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唐代两税法为什么能取代均田制?? [打印本页]

作者: 南派老梁    时间: 12-11-8 22:57
标题: 唐代两税法为什么能取代均田制??
唐代两税法为什么能取代均田制??
是在玄宗时土地兼并严重吗???田地可以自由买卖(一定条件下),然后豪强大族强买????
作者: 琴箫埙    时间: 12-11-8 23:28
均田制最重要的前提是,地够多,人很少。
均田制从曹魏开始实行一直到唐代,起到恢复生产的作用,因为东汉末年期的大战乱,死了很多人,很多田地是无主 的荒地。均田制是在基本上不触动大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把荒凉的田地,分给农民,均田制从来没有保证,农民分的足够的土地,而且均田制从根本上没有起到限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租调制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田赋税收形式。
因为农民通过均田制分得了土地,他们才会成为国家的自耕农(编户),国家才能向他们收取田租,但是随着豪强地主政治实力的增强,他们必然要攫取更多的土地,以达到对于他们来说的政治经济均衡发展。这样大土地所有制度会越来越盛行,(或者强取豪夺,或者强迫农民买卖)农民的土地就被侵占,均田制无法实行,农民破产,成为豪强地主的依附弄,为地主耕作,国家就无法通过这些依附农收田租了,田租是封建国家的组主要收入。这样最后豪强地主越来越强大,占有的依附农越来越多,朝廷均田制无法实行,自耕农越来越少,自然就没钱了,会发生财政危机(王朝中后期都有),所以要改变赋税制度,因为豪强地主是不纳税的,而自耕农又没了,为了创收必须改变税收制度。
均田制无法实行,因为土地兼并的太厉害,国家的土地都被豪强地主或者寺院庄园占有了,所以要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是唐德宗780开始实行,由徵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徵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徵税,【主要以土地为征收对象】,就是谁的土地多,谁纳税多。

在武则天和高宗的时候土地兼并已经很严重了。
作者: 蒋聚缘    时间: 12-11-16 14:27
北方的经济达到了南朝时南方的水平了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