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转载。原作者:今生1065
我14年考的东师现当代文学,初试与复试成绩都弱弱地算中等吧,考研一路走来,接受过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一直认为,没有他们的无私帮助与鼓励,我不会坚持到最后,不会享受收获的喜悦。现在虽然通知书还没下来,基本上也算尘埃落定。所以尽早写些东西回馈一下,谢谢帮过我的人们,也希望这种精神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今年的文学理论题型有变,但换汤不换药,大家认真读好王确的教材,能够理解性的掌握各个理论,就是王道。
然后,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想必大家最想要的就是各种资料吧。资料按照重要性排列,有以下几方面:
一、真题
大家可以从论坛上搜集回忆版的,如果不全,可以从东师档案馆或者找以往的学长学姐们购买或寻找。
二、百部经典
大家按照童学长写的,按重要与否尽量往完读。图书馆没有的话,网上也有,电子书也
行。
对于文学理论的百部经典书目,我大学老师——刘涛老师帮我总结过各个书的主要内容,在此帖出来,感谢刘老师。(虽然我得到资料的时候有点儿晚,没怎么好好看,嘿嘿嘿,希望大家能好好把握)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简介
《文艺对话集》,[古希腊柏拉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文艺学、美学著作,柏拉图著。本书收集了相传是柏拉图的8篇有关文艺和美学思想的对话体文章,它们是《伊安篇》、《理想国》(卷2至卷3)、《理想国》(卷10)、《斐德若篇》、《大希庇阿斯》、《会饮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本书约22万字。《大希庇阿斯》是柏拉图的早期作品,也是古希腊最早的专门论述美学的文章。本文借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的对话阐述了“美本身”与“美的事物”的原则区别,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美的本质问题。作者借苏格拉底之口,以诘难的方式否定了“美就是有用的”、“美就是有益的”、“美就是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等传统命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搞清了美与善、美与快感之间的区别。然而并没有得出正面的答案,最终以“美是难的”结束了全文。《会饮篇》是柏拉图思想成熟期的作品。本文借第俄提玛之口阐述了作者自己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认为经验的美的事物是相对的、变动不居的,而超验的美的理念却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后者是前者的源泉。要达到对后者的认识,必须从前者出发,由具体的美的事物到普遍的美的形体,再到美的心灵、美的行为和美的制度,最终融汇贯通,达到对涵盖一切的美的学问的把握,即实现对理念世界的观照。在《理想国》(卷10)中,柏拉图将这种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运用于艺术问题的理解,从而提出了唯心主义的“摹仿说”。借苏格拉底之口,说明理念世界是基元的、第一性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和“摹仿”,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则又是由现实世界派生出来的,因而是“影子的影子”、“摹仿的摹仿”,是第三性的。正是根据这一原则,作者在《理想国》(卷2至卷3)和《法律篇》中才对摹仿的艺术大加贬斥,认为此类作品既不能反映真理,又足以伤风败俗,因而必须予以取缔。在否定了摹仿艺术的同时,又给另外一种艺术,即由灵感而获得的艺术找到了存在的根据。在《伊安篇》和《斐德若篇》中,又借苏格拉底之口指出,高明的艺术家不是依靠摹仿而是凭借灵感去进行创作的,只有当诗人进入一种非理性的迷狂状态时,才可能成为神的代言人,而这种作品也才能真正直观理念世界的美并具有哲学意义。此外,在《斐利布斯篇》还涉及到了美感方面的一些问题。作为西方美学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柏拉图的这些对话所包容的思想虽然具有唯心主义的成份,但却仍然体现了古代人对美学问题的初步思考和探求,因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美学理论上,柏拉图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思考直接规定了中世纪直至德国古典美学的研究角度;在艺术实践上,柏拉图关于灵感问题的探求则对于文艺复兴乃至近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产生了影响。
《诗学诗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著。据推测此书是作者晚年在吕克昂学校的讲稿。因手稿长期埋于地窖中,已残缺不全,又几经修补,抄录、移译,内容估计有失真之处,但其基本观点仍清晰可信。《诗学》对柏拉图的美学观点给予了批判。亚里士多德认为: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感的。艺术的起源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摹仿,艺术不仅可以摹仿事物的外形,更重要的是摹仿其蕴含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即本质和规律)。因此艺术可以比现象世界更为真实,即达到艺术真实。艺术的“有机整体说”是《诗学》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作品是由头、尾和中部这3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按严格秩序和必然性紧密衔接,不能任意增删或移动。形式上的有机整体是内容上的内在发展规律的反映。《诗学》还将悲剧和史诗作比较,最早总结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悲剧理论。亚里士多德从悲剧主人公性格和行为中寻找悲剧形式的内在原因,提出了悲剧人物“过失”说;他分析了悲剧给予观众道德和情感上的作用,提出了悲剧作用“净化”的理论。《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美学著作,是欧洲美学史上第一篇最重要的文献,并且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以前主要美学概念的根据。
古罗马时期的文艺理论著作,古罗马贺拉斯著。《诗艺》原是写给罗马贵族皮索父子论诗的一封诗体书简,无题,书名为后来罗马修辞学、演说学家昆提利阿努斯所加。中译本系散文译本,译文根据“罗勃(Loeb)古典丛书”拉丁原文译出,并参照了多种英译文。本书分3部分。1.开始七十几行泛论诗的题材、布局、风格、语言和音律以及其他技巧问题,提出了总原则。一切创作都要合乎情理;一部作品要注意整体效果;结构要首尾一致、恰到好处;允许创新,但不能超过“习惯”允许的范围。2.接下去2百行讨论诗的种类,主要讲戏剧体诗,特别是悲剧。一面强调作家应有生活感受,另一方面又强调程式的重要性;题材最好利用现成的,才容易为人接受,而在组织安排上可以出奇制胜。3.最后2百行又一般地谈论文学创新问题,讨论了诗人的天才和艺术以及批评和修养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判断在创作中的作用;强调文学的开化和教育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说;强调写诗既要靠天才,也要靠勤学苦练;认为好的批评对于文艺创作犹如磨刀石能使钢刀锋利一样,作家应虚心听取忠实的批评,以便一再修改,使作品臻于完美。本书在欧洲文艺理论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它上承古希腊文论传统,下开文艺复兴时期文艺理论和古典主义文艺理论先河,对16至18世纪的文学创作,尤其是戏剧与诗歌,具有深远影响。贺拉斯继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之后,肯定文艺的教育作用,主张文学摹仿自然,到生活中找范本,激发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与评论家。他的理性原则、克制和适度的原则给17世纪古典主义提供了依据。其“寓教于乐”说也受到强调文学的宣传教育作用的18世纪启蒙作家的推崇。他主张借用古代题材和旧情节写剧;主张按类型描写人物性格;并根据“合式”的概念,替戏剧制定了一些法则,如一个剧本以5幕3演员为相宜等。这些都使之成为古典主义的奠基者。
《沉思录》,(古罗马)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著,王焕生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
这是一部与自我交谈的散乱的笔记体著作,全书共分12卷。作者在书中指出,神是万物的始基,人具有神性。最有价值的生活,应当是内心沉思的遁世生活。在书中奥勒留歌颂“自然”或“本性”,认为这是道德的来源与理想,但这两样东西是逐渐被人格化为神,奥勒留神秘的自我直觉以及带有宿命论色彩的主张对中世纪基督教伦理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书中还包括重视人的义务,把为公众做好事看成是美德与善的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奥勒留的《沉思录》中带有浓厚的悲观情调,他认为最富有诱惑力的生活,是过去斯多亚贤者那种超凡入圣的生活,但终归他们未能如愿,所以总是充满哀怨的情绪。该书语言优美,体现一种发自内心的良心反思,在西方道德史上,它被看成是为数不多的几本杰作之一。
《歌德谈话录》,(德)歌德著,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010重印。
文艺学、美学著作。约·歌德(见“浮士德”)著,爱克曼整理。自1823年6月至1832年3月近9年的时间里,爱克曼经常到歌德家请教,并随时记录下歌德的谈话,歌德死后,他根据歌德的遗嘱,将谈话记录整理成书,于1836年在莱比锡出版了本书的前两部分,后又根据自己和歌德好友瑞士人梭勒的笔记,编辑了本书的第3部分。中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朱光潜节译。中译本共节译歌德100余篇对话,约20万字。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歌德晚年有关文艺和美学的看法。在美的本质问题上,反对以往的美学家企图通过抽象的手段而将美化为一种概念的做法,认为美本身虽然从不出现,但却反映在创造精神的无数不同的表现中,和自然一样丰富多彩。当事物达到了自然发展的顶峰而完全显示出它所特有的性格时,这种事物便是美的。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认为艺术家既要摹仿自然、作自然的奴隶,又要驾驭自然、作自然的主人。还以同样辩证的思想分析了艺术中有关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指出了抓住特殊而体现一般的创作途径。这些对话不仅体现了歌德的美学思想而且包含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因而为后人所喜爱。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6册),(丹)勃兰兑斯著,张道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86。
本书共6卷,约154.8万字。涉及了19世纪初叶至中期的欧洲几个主要国家如法、德、英等国的文学发展状况。第1卷“流亡文学”。叙述的是卢梭启发下产生的法国流亡文学,把它当作19世纪欧洲文学的序幕,并认为以奥西安、维特以及夏多布里安、诺底叶、贡斯当、斯塔尔夫人、巴朗特等作家为代表的流亡文学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类别,预示了法国浪漫主义的到来,并为后来的大作家铺平了道路;第2卷“德国的浪漫派”与流亡文学密切相关。在讨论德国浪漫主义的同时,还比较了同时期的丹麦文学,认为由德国文学挖掘的题材,在丹麦文学中被赋予了“更可靠的形式和更清晰的表现”;第3卷“法国的反动”。通过对法国复辟时期头几年文学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错综复杂关系的描述,讲明了以夏多布里安、雨果、斯塔尔夫人、博纳尔、拉马奈为代表的法国文学,在对18世纪文学的否定中达到了鼎盛时期;第4卷“英国的自然主义”。对20世纪前半叶英国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精神生活做了总体上的概述,并通过田园诗、湖畔派、感觉主义、爱尔兰反抗与起义的诗歌,以及对华滋华斯、柯勒律治、司各特、济慈、穆尔、坎贝尔、兰多和拜伦的大量研究,介绍了英国诗歌对各种古典文学在形式与传统上的摆脱,并认为,由此产生的自然主义以及激进主义,孕育着此后各个时期的欧洲文明;第5卷“法国的浪漫派”。以大量篇幅对缪塞的短剧,乔治·桑的恬静小说,雨果的抒情诗和巴尔扎克、司汤达的现代小说以及梅里美的历史剧、圣伯甫的批评做了研究,从中看到他们各自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推动和发展。由此得出结论:法国的浪漫派可以毫不夸张地被称为19世纪最伟大的文学流派;第6卷“青年德意志”。以1848年的3月事件为喷发口,集中讨论了在哲学家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影响下,以伯尔内、闵采尔、海涅为标志的青年作家们的崛起,并不久就被标上了“青年德意志”的名字。他们鄙视陈规陋习,把文学和生活交融在一起,以他们的作品完成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后一幕。本书认为,整个19世纪前半叶的欧洲文学,以夏多布里安1800年的小说《阿达拉》为起点,至1848年欧洲革命,其间的中心在文学上以拜伦之死,在政治上以希腊解放战争为标志——这两个事件“开辟了欧洲大陆精神生活和文学的新时代”。在这6卷书中,作者开始在研究方法上把一个时期的文学主流与时代思想交织在一起,看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把整个欧洲文学看作是各国相互联系的文学运动。另外,还把文学史当做一种心理学史,开创了使文学史研究成为研究人的灵魂的历史的学术方式。作者由于本书及其他论著,被评为泰纳之后欧洲最大的批评家。本书对欧洲,尤其是北欧的文学运动起过巨大影响。
《艾略特诗学文集》,(美)艾略特著,王恩衷编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复调小说理论》,(苏)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1992重印。
本书除“作者的话”和“结论”外,共分5章,27.7万字。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继承了欧洲小说发展中的“对话路线”,创建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复调小说。本书所致力的就是阐明它的创新的特征。认为,复调小说的创立,不仅使长篇小说的发展,和属于小说范围的所有体裁的发展,获得了长足进步,而且在人类艺术思维总的发展中也是一个巨大进步。复调小说需要有一种特殊的复调艺术思维。本书所提出的“复调小说”理论,以其理论的独创精神和影响创作的实践意义,引起了苏联及世界各国的许多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和作家的广泛注意,但争议也不少。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德)尼采著,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
作者通过分析希腊艺术阐述了自己对悲剧的根本看法。作者认为:早在古希腊,艺术就包括两种精神:一是酒神,即狄奥尼苏斯;二是日神,即阿波罗。在这两者中,酒神精神更为原始,它使人沉酣人生,狂歌醉舞,在酣醉之中感受生命的欢悦,从而忘记人生的悲惨和苦痛。而日神如梦,它让人把人生当成梦境和意象去赏玩。这两种不同的精神作用,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艺术。前者体现在音乐和舞蹈中,后者体现在造型艺术和史诗中。前种艺术为力的艺术,感情常常冲破理性;后种艺术为美的艺术,理性常常控制感情。作者认为,在古希腊悲剧中,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达到了基本的调和,它一方面是动的,像音乐一样,是苦闷从内心中发出的呼号;另一方面又是静的,像雕刻一样,是一种光辉灿烂的形象。在这两种精神中,作者更倾向于酒神的反理性本能冲动精神,主张艺术家极大地扩张自我,表现自我,使之向“潜意识”、“生命的冲动”等方面发展。和叔本华一样,尼采也认为现实是痛苦的。但就悲剧而言,作者认为酒神的苦难被日神的神力点化之后,就摆脱了痛苦,获得了美的外形,变成使人愉快的东西。因而悲剧使人超越了现世的苦痛,用永恒的目光审视人生的价值,产生了继续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美)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全书共分11章,约中文30万字。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摹仿理论” (作者比喻为镜)和“表现理论”(作者比喻为灯)的比较,着重考察了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所以本书的副标题是“浪漫主义理论和批评传统”。第1章集中阐述了他对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把艺术作品分解为4要素:作品、艺术家、世界和读者。依据理论所侧重的这4要素之间的关系的不同方面,把古希腊以来的文艺理论分为4种类型:摹仿理论、实用理论、表现理论和客观理论。认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大体是“从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在有保留的形式上)的摹仿理论,通过从希腊和罗马时代诗学和修辞学的结合而产生并几乎持续到18世纪的实用理论,到英国(在某些方面更早一些的是德国)浪漫主义的表现理论”。第2章评析摹仿理论,认为此理论的发展从反映人和事物转化为反映艺术家的心灵。第3章论述浪漫主义艺术和精神的关系,认为浪漫主义者把诗看作是精神的同类物或隐喻。第4章叙述了表现理论的发展,认为浪漫主义观点在浪漫主义之前就有人提出过,如古希腊和罗马作家以及18世纪的一些英国和德国的作家都有过论述。第5章和第6章描述了浪漫主义理论的变化过程。第5章主要评论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文艺观,第6章主要论析雪莱、赫兹列特、凯勃尔等人的文艺观。第7章和第8章论述文学创造的心理学的发展。指出浪漫主义理论家在艺术心理学方面,在论述想象、灵感、无意识天赋等问题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第9章评介浪漫主义者关于作家个性同作品之间的关系的观点。第10章介绍了文艺理论家对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超自然的东西以及隐喻、夸张、神话、拟人等各种创造手法的各种解释。第11章评介了浪漫主义者在诗同科学的关系问题上的观点。浪漫主义者认为诗同科学是对立的,诗既不真也不假,它的最高标准是“真诚”。本书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思想史、文学史、美学、文艺理论和比较文学等领域。本书一出版就得到西方学者很高的评价,次年(1954)即获得基督教高斯奖。特别是书中提出的文学4要素说、文学理论4类型说在西方颇为流行,近年来对中国理论界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论浪漫派》,(德)海涅著,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海涅写此书的目的,在于批驳德·斯太尔夫人在《德意志论》中对德国文学的错误看法,向法国读者(当然也包括德国读者)阐明他对德国文学、尤其是对德国浪漫派的看法。全书分3卷,第1卷概述了从中古高地德语文学至以歌德为代表的德国近代文学。指出,中世纪的德国史诗,不管是神圣的还是世俗的,都充满了那时全部基督教的观点和企图,全是基督的史诗。中世纪的艺术作品,表现了精神制伏物质的过程。和这种对中世纪文学艺术的否定态度相反,高度评价了启蒙运动、狂飙突进运动的杰出代表莱辛、赫尔德、福斯等人的文学活动。把莱辛称作文坛上的阿米尼乌斯,是他把德国戏剧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统治下解放出来,“在莱辛的全部著作当中,都贯穿着同一个伟大的社会思想,同一个先进的人道精神,同一个理性宗教…莱辛在政治上也十分活跃,活跃得出人意表”。高度评价了赫尔德反封建的民主精神、人道主义以及对民间创作的热爱。把福斯称为莱辛之后德国文坛上最伟大的市民,“福斯不仅和德国语言搏斗,还和耶稣会专制主义的怪物搏斗”。对歌德、席勒有褒有贬,“不能无保留地称赞他”,因为歌德和歌德派把艺术看成超越一切人间活动的第2世界。和歌德相比,席勒更加靠拢真实世界,他高擎时代精神的大旗,“为伟大的革命思想而写作,他摧毁了精神上的巴士底狱,建造着自由的庙堂”。第2卷集中分析了耶拿浪漫派的代表施勒格尔兄弟、蒂克、诺瓦利斯以及哲学家谢林等人的思想和创作。把弗·施勒格尔叫做“朝后看的先知”,把他的长篇小说《路琴德》的女主人公称作“机智和肉感这两种抽象的概念的讨厌的结合”。指出奥·威·施勒格尔是一个对中世纪的精神领会很深的蹩脚透顶的诗人,他“从卷帙浩繁的故纸堆中,把埋葬着往日的诗歌发掘出来,大加赞扬”。指出,蒂克和施勒格尔兄弟一样,惋惜天主教的衰落,“他们希望在众人身上恢复这种宗教信仰”,为此他们猛烈攻击启蒙主义和理性主义。指出,谢林的哲学无非是为天主教辩护。把诺瓦利斯称作神秘主义者,在他的小说《亨利希·封·奥夫特丁根》中,“虚幻的人物融化于自然之中,最后和大自然同知觉共感受,不分彼此”。尖锐地指出,耶拿浪漫派的目的,在于在德国把中世纪从坟墓里挖掘出来,以此危害德国的自由和幸福。第3卷分析了以阿宁和布伦塔诺为代表的海德堡浪漫派的思想和创作。指出,阿宁是歌颂死亡的诗人,但另一方面,高度评价了阿宁和布伦塔诺合编的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称它是德国文学中的一座重要的纪念碑。对艾兴多尔夫和受浪漫派影响的霍夫曼、沙米索和富凯,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本书继往开来,从文学史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了德国文学的进步传统。本书宣告了以歌德和席勒为代表的“艺术时期”和以施勒格尔兄弟等人为代表的浪漫派在德国文学中的统治地位的结束。本书直到现在仍有一定的阅读价值。
《小说的兴起》,(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三联书店,1992。
《怎样做理论》,(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著,朱刚,谷婷婷,潘玉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批评的解剖》,(加)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本书包括引言、结论和4篇文章,约中文25万余字。序言批驳了认为批评只是文学表现的一种形式的观点,提出了对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和系统性的要求。第1篇论文《历史批评:模式理论》中,根据主人公力量与其他人物和环境力量的对比,得出了欧洲叙事文学发展的5种模式:神话、罗曼司、高级模拟小说、低级模拟小说、讽刺性小说。第2篇论文专论有关文学的原型理论,在这一部分中,弗莱给原型下了定义,并在分析文学史上经典名著的同时,也列举了许多通俗小说来说明自己的理论观点。第3篇论文《原型批评,神话理论》,在该文中作者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用原型理论分析西方文学所得出的结论,其中提出了寻求和发现原型的“向后站”的方法,并着重论述了意象范畴的循环运动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第4篇论文《修辞批评:类型理论》,从修辞角度探讨了各种文学体裁和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在结论里,弗莱重申了一开始的观点,一方面坚持文学和其他领域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又强调文学自身的独立性。他认为原型批评的根本方法在于以文本研究为起点,以作为总体形式的文学结构作为终点。统观全书,可以说弗莱已向这一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本书誉满欧美,被称为20世纪原型批评理论的“圣经”。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强调作品群的联系以及文学与其他文化领域的联系,是对英美新批评仅仅重视单个作品研究的方法论的反驳。但原型批评理论认为文艺创作源于原型,而不是源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这与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源泉论是大相径庭的。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本书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研究各种艺术现象,注意把艺术——审美与整个社会历史进程联系起来考察。作者指出,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常使人怀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联系,能否或应否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民生凋蔽、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反而萎缩。同一社会、时代、阶级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流派。这都是常见的现象。客观规律在哪里呢?作者认为,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就可以肯定其中必有一种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曲折地起作用。同时作者又指出,对规律问题不能作任何简单化的处理,而应对历史作具体细致的研究。本书正是作者上述思想指导下的一个尝试。在书中,作者既注意突出艺术——审美的独特性,揭示审美意识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同时又把艺术——审美与宗教、道德、政治、经济等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探索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本书讨论的问题,时间跨度大、涵盖面广。上自远古时代,下至明清;内容涉及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以及文学艺术等许多部门。在论述中,本书不求巨细无遗、包罗万象,而是选取各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加以讨论,突出重点,以思想统领材料。全书大致按历史发展顺序分出十个专题,即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单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本书在研究具体问题时,不拘成见,努力从新的角度对史料进行分析、挖掘,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如在中国远古艺术起源问题上,作者通过大量史料和考古学证据,否定了艺术起源于劳动的流行观点,认为中国艺术起源于巫术。又如在“魏晋风度”一篇中,作者指出魏晋时代是一个思想重新解放的时代,是文的自觉和人和主题重新发现的时代;魏晋玄学作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社会思潮,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显示了历史的进步,而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统统是反动腐朽的东西。此外如对中国艺术发展阶段的划分,对汉赋的充分肯定,对“盛唐之音”的具体分析,对明清文艺思潮的评价等等,作者的见解都不同寻常。
《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本书除《序》《后记》外分3个部分,共22篇,约20万字。第1部分的3篇文章,是作者关于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论述,在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2部分的12篇论文是研究中国古典美学的论文,是全书的主体和精华。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本质特征,中国古代艺术的空间意识,书法在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东西方艺术美学思想的比较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都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其中关于艺术不只是认识,它的真谛是动荡不宁的生命的活力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为国内外美学界所称道。第3部分的7篇论文,主要是对西方美学和艺术的论述。其中关于康德美学的评述和对罗丹艺术的研究,是国内康德美学思想和对西方现代艺术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书作为理论著作却充满了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情思,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考和体会的空间,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有较高地位。
《判断力批判》,[德康德著,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本书分导言和上卷、下卷,其中每卷又包含两个部分,中译本约28万字。上卷为《审美判断力的批判》,对人的审美判断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下卷为《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与美学关系不大。上卷的第1部分是《审美判断力的分析》,分别探讨了美、崇高、艺术、天才等问题;第2部分是《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篇幅较短,主要探讨了鉴赏判断与概念无关又离不开概念的“二律背反”的矛盾现象。“美的分析”从质、量、关系、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的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美是那不凭概念而又普遍令人愉快的”,“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在它不具有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上被知觉时”,“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中译本第47页、第57页、第74页、第79页)从而把审美鉴赏与功利实践和科学认识严格区分开来。“崇高的分析”从对象和主体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崇高的对象必须具有人的想象力所无法把握的无限形式,这其中可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两种类型,前者是体积的无限,后者是力量的无限。在主体方面,当人的想象力和知性因无法把握对象的感性形式而产生痛感的时候,必须求助于至高无上的理性来战胜对象,从而化痛感为快感。因此,崇高的快感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崇高的根源不在对象而在主体。在谈到艺术时,认为艺术是有预想目的的理性的自由创造,它既不同于无目的的自然,又不同于不自由的工艺,因而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在谈到天才时,认为天才具有创造性、典范性、自然性等特点,并认为只有在艺术领域中才有天才。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本书是作为连接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中介环节而存在的。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解释了认识的必然属性;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解释了实践的自由属性;而本书的任务,则是要完成如何由认识的必然性向道德的自由性相过渡的问题,从而便涉及到了无功利无概念而又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审美判断力。这样一来,本书便在认识和实践之间,为人类的审美活动开辟了独特的领域,因而在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美学》,[德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美学》原是黑格尔19世纪20—30年代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授课的讲义,1835年由学生霍托根据他的提纲手稿及听课者的笔记整理出版。全书3卷。第1卷,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包括总论美的概念、自然美、艺术美或理想3章。第2卷,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包括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3章。第3卷,各门艺术的体系,分建筑、雕刻、浪漫型艺术(绘画、音乐、诗)3部分。卷首有“全书序论”,包括美学的范围和地位、美和艺术的科学研究方式、艺术美的概念和题材的划分等4部分。黑格尔在这部巨著中,以美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概念,创建了包括基本原理、艺术史和艺术分类在内的严密的美学理论体系,把德国古典美学发展到最高峰。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他把辩证法运用于美学理论中,阐明了美和艺术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黑格尔驳斥了当时风靡的形式主义和感性主义,强调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密切联系和理性的内容对于艺术的重要性。他肯定艺术是辩证发展的过程,并把艺术的发展联系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联系到与经济、政治、伦理、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关系上来研究,替美学建立了历史观点,拓宽了美学的天地。在论述各门类艺术的特征和历史发展中,黑格尔把诗(文学)视为最高的浪漫型艺术,用全书近1/4的篇幅作重点分析,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黑格尔的美学是建筑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和辩证法的基础上的,包含了很多唯物主义的因素,但他的把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首足倒置的唯心史观,又使他的理论产生了无法解决的矛盾和缺陷。
《审美教育书简》,[德席勒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一译《美育书简》。近代西方审美教育理论开山之作。J. 席勒著。1793年,作者为报答丹麦奥古斯腾伯格公爵的资助,将自己的美学研究成果用书信的方式报告公爵。由于前10封信在次年2月哥本哈根的大火中焚毁,作者又根据所保留的提纲重新撰写,于1795年在《时季女神》杂志陆续发表。曾被译成英、法、俄等国文字。中译本有两种,一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的《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一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J.席勒(Johann Christoph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59—1805),德国诗人、戏剧家。出生于符腾堡。大学学习期间深受卢梭思想影响,积极宣扬自由和平等学说,曾任耶拿大学历史学教授。1795—1805年间,与歌德亲密合作,共同推进德国的狂飚突进运动和新人文主义思潮。主要著作还有《论美书简》、《论崇高》、《舞台是道德教育的机构》等。本书包括27封书信,中译本7.5万字,以阐述审美和审美教育的意义为中心。认为近代文明“分裂一切的理智”,使社会与个人,使个人本身产生了严重的分裂,人失去了内心的和谐和完整。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和完整人性的先决条件。人必须通过审美状态才能由单纯的感性状态达到理性和道德状态。因而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改变人性,才能达到社会改造的目的。施行审美教育的主体是具有更高理性的艺术家,他们用没有受现实玷污的理想,来净化和教育人民,这种理想来自一个更为高尚的时代——希腊。审美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的手段,也是一种与体育、德育、智育相并行、具有独立目标的教育。美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在西方教育史上,本书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审美教育的基本理论。书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对洪堡、赫尔巴特等德国教育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由此影响了19世纪初期德国教育的改革,推动了德国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
《文学理论》(修订版),[美韦勒克、沃伦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本书是对美国40年代初兴盛的“新批评”派理论的一次总结。全书分4部19章,约37万言。第1部《定义和区分》,包括第1—5章,阐明有关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基本概念。第1章,“文学和文学研究”,指出文学是一门艺术,文学研究是一门学问,两者截然有别。文学研究和科学在方法论上有许多交叉和重叠的地方,但文学研究又有不同于科学的其他有效方法。文学理论“是一种方法上的工具”,任何文学研究都基于一种文学理论。第2章, “文学的本质”,认为“文学”一词应限于指想象性的文学,文学语言不同于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是文学突出的特征,但每个特征只能描述文学的一个方面,因此文学应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第3章,“文学的作用”,主张应把“甜美”和“有用”统一起来,文学可以有多种作用,但忠实于它的本性是它的基本的和主要的作用。第4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认为这三者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共同构成文学研究的内容。第5章,“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认为这三个概念都有缺陷,文学是一元的,犹如艺术和人性是一元的一样,运用这种观念研究文学史才有前途。第2部《初步工作》,只包括第6章,考察了文学研究初步阶段的资料准备工作诸问题。第3部《文学的外部研究》,包括第7—11章,主要论述了文学与种种外部因素的关系问题。第7章,“文学和传记”,认为作者的生平和作品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不能仅仅从作家的传记推测其作品,传记式的文学研究虽然有用,但若认为它具有特殊的文学批评价值则是危险的。第8章,“文学和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知识对自觉的艺术家来说可能是有用的,但心理学不过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准备,本身并不具有艺术价值。第9章,“文学和社会”,论述了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诸问题。反对把文学单纯看作生活的镜子和社会文献。第10章,“文学和思想”,提出文学可以看作思想史的记录,但不宜以哲学标准作为文学批评的准则。第11章,“文学和其他艺术”,认为各门艺术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被看成一种辩证关系的复杂结构。第4部《文学的内部研究》,包括第12—19章,是全书的核心部分,也是作者的理论旨趣之所在。第12章,“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反对传统的形式和内容的二分法,提出了描述和分析艺术品的8个层面。第13章,“谐音,节奏和格律”,主要探讨了诗歌的声律和格律问题。第14章,文体和文体学”,分析了语言与文学的关系,认为文体学研究一切能够获得某种特别表达力的语言手段,并评介了一些文体学理论。第15章,“意象,隐喻,象征,神话”,认为这四者都是文学表达的特定方式,并结合作品实际深入探讨了这四种方式。第16章,“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主要论述了小说和生活的关系,小说的构成部分以及诸叙述方法。第17章,“文学的类型”,主张应根据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来划分文学的种类。第18章,“文学的评价”,主张应以文学是什么和能做什么为依据来评价文学的价值。最后一章,“文学史”,主要探讨了文学史研究的任务及其分期等问题。
《金枝》,[奥弗雷泽著,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年版
本书初版1卷,后扩大为12卷。正名《金枝》系借用古罗马流传的习俗,即古罗马逃亡奴隶成为祭司后,要日夜厮守在森林女神狄安那神庙旁的一株高大繁荣神树,以防其他逃亡奴隶来此折取树枝,而取代前任,成为新的祭司。所以该书主要是以早已不复存在的习俗为研究对象,全面地研究、解释各神巫术和宗教之间的关系。中译本共75万字,69章。第1—2章介绍古罗马森林之神狄安那等神话传说,考察祭司和国王之间的关系;第3—4章阐述巫术原理,提出交感巫术和顺势巫术两大类型,并论及了它们和宗教的关系,是本书的精髓;第5—6章谈巫师的特点,介绍用来控制雨水、太阳、刮风的巫术和巫师与国王的关系;第7—8章谈世俗的活人神和被尊为自然之王的人神;第9—16章介绍与树神有关的,并在欧洲流传的古老崇拜;第17章述国王与祭司、即神权与王权的关系;第18章论灵魂的种种观念;第19—22章概括各种行为、人、物、语言等禁忌;第23章强调原始人对人类的贡献,认为我们现在所作的各种贡献皆取自于我们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应当宽容对待祖先的观念和做法;第24—27章记载一些民族或部落里的集神为一身的酋长或国王的种种境遇及权力更换的情况;第28章述因树神崇拜而来的一些节日或习俗;第29—33章论巴比伦、叙利亚的闪米特人崇拜的阿多尼斯神祇,以及与其有关的习俗仪式;第34—36章介绍流行在西亚的阿蒂斯神的神话传说,以及有关的宗教祭祀仪式;第37章考证东方宗教神祇传入西方的起源和与此有关的一些基督教重要节日的因缘;第38—42章述古埃及的死亡与复活神奥锡利斯的神话、神迹、神性及官方或民间的祭祀仪式;第43—44章释古希腊的狄俄尼索斯、得墨忒耳和珀耳塞福涅等神的起源,演变和特点;第45—50章讲与谷物和其它植物有关的神祇、祭祀仪式,风俗和它们转化成动物崇拜的流溢;第51—54章研究动物神崇拜的特点及在顺势巫术中表现的神人关系;第55章为如何转嫁灾祸的种种巫术;第56章是驱邪术或驱鬼术;第57—58章介绍替罪仪式和有关节日及理论;第59章为墨西哥杀神风俗;第60章为一些民族对天地的认识和少女月经初潮时遵循的禁忌;第61章谈北欧流行的巴尔德尔神崇拜的神话传说;第62—64章考查欧洲流行的四旬斋,复活节、贝尔垣、仲夏节、万圣节、仲冬节等节日篝火的形式、来源、种类、涵义、内容等;第65章谈欧洲流行的檞寄生风俗的内容和成因;第66章民间故事中灵魂寄存于体外的观念;第67章民间风俗中灵魂寄存于体外的观念;第68章考证檞寄生和金枝习俗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金枝就是人们对天神之妻、天后本人崇拜的实质;最后一章总结了全书的内容、提出人类较高级的思想运动“大体上是由巫术的发展到宗教的,更进而到科学的这几个阶段”的结论。
《存在与时间》(修订本),[德海德格尔著,三联书店2006年版
本书原计划为两部,但第1部出版后,第2部终未写出。当1953年该书出版第7版时,作者索性把一直标有的“第1部”的字样删去。因此,本书实际上由“导论”和前、后两篇构成。中译本约40万字。“导论”提出必须重新阐释“存在”的意义,建立不同于传统本体论的“基本本体论”。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经常以不同的方式谈论“存在”,这样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它已经解答了“存在”问题,其实恰恰相反,它不仅没有解答、而且从来没有探究过这一问题,因为传统形而上学把“存在者”与“存在”混为一谈,误将“存在者”看作“存在”本身。实际上,它们只关注“存在者”而遗忘了“存在”。基本本体论则注意区分“存在”与“存在者”,认为“存在”是使一切“存在者”成其为“存在者”的源头,认为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追寻“存在”本身的意义。第1篇“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详细考察了“此在”之生存状态,试图向“此存”追寻“存在”的意义。他指出,虽然“存在”与“存在者”有所不同,但“存在”终究为“存在者”之存在。所以,“存在”的意义只能向“存在者”去询问。而“存在者”实际有两类。一类之存在方式是不透明的,它们对自己的“存在”无任何领悟。另一类之存在方式是透明的,它们对自己的“存在”能够有所领悟,此类存在者即人,作者将其称为“此在”,认为“存在”的意义只能向“此在”去追寻。“此在”之根本的生存状态是“在世”,而人生在世之不可避免的现象就是“沉沦”于世俗人事,失去自己的本真存在。“此在”的基本情绪是“畏”,“畏”展示了“此在”面对人生和世界之不尽的忧虑。“此在”在“畏”中显现出人生在世之整体结构为“烦”,“烦”表现出人的一系列选择、超越、沉沦和异化等现象。“畏”启示着“虚无”,在此“畏”中人直接体验到虚无本身,于是“存在”归于“虚无”。人通过“死”而达到“此在”之“在的完成”,作者高扬“本真地为死而在”,主张“先行到死”以领悟“存在”之真谛。第2篇“此在与时间性”,提出了所谓“原始时间的区别于以客体为尺度的日常时间观念。把时间理解为情感的体验和意识的创造,认为时间是使“此在”之“在”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此在的一切本质特征皆植根于时间性之中。本书为当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奠定了本体论基础。由于主要是从个体的主要精神出发去考察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因而带有极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可能对人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真理与方法》,[德伽达默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本书共分3部分,第1部分:“艺术经验中的真理问题”,主要从艺术的真理问题入手,建立其解释学的美学理论;第2部分:“精神科学中理解之真理问题的拓宽”,主要从对客观主义的古典解释学的批判出发,推导出与此不同的现代解释学的一般原则;第3部分:“语言教本中解释学的本体论运用”,主要阐述了语言在理解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推导出其语言本体论。现有的中译本只译了其中的导言和第1部分,约23万字。这一部分首先考察了由人文主义和康德美学所体现出来的近代美学的主体化倾向。通过对“教化”、“共通感”、“判断力”、“趣味”4个基本概念的分析,发现人文主义的倾向表明:艺术经验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与概念性知识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而康德关于“趣味”、“美的理想”、“天才”等问题的研究,则正是从理论上揭示了审美活动的主体性奥秘。在此基础上,企图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艺术的真理问题,认为艺术的真理既不单独存在于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身上,也不单独存在于作为审美对象的作品之中,而只在具体的、特定的审美活动中才存在。就是说,艺术作品并不具有绝对客观而又永恒不变的意义,只有当作品被接受、被理解的时候,它才能不断显现出其特有的意义。因此,必须从解释学角度出发,从精神科学出发,才可能发现艺术的真理。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接下去便通过“游戏”、“创造物”、“时间性”这3个概念,推导出了艺术作品本体论。继而又从“作品的存在转换力”、“随机性和装饰性”等问题入手,提出了美学的解释学使命。本书是现代解释学美学的经典著作,以特有的开创性在美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小说修辞学》,[美布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全书共分3编13章,约35万字。论述的核心是小说叙述技巧问题。布斯认为一部小说就是一位“隐含的作者”的叙述,为了在叙述时控制和影响读者,作家必须运用技巧,研究各种技巧就是小说修辞学。第1编主要是对现代小说理论的批判,并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代小说理论普遍认为,“讲述”是传统小说的主要叙述方式,“展示”是现代小说的主要叙述方式;讲述是非艺术的,而展示是艺术的。布斯不同意这种简单的划分。他指出,在实际小说叙述中,讲述和展示总是结合在一起的。作家不可能不在小说中露面,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小说中露面。据此,布斯在书中批评了现代批评家旨在维护展示而设立的普遍规则,如“真正的小说一定是现实主义的”、“所有的作家都应该是客观的”、“真正的艺术无视读者”等,强调应根据文学类型进行批评的观点,提出了“隐含的作者”、“小说中的距离控制”等重要概念,并对小说叙述的视点进行了新的划分。第2编主要探讨了传统小说的技巧。布斯肯定了小说中可靠评论的7种用途,并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说明了讲述也能用来展示,讲述的长处在于灵活控制情感距离。第3编主要探讨了现代小说的技巧,作者通过实例指出,展示的方式虽有不少优点,但也有缺点,即造成了作品的晦涩、歧义,导致读者的道德混乱。布斯认为,小说家的技巧运用是同道德问题密切联系着的,毫无顾忌地使用非个人的、客观的叙述方式,是作家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标志。本书是一部很有影响的著作,在现代英美文学批评和小说理论文献中,几乎没有不谈及这部书的。《美国大百科全书》(1980)将该书誉为“二十世纪小说美学的里程碑”。
《当代叙事学》,[美华莱士·马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符号学美学·写作的零度》,[法罗兰?巴特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在该论著中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比照结构主义理论,首先从语言系统的角度,研究分析了作家的语言风格问题,进而也象征地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各种艺术领域。他首先严格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指出语言既是一种社会习惯,又是一种意义传统,它是符号,具有双重价值。而言语根本上是一种选择性的和现实化的个人规约。语言和言语处在同一种辩证的相互包含的关系之中。从历史上看,言语现象总是先于语言现象;从发展观点看,一种语言是个人通向语言环境的言语学习而构成的。把语言从言语中分离出来是没有价值的。作者由此入手,接着把符号理论延伸到非语言领域,对衣着系统、食物系统、汽车系统、家具系统、电影、电视、广告和出版物等系统作了分析。该书的探索把符号美学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欧美文学批评和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代小说写作技巧》,[英乔纳森·雷班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语言的艺术作品》,[瑞士沃尔夫岗·凯塞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现代小说美学》,[美利昂·塞米利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副书名《文艺学引论》。瑞士凯塞尔著。1948年出版。作者试图找出能够适用于分析所有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准则。第一部描述各种基本现象,包括文学作品的内容、诗句、语言和结构等方面,第二部将这些基本现象与内容、节奏、风格、类别等进行综合。区别了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不同,强调了文学作品的独特性质,即文学作品不因与某种外在事物的关系而具有意义,文学作品一旦被创造出来以后,它就是一个独立的客体,完全摆脱了它的创造者,它处于“自主的”状态。“每个文学作品表现一个统一形成的艺术世界。”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内容对于作品是没有多少关系的,作品之所以成为作品,不在于新的内容和材料而在于其表现形式,即文学作品的内容就是它本身,而不是被它所描写的东西。该书对文学的讨论例证丰富,对战后德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小说鉴赏》,[美布鲁克斯·华伦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
以新批评派的立场进行小说鉴赏,侧重于以语言、形式、框架等作为评价小说好坏的标准。
《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研究》,申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经典叙述学理论作出综合论述,第二部分以叙述学理论切入对小说文体的研究。本书将欧洲传统的小说理论与现代的叙述学理论进行融合,比较详尽地介绍了上述两种理论的源流、发展及基本概念。
三、背诵资料
我在后期用过一本齐鲁书社张静、董蓬蓬主编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里面有各个学校历年的真题题型,可以参考着背诵,但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还是自己看书总结,自己总结的利于记忆。
然后就没什么了吧,大家一定要踏踏实实看书,不管别人怎样说,一旦选择了考研就要坚持下来,大不了考不上嘛,要有承担失败的勇气与迎接成功的决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