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高频考点指导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糊涂mm 时间: 13-8-15 11:16
标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高频考点指导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高频考点指导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二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周恩来等。三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如董必武、林祖涵、吴玉章等。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为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需要,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这个运动一开始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从考研数学视频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其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
其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主张知识分子“向农村去”、“到民间去。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除自然科学外,就对社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启蒙者的弱点,有力地推进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
如果说,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那么,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
1920年1月,有人在报刊上发表《劳动团体与政党》一文,呼吁“劳动团体应自己起来做一个大政党。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来华。他先后在北京、上海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介绍苏俄和俄共情况,并说中国可以组织共产党。这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建立,成员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会议推选陈独秀为书记,并函约各地社会主义分子组织支部。1920年10月,李大钊、张国焘等在北京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任书记。从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都成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日本、法国留学的中国先进分子,也成立了这样的组织。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1920年9月,《新青年》杂志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11月,上海党的组织创办了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这个刊物第一次在中国树起共产主义的大旗,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共产主义方向。一些共产主义小组还利用原有的或新创办的报刊和团体,宣传马克思主义。
其二,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一成立,便以相当大的力量直接投身到工人中去,从事比较深入的群众工作。他们创办了一批专门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创办了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经过宣传教育,觉悟的工人有了组织起来的要求。1920年11月,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宣告成立。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的部分产业工人和手工业工人也相继成立工会,工会还开始发动工人举行罢工。
其三,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年是社会上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股朝气蓬勃的力量, 自然受到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视。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北京、天津、武昌、汉口、长沙等地也成立团的组织。各地青年团组织团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实际斗争,为党造就了一批后备力量。
其四,进行有关建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共产党》月刊系统介绍了考研辅导班党的基本知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提出了有关建党的许多重要问题。毛泽东与当时留法的蔡和森在通信中充分讨论了建党问题。毛泽东对蔡和森提出的建立“和俄一致的党”的主张表示完全赞同,并强调“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四、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以往的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对于这个在长时间里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给予了一个基本的解决。
首先,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明确地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这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其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关系革命成败的一个大问题。以往的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就在于未能充分地发动群众。
中共二大即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这个党不仅“内部必须有适应于革命的组织与训练”,而且“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都“必须是不离开群众的。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工作重点在发展工人运动方面。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推动下,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在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了包括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开滦五矿工人罢工等在内的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者在3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斗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坚定的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孙中山正是从这个斗争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支新兴的、生机勃勃的革命力量,因而下决心同它进行合作的。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1921年9月,经过共产党人的努力,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开展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1922年6月,彭湃来到家乡广东海丰县赤山约,经过艰苦的工作,成立了农会。次年元旦,召开海丰全县农民代表大会,海丰总农会宣告成立,全县范围的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五、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势力又卷土重来,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纷争也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加深,人民生活更趋恶化,“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其次,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遭到北洋政府的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取得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再次,中共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最后,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旅游管理考研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这样,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二)大革命的兴起
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1924年,工人运动开始复兴,农民运动也有了初步开展。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
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在此基础上,举行了胜利的广东战争,征讨地方军阀陈炯明、邓本殷,统一并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
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六、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