庆节的时候觉得大过节的这么复习实在有点苦逼,正好赶上朋友叫出去玩,就很欣然的去宁波待了三天,基本就是换了个地方吃饭睡觉。也没怎么参观大师的作品。。。回来之后觉得自己一个人复习实在太无聊,就找到之前准备初试时候认识的小伙伴,希望加入他们一起复习。然后大家就组队复习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直听学长们说最好有个team神马的,当时觉得自己不需要,一个人挺好的,不过久而久之还是发现一个人挺没意思的,而且也没法掌握自己复习的进度快慢和程度深浅。说到这里还是非常感谢一起复习的小伙伴们,大家彼此扶持走过生命中很美好的时光,那种为了不确定未来而努力的劲头,感觉好久都没有过了。
可以说复习进入到十月份,强度就慢慢上来了,一来有了小队,大家彼此监督,也有了些压力,二来算了下时间,感觉还是很紧的。因为我看书真的比较慢。而且每周又开始画快题了,虽然每周画两次,每次三小时,但是基本上加上评图,一周的三个晚上就不能看书了。不过那时候画快题渐渐变成一种享受了,因为相比于看英语和大综合,画图真的好玩多了。我给自己订的第一阶段复习计划也是在十月份之前把大综合的所有内容看完,我的看完意思是要把所有我认为重点的东西抄在本子上的。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做不完的,很拼命的去做还是拖延到了十一月份,然后一种危机感就油然而生了。因为这时候又要重新捡起来政治开始看,英语不能停,每天留个大综合的时间也所剩不多了。加上快题画来画去也没什么长进,所以进入了一个比较烦躁的时期。这里想说的是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期遇到瓶颈,都会烦躁觉得自己看了很多记住的很少,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大家,你所看过的每一个东西都真的比不看要强,考了很多东西,都是我在不经意间看到的,脑子中有个第一印象,就写上去了。事实证明结果还不错。
这个时候赶上女朋友也比较忙,所以我们每天聊天的时间也慢慢的变少了,从每天都要视频,到后来偶尔视频一下,一直到每天只是互相道个晚安。大家都知道彼此压力很大,而且自己在压力很大前途又很不明朗的情况下也不太有信心去维持这段感情。(其实这段我不太想说的,不过应学长要求,就加一小点,给那些有男女朋友的小伙伴一些经验把算是)。
一直到了十一月中旬,我终于如愿的把所有的东西,包括历史的录音我自己总结的重点抄在了我的小本子上,英语从九月中旬坚持每天做真题到现在,也搞定了15年以来的阅读真题,当然是每篇都精读的,另外还做了一些模拟题,节奏大概是每天做两篇真题一篇模拟。政治第二遍看到了毛中特,觉得时间有些来不及,所以后面就不在看了,快题依旧每周坚持画两张,不过现在想想虽然量是有,但是类型画到后来都比较固定。也可能因为我是第二年了,该画过的都已经画过了。
Period 03·抓住自己的考前各科记忆高峰    # timing – 2014·11 ~ 2014·12
我在我们小队里看大综合的进度算是慢的,但是我觉得我看的比他们全,所以还是安慰自己不要慌。十一月中旬我开始看第二遍,我的计划是把所有我之前抄在本子上的东西,再抄到纸上,(之前有一些科目我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因为这次不用再看书,只是看自己的笔记,所以速度快了很多,也相当于又过了一遍重点。因为时间比较紧了,我放慢了英语阅读的节奏,每天只做一篇保持手感,政治因为决定不在系统看第二遍了,只是买了肖秀荣的八套卷来做,所以每天的时间也不太多。这样大体用了20天左右把,就是十二月初,我完成了第二遍的工作。这一遍我觉得很关键,因为是提炼了一遍之后再次提炼,也就是在这遍,慢慢自己的知识体系开始形成了。
到了十二月,基本上大家节奏就比较相似了,要背肖秀荣的四套卷,虽然比较坑爹吧今年,压中的比较少,不过感觉本身这东西还是不要太靠押题的把。另外就是英语的写作,大作文小作文,还有翻译,这三个主观的题目要练。毕竟这个东西相比于阅读是可以短时间内练起来的。不过我跟大家不太相同的是,我是有在12月每天都把之前抄在纸上的笔记拿来背的,说到这里要感谢一个学姐,她跟我说当年她就是背的,而不是仅仅看,然后做真题。所以我是每天死去活来的背肖秀荣的大题,背英语作文,背自己的大综合笔记。因而也更期待每周能画快题的时间,当时我们小队的口号就是要保持昂扬的斗志一直画到考试前。事实证明我们还是没有能坚持画到考试前,因为考试前十天,背诵任务太紧张,大家就相约着给自己快题放假了。
Period 04 考场回忆(偷偷告诉你是答题技巧,top重要哦)  # timing – 2014·12·27~28
然后就是要准备去考试了,这里说说我是怎么答题的好了。我不知道这么做是不是对,不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答大综合简答题的时候是每一个题都有配图的,比如我印象很深刻的那个从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形制,结构,材料来说说它的成就那个题,我就在答形制的时候画了中心化的平面和巴西利卡式平面的区别,当然是很简单的分析图了,以及那个穹顶在外立面上给人的视觉感受和万神庙的不同。说结构方面的时候我是有画帆拱的简图,虽然肯定不够专业吧,不过也算是挺像的了。另外奉劝大家第一遍看书时候一定要细致。比如今年考明代家具成就和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那五点时候,我是把每一个小点都展开了写的,比如边界是指的线性的分界,它可能是一排房屋,也可能是实实在在的界线,(如围墙什么的),所以我答简答题的时候花的时间比较多,虽然我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能有一些好处,但是鉴于我第一年很快就答完的情况而言,多写一些总是没有坏处的。
小快题我做的时间比较少,大概只剩了1小时15分钟,个人感觉今年的题目和前几年不同,明显是场地很大,要考察你怎么控制场地。因为功能性很弱,而每年的题目的特点几乎都是要你有一个核心的操作概念在里面,比如今年的题,就是在考察你怎么操作这个混凝土板子,来做一个建筑,来控制整个场地。我的想法比较简单,算了一下混凝土的面积和所需要的内外墙面积,知道还有些剩余,索性就做了一些片墙放在场地内,作为半围合的界线以及引导性的构件。另外我觉得既然功能性弱而操作性强,那么一定要把分析图,也就是怎么去操作这件事表达清楚。我在最后画了两个分析图,一个是如何把所有的墙和天花板,地板以及片墙都完完整整的对回去,也就是拼成一个它给定的矩形的形状。另一个就是建筑的生成过程,就是垂直构件的墙体和水平构件的天花板和地板的爆炸图。因为它给的基地很大,而建筑很小,所以在画一层平面的时候在场地设计上也表达的细致了些。把这些都做完了之后就打铃了。。。时间还是比较紧。。。
【全文后记】
写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有6000字了,可能因为我考了两年,每一年都各自的感悟。所以比较啰嗦。总得来说第一年让我明白了考研要端正心态,既然决定了就要放下其他的事情专注去做。第二年着重说了一下自己对大综合的感悟和一些复习的节奏安排,因为这方面感触比较深,也有一些人经常问我,所以就多说了一些。希望能对看了的人有所帮助,相信每一个想要来尝试同济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的肯定也不算是最特别的。但如果你看了能觉得对自己有一点收获,那我也算是回报社会了。
最后,我不能夸夸其谈在这说在这两年我得到了什么升华什么人生感悟,那都是虚的。不过考研对于我的影响确实是大到它成为我人生的节点。在之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会十分怀念这种单纯奋斗的日子,怀念这种为了一个理想而不断激发自己能力的日子,更会怀念这些跟我一起一路征战过来的朋友。对于想要挑战的后来者,我只能告诉你,到了最后理想的实现,一切坎坷都是值得的。
我想或许今后谈起这两年的生活,包括我现在正在谈论的这两年的生活,更像是电影中惯用的手法:主角在一场波折之后,荧幕上书三个大字“两年后”,所有的人都过上了崭新的幸福生活,云淡风轻。而观众不会得知这空白的两年里破碎的生活是如何重建,他们只需要知道,理想终于实现,诉求终于得到,这其中的艰难和挣扎只有经历者才能体会。但是为了理想而奋斗的青春和朝向希望行走的岁月,难道不是人生最光辉的事情了吗?难道有一点困难和波折就要放弃初心吗?如我们一般的年纪,难道不应无所畏惧坚定前行吗?
如果你有理想,那么就去追吧!穿过荆棘,你所见的即是抵达之路!
感恩一路走来帮助过我的人,感谢爸爸妈妈的支持,感谢我靠谱的研友们,感谢我体贴的女朋友,也感谢立方楚学长的指导!谢谢你们……
最后附上自己的QQ:383463364    有问题欢迎一起探讨~
另外推荐几个考研小组,同济建筑QQ:337067442    同济规划QQ:429108969    祝大家好运!

沙发
寇静 发表于 15-5-25 15:19:4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吧,确实是不错的贴子。
板凳
w599632673 发表于 15-10-2 19:18:2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不错,很有感慨,明年我也要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8 01:36 , Processed in 0.08647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