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关于各地改分松紧,我们无法明确判断,本人从测量学的角度来谈谈 [打印本页]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12-4-8 16:41
标题: 关于各地改分松紧,我们无法明确判断,本人从测量学的角度来谈谈
本帖最后由 笔为剑 于 2012-4-8 16:52 编辑

做了四年版主,每年都看见有无数人热烈讨论各地改卷的松紧问题。现在,本人出来说几句吧。
本人是心理统计测量学硕士毕业,这几年一直研究大型考试的分数问题,也发过几篇相应的论文。我从测量学角度来谈谈。
关于改卷松紧,我们实在无法判断。
假设有AB两个来自不同省份的学校。如果A校考生的全体平均分比B校低5分,方差齐性,经过z检验以后发现平均数差异显著,那么这个5分的差距有可能是两校考生的实际水平差异导致,也可能是两地判卷标准不一导致,更可能是二者共同导致。我们无法判断。如果你要根据这些数据来说A校阅卷比B校更严,那你的推理中隐含了一个前提:假设两校考生的水平完全相同,或者A校考生的平均水平高于B校。但是,你如何保证你的前提是正确的呢?根本拿不出充分的证据。

如果要证明两校的阅卷尺度确实不一样,有没有办法呢?从理论上来说,有的。
把同一批考生的试卷,让A校老师改一遍,再让B校老师改一遍,看看得分有无显著差异。由于是同一批考生的试卷,故分数就有可比性。得分若有显著差异,则说明两校的阅卷尺度确实不一样。
但这种实验,显然只有教育部能够做,我们无法做这个实验……

也有人说:我第一次考研的时候报XX地区,第二次报XX地区,考分差很多呀!
可是,经过一年的时间,你的水平已经发生变化了。考分的变化,有多少是由实力变化导致,又有多少是阅卷尺度变化导致呢?你还是不知道。

这个时候有人会说:可是某校的很多考生都说自己的考分比估分低很多啊!
这里有样本偏差的问题,考分比估分低的人喜欢出来说,考分比估分高的人几乎不会出来说。同样的道理,你把版面里的帖子都看一看,你会发现有一大堆人考上北大北师大,但你没见到哪个人考上青海师大。难道是青海师大比北大北师更难考吗?
还有,某年春天我在版面开了个帖子,让大家报上自己的考分,结果在报分的300多人当中,专业课平均分达到了210分!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当年的心理学专业课平均分是157……虽然从论坛里获得的样本已经属于大样本,但它毕竟是个有偏样本,因此不可靠!

说了这么多,结论就是:目前尚无充分理由证明各地的改分尺度有明显差别。补充一句,我承认各地的改分尺度可能有差别,只是目前没理由证明而已。
大家都是已经大学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人,要有逻辑思维能力,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

再补充一句,前几天有个人来找我,说考分比估分少了好几十。我就从今年的考题里挑了几个题让他当着我的面做,然后指出他的回答存在哪些问题。结果他恍然大悟,发现自己确实有很多东西不知道,而此前他一直以为自己学得很好……


作者: 潇洒刘氓欢    时间: 12-4-8 16:44
笔版的逻辑依然那么缜密啊。。。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12-4-8 16:53
潇洒刘氓欢 发表于 2012-4-8 16:44
笔版的逻辑依然那么缜密啊。。。

你是不是听过我讲课?
作者: 潇洒刘氓欢    时间: 12-4-8 16:56
笔为剑 发表于 2012-4-8 16:53
你是不是听过我讲课?

很遗憾,未能亲眼目睹尊容啊。。。笔版明年考华师大?准备考谁的博啊?
作者: 方良简    时间: 12-4-8 17:41
要比较不同地区阅卷松紧度

也可以挑选水平相当报考不同地区的学生的分数来比较嘛   在这里提供一下我们班的情况  (样本小 也很偏)~

比如我们班成绩分布十分密集  考研同学GPA几乎集中在3.0---3.6之间

全班平均成绩为340左右
并参考报考同学水准   排除发挥失常之类额外变量

报考江苏地区的成绩均在350--390之间   较松

报考陕西地区的成绩--就一个---320+      严

报考湖北地区的成绩在320--390之间  (⊙o⊙)…  这个  剔除数据

报考北京地区的成绩--就一个--360+    严 (因为介同学水平很好)

报考广州地区的成绩在340--360之间    一般

报考西南地区的成绩在350---390之间    一般

报考上海地区的成绩在330--370之间  严

嗯  仅针对我们班   作个小参考  许多额外变量  晕倒~
作者: 郭靖2009    时间: 12-4-8 18: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一骑红尘2012    时间: 12-4-8 19:09
确实有理,思考很多,谢谢
作者: 北夏芫希    时间: 12-4-8 23:53
郭靖2009 发表于 2012-4-8 18:05
我们是以什么标准判断松严的?和平常学习成绩对比,还是和复习是否认真对比?平常考的好,复习不认真,照样 ...

1.额外变量多,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判定松严,这个我赞同。
2.你的最后结论是:所以各个地区阅卷松严不一的结论是不对。这个我觉得不太严谨吧?照这个意思,各个地区的阅卷松严程度是一样的,即成绩反映的就是各位考生的真实成绩。
   照这样说,假如一名考生报考北大成绩为330,另一名考生报考西藏大学(不好意思,举例用下)成绩也是330,那么其实两位同学水平是一样的?一般考生都不太会赞同吧? 如果这样在各地考出高分的同学们都太可惜了,其实应该再自信些,应该直接报北师、北大之类的。
3.我没有什么理论、事实数据支撑,只是说下个人主观感受。因为数据缺乏,所以不能说某地分紧某地分松,但因此说各地松紧一样我认为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作者: 北夏芫希    时间: 12-4-8 23:56
方良简 发表于 2012-4-8 17:41
要比较不同地区阅卷松紧度

也可以挑选水平相当报考不同地区的学生的分数来比较嘛   在这里提供一下我们班 ...

这种比较方法应该也是大家都常用的吧。额外变量多,难以确保准确性,但还是大家认为比较合理、可接受的。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12-4-9 00:09
北夏芫希 发表于 2012-4-8 23:53
1.额外变量多,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判定松严,这个我赞同。
2.你的最后结论是:所以各个地区阅卷松严不一的 ...

我的观点是:各地阅卷可能松紧不一,但是没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到底有没有差别。
作者: 北夏芫希    时间: 12-4-9 00:55
笔为剑 发表于 2012-4-9 00:09
我的观点是:各地阅卷可能松紧不一,但是没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到底有没有差别。

赞同。
之所以经常争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没有充分理由来证明。
作者: 郭靖2009    时间: 12-4-9 01: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ttc713    时间: 12-4-9 01:13
路过,表示一下认同
作者: 北夏芫希    时间: 12-4-9 01:41
郭靖2009 发表于 2012-4-9 01:02
首先,你能在十月填志愿时预测自己的考研分数吗?就算考完后的估分也会和实际分数出现十几分,甚至几十分 ...

1.我说阅卷松紧是以学校的整体成绩来说的,不是指个人情况。很明显有些学校的成绩整体比其他学校低很多。
2.因为额外因素多,我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测。我举北大与西藏的例子是因为两地热度不同,考研班老师会经常说到,一区报考人多,所以改分紧,青海、新疆、西藏等改分松,因为报考人数少。
3.这个我不太清楚,阅卷松的地方复试线会比国家线低?真不知道。
4.学长你这话说的真有水平,我也没啥可说的了。
      最后,我也赞同笔版观点,改分松紧不同没有证据证明,既不能说全国各地松紧不同,也不能说全国完全相同。我也相信报考学校主要靠的是个人的努力和实力,学校只是客观因素的一部分。
      高考时各校有大小年情况,老师、专家会就此因素以及其他一些主、客观原因给出报考指南。考研也是同样的竞争性升学考试,会受到这些因素影响,所以就各地情况做一些猜测无可厚非吧?
      学长你力在证明各地阅卷标准一致,我就个人已知来阐述各地标准不一致的理由。如楼主总结:这场争论其实是没法定论的。赞同或反对什么,是否理会、在意改分松紧的言论,我相信每位考生都有自己的想法。
作者: 郭靖2009    时间: 12-4-9 02: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绛珠琊琊    时间: 12-4-9 07: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dmin    时间: 12-4-11 10:24
绛珠琊琊 发表于 2012-4-9 07:47
我只是纳闷34所由于地域差别和学校实力不同,报考的人分数应该有差异吧,可是为什么复试线都差不多呢?

你说说,谁和谁的线差不多?
作者: 绛珠琊琊    时间: 12-4-13 13: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12-4-13 13:59
绛珠琊琊 发表于 2012-4-13 13:53
比如说清华330,山大和兰大都是320,复旦335,上交大310.我想这些学校的实力相互之间应该差的不少吧

你知道上海交大的心理学线前几年一直在370以上吗?有时候380多。今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低。
而清华一直都是330上下。
另外,山东大学没有心理学硕士点。有个社会心理学,但考的是社会学。
作者: Shirley梓梓    时间: 12-4-13 22:45
有个我们学校的心理学老师说过江苏省是比北京上海的要松的。。。。
作者: lulumanman88    时间: 12-4-13 23:48
方良简 发表于 2012-4-8 17:41
要比较不同地区阅卷松紧度

也可以挑选水平相当报考不同地区的学生的分数来比较嘛   在这里提供一下我们班 ...

小样本研究也很有价值哈~~~~不管严格不严格,弄好自己的就是正确的~~反正也是按照比例收的~~你比别人强初试就过了
作者: 绛珠琊琊    时间: 12-4-15 09: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ift    时间: 12-4-15 09:45
绛珠琊琊 发表于 2012-4-15 09:37
如果上交大每年370、380而清华每年330左右的话那就是说相比而言报清华性价比要高得多了?同样的分数,能上 ...

交大复旦这几年就那样,而且他们新开的心理学,老师都没几个,分数还那么高……
作者: seeya9    时间: 12-4-15 10:18
每一个学校都有录取比例。然后这个百分比就可以折算成Z分(这就是过线的人的Z分)
假设大家的水平都是符合正态分布的,且已知方差(近几年的官方数据)就可以知道,相同的Z(比如都选择2)下,到底哪个的实际分数比较高。
作者: 本本123    时间: 12-4-15 11:26
北夏芫希 发表于 2012-4-8 23:53
1.额外变量多,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判定松严,这个我赞同。
2.你的最后结论是:所以各个地区阅卷松严不一的 ...

其实笔版的说法,是最严谨最科学的论述。只不过我想,我们广大考生更需要的是,一个相对直觉的,可以不那么准确的,但是一定要明确的判断。松一点的“判断标准β”,有助于我们做出决策,太严格了,就只能让我们眼巴巴望着这个结论却没办法据此付出行动,“说了等于没说”。因为这种判断的目的,不是要做一个要求严格的科学研究,只是为了让我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有一个参考,它冒的风险不算大,比其他正式研究得出错误结论的带来的后果,小得多。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12-4-15 13:13
seeya9 发表于 2012-4-15 10:18
每一个学校都有录取比例。然后这个百分比就可以折算成Z分(这就是过线的人的Z分)
假设大家的水平都是符合 ...

但是,如果真的差异很大,也可能是由2个学校的考生水平本身差异造成。依然不能判断阅卷的松紧。
作者: 绛珠琊琊    时间: 12-4-15 22: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绛珠琊琊    时间: 12-4-15 22: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ebastian0601    时间: 12-4-17 17:04
没错 我们说松紧事我们想当然了 预设性偏差 是叫这个吧
作者: tigerho    时间: 12-4-18 16:38
看大家的争论真让我长见识呀……
作者: 495843817    时间: 13-2-7 14:41
笔笔,我本科学统计,跨考心理学,想试试心理统计与测量方向,哪些学校的测量方向比较好呢?我详细对比了北京四大名校的心理学系,北大北师大当然很棒。清华和人大的心理学系都是刚刚起步,但清华师资很棒,还招加州大学伯克利的心理学博士。就是超级难考,每年就招1,2个吧。人大相对招人多。好纠结。。。
作者: lenbaoz    时间: 13-2-7 15: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nbaoz    时间: 13-2-7 15: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Vivian_Chang    时间: 13-2-7 16:12
没有充分理由证明有差异 但也没有充分理由证明没有差异~
作者: blackberry0327    时间: 13-2-7 16: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