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2012GG心理学背诵宝典(100小时搞定)【第二版完成!!!】(不会再出新版) [打印本页]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0 22:40
标题: 2012GG心理学背诵宝典(100小时搞定)【第二版完成!!!】(不会再出新版)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14-2-17 14:09 编辑

我参加了《重难点手册冲刺必备》(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11月1日出版)的编写工作,那书里有一些题目是我编的。我也编写了《重难点手册背诵精典》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11月1日出版)

【原创发布】大家考研有救了,晒心理考研版移动神器重磅出击!(特设押题密卷板块)【有手机的朋友们都可以下哦】
总论
如果你已经至少把书看了一遍那么你可以往下看了,心理学分为理论三科(导论,发展,教育)和实验三科(实验,统计,测量)两大模块。理论三科占170分,实验三科占130分。共计300分。我们的目标是240分以上的高分。想得到高分除了能准确背诵知识点以外,对于知识的理解尤为重要,特别是书上的例子。目前考试的趋势越来越倾向于运用而不是简单的背诵。所以大家在背诵的同时,务必把书上的例子都好好看看。
心理学的章节一共是13+8+5+54=35章。3个小时背出一章即可完成任务。背诵顺序依次是导论>发展>教育>实验>统计>测量。切记不可贪多求快(统计测量要做题,这里只加入相关理论)
背诵完成以后,每日只需在大脑中重现一遍即可,以后只需每日看书和做题。基本上考试时能得心应手。我在2012年大纲出来后还会进行修订。以后每日会更新,全部更新好后会一起修订并制作成PDF两种格式。适当会考虑加入彩色和插图。如有错误(肯定有的),请务必更贴回复。希望能在开学前弄完。另外,注意英语和政治的复习,千万别后院失火!
另外本宝典从第二章起在最后部分的加入后记,对这一章内容部分做些说明,另外会介绍下为本章内容作出卓越贡献的心理学家们。
统计和测量为了方便背诵最后还是加入了全部公式,公式主要是提取自《心理统计常用公式总结》和《MJ大纲解析(小白修订版)》的电子版,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QQ讨论群:
177198480(晒心理心理学考研千人群【全国最大】)
168544039(晒心理统考群)
151996570(晒心理非统考和347专硕群)


        
注:在编写过程中《重难点手册》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很多难懂的知识点都是看这本书才懂的,建议大家都去买一本,我有一位考388分的学长说过,看一本复习资料是不够的,每本都有自己认为是重点的东西,只有多看几本才能覆盖考研出题范围,要想做题无死角,快看gg考研宝!谢谢

背诵宝典(第一版)(PDF格式)【全部更新完后还会修订】
心理学导论部分+发展心理学部分+教育心理学部分+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



背诵宝典(第二版)(PDF格式)【预计国庆完成】


另外本人于2013年12月14日发布晒心理考研版移动平台软件帮助大家考研(有手机的可以下载哦)




最后编译时间:2011.10.08
2011.08.10 22:00(更新第一章)【心理学导论开始】
2011.08.11 2:11  (更新第二章)
2011.08.11 7:40  (更新第三章)
2011.08.13 10:19 (更新第四章)
2011.08.13 17:38 (更新第五章)
2011.08.14 11:22 (更新第六章)
2011.08.14 21:50 (更新第七章)
2011.08.15 10:47  (更新第八章)
2011.08.15 18:36  (更新第九章)
2011.08.16 12:20  (更新第十章)
2011.08.16 19:07  (更新第十一章)
2011.08.17 12:58  (更新第十二章)
2011.08.17 20:25  (更新第十三章)【心理学导论完成】
2011.08.18 12:27  (更新第十四章)【发展心理学开始】
2011.08.18 17:03  (更新第十五章)
2011.08.19 18:10  (更新第十六章)
2011.08.19 22:26  (更新第十七章)
2011.08.20 22:24  (更新第十八章)
2011.08.21 14:28   (更新第十九章)
2011.08.21 22:46  (更新第二十章)
2011.08.22 21:44  (更新第二十一章)【发展心理学完成】
2011.08.23 16:34   (更新第二十二章)【教育心理学开始】
2011.08.23 20:28   (更新第二十三章)
2011.08.24 22:02   (更新第二十四章)
2011.08.25 20:25   (更新第二十五章)
2011.08.26 23:53    (更新第二十六章)【教育心理学完成】
2011.08.27 22:35    (更新第二十七章)【实验心理学开始】
2011.08.28 22:58    (更新第二十八章)
2011.08.29 22:19    (更新第二十九章)
2011.08.30 23:55     (更新第三十章)
2011.08.31 23:11     (更新第三十一章)上
2011.09.01 23:44     (更新第三十一章)下【实验心理学完成】  
2011.09.02 23:50      (更新第三十二章)【心理统计学开始】   
2011.09.04 23:57     (更新第三十三章)【心理统计学完成】
2011.09.05 23:55      (更新第三十四章)【心理测量学开始】
2011.09.07 01:06        (更新第三十五章)【心理测量学完成】
2012GG心理学背诵宝典第一版完成!!!
2011.09.15                        第二版修订开始
2011.09.28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修订完成
2011.10.04                      《实验心理学》第二版修订完成
2011.10.07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修订完成
2011.10.08                       《心理统计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第二版修订完成
2012GG心理学背诵宝典第二版完成!!!




要收藏点击下面的收藏按钮,看在我这么辛苦手打的份上支持下吧!![/hide]


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来官方网站或者百度晒心理反映给我哦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0 22:43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8 12:16 编辑

《心理学导论》
前言
这门课占100分,是最大的部分,也是考研出题最细致的地方,当然也是大家拿分的主要环节,这里的题目一遍都很基础。
结构一般是(19个单选+4个多选+2个简答+1论述),不过每年可能不一样,大致差不多。
这部分参考书目如下: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2011年版)高教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第三版 北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心理学导论 梁宁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普通心理学 第四版 叶奕乾 何存道 梁宁建(2010年版)
社会心理学 金盛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 2011第三版
MJ心理大纲详解(小白修订版)
[心理学].Peter.O.Gray.Psychology.5th
开始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两道单选)
要点:两大关系+五大方法+七大流派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宏观上包括个体心理,团体与社会心理和动物心理,狭义上主要指人的一切精神活动。
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有的书叫个性)
心理过程: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
包括:1、认知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2、情绪情感过程: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应。
3、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意志的体现,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注意是伴随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
人格(个性)
人格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总称。即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或独特性。
1、心理动力(个性倾向性)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与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因此,心理动力制约着心理活动的性质与变化,并且对人的行为习惯起着最高的调节作用。
2、  心理特征
是人在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两大关系】
心理过程中三者的关系:
认知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同样,只有在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人才能自觉地进行意志行动;反过来,情感,意志过程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心理过程和人格之间的关系:
人的心理过程与人彼此密切联系而构成整体。没有心理过程,人格无法形成。反之,人格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过程。首先,心理动力与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总是在某种心理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其次,心理特征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如果没有对自己和客观环境的认知,产生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心理特征就不可能形成,更无从表现;已经形成的心理特性又会影响和制约人的心理过程。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适用条件:1、所研究的对象无法控制。2、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的出现可能产生影响
3、  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优点:1、适用范围较大。2、简便易行。3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缺点:1、难以进行重复验证。2、没有对无关变量加以控制,结果难以精确。3、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4、受观察者主观影响较大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包括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优点:1、可揭示因果关系 2、可重复、可检验 3、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1、实验条件控制的人工人为性 2、实验干涉程度高 3、对于复杂行为无法测量
4、  不适用于探索性研究
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优点:1、量表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2、量化程度高,数据易于处理。3、有常模进行比较。4、种类多,灵活方便。
缺点:1、难以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 2、不能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3、对施测者要求较高 4、有非人为因素的干扰。
调查法: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法和晤谈法
问卷法: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和态度方法。
优点1、可获得大量有效数据 2、可以测量出个人态度和观点
缺点1、问卷回收率低 2、自我报告的真实性 3、选择无偏向样本困难
晤谈法: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
优点:1、可以对个别被试进行深入研究 2、可以对复杂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缺点:1、收研究者的主观倾向影响较大 2、对被试的错误的回忆无法识别
个案法:对某个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优点:探索性强,可以为所研究的问题提供详尽,全面的深层资料。
缺点:花费时间多,结论难以推广
几乎非实验法的缺点都可以加上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经验分为感觉、意想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
  研究方法:内省法
  评价:构造心理学的诞生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但这个学派所从事的纯内省分析,严重脱离实际,因而其结局必然是短命的。
2.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等
  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强调意识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变化的整体,即“意识流”,反对把心理学指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评价:机能主义是在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其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的发展。
3.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主要观点:1、行为主义根本就不同意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认为心理学应是行为的科学,其对象应该是可以观察的行为,应该遵循刺激—反应的公式,认为研究的目的是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2、行为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学习的结果。
研究方法:实验法
评价:行为主义学派的主张过于极端,否定意识研究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但他们对于研究客观性的强调,对于使心理学沿着客观科学的道路走下去有着积极的意义。
4.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主要观点:格式塔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该学派主张心理的整体性,著名观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因此心理过程都该作为整体来研究。
研究方法:实验法
评价: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但该学派反复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论观点则是正确的,且他们对于知觉、学习及思维等的研究成果至今还具有积极的意义,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5.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
主要观点: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会不断受到无意识的影响,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
研究方法:自由联想,个案法等
评价: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但是他们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早期的理论具有泛性论的特点,这些都是错误的。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精神分析学派修正了弗洛伊德原有的理论,更强调其他因素对产生精神疾病和人格发展的影响。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人物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强调人在充分发展自我潜力时,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评价: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去研究人性,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被誉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但其理论体系仍不完备,其人性本善的观点也还有待商讨。
7.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纽维尔、西蒙等
主要观点: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不是被动的刺激物接受者,人脑中进行着积极的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认知过程)。他们将人与计算机进行类比,认为人的系统和计算机一样,知识的获得也是以个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研究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
评价: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相信,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才能真正揭示脑的秘密,了解人的心理功能的特点,在新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0 22:43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1 07:34 编辑

二、心理学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般两道单选)
要点:四大脑区+一大优势+四大学说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机构和机能的单位。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1891年瓦尔代耶提出。数量大概为100亿个
组成: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较长,将冲动传出胞体。且每根神经元上只有一根。
分类:按突起数目分为单级双极和多级神经元按功能分为内导(感觉),外导(运动)和中间神经元
胶质细胞:位于神经元之间,数量有1000亿个
功能:1、为神经元生长提供了线路。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髓鞘,使冲动得以快速传导。3、给神经元运输养分。
神经冲动两种传导方式:细胞内是电传导,细胞间是化学传导。
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轴突内负外正,-70毫伏
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内正外负,+40毫伏
电传导:服从全或无法则,即强度不减弱,类似放鞭炮。
2、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
结构: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负责化学传导,通过释放递质来完成的。是脑内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递质有兴奋型(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抑制性(多巴胺,甘氨酸)两类。
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突出建立的联系,包括发散式,聚合式和环式。是脑内处理信息的基本单位。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脑神经(12对)主要负责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也有一般内脏感觉。
脊神经(31对)主要负责躯体的感觉和运动。也有内脏运动和感觉。
植物性神经:由莱尔提出,兰格莱将它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主要作用是支配内脏运动和腺体分泌。交感神经在紧急情况加快新陈代谢以应付危机。副交感神经起着平衡作用,抑制过度兴奋,使他们获得必要的休息。两者拮抗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脊髓:低级中枢,中央是灰质,外面是白质。作用:1、脑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桥梁。2、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膝跳反射)。
:包括大脑,小脑,脑干,间脑,边缘系统
大脑:顶叶(头顶),枕叶(脑后),额叶(额头),颞叶(耳朵)
表面是灰质,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的神经纤维,即大脑皮层。
里面是白质,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
中间相连的部分叫胼胝体
小脑:负责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运动。
脑干:包括延脑,中脑,桥脑
延脑:生命中枢,中脑:视听觉反射中枢,负责身体姿势与随意运动。红核损坏会出现舞蹈症。桥脑:桥接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脑干广大区域有网状系统,负责集体的觉醒和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的兴奋性和维持注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破坏重者昏迷。也对肌肉的活动有关。
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中继站,对除嗅觉外的所有感官信息进行初步加工。也是网状系统的一部分对睡眠和觉醒有重要意义。
下丘脑: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皮下中枢,对维持体内平衡和内分泌有重要意义。也可产生快乐和不快乐的情绪体验。
边缘系统:大脑内侧最深层的边缘。与本能活动有关。出现最晚。海马对记忆,杏仁核对情绪都要重要作用。
(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
视觉区:枕叶,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如破坏则全盲
听觉区:颞叶,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如破坏则全聋
机体感觉区:中央后回,产生触压觉,温度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躯体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面部是左右交叉上下一致的。投射面积取决于他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
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
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发出动作指令,调节身体姿势和运动躯体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面部是左右交叉上下一致的。投射面积取决于他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
3、言语区:言语运动区,布洛卡区,控制舌头和颚的运动,如果损坏则说话不流利,漏词,形成电报式语言。言语听觉区,威尔尼克区,损坏将不能理解口语,不能重复刚才听过的句子,不能完成听写活动。言语视觉区,角回,损坏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看不懂文字材料,失读症。
4、联合区:范围很广居于整合或联合功能的脑区,不接受感觉的直接输入,也不直接支配运动。进化水平越高所占面积越大,人脑占4/5。如果损坏回得“不识症”如视觉联合区损坏,有光感但不能识别形状,能看见物体但不认识。颞叶联合区与记忆有关,运动联合区负责精细运动和活动的协调,如损坏,提琴家虽能动手指但不能演奏乐曲。前额联合区,与高级认知活动有密切关系。也与行为控制和人格发展有关系。
5、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当时用于治疗癫痫病人,通过切除胼胝体,人为的将大脑两半球分开了。斯佩里根据割裂脑的研究认为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语言功能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和逻辑思维。右半球主要负责,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但是一侧化也不是绝对的,只不过优势半球相对激活程度更高。另外,右利手的人,大部分右脑的机能也被定位在左半球了,如果损坏也会丧失诸如空间方位这些机能。
实验过程
斯佩里设计了一种带有左右两个显象屏幕的测试装置,能使一侧屏幕上出现的视觉信息(字)只能到达人的对侧大脑半球。实验结果表明,若在右侧屏幕上出现“苹果”两字,病人很容易读出来,并能用右手写出这两个字。这两个字若出现在左侧屏幕,病人就不能读出,或者仅仅能主诉看到了一个闪光。
(三)脑机能学说
1、定位说
大脑的机能定位在大脑的不同区域。
起源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学。开始于波伊劳德认为语言位于大脑额叶。布洛卡,运动性失语症,左侧额叶受损。维尔尼克,听觉性失语症,颞叶受损。潘菲尔德,电刺激颞叶,回忆童年往事,记忆定位在颞叶。海马——记忆,杏仁核——情绪,下丘脑——进食和饮水。
2、整体说
大脑是以整体发挥作用
弗洛伦斯,鸡和鸽子,局部损毁法,开始很少运动,后来会恢复,认为,功能的丧失与特定部位无关与受损面积有关。
拉什利,白鼠,脑损毁术。结论也是功能的丧失与特定部位无关与受损面积有关。从了提出了均势原理:大脑各个部分几乎也相同的程度对学习发生兴趣。总体活动原理:学习效率与受损面积成反比与受损面积无关。
3、机能系统说
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机能系统。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损,会影响高级心理机能。并把大脑分为三个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动力系统。负责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
第二机能系统,信息处理系统。负责信息接受,加工,处理。
第三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
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彼此间又各自起不同的作用。
4、 模块说
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有高度专门化,并且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施复杂而精细认知功能的基础。                                                        





后记:
拉什利后来做的实验比弗洛伦斯先进之处在于原先的鸡和鸽子,没有新皮层,而白鼠有。虽然实验几乎一样。结论也差不多。基本上国外稍有点改进就会马上作为一个新理论提出,吐槽下。
另外机能系统说的提出真是认知心理学兴起的时候,所以带有早期认知的色彩,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大脑,认为,大脑先激活然后加工最后产生行为这么个简单的机制。
模块说是认知心理学占主导以后,这时主要是和电脑进行类比,把人脑看做电脑。正因为,cpu,硬盘,内存的巧妙结合,电脑便能工作了,认为人脑也是如此。
看到前额联合区,我想起了,《美少女特工队》和《禁闭岛》两部电影,很多年前对于精神病患者,特别是有暴力倾向的那种,要实施前额脑叶切除手术。该手术可以减少攻击行为,所有患者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据说手术工具是一把锥子和一把榔头,然后从病人眼眶打进去。(真恐怖!)结果大部分病人从疯子变成了痴呆!?现在已经取消了。

介绍
瓦尔代耶 德国解剖学家。1836年10月6日生于不伦瑞克;1921年1月23日卒于柏林。提出了神经元学说,并首先提出染色体的名称。
斯佩里 (1913—1994)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用测验的方法研究了裂脑病人的心理特征,证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显著差异,提出两个脑的概念。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6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拉什利LashleyKarl Spencer18901958),美国生理心理学家。1890年6月7日生,1958年8月7日卒于巴黎。1915年获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很有贡献。1929年他的重要专著《大脑机制与智能》出版,提出的大脑功能两大原理著称于世,即①均势原理②总体活动原理
鲁利亚(1902~1977) 苏联心理学家。神经心理学创始人。1902年7月16日生于喀山,1977年8月15日卒于莫斯科。1921年毕业于喀山大学社会科学系。1937年毕业于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先后获得教育科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学位。1945年起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68年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1969~1972年担任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0 22:43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31 23:08 编辑

三、意识和注意(一般两道单选或一道简答,09年还考过综合)
要点:四大品质+六大理论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
(1)意识是一种觉知(觉察存在)(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调控心理活动)(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觉醒、警觉)
2、意识的种类
无意识:个体不曾觉察要的心理活动过程
无意识现象:1、无意识行为,自动化行为(边骑自行车边讲话)2、对刺激的无意识,没有觉察到刺激对他们行为产生的影响(在电视节目中插播一个短到你看不见的广告,但无意识能觉察到,你对它的好感度就会上升)3盲视,由脑损伤引起的对刺激的无意识。(一个盲人穿过一条摆满杂物的走廊——他没有碰到任何障碍物,顺利通过了,现场的研究人员也没有发现他使用过什么特殊伎俩。这就是曾在科学史上引起巨大争议的盲视现象:眼睛看见了某个物体,自己却不知道,而且很多正常人也拥有这样的“超能力”。)。
前意识: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一瞬间未被意识到,但随时可以进入意识。(比如你的长时记忆,不问你的话是不会去提取的)
潜意识:对正在进行的某种心理活动和行为,本身毫无察觉。(口误,笔误)
3、意识的功能
1、觉知功能,不仅能意识到客观物体的存在,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行为与环境是否和谐,内在关系怎样。
2、计划功能,人的心理与行为是有计划的,动物没有
3、选择功能,人能够选择最有效的刺激,过滤并限制无关信息的输入,减少不断输入的能量。
4、监控功能,了解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信息,调节和控制他们之间的关系
4、睡眠与梦
睡眠包括四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
觉醒:β波,频率高,波幅小
休息:α波,频率较低,波幅稍大
第一阶段:浅睡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波,持续10分钟,容易惊醒。
第二阶段:偶尔出现,短暂爆发,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叫睡眠锭,持续20分钟,较难唤醒。
第三阶段: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δ(德尔塔)波(频率更低,波幅更大),有时也会出现睡眠锭,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大多数脑波开始呈现δ波时,说明进入深度睡眠阶段,有时发生梦游,梦呓(说梦话),尿床。
后两个也叫慢波睡眠(sws)前四个阶段大概要持续1个小时到90分钟。
快速眼动睡眠:脑电迅速改变,δ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α波出现(与清醒时类似)。眼球开始左右上下运动,报告梦境。另外血压和心率不规则,呼吸急促,如清醒时一样,但肌肉依然松软。
解释:1、功能恢复理论:工作了一天,累了,身体要休息。有人提出,快速眼动睡眠对心理健康很重要。
2、生态学理论:祖先晚上躲山洞里,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进化后,演变成周期性变化的一个环节。
睡眠的特征:1、普遍性2、必须性(人都是要睡的,不睡会死的)
:在睡眠中产生想像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
梦功能的解释
1、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康庄大道。被压抑的潜意识,以某种形式得到释放。
2、生理性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随机神经活动的体验。关于奇异梦境的研究。
3、认知观点,福克斯认为梦可以将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使之转化为知识。如REM睡眠剥夺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夜晚帽可以记录睡眠的眼动和脑波,斯腾浩瑞关于梦境转换的研究发现,转换也是有一定规则的。
(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选择某个对象而忽略另一些对象。集中性是在指向某个对象后,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集中性高时,指向性就小。
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区别,(1)注意不等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是心理体验(2)注意比意识更为主动和易于控制
联系,(1)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比较清晰。(2)注意所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的中心。
2、注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有选择性的指向符合自己需要的事物,而排除无关事物的影响。
2、  维持功能,注意能使心理活动稳定在选择对象上,直至达到一定目的为止。
3、  调节与监督功能,觉察事物的变化,调节心理与行为相适应,是个体能及时发现错误并给予纠正。
3、注意的种类:
1、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性(突然闯进来一个人)。
引起原因: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相对强度)2、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期待)
2、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只有人才有。(比如背重点)
引起原因:1、任务和目的(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越容易引起)2、兴趣(有趣的事物容易,且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即间接兴趣也可以)3、活动的组织(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的人容易)4、过去经验(熟悉的话,容易理解,便能较好的维持)5、人格(顽强人格容易,薄弱人格难维持)【注:P191彭书上每点后加有依从性,我认为可以省略,加了反而理解困难】
3、  随意后注意:有一定的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引起原因:1、直接兴趣 2、熟练程度
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朝向反射)2、无关运动的停止(鸦雀无声)3、呼吸变得轻缓(屏息凝视)。但是不排除有人是装的。
2、注意的生理机制
1、朝向反射,由新异刺激物引进的反射,表现为朝向刺激物,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并会伴随生理唤醒,有助于提高感官的感受性。
2、脑干网状结构,负责维持大脑觉醒,保证大脑能有效加工特定信号。
3、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
边缘系统负责对新旧刺激进行选择,如果损坏会出现高度分心现象。
大脑皮层,主动调节行为,对信息进行选择。如果额叶损伤会表现出对新异刺激过分敏感。原因是额叶有抑制兴奋的作用。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一瞬间内意识到对象的数量。速示器测定表明0.1s知觉到的数量可作为注意的广度。成人一般把握8—9个黑色圆点。3-4个没有联系的汉字。一目十行反映注意的广度
影响因素:1、对象的特点(有关联)2、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知识丰富,任务简单的广度大)3、注意策略。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用警戒任务来测定。与它相反的品质叫注意分散。
但是长时间的注意同一物体,注意会不随意的厉害该物体,称为注意动摇或起伏。周期为8—10秒。
影响因素:1、对象本身的特定。(复杂,注意稳定,单调则不稳定)2、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任务明确则稳定)3、人的主观状态(对事物的兴趣)4、个体差异
3、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是后天学习和训练的结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的是注意的分配。通过双作业任务来检测。
影响因素:1、活动的熟练程度 2、同时进行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联系紧密有利于分配)
4、  注意转移,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的把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与注意的分散不同,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
影响因素:1、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2、新事物的性质和意义(吸引力越强,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转移就迅速)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的选择认知理论
聚焦在对信息的选择在哪个阶段
1、 过滤器理论
布罗德本特根据切里的双耳分听的实验结果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预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其他信息就被阻断在外面,而完全丧失了。
2、 衰减理论
特瑞斯曼根据格雷的双耳分听实验认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了。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激活阈限低的,在出现在非追随通道时,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如火警,自己的名字)
3、 后期选择理论
多伊奇提出,诺尔曼完善。认为所有信息在进入过滤装置前已经收到了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装置。
4、 多阶段选择理论
约翰斯顿等人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需要的认知资源也就越多且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二)注意分配的认知资源理论
聚焦在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与认知活动的
1、认知资源理论
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而且认知系统有一个自己负责资源的分配。受我们控制,这样我们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2、双加工理论
谢夫林等人认为,人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到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


后记
这一章内容说的是意识和注意,放在第三章,作为认知的开头是非常合适的,也说明了他贯穿于与整个认知活动的重要性。这一部分没有什么难点。主要是后面几个理论,要掌握。他们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不断在前一个理论上发展起来,最早认为注意是对信息进行选择的过程,布罗德本特认为不被选择的信息完全被过滤了,特瑞斯曼认为只是强度上变弱了。多伊奇认为其实在过滤前已经分析过。约翰斯顿认为,任务的要求对选择有影响,根据任务可能在不同的阶段发生选择。这样其实选择信息利用率其实越来越高了。后面认知兴起以后,认为人有一个自主的选择机制,会按照需要自动选择。最后提出了不受认知资源限制的自动化加工。

介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忻学派的创始人。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人类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裂。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布罗德本特(1926-1993),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主张用信息加工理论研究注意、感觉和记忆等认知过程,提出了注意的“过滤器模型”,为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做出了很大贡献。197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5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0 22:44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3 14:34 编辑

四、感觉
(一)感觉概述(一般两道单选或一道简答)
要点:三大定律+十二大现象+六大理论
1、感觉的含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的的意义:1、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2、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机、内脏感觉)
3、感觉测量:揭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这种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E)和绝对感觉阈限(R)成反比)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最小刺激量叫差别阈限,这种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韦伯定律)K=△I/I (刺激增量与原刺激量之比是韦伯分数)
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只适用于中等强度。
感觉强度与感觉大小存在两种关系: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
对数定律 PK logI(P为感觉量,即感觉强度;K为韦伯定律中的常数;I为指的是刺激量。)
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上升。当物理量迅速上升时,感觉量是逐步变化的。
注意: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研究的,所以该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乘方定律P=KIn(P为感觉的大小;I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实验的常定特征。)
4、感觉现象(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适应,后像,融合,对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补偿,联觉)
(二)视觉
1、视觉的含义
光波作用于人眼产生的感觉
适宜刺激是380—780nm电磁波
2、视觉现象
光波有什么特性相应的,人就会产生什么感觉
光的特性有:强度,空间分布,波长和持续时间
相对应的感觉有:明度,视亮度,视敏度,对比,颜色,适应,后像,闪光融合和视觉掩蔽
明度:明暗程度的感觉,取决于照明强度和本身的反射系数
视亮度指从黑色表面到白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只由表面反射系数决定
椎体细胞对红绿光更敏感,棒体细胞对蓝紫光更敏感。所以在傍晚,蓝花比红花更亮。因为傍晚主要是夜视的棒体细胞占主导作用。也叫普肯耶现象。
颜色:光波作用与人眼产生的视觉经验,包括(色调,明度,饱和度)
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哪种波长的光占优势,就报告哪种颜色
明度和上面的明度是一回事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高饱和度的颜色很正。低饱和度的颜色会掺杂其它颜色。
颜色混合:包括色光混合(光波的混合,加法过程)和颜料混合(在调色板上的混合,减法过程)
色弱:对三种波长的感受性低于正常人
色盲:丧失对某种颜色的感受性。全色盲只能看见灰白,缺乏椎体细胞。
视觉对比:明暗对比(光强在空间分布不同),颜色对比(对象的颜色会朝着背景颜色的补色变化)
马赫带现象: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用视角来表示。
最小可见敏度(分辨最小物体的能力,觉察存在),游标敏度(分辨两条线段相对移动),最小间隔敏度(区别物体间最小间隔的能力)
视觉适应: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时间为30—40分钟。
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过程。时间为5分钟。
视觉适应的意义在于:利用他的规律可以提高视觉的效果,避免异常情况下光对眼睛的破坏。带红色眼睛加快暗适应。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正后像和原刺激物相同,负后像和原刺激物相反。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菲利波特定律认为亮度和闪光融合频率成对数关系。
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动画)
3、视觉的生理机制
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折光机制:光线到达角膜(屈光作用),经晶体,房水,玻璃体(屈光介质)把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中央凹部位
感觉机制(换能:光化学反应):也就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主要是通过视网膜上的棒体细胞(夜视器官,感受明暗,1.2亿,棒状,中央窝没有,距离中央窝在16°到20°处最多)和锥体细胞(昼视器官,感受颜色和细节,600万,短粗,只有中央窝有,对光最敏感区域)来完成的,另外,在视神经进入的地方,是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
传导机制(聚合作用):从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传导至双极细胞(第一极)到视神经节细胞(第二级)到外侧膝状体发出的神经纤维(第三级)最后终于于大脑枕叶纹状区。其间会对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另外也会受到侧抑制的作用(相邻感受器之间相互抑制的现象:产生马赫带)
中枢机制:大脑枕叶纹状区(直接投射)及邻近脑区(进一步加工),休伯和威塞尔对视觉感受野的研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中枢机制。大脑皮层的视觉感受野是视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其间包含的特征觉察器可以自动识别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如:直线,角等)。另外,有大细胞通路(M通路):处理运动和形状,小细胞通路(P通路)处理颜色信息。
4、视觉理论:
三色说
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一种光波敏感,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只有红色的光才产生红色颜色,类似特异化理论)
赫尔姆霍茨进行了改进,光刺激作用于人眼时,将在三种感受器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比例活动而产生的。(红光来,都能激活只是强度不同。类似模式理论)
但有缺陷,就是无法解释色盲。因为红绿色盲能看到黄色。但按照该理论红绿色盲缺少红绿感受器,黄色由红绿混合而成,也就看不到黄色了。
对立过程理论(四色说)
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发现了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
(他们是合成和分解的关系,光强时,黑白视素分解,表现成白色,光弱时合成后表现成黑色。)
(三)听觉
1、听觉的含义
声波作用于人耳产生的感觉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16赫兹至20000赫兹)
2、听觉现象
声波的物理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相应的心理特性:音调、音响、声音的掩蔽
音调:取决于声波的频率。音乐一般在50赫兹—5000赫兹,言语一般在300赫兹到5000赫兹,1000赫兹—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区域。
音响:取决于声音强度或声压水平。(0db—130db),另外音响还和声音频率有关(等响曲线,不同频率音响相同)
声音的掩蔽:同时作用的其他声音使听觉阈限上升的现象。1、和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掩蔽作用大。2、低频音对高频音的掩蔽作用大于高频音对低频音的掩蔽作用。3、掩蔽音强度提高时,作用也增加,覆盖范围也增大。
3、听觉的生理机制
声波传递:经由耳廓和外耳道,将声波传进来,引起三块听小骨的机械运动(生理性传递),引起耳蜗液的震动。
感觉机制(换能):液体的振动引起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上的毛细胞的震动,产生动作电位实现换能。
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听神经—脑干髓质—内侧膝状体—大脑皮层
4、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  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原有的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联结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如果声音刺激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该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运动。
       2,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赫尔霍姆茨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刺激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反之,长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人的基底膜约有24000条横纤维,它们分别反映不同频率的声音。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振动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后来人们发现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3,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  认为20世纪40年代,生理学家冯•贝克亚西提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步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越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音频的分析。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解释)
       4,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的。  认为:当声音低于400赫兹以下时,听神经的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对它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以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声音频率超过5000赫兹,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惟一基础。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
(四)其它感觉
皮肤感觉(触觉,冷觉,温觉,痛觉)
触压觉:触觉(轻微变形)压觉(明显变形)振动觉和痒觉,感受器是神经末梢包括(迈斯纳触觉小体,毛囊神经末梢,环层小体)。面部对压力最敏感,两点阈限手指最敏感,定位最准确在指间和舌尖。
温度觉:皮肤表面温度叫生理零度,温觉(40°更敏感,感受器是罗弗尼氏小体),冷觉(15°最敏感,感受器是克劳斯式球)
痛觉:(感受器是皮肤下各层的自由神经末梢)
嗅觉:由有气味物质作用于鼻腔上部的嗅细胞中引起的。
味觉:溶于水的化学物质作用于味蕾引起的。舌尖:甜,舌中:咸,两侧:酸,舌后根:苦。
内部感觉:有机体内部状态和变化的感觉(动觉,平衡机和内脏感觉)
动觉:反映身体各部分位置,运动和肌肉的紧张程度,感受器分别是,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
平衡觉:由人体做加速或减速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引起的,感受器是,前庭和半规管
内脏感觉:内脏作用于脏器壁产生的,是缺乏准确定位的“黑暗感觉”。

后记
感觉这一章是心理学导论当中算是最长的一张了,考点很多,特别是相关现象和理论,其中视觉的生理机制和听觉理论比较繁琐。大部分内容,我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一下,一般能把选择题对付过去,理论我基本上和书上一样,这个答大题要用专业的话比较好。要认真理解。不过背起来应该还是比较顺利的。

介绍
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 )英国医生、物理学家,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在物理学领域领袖群英、名享世界,而且涉猎甚广,光波学、声波学、流体动力学、造船工程、潮汐理论、毛细作用、用摆测量引力、虹的理论……力学、数学、光学、声学、语言学、动物学、埃及学……他对艺术还颇有兴趣,热爱美术,几乎会演奏当时的所有乐器,并且会制造天文器材,还研究了保险经济问题。而且托马斯·杨擅长骑马,并且会耍杂技走钢丝。
赫尔曼·赫尔姆霍茨 Hermann von Helmholtz 1 1821.08.31-1894.09.08,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兼心理学家,被后人誉为达尔文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出生于德国柏林附近波茨坦市,因病逝于德国柏林夏洛滕区。
贝克西,乔治·冯(BEKESY,GEORG VON 1899—1972)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G·冯·贝克西家族,起初在伯尔尼大学学习,1923年在布达佩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2—1946年执教于布达佩斯大学,1946年转入斯德哥尔摩的查理一世皇家学院。1949年受聘于哈佛大学,在S·S·史蒂文斯手下担任心理物理学方面的高级研究员。从1966年起直到去世,他一直是夏威夷大学主司感觉研究的教授。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0 22:44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23 23:48 编辑

五、知觉(一般是三个单选或一个简答)
要点:四大特性+七种知觉(包括错觉)+一大理论
(一)知觉概述
1、知觉的含义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对事物整体的认识。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存在(格式塔)。
知觉有三个作用:觉察(发现存在,但不知道是什么),分辨(与其他事物区分开),确认(依据知识经验,确定知觉到的对象)
2、知觉的组织原则(知觉为图形,或作为一个整体来知觉)【要结合彭书P144页或梁书P165页的图形来理解】
1、邻近性(空间上接近的容易知觉为图形)
2、相似性(相似的成分容易知觉为图形)
3、对称性(对称的部分容易知觉为图形)、
4、良好连续(空间上具有连续性的部分容易知觉为图形)
5、共同命运(某些部分按照相同的方向变化和运动时容易知觉为图形)
6、封闭(封闭的线段容易知觉为图形)
7、线条朝向(方向相同的容易知觉为图形)
8、简单性(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知觉为图形)
这种图像识别,不仅依赖于当前输入的信息,而且还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刺激物间的联系和关系
(启动现象:前面呈现的词如果与后面呈现的词有关系的话,那么后面呈现的词的识别时间将会更短)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的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隐蔽图形)
作用:1.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两歧图形);2.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不完整图形);3.理解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当读到Wor_的时候会期待最后一个字母是d,k,m,n)。
2、知觉的整体性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部分整合为整体的能力。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又依赖于整体(12B14的那个)。整体优先于个别成分的知觉(内温HS实验和拓扑性质的检测)
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而且还依赖于个体知识经验(不懂英文者把英文知觉为一个个字母)
3、知觉的选择性
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是物与对象。从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就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两歧图形)
知觉定势: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了后面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吹萨克斯的图)
4、知觉的恒常性
客观条件改变,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我们知觉到的物体的形状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恒常性。(门从开到关)
大小恒常性:但我们从不同距离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变化的,而知觉到的物体的大小却不完全随着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艾姆斯小屋)
明度恒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相对明度或视亮度却保持不变,这就是明度恒常性。(煤球总是黑色的)
颜色恒常性: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表面的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就是颜色恒常性。(家具在不同灯光下,颜色保持相对不变)
向恒常性:指人不随身体部位或视像方向改变而感知物体实际方位的知觉特性。(棒框实验)(梁书P179)
知觉恒常性的影响因素:视觉线索(各种参照物提供的信息)和知识经验(建立的对客观世界的稳定知觉)
(三)空间知觉(对物体空间关系的认识)
1、形状知觉(二维)
脑对物体形状知觉的反应
(觉察)形状的特征分析(之前视觉的时候讲过的,特征觉察器可以自动识别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如:直线,角等)这样就有了原始的对形状的识别了。
(分辨)图形是视野中的一个面积,借助轮廓从而将其余部分分离出来。同时会受到空间上邻近其它轮廓和时间上前后出现轮廓的影响。(轮廓掩蔽)。主观轮廓和错觉轮廓就是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也能看到轮廓(彭P144页有图,一看便懂)
(确认)图形识别(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到知觉到的图形是什么)比特征分析更高级,就是后面讲到的模式识别理论了。
眼动对形状知觉的意义:微小的眼动(微动)对于维持视觉映像和避免局部适应有意义,跳动与信息提取有关,保证了新的信息的提取。
2、大小知觉
脑对物体大小知觉的反应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埃默特定律):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a=A/D,a指网像大小,A是知觉上物体的大小,D是对象与眼睛的距离。
人们在知觉物体大小时,似乎不自觉地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环境中距离线索和网膜投影的大小,都给人们提供了物体大小的信息,这也是人们能够保持大小恒常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物体的熟悉性对大小知觉的作用:当熟悉的物体距离改变时,虽然网膜投影的大小随之改变,但熟悉的大小使人们能较准确地知觉到物体的实际大小(远距离估计铅笔的长度)
临近物体的大小对比:两个实际大小相等的物体,在大的物体包围中的物体显得小,而在小的物体包围中的物体显得大。(多尔波也夫错觉,大小球那个)
体态变化与大小知觉:当观察者俯视或仰视时,知觉对象都会缩小(观察运动场上的气球)
3、深度知觉(三维)或距离知觉
脑对物体深度知觉的反应;人们知觉深度都是依赖于线索的。
肌肉线索(生理线索)
调节:指晶状体的形状(曲度)由于距离的改变而产生的由改变睫状肌的紧张度实现的变化,它只在1~2米范围内有效,也很不准确。
辐合:是指双眼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汇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是双眼的机能,辐合可用辐合角来表示,辐合角的大小就为人们提供了物体距离远近的信息。
人们用调节作为线索少,用幅合作为线索多。
单眼线索(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到的深度线索)
1.对象重叠(遮挡):一个物体掩盖或遮挡另一物体,被掩盖的物体知觉得远些
2.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的现象(火车轨)
3.空气透视: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人们根据这一线索推断物体的远近
4.相对高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事业中相对位置高的物体显得远些
5.纹理梯度(结构级差):指视野中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处对象密度大,近处对象密度小(彭书P153有图,进出沙漠密度小)
6.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近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慢,方向相同。这由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网膜上运动范围的不同造成
7.运动透视:当观察者向前运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注意与运动视差和纹理梯度的辨析)
8.明暗和阴影:阴影反映了相对于光源的位置,由此产生的物体各部分明暗差异,成为深度知觉或距离知觉的线索;同时,明亮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近些,而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远些
9.相对大小:在平面上,相对大的物体看起来近,而相对小的物体看起来远
双眼线索(人们判断深度知觉主要依赖于两眼的线索)
当我们观看一个物体时,两眼视轴幅合在这个物体上时,物体的印象将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点上;这时如果将两眼网膜重叠起来。他们的视像应该重合在一起,既看到单一,清晰的物体。
双眼线索对深度知觉有重要意义: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两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距离的判断失去作用。
4.方位知觉
脑对物体方位知觉的反应
人主要靠视觉和听觉来定向,触摸觉、动觉、平衡觉等起补充作用。
视觉方位定向需要借助于各种主客观参照物。它受文化、习俗等的影响,尤其受经验的影响,是后天习得的一种能力。(天空为上,地面为下)
听觉方位定向主要用于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听觉方位定向能力主要来自两耳听觉的差异,包括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其定向规律有:(音笼实验)
1.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不会混淆,容易分辨;
2.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
3.如果以两耳连线的中点为定点作一圆锥,则圆锥面上各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
时间差: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入两耳的时间差别 强度差:传到两耳时的强度的差别 相位差:传到两耳的声波相位不同(声波的位置)
(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脑对物体顺序性和连续性的反应,表现在对时间的分辨(把不同时间区分开),确认(今天是几号),估量(这节课过了多久)预测(过多久考研)
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昼夜交替);2.有机体各种节律性活动(心跳、饥饿等)3.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1.感觉通道:听觉>触觉>视觉;
2.一定时间内事件的数量和性质(数量多,性质复杂,时间短;回忆往事时正好相反:经历越丰富就觉得时间越长);
3.人的兴趣与情绪(感兴趣,觉得快;期待时,觉得慢)【与火炉坐一起绝对满,和美女坐一起觉得快】
4.人对1秒钟的估计最准确,比1秒钟长的容易被低估,短的容易被高估,间隔越大,人对时间估计的误差就越大。
(五)运动知觉
脑对物体运动特性的反应。
真动(真的动了)
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真正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低于下阈人们只能看到相对静止(时针);物体运动过快超过一定限度,人们只能看到弥漫性的闪烁(闪光融合)。
似动(看上去动了,但是没动)
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
动景运动(最佳运动或Phi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60ms)相继呈现时(低于30ms,同时出现;超过200ms相继出现),网膜会看到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的运动。(电影,电视,广告等)
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浮云导致月亮动)
自主运动:在暗室中,如果你点燃一支烟并注视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
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若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着相反方向在运动。(注视瀑布再看静止的物体)
(五)知觉的信息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加工)是指知觉系统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颜色和明度直接依赖于光波的特性)
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加工)依赖于感知的主体,对事物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和一般只是经验。(火车站接人)
一般而言,在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就占优势。
2、模式识别理论
模式:刺激的空间组合和时间组合,即刺激的整体结构。如视觉刺激模式、听觉刺激模式等,各个模式都不相同,复杂模式还会包含子模式。
模式识别:个体确认所知觉的模式是什么,并将它与其它模式区分开来。是知觉研究中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模式识别过程: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决定它与哪个长时记忆中的项目有着最佳匹配的过程。
1)模板匹配理论:长时记忆中存储了各种与过去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相对应的袖珍副本(模板),内在模板与客观事物的刺激模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模式识别是将刺激提供的信息与相应的模板进行匹配的过程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模型。精确匹配
优点:模板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在知觉过程中如何进行模式识别,并在实现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模式识别中得到了实际运用。
缺点:模板说在解释人的模式识别方面仍然有许多缺陷。①按照该理论的假设,每一个有千变万化现象的同一个事物,记忆系统中都要储备与之一一对应的模板才能识别,需要在记忆中存储大量模板②这种理论对模式识别的解释比较刻板和生硬,缺乏人们在实际知觉中对模式识别的灵活性和变通性③没有明确阐释模板匹配的机制,尤其难以解释人们迅速识别一个新的、不熟悉模式的现象。
2)原型理论:记忆中储存的不是与刺激模式一一对应的模板,而是一类刺激模式的原型(有关某一类事物或刺激模式的概括性表征,反映一类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共同基本特性)。模式识别是在记忆中找到与当前的刺激模式最相似的原型的过程,不需要严格匹配,只要存在相应的原型,新的、不熟悉的模式也可以得到识别。近似匹配
优点:原型匹配理论大大减少了模板的数量,不仅减轻了记忆负担,而且使模式识别的过程具有灵活性和变通性。这种识别过程基本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符。
缺点:理论不够清晰直观;匹配过程只强调自上而下的加工,而缺少自下而上的加工。
3)特征分析理论:每一种刺激模式都能被分解成一些基本特征,同一类别模式的刺激物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刺激信息的特征和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在模式识别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的客观事物,以各种基本特征的方式储存在记忆系统中,模式识别的过程首先是对刺激信息的特征加以分析,抽取有关特征并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系统中已储存的各种相应的特征比较,一旦获得二者特征之间最佳匹配,刺激就被识别。最佳匹配
优点:①依据刺激的特征进行识别,避免预加工的困难,使识别有更强的适应性②同样的特征可以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模式中,极大地减轻了记忆负担③在识别中需要抽取必要的特征,再加以综合,使模式识别过程有更多的学习色彩。
缺点: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没有自上而下的加工,由局部加工到整体加工,无法说明人在识别模式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鬼域模型:Selfridge (1959)提出,以特征分析为基础,将模式识别过程分为4个层次。即映象鬼(对外部刺激进行编码,形成刺激的映象)、特征鬼(对刺激的映象进行分析,分解为各种特征)、认知鬼(监视各种特征鬼的反应,当发现了有关的特征时就会喊叫)和决策鬼(根据这些认知鬼的喊叫,选择喊叫声最大的那个认知鬼所负责的模式,作为所要识别的模式)
(六)错觉
1、错觉的含义
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2、错觉的种类
大小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箭形错觉)
潘佐错觉(铁轨错觉):两条辐合线中间有两条等长的直线,结果一条看上去比另一条长。
垂直—水平错觉(垂直长,水平短)
贾斯特罗错觉:两条等长的曲线,包含在下图中的比上图中的长些。
多尔波也夫错觉:被大的包围显得小,被小的包围显得大
月亮错觉:在天边时大,在天顶时小
形状和方向错觉
佐尔拉错觉:一些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而看成不平行的
冯特错觉:两条直的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直线好像是弯曲的
爱因斯坦错觉:许多环形曲线中,正方形四边略显弯曲
波根多夫错觉:被两条平行线切断的同一条曲线,看上去不在一条直线上。
奥尔比逊错觉: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附上相交于一点的数条线段后看起来方非方圆非圆
格里德火花错觉:看到交叉点上跳跃性的出现火花。

3.错觉产生的原因
1、眼动理论
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可以解释水平—垂直错觉和缪勒—莱耶错觉。后来用网像稳定技术发现,不眼动也能产生错觉。后来认为只要有眼动的准备也能产生错觉。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这是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错觉。
(该理论忽略了错觉现象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可以解释波根多夫错觉和佐尔拉错觉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可以说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可以解释潘佐错觉。

后记
  从这一张内容开始就比较重要了,总所周知,认知一直都是心理学考试的热点。像知觉今年还考了简答题。所以不可掉以轻心。像模式识别理论就是从认知心理学里面加进来的。
  说到似动,格式塔学派是以似动现象的实验起家的。主持这个实验的是韦特海默,观察者是克勒和科夫卡。实验借助于速示器,将a、b两条发亮的直线先后投射在黑色的背景上。如果放映两条线的时间相隔过长,例如2000或200毫秒时,观察者可先见a线,后见b线,没有看见运动;如果时间相隔缩短,例如30毫秒,便可见两线同时呈现,也没有看见运动;如果时间相隔介于两者之间,例如60毫秒,便可见 a线向 b线移动,或只看见运动,没有看见线,这便称作似动现象。这与看电影时所见的相同,电影的相片是静止的,但放映时观众却看见人物形象的活动。
  另外,那个常性误用我是看了半天没看明白,后来才发现,原来就是误用恒常性造成的错觉,难道就不能叫恒常性误用么?
  最后,这个深度知觉,必须吐槽下,自从阿凡达红了以后,全国各大电影院都购进了3d电影放映设备。我们心理学研究的深度知觉在制作3d电影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当然我说的不是这个。相信看过3d电影的各位肯定深有感触,很多电影院的3d效果很是暗啊,似乎白天像下午,下午像晚上。原因就在于他们使用了主动式快门眼镜,原理是这样的,屏幕会先显示给左眼看的画面,这时眼镜会同步将你的右眼遮住,有点像海盗戴的眼罩那样。接着,屏幕会快速切换到给右眼看的画面,这时眼镜就会转成将你的左眼遮住,确保你看到的画面是正确的。这个过程交替的非常迅速,每秒可以到 120 次,因此对人眼来说是无法看到这个左右转换的。这样其实就给你了一个双眼线索。但每只眼睛实际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动式快门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镜看电视一样,并且眼镜很容易疲劳。而世界上主流的偏振光3D眼镜的主要原理是左右眼看到的画面不同,左右眼位置不同所以画面会有一些差异。拍摄立体图像时就是用2个镜头一左一右。然后左边镜头的影像经过一个横偏振片过滤,得到横偏振光,右边镜头的影像经过一个纵偏振片过滤,得到纵偏振光。立体眼镜的左眼和右眼分别装上横偏振片和纵偏振片,横偏振光只能通过横偏振片,纵偏振光只能通过纵偏振片。这样就保证了左边相机拍摄的东西只能进入左眼,右边相机拍摄到的东西只能进入右眼,于是乎就立体了。
希望国内的电影院不要拿坑爹的主动式3d来忽悠大众了,我们又不都是氪金狗眼。

介绍:
(本章以学派来介绍是为了表达格式塔学派为知觉作出的卓越贡献)
格式塔学派(德语:Gestalt theorie)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兴起于20 世纪初的德国,又称为完形心理学[1]。由马科斯·韦特墨(1880~1943)、沃尔夫冈·苛勒(1887~1967)和科特·考夫卡(1886~1941)三位德国心理学家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上创立。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意即“模式、形状、形式””等,意思是指“动态的整体(dynamic wholes)。
格式塔学派主张人脑的运作原理是整体的,“整体不同于其部件的总和”。例如,我们对一朵花的感知,并非纯粹单单从对花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感官资讯而来,还包括我们对花过去的经验和印象,加起来才是我们对一朵花的感知。

给个福利:格里德火花错觉
[attach]249379[/attach]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0 22:44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23 23:51 编辑

六、记忆(一般两道单选+一道多选)
(一)记忆概述
要点:三大系统
1、记忆的含义
现在开始我们要培养认知心理的思想了,也就是要和电脑进行类比,这一章几乎都是认知的观点,所谓认知就是知识的获得也是以个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前面,注意是选择信息,感觉是直接的信息输入,知觉是输入的信息在头脑中经过了整合,这个记忆从信息加工的观点讲,也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也叫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记忆在生活中的意义可以概括为:1、记忆与其他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已经为知觉提供素材)2、记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的培养)3、记忆联结着人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2、记忆的过程
记忆是一个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和回忆或再认,认知心理学认为,记忆包括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
编码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以便更好储存和提取的过程(电脑中文字可以用txt编码方式)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存在人们的头脑中,知识的存储有时也叫知识的表征。(电脑是把经过编码的声音或图像存储在硬盘中的过程)
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再认(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认出小时候邻居)和回忆(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是其基本形式。(用word打开储存在电脑中的文档)
3、记忆的种类(这里容易混淆,要认真辨析)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按照信息的不同加工阶段来分)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以物理特性的编码和形象编码为主,储存时间大概0.25-0.5秒,储存量较大。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段,是当前一刻能够意识到的记忆,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以声音编码为主,同时有视觉或语义编码,保持时间约为5秒-2分钟,记忆容量为7±2个组快。
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它的保存时间长,一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制,以语义编码为主。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图尔文依据长时记忆储存的内容不同来分)
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想起自己参加的一个会议)   
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公式,定理)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根据提取时是否需要意识参与来划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是有意识的记忆过程,能随意地提取记忆的信息,能对记忆的信息进行较准确的语言描述。
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一般没有意识过程的参与。它具有自动的和无意识的特点,其形成和提取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认知过程一般不能用语言表达。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安德森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特点来划分)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学习游泳,骑自行车,广播体操等)
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能用语言描述的,比如日常生活知识)
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记忆的脑学说(和脑机能学说是一样的)
整合论(拉什利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而不是特定部位的机能)【这里居然彭版普心翻译成拉胥里,应该与前面的保持一致啊!】
定位论(布洛卡认为脑机能是有特定区域负责的,潘菲尔德电刺激颞叶引起回忆,鲁利亚认为皮下组织和记忆有关)
记忆的SPI理论(重点)
首先,记忆包括记忆过程和记忆系统,记忆系统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记忆的分类(分成不同的系统),记忆过程就是编码、存储和提取这三个。图尔文提出SPI理论就是将这两类结合在一起。
SPI理论假定存在五种记忆系统:分别是程序记忆系统(存储怎么做事的),知觉表征系统(相当于知觉中的辨认物体),语义记忆系统(存储一般知识和规律)、初级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对事实事件的记忆)。编码过程是串行的,就好像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这么个过程。不能反过来。存储是并行的,一次编码会同时在多个记忆系统中存储。提取时独立的,就是说从一个系统提取信息时不受其他记忆系统的干扰。
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和独立(independent)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这三个词几种说明了多重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
斯奎瑞在1992年研究发现了不同记忆系统的脑机制,也就是不同记忆系统由不同的脑结构负责,陈述性记忆(内侧颞叶),程序性记忆(纹状体、新皮层,杏仁核等)
记忆的脑细胞机制(细胞层面上)
1.反响回路(短时记忆)
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与皮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小白鼠跳台实验证明反响回路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2.突触结构(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近来的研究(丰富环境与贫乏环境小白鼠实验)表明,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改变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度的生理机制。这种变化包括相邻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变化、神经元胶质细胞的增加和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数量的增加等。
3.长时程增强作用(加固长时记忆)
在海马的一种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短暂的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的连接强度增加,这种增强称为长时程增强作用(LTP)。这种LTP具有专一性,它指对受到刺激的通路其强化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海马是长时记忆的暂时性储存场所。
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分子层面)
1.核糖核酸
有人认为,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分子结构来承担的,当神经细胞受到反复刺激,RNA在这些神经细胞中的浓度会增加,若RNA合成被阻断,记忆就遭到破坏(训练小白鼠走钢丝后RNA增加)(什么奶粉富含DHA估计就是玩的这个)
2.激素和记忆
人们一般认为,激素能够影响记忆的保持,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某些激素能使大脑更好地注意当前输入的信息,从而加强了记忆的保持
(二)感觉记忆
1、感觉记忆的含义
客观刺激停止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也叫瞬时记忆。感觉记忆保存时间极短,越0.25~2秒,其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刺激物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感觉记忆具有较大容量,几乎可以接受所有输入的信息,占主要的编码形式是图像记忆。感觉记忆的作用在于,为大脑提供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选取和识别的时间。
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
图像记忆(斯柏林)
图像记忆是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特征,能保持一个生动的视觉图像,它是感觉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形式。由斯波林首创的部分报告法证实了图像记忆的存在,该实验还证明了感觉记忆具有相当大的容量,大约9个,但保持时间最大不到2秒
声像记忆(莫瑞)
声像记忆是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声像记忆的存在是由莫瑞等人仿照部分报告法实验确定的,后来达文等对其性质进行研究,表明其消退时间约为4秒,但容量约5个,小于图像记忆。
3、感觉记忆的特征1.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2. 记忆的容量比较大3. 信息保持时间极短
4. 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含义
短时记忆是指人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编码、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是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环节。包括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两个成分:
直接记忆是指输入的刺激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编码,仅在脑中短暂存储,但信息容量非常有限
工作记忆是处在工作状态的短时记忆。容量比短时记忆要小(因为加工编码要占一部分容量)
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编码形式(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
听觉编码(通过语音相似性对回忆效果的影响,康拉德发现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则很少混淆)【是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
视觉编码(让被试判断两个字母是否是同一个字母,分为同形和同音,结果同形的更快)【一般在依靠视觉编码的作业上才有优势】
在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形式编码,之后才逐渐向听觉编码过渡。
影响编码的因素觉醒状态,组快和加工深度
觉醒状态: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很困时也记不住东西)
组快:米勒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组快。组块意思是把几种信息组织成一类块得过程。组快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熟悉英语的人,可以通过单词来建立块,不熟悉的人只能通过字母)
加工深度:加工越深记忆效果越好(理解后背起来就容易多了)
3.短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
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有效方法分为机械复述(不断简单重复)和精细复述(对信息进行分析后与过于经验形成联系),而且简单的机械记忆并不能取得好的记忆效果。
提取是通过完全系列扫描的方式。斯腾伯格经其加法反应时实验提出,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一个完全系列扫描过程(对全部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然后再作出判断)。(平行扫描:被试同时对短时记忆中保存的所有项目进行检索;自动停止的系列扫描:即被试对项目逐个检索,一旦找到目标项目就停止检索)
4、短时记忆的特征1. 信息保持时间也很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2. 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3.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意识的,可操作的4. 复述是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途径
5、工作记忆(处于工作状态的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是指在执行认知任务过程中,用于信息的暂时储存与加工的资源有限的系统
Baddeley提出的工作记忆包括三个部分:包括注意控制系统——中枢执行系统,以及为其服务的两个子系统“负责视觉材料暂时存贮和处理的视空初步加工系统” 和 “负责口语材料暂时存贮和处理的语音回路”
1,基于语音的语音环。主要用于记住词的顺序。
2,视空图像处理器。重要用于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
3,类似于注意的中枢系统。主要用于分配注意资源,控制加工过程。  
研究工作记忆的实验有双任务实验,其基本假设是:如果两个任务同时使用某一个成分,那么两个任务的成绩都将不会理想;如果两个任务同时使用不同成分,那么两个任务的成绩应该同分别完成两个任务一样好。
(四)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含义
长时记忆是指储存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大部分来源于对短时记忆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编码)
长时记忆的编码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或者分散的单元组合成新的知识框架
按语义类别编码:记忆语词概念时总是按照语义关系进行归类。(自动把苹果整合进水果类别)
以语言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借助语言的某些特点,如语义、发音、字形等,对当前输入的某些信息进行编码,使其成为可以储存的东西(记住神马自动和什么联系起来)
利用语言的音韵和节律等特点。(我们作诗作词要押韵是,朗朗上口,容易记)
主观组织:如果不能分类和联想的话会采取自己组织的方式(用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
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因素:1.编码时的意识状态(通常有意加工效果优于自动编码,自动编码与无意识过程相关)2.加工深度(大多数情况下有意识记的效果比机械识记效果好)
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和提取
存储后的动态变化:在长时记忆当中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表现在质和量两方面
内容概括化(细节忽略了)内容完整化(更加合理和有意义)内容具体化
:逐渐下降
另外还表现为记忆恢复现象,学习一段材料后过一段时间测量要比立即测量效果好。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了
提取:包括再认和回忆
再认:再度呈现能认识。分为感知和思维两种,感知是迅速直接的(熟悉歌曲立即确认)思维水平还要依赖于再认的线索(做选择题)
回忆:过去经验在头脑中重现的过程。以联想为基础(我们背课文时总要想一下上一句是什么)
联想的四大规律(符合的话容易联想):接近律(时间空间接近),相似律(外形,性质相似),对比律(相反的特征)和因果律(存在因果关系)
再认容易,回忆难。且再认在个体心理发展出现的时间更早。话到嘴边说不出来的叫“舌尖现象”(解决方法是休息一下再回忆)
4、长时记忆的特征
1. 信息保持时间很长2. 记忆容量无限3. 内容会发生重构4. 语义编码是主要的编码形式
(五)遗忘
1、遗忘的含义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的现象就是遗忘
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叫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2、遗忘曲线
著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保持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以无意义音节为记忆材料,以再学法的节省率作为保持量的指标。结果发现,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保持量是不同的,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学后短时间内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渐渐稳定地下降,最后接近稳定。这条曲线被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时间上先快后慢,数量上先多后少)
3、遗忘理论
衰退说
衰退理论认为,对材料的识记会在大脑皮层留下痕迹。遗忘是由于这些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消失所致。这种说法容易被人们接受,但却很难用实验证实。
干扰说
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回复。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系列位置效应:中间部位同时受两种抑制影响,因而识记与回忆较为困难。
若前后学习的材料完全相同,后学习即是复习,不产生倒摄抑制。在学习材料由完全相同向完全不同逐步变化时,倒摄抑制开始逐渐增加,材料的相似性达到一定程度,抑制作用最大,以后又逐渐减弱,到了先后识记的材料完全不同时,抑制效果最小。
压抑说
压抑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有些经验进入人的意识会使人产生痛苦的体验,因此被压抑到无意识中。一旦这种压抑解除,记忆就能回复。
提取失败
该理论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4、影响遗忘的因素
(1)时间
(2)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熟练的动作和形象的材料遗忘得慢;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遗忘要慢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
(3)学习材料的意义
学习材料对识记者的记忆和作用会影响遗忘的进程。人对无重要意义、不符合自己需要和兴趣的、在生活中处于次要地位的信息遗忘得快,反之则慢。
(4)学习的程度
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容易遗忘;若达到恰能成诵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就叫过度学习,适当的过度学习比恰能背诵时记忆效果要好些。
(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近因效应是指最后呈现的材料较容易回忆,遗忘较少;首因效应是指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
(6)识记者的态度
感兴趣,有需要的遗忘慢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这个大纲没有单独列出但很重要)
1. 加工深度(对内隐记忆无影响,对外显记忆有);
2. 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相对外显记忆会持久许多);
3. 记忆负荷量(对内隐记忆无影响,对外显记忆影响就很大);
4. 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有很大影响,对外显记忆则几乎没有);
5. 干扰因素(对内隐记忆无影响,对外显记忆则有)。
后记
首先就是吐槽这个SPI理论,其实这个理论是很简单的,但是感觉书中并没有说的很清楚。说白了,这个记忆系统实际上只有三个就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那个(程序记忆系统、语义记忆系统、情景记忆系统三者其实合起来其实就是长时记忆),而且陈述性记忆和情景记忆实际上就是同一种记忆。因为分别是图尔文和安德森提出来所以就不一样的名字。但是后期SPI理论提出的时候,就把两人的合起来了。而我看到其他名称一栏,知觉表征系统叫启动效应(本人才疏学浅,不能理解,查过以后发现是负责辨认出物体,但是对用途一无所知,应该就是知觉中进行到了觉察和辨认两个部分却没有确认,是内隐的,为感觉记忆服务)
看到激素能提高就记忆力,想到了为什么国外的学生在考试前会打激素呢,原来就是这个用途啊,不过我们可不能这么干,激素会干扰人正常的新陈代谢,滥用可是会出事的。
介绍
图尔文 (May 26, 1927- )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在人类记忆方面的研究世界著名。他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和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并认为记忆的存储和提取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功能。1983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土。
GeorgeA.Miller:G.米勒(1920- ),美国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在记忆方面的研究十分著名。他1956年发表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对于短时记忆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6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3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艾宾浩斯(18501909),1850年2月24日出生于德国波恩附近的一个富商之家。17岁进入波恩大学学习历史与哲学,1873年获得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的七年中遍游英法等国从事独立研究。大约于1876年,艾宾浩斯在巴黎的一家旧书店里买到了一本费希纳著的《心理物理学纲要》。这个偶然的机会深深地影响了他,也影响了当时新心理学的发展。艾宾浩斯深受费希纳用于研究心理现象的数学方法的启发,决定运用严格、系统的数学方法研究已经被冯特认为无法研究的高级心理过程----记忆。此后,他放弃了哲学,转而探索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研究记忆,正是这一工作发掘了实验心理学的无穷潜力。1880年,艾宾浩斯成为柏林大学的讲师,1885年出版了《记忆》。1894年晋升为柏林大学的教授,不久转任波兰的布雷斯劳大学教授。1908年出版了《心理学概论》。1909年2月26日,这位虽然著作不多,但却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心理学家病逝。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0 22:44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4 21:42 编辑

七、思维(一般两个单选和一个多选)
(一)思维概述
1、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前面感知觉都是初步加工,记忆则是负责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思维是对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
2、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凡是电脑都有CPU就概括了电脑的特征)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通过行为来研究心理)
3,思维是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过去认为是地心说现在改组成日心说)
3、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为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所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修自行车)【三岁只有这种思维,成人也有但是思维水平更高】
形象思维: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进行思维。(导演拍电影时现在大脑中预演一遍)
逻辑思维: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成为逻辑思维。(学习心理学)
根据思维活动依据的对象分为:
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的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果实都是可以吃的)【由于人的经验有限,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心理是脑的机能)【往往能抓住本质,使问题得以解决】
根据思维的表现方式分为:
直觉思维:人们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警察辨认罪犯)
分析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的结论。
根据思维的方向分为:
辐合思维: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数学证明)
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如何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根据思维是否有创造性分为:
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砖头盖房子)
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式。(砖头当锤子)【发散思维+辐合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4、思维的过程
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往往是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段落大意)
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他们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中心思想)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区别与联系)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抽出共同属性,如钟能记时)
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之分。初级概括是在感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按形状的共同属性分类皮球苹果一类)高级概括是根据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按照本质共同属性分类苹果香蕉一类)
(二)概念
1、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认识,它主要通过语词表现出来。每一个概念包括外延和内涵两个部分,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概念的范围。(如美女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美丽的女人,外延可以是所有符合这个条件的人,如刘亦菲,范冰冰等)。不同概念可以用同一词表达(千金),不同词也可以表达同一概念(医生,大夫)
2、概念的种类
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程度分为:
具体概念:按照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根据表面现象来概括,皮球苹果一类)
抽象概念:按照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根据本质现象来概括,苹果香蕉一类)
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分为:
合取概念: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毛笔:有毛,是笔,才是毛笔)。大部分概念都是这种
析取概念: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比如好学生,好可以是指学习努力,成绩好,热爱集体等。只有其中几种就可以称为好学生,不必全都具有。)
关系概念: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高低,上下,大小,左右这种概念)
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可以分为:
自然概念: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由事物自身的特性决定的。(声,光,电)
人工概念:在实验室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认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常都是人为确定的。
3、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形成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要想搞清楚概念的形成必须先知道概念的结构
概念结构的几种理论
1、层次网络模型(柯林斯等人提出,认为概念是以节点的形式存储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按照类属关系形成网络)
2、特征表理论(波纳等人提出,认为,概念的结构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例如:“鸟“的定义性特征为有羽毛、无齿有喙的动物,两个定义性特征的合取就构成了鸟的概念。)
3、原型模型(茹什提出,概念是以原型来表征的。比如:鸟的原型可能是麻雀)
概念的形成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
概念形成的假说:
1、假设检验说(布鲁纳认为概念的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人工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目的是为了说明自然概念的形成)
2、样例学习说(茹什认为自然概念的形成是对样例的记忆)【鸟在头脑中是以麻雀或燕子的形象来表征的】
概念形成的策略:布鲁纳提出了概念形成中的四种策略
保守性聚焦: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聚焦点)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假设(整体假设),然后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属性或特征来对这个假设进行检验。
冒险性聚焦: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假设(整体假设),然后同时改变一个以上的属性来检验这个假设。这种策略带有冒险性,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现概念。
同时性扫描:是指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属性形成的多个部分假设,然后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验证。采用这种策略,记忆负担较重,难度较大。
继时性扫描:指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反馈,每次只检验一种假设,若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
相比而言,保守性聚焦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概念形成策略。
4、概念的掌握(梁书P285页)【小白的大纲解析总结的非常好】
概念的掌握是个体掌握同类客观事物或现象共同的本质特征或属性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是个体积极的认知活动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
概念掌握涉及新概念与人脑中原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它是概念的同化过程,这个过程依赖两个方面的条件: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概念的相关信息;呈现概念表述是否清晰
概念掌握的学习模式
类属学习:指个体把新概念纳入到自己认知结构的相关部分,使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并建立联系的过程。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总括学习: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概念的基础上再学习一个上位概念;
并列结合学习:指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概括层次相同,两者既非上位关系又非下位关系时
概念掌握的影响因素
学习材料的影响:概念的属性或特征会影响个体概念的掌握,尤其复杂概念;具有特征图例的客观事物(房子、脸)要比具有空间特征图例的(圆、各种形状)容易识别,而抽象图形就很难识别;而当概念的有关具体特征或属性越鲜明突出,就越容易掌握
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学习者自身的知识、经验、年龄、性别、智力、动机、情绪、疲劳程度等个体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策略等,都会影响概念的掌握
下定义: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概念内涵的过程,是构成概念体系和掌握概念的重要环节,适时的下定义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进而有利于理解和存储。
科学概念的理解:教师在教授科学概念过程中应应用多重手段使学生掌握好科学概念,形成科学体系,并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得以运用,进而深化掌握水平。
(三)推理
1、推理的含义
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过程。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大脑右半球在推理过程中期重要作用
2、推理的种类
重点是演绎推理
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组成。
(但实际上总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结论,伍德沃斯认为是前提所使用的逻辑词产生了“气氛”影响了人们的判断,称为气氛效应)
查普曼等人认为发生错误不是由前提的气氛造成的,而是对前提解释上的错误,称为换位理论)
约翰逊—莱尔德等人认为推理过程实际上是创建并检验心理模型的过程,由于工作记忆的限制,对前提加工不充分,只根据这种前提就创建了心理模型。称为心理模型理论
线性推理:又叫关系推理。认为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关系。
休腾洛切尔等认为,线性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并按一定的空间系列进行操作,即人们把前提结合成统一的视觉形象,把一些项目按大小想象为自上而下的垂直排列或自左至右的水平排列。这样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从这个空间系列中的相对位置来判断。
克拉克等人认为,线性推理的前提不是由表象表征的,而是由命题来表征的。在现行推理时,人们首先把前提转换成命题形式。   
条件推理: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人们在条件推理中,存在着一种对规则进行证实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证实倾向是由于材料的抽象性、人工性导致的。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问题的种类包括明确限定问题(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都做了明确规定,例如数学证明题)和非明确限定问题(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都不清楚,例如如何写好一篇心理学论文)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分为四个阶段:
发现问题(衣物脏了)、明确问题(衣物脏了穿出去别人会笑话)、提出假设(可以放进洗衣机里去洗)、检验假设(就去洗了)
3.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策略:按照问题的规则,搜索所有途经,直至选择一种有效方法解决问题。采用算法策略可保证问题的解决,但却需要大量的长时。(就是穷举法,破解密码有时就用这个)
启发式策略:根据已有的经验,采取较少的认知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虽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省力。
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手段—目的分析: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但有时人们为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便最终达到目标。
    爬山法:采用一定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区别:爬山法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不同在于手段—目的法有时会暂时扩大目标,而爬山法是一种纯粹向前进的策略。
逆向搜索策略: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更适合于解决那些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通路的问题。
选择性搜索:指根据已知的信息和某些有关规则,选择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并从突破中获得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搜索直到解决问题。
类比迁移策略:指把个体先前解决问题(基础类似物)的信息抽取出来并应用到解决新问题(目标相似物)上的策略。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知识表征的方式(九点连线图)
知识表征的方式不正确也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2)定势(倒水实验)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叫心向。近似于迁移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3)功能固着(砖头总是用来盖房子的,想不到当锤子用)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了某种物体的倾向叫做功能固着,在它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克服功能固着叫功能变通。一方面要有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具有思维的灵活性。
5)动机
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一条倒U型曲线来说明。中等强度时候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超过一定水平反而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
6)情绪
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而积极情绪将有助于问题解决
7)人际关系
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到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例如从众现象。
(五)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理论不能直接地解决一个问题时,在已存储的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地分析和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过程。
远距离联想能力:指在彼此相距很远的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
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新颖性
与一般思维活动相比,创造性思维最突出的特征是与创造性活动联系在一起,其结果具有新颖性
2)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
由于发散思维具有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可以打破原有思维模式,产生新颖独特的思想,因而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但发散思维不能离开聚合思维单独发生作用,必须通过聚合思维依据一定标准,从众多选择中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3)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
由于创造性想象可以弥补问题解决时有关事实的不足或尚未发现的细节或某些环节,提供位置事物的新形象,从而使创造性思维成果具体化,这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4)灵感状态
灵感状态是创造性活动的典型特征之一。灵感是指人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认知飞跃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集中全部经历解决问题时,因偶然因素的触发而突然出现的顿悟现象。但灵感并不是个体的心血来潮,若没有个体巨大的劳动作基础,是不可能有灵感出现的。
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准备期:积累有关知识经验,搜集相关材料。
酝酿期:对问题和资料进行深入地探索和思考。
豁朗期: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产生的时期,又叫作灵感期。
验证期:对新思想或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
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酝酿和社会因素。
酝酿:长时间思索仍未找到答案,往往休息一会儿就能找到。原因在于打破了定势和功能固着有助于形成新的表征
社会因素:(社会惰化和社会助长)
(六)表象
1.表象的含义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头脑中出现关于事物的形象。(闭到眼睛想下苹果就出来了)
2.表象的特征
直观性:指表象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想的苹果就是个苹果)遗觉象:指给儿童呈现一张内容复杂的图片,30秒后把图片移开,让其看灰色的屏幕,这时他会看见同样一张清晰的图片,甚至能描述图片中的细节,犹如图片仍在眼前一样。
概括性:表象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具有抽象性。(表象的苹果并没有那么活生生的)
可操作性:是指人们可在大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你可以自己构建苹果的大小,方向等)
可操作性可以用心理旋转实验来说明,字母垂直时反应时最短,字母旋转至180°时反应时最长。说明人们倾向于把倾斜的字母在头脑中旋转到直立的位置。
3.表象的种类
按照感觉通道来划分:视觉表象(想起母亲的笑脸)和听觉表象(想起吉他的声音)
按照表象的创造程度:记忆表象(朋友的音容笑貌)和想象表象(想起自己将要考研的场景)
4.表象理论
(1)Paivio(佩威奥)的双重编码理论(图像文字配对实验)
佩威奥提出,脑中存在表象和语言符号两种信息编码和储存系统。
一是表象系统,它对具体的事物或事件信息进行编码、存储、转换和提取,其表征类似于知觉;二是言语符号系统,主要用言语听觉、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对信息进行加工。该理论认为,语言系统直接处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同时充当非语言对象、时间和行为的符号功能。
双重编码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强记忆和识别
该理论还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加工:
1.表征型的,语言或非语言表征的直接激活
2.调用型的,通过非语言系统激活语言系统或反过来通过语言系统激活非语言系统
3.联合加工,在语言系统内部和非语言系统内部的表征的协同激活
(2)Kosslyn(科斯林)的表象存在论和计算模型
以科斯林为代表的表象存在论认为表象与现实客体的知觉相似,人们可以对表象进行操作,而这种操作类似于对具体事物的操作。为此还进行了心理扫描实验,重点研究了距离效应和大小效应。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科斯林提出表象有两个主要因素:
表层表征,即出现在视觉短时记忆中的类似图画的表征;
深层表征,即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用于生成表层表征。深层表征又分两种:本义表征提供关于某一客体的形象信息。在计算机模型中作为坐标表储存的,它们指明各点在视觉短时记忆中的位置,以形成客体的精确表象(表象文件);命题表征是由抽象的命题表构成的,它们是解释客体的。(命题文件)
该理论认为表征生成表象的过程为:
图示过程:将深层的本义表征转换为视觉短时记忆中的表象
发现过程:在视觉短时记忆中搜索某个特定客体或其部分
放置过程:实现各种必要的操作,使客体的各部分处在表象中正确的位置上
表象过程:协调上述3个过程的活动。
(七)想象
1.想象的含义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主要用于处理图形信息,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形象思维。
想象的综合过程有黏合(美人鱼,猪八戒)、夸张(九头鸟,小人国)、典型化(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
2.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把想象分为两种:
无意想象也叫不随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做梦,精神病,嗑药)
有意想象也叫随意想象,它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据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不同又可分为:
  再造现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创造性水平低(看哈利波特想到了魔法世界)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发明创造)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神话童话)
理想是当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时的想象。幻想和理想都是指向于未来,与人的愿望相联系。(成为心理学家)
但是,幻想不一定以客观规律作依据,因而不一定具有实现的可能;而理想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空想是一种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没有实现可能的想象(2012世界末日)
3.想象的功能
(1)想象有预见作用,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对那些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尤其突出
(3)想象有代替作用,当某些需要不能得到实际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得到代替满足
(4)想象的新颖性、形象性是人们创造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5)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后记
思维这一章相关理论比较多,很多都是来自梁书,要认真看,理解起来虽然比较抽象,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大家要多去思考。一般考试以选择题为主大家能再认就行了。像今年的一道题目,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A间接性B抽象性C概括性理解性。这个虽说貌似是梁书配套习题集里的题目,但是理解了间接性的含义也能马上答出来。
介绍
RobertWoodworth:武德沃斯(1869-1962),美国心理学家,机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全部活动,包括意识和行为。针对行为主义的S-R,他提出S-O-R,即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增加有机体的作用。191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21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JeromeS.Bruner:布鲁纳(1915-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语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7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5 10:42 编辑

八、言语(一般一个单选或两个单选)
(一)言语概述
1.言语的含义
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词规则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运用语言工具(这种符号系统)进行思考和社会交往的行为过程
(独立表达完整语义的结构单位是句子,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是词,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语素,能够区别语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位)
2.言语的功能
交际功能: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过程(上课)
符号功能:言语中的词总是标志着一定的对象(西瓜)
概括功能:不仅可以标示符号功能说的对象,还可以标示某类事物的许多现象(例如文具包括很多样)
3.言语的种类
按照语言活动分类
外部言语(与他人交际的言语,那种看得见或听得见的言语)又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口头言语(听得见的言语)又包括(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对话言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聊天、辩论)【情境性,简略,直接交流,反应性四大特性】
独白语言(一个人完成言语活动:演讲、授课、做报告)【独自,开展,有准备有计划三大特性】
书面语言(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或阅读来接受别人思想的言语,也就是看的见得言语:看书,写作)【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三大特征】
内部言语(不出声的,自问自答的言语:想着明天干什么,会在大脑中组织言语)【隐蔽性,简约性两大特点】
(二)言语的中枢机制
1.言语运动中枢
即布洛卡区,位于左侧额叶处,该区病变会引起运动型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这类病人的发音器官完整无损,但发音困难,说话费力,理解能力也受一定破坏,但病人的阅读和书写能力不受影响。(有点像口吃)
2.言语听觉中枢
即威尔尼克区,位于颞上回,其主要作用是分辨语音,形成语义。该区病变会引起接收性失语症,是一种失认症,病人说话时语音语法好像正常,但说出的话没有意义,还会对词义作出错误的估计。若切断病人的弓形束,也会产生同样现象。病变较轻的形式叫词盲,这种病人可以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出语言来。(听不懂,说话没问题)
弓形束:连接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的联系神经
3.言语视觉中枢
该区位于顶—枕裂附近的角回处,负责书面语言与口语之间的相互转化。该区病变可引起语义性失语症(听—视失语症),这种病人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出现阅读障碍。(看不懂,说话没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艾克斯勒中枢负责书写功能(一切正常但写不来字)
(三)言语感知和理解(统称言语的认知)
1.言语感知
言语感知指一个人在接受他人的言语刺激时,对其语音、语调等进行识别、辨认并将其转变为具有符号意义的过程。
口头言语感知(对语音的识别过程)
人脑将语音的声波自动分析出来,可以通过语图仪来研究
口语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语义。
影响因素(音位的特征,语音强度,噪音掩蔽,上下文语境和预期,语言学知识)
书面言语感知(接受文字材料,对字词作出正确的判断的分辨)
1、单词再认(我们是要通过从文字材料中提取单词的特征:图形,语音,语义,词法,句法)
影响因素(词频,部位信息,笔画数量和字形结构,语音,上下文内容)
2、句子阅读(对句子所含信息的接受,一般用过测量阅读的速度和正确率来研究)【用速示器来研究】
2.言语理解
指听懂别人的话,或看懂文字材料,也就是在感知基础上使语音和文字在大脑中建立起意义的过程
言语理解的系列模型认为,言语理解是包含一系列顺序相对固定、自下而上的加工,先从语音开始加工,然后到词汇,再到句法和语义的加工。朝着一个方向。
言语理解的相互作用模型认为,不同水平的阶段也可以相互作用来实现。既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加工也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加工。
实际上包括言语声波——语音知觉——字词识别——句法分析——语义表征四个阶段
词汇理解(词汇是可识别的最小的意义单位,通过词的输入来揭示词义的过程)
影响因素
(1)单词的部位信息:拼音字母中单词开头字母和结尾字母在词汇辨认中有重要作用。汉字中保留字的完形有利于汉字识别,前面的笔画提供了较多的信息(左部比右部重要,上部比下部重要)
(2)正字法规则:是指使文字的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
(3)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字母越多识别时间越长(词长效应),汉字中笔画的数量越多识别时间越长(笔画数效应)
(4)字形结构:左右结构的汉字较上下结构、独立结构的汉字容易再认。
(5)字词的使用频率:词语的使用频率越高,识别的时间就越短(词频效应)
(6)语音的作用:通过语音中介启动技术,发现语音相关有促进作用。
(7)语境的作用:语境提供的信息可促进或抑制词的识别,对高频词的促进不明显,对低频词则非常显著
(8)语义的作用:具体词比抽象词更容易识别,意义较多的词比意义较少的词容易识别
3.句子理解
句子理解是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
句法分析是将句子分解成不同的语法
语义分析是句子中词的意义以及和其他词的关联
影响因素有:
(1)句子的类型:理解否定句比理解肯定句需要较长加工时间(真肯定<假肯定<假否定<真否定)
(2)词序:中文一般按照主谓宾的顺序,顺序改变会难以理解。
(3)语境:不同情境下对句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开刀的是他父亲,不同情境中可以指医生或病人)
(4)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对句子的切分方式不同,句子的意义可能就不同(妈妈亲了我爸爸也亲了我)
4.语篇理解
语篇理解又称课文理解,是语言理解的最高级水平,是在理解字、词、句子等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揭示课文含义的过程。
影响因素:
(1)推理:在已有的信息上增加信息或对课文的不同成分建立连结(我们考研英语的阅读理解总有一道infer的题目)
(2)语境:既包括文字形式、也包括图画等其他形式(我们考研英语的大作为就是测这种语言能力,看图说话)
(3)图式的作用: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例如故事图式(我们看小说交代的背景,情节,主题,结局)
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
语言理解不仅依赖于对以上语言材料的正确感知,还依赖于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各种形式的知识经验。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相互作用的过程,根据所构建意义的过程。

不知为何,大纲并没有语言的产生这个内容,对于语言来说,没有这个是不完整,特别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法。
附加:乔姆斯基转换生成法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
乔姆斯基认为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构作出语义解释。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作出语音解释。
后记
本章内容最少,最容易记,最贴近现实,估计不用三小时就能背完了。另外还可以更好的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给个11年得真题)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是( d )A音位B 语素C词D句子(2011年居然就考了这样一道题,一般看过书的,蒙都能对吧。)
彭老从事二十多年的语言研究写的这一章内容,认为语言既是符号系统又是行为过程。彭老的书全是讲语言的,也就是语言和言语是一回事,但是从大纲却写着言语。我查阅了资料发现,《简明牛津语言学词典》:“语言。1. 普通意义上的语言,如英语,日语。与之相对的也是作普通意义上的‘方言’;2. 人类用口语或书面语进行交际的现象,也是普通用法。因而语言学的对象既包括人类一般特性的语言
.《剑桥语言百科全书》:“语言。1. 人类社会用来交际或自我表现的、约定俗成的声音、手势或文字系统。2. 一种特别设计的信号系统,以为计算机进行编程与进行人机对话。3. 动物用来交际的手段。4. 语音学(常包括音系学)以外的语言符号。”
也就是说语言既可以作为符号系统也可以作为这种交际现象。彭老自己也说语言是language,言语是speech,言语在新华字典中意思就是说出来的话。所以在我看来大可不必对言语和语言进行严格区分。叫语言感觉更好(只听过语言学和中国语言大学的说)但是为了考试大家还是做些区分吧。
介绍:
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1928年12月7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1947年,在哈里斯的影响下他开始研究语言学。1951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硕士论文《现代希伯莱语语素音位学》,1955年又在该校完成博士论文《转换分析》,获得博士学位。从1955年秋天开始,他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曾任该校语言学与哲学系主任,并任该校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为语言学界培养了一批有素养的学者。
彭聃龄,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教授,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曾系统担任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教学工作。长期从事汉语认知研究,包括汉字识别、汉语句子与课文理解,汉语儿童语言发展、汉字识别的计算机模拟、汉语的脑成像研究等。发表论文160多篇,部分论文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7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5 18:31 编辑

九、情绪和情感(一般两个单选+一个多选)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心理过程。
情绪和情感的三种成分:主观体验(感受,属心理层面),外部表现(行为)和生理唤醒(生理反应,恐惧则心跳加快)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有机体适应环境,如落水时呼救)
动机功能(是动机的源泉,可以激励人的活动,如地震会产生恐惧情绪,增加内驱力来面对灾害)
组织功能(对其他心理活动也有组织作用,心情愉快,认知活动的效果也好)
信号功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通过表情实现。眉目传情就是这么个事)
3、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联系:情绪和情感都是与人的特点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统称为感情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又通过情绪来表达。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应了情感的深度
区别:情绪主要指情感过程,也就是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中彩票之后的狂喜】
情感主要是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我热爱心理学】
一般情绪可以描述动物和人,而情感一般描述人。
情绪的维度
包括动力性,强度,激动型和紧张度。(这些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
动力性:情绪满足可以提高人的活力
激动型:包括激动与平静两级
情绪的强度:从愉快到狂喜
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维度理论:三维理论
冯特情感三维说: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
施洛伯格: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激活水平
普拉切克:强度、相似性、两极性
四维理论
伊扎德: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种类
我国《礼记》“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生物进化的角度分为基本情绪(先天就有的)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而成)
伊扎德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类的11种基本情绪,和三类复合情绪(基本情绪的结合、基本情绪和认知的结合、基本情绪和内驱力的结合)有大概上百种
罗素提出了情绪的环形模式,认为情绪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愉快——不愉快和中等强度——高等强度)
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心境: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不是对于某一事物,而是以同样态度对一切事物(考研被录取后的一段时间比较高兴)
激情:强烈的,爆发性的,短促的情绪状态。会产生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怒发冲冠)(考试成绩刚出来的时候如果380分,那么会立即处于激情状态之下)
激情状态下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也就是自我控制力减弱,做出出格的行为来。但是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所以是要负责的。(药某采用这个理由来辩护是站不住脚的)
应激:对意外的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地震后逃命)包括(动员,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汶川地震后很多救援队的人回来后都得了适应性疾病
2、情感的种类(道德观,理智感,美感)
道德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拾金不昧)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作对一道题感觉很愉快)
美感:依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雄伟的长城)而且美感和道德感是紧密联系的(拾金不昧人是美丽的)
(三)表情
1、表情的含义
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
2、表情的种类
面部表情:脸部变化表现各种情绪状态。(眼睛对表达忧伤最重要,口部对快乐和厌恶,前额对惊奇,眼睛、嘴和前额对愤怒。)(最容易辨认的是快乐、痛苦,较难辨认的是恐惧,悲哀,最难辨认的是怀疑,怜悯)
姿态表情: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
身体表情:身体姿势的变化(高兴时捧腹大笑)
手势:后天习得的,通常和言语一起使用,受社会文和传统影响(OK手势)
语调表情:朗朗笑声是愉快,呻吟是痛苦
(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整体说)情绪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控制的。情绪包括两个系统,趋近系统(愉快)和退缩系统(恐惧)
(定位说)前额皮层(左边与趋近系统有关(积极),右边与退缩系统有关(消极)
杏仁核(知觉和产生消极情感),对于厌恶学习很重要(对某物的喜好因后者与有害刺激多次联系而对其产生厌恶或回避的现象。)
海马在情绪行为的背景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如损坏,会在该高兴的时候哭)
前部扣带回与情绪加工有关
网状结构:和注意一样,都是维持觉醒状态和兴奋性的作用。另外也是生理唤醒的必要条件。
积极情绪定位在左半球,消极情绪定位在右半球(和前额皮层一致)
(五)情绪理论
1、早期的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先有生理上的变化,后有情绪)
情绪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结果。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贡献: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的作用
缺陷:忽视了中枢神经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他们认为,你看见蛇害怕,是因为交感神经释放出肾上腺素,使你后退,然后才产生恐惧的)
坎农—巴德学说(不在植物性神经,而在丘脑)
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植物性神经,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冲动,传导至丘脑,向上到大脑皮层产生情绪,向下到交感神经引起生理变化。而且是同时发生的。
(你看见蛇害怕,是因为丘脑向上传递蛇的信息到大脑皮层产生情绪,向下到交感神经引起生理变化)
贡献:看到了中枢系统和脑的作用
缺陷:没有看到认知因素的作用
2、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情境刺激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同一情境,由于对他的评估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老虎关在笼子里,就不恐惧了)
(你看见蛇害怕,是因为大脑对蛇这个情境进行评定了,觉得有危险才产生害怕,引起生理变化)
沙赫特——辛格二因素理论
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也就是说要对你的生理变化也作出认知评价)事实上,情绪的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
(你看见蛇害怕,是因为大脑对蛇这个情境进行评定了,觉得有危险才产生害怕,引起生理变化。接着还有对你产生生理变化也进行认知评价。以确定情绪产生的正确性。)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分为初评价(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程度),次评价(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和再评价(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你看见蛇害怕,是因为蛇有毒会威胁你的生命才害怕的(初评价),但是必须要冷静,不然会被咬死的。(次评价)最后,冲过去把蛇打死了,回到家里一想,其实刚才应该逃跑的,万一被咬了呢。(再评价)】

后记
这一章比较少,也很好理解,重点在后面的情绪理论。我们现在看来很多理论可能觉得很不靠谱,不过在当时他们可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些理论都是一个接一个发展起来的。没有前人的铺垫,后面的工作可能要更加艰巨,所以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在这一章我举了很多例子,很多都是我自己想的,可能有些不是很妥当,偏离了主题,大家也可以自己想一下,自己的例子是最好了,也是记得最牢的。反之考试出道理论的时候,例子是必须举的。今年有一道这个题,在情绪研究中,研究者长期以来争论的主要问题是(C)
A。情绪的产生是否与生理活动有关B。情绪是否具有动机功能C。情绪和认知是否相互独立.D。基本面部表情是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这一题其实我是用排除法来做的)
介绍:
.Richard S.Lazarus:拉扎勒斯(1922-),美国应激理论的现代代表人物之一,对情绪和适应作了大量的研究。关于应激反应的对付过程,他提出了认知评价的重要性,认为生活过程中的其它因素都是以认知评价为转移的。198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W.Gary Cannon:坎农(1871-1945),美国生理心理学家,对情绪的研究十分著名,他的情绪理论被称为坎农—巴德学说。1914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7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6 12:12 编辑

十、动机、需要和意志(11年考一道单选,10年是一道综合题)
(一)动机概述
1.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的过程。(说白了就是行为的内部原因)。
2.动机的功能(就是定义)
激活功能: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是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取决于动机的性质和强度(饥饿会激发你去找食物)
指向功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者教室)
维持和调整功能:表现在行为的坚持性,行为产生后能否坚持下去也受到动机的影响。
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生理性动机(驱力):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推动人们去活动,从而满足某种生物学需要。人受社会影响,生理性动机也具有社会的性质。(饿了去超市买吃的) 。
饥饿:与胃壁收缩有关(坎农在胃里放个气球),血液的变化有关(饥饿的狗血注射进饱狗身上,饱狗又饿了),中枢神经也有关(发现了饥饿中枢和厌食中枢)
:由水分不足引起的,比饥饿具有更强的驱力(与血液的变化和下丘脑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有关)
:性成熟以后产生的强有力的驱力。与荷尔蒙,性激素的分泌有关。
睡眠:由于机体疲劳引起睡眠的需要,产生睡眠的动机。(与疲劳程度有关)
社会性动机:以社会文化为需要产生的动机。
兴趣: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以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真理的动机。(对心理学有兴趣)当兴趣指向活动时叫做爱好(打篮球)。直接兴趣是对本身的需要引起的(看电影),间接兴趣是对事物的目的或结果引起的(考研的兴趣可能是找工作)
兴趣有不同的品质:兴趣的广度(广泛),兴趣的中心(对特定事物感兴趣),兴趣的稳定性(持久吗)兴趣的效能(能推动人的活动)
成就动机:人们从事的有挑战性的活动,能取得好成绩并超越他人的动机(考研)。会影响对职业的选择,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小的。形成于家庭教养方式有关,培养独立性的人有利于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投射测验来测量(麦克兰德)。
权利动机: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竞选总统)。搞权利动机者对社会事业有浓厚的兴趣,讨论问题时总是以自己的观点来说服别人。
交往动机: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大学里加入各种社团)
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耶克斯和道德森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入而详尽的研究史称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动机和行为效率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U形曲线的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
另外,不同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比较容易的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的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5.动机的理论
本能理论
詹姆斯认为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除了与动物一样的生物性本能以外还具有社会本能。
本能论最著名的鼓吹者是麦独孤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认为人类具有18种本能。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是建立在本能论的基础之上,人类的心理活动都是由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驱力所决定的(包括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的潜能所决定的。
洛伦茨关于印刻行为的研究也是本能现象
缺陷:循环论证,攻击性是因为有攻击本能,有攻击本能是因为人的各种攻击性
驱力理论
伍德沃斯提出了驱力概念以代替本能,驱力是生理需要所引起的紧张状态,能激发个体行动,以消除紧张。
赫尔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认为人要生存就要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的理论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以后赫尔又提出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来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驱力来支配的。驱力给行为提供能量,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
提出来P(行为潜能)=D(驱力)* H(习惯强度)
缺陷是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可以通宵达旦的工作
唤醒理论
赫布和柏林等人提出了唤醒理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它提出了三个原理:
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2,简化原理(同一首歌听多了也腻了)3,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
诱因理论:赫尔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他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
P(行为潜能)=D(驱力)*H(习惯强度)*K(诱因)
动机的认知理论(动机产生的行为受认知作用的影响)
1.期待价值理论
动机的期待价值理论是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我去看变形金刚是因为有期待)
2.归因理论
海德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来说,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
维纳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因素,维纳也把成就行为的原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纬度。同时,维纳还发现,归因会使人们出现情绪反应。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在成功时会感到满意和自豪,在失败时会感到内疚和惭愧。但是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产生太突然的情绪反应。(我考试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那么就会发奋读书)
3.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的,这一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的动机。他们把自我决定看做是人的选择能力,而不是把强化序列、驱力或其他任何力量看成人们行为的决定因素。德西等人认为,人们形成了解释信息的不同因果取向:个人取向和非个人取向。个人取向是指个体把自己知觉为行为的原因,又叫做自主取向;非个人取向是指个体行为是受外部因素影响的,又叫作控制取向。(我去看变形金刚是因为我自己想去,对他兴趣)
4.自我功效理论
班杜拉提出了自我功效理论,他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班杜拉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即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就能取得好成绩)
5.成就目标理论
尼科尔斯和德韦克等人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一般认为,成就目标是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目标表征了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标和理由。评价成功的标准和原则有三个:任务的标准:看看个体能否达到活动任务的要求;自我标准:看个体能否比自己以前做得好;他人标准:个体与群体中的其他人相比是否做得更好。
持能力实现观的人认为能力是固定的,不可变的特质,持此观念的个体倾向于确立表现目标,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表现或证明自己的能力。(由于这种人只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他会倾向于选择极端困难或极端容易的任务,以期减少失败的概率或减弱失败时的挫折感)
持能力增长观的人则认为能力可随学习而增长,持此观念的个体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由于这种人期待成长,所以约有50%概率成功的任务最能引起他的动机,以期在这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更多的能力)
(说白了,就是你做这件事大概能获得多大的成就进行评估)
(二)需要
1.需要的含义
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2.需要的种类
按需要的起源可以划分为自然需要(食物,水)和社会需要(交往,劳动,成就)
按需要指向的对象不同可分为物质需要(物质产品)和精神需要(阅读报刊)
3.需要的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1)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4)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三)意志
1.意志的含义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的特征
1)目的性: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自觉的目的性是人的意志行动的前提,这是人与动物间的本质区别。
2)坚韧性:这一特性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一个人遇到困难所采取的态度与克服困难的能力,是衡量人的意志力强弱的客观标准,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
3)随意性:有些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是不由自主的无意识动作,称不随意运动。意志行动必然是随意运动,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3.意志行动过程:包括准备和执行两个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在思想上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并作出行动的决定。
执行阶段:执行所采取的决定。是在坚持预定目标和制止不利目标之间做斗争。反复修改行动方案。
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由于在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促使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
动机冲突的种类:
1)双趋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求回避的,而他们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有蛀牙,看牙医要拔牙也疼,不看也疼)
3)趋避冲突: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孩子愿意和父母外出,又怕受到束)
4)多重趋避冲突:人们面对多个目标时,每个目标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另一个,必须进行多重选择(考研选择报考院校)
5.意志的品质
意志品质是构成人意志的某些比较稳定的方面
1)独立性
人不屈服于周围人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其反面武断(乱独立)表现为置他人的意见于不顾,不考虑具体情况一意孤行,不是独立性的表现。独立性的反面还有受暗示性(不独立)。
2)坚定性
也叫顽强性,表现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其反面是动摇性(不坚定),即遇到困难就怀疑预定目的,不加分析便放弃对目标的追求。坚定性又不同于执拗(顽固性),后者以行动的盲目性为特征,他们不能根据变化了的形式灵活地采取对策,也不能放弃那些明显已经不合理的决定。坚定性与独立性是相互联系的,具有独立性的人不易为环境的因素所动摇。
3)果断性
果断性表现为能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实现它们。与优柔寡断相反,优柔寡断的人在决策时常常犹豫不决,在执行决定时又常出现动摇,怀疑自己的决定。而草率决定是指对事情缺乏深思熟虑,不顾后果而草率行事,也不属果断的决策。
4)自制性
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是意志的抑制功能。采取决定阶段,它表现为能够周密地思考,部位环境中各种诱因左右,执行决定时,则表现为克服各种内外的干扰,把决定贯彻到底。自制力还表现为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调节。其反面是冲动(不自制)任性(为所欲为)、懦弱(逃避事实)
后记
本章内容每年都会考,基本上也就一两道选择题,而大题每年导论肯定是会出一道的,至于是那一章的内容,几乎是随机的。只能说每章都有可能。10年考过本章的一道30分的综合题。(切不可掉以轻心)
看到了麦独孤我想到了我国一位可以称得上在国际上享有声望的心理学家,他就是郭任远。普心指提到了他寥寥几笔。他是唯一入选《实验心理学100年》的中国心理学家,1918年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得到著名心理学教授托尔曼的赏识。1921年发表《心理学应放弃“本能”说》(Giving upinstincts inpsychology),批评锋芒不仅直指心理学权威哈佛大学心理学系主任麦独孤,而且也触及美国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此文震惊美国心理学界。当时,郭任远还只是大学四年级学生。
说道动机又不得不提弗洛伊德了,弗洛伊德认为动机是由性本能来驱动的,虽然很多人抨击他这一点过于极端,但是我个人不这么认为,反而我很欣赏这个观点。其实从古代对生殖崇拜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性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当中。这个以后再说,呵呵。


介绍
麦独孤(1871~1938年)McDougall,William 英国裔美国心理学家。策动心理学的创建人。1871 年6月22日生于英国的兰开夏,1938 年11月28日卒于美国北卡罗来纳的达勒姆。1890~1894年在剑桥大学学医,获医学士学位。1900年任伦敦大学学院讲师。1904年任牛津大学心理哲学讲师。191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20年赴美国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因反对机械论心理学,曾长期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进行论战。1905年,他首倡心理学应为研究行为的实证科学,后又提出以本能为基础的行为学说,认为策动和维持行为的动力是本能,一切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因此他的心理学理论体系称为目的心理学或策动心理学。著作有 《生理心理学入门》 、《社会心理学导论》、《心理学纲要》、《变态心理学纲要》等。
赫尔(Clark Leonard Hull,1884~1952)美国第一代新行为主义的重要人物,构建假设-演绎行为主义体系,把学习定律加以数量化,坚持和发展严格客观的行为主义途径。30年代至60年代间,其学习理论是最占优势、影响最大的学说之一。赫尔生于美国纽约州的阿克隆。1913年毕业于密西根大学,1918年获威斯康赫尔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十年间他在该校任心理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1929年任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研究教授。他开始专门从事关于概念的形成、能力倾向测验、烟草的效应和催眠术的研究。三、四十年代,他以提出一套新的行为理论而出名。他在该校任教23年中,培养不少心理学人材。著名心理学家彭斯(Kenneth Wartenbe Spence,1907~1967)、米勒(Neal Elgar Miller,1909~)、吉布森(Eleanor J.Gibson,1910~)等人,均跟随赫尔做过研究。193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7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6 19:01 编辑

(一)能力概述(一般一道或两道单选)
其实能力是包括智力和技能两部分的,当然我们主要是掌握智力。
1.能力的含义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能力包括两个层面的理解一个是指指对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现有或成就水平,即人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
另一个是指容纳、接受,或保留事物的可能性,即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
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社会生活分不开的。
2.能力、才能和天才
才能:人们要完成某种活动,往往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这些能力相互结合,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就叫才能(教师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
天才:能力的高度发展称天才。天才是能力的独特组合,它使人能够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天才往往结合着多种高度发展的能力。(爱因斯坦)
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经验)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机能(打字)
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其次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所以,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
(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1.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一般能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智力。
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如画家的色彩鉴别力、音乐家区别旋律的能力、感受音乐节奏的能力等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有观察学习的成分)
创造能力: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具有创造力的人往往能打破常规,提出新思想产生新产品。
模仿力和创造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动物只能模仿,但不会创造。模仿只能按现成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创造力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式与新途径。人们常常是先模仿,然后再进行创造。模仿也可以说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
液体能力与晶体能力
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
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属于人的基本能力。
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记忆储存信息为能力,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指人脑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也就是一般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
操作能力:指人们操作肢体、工具等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打字)
社交能力:指个体运用适当交往技巧增进与他人心理关系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力、判断决策能力)
2.能力的结构
能力结构,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类型及各类能力的有机组合。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可以划分不同的能力类型,每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结构是不同的。
能力不是某种单一的特性,而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多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探讨能力的结构、分析能力的构成因素,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智力理论
1.智力因素说
独立因素说
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发展
研究发现,人们在完成不同认知作业时,他们所获得的成绩具有明显相关,说明各种能力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二因素说
斯皮尔曼使用因素分析法研究后提出,能力是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两种因素构成的。
一般因素简称G因素,是人的基本的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
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是保证人们完成特定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都有G和S两种因素参加,活动中包含的G因素越多,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也就越高;相反,包含的S因素越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低。
群因素理论
群因素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经运用由他创造的另一种因素分析方法对能力因素进行处理而提出的。塞斯顿反对斯皮尔曼的强调一般能力的二因素说,而是认为:任何能力活动都是依靠彼此不相关的许多能力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因此,可以把能力分解为诸种原始的能力。
塞斯顿对56种测验的结果进行了因素分析,最后确定了7种原始的能力,即词的理解、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和推理能力。
能力究竟是一种一般性的单一因素呢,还是多种特殊的不相干的能力因素的混合物?基本上可以认为:能力的结构中,确有一些特殊的成分对某些特殊的能力活动起特定的作用,但也还有某种一般的能力,它对所有的能力活动都起着必要的作用。
2.智力结构理论
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品三个维度去考虑。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即智力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5个因素;第二个维度是内容,即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行为4个因素;第三个维度是产品,即智力活动的结果,包括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蕴含6个因素。把这3个变项组合起来,会得到4×5×6=120种不同的智力因素。吉尔福特把这些构想设计成立方体模型,共有120个立体方块,每一立方块代表一种独特的智力因素。
1971年,吉尔福特将智力加工内容维度中的图形分为视觉和听觉两部分,智力因素为150种。1988年,他又将智力活动过程中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部分。至此,将智力分为180种元素。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当前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智力理论。它对我们认识智力结构的复杂性、把握各智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启发我们对智力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都具有积极意义。
智力层次结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弗侬提出了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他认为,能力是按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G因素;其次是言语一教育能力和操作一机械能力两大因素群;第三层是小因素群,如言语一教育能力又可分为言语因素、数量因素等;最后是特殊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S因素。
其实,弗依的层次结构理论是在斯皮尔曼的G因素和S因素之间增加了两个层次,是斯皮尔曼二因素论的深化。
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的能力和智力看成一个过程,它由不同阶段组成,并由某些更高的决策过程组织起来。
智力三元理论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理论可分为三个亚理论:情境亚理论,阐明智力与环境的关系;经验亚理论,阐述智力与个人经验的关系;成分亚理论,揭示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结构。其中,智力成分结构有三个层次:元成分,是高级管理成分,其作用是实现控制过程,包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计划、鉴别和决策;操作成分,其作用是执行元成分的指令,进行各种认知加工操作,如编码、推断、提取、应用、存贮、反馈等;知识获得成分,学会如何解决新问题,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成分亚理论是核心
智力PASS模型
纳格利尔里和戴斯提出来的。PASS理论这4个大写字母分别代表计划(Planing)、注意(Attention)、同时性加工(Simultaneous)继时性加工(Successive)的认知过程。这些加工过程形成了一个复杂且相互依赖的系统。注意过程是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功能平行,两者处于中间层次;计划过程是最高层次。3个过程密切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进行。建立在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之上的。
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现行智力测验的内容,因偏重对知识的测量,结果是窄化了人类的智力,甚至曲解了人类的智力。按照加德纳的解释,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7种能力:①语言能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②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③逻辑数理智力,包括数字运算与思维思考的能力;④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⑤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⑥内省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⑦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
(四)智力发展的差异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减速,智力发展趋于缓和人的总体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但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
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开始有下降趋势,但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
成年是智力发展的最稳定时期,也是一个工作的时期,二十五六岁到四十岁间,人们常有创造性的活动
智力的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智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时间晚。智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
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而使不同个体间在身心特征上显示出来的差异现象
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在全人口中表现为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高。140以上是天才,70以下是智力落后,50—25是中度,25以下是重度,生活不能自理)
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些人智力表现较早,很小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这种人叫早慧或人才早熟或能力的早期表现,在音乐、绘画、艺术领域比较常见(莫扎特是音乐神童)。另一种是是大器晚成,指智力的充分发展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达尔文早年被人认为是智力低下))
智力结构的差异(智力成分的不同结合以及不同能力的组合,就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如有人长于想象有人长于记忆)
智力的性别差异(女孩言语好于男孩,男孩操作好于女孩,主要反映在特殊能力上)
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的作用(血缘关系近的人在智力的发展水平上确实有接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
环境和教育(产前环境,早期经验,学校教育)
实践活动的影响(王允,施能累用:能力实在使用中积累的,科能累用:从事不同的活动积累不同的能力)
主观能动性(刻苦努力,积极向上,有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能力就能得到发展,来依赖于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依赖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具体是多少,还不知道,但是缺一不可。

后记
能力这一章总的来说考的内容不多,几乎都是智力的内容,重点是能力的理论,要认真看,这几年好像都没考大题。说明以后考的可能性又加大了。
另外,今天在群里,有位朋友问了这么一道题,智商是谁第一次提出来的,这我真还傻了眼,一查书彭P419才知道是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这让我想到了2010年的一道题目,1937年,施瑞奥克(J.K.Shryock)将我国三国时期刘邵关于人的能力研究的著作翻译成英文在 美国出版。该著作是 A.《人物志》 B. 《心书》 C. 《吕氏春秋》 D.《学记》。答案是A,在彭P33页有提到,我不知道其它的书上有没有。这题据说考倒了不少人。可见考的真是细啊。
很多人看了考试题目以后发现很简单,书上都有的,当然是书上有的,但是考试可是不能看书的,而考的内容有很细致。所以要在与平时的积累啊。所谓施能累用啊!

介绍
J.P.Guilford:吉尔福特(1897-1987),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心理测量方法、人格和智力等方面的研究。他因应用心理测量方法和因素分析法进行人格特质的研究,特别是对智力的分类而驰名世界。1950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4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David Wechsler:韦克斯勒(1896-1981),美国心理学家,韦氏智力测验的编制者。经过早年的研究与施测,他认为斯坦福—比奈测验只适用于儿童,而对成人则无法使用。于是他从1934年开始制定成人量表,并创造性地把比奈依据心理年龄计算智商的方法改换成运用统计方法计算的离差智商。
Robert J.Sternberg:斯腾伯格(1949-),美国心理学家,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此外,他还致力于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大量富有创造性的理论与概念。
Lewis M.Terman:推孟(1877-1956),美国心理学家,修订了比奈—西蒙智力量表,使它符合于美国的文化,修订后的量表被称为斯坦福—比奈量表。1923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2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7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7 12:50 编辑

十二、人格(一般两道单选+一道多选)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出稳定的特性,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或多或少也能产生些许变化。(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人格结构各方
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人格才是健康的。(否则会出现分裂人格)
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性格决定命运)
(二)人格理论
1.人格特质理论(强调个体间的人格差异)
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评测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中国人勤劳勇敢)
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又有三个不同层次:
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各方面的行为。(林黛玉:多愁善感)【最核心】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林黛玉: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
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在外面粗鲁,在母亲面前很顺从)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受元素周期表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格的四层理论。
第一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和奥尔波特一致)
第二层:表面特质(外部行为直接观察到的特质)和根源特质(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焦虑是害怕考试和体育比赛时双腿发抖的原因)
第三层:体质特质(先天生物因素所决定的,如兴奋性,情绪的稳定性)和环境特质(后天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如焦虑,有恒性)
第四层:动力特质(具有动力特质的特质,使人趋向某一目标,有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和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时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1949年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了16PF
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三因素模型)【现代人格理论】
艾森克的根据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
外倾性 (extraversion),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
神经质(neuroticism),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精神质 (psychoticism),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EPQ,1986) 。
塔佩斯的人格理论(五因素模型)【现代人格理论】【大五人格】
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在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
外倾性(extraversion):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开放性(openness): 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随和性(agreeableness):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特里根的人格特质理论【大七人格】
Tellegen和Waller(1987)率先提出了人格的七个维度:
正情绪性(PEM,positive?emotionality)。标定词包括:抑郁的、忧闷的、勇敢的、活泼的,等等。
负价(NVAL,nagetive?valence)。标定词包括:心胸狭窄的、自负的、凶暴的,等等。
正价(PVAL,positive?valence)。标定词包括:老练的、机智的、勤劳多产的,等等。
负情绪性(NEM,negative?emotionality)。标定词包括:坏脾气的、狂怒的、冲动的,等等。
可靠性(DEP,dependability)。标下词包括:灵巧的、审慎的、仔细的、拘谨的,等等。
适意(AGR,agreeableness)。标定词包括:慈善的、宽宏大量的、平和的、谦卑的,等等。
因袭性(CONV,conventionality)。标定词包括:不平常的、乖僻的,等等。
2.人格类型理论(强调群体间的人格差异)
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
单一类型理论
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 佛兰克•法利提出了T型人格、
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依据冒险行为的性质(积极性质和消极性质),又分为T+型(冒险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如爱漂流,赛车)和 T-型(冒险具有破坏性质,如,酗酒、吸毒、暴力犯罪)。还将T+型分为体格T+型(极限运动员,攀岩,登山)和智力T+型(科学家和思想家,爱迪生,爱因斯坦)
AB型人格
福利曼和罗斯曼描述了A—B型人格类型,近年,人们研究来人格与工作压力关系时,常使用这种人格类型。
A型人格: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负责认真,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这种人格特质的人易患冠心病。
B型人格:性格不温不火,举止稳当,最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漫步调的节奏生活,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格往往比A型人格好,属于较平凡之人。
内—外向人格
荣格的人格理论帮助人们从内外倾的角度理解性格的差异。荣格依据力比多(心理能量)作用的方向不同,把人分为外倾与内倾(或外向和内向)两种基本类型。力比多作用指向外部的属于外倾人格,力比多作用指向内部的属于内倾人格。他还提出四种思想机能,即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与内外倾相结合,荣格提出了八种人格类型。
八种人格类型及其特征分别是:思维外倾型,情感外倾型,感觉外倾型,直觉外倾型,思维内倾型,情感内倾型,感觉内倾型,直觉外倾型。
多元类型理论
多元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的。
包括:气质类型学说、性格类型学说、阴阳五行说。
气质类型学说(盖伦)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性格类型学说分为(斯普兰格):经济型(实业家)、理论型(科学家,思想家)、审美型(艺术家)、权力型(政客)、社会型(慈善家)、宗教型(方丈)。
整合理论(将特质理论和类型理论整合起来)
艾森克提出了四层次理论
第一层:类型水平,由特质形成,属一般因子
第二层:特质水平,由习惯反应形成,属群因子
第三层:习惯反应水平,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属特殊因子
第四层:特殊反应水平,是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属误差因子
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本能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作为一切意识行动基础的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他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id)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ego)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规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超我(superego)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美的境界。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态;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罗杰斯强调人的自我存在、自由和自主选择性。其人格理论中最为核心的人格结构是自我概念,它是人格形成、改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能正常发展的主要标志。在人格动力系统方面,罗杰斯的基本假设是: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它表现为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潜能的趋向。自我实现的动机是与生俱来的,除此之外,他还强调两种后天习得的动机,即:“积极关注的需要”和“自我关注的需要”。前者指每一个人需要他人对自己的热情、尊重、喜爱和接受的态度;后者指个人对自我评价的需要。每一个健康的人都要有这两种类型的关注———社会的和个人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感受到别人的关心,以及一种有真实基础的对自身价值的意识时,他的人格是不可能正常的,也不可能正确的发挥作用。总之,自我概念和自我实现构成了罗杰斯人格理论框架的基本结构。由此创立了来访者中心疗法。
(三)气质
1.气质的含义
气质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2.气质的类型
气质类型是指每一类人共同具有的各种气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四种基本气质类型在情绪和行为方式方面以及智力活动方面有不同的典型表现。
3.气质的理论
体液说
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中有四种性质不同的液体,人的体质不同,是由于四种体液的不同比例所致。盖伦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出发,创立了气质学说,认为气质是汁液的不同性质的组合。在此基础上气质说继续发展,成为经典的四种气质:
多血质 外向,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等。 (孙悟空)
粘液质 情绪稳定,有耐心,自信心强。 (沙和尚)
抑郁质 内向,言行缓慢,优柔寡断。 (唐僧)
胆汁质 反应迅速,情绪有时激烈、冲动,很外向。(猪八戒)
苏联心理学家巧妙设计了“看戏迟到”的特定问题情境,对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四种基本气质类型的观众,在面临同一情境时有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气质使其心理活动染上了一种独特的色彩。
胆汁质的人面红耳赤地与检票员争吵起来,甚至企图推开检票员,冲过检票口,径直跑到自己的坐位上去,并且还会埋怨说,戏院时钟走得太快了。
多血质的人明白检票员不会放他进去,他不与检票员发生争吵,而是悄悄跑到楼上另寻一个适当的地方来看戏剧表演。
粘液质的人看到检票员不让他从检票口进去,便想反正第一场戏不太精彩,还是暂且到小卖部呆一会儿,待幕间休息再进去。
抑郁质的人对此情景会说自己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就这样倒霉,接着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来解释气质。他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三个基本特征: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和神经过程的灵活性。神经过程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结合就形成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主要类型是:
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兴奋型)。有机体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阴性条件反射比阳性条件反射容易形成,是一种容易兴奋、不受约束的类型。
强而平衡、灵活的类型(活泼型)。有机体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并且二者容易转化,以反应灵敏、活泼、能很快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为特征。
强而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有机体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但二者不易转化,以较易形成条件反射,但不易改造,坚忍而行动迟缓为特征。
弱型(抑制型)。有机体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很弱,阳性条件反射和阴性条件反射形成都很慢。以胆小、在困难工作面前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容易受破坏而产生神经症为特征。
巴甫洛夫认为,兴奋型相当于胆汁质,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安静型相当于粘液质,抑制型相当于抑郁质。
(四)性格
1.性格的含义
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包含着许多道德意义,主要表现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行为举止中。额叶与人的性格有关
2.性格的特征
人的性格是由各种特征构成的,是一个完整而有序的结构,这个结构包括:
态度特征:对现实环境的稳定态度,是性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对集体,对工作,对自己的态度)
意志特征:在意志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差异(自制力强还是弱)
情绪特征:在情绪情感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差异(有人容易激动,有人比较平稳)
理智特征:指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差异(记忆力好的,记忆力差的)
这四个方面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组合成统一的整体,并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3.性格的类型
培因将性格分为:理智型(谨慎)、情绪型(情感体验深刻)、意志型(果断,坚韧)
荣格将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威特金将性格分成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斯普兰格将性格分为经济型(实业家)、理论型(科学家,思想家)、审美型(艺术家)、权力型(政客)、社会型(慈善家)、宗教型(方丈)。
霍兰德将性格分为:实际型(重实践)、调查型(分析,好奇)、艺术型(感情丰富,爱想象)、社会型(社交,友好,慷慨)、企业型(冒风险,外向,乐观)和传统型(保守,拘谨)
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在一生中变化小,可塑性小,无好坏之分
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在一生中变化较大,可塑性大,有好坏之分
首先,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其次,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从而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例
第三,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反过来性格也可以再一定成都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5.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1)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威特金在垂直视知觉的研究中发现了的,表现在人对外部环境(场)的不同依赖程度上。用隐蔽图形或镶嵌图形测验可以有效地测
量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人格差异。无好坏之分。
场独立型:认知改组能力强,思维灵活,善于把握关键,活学活用(受外界干扰少)
场依存型:社会技能高,交际强,善于解决熟悉的问题,缺乏灵活性(受外界干扰大)
2)冲动型—沉思型
由卡根等人提出,冲动与沉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
冲动型:反应快、精确性差。做整体任务好
沉思型:反应慢、精确度高。做细节任务好
3)同时性—继时性
达斯等人根据脑功能研究,区分了这两种加工风格,左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继时性加工风格;右脑优势个体表现出同时性加工风格
继时性: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单线程思维。(言语和记忆)
同时性: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兼顾各种可能,发散思维。(数学和空间问题)
(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有塑造作用)
家庭环境因素(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有影响)
早期童年经验(兴奋的童年——健康人格,不幸的童年——不良人格)(三岁看八十)
学校教育因素(教师对人格有导向的作用,同伴群体对人格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自然物理因素(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自我调控因素(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者和谐统一才能保证健康的人格)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后记
本章最大的特点,我想不说大家也知道,就是理论好多。要知道,人格心理学在本科可是单独一门课要上一个学期呢。前前后后十几个理论。考起来出各种类型的题目都是可能的,所以要认真看啊。而且考的内容也是千奇百怪,比如2011年的这道题,“掩耳盗铃”现象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是(D) 。A。转移作用 B。反向作用 C。退行作用 D。否认作用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心理学常识,其实是个送分题。所以大家平时也要多注意心理学常识的积累。

介绍
.GordonW.Allport:奥尔波特(1897-1967),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社会促进”(Socialfacilitation)概念的提出者,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hansJ.Eysenck:艾森克(1916-1997),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人格、智力、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他主张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待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有机体。在人格问题研究中,艾森克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神经质、内倾性―外倾性以及精神质三维特征的理论。
RaymondB.Cattell:卡特尔(1905-1998),美国心理学家,最早应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他对心理测验的研究,对个体差异的测量,以及对应用心理学的倡导,有力地推进了美国心理学的机能主义运动。他编制的“16种人格因素测验”应用十分广泛。
HermanA.Witkin:威特金(1916-1979),美国心理学家,早期研究格式塔心理学和感觉,后来研究认知风格,运用多种方法探索了在场独立一场依存方面的个体差异。他的著作《心理差异》被广泛引用。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7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7 20:17 编辑

十三、社会心理(一般两个单选)
本章内容为2011年考纲新加,从大纲上看几乎涵盖了社会心理学。
前面都讲的是个体心理,本章讲的是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也就是处于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及心理现象)
(一)社会化
1、社会化的含义
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说白了就是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
2、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家庭的特殊作用:不同教养方式的对社会化有重要影响。包括
专断型(控制,限制和过分保护):子女社会责任感低,攻击行为更多
容忍型(放任,不加控制):子女也倾向于冲动,攻击,缺乏独立性和负担责任的能力。
权威型(综合两者的优点):能力更强,自尊心也相对较高。
同辈:个人自由选择,有高度心理认同感;独特的亚文化;没有强制的性质。
学校(从正面将社会规范,道德价值观和知识技能传授给新一代人)包括
教师威信:有威信的教师,会促进学生积极的社会化
教师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叫皮革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
媒体:(一定程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电视:一方面具有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作用,另一方面,低级电视节目会导致青少年学坏。此外,电视减少了家庭成员的交流。
网络:一方面提供了各种信息的学习渠道,另一方面网络的不良信息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社会化的理论
社会角色引导
就是个体在社会中,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并依据社会对于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就是大家各司其责以维持社会稳定。(作为学生的角色就应该好好读书)
社会比较机制
费斯廷格认为人们倾向于把自身状态和他人状态进行比较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正如男性通过对比他人的金钱和社会地位来估计自己的实力,女人通过对比外貌和身材来估计自己的竞争力)
社会学习机制(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学习(看别人做菜),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也能有何直接强化一样的作用。
亚社会认同
亚社会是对于与较大社会背景下的较小社会背景,包括(社区,学校,工作单位)。在一个亚社会环境中,既存在与大社会相一致的社会化机制,同时也可能具有与大社会不同甚至相悖的要求、规范、价值倾向和强化手段。亚社会作为个体的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和个体社会化的直接背景,个体会首先以亚社会为出发点,并在其被要求、期望和奖惩的环境中被引导。人们只有在完成对亚社会良好适应的前提下,才能顺利成长和发展。不同的亚社会生活经验,是人们在获得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个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大学生主要是在学园里进行社会化的)
(二)社会认知
1、自我
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和观念,也叫自我概念。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詹姆斯的自我理论
自我概念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对自我的讨论。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
客体我由三个要素构成:物质我(material self)、社会我(social self)和心理我(mental self),这三个要素都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侧面。
詹姆斯认为,三种客体我都接受主体我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判断,并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自我体验,进而形成自我追求,即主体我要求客体我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以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米德的自我理论
米德从社会整体及社会和个体的互动的视角来定义自我,按照符号相互作用论 (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的思想解释自我及其形成和发展。他的主要观点有:
1.自我的主客体分化
2.影响自我的两类他人:
一类是概化他人(The Generalized Others),即社会文化整体。另一类他人是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即影响个人生活和人格成长的中心人物
3. 自我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preparatory phase),原始的自我尚不能运用符号,只能无意识地模仿他人;
第二,游戏阶段(play stage),儿童用游戏扮演不同的重要他人角色,学习其态度和观念,并学会从对方角度看待自己。
第三,社会角色扮演阶段(game stage),即儿童扮演概化他人的角色,将他人行为综合为整体印象,从概化他人角度衡量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社会的价值观、态度、规范、目标,由此内化于个体,形成自我。
米德的自我理论强调了自我的社会生成性和对情境的能动反应性,对认识自我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其概化他人的思想很好解决了库利的“镜像自我”理论的困惑。
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创建者弗洛伊德提出了其关于自我的独特的概念。他将自我分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三个部分。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本我与超我的冲突不能再被压抑,就会出现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出现精神疾病,一是人在痛苦的挣扎中实现人性的升华。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
埃里克森(Erikson, 1968)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一系列自我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对于这些危机,人们会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面对,从而对自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他提出,通过适当的方式度过危机,会促进自我成熟,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学说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特别强调早期的母婴关系。自我的发展来自与他人接触时所体验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评价的反映性评价(reflected appraisals)或感知。自我与愉快经验相联系的“好我”、与痛苦和安全受到威胁相联系的“坏我”,以及和难以容忍的焦虑相联系的“非我”或被拒绝的自我部分,都是人际关系经验的产物。
自我图式(self-schema)理论
是由认知心理学家马科斯(H. Markus,1977)提出的。所谓自我图式,是指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指个体有关自己某些具体的能力与特征的认知。一个图式就是一个具体的成分概念。
2、归因
归因(attribution)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海德将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个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能力、努力等;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本身的难易程度、运气等。
动机的归因理论
心理学家韦纳认为成功、失败的原因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成败是由于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一个是决定成败的是经常发生的还是偶尔发生的。要综合两个维度才能做出总结性的归因。认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原因。
行为原因除了有内外与稳定性两个维度外,还有第三个维度——可控性。即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如果是可控的,意味着行动者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后果。
内外控者所理解的控制点位置不同,因而他们对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
凯利的三维理论
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
区别性:行为者的反应是否是针对于特殊刺激物的。
一致性:行动者的反应是否与其他人的一致。
一贯性:行动者的反应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
将外部归因进一步区分为刺激物和情境,使归因更为明确。详细描述了人们如何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归因的机制,有利于更准确地分析行为的原因。
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主要是指对人的知觉(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包括(对自我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和对人际的知觉 )
印象是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所以面试时第一印象很重要)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没有首因效应普遍、明显)
晕轮效应(Halo Effect):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情人眼里出西施
预言自我实现效应(Self-fulfilling Prophecy):对一种情境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的观念成为现实。
罗森塔尔效应试验:学年初,告诉小学老师根据可靠测验预测,他们班级里有一些孩子将会有优异、惊人的成绩。实际上没有这个测验,是随机指定学生的。
认知启发(cognitive heuristics):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它是人们经常快速、简便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很容易出现偏差。
面对不确定事件的判断,人们常采用三种启发 (Tversky & Kahneman,1973)  
a. 表征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b. 可用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c. 调整性启发(adjustment heuristic)或称锚定启发(anchoring heuristic)
社会判断
社会判断是指一个人对社会性质的自我主观意识,也可以指社会舆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评论,包括了归因和刻板印象等。
刻板印象:也称类属思维,也许是个人对某社会群体的图式,是一种知识结构,可以为认知过程减少资源消耗。具体的表现有:性别刻板印象;地域和种族刻板印象等。
【比如,人们一般认为男性独立、刚强、心胸开阔、好攻击。女性则表现为依赖性强、温柔、敏感、脆弱;男性擅长学习理工类专业,女性更适合学习文史类专业。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即使表面上认同了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地位,但传统的刻板印象依然以一种自动化的方式对人们的日常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关于刻板印象的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或者说它自身的加工】
社会态度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态度的构成要素
1、态度的认知成分 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2、态度的情感成分 一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
3、态度的行动成分 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
一是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态度的特点
(一)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 随着人与周围世界,特别是其他人的相互作用,人获得了对于人和事物的认识,学会了对人和事物进行选择。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及个人新的社会学习经验的建立而改变。
(二)态度有具体的指向 与一定的具体对象相关联的。
(三)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一致性亦即稳定性,它指在不同情境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态度会倾向于一致。
一贯性指时间特征上的持久性,即态度形成后,它会在新的态度改变要求出现前一直保持不变。
(四)态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态度可能是简单明确的,比较容易确认和保持;也可能是复杂的,不太容易形成一个明确的指向,有时甚至会出现矛盾、冲突现象。
态度的维度1、指向 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于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2、强度 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3、深度 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 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的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 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的外露程度。
5、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一些个体不能回忆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具有潜在影响作用,是更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Greenwald et al.,1995)。具有如下鲜明特征:
社会性:包含社会、文化影响
积淀性:社会历史事件和生活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
无意识性:自动、无意识的过程
启动性:旧有的经验和认知对当前的认知加工产生影响
内隐社会认知的活动脱离了意识的监控,直接测量法已无法证明内隐认知过程的存在。为此,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所采用的是间接测量技术和方法。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补笔法 阈下条件法 反应时法 内隐联想测验(IAT):IAT测验是一组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以反应时差异为指标来测量概念间内在的联系强度,从而间接反映个体的内隐心理倾向。
(三)社会关系
1、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关系一经形成,就会作为进一步相互作用的背景和导向系统,对后续的交往形成定向性影响。
人际关系发展阶段
(一)交往定向阶段 交往定向阶段涉及交往对象的选择,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
(二)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探索是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
(三)感情交流阶段 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在通常生活领域中涉及到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沟通和交往的内容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四)稳定交往阶段  此阶段,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也更为广泛和深刻。
人际关系破裂的过程:人际关系从融洽的状态走向终结,通常要经历五个阶段:1.分歧 2.收敛 3.冷漠4.逃避5.终止
人际关系的原则:一、真诚原则 二、交互原则 三、功利原则 四、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五、情境控制原则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它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沟通过程(communication process)的七个要素,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等。
沟通种类:一、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二、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三、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四、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五、个人内沟通与人际沟通六、群体沟通与大众沟通七、新兴沟通类型
2、亲密关系
当两个人的相互依赖性很大时,他们之间的关系即为亲密关系。主要包括:亲情、友谊、爱情
爱情的三角理论
爱情三角理论(R.Sternberg, 1986):所有的爱情都应含有三要素: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
这三要素分别代表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面积越大,代表爱情的程度越深。若三角形的形状越不像正三角,则表示三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被特别凸显,这种爱情越不均衡。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Romeo & Juliet effect):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家德瑞斯考尔等人(Driscoll,1972)借名于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人们被迫做出某种选择时,他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抗拒心理,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
3、偏见与歧视
偏见(prejudice)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点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态度。
歧视是指不平地看待和对待某个特定对象,其核心是将特定对象看得比自己低劣,并使自己的压迫、强制、剥夺对方的行动合理化,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偏见与歧视的成因1.  社会化历程2.  认知因素3.  动机因素4.社会分层
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方法(一)对抗刻板印象(二)平等接触(三)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
4、利他行为
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根据助人行为的动机性质,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即利他行为(Altruism)。
另一类助人行为具有个人意图。与利他主义的慈善行为相比,有些助人行为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发生的。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
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三者之间是一个包含的关系。
人帮助别人的原因:
(一)社会生物学解释
进化心理学:本能与基因
达尔文:物竞天择的自然过程中,有利他天性的生物将有更好的种族存留机会,从而使它们的物种能够留存下来。
(二)社会交换论观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三)社会规范论观点
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各种社会对人们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人应当帮助对自己有善意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们。由于这一规范的存在及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人的长期影响,使人都获得了报答别人善意和帮助的观点。
(四)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1.交互利他行为理论
交互利他行为(reciprocal altruism)理论认为,只要利他者能够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从受惠者那里获得回馈式的收益,那么促使人类在非亲属之间产生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就能够得以进化(参见巴斯,2007)。
2.社会契约理论
进化心理学家(Cosmides & Tooby,1992)提出了社会契约理论来解释人类合作性交换活动的进化过程,并特别致力于探究人类如何来解决欺骗问题(参见巴斯,2007),认为人类已经进化出了5种能力来解决社会交换中的欺骗问题,从而确保交换活动得到保障,包括:人类必须识别其他的个体、记住与不同个体的交换历史、向其他人表达自己的价值观、需要和愿望、识别其他人的需要和愿望、并用代价和收益来对各种不同的交换事物进行表征。
5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简称侵犯,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这种伤害行为可以是实际造成伤害的行动或语言,也可以是旨在伤害而未能实现的行为。
侵犯行为的分类
1. 从侵犯的方式上看,侵犯可以分为言语侵犯和动作侵犯。
2.从侵犯的动机上看,侵犯可以分为报复性侵犯(retaliatory a。ggression)和工具性侵犯(instrumental aggression)。
3. 根据侵犯的指向性,还可以分为公然侵犯(overt aggression)和关系侵犯(relational aggression)。
侵犯行为的解释
侵犯的本能理论
侵犯是一种本能,是由遗传获得的,而非习得的。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死本能是一种对内自我破坏的倾向。生的本能会把侵犯推向他人,把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外部,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
人的攻击力是由内而发,而且人类的侵犯行为不会消失。重要的是让人们有机会以非破坏性的方式将侵犯性释放出来(体育竞技、自由搏击)。
2.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侵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侵犯也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于实施侵犯,而战争就成了发泄侵犯冲动的重要途径。
侵犯的生物学理论
侵犯归于个体内部
脑机制:海马:影响情绪;杏仁核:该区域受到电击时,温和的机体变得暴躁;当该区域的神经活动被抑制时,暴躁的机体变得温和;大脑皮层:皮层受损时,会表现出更激烈的侵犯行为。神经递质:5-羟色胺:抑制攻击(5-羟色胺少,侵犯增多);雄性激素:增加攻击性
挫折侵犯理论
米勒和多拉德认为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会增加一个人作出侵犯行为的可能性。挫是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侵犯是挫折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对意图的认知的影响,当人们认为别人有意给自己造成挫折的时候,人们才侵犯他人。
社会学习理论
儿童的侵犯行为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后天习得的。侵犯是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        1.侵犯行为习得的机制
(1)通过强化(reinforcement)习得侵犯行为
因做出攻击行为而获得奖励(口头表扬、物质奖励、关注) ,导致攻击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大。(打我娃娃实验)
(2)通过观察习得侵犯行为 通过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习得侵犯。 模仿电影中的成年人或者卡通人物,出现攻击玩具的行为。
(四)社会影响
1、说服
霍夫兰的改变—说服模型
该模型主要说明了说服在什么时候产生和怎样产生。他们认为,只有当他人注意到说服信息,理解信息内容,并且接受了这些信息的时候,说服才能发生,而注意、理解以及接受三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出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改变(具体见本节影响因素部分)。
当态度发生改变后,新态度会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保持,态度转变为行为,一旦态度转变为行为,该行为将加强或极化新态度,逐步固化为信念,成为持久的行为模式。
2、从众与服从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作用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
依从(compliance)指人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行为符合别人期望的现象。
服从(obedience)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指定行为的现象。
真从众 外显行为,内心看法皆一致 表里如一,心服口服 任务难度大,依赖性较强
权宜从众 表内不一致,迫于群体压力 阿希实验中的从众  
不从众 表不从,内心从(群体的领导者,面对群体激奋),表里一致的真不从众(常见于比较自我,主见非常强的人) 
“登门槛”效应  脚在门栏内,从小请求到大请求。
低球技术 先让对方看到答应后的好处,等到答应后再放出后面的附加代价。
“留面子效应” 先提出很大的要求,被拒绝后再减低要求。
过度理由效应 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理由会取代内在的理由。
最低要求启动策略 用最低要求的方式来请求别人做出捐助行为,是一种有效的启动别人善意捐助行动的策略。 “哪怕是一分钱也有帮助”
3、去个性化
含义: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去做的反社会行为。是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
个体化行为产生的原因:1.匿名性、 2.传染性、 3. 更加易受影响。
解释观点
1、大群体,匿名性和高水平的唤醒是去个性化的条件。这些条件导致个体淹没在群体中,丢失了自己的身份感。另外,去个性化减少了每个人心中的恐惧。
2、人们在集群中丧失了个人身份,而采取了一个新的身份,这个身份由他在群体中的角色定义
3、感到迷失在群体中会促使人们为了获得身份并被识别出来,做出一些使自己在群体中突显的事情。
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惰化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5、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
6、合作、竞争与冲突
合作(cooperation)是指不同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竞争(competition)则是与合作相对立的概念,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合作与竞争的原因  1. 自我利益最大化2.相互依赖3.情感与承诺4.攻击本能
冲突是个体或群体感受到另一方采取不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并进行反击的现象。
冲突的作用
突既有积极作用的一方面,也有消极、破坏作用:首先,在某些情况下,冲突是深化互动双方了解的一种途径,如有时候群体决策中成员间发生认知冲突,可能导致观念改变。其次,群际间的冲突是群体确认其同一性的一种有效手段。此外,社会学家还提出,冲突能够变革。
后记
社会心理这一章内容几乎涵盖了社会心理学这一门课程,要知道这门课本科阶段是要上一个学期的。心理学导论的大标题是一章的内容,这里的小标题居然也是一章得内容。不过
还好一般分值不会很大。就2011年考到的两道题目来说,许多人认为,坐火车比乘飞机更安全。这种社会判断的成因是(B) A。调整性启发B。可得性启发C。代表性启发D。参照点启发。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无偿献血属于(D) A。本能的亲社会行为B。纯粹的利他行为C。纯粹的利已行为D。间接的互惠行为。这两道题出的还是挺细致的,有一定难度,不仅要掌握相关内容,而且还要对内容有一定的理解。第一个,可得性启发是指那些容易被回忆或联想。由于航空事故给人们的印象深刻,所以坐火车比乘飞机更安全。第二个是社会交换理论,其实和献血没啥关系,因为一切行为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都是获取大利益付出小代价,属于互惠行为。所以,大家还是多把书看几遍为好,一般出大题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介绍
KurtLewin:勒温(1890-1947),德国心理学家,场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他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SolomonE.Asch:阿希(1907-199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她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特质的因素分析、测验编制以及文化因素和团体差异对测验分数的影响等方面。196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HaroldH.Kelley:凯利(1921-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都有很大影响,主要贡献集中于群体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人际关系等方面。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RobertRosenthal:罗森塔尔(1933-),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人际期望,即一个人对另一个行为的期望本身将导致该期望成为现实。同时他还对非言语交流很感兴趣
LeonFestinger:费斯汀格(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7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8 16:56 编辑

《发展心理学》
前言
这门课占35分,虽说分值不大,但是考试的内容还是挺多的,几乎整本书都考,也是考研最容易丢分的地方,这部分内容有些和教育心理学的部分重叠了,大家可以放在一起背。
结构一般是(6个单选+1个多选+1个简答),不过每年可能不一样,特别是大题,不过大致差不多。
这部分参考书目如下: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2011年版)高教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精装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 刘金花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 桑标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 2011第三版
MJ心理大纲详解(小白修订版) 白云子


开始
一、发展心理学的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广义上说也包括种系的心理发展(比较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从狭义上说就是指个体发展心理学,我们研究正是这个。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其他心理学是一样的
描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心理研究最基本的目的(是什么)
解释:是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为什么)
预测:根据某一理论,通过推理来研究以后的发展变化和行为反应(强化后行为重复发生)
控制:使研究对象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是心理研究的最高目标(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
(二)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
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高考)
优点:1、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2、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3、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
缺点:1、缺乏系统连续性;2、难以确定因果关系;3、取样程序较为复杂;
另外还可能受到世代效应的影响(比如对摇滚音乐的兴趣,可能中年人的那个年代比较火)
2.纵向研究
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最早起源于普莱尔对他儿子三年观察的心理发展报告,也叫儿童传记)
优点:能系统的,详尽的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量变质变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被试亡失),反复测量(练习效应),时间较长(其他变量增多)
另外还会受世代变迁效应的影响。
3.聚合交叉研究
综合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可以理解成在横断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纵向研究)
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确定,保持了两者的优点
缺点:操作复杂
4.双生子研究(格赛尔双胞胎爬梯实验)
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之间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
双生子分为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两种;前者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基因相同;而后者由两个卵子接受不同的精子发育而成,一般来说大约有50%相同的基因;(兄弟姐妹)
同卵双生子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结为环境因素的作用。异卵双生子的基因虽然不同,但是在环境上有许多相似性,因此,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
优点:完整研究这两种双生子,可以看出不同环境对相同基因的影响,或者相同环境下不同基因的表现。
缺点:未考虑到两者动态的交互作用;难以绝对控制环境因素;
3、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达尔文在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后于1876写成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以及其进化论的思想都大力推动了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他的专著推动了儿童心理的传记法研究,被认为是科学研究儿童心理的先驱。
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把对自己孩子出生后三年的观察的纪录整理而成并在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是公认的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
1.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首先是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及各种儿童观的出现(文艺复兴以后,天赋人权;夸美纽斯,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教育思想)
其次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达尔文进化论,以及1876年通过观察自己孩子写的《一个婴儿的传略》,推动了传记法)
最后是近代教育的要求(西方经济复苏,需要大量的人才)
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882年普莱尔出版的《儿童心理》是第一部儿童心理学。(反对白板说,运用系统观察和儿童传记的方法,主要研究对象是3岁以前)
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19世纪末之前为准备时期:经过多方努力促成了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882年到一战为形成时期:开始用观察和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分化和发展时期:受各流派的发展,飞速发展
二战之后为演变和增新时期:理论开始融合,工作倾向于生命全程的研究
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学》(1904)
霍尔也是最早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衰老:人的后半生》(1922)
精神分析学派率先对个体生命全程的发展做了研究
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提出前半生与后半生,重视中年危机,论述老年心理)
埃里克森也是在荣格的基础上扩大至生命全程
何林渥斯最先提出了要追求心理发展的全貌,并于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古德伊弗洛写出了在科学性和系统性超越何林渥斯的《发展心理学》提出要注意整个一生,还要考虑下一代。
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了儿童心理学。
后记
发展部分的难点还是感觉比较少的,但是知识点非常的多,要认真总结。像11年真题考了双生子研究的综合题。像发展心理学的历史这一块,都很多细节大家要注意,比如谁最早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很多时候丢分都容易在这一块。

介绍
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l,1844~1924)创办第一份美国心理学刊物《美国心理学杂志》及第一个美国心理学家的科学组织(美国心理学会,简称APA),1876年他在哈佛大学教授英文,研究哲学,并跟詹姆斯学习心理学。后到莱比锡大学专攻心理学,成为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返美之后,先在哈佛大学开讲座,后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884-1888年任该校教授。1888-1920年任克拉克大学心理学教授兼校长。
阿诺德·格塞尔博士(Arnold Lucius Gesell,1880年 6月21日 - 1961年 5月29日)是一名美国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也是儿童发展研究领域的先驱。1903年,格塞尔获得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学士学位。他担任教师和中学校长,然后又继续在克拉克大学接受教育,该校受到校长斯坦利·霍尔的强烈影响。1906年,格塞尔获得克拉克的哲学博士学位。191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最终他成为耶鲁大学的全职教授。他也担任康涅狄格州学校董事会的教育心理学者。双生子爬梯实验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试验,是由一位叫格赛尔的美国心理学家完成的。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7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8 16:52 编辑

二、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容易考大题)
(一)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性本能的心理能量称为里比多。弗洛伊德把里比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
阶段       年龄(岁) 性敏感区                   行为特点
口唇期     0~1        口、舌、唇   里比多从嘴开始,吮吸产生快感 吸吮吞咽、咀嚼、咬
肛门期     1~3        肛门                           以排泄和玩粪便为乐
前生殖器期 3~6        生殖器                           俄狄浦斯情结
潜伏期     6~11      无特定区域              性发展停滞或退化,相当平静的时期
青春期     12~18      生殖器  从父母或成人中摆脱,产生性冲动 手淫、性交、对其他人的感情

弗洛伊德认为,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家长如果能适度满足儿童的性需要,儿童就能健康成长;如果儿童的性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固着或倒退,成为各种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 艾里克森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
阶段                 主要矛盾                     发展内容
婴儿期(0~2岁)     信任对怀疑          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儿童早期(2~4岁   自主对羞怯          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4~7岁)     主动对内疚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学龄期(7~12岁)    勤奋对自卑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青年期(12~18岁   同一性对混          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
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对孤独感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25~50岁) 繁殖对停滞           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成年晚期(50以上   完善对绝望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艾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比较
二者都看到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只不过艾里克森不仅从纵向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而且从横向的角度也赋予了新的内容。
二者主要区别是:
1)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力比多的力量;艾里克森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可以协助自我监督伊底。
2)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置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而艾里克森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
3)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艾里克森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8个阶段,贯穿人的一生。
4)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艾里克森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
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心理、意识被归结为行为。各种心理现象是行为的组成的因素或方面,而且可以用客观的刺激(S)—反应(R)来论证,其中包括作为高级心理活动的思维。
环境决定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否认遗传的作用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首先,华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即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
其次,华生提出了教育万能论。华生从行为主义的控制行为的目的出发,提出了他闻名于世的一个论断:“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
最后,华生认为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所以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这学习规律完全适合于行为主义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所以华生十分重视学习。华生的学习观点为其教育万能论提供了论证。
华生研究儿童在三种非习得性情绪反应怕、怒、爱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与华生的刺激—反应心理学的不同点,在于他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斯金纳把由可观察到的刺激引起的行为反应称做应答性行为,把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刺激引起的行为反应称做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
首先,在斯金纳看来,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儿童偶然做了什么动作而得到了教育者的强化,这个动作后来出现的概率就会大于其他动作;强化的次数增多,概率随之增大,这便导致了人的操作行为的建立。
其次,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即得不到强化的行为是易于消退的。
最后,斯金纳强调及时强化,认为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人的行为发展的。教育者要及时强化希望在儿童身上看到的行为。
斯金纳建议以消退取代惩罚,提倡强化的积极作用。
斯金纳操作性行为的思想被大量用于行为矫正。(代币疗法)(论坛里奖励考元)
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做对一个题目,然后机器说“你真是太棒了!”)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观察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观察学习的学习者则可以不必直接地作出反应,也不需亲自体验强化,而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观察学习表现为一定的过程,班杜拉认为这个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是直接强化,强化也可以是替代强化,即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即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也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如当儿童用合乎社会的方法表现攻击性时(如球赛或打猎),父母和其他成人就奖励儿童;当他们用社会不容许的方法来表现攻击性时(如打幼小儿童),则惩罚他们。所以儿童在观察攻击的模式时,就会注意什么时候的攻击性被强化,而对于被强化的模式便照样模仿。
班杜拉认为,男女儿童的性别品质大多是通过社会化过程,特别是模仿来获得的。班杜拉认为,儿童常常通过观察学习两性的行为,只是因为在社会强化的情况下,他们通常所从事的仅仅是适合他们自己性别的行为。有时这种社会强化还会影响观察过程本身,也就是说,儿童甚至会停止对异性模式细致的观察。
班杜拉认为,呈现适当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帮助、合作和利他主义等)模式能够对儿童产生影响。亲社会行为靠训练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有时强制的命令可能会一时奏效,但会有反复,只有正确行为模式的影响才更有用,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3、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茨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的方式,而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心理的发展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
二是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三是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和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怎样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茨基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维果茨基分析了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内化学说
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就是各种符号。运用符号可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这种改造转化不仅在人类发展中,而且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学生早年还不能使用语言这个工具来组织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形式是直接的、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技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在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上,由于各种不同的观点,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皮亚杰在他的《智力心理学》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他列举了五种重要的发展理论:(1)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罗素(B.Russell)的早期观点;(2)只讲内因而不讲发展的,如卡尔·彪勒的早期观点;(3)讲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学派;(4)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5)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皮亚杰认为自己的理论和这五种发展理论不同,是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aptation)。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对适应作了具体的分析。他认为,个体的每个心理反应,不管是指向于外部的动作还是指向于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equilibrium)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皮亚杰认为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个是同化(assimilation),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另一个是顺应(accommodation),即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如从吃奶改为吃饭,这就需要改变原来的机体动作,采取新的动作,以适应环境。这样,个体就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机体和环境的平衡。如果机体和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他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1)成熟;(2)物理因素;(3)社会环境;(4)平衡。
他首先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在这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的概念提出来
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主体为什么会对环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体的图式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构成新的图式。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15)
5、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有时也被称作背景发展理论或者人际生态理论,将人际关系分成了四套依次层叠的环境系统。这些系统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该理论由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并完善,现时被普遍接受为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领导性理论。
四个系统为:
微系统(Microsystem):直接环境(家庭,学校,同龄群体)
中系统(Mesosystem):中系统由直接环境之间的联系构成(例如,一个孩子的“家和学校”)
外系统(Exosystem):间接发生影响的外部环境条件(例如,父母的工作场所)
宏系统(Macrosystem):较大的文化背景(例如,东方文化对比西方文化,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次文化)
之后,还添加了第五个系统:
时间系统(Chronosystem):环境事件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个人的生活规律可能被认为是微系统的一部分;因此,该理论近来也被称作“生物生态系统理论”。 每个系统都包含了能有力地影响发展的角色,规范规则。
(二)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有时又称为“先天与后天之争”“成熟与学习之争”,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最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绝对绝对论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环境决定论:华生(给我一打婴儿,可以训练成任何人)
共同决定论
斯腾的幅合论认为发展=遗传*环境
鲁克森伯格认为发展=遗传+环境
格赛尔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称为成熟优势论。主要是双生子爬梯实验。(不同时间开始训练爬梯,最后达到的成绩是一样的)
相互作用论
在共同作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遗传与环境的分析提出的
代表人物有皮亚杰,阿纳斯塔西,沃纳,瓦龙,维列鲁学派。主要观点是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
遗传与环境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年龄越小受遗传的因素越大)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又是前一个阶段的延伸。
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将儿童看成是个主动的个体,就必然要尊重儿童,将儿童当成是一个有自己气质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有探究性的独立个体
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关键期是个体在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的反应。
心理学上的关键期起源于劳伦茨关于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

后记
本章几乎都是理论,一般考大题的可能性大,所以要认真掌握。因为这些理论不仅适用于发展心理学,几乎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要讲一遍。生态系统理论11年考了一道选择题。根据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观系统指儿童直接接触的环境              B、环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C、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D、外层系统包括社会意识形态、法律、
答案是选D,因为社会意识形态属于宏系统。所以很多新加进来的东西也容易考。这个理论应该是来源于《发展心理学: 儿童与青少年》 (邹泓等, Trans.).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因为现在没有指定教材,所以出题形式很灵活,大家没事的时候要多注意获取些心理学知识。

介绍: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干事之职。皮亚杰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7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9 20:03 编辑

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一般考选择题)
(一)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1、遗传与基因
理科同学高中生物的内容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有46条,即23对。一对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其大小、形状和结构相同,叫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23对染色体中,有22对是常染色体,1对决定性别的是性染色体。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相同的XX,男性是一个X和一个很小的Y染色体。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只不过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A-T,C-G)形成双螺旋结构,而蛋白质的合成又是由一定结构的DNA片段(基因)所控制的。从而影响人体各种细胞的合成,最终决定人生物特征。
2、生命的开始
生命的开始是从受精卵(合子)开始的。
生殖细胞成熟的过程中,会出现减数分裂,即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是使原有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然后精子和卵子结合生成受精卵,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数目。父母各提供一半的基因。这也就是为什么同卵双生子基因相同,而异卵双生子有一半基因相同的原因。
受精卵在母体中,通过有丝分裂不断增值,传递给人类的全部细胞。
遗传疾病(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造成)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软骨发育不全,亨廷氏舞蹈症,青光眼的某些症状,多趾畸形。(代代相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家族黑蒙性白痴,苯丙酮尿症。(近亲通婚的发病率高)
常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数目增减):唐氏综合症(先天愚型)
性染色体遗传:红绿色盲
(二)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
1.胎儿的发育
胚种阶段(02周)
合子形成后13天左右,配种的胚胎圆盘开始分化为不同的层。
外胚层:后来发展为表皮、指甲、牙齿、头发、感官及神经系统
中胚层:后来发展为真皮、肌肉肌腱、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
内胚层:后来发展为消化系统、肝、胰腺、唾液腺和呼吸系统。
胚胎圆盘变为胎盘
胚胎通过脐带与胎盘相连,由三根大血管,一根送氧和营养物质,两根运送排泄物。
胚胎阶段(38周)
关键阶段,如果有害物质进入胚胎会产生永久的,不可逆转的损伤。会形成心脏,眼睛,耳朵,手和脚也会变成他们最终的形式。
发展模式是由头到脚,由内及外。第八周末开始有“人样”了。骨化(骨细胞的出现)是发展到胎儿阶段的标志。
胎儿阶段(938周)
所有器官变得更像人,所有系统开始具有整体功能。21周开始是有希望存活的,但机会很小,25周开始存活几率为50%,29周的存活几率为85%。大约在266天左右的时候胎儿降生。
2.新生儿反射
刚出生的婴儿,大脑皮层还未成熟,神经系统主要进行一些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除了吸吮,吞咽,防卫,朝向反射外,有几种特有的反射。
1、足趾反射(巴宾斯基反射),触摸脚底,则足趾呈扇形张开。六个月时消失。
2、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刺激掌心会抓住不放。2-3个月消失
3、莫罗反射(惊跳反射),手托婴儿,脸朝上,迅速下降,新生儿则伸直双臂,然后紧贴胸前,握紧拳头。出生后1个月明显,4个月后消失。
4、游泳反射,把不满六个月的婴儿俯放在水里,他会表现出协调很好的不随意游泳动作。
5、行走反射,刚出生的婴儿被人扶着接触平面,会做出迈步的动作,看上去非常像动作协调的行走。出生后两月作用消失。
6、强直的颈反射,当婴儿仰躺着的时候,就会摆出击剑者的姿势。这实际上是吃奶最好的知识。最长伸出的那只手可能就是优势手,出生后2-3月消失。
目前来看对人类的生活意义不大。发现他们的消失时间可以作为神经系统的是否成熟或有无障碍的一种标志。      
后记
由于回家,这一章我是在火车上完成的。其实有很多内容要吐槽的,记得大一的时候,还有女同学认为接吻会怀孕的,我真是怀疑,难道我们那个年代的高中生物在讲到性知识这一章都自动跳过了么。还有就是我在上发展心理学这么课的时候,老师在讲到这一章内容时,特别提到了婚前性行为的问题,还专门还给我们普及了避孕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区别怀孕与否。记得我们变态心理学的老师,也兼任我们学校的校医,她说,几年前学校开学的时候,曾经有这么一个事情,就是开学初,寝室有一个女生报告说他们那有另一个女生倒了,肚子很大,还留了血,后来送到医院,医生马上往妇产科送,辅导员还问,干嘛往妇产科送。其实就是要生了,大家还以为是什么其他的病,连女生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肚子大了。这···。所以平时没事还是多了解些常识的好,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更要掌握社会常识啊。
另外,本章细节很多,一般考选择题概率大。

介绍
巴宾斯基(1857年11月17日-32年10月29日)是波兰裔法国神经学家。他最著名的成就是他于1896年关于巴宾斯基征的描述,这是一种病态的足底反射,提示皮质脊髓束损伤。巴宾斯基出生于巴黎,巴宾斯基的父亲是波兰的一个工程师,由于俄罗斯的恐怖统治,他父亲与母亲于1848年逃离从华沙逃离到巴黎。巴宾斯基在1884年收到了巴黎大学送来的医学学位证书。并且他很早就来到夏科教授在巴黎的Salpêtrière医院,并成为他最喜欢的学生。夏科于1893年的死使巴宾斯基感到很无助,接下来的时间,他拒绝参加学术排位赛。在教学的空余时间,他会去到总医院德拉Pitié,花很长的时间投身到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他是一个熟练的医生,全身心投入到神经病的实验和测试当中。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7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20 07:41 编辑

四、婴儿心理发展(一般一道单选或多选)
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它是儿童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一)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人脑的结构和机能是统一的,结构决定机能,机能也影响结构。婴儿大脑的形态发展直接影响、制约着其机能的发展,决定着其发展的速度。
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脑重与头围:出生时是成人脑重的25%,36个月时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范围。婴儿头围也存在类似的发展变化。刚出生时头围已达成人头围的60%.新生儿如果头围过小,则其大脑发育将受严重影响,智力发育易出现障碍。新生儿如果头围过大,则表明婴儿患有脑积水或区脑畸形等脑部病变,必须尽快检查治疗。当然,有个别婴儿头围过大或过小纯粹是由体重过大或过小引起,而不存在其他病因。
大脑皮质:大脑的髓鞘化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整个皮质广度的变化与髓鞘化程度密切相关。
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上述婴儿脑的形态发展,为其脑机能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促进其整个心理的发展。
脑电图:5个月胎儿已显示出脑电活动,8个月以后则呈现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α波常作为婴儿脑成熟的标志。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脑电逐渐皮质化,伴随产生皮质下的抑制。
皮质中枢: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婴儿刚出生时大脑两半球及其皮质尚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皮质兴奋还处于弥漫状态,因而只要触动新生儿身体任何部位都会引起其头、手和足等的乱动。
大脑单侧化:新生儿阶段就能观察到某种大脑单侧化的倾向。但这种倾向只表明两半球在功能上存在着量的差异,并非质的区别。以后随着婴儿大脑的逐步发育成熟,这种单侧化倾向逐渐发展,并最终导致两半球在功能上出现质的更大的差异。
(二)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1.动作发展的规律
婴儿的动作发展对应脑部发展的头尾原则和远近原则
从上到下:先发展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由近到远: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由粗到细:先发展大肌肉,粗动作。后发展小肌肉,精细动作。
2.动作发展的顺序
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3.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个体的遗传基因(基因突变,或者属家族性遗传者,在动作发展上会有迟缓,甚至无法从事某些活动的情况发生。)
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度(如果中枢神经系统本身的成熟度不够,将直接影响肌肉的发展,而使得动作表现较为迟缓。)
姿势(如果早期某一项动作的姿势发展不良或错误,将导致接著的动作无法发展,或者延迟其发展的时间。)
感官经验的统合(如果感觉器官出现问题,或者在统合时无法命令运动系统作出所应有的反应,则会影响动作的发展。)
(三)婴儿言语的发展
1.言语发展的理论
强化说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无论是操作性还是经典性)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金纳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即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的强化的刺激)在婴儿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乔姆斯基对此进行了深刻批评,并认为婴儿不可能通过强化而最终获得语言。我们认为,强化说有其合理性,可以解释清楚某些低级言语的发生过程,如最初的语音和单个单词等。
转换生成说
这是乔姆斯基提出的一种语言理论。(1)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2)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3)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语音等),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模仿说
这是由奥尔波特率先提出的关于个体言语获得机制的最早理论。他认为,婴儿语言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后来的社会学习理论流派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婴儿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即模仿学习)而获得言语能力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哈里斯和哈塞默对模仿在言语获得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婴儿言语活动中有模仿成分。但怀特赫斯特对传统的模仿说进行了改造,并进一步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认为婴儿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有所创造、有所选择的。
在婴儿言语获得过程中相继有四种类型的言语模仿行为:(1)即时的、完全的临摹;(2)即时的、不完全的临摹;(3)延迟模仿(有变形或创造性因素);(4)选择性模仿(可以按照语言范型的结构、功能在新情境中表述新的内容)。一般来说,即时性模仿在言语发展中的最初期起主要作用,但随后便被延迟模仿所替代。
认知学说
皮亚杰认为,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能,语言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认知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于动作的发展与协调才产生了逻辑,由此才导致了语言的产生。也就是说,语言并非构成逻辑的根源,恰恰相反,语言乃是由逻辑所构成
2.词汇的获得
婴儿最早可以在9个月时说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词语,最晚则在出生后16个月时。在婴儿说出的第一批词中,有一些已具备了概括性意义。
词语的获得与运用
在言语发生阶段,婴儿词语的获得与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继续掌握一些场合限制性较强的词;(2)已掌握的词开始摆脱场合限制性,获得初步的概括意义(3)开始直接掌握一些具有概括性和指代性功能的词语。其中,词语的去场合限制性是婴儿真正掌握词语、获得概念的重要途径。其外在表现为,原本只用于特定场合、特定事物的词语,现在迁移、运用到与此事物有关的不同场合。
19~21个月时会出现“词语爆炸”现象。在此后的2个月内,婴儿说出第一批一定声调的双词句,从而结束了单词句阶段,进入词的联合和语法生成时期。
双词句比单词句表达的意思更明确,已具备语句的主要基本成分。
3.语法的获得
大量研究表明,20~30个月是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而到36个月时,婴儿已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成为一个颇具表达能力的“谈话者”。
在婴儿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过度规则化或规则扩大化现象,这与婴儿自我中心思维的绝对性有关。关于婴儿获得语法的内在机制问题,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假说或理论试图进行解释,如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说、麦克温尼的类推生成法等。
(四)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在婴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1.婴儿感觉的发展
视觉的发生
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基本视觉过程,并具备了原始的颜色视觉。
立体觉的发展
关于立体觉最早发生的时间,婴儿至少在6个月以前已确实具有了立体觉。还有研究认为,3.5个月婴儿就已有明显的立体觉了。
颜色视觉的发展
2~4个月婴儿的颜色知觉已发展得很好。4个月时已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且已具有正确的颜色范畴性知觉,其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水平。
听觉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5~6个月胎儿已开始建立听觉系统,可以听到透过母体的1 000赫兹以下的声音。
听敏度的发展
1个月婴儿能鉴别200赫兹与500赫兹纯音之间的差异
视听协调能力的发展
刚出生的婴儿就有最基本的视听协调能力。3~6个月婴儿的视听协调能力已发展到能使他判别视听信息是否一致的水平。6个月以前婴儿已能辨别音乐中旋律、音色、音高、调性及其转换模式的不同,并初步具有了协调听觉与身体运动的能力。
味觉的发生发展
味觉感受器在胚胎3个月时开始发育,15周时已初步成熟且能发挥作用。4个月的胎儿已能受到足够的味觉刺激。味觉在婴儿和儿童时期最发达,以后就逐渐衰退,这与味觉在人类种系演化进程中的趋势是一致的。
嗅觉的发生发展
胎儿7~8个月时嗅觉感受器已相当成熟且具有了初步的嗅觉反应能力,已能大致区别几种不同的气味。新生儿已能对各种气味作出相应的典型反应,如“喜爱”好闻的气味等,还能够由嗅觉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并有初步的嗅觉空间定位能力。
触觉的发生发展
胎儿在第49天时就已经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2个月时能对细而尖的刺激产生反应活动。新生儿已能凭口腔触觉辨别软硬不同的乳头,4个月时则能同时辨别不同形状和软硬程度的乳头。4个月以后的婴儿则具有成熟的够物行为,视触协调能力已发展起来。
2.婴儿知觉的发展
方位知觉的发生发展
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定位的。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就具有基本的听觉定向能力,并成为婴儿早期空间定向的主导形式。
距离知觉的发生发展
新生儿已能对逼近物体有某种初步反应,并具备原始的深度知觉。2~3个月时已有了对来物的保护性闭眼反应。近年来,视崖装置被大量用来研究婴儿的深度恐惧感,并引发了关于恐惧感产生和发展机制的激烈争论)。
形状知觉的发生发展
婴儿在3个月时具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在8~9个月以前就获得了形状恒常性
大小知觉的发生发展
4个月以前的婴儿就已具有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五)婴儿气质的发展
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
传统的四类型说
1.多血质
感受性较弱,反应性、兴奋性、平衡性很强;可塑性大,外倾,爱交际;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
2.胆汁质
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和主动性很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刻板,外倾;情绪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很快,不灵活。
3.黏液质
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很弱,主动性很弱;不灵活,内倾;情绪兴奋性弱,反应速度缓慢。
4.抑郁质
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刻板,内倾;兴奋性强;情绪抑郁,反应速度缓慢,不灵活。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三种基本特性的不同结合,可以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其中三种是强型,一种是弱型。强型又可分为平衡和不平衡型。平衡型又可分为灵活型和不灵活型。相应于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根据其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的不同表现,可以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弱型(抑郁质)、强而不平衡型(胆汁质)、强而不灵活型(黏液质)、强而灵活型(多血质)。
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
托马斯、切斯等根据其确立的气质九维度标准,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种。
1.容易型
大多数婴儿属于这一类型,这类婴儿的吃、喝、睡等生理机能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情绪一般积极愉快,爱玩,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积极。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
这一类婴儿人数较少,约占10%。他们突出的特点是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由于这种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麻烦,因而在养育过程中容易使亲子关系疏远,因此需要成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
3.迟缓型
约有15%的被试属于这一类型。他们的生活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总是消极,而不甚愉快,但也不像困难型婴儿那样总是大声哭闹,而是常常安静地退缩,情绪低落。
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
布雷泽尔顿将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般型、活泼型和安静型。
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巴斯和普罗敏根据婴儿在各种类型活动中的不同倾向性,将其划分为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四种不同气质类型,认为这四种气质类型各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
抑制型婴儿的主要特征是拘束克制、谨慎小心和温和谦让;非抑制型婴儿则相反,他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精力旺盛、自发冲动。婴儿的这些不同的行为反应主要并集中地体现在他们对“不确定性”的反应中。
除了以上六种主要的气质类型说以外,还有体型类型说、激素说和血型说等。
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婴儿气质发展的稳定性
现有大量研究证明,婴儿气质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俗话所说的“禀性难移”,即是指气质的稳定性而言。
婴儿气质发展的可变性
气质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但其在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改变的。
总之,无数的实验事实说明,婴儿的气质是可以变化的,而并非一成不变。
(六)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1.婴儿的情绪发展
伊扎德研究表明,人类婴儿在出生时,就展示出5种不同的情绪,它们是惊奇、伤心、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这些最初分化的情绪反应大多是来自遗传的。约1岁半时,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相关的情绪便开始发展,如自卑、骄傲等。
从出生之日起就会的微笑是内源性(自发性)的微笑;
从第5周开始,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能区别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
从5周到3.5个月,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即无差别的社会性微笑;
从3.5个月或4个月开始,婴儿对不同的人微笑不同,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7~9个月,开始参加具有社会性的游戏,并开始产生“分离焦虑”(妈妈消失,便大哭)
9~12个月,依恋开始
2.婴儿的依恋
(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这时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人的反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反应是不同的。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2岁)。
从6~7个月起,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她在一起时特别高兴,而当她离开时则哭喊,不让离开,别人还不能替代母亲使婴儿快活。
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2岁后,婴儿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并知道交往时应考虑她的需要和兴趣,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依恋的类型
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
安全型
这类婴儿在与母亲一起时,能安逸的独立游戏,并不是总以为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很容易被安抚;
回避型
这类婴儿,母亲在与不在无所谓,自己独自游戏,也叫“无依恋婴儿”;
回避型婴儿的母亲一般无法理解孩子的需求,对自己的孩子很不耐烦,不负责任,因此两者之间并没有形成情感纽带。
反抗型(矛盾型)
这类婴儿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而当母亲回来时,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反抗型婴儿的母亲也对孩子很感兴趣,但却常常误解孩子的信号,经常感情用事。
其中,回避型与反抗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
陌生情景实验
陌生情景法是由艾斯沃斯和其同事创立的,用于测量依恋的实验工具,它先安排母婴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母亲离开、陌生人进入等情境。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过程中,以及面陌生人的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对婴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
3.早期同伴交往
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经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以客体为中心阶段,婴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对方本身;
二是简单交往阶段,婴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儿的行为;
三是互补性交往阶段,婴儿同伴间的行为趋于互补,出现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间模仿已较普遍,婴儿不仅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而且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


后记
从这一章开始就是重点内容,对于细节的把握一定要记住年龄,然后在大脑中形成每个年龄应该具有的特征。记得在上发展心理学的时候,老师说这门课就是带孩子的过程,一步步把孩子带大我们的课也就上完了。

介绍
卡根·杰罗斯(Kangan,Jerome1929~)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级瓦克,1950年在拉特格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54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嗣后,应聘于俄亥俄州立大学执教一年,又在美国陆军呆了两年,1957~1964年负责分析费尔斯研究所纵向档案中所含有的数据。这项研究结果促使他与H.A.莫斯合作出版了《从出生到成熟》一书。该书荣获美国精神病学学会霍夫海默奖金。由于获奖,促使卡根和他的同事继续两个方面的研究:一个方面是称之为反射-刺激的个体差异,预测学龄儿童在饮食反应不肯定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行为。第二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对个体在行为质量和动机质量上的差异进行预示的时间。后来,卡根在《幼儿时期的变化和继续》、《幼年期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等著作和一系列论文中探讨了幼儿决定论学说,认为成熟因素对生命的开头几年所能观察到的行为表现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8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20 22:18 编辑

五、幼儿心理发展(一般一个选择题)
幼儿期是指3-6,7岁这一时期,因为是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叫幼儿期,也叫学前期。
一般特征:1、在游戏过程中,主要矛盾逐步解决,从而也就推动了儿童不断向前发展。
2、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
(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脑重继续增加:7岁儿童的脑重基本上接近成人的脑重。
大脑皮质结构日趋复杂化: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也逐渐完成。这就使得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迅速。
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脑电波的变化: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皮质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拉扎鲁斯-帕特瑞克的娱乐放松说,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力的过剩,而是来自于放松的需要。
(二)幼儿的游戏
1.游戏理论
早期的游戏理论
霍尔的复演说,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过家家)
席勒-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把游戏看做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彪勒的机能快乐说,强调游戏是儿童从行动中获得机体愉快的手段。
格罗斯的生活准备说,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一种本能的练习活动。
博伊千介克的成熟说,认为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般欲望的表现。
当代的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据此发展起来的游戏疗法是一种利用游戏的手段来矫正儿童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方法.
认知动力说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学习理论
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
2.游戏种类及其发展
创造性游戏:它是由儿童独自想出来的游戏。(建筑性游戏和表演游戏)
教学游戏:它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幼儿园的拼图)
活动性游戏:它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走、跑、跳、攀登、投掷等)可以训练小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把游戏分为:练习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美国心理学家帕滕按照儿童社会性发展把游戏分为六种:无所用心的行为、旁观者行为、单独一人的游戏、平行的游戏、联合的游戏和合作的游戏。
从游戏的主题看,范围由幼儿熟悉的家庭、幼儿园日常生活逐渐扩大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由反映人们运用物体的外部活动发展到反映人们在活动中的相互联系以至人们的内心情感和道德品质,由简单、自由到较复杂、有特定内容。从游戏的情节看,由零星、片断到较系统、丰富且有一定的创造性。
游戏的形式反映了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一般是从模仿性游戏发展到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进而到有规则的游戏。从不会事先分配角色到能自行分配角色,甚至能带别人玩,组织能力也得到发展。
此外,儿童游戏的时间也随年龄有所变化,一般由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延长到40~50分钟,甚至更长。游戏的集体性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从独自一人的游戏发展为合作的游戏。
(三)幼儿言语的发展
1.词汇的发展
儿童词汇的发展不均衡,发展呈阶段性。主要表现为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不断增加。
3~4岁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幼儿词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增加。幼儿对词义的理解逐渐准确和加深,他们不仅能够掌握词的一种意义,而且能掌握词的多种意义,不仅能掌握词的表面意义,而且能掌握词的转义。在幼儿阶段,当儿童词汇贫乏或词义掌握不确切时,还有一种“造词现象”。
2.句子的发展
句子发展: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无修饰句到有修饰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从对话言语到独白言语(讲故事);从情境言语到连贯言语;独白言语和连贯言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四)幼儿认知的发展
1.记忆的发展
记忆容量的增加:儿童的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幼儿从3岁到7岁短时记忆广度为4—6个组块。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幼儿初期的儿童无意识记占优势。凡是儿童感兴趣的、印象鲜明、强烈的事物就容易记住。在教育影响下,幼儿晚期的儿童有意识记和追忆的能力才逐步发展起来。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发展:幼儿初期儿童的记忆还带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而词的逻辑识记的能力还很差。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的语词记忆也在发展,但在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仍占主要地位。
自传式记忆的发展:自传式记忆是指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儿童对新异事件的自传式记忆常常是相当好的。(去迪斯尼乐园玩)但是婴幼儿对事件的记忆非常容易被误导,他们会以为一些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和原先虚构的事件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对儿童的证词的质疑)
记忆策略的形成:记忆策略是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采用自发复述策略的儿童的记忆效果优于不进行复述的儿童。学龄初期儿童则更多地按照词的类别归类,如动物(猫、狗、马)、植物(树、花、草)或几何特征。
元记忆的形成: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包括(1)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2)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3)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即使是三四岁的儿童也知道人的思维是有限的,而且有些信息更容易学习和保存。
2.思维的发展
是以言语发展为前提逐渐发展起来的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钟走想到钟再走)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用杠杆拿到糖果)
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究
皮亚杰认为2~7岁儿童的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表象性思维,思维的基本特点是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
三座山测验(前运算思维的基本特征是自我中心,即从自我的角度去解释世界)
。实验是这样的,三座山以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一座山上有一间房屋,另一座山顶上有一个红的十字架,还有一座山上覆盖着白雪。让儿童坐在桌子的一边,桌上放着这个模型。实验者把一个娃娃放在桌子周围的不同位置,问被试“娃娃看到了什么”,幼儿很难回答。
博克设计了农场景观模型。结果比皮亚杰的要好,说明当场景是儿童熟悉的,问题也容易让儿童理解时,幼儿是能够考虑到别人的观点的。
守恒(形态改变,含量不变)
在液体守恒实验中,向儿童呈现两只相同的玻璃杯,杯中装有等量的液体。在儿童确知两只杯中的液体是等量的之后,实验者把其中一杯液体倒入旁边一只较高、较细的杯子中,液面自然升高。然后问儿童,新杯子中的液体比原先杯子中的多一些或少一些,还是一样多?大多数3~4岁的幼儿会回答“多一些”,因为他们只注意到了新杯子的高度。5~6岁儿童处于守恒的转折阶段,他们似乎意识到必须同时考虑杯子的高度和粗细,但在比较时,同时考虑两个维度还有困难。皮亚杰认为儿童一般在8岁左右达到守恒。
类包含
指一类物体与其子类的关系。原则上,总类中物体的数量必然大于任一子类中物体的数量。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乏这种推理能力,不能同时想到一个子类和整个一类。如他给儿童呈现一束由4朵红花和2朵白花组成的花束,问儿童“红花多还是花多”,前运算阶段的儿童通常回答“红花多”。
皮亚杰还认为幼儿不能区分一个物体表面看起来像什么和真的是什么,不能进行因果推理。
最初概念的掌握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用词来标志的。
幼儿概括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2)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3)概括的内涵往往不精确,有时失之过宽,有时又失之过窄。
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的一般发展过程是:(1)小班儿童实物概念的内容基本上代表儿童所熟悉的某一个或某一些事物;(2)中班儿童已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一些实物的比较突出的特征,特别是功用上的特征;(3)大班儿童开始能指出某一实物若干特征的总和,但是还只限于所熟悉的事物的某些外部和内部的特征,而不能将本质和非本质特征很好地加以区分。
数概念的掌握
(1)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2)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3)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
类概念的掌握
童分类的发展顺序是:不能分类—依感知特点分类—依生活情境分类—依功能分类—依概念分类。
3.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儿童是“常识心理学家”。)
错误信念是衡量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重要指标。
在这个任务中,主试向儿童描述一个故事情景(通常故事中主人公的信念与事实不相符),然后主试向儿童提问,看儿童是否能推断出主人公的真实信念。比如被试给儿童讲下面这个故事:
小明把一些巧克力放到了厨房的一个蓝色橱柜里(位置A) ,然后离开了厨房。小明 的妈妈把巧克力移到了绿色橱柜里(位置B) 然后离去。小明 回到厨房想吃巧克力。
讲完故事后主试问儿童:小明会到哪里去找巧克力?
通常三岁以下的儿童很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位置B(巧克力事实上在这个位置),而不会回答位置A(在小明的信念中认为巧克力在这里,所以他会到这里来找)。这说明三岁以下的儿童在信念认知上还不成熟。
(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幼儿道德认知是指幼儿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这是幼儿将一系列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不断内化的过程。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前道德阶段,年幼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模糊的了解,他们的行为直接受行为的结果所支配,因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所给予的,而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订或改变。皮亚杰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对说谎、过失的认识和判断,结果发现,6~7岁儿童一般根据主人公在客观上的后果(比如打碎的杯子的数量多少,说谎与真实情况的相差程度)作出判断,而年龄大的儿童则能注意行为的动机和意图。
自律道德阶段或道德相对论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更多地根据动机而不是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识到规则是可以通过协商和讨论得以改变的,并形成了自己内化的道德标准。
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

阶段顺序
命名
基本特征
第一级水平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前习俗水平
服从与惩罚定向
天真的利己主义
由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
服从规则以及避免惩罚
遵从习惯以获得奖赏
第二级水平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习俗水平
好孩子的道德定向
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
以他人期待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
遵从陈规,避免他人不赞成、不喜欢   
遵从权威,避免受到谴责
第三级水平
第五阶段
第六阶段
后习俗水平
履行准则与守法的道德
个人良心式原则的道德观
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
遵从社会契约,维护公共利益
遵从良心式原则,避免自我责备

2.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侵犯可以是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生来具有的死亡本能追求生命的终止,从事各种暴力和破坏性活动,是敌意的、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
生态学理论也认为,人有基本的侵犯本能。按照洛伦茨的观点,所有本能都是进化的产物,它保证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新行为主义者则把侵犯行为作为挫折的结果,认为挫折总是导致侵犯行为。攻击可以减轻挫折的痛苦;被攻击者发出的痛苦信号成为二级强化物。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班杜拉把侵犯行为看成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习得的。
信息加工理论强调了认知在侵犯行为中的作用,认为取决于他怎样加工和解释这一信息。
3~6岁幼儿的侵犯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身体攻击在4岁时达到顶点;对受到进攻或生气的报复倾向,3岁时有明显增加;进攻的挑起者和侵犯形式也随年龄变化,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以争夺玩具为主转向人身攻击,如取笑、奚落、叫绰号等。
研究表明,男孩不仅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还有更多的言语侵犯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任何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
一般认为,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6~12岁增长显著。
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常用的手段有:(1)角色扮演训练(2)行为强化训练和自我概念训练,自我概念训练对8岁以下儿童效果不明显;(3)榜样示范。
亲社会行为与侵犯行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一些亲社会行为较多的儿童同样会有侵犯行为,而侵犯行为较多的儿童也表现有亲社会行为。研究表明,攻击行为和亲社会非利他行为可以同时发生,但是亲社会利他行为则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
3.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性别角色偏爱指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
性别认同的发展
一些2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别,然而还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大多数2.5~3岁儿童能正确说出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但是不能认识到性别是不变的属性。3~5岁儿童还不能理解性别的坚定性。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换换衣服和发型就能变成另一性别的人。5~7岁儿童才开始理解性别的坚定性,这正是儿童初步达到液体和数量守恒的阶段。儿童先是理解自我的性别坚定性,继而是同性别他人的性别坚定性,最后是异性别他人的性别坚定性。理解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是在学龄期间。
性别角色标准的获得
每位父母都有一套性别角色标准,在孩子出生后,父母就把自己的性别角色标准以各种方式传递给子女。他们鼓励那些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制裁那些不适当的行为。
性别化行为的发展。儿童的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在性别化过程中,男孩比女孩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
4.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之一。
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再者,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此外,同伴还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同伴关系的发展
进入幼儿园,儿童与同伴的接触次数增加,他们不再把成人作为唯一的依靠对象。他们开始主动寻求同伴,喜欢和同伴共同参与一些活动,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密切、频繁和持久。从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同伴,经常与同性同伴一起游戏、活动。3~4岁,依恋同伴的强度和与同伴建立起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语言的发展也使同伴间的交往更加有效。儿童从事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大大增多了。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易变的,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以及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

后记
这一章内容是比较多的,对于这些内容大家要认真看,特别是例子,比如三山实验,守恒实验,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实验,都不知道后面的科学家重复做了多少次了。这些内容比较容易考简答题,比如论述一下三山实验。看一下2010年的真题,14到22个月大的男孩喜爱小汽车,女孩喜欢洋娃娃对玩具的选择体现了,A性别认同B性别角色认同C性别角色标准D 性别偏爱。答案选D,你答对了吗?

介绍
劳伦斯·科尔伯格 Lawrence Kohlberg 1927.10.25-1987.0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布隆维尔市(Bronxville)的一个富商家庭,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8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21 14:18 编辑

六、童年期心理发展(一般一道选择题)
6、7岁~12、13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一)童年期儿童的学习
学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首先,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其次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小学儿童必须通过教学活动、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为进一步掌握人类的知识打下最初的基础。
再次,学习活动不仅发展了社会交往技能,提高了认知水平,培养了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发展起来。
学习动机
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分为四类,1、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2、为集体争光而学习。3、为个人前途而学习。4、为祖国的前途。
儿童年龄越低,学习动机就越具体,更多的与学习本身的兴趣有关。
学习兴趣
是使儿童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1、小学时期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才对学习内容,学习作业感兴趣。
2、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到产生对不同学科的分化兴趣。
3、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有兴趣,对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在初步发展。
4、游戏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降低
5、阅读兴趣,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科普读物。
6、对社会生活的兴趣在逐步的扩大和加深
学习态度
1、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有尊敬和依恋之情。中年级的儿童,对教师产生选择性的、怀疑的态度。
2、在教师的组织下,在中年级开始形成班集体,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3、逐步形成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
4、逐渐了解到分数的客观意义
学习障碍(1963年由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提出)
是指那些能听,又没有明显智力缺陷,但在行为与心理上表现出相当的偏差,以至于无法良好的适应家庭生活,在学校中靠通常的教育方法未能有效学习的儿童。并表现在以下四个特征:
1、差异性:智力正常,学习成绩远低于正常2、缺陷性:有特殊的行动障碍3、集中性:缺陷集中表现在语言或算数。4、排除性:不是由视觉或听觉的原因引起的,一般男多于女
柯克将学习障碍分为发育性学习障碍和学业型学习障碍
症状: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存在障碍,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存在障碍,发育迟缓,品行问题。
原因:轻度大脑功能失调,遗传素质假说,生物学假说,心理与环境假说
预防:1、避免可能造成的损伤因素2、注意儿童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康人格。3、关心儿童的学习,及早提供对差生的帮助,使他们能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
矫治:提供特殊教育,进行行为矫治(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技术)
(二)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1.书面言语的发展
顺序:识字—阅读—写作;
其中写作发展分为:准备阶段—过渡阶段—独立写作阶段
二、三年级时书面语言逐渐赶上口头言语,四年级时开始表现出优势
2.内部言语的发展
内部言语的发展是在口头言语即出声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内部言语的发展与书面言语的发展密切联系,书面言语的发展促进内部言语更快的发展,另外内部语言的发展使书面言语的发展更为完善;
内部言语的发展与智力发展水平特别是思维发展水平相联系,内部言语的发展是智力活动的重要前提,智力活动的发展也促进内部言语的发展;
内部言语的发展阶段:出声思维阶段;过渡阶段;无声思维阶段
(三)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
1.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过渡存在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四年级
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存在着不平衡性(概括水平在数学较高时,语文还较低)
2.元认知及其发展
元记忆知识最早出现在5--10岁左右的儿童身上;小学四年级对自己记忆广度的估计已经达到成熟水平,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习得和发展主要是受教育训练的影响,年龄是其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
(四)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
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并呈现如下趋势:
一年级到三年级处于上升趋势。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升幅度最大。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年级间无显著差异。五年级到六年级又处于第二个上升阶段。
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
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的认知。发展趋势如下:从表面到内部,从简单到复杂,从呆板到灵活思维,从关心个人到关心他人,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弥散想法到有系统的想法
行为上主要表现在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
角色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思想和行为的一种认知技能。
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约3—6岁):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不同(男孩子认为妈妈也喜欢小汽车)
阶段1:社会—信息采择(约6—8岁):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差异的原因
阶段2:自我反省采择(约8—10岁):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和他人的观点也会有冲突。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岁):能够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两难故事)
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约12—15岁):能用社会系统和信息来分析,评价他人的观点。
社会性交往
交往的对象主要还是父母,教师和同伴。
父母—儿童关系(时间减少,日常问题的变化,冲突减少)
童年期儿童的友谊:
第一阶段(3--7岁)还未形成友谊的概念;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顺从就是朋友,否则不是)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不能共患难)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第五阶段(12岁以后)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师生关系:(老师是神一般的存在,罗森塔尔效应有着广泛的影响)
3.品德发展
基本特点是协调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逐渐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知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渐分化;
3.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
后记
在幼儿园的事情,大家可能都不记得了,但是从小学开始,相信大家都记得住,想象自己的一些言行,和课本上的对照一下,看看是不是很符合呢。记得在上小学时候,认为老师真的是权威呢,每次回家和父母起争执的时候总是说,我老师是这样说的···。后面的内容多和自己对比一下,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些内容能够再认就行了。即便考大题也是相关的理论和实验。

介绍
美国著名特殊教育专家塞缪尔.亚历山大.柯克在1963年4月6日,应邀参加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全美知觉障碍儿童协会家长会议”,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柯克提议使用“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这一较为教育性的名词来代替当时医学文献上常见的一些术语,如知觉一动作障碍、脑损伤、失语症等。柯克在演讲中提到:“就我的了解,这一会议与盲聋等感官障碍或智力落后儿童无关,也与环境因素引起的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儿童无关。这个会议所研讨的主要是那些能看能听又无显著的智力缺陷,但在心理与行为上表现出相当的偏差,以致无法在家庭中有良好的适应,在学校中依靠通常的教学方法未能有效学习的儿童。”与会者在这次会议上立即投票决定将“知觉障碍儿童协会”改名为“学习障碍儿童协会。从此“学习障碍”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开始建立起来。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8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21 22:39 编辑

七、青少年心理发展(一般一道选择题)
青少年阶段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约从11、12岁~17、18岁,青少年期是少年期和青年期的总称。
(一)生理发育
1.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成熟、性成熟
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
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在表现,是少年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这是什么,相信大家比我更清楚)
(二)认知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种形式
1.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初中阶段
初中生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形式运算阶段,其主要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主要表现在:
运用假设:具备建立假设并检验假设的能力
逻辑推理:初一学生已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的能力,归纳推理能力高于演绎推理;
逻辑法则的运用:对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的应用中,排中律发展最晚;
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日益增加的同时,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明显,自我中心再度出现(假象的观众,独特的自我)。
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高中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进入成熟期)
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形式逻辑思维主要表现在,概念、推理,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上。
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与其自身的实践活动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他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分析问题,需要发展辩证逻辑思维。
初一学生已开始掌握辩证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比较低;初中三年级时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进入高中后,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占了优势地位。
(三)自我发展
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第一次是年龄在1~3岁,以儿童可以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
因为生理变化过于突然。自我意识高涨。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青春期自我意识高涨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其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当听到别人在低声讲话,便断定是在议论自己)
青年早期自我意识的特点体现在许多方面:
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第二,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第三,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第四,自我评价的成熟。
第五,有较强的自尊心。
第六,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埃里克森将青少年期定义为一个人形成同一性的关键期,并且认为青少年经历了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心理冲突。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为了获得自我同一性,青少年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整合自我知觉的许多不同方面,使其成为一致的自我感。
青少年的同一性形成过程至少受四个因素的影响:(1)认知发展水平对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那些对形式运算思维掌握牢固并且以复杂和抽象的方式思考的青少年比那些认知不那么成熟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提出和解决同一性问题;(2)与父母关系的远近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3)和同伴群体的相处以及友谊的建立对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4)学校、社会以及更广泛的文化背景同样会对同一性的建立以及发展产生影响。
(四)社会性发展
1.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继皮亚杰之后,从认知发展角度提出了道德推理发展的系统理论。他采用开放式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又划分了两个阶段(参见第六章)。他认为道德发展的阶段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结构的差异性、不变的顺序性、结构的整体性和层级的整合性。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与特定的年龄发展阶段相联系的,而且道德发展阶段是交叉的,即在某一年龄阶段通常会并存几个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当个体开始越来越能够考虑其他人的观点甚于自己的观点时,他的道德推理就从前习俗水平(对个人幸福的自我中心的关注)发展到习俗水平(对其他人,包括父母、朋友、自己个人社交圈中的其他人观点的考虑),直到最后达到了后习俗水平(协调多种观点以及根据所有人的观点来决定什么是对的能力)
2.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实际上是和亲社会行为对应的社会行为,是侵犯行为发展到青少年时期的高级别体现。
其原因在于:1.青少年期的冲动;2.这一时期个体已经具备一定能力
这类行为违背社会规范,损害社会或公众利益,13~14岁的青年有着很高的犯罪率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已经引起全球关注。青少年早期犯罪率较高可能和认知不成熟有关。他们受同龄人影响和压力较大,容易做出反社会行为,但随着年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和道德推理能力的提高,同龄人的影响力减弱,违法活动也随之减少
(五)情绪
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情绪表现的两极性
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共存(有人曾用“疾风暴雨”一词来形容这时期个体情绪强烈的特点。)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二)心境的变化
第一,持续性环节。第二,统一性环节。
2.常见情绪困扰
1.烦恼突然增多
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不知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之中应有的地位。
2.孤独
属于“心理上的断乳”时期,意指从这时起,个体将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他们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但是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尽管他们在主观上有独立的要求和愿望,但实际上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独立生活。
3.压抑
压抑也是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压抑是当需求、愿望等不能得到满足和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既包括生理方面的,也包括心理方面的。但有许多需求不能满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因为愿望本身不切实际;有时是由于社会上的阻力或父母的限制;有时是由于自身经验不足而导致失败。因而,青少年的自尊心易受到打击,但又有争强好胜的冲动,在这种矛盾的情形下,他们常常处于压抑的心境。

后记
这一章考的内容不多,把例子多看几遍也就差不多了。我们还是看一道真题吧,2010年的,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平衡性表现明显B批判性显著增强C自我中心再度出现D表面性依然突出。A选项是错误的,思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它三个都是对的。

介绍
安娜·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1895年12月3日生于奥地利,1938年随其父移居英国,后来成为一位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先后获得美国杜克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担任过《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主编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名誉会长。她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其父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对自我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她系统总结和扩展了其父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8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22 21:35 编辑

八、成年期心理发展(一般一个选择题)
从18、9岁直到死亡
(一)成年期发展任务理论
埃里克森的观点
成年初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发展的任务是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努力工作,找老婆)
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对停滞。发展的任务是繁衍后代避免停滞,体验着关怀的实现(建立家庭)
成年晚期(50岁以后)完善对绝望。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回顾一生)
莱文森的观点
他认为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生活的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主要研究中年期(40-65),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自己的兴趣、目标和各种承诺。莱文森尤其强调了中年转折这一重要性,如果个体在这一阶段能够处理好矛盾,下一阶段将会出现优秀的品质(很多商界领袖就是把握住了中年转折)
哈威格斯特的观点
发展任务主要源自于个人内在的变化、社会压力以及个人的价值观、性别、态度倾向等方面。中年期是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它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
具体表现在以下七点:1、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2、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3、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4、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5、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6、承受并适应中年人生理上的变化7、与老年父母相适应
(二)认知发展
1.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
卡特尔的智力理论
液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认知、类比、归纳、演绎等一般人20岁以后,液体能力达顶峰,30岁后开始下降
晶体能力: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学习和社会文化,晶体能力在一生中一直发展,25岁后发展较平缓
智力双重过程模型
巴尔特斯发展了卡特尔的智力理论,同认知心理学联系起来,提出智力的发展可以区分为两种过程,第一种是基础过程,与思维的基本形式密切相关,它主要功能在于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组织,所以又叫做智力技能。主导者儿童青少年的的智力发展。第二种过程是智力技能和情境、知识相联系的应用,所以又叫实用智力。主导者成年期的智力发展。
智力适应理论
沙依认为成年人的智力活动特点是与其对环境的适应分不开的。环境对个体有什么要求,个体相应的智力功能就能得到发展。成年初期的任务是实现目标。中年期的任务是承担社会责任。(我应该怎样运用我所知道的东西。)
2.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
认知老化是限制老年人工作活动能力和降低其生活独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表现为感知速度减慢,工作记忆下降,抑制无关刺激能力减弱,现场依赖性增强。
感觉功能理论:该理论认为老年期认知能力的衰退,是由于感觉器官的衰退导致的;
加工速度理论:认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老化,从而导致信息加工系统加工速度减慢,从而导致认知能力的衰退;
工作记忆理论:认为由于工作记忆广度随年龄老化而减少,从而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算,推理等认知活动;
抑制理论:有效的加工不但需要激活与当前任务相关的信息,更重要是要同时抑制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信息,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往往就是因为不能有效抑制无关信息所致。
执行功能减退说:近年来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额叶是老化最敏感的一个区,由于执行功能与大脑额叶皮层的特殊关系,认知功能的老化就与额叶皮层功能的减退有着密切关系。
(三)人格发展
1.自我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的观点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在《儿童期与社会》中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见第二章)。成年初期的重要任务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荣格的观点(内外倾)
人的前半生的发展更多为外倾性;当跨入后半生后,个体的发展更多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
拉文格的观点(发展类型说)
自我的发展不是单纯按序列的(客观环境),也不是单纯按类型的(主观思想),而是二者的综合。成人主要经过四个阶段
1、遵奉者水平(只按规则行事)(常根据是否违反规定来判断对错)
2、公正水平(自我评价标准与社会规则和谐一致)
3、自主水平(能够接受自我评价标准和社会规则相冲突)
4、整合水平(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能正视内部冲突和矛盾,而且还会积极去调和解决这些矛盾,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是一致的)
2.稳定性与可变性
人格持续稳定多于变化。稳定性是指人格结构成分相对不变,各成分的平均水平相对不变。与其他发展阶段相比,成年期的人格结构相对稳定。到晚年则变化较大随着年龄的增加,人格趋于稳定,成熟,可塑性小,自尊心增强,变得猜疑,刻板。
(四)临终心理
库布勒—罗斯的研究结果认为:老年临终病人前的五个基本反应阶段:
否认:不相信自己要死了
愤怒:把自己会死的怨恨发泄在别人身上
讨价还价:希望上天能延寿(孔明临死前的七星灯)
悲伤沮丧:知道死亡已经不可避免陷入悲伤抑郁之中
平静接受:最后默默接受这一刻的到来
后记
发展心理学到这里已经全部完成了,我开始写的时候是在回家火车上,写完的时候也是在回学校的火车上,这象征一个轮回么。从生到死的循环。我们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现在不会想到死一样,人生短短几十年,有的时候机会一旦错过了就很难在把握了。要珍惜青春啊,时间一旦过去了就不能走回头路了。心理学研究生命全程每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就好像生理学研究生理变化一样。人类真是如此的巧妙,然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不知道这智慧起源的奥秘能不能揭开。

介绍
朱智贤(1908一1991年),字伯愚,赣榆县赣马人。教育、心理学家。1930年,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赴日留学,考取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学系研究员。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回国在高校任教。先后任香港达德学院教授、教务长兼中山学院院长,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兼教育组长,全国著名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报》编委,《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他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
林崇德,男,汉族,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1年2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专长为发展心理与教育心理学。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首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中的第一位。其社会兼职30余种,是14所国内外高校的兼职教授。美国的《肯特日报》把他与美国当代大教育家斯波克(B.Spock)相媲美,我国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誉他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8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23 16:32 编辑


《教育心理学》
前言
这门课占35分,和发展心理学是一样的,但是内容可没有发展多,其实也就考半本书,教育心理学包括教和学两大块,我们大纲上只要求掌握学习就可以了。结构一般是(6个单选+1个多选+1个简答),不过每年可能不一样,特别是大题,不过大致差不多。
这部分参考书目如下: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2011年版)高教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2007年第二版)北师大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等(2010年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 2011第三版
MJ心理大纲详解(小白修订版) 白云子
开始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般一道单选)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
该系统由五大因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和三大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组成。三种过程相互影响。
理论意义1、从教育的侧面对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作出贡献。2、对教育学和人工智能的起指导作用。
实践意义1、提供学与教的理论来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2、提供各种研究方法的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荀子:教学相长)
西方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苏格拉底:产婆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由来)
19世纪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19世纪心理科学的发展(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和高尔顿心理测验的发展)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后发展为《教育心理学大纲》)
1868年俄国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卡普杰列夫出版了俄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
20年代后,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
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后,弗洛伊的的理论广为流传
50年代后,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
学习理论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杜威“从做中学”提倡发展实践活动。尚未形成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维果斯基提倡,教育心理学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提出文化发展观和内话说
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这一阶段注重结合教育实际,为学校教育服务。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赞科夫“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出版了《年龄与教育心理学》
深化和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更加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各学派相互吸收,分歧变小。布鲁纳总结了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1、主动性2、反思性3、合作4、社会文化。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学生的知识是如何建构的)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学生是如何自我激励的)
3、研究学校的内在过程和机制(高级知识的获得过程)
4、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合作,师生互动)
5、研究实际情景的影响(基于工作的学习)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跨文化教学)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8、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远程教学)

后记
本章几乎和所有心理学的分支科目一样,都是先介绍最基本的内容,一般也都是考选择题。这里面有很多人物和著作,要一一对上。别弄混了哦。08年真题,最早明确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观点的学者是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詹姆斯
D.桑代克。这种属于送分题,大家务必拿到手啊。
介绍
桑代克(Edward.Thorndike 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18241871)是19世纪俄国教育家。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曾任法律专科学校教师、孤儿院教师、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院学监。曾因倾向进步而被解职,并被遣送出国,滞留国外达五年之久.《人是教育的对象》为乌申斯基的代表作。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研究和思想,受到拉什利、詹姆斯、杜威、格式塔心理学派、各种社会人类学家和当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等的思想影响,主要从事人的知觉、学习、思维、记忆等一系列研究。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8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31 15:47 编辑

二、学习与心理发展(一般一道单选)
(一)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1.学习的含义
学习是由于经验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第一、学习是有经验引起的(经历)
第二、由学习发生的变化有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有时不是,所以叫行为潜能的变化(也是心理结构或思维的变化)
第三、行为的变化不等于学习(本能,成熟,适应,疲劳也能导致行为的变化但不是学习),行为的变化是持久的。
第四、学习不仅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而且动物也存在学习。
2.学习的作用
1、学习是有机体为了生存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适者生存)
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脑子越用越灵)【里森剥夺研究;刚出生黑猩猩不让他见光,结果黑猩猩瞎了】(这实验明显违反了伦理道德)
3、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能,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老年晶体智力的提高)
(二)学习的分类
1.学习水平分类
雷兹兰依据进化水平的不同将学习分为四大类
1)反应性学习:一种最简单的学习,包括习惯化和敏感化。腔肠动物可以产生此类学习。
2)联结性学习:主要指条件反射的学习,包括抑制性条件作用(不重复被惩罚的动作的学习,腔肠动物即可形成该学习)、经典性条件作用(可发生于简单动物身上,如蚯蚓)、操作性条件作用(在低等脊椎动物身上可产生)。
3)综合性学习:把各种感觉结合为单一的知觉性刺激,包括感觉前条件作用(即SS学习)、定型作用(对复合刺激反应,而不对其中的个别刺激反应)和推断学习(客体永久性观念的运用)。
4)象征性学习:一种思维水平的学习,主要为人类所特有,包括符号性学习、语义学习和逻辑学习。这三种学习是言语学习的三个阶段。
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程度的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
1)信号学习: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某种反应。经典性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学习。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其先决条件主要取决于有机体先天的神经组织。
2)刺激—反应学习:主要指操作性条件作用或工具性条件作用。其中强化在该类学习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3)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个体首先要习得每个刺激—反应联结,并按照特定的顺序反复练习,同时还应接受必要的及时强化。
4)言语联想学习:其实质是连锁学习,只不过它是语言单位的连接,如将单词组合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
5)辨别学习:能识别各种刺激特征的异同并作出相应的不同的反应。它既包括一些简单的辨别,如对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分别作出不同的反应,也包括复杂的多重辨别,如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分别作出正确的反应。
6)概念学习: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这种反应是基于事物的某些特征而作出的,如圆的概念和质量的概念的学习。
7)规则的学习:亦称原理学习,指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概念间的联合。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定律、定理的学习是规则学习。
8)解决问题的学习:亦称高级规则的学习,指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规则或规则的组合去解决问题。
上述八类学习是分层排列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同时又具有累积性,每类学习都以前一层次的低级学习为前提,较高级、较复杂的学习是建立在较低级、较简单的学习基础之上的。加涅后来又对这八类学习进行了修正,将前四类学习合并为一类,将概念学习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的学习。因此,原来的八类学习变成了六类学习: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2.学习性质分类
奥苏贝尔根据主体获得经验的途径或方式可将学习分为:
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是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经验。这种学习又叫掌握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是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经验的直接发现或创造,并非由他人的传授而得。因发现学习中经验来自学习主体自身的创造,故这种学习又叫创造学习。
根据主体加工经验的方式可将学习分为:
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经验进行新的学习,通过建立新旧经验间的联系来理解新信息
机械学习:即死记硬背的学习
3.学习结果分类
根据学习所得到的结果或形成的能力的不同也可以对学习进行分类。加涅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五类学习结果。
1)智力技能: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学习“怎么做”的一些知识,有人称之为过程知识,如应用一些原理、法则去解答习题。智力技能又包括一系列子类别。加涅依据学习的不同层次所划分的八类学习都可以视为智力技能。
2)认知策略: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于调节学习者自己内部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技能。如何选择性地注意,如何编码以便于提取,如何采取有效的步骤解决问题,如何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迁移,诸如此类的调节控制过程都是通过认知策略来完成的。
3)言语信息:学习大量的名称、事实、事件的特性以及许多有组织的观念等。与智力技能类似,言语信息也包括复杂程度不同的一些子类别:最简单的是名称或命名,即了解、知道学习对象的名称或称呼;其次是用简单的命题来表达某一事实;还有一种是指由相互关联的事实、命题等构成的知识体系。
4)运动技能: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该技能是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
5)态度:影响个人选择行动的内部状态。个体采取何种动作是受到态度影响的。个体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学习态度,比如通过某种特殊事件、模仿或其他亲身经历来形成态度。
(三)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学习与个体的心理发展
学习与个体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表现为心理发展制约学习,学习促进心理发展。
2.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
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实际上探讨的是个体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两者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一方面,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另一方面,个体的身心发展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结果与产物;
1)学习准备:教育应当考虑到个体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关注个体在进行某种新的学习前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就是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特点的总和,包括,生理发展状态,能力发展状态,学习动机状态。当个体缺乏接受某种教育的身心条件而强迫进行教育时,会导致两个不良的后果,一是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二是影响教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虽然受制于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但适当的教育可以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
2)发展性教育
教育虽然不能逾越个体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但是适当的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的发展,在考虑了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的辩证的前提下,为了最大限度的通过教育发挥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维果斯基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认为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也就是说,教学不仅要依据儿童已经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而且要预见到今后的心理发展。同时还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后记
这一章内容不多,不过考起来也没那么容易,特别是学习的分类很头疼,一般命题不会以定义的方式问你,而是通过举例来说明,比如“小明原来见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以后,小明的这种行为就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属于()学习”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所以你就算背下来有哪些分类,几乎是毫无用处的,这也是很多人记性好,但考不高分的原因。关键是理解啊。态度的学习是影响个人选择行动的内部状态度学习,应该选D。所以理解是王道啊。

介绍
加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1916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多弗。原是经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训练的心理学家。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他吸收入了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思想和建构主义认知学习心理学的思想,形成了有理论支持也有技术操作支持的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解释了大部分课堂学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操作步骤。信息加工学的代表人物,1974年获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1982年又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应用心理学奖”。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8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24 21:53 编辑

三、学习理论(核心内容,一般考简答题)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巴普洛夫的学说
食物给狗,狗分泌唾液,如果随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如响铃,则狗就学会了在只有响铃没有唾液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结论是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只要在时间上结合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作用。再和其他新刺激相结合可以形成多级条件作用。
如果总是只给铃声不给食物,就会发生消退。(巩固的话消退慢些)
如果用其他频率的声音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叫做泛化
如果只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而对相似刺激不强化,泛化的反应就会消失,对近似刺激出现抑制叫做分化
凡是能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第一信号系统
凡是能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测验失败引起的紧张和焦虑)
华生的观点
做了一个小艾伯特的实验:开始让这个婴儿接触中性刺激小白兔,然后同时敲钢轨发出巨响,他害怕了,经过多次结合以后,泛化到看到毛茸茸的东西都害怕。
化生提出,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从而形成习惯。遵循频因率(练习越多,习惯越强)近因律(最近的反应比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
当然华生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巴普洛夫的基础之上的。
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为操作性条件作用奠定了基础,斯金纳则系统的发展了这一理论
桑代克的试误说
超越巴普洛夫之处在于他提出在某个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影响了未来的行为
猫走迷笼实验:把一个饿猫放在有机关的箱子里,经过多次错误尝试,碰巧触动开关打开箱门。于是猫就学会了打开箱门的行为。
所以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的过程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
另外,还提出, 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这是他一生最伟大的贡献)
准备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的预备定势。(预习)
练习律:已学会的反应通过反复的练习会加强联结(复习)
效果律:如果反应跟随满意的变化,则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奖励)
斯金纳的观点
认为行为分为应答应行为(被动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和操作性行为(有机体自身发出的)
经典性条件反射(刺激—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强化)
做了斯金纳箱的实验,箱子内有按压杠杆出现食物的装置,白鼠偶然踩下杠杆,得到食物,于是它学会了压杠杆以获取食物的行为。
斯金纳的过人之处是在可控制的环境下对行为做细致的研究
提出了两个原则:1、任何反应之后紧跟强化刺激,这个反应都有重复出现的倾向。2、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强化理论:
能提高反应出现概率的刺激叫强化物(money)
紧跟讨厌刺激导致反应概率下降的刺激叫惩罚(鞭子)
积极强化:正强化,强化物有助于反应增加(表扬)
消极强化:负强化,终止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反应概率(减刑)
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活动来强化低频活动。(你要想看电视就得先做完作业)
实际上每个人的强化物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针对班上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不同年龄的强化物也是不一样的。
斯金纳还提出了强化的程序(受到强化的时机和频次)
连续强化:每个反应都强化;建立迅速,消退迅速(一开灯就亮)
定时强化:固定时机给予强化;持续性不高,强化时间过去后反应降低(按时发工资)
定比强化:固定次数给予强化;建立迅速,持续性高,达到预期的反应次数后,反应降低(计件工资)
变时强化:不定时给予强化;建立缓慢,持续性更强。消退缓慢(随堂测验)
变比强化:在不定反应次数后给予强化。建立迅速,反应具有更长的持续性,几乎不消退(老虎机)
扇贝效应是说在定时强化,强化后反应率降低,但在时机间隔的末了,反应率上升。(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狂背重点)
提出三点教学原则:1、授新课时应该立即强化,不要延缓强化2、早任务早期对正确反应进行强化,而后再逐渐转到间隔式强化。3、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以很多行为不可能一步强化就能做到,这就需要新的行为技术-塑造
塑造: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行为的塑造。它采用连续强化的方法,对趋向于行为的方向不断地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行为。(训练鸽子抬头的高度)
原则是:必须在能力及其所行为范围得到强化,同时这些行为又必须能像新技能延展。
行为塑造技术包括连锁塑造和逆向连锁塑造两种
连锁塑造:把任务分几步,每一步就给予强化。
逆向连锁塑造:倒序教授复杂的技能。(作文的学习,补充段落—补充句子—补充文字)
行为的消退:消除强化从而降低或消除某一行为。(前后一致的忽视不好的行为)
维持:就是行为的持续(抵制消退)
自然恢复:即使某些问题行为减弱后,还是有可能出现的。
先前物:在行为之前的刺激,当刺激是事件时也叫线索。
3、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观点
强化理论显然不能解释所有的模仿形式。很多社会行为的学习实质上是来源于模仿。
交互作用观
班杜拉认为个体、环境、行为是相互影响的。环境和行为都能改变,但谁也不是行为的决定因素。
充气娃娃的实验:让学前儿童观看一个成人正在踢打一个充气娃娃,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受到了奖励,结果自己也去打了。第二组看到了那个人受到了惩罚,结果不去打。
意味着尽管学习已经发生了,但不一定会表现出来。受到后果的影响。
班杜拉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参与性学习是通过实做并体验行为的后果进行的学习(从做中学),那些成功后果的保留下来,失败后果的舍弃。
替代性学习就是观察学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强化,人类大部分学习都是替代性学习(看书看报)。也具有情绪唤醒的功能(广告)
观察学习要经历四个阶段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榜样事件)     (记忆存储)  (将记忆转换成适当的动作) (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来)
最后,班杜拉还提出来自我强化(写完宝典,再去吃饭)和自我调节(观察自己的行为来强化的惩罚自己)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别认为格式塔只在知觉上有贡献,其实在学习领域也是有研究的。只是影响力远不如知觉的组织原则和似动。
科勒的顿悟实验:把黑猩猩关在笼子里,外面放了香蕉。笼内有两根短棒,都够不着。这黑猩猩试了很多次都不行。终于有一刻顿悟了,把两根棒子接起来于是拿到了香蕉。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就是一种知觉的重新组织,人在认知活动中需要把感知到的信息组成有机的整体,这一过程不是尝试错误的,而是突然顿悟的。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结合了行为主义和格式塔理论,通过白鼠走迷宫的实验说明了他的理论,迷宫有一个出发点、一个食物箱和三条长度不等地路线。将白鼠放在出发点,让他自由探索学习。最后,如果三条通道都通畅,则白鼠选择最短的路线,堵了最短的路线则选则稍长的,把稍长的堵了才选择最长的路线。
于是,提出符号学习理论:1、学习是有目的的,不是盲目的。2、学习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3、提出中介变量(S—O—R)O代表内部变化。
根据潜伏学习的实验认为,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在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托尔曼认为这是白鼠走迷宫时,在头脑中有一种预期,行为受预期的指导,因此动物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预期本身也是内在强化。
托尔曼强调了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后面的认知理论奠定了基础。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内容转变为头脑中的认知方式。
认知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学生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使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死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
结构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我们的考试大纲)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结构原则(教师必须采取最佳的知识结构进行传授,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形和符号三种表现形式来呈现)
发现学习法
发现学习就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且形式。布鲁纳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的积极探究者,因此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是促进学生自己去思考并参加知识获得的过程。
优点:有利于激发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创造性思维
局限:歪曲接受学习的本意,对发现学习也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发现学习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水平。因此不是学习的主要方法。
发现学习应该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意义学习
所谓意义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经验进行新的学习,通过建立新旧经验间的联系来理解新信息,机械学习即死记硬背的学习。其中意义学习是具有实质性联系的。(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心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表征学习(狗),概念学习(三角形)和命题学习(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认知同化过程:把教学内容整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同化)。学生能否习得新的知识取决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有三种同化方式:下位学习(把定滑轮同化到杠杆下面)上位学习(儿童往往熟悉了猫狗才学习动物)组合学习(质量与能量)
接受学习
奥苏贝尔大力提倡讲授式教学,认为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方法称为讲授教学。也就是以一种有组织、有意义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关于这点与布鲁纳完全相反,对发现学习的解释也不同,认为是还没把知识纳入认知结构中前就先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因此发现学习在前面提及的三种学习类型就已经发生了。主张学习应该通过演绎的过程【从一般到特殊】(布鲁纳是归纳【从特殊到一般】)
讲授教学的原则:逐渐分化原则(先具体后细节)和整合协调原则(认知现有要素重新整合)序列组织(前面的知识为后面的知识提供基础)巩固(复习)
先行组织者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普通心理学是各分支心理学的先行组织者)
客观地说,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并不矛盾。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强调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强调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同化作用。事实上,学生发现新知识,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的,而是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同化新知识,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头脑的积极主动地反映才实现的。应该说,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虽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都特别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作用,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电脑进行类比)
来自学习者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他的感受器,并通过感觉登记,短暂保存,通过编码进入短时记忆,经过复述和精细加工进入长时记忆。最后将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出来通过反应发生器转换成动作。
其中,执行控制是已有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是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加涅的八阶段模型
对活动做进一步的分析,把它分成八个阶段
1、动机阶段。要使学习发生就必须先激发学习动机。
2、了解阶段。注意和选择性知觉
3、获得阶段。信息进入短时记忆
4、保持阶段。信息进入长时记忆
5、回忆阶段。信息检索
6、概括阶段。把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
7、作业阶段。反应发生阶段
8、反馈阶段。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
(三)学习的建构理论
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思想渊源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皮亚杰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建构的思想。皮亚杰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将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这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维果茨基强调,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他特别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
此外,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也对建构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教育的实质就是经验的生长和经验的改造,学习就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
它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建构起来的
不同取向
(一)激进建构主义
这是在皮亚杰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以冯·格拉塞斯费尔德(von Glasersfeld)和斯泰费(Steffe)为代表。激进建构主义有两条基本原则:(1)知识不是通过感觉被个体被动地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2)认识的机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
(二)社会建构主义
与激进建构主义不同,社会建构主义是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以鲍尔斯费尔德(H.Bauersfeld)和科布(P.Cobb)为代表。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提出了怀疑,认为所有的认识都是有问题的,没有绝对优胜的观点,但它又比激进建构主义稍温和。它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建构起来的,又在不断地被改造,以尽可能与世界的本来面目相一致,尽管永远无法达到一致。另外,它也把学习看成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但它更关心这一建构过程的社会性的一面。
(三)社会文化取向
社会文化取向与社会建构主义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它也受到了维果茨基的影响,也把学习看成是建构过程,关注学习的社会方面。但它又与后者有所不同,它认为,心理活动是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与学习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知识的来源。。
(四)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信息加工理论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建构主义。它认为认知是一个积极的心理加工过程,学习不是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包含了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存储的复杂过程。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
1、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是绝对真理。
2、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不同个体会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相同的命题进行不同的建构。
3、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通过建构来完成
学习观
学习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新知识与个体已有的知识的交互作用,包括同化、顺应,结构重组等过程。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学习者在建构过程中有三个特征:
主动建构性(每个学生都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解)
社会互动性(这一过程需要学习共同体合作来完成)
情境性(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教学观
1、不能无视背景经验,而要以其为基础和起点发展出新的知识经验。
2、应以合作互动的方式,在社会文化参与下内化相关知识。
3、知识不能脱离情境抽象存在,人们应把学习与情境化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
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认知建构主义主要是以皮亚杰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布鲁纳、奥苏伯尔等的认知学习理论有较大的连续性,它主要关注个体是如何建构认知经验(如知识理解、认知策略)和情感经验(学习信念、自我概念)的。其基本观点是: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一个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意义建构是同化和顺应统一的结果。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从而融入到原来的经验结构中;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换言之,认知建构主义强调意义的双向建构过程。其中的典型代表是维特罗克(MCWittrock)的生成学习理论斯皮罗等人的认知灵活性理论
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社会建构主义是认知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以维果茨基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关注学习和知识建构的社会文化机制。社会建构主义认为,虽然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且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但这种建构也不是随意的任意建构,而是需要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并且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只有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来参与某一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内化有关的知识。所谓学习共同体,就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专家、教师、辅导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知识建构的过程,不仅需要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更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四)学习的人本理论
1、罗杰斯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要培养既用情感方式也用认知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罗杰斯认为学习有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学习方式有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认知学习很大一部分是对个人没有意义的,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经验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能促进个体的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行为主义),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认知主义),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一)开放式教育。
开放课堂的教师必须对每个儿童进行个别观察和了解,应当更多地尊重儿童并和他们交往,而不仅仅从课程目标的一般意义出发,他们是发掘儿童个人潜能的促进者而下只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
(二)询问式学习。
指教师在学生集体讨论时就某一主题提出若干较深刻问题,鼓励学生步步深入探讨,发表各种观点,不满足于对问题简单和任意的回答。
(三)教师的有效训练。
由高尔顿设计。他采用人本主义的原则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保持良好的关系。教师有效的训练促使他们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中区分出哪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拥有的”,哪些问题是教师“所拥有的”,哪些是“二者都拥有的”。
(四)“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最成功且影响最大的则首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将教学的重心完全置于学生身上,积极彻底地强调了学生的“自由”。

后记
这一部分的内容说实话,好懂也不好懂。说它好懂是因为都有详细的实验过程,不好懂是实验的结论比较抽象。这部分内容是最重要的,而且容易考大题,所以好好背吧。
这里吐槽下华生的这个实验,华生的人品我们就不多说了,反正他最后和这个艾伯特的实验的女助手后来结婚了。直接拿婴儿做这种实验,造成了泛化的害怕的情绪,估计成年后都不会消退吧。他应该是清楚的,不过即便拿小孩做这个实验也应该最后帮助他解除。不过最后似乎没有···。
介绍
托尔曼(Edward Chase Tolman,1886~1959)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目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力图客观了解行为的目的性。哈佛  托尔曼大学哲学博士。对学习心理学有较大的贡献,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着重研究有机体的中央(内心)的过程。以各类迷宫为学习情境,其中有许多选择点,即通往目的地的符号或线索。认为学习者所学得的不是动作系列,而是预期(或目的)与符号间的联系或预期的证实,并以证实原则来代替强化。其认为行为是整体的、有目的的,学习者必须对学习情境的符号与图形(或完形)产生“认识的完形”,因此其理论又称为目的行为主义或符号完形论。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8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25 20:13 编辑

四、学习动机(一般一道选择题)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及类型
1.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动机与兴趣(兴趣是对象具体的动机);动机与需要、诱因(需要是动机的基础,需要是内部的,诱因是外部的);动机和态度(态度可以理解成带有情感因素的动机,认知失调可以理解成态度改变的动机)动机与期待及抱负水平(预期是对事件是否发生的主观预期,如果不一致会影响动机,抱负水平是主观估计自己能达到的成就目标,如果不相符也会影响动机)
学习动机的作用:(和普心的动机一样)
1、引发作用(求学的需要,引发渴求的心理体验)【激活功能】
2、定向作用(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指向功能】
3、维持作用(动机水平高的一般能持之以恒)【维持功能】
4、调节作用(调节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调整功能】
(直接答普心的动机功能也可以,但要结合学习)
动机学习效果的关系遵守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
2、学习动机的分类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喜爱心理学,上课认真)
外部动机:人们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不听讲,考试会挂科,才听课的)
认知动机、自我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这是奥苏贝尔的分类,三位一体,只是比重不一样。
认知内驱力: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是最重要最稳定的内驱力,由于是学习者本身产生的,也叫内部动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赢得自尊和地位)
附属内驱力:为了保持社会赞许或认可表现出来把工作做好的需要。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引起动机与习得行为并无两样,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
教师要善用表扬和鼓励。强化好行为,不要强化不好的行为。
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解释动机的时候强调需要的作用,认为所有行为都是有意义的,有特殊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人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是缺失需要,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满足动机就会消失。后三种是成长需要,虽不是必须但是对适应社会很重要,缺失需要使我们得以生存,成长需要是我能够更好的生活。
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不能感受到这些就无法去实现更高成长需要。通过外部动机激发学习行为,让学生将这种行为转化成内部动机,使学习成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提出了自我功效理论,他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班杜拉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即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功能:1、决定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2、影响人们在困难前的态度3、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行为的表现4、影响获得时的情绪
形成的四个因素: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的唤起。
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
代表人物有莫里,麦克里兰,阿特金森。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成就动机是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成功(或失败)目标活动的一般倾向。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一个人的行为最终要受到这两种动机综合作用而决定。
套环实验:让5岁儿童自由选择位置去套环。结果发现追求成功的孩子选择离木桩适中的位置,然而避免失败的孩子却选择了要么距离木桩非常近,要么距离木桩非常远的地方。麦克里兰解释道:追求成功的孩子选择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同时也保证了具有一定成功的可能性。避免失败的孩子关注的不是成功与失败的取舍,而是尽力避免失败和与此有关的消极情绪。
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动机期望——价值理论
他认为趋向动机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即Ts = Ms × Ps × Is
任务难度越大,成功所到来的满足感越强:I = 1 – P ;当成功概率为50%的时候,动机最强。
因此,教师适当的掌握评分标准,是学生感到好成绩是可能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控制点理论
罗特把强化的偶然性程度所形成的普遍信念成为控制点内控强调结果是由个体的自身行为所造成。外控强调个体之外的因素造成的。
罗特认为并不是强化本身增加了行为的频率,而是个体关于什么事情将带来强化的想法决定的。
归因理论
海德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来说,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
维纳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因素,维纳也把成就行为的原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纬度。同时,维纳还发现,归因会使人们出现情绪反应。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在成功时会感到满意和自豪,在失败时会感到内疚和惭愧。但是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产生太突然的情绪反应。(我考试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那么就会发奋读书)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的,稳定的和可控的维度。
成就目标理论
德韦克综合以前成就动机的研究成果认为,人们对能力持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是能力实体观和能力增长观。
持能力实体观的人认为能力是稳定的,不可改变的特质,持此观念的个体倾向于确立表现目标,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表现或证明自己的能力,从而避免被别人看不起。(由于这种人想要避免因为失败带来的消极情绪,所以他会倾向于选择极端困难或极端容易的任务,以期减少失败的概率或减弱失败时的挫折感)
持能力增长观的人则认为能力可随学习而增长,持此观念的个体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由于这种人期待成长,所以约有50%概率成功的任务最能引起他的动机,以期在这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更多的能力)
虽然两类成就目标都能促进个体完成任务,但它们在学习效果和其他诸方面都有不同。对学习目标和表现目标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教师应该使学生相信学习不是为了分数。教师应该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淡化分数和其他奖励。
自我价值理论
关注人们如何评价自身价值,科温顿认为当自己的自我价值受到威胁时,人类将竭力保护。并且不再以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级模型来解释,而采用四象限模型将动机分为四种:
(1)高驱低避型,超越了对能力和失败状况的考虑,学习是因为学习是他们快乐的手段。(称为成功定向者)
(2)低趋高避型,不喜欢学习,害怕失败(称为逃避失败者)
(3)高驱高避型,学习努力,但受紧张、冲突等精神困扰。(称为过度努力者)
(4)低趋低避型,不奢望成功,也对失败不感到丝毫的恐惧。(称为失败接受者)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提出。该理论指出,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学习动机的能量和性质,取决于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胜任是指在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感到自己是有效的,有机会去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才能。归属是指感觉到关心他人并被他人关心,有一种从属于其他个体和团体的安全感,与别人建立起安全和愉快的人际关系。自主是指个体能感知到做出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的,是由自我来决定的,即个体的行为应该是自愿的且能够自我调控的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
(1)树立学习理想
(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成的方法
(3)榜样的力量
(4)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5)利用原有的动机迁移,产生学习需要
(6)注意归因倾向
2.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5)、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6)、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7)、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8)、维护学生自我价值,警惕自我妨碍策略
(9)、维护内在需要,促进外部动机内化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只要教师们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后记
本章内容基本上和《心理学导论》动机部分是一样的,大家可以放在一起背,当然教育心理学的动机加了学习两个字,也不是白加的。每一个理论都有在教育实践方面的贡献,一般这个很容易就拿来出题了,大家要注意呢。其实我这里想说一下自我价值理论,在学校中老师总是认为学习不好是因为不努力,努力不管结果怎么样都是好孩子,但是在同学眼里,刻苦努力总是不被推崇的,同学们总是欣赏那些不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的孩子。结果导致出现了一种“隐晦努力”的现象,就是表面上很贪玩,暗地里偷偷努力。不知道在各位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学呢?

介绍
约翰·威廉·阿特金森(John William Atkinson)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对人类动机、成就和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先驱。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教师、学者、和密歇根大学Community长期会员。阿特金森曾是社会研究学会研究会员(1952),行为科学先行研究中心成员(1955-1956),J.S.古根海姆会员(1960-1961)。 1975年他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会员,197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80年被德国波恩鲁尔大学哲学、教育和心理学学院授予荣誉学衔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8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27 00:47 编辑

(五)知识的学习(一般一道选择题,08年考过简答)
1、知识的表征
知识是人们对实践经验或实践活动的认知成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明确性。(其实就是赋予主观意义的信息)
知识的表征就是知识在头脑中的表示形式和组织结构。
陈述性知识以概念、命题、命题网络、表象或图式表征,而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表征,有时也可能以图式表征
概念:代表着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的表征形式。不同概念在头脑中是相互联系的,又具有一个层次关系,因此他们就构成了概念层次网络组织。(眼镜有两条镜腿)
命题和命题网络: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并且用句子表达(电脑坏了,小明读书)。如果命题之间具有相互关系,则可构成命题网络
表象: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与世界的情境类似的心理图像。是人们保存情境信息与形象的一种重要方式。(大象比狮子大,书在桌子上)
图式:将概念,命题,表象综合后的产物,是有组织的知识结构(猴子的图式中包含与猴子有关的所有信息)加涅认为图式有三个基本特征(图式含有变量【猴子可以是不同毛色的】;图式具有层次【猴子的图式可以嵌套在动物中】;图式能促进推论【如果杯子被嵌套在容器内,可以推断出杯子有底】)图式既可以是物体图式(杯子),事件图式(午饭),动作图式(骑自行车)。
产生式:如果某种条件满足,那么就执行某种动作的知识。(如果口渴,我就找水喝)【一旦满足,立即发生】
2、知识的类型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可以为执行某个操作程序提供必要的信息(水烧开了要关火)学习常常是从陈述性知识开始的,进一步加工成为程序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包括两个部分(模式识别【把握动作产生的时机和条件】和动作序列【操作步骤】)梅耶,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将程序性知识分为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条件性知识。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波兰尼认为显性知识是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表达的知识”,通常是用言语表述来实现的。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是“尚未言明的”或“难以言传的”(你认出人脸,但你说不出是怎么样认出来的)。波兰尼说“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说的多”
另外根据常识还可分为
直接知识(亲身经历)和间接知识(得于书本)
感性知识(表面特征的反应)和理性知识(本质特征的反应)
主观知识(个人的解释)和客观知识(约定俗成的知识)
个人知识(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公众知识(班级规则)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概念原理的理解与保持
概念的获得实质上就是要理解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属性,也就是说,使符号代表一类事物而不是特殊的事物。儿童获得概念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
概念的形成:赫尔首创人工概念并提出联想理论,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类似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布鲁纳等人认为概念的形成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等待各种刺激出现形成联想,而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这一概念(假设检验说),罗斯的范例理论认为概念往往是用具体的范例来代表的,最典型的范例称为原型。
概念的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的关键特征,从而是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与原有概念建立联系形成新概念)
奥苏贝尔把概念的同化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组合学习
采用例子—规则—例子更符合学生概念的掌握,正例避免概括不足,反例避免过渡概括。(例子要从难道易,选择不同的例子,比较正例和反例)。概念每一次具体化,都会使概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就更完全深刻。
2、错误概念的转变
错误概念是与当前科学理论相违背的概念。
概念转变是个体无法解释新现象时对原有观念进行调整,改造使其顺应新情境。
概念转变的过程:1、认知冲突的引发(新旧观念产生矛盾会引发紧张状态,小学知道4比2到,分数形式的话其实要1/4<1/2,但开始很难理解,从看到切西瓜,一般比四分之一大,多以产生冲突)2、认知冲突的解决(代替旧观念,或者拒绝)
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
1、学习者的形式推理能力(水平较高的容易) 2、学习者的先前只是经验(缺少一致性,不坚定的容易转变) 3、学生的元认知的能力 4、学生的动机,对只是学校的态度。(掌握型的,内控型的学生容易转变)
概念转变的条件
波斯纳认为概念发生转变需要满足四个条件,第一,对原有概念不满。第二,新概念的可理解。第三,新概念的合理性 第四,新概念的有效性。严格程度逐级上升。受自我意识的影响。有一个没达到都会维持原有概念。
对学习的意义
为了促进错误的改变,教学一般要包括三个环节:第一,揭示,洞察学生原有的概念,第二,引发认知冲突,第三,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调整原来的看法,形成新概念。
(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心智技能的形成
心智技能:借助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默读,心算,写作,观察与分析)
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包括加里培林的五阶段模型和冯忠良的三阶段论
加里培林的五阶段模型
心智活动是通过实践活动“内化”而实现的。他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是外部物质活动转化到反映水平—转化到知觉、表象、概念水平的结果。包括五个阶段,活动定向阶段(领会活动任务);物质活动阶段(借助实物进行的心智活动);有声的言语活动阶段(借助外部言语);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借助词的声音表象和动觉表象);内部言语活动阶段(借助简化的内部言语自动化完成)
冯忠良的三阶段论
根据心智技能中原型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
2、认知策略的学习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复述策略
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精加工策略
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它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其要旨在于建立信息间的联系。联系越多,能回忆出信息原貌的途径就越多,即提取的线索就越多。精加工越深入越细致,回忆就越容易。对于比较复杂的课文学习,精细加工策略有说出大意、总结、建立类比、用自己的话做笔记、解释、提问以及回答问题等。
组织策略
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
3、动作技能的学习
动作技能: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如书写,骑自行车)
从结构上说,动作技能包括感受部分、中枢部分和动作部分三种基本成分。
动作技能的种类
加涅将动作技能分为三个维度:
精细技能(小肌肉,写字弹钢琴)和粗大技能(大肌肉,游泳跑步,打篮球)
连贯技能(讲话,打字,唱歌)和不连贯技能(下棋,倒水)
封闭性技能(闭着眼睛也能完成的)和开放技能(主要依赖于周围环境的信息)
动作技能的形成
菲茨与波斯纳的三阶段模型
认知阶段(形成对技能整体的理解,并熟悉每一个具体的动作)
联系阶段(对每个独立的步骤进行合并,以形成更大的单元)
自动化阶段(整个程序不需要经过刻意的注意,就能自动发生)
冯忠良的四阶段模型
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
动作技能的培养
指导与示范(掌握相关知识,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要求正确的动作映象,获得一定的学习策略)
练习(练习曲线,练习方式,练习时间)
反馈(结果反馈,情景反馈,分情况反馈,内在动觉反馈
(四)学习的迁移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迁移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学习迁移的类型
不同内容的迁移
知识理解的迁移:学好心理学,对于学教育学有帮助
动作技能的迁移:学好钢琴,对于手风琴有帮助
习惯情感态度的迁移:老师对卷面严格,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卷面清洁习惯有帮助
不同方向的迁移
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不同效果的迁移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加涅在细分为横向迁移(个体把已学到的经验推广到其它类似的情景中)垂直迁移(不同难度的两种学习之前相互影响【原则的迁移就是高层次影响低层次】)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多指一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反应定势)
不同范围的迁移
特殊迁移:某一领域的学习直接影响另一领域
非特殊迁移:迁移产生原因还不明确
不同程度的迁移
近迁移:将所学经验迁移到于原先情景比较相似的情景
远迁移:将所学经验迁移到于原先情景极不相似的情景
不同意识学水平的迁移
依据迁移发生的自动化程度,分为低通路迁移:反复练习的技能自动化的迁移(驾驶不同类型的汽车)
高通路迁移:有意识的将某一情境下习得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利用做笔记策略来阅读文章)
2、学习迁移的理论
经典理论
形式训练说
起源于古希腊罗马,认为各种官能可以像训练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增加力量(能力),记忆的官能通过记忆的训练而得到增强,推理和想象的官能则通过推理和想象增强。
相同元素说
该理论由桑代克、伍德沃斯提出,他们认为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而且迁移的程度取决于这两种情境相同要素的多寡。也就是说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程度越高,相同要素越少,迁移程度越低。
评论:该理论把迁移现象都归结为联结的形成,而未能考虑学习者的内在特点和过程,因而表现出机械的,片面的色彩
概括化理论(经验泛化说)
贾德研究了原则和概括性的迁移,认为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且做了水下打靶实验(A组先学习水下折光原理后进行练习,B组只进行练习,结果在各种情境中都是A组成绩好。)
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型(逆向曲面模型)
奥斯古德系统地考察了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和反映的相似性两个维度的组合与迁移效应之间的关系,并用三维曲面图表示出来,得到“迁移的逆向曲面模型”。认为先后两个学习活动若刺激相同,反应也相同,则产生最大正迁移;而刺激相同反应对抗则产生最大负迁移;无关刺激与对抗反应产生零迁移等。
关系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是产生迁移的关键因素。该理论强调行为和经验的整体性。
分析—概括说
鲁宾斯坦认为迁移发生的关键在于对两个课题的分析与概括。要使迁移得以实现,学习者需要将两个课题相互联系起来,并通过概括活动,解释两课题间本质上共同的东西,而概括主要依赖于对两课题分析的程度。
现代理论
奥苏伯尔曾对学习的迁移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论述,他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其中认知结构是迁移得以产生的重要的中介,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组织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奥苏伯尔的观点代表了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随后的迁移理论对迁移的过程、原有认知结构(即表征)的特性等进行了更为深入而具体的探讨。
符号性图式理论
霍利约克、巴索和吉克等人为代表,提出了符号性图式理论。当新的情境特征与该图式中的符号匹配时则产生迁移,图式匹配或表征相同是迁移的决定因素。
产生式理论
安德森等人为代表,着重研究了认知技能的迁移问题,提出了迁移的产生式理论。若两表征含有相同的产生式或者产生式的交叉与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产生式是决定迁移的一种共同要素。
结构匹配理论
金特纳等人为代表,提出了迁移的结构匹配理论。该理论假定迁移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表征匹配的过程,表征包括事件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若两表征匹配,则可以产生迁移。其中,事件的结构特征或本质的关键特征的匹配在迁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事件的表面与具体的特征对迁移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情境性理论
格林诺等为代表,提出了迁移的情境性理论。认为迁移问题主要是说明在一种情境中学习去参与某种活动将如何影响在不同情境中参与另一种活动的能力。迁移就在于如何以不变的活动结构或动作图式来适应不同的情境。
3、学习迁移的促进
(1)整合学科内容(注意各门学科的横向联系)
(2)加强知识联系(新旧和简繁知识的联系)
(3)强调总结概括
(4)重视学习策略(掌握概括化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5)培养迁移意识(老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反馈,是学生形成关于学习的积极态度)
此外,黑窑结合年龄特点,创设和改造学校的环境和气氛,增加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避免不良情绪和反应定势。

后记
这是教育心理学的最后一章,很多内容和普心都有联系,大家可以相互融会贯通一下。总的来说,教心虽然考试的内容不多,但是据统计,丢分是最多的,特别是多选题。一定不要掉以轻心,不要认为考得少就少背一点,同理,考得少但是分值大,那么肯定考得细。所以,大家在被重点的同时最好能回归课本,找找感觉。

介绍
冯忠良:男,1929年出生于江苏武进,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会长。已公开发表关于教育及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学习心理、智育心理、德育心理及改革教学体制等方面文章40余种,其科研成果曾十余次获得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励。其弟子遍布我国心理学界,其大多都为博士生导师,在心理学界颇有建树。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8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27 22:27 编辑

《实验心理学》
前言
实验心理学估计是大家最头疼的一门课程了,并不是大家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而是内容晦涩难懂,难以理解,其中又贯穿了普心,统计的相关知识。也就是说,如果普心,统计没掌握透彻,学起实验来还是会觉得有些累的。所谓勤能补拙,相信只要下苦功,这门课照样也能得高分。
总的来说这么课,其实指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教你如何做心理学实验,第二是介绍一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实际上很多都是普心就介绍过的,只不过实验的更加详细)
在考试方面,实验心理学占60分,结构一般是(12个单选+2个多选+1个综合)这部分参考书目如下: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2011年版)高教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 (2004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朱滢 (2009年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张学民(2007年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杨治良 (1998年版) 浙江教育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 舒华(1994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 2011第三版
《MJ心理大纲详解》(小白修订版) 白云子

开始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一般一道单选)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实验心理学的产生
近代哲学思潮
唯理论:笛卡尔“天赋论”
经验主义:洛克“白板说”
联想注意:培因“联想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原则”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九大事件)
(1)贝尔—马戎第对于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发现
(2)神经特殊能学说(缪勒的神经特殊能说,托马斯·杨及赫尔姆霍茨的三色说,)
(3)感觉的研究(欧姆的听觉法则,韦伯定律)
(4)颅相学(加尔)
(5)脑机能学说(弗洛伦斯的整体说,布洛卡的定位说,弗里奇发现运动中枢)
(6)反射动作的实现(罗伯特·惠特刺激脑脊分离的青蛙,仍会有反射)
(7)神经冲动的电性质(伽伐尼采用神经肌肉装置,用点刺激蛙腿实验阐述了动物电的存在)
(8)神经冲动速度的测定(赫尔姆霍茨策略了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是50—100英尺每秒)
(9)人差方差的提出(来源于天文学的研究,贝塞尔认为这种差异是由观察者的个体差异导致的)
实验心理学产生的三大人物
费希纳
1860年出版了第一部系统的心理物理学专著《心理物理学纲要》
1、提出来测量人的感受性的三种心理物理学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
2、提出了感觉“阈限”的感念,并对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3、提出了“负感觉”概念,并用负的数量来表示无意识现象
赫尔姆霍茨
1863年,赫尔姆霍茨出版的《听觉与音乐学的生理研究》提出了共鸣理论
1867年,又出版了《生理的光学》提出了三色论
冯特
1862年出版了《对于感知觉的贡献》论述了对感知觉的研究,并在此书正式提出了“实验心理学”也是冯特的第一部实验心理学著作。
1867年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原理》,说明其理论体系趋于成熟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实验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896年出版的《心理学大纲》以通俗的形式向世人介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心理学家
实验心理学的发展
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贡献
第一次对用实验法对高级心理过程(记忆)进行研究(之前都是对感知觉的研究)
1885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记忆》,以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研究方法是节省法,建立了著名的记忆遗忘曲线。
铁钦纳与他的《实验心理学》
反对心理学哲学化,主张实验主义,致力于对实验结果进行的科学的分析
1901年出版的《实验心理学》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为一个新的学科体系。
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发展
行为主义
华生1913年发表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这行为主义的诞生,主张用实验法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信号检测论
过去心理物理法,只能测量感受性,无法对反应倾向和判断标准无法进行测量,信号检测论解决了这一问题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对人脑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伦理
对人类被试的伦理原则
1、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科学欺瞒要慎用,科学欺骗的可耻的)
2、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
3、保护被试免遭受伤害
4、保密原则
对动物被试的伦理原则(APA
1、对待动物要人道
2、要遵守当地相关法律规定
3、对研究人员要进行培训(如何正确饲养动物)
4、尽可能减少或降低动物的不适感
5、只有在其他实验方法不可代替的条件下,才能对动物进行伤害性的实验
6、解剖时应该使用麻醉剂,当需要终止动物的生命时也应该采取安乐、快速和合理的方式
(三)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1、课题的选择与文献查阅
要选择研究领域和具体的研究课题
选题策略:从基础理论的角度;从实践的角度选题;从研究方法的角度选题
选题原则:具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实践依据,具有创造性的创新性;还要根据研究者德兴趣而定。
文献的查阅:专著,专业期刊(主要文献来源),学位论文,索引,电子出版物和电子期刊,网络文献数据库(使用较多的,也是获取资源效率最高的)
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可以从理论、实践应用和研究方法提出具体的问题
研究假设的两种方法:演绎推理法(一般到个别),归纳推理法(个别到一般)
3、实验设计与实施
被试的选择(有代表性,至少不能少于8个)【完全随机,随机分层,等组匹配】
确定研究方法(心理物理法,行为研究法,认知研究法)
研究变量与额外变量的控制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剔除极端数据(正负三个标准差之外)
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
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图表的制作,集中趋势,离散趋势,相关系数的呈现)和推论统计分析(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5、研究报告的撰写(大家随便看一篇论文就知道了)
题目(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署名
摘要(对研究包括的高度概括,是其他研究者查阅文献的重要检索依据)
关键词(核心概念或术语,一般3—5个)
文献综述或问题的提出(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被试选择及分组,实验仪器和材料,实验设计,实验过程)
结果分析与讨论
描述统计(数据的整理情况,统计分析【SPSS】,初步统计和绘制图表)
推论统计(方差分析,假设检验)还可进行更高级的统计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
研究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注释,脚注和补充说明,作者简介等

后记
作文实验心理学的第一章,不难看出,这门课是以应用为主的,不在以教条式的口吻来传递一些繁琐的理论知识,而是告诉你该如何完成实验研究。实验心理学也是很多人考取研究生以后,甚至终生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做实验,通俗说就叫搞科研。你的水平怎么样,体现在科研能力上,这就不难看出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如果说初试的时候还是对理论知识的考察,那么面试的时候绝对注重实验动手能力和应用。所以这门课必须学好,让我们来看一道题目吧,09年真题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A《定量分析手册》B《心理学大纲》C《实验心理学》D《心理物理学基础》,答案在宝典中找。

介绍
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chner,1801.04.19-1887.11.18,德国物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心理物理学、实验美学的创始人。出生于德国下路萨提亚(Lower Lusatia)的格罗斯-萨尔兴(Gross-Sgrchen)-德国东南部的一个小村庄,病逝于德国莱比锡。费希纳的父亲是当地一位牧师,费希纳 5 岁时父亲死亡,他由母亲及叔父扶养长大,他是心理物理学创始人 E.韦伯的表弟。1817 年进莱比锡大学学医学,当时韦伯正在该校任教。1822 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便在莱比锡度过了他的一生。
研究物理学
完成医学学习后,他开始把兴趣转向数学和物理学并于 1824 年在莱比锡大学讲授物理学。那个时期他把法文的物理学和化学手册译成德文,至 1830 年他的译著已达 12 册以上,同时也发表过欧姆定律等方面的论文,因而人们开始把他看成物理学家。1833 年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到 19 世纪 30 年代末,他逐渐对感觉问题发生兴趣。为了研究后象,他长时间透过有色玻璃观察太阳而使眼睛受到严重伤害以至一生未能痊愈。此外因过度工作而身心疲惫,据当时的诊断,他患有神经衰弱,神经性抑郁和疑病症,并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不得已于 1839 年辞去物理学讲席休假 3 年。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8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28 22:49 编辑

二、实验心理学的变量与设计(一道选择题或大题)
()心理学实验的基本含义与基本形式
心理实验是指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在实验法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地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的心理活动,人为地创设出一些条件,使被试者作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重复出现的。
(二)心理学实验与理论(其实都体现在实验之中)
1、实验范式
在心理学中,为了验证某种假设以及发现某些有意思的现象,实验者会设计具有验证性目的的实验。有些实验比较经典,被有相同或类似目的的后人多次沿用,就形成了一种实验范式。实验范式包括实验的目的,具体流程,手段以及实验设计等。(其实就是经典的实验例子,比如,stroop实验范式,词干补笔实验范式等)
2、实验逻辑
如果我们根据某种理论命题得到两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或者我们根据经验事实和主观判断推测现象X是造成现象Y的原因,即:X→Y,为了证明这一假设,我们要首先观察Y的变化情况。先在没有X时Y的情况,然后引入X后Y的情况,然后比较两次有没有变化。这就是实验最基本的分析逻辑。实际情况更加复杂,要排除其他各种因素造成Y在前后两次中所得结果不同的可能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对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进行控制的原因)
3、实验与理论的关系
一方面,心理学实验需要理论的指导。(问题与假设的提出是基于理论的)
另一方面,心理学的理论也需要实验的检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
变量是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
1、自变量的种类及控制
自变量是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作业变量:任务的任何特征作为自变量来操纵(记忆词表,错觉图形等)
环境变量:实验环境的任何特征(照明情况或照明强度)
被试变量:可能影响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的特性因素(性别,年龄,健康,智力,受教育水平)
被试暂时变量: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被试特性的暂时变化(疲劳,焦虑,被试给予不同指导语)
对自变量的控制:
建立合适的操作定义(用明确、统一、可量化的术语)【操作定义是对某个心理现象的测定程序】(如,疲劳定义为某种体力活动的劳动量,动机定义为挨饿时间)
确定自变量的各个水平(全距较大,且分布均匀)【因素型不超过4个,线性函数3-5个,复杂函数不少于5个】
校准实验仪器
控制呈现刺激的方式(呈现时间,次序、空间位置)
2、因变量的种类及控制
因变量是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主要有六种。
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的差异、反应的正确率、反应标准、反应的难度、口语记录(主观)
对自变量的控制:
(1)反应控制:使用规范的指导语:内容确定,完全,简单明确,标准化
(2)选择恰当的因变量指标:要保证,有效性(效度),客观性(客观存在),数量化(能够量化)
(3)避免量程限制:天花板效应(超过量程,两个胖子站在10kg的秤上,秤都到底了)和地板效应(达不到量程,小学生做六级卷子,成绩都很差)
(4)反应指标的平衡:速度与准确性的平衡(在保证正确的同时尽量做快)
3、额外变量的种类及控制
额外变量是与实验目的无关但是会干扰实验的变量。包括两类
实验者效应(来自主试方面)
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罗森塔尔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
要求特征(来自被试方面)
被试自发地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猜想的实验目的进行实验的方式。(霍桑实验,安慰剂效应)
另外,被试的发展因素、成熟因素,历史因素,学习因素也都是重要的额外变量。
控制方法
1、排除法(把额外变量直接排除,如声光实验的隔音室,暗室。双盲控制法【主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目的】)
2、恒定法(额外变量无法消除时,让它保持相对恒定,如实验仪器,物理条件)
3、匹配法(人为的划分成若干组,式被试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同质)
4、随机化法(平衡被试个体差异的方法,从理论上保证了被试具有代表性,一般大于30个)
5、抵消平衡法(有些额外变量不能消除也不能恒定,比如顺序误差、空间误差、习惯误差、疲劳效应和练习效应)
可以采取ABBA法和拉丁方设计(ABCD,BACD,BCAD,BCDA)
6、统计控制法
剔除极端数据,统计矫正,协方差分析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四)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
衡量一个实验设计好坏不仅要看其设计是否明确、是否有效、是否可操作性性及可重复验证性;同时也要看实验整体的科学性、可靠性和推广价值,这就需呀考虑到以下方面:
实验设计的内部效度;实验设计的外部效度,研究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实验指标的精确性与可靠性
2、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非实验设计)
前实验设计
单组后测设计(X             O
只有一个实验组,对实验组只给予一次实验处理,然后测量得到一个后测成绩。【在数学教学中,组织了课外辅导讲座,结果班上的数学成绩提高了。结论是课外讲座导致了数学成绩的提高】
局限:没有对照组,不能比较。没有前测也无法对之前成绩进行比较。同时,也没有考虑对机体变量、自变量及其他无关变量的控制,也很难排除历史、选择和成熟等内在因素所导致的。所以这种实验很难做出推断。
单组前测后测设计(O1    X    O2
比上面那种增加了前测,但还是仅有一组实验组
优点:有前测,可以提供基线数据,结果具有可比性;全部被试既是实验者又是控制组,可以控制选择变量
局限:最主要威胁是历史因素(中间时间可能有无关因素干扰),成熟也是(中间时间生理变化的影响),由于有前后测,练习效应也会影响。仪器、统计回归及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都会对内部效度造成影响
固定组比较设计(X   O1
                    O2
就是在第一个实验设计增加了一个对照组,但是没有经过随机分配。
优点:基本上能对历史因素进行控制。(时间上两组同时进行),因为没有前测,所以可以控制练习效应和仪器因素的干扰。最后也能对成熟因素做到有限控制。
局限:无法控制选择因素(没有随机分配被试),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和选择与处理的交互作用混淆不清
检验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U检验,中位数检验和卡方检验)
事后回溯设计(⊕ O)
指所研究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事件。
相关研究设计(O1    O2
其中一个数据是另一个数据观察到得结果【吸烟是导致肺癌的原因】
前后都可能是原因,也有可能是第三方变量共同引起的。(可采用积差相关就相关系数)
准则组设计(⊕ O1)
                O2
(O1是具有某种特征的准则组,O2是没有展示出准则组特征的效果)
【第一组学生的成绩很好,第二组学生的成绩很差,我们可以追溯出第一组的教师要比第二组的好】
优点:可以对自然条件下的各种事件进行追溯,以了解原因结果。
特别适用于简单因果关系的研究
可以提出研究假设充足的论据
在某种条件下,事后追溯更为有用,因为实验法带有认为性质
条件限制不能用实验法的,也可以用该方法。
局限:研究缺乏控制,不能操纵自变量和随机分配被试
一个结果可能有多个原因
有相关的两个因素也可能是第三方变量导致的
3、准实验设计
(单组)时间序列设计(O1 O2 O3 O4 X O5 O6 O7 O8
就是把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中间插入了一些列周期性的测量。
优点:较好的控制成熟变量,可以控制测验因素的干扰,有可能控制统计回归的因素
缺点:由于没有控制组,不能排除那些与自变量同时出现的附加变量的影响。其次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不易受到充分的控制。最后练习效应(多次测验会增加或降低测验的敏感性)
(单组)相等样本设计(X1O1             X0O1     X1O3           X0O4
对一组被试选取两个相同时间样本,其中一个时间样本出现实验变量(X1),另一个时间样本不出现实验变量(X0),可以看成是单组后测的改良版。
优点:在控制内部效度方面完全有效(控制历史因素)
局限:控制外部效度并不理想(测验,实验安排的反作用,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重复实验处理的干扰)
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多组)(O1             X            O2
                                                                             O3                         O4
其实就是固定组比较设计中增加了前测
优点:由于添增了控制组,基本控制了,历史、成熟、测验因素对实验的干扰。其次,由于两组都有前测,实验者可以了解实验处理前的初始状态,从而对选择因素有了初步的控制。
局限:由于没有随机分配被试,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际上是不对等的。因而选择与成熟、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该设计的效度。又由于两组都有前测,因而其实验结果不能推广到无前测的情境中去。
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设计(多组)(O1 O2 O3 O4 X O5 O6 O7 O8
                                               O9 O10 O11 O12 X O13 O14 O15 O16
也就是在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中间插入了一些列周期性的测量
优点:兼有两者优点,基本控制了历史、成熟、测验,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
缺点:实验的反作用效果记忆选择偏差与实验处理X的交互作用则可能会成为影响该设计外部效度的因素。
拉丁方设计(平衡设计)(ABCD,BACD,BCAD,BCDA)A=X1 O1 ;B=X2O2
是一种设计的模式,为了达到实验控制的目的,使各组被试都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而对实验处理的顺序进行了轮换。而且是只有后测的设计。
优点:抵消平衡的方式避免了顺序效应
缺点:由于不能采用随机分配被试的方法,选择因素可能与历史成熟,练习产生交互作用。
4、真实验设计
与前两种实验的最大区别在于能随机将各被试随机的分到各个处理水平结合,从而能更客观的反应实验处理的作用。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R    O1    X    O2
    R    O3          O4

就是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的随机化
优点:基本控制了绝大多数内部效度的影响
缺点:由于前测而获得的经验,可能对后测产生敏感性,出现反作用效果,导致对实验设计外部效度的影响。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R    X    O1
    R         O2
由于前测会影响外部效度,所以去掉了前测(是理想的实验设计)
随机多组后测设计(R    X1    O1
R     X2    O2
R     X3    O3
仅在实验处理的个数以及相应的被试组数增加了。其它同上
多因素实验设计
完全随机析因设计(完全随机双因素析因设计)【统计见多因素方差分析】
其实和上面的是一样的,只不过X从实验处理变成了处理水平结合
如典型的3×2完全随机化双因素实验设计
R    Xa1Xb1    O1
R    Xa1Xb2    O2
R    Xa2Xb1    O3
R    Xa2Xb2    O4
R    Xa3Xb1    O5
R    Xa3Xb2    O6
随机化区组设计
和前面那个基本一样,主要是接受实验处理的被试不同,是将同一实验组中或控制组中被试按不同特质水平分成的小组,并且每一区组接受所有不同的处理。
优点:考虑到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在统计分析时将这种影响从组内误差中分离出来,节省了大量的试验被试,省时省力。
局限:主要是划分区组有一定困难。
(五)实验研究的效度
实验效度是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也就是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
1、内部效度
是指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换句话说就是自变量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了因变量的变化,那么这个实验就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所以,内部效度与无关变量的控制有关。
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要求特征和实验者效应。(控制方法:双盲实验法)
统计回归:向常态分布的平均数回归。对有极端特性的被试有较大影响。(控制方法:匹配法和协方差分析)
被试的一些固有的和习得的差异,如性别、年龄、经验、个性等都对研究存在一定的影响。还有被试的亡失(随机分配)
此外还有选择;测验(练习、临场经验等);成熟(即被试身心的成熟);历史(即实验时间跨度中所发生的会影响实验结果的事);仪器的使用;上述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等。
如果在一项实验研究中,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了严重的混淆,导致自变量的操纵和变化没有引起因变量相应的变化,那么实验就会出现零结果。因此,如果零结果不是真正意义上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毫无关系,那么就必然提示了实验的内部效度存在大问题。
2、外部效度
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研究者也将之称为生态效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1)实验环境的人为性(2)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3)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提高实验内部效度的措施可能会降低其外部效度,而提高实验外部效度的措施又可能会降低其内部效度。一般而言可以在保证实验内部效度的前提下,适当采取措施提高外部效度
3、构思效度(想法靠不靠谱,转换成实验价值多大)
它是指实验研究假设和测量指标的理论构思及其操作化问题,即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构念效度直接决定了研究者的设想能不能以实验的形式表现出来。
好的构思效度应该是:来源具有合理性,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研究的理论构思结构严谨、清晰明确,有一定的层次。要对实验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给出严格的操作定义,并对自变量的操作水平和因变量的测量指标作出明确的界定。此外,在研究中也要选取多种指标,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多维的分析和构思,以提高研究的构念效度。
4、统计结论效度
是有关决定实验处理效应的数据分析程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统计程序的有效性涉及研究误差的变异来源和如何恰当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的问题。例如,如果研究的样本较小时,采用统计显著性水平作出推论则是很危险的。因为小样本时,样本成分和测量都波动比较大,具有不稳定性。
两方面条件都能影响到统计程序的有效性一是数据的质量,包括数据的类型、分布和量表特征等。它们决定了该采用何种统计分析程序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才是正确的。例如,如果数据是计数型数据应采用参数检验,如果数据是计量型的则应采用非参数检验。二是统计检验的假设。数据分析中所采用的各种统计方法都有其明确的统计检验假设。在一项实验研究中,如果所得到的数据特征不能满足某种统计分析程序所要求的统计检验假设,那么就不能运用该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否则必然影响统计结论的效力。
后记
这一章经常会拿来考大题,实验设计是心理学的核心,所以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了。这一章很多内容要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是,光靠机械记忆是很难背下来的,即便背下来也未必能灵活运用,所以这里要注意其中的逻辑,从非实验到准实验到真实验,其实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刚开始就像基本实验逻辑中的那样,只有后测,后面才慢慢完善起来,其中各种实验和变量的控制间都是有逻辑关系的,只要把握住了,形成组快,就很好记了。
介绍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9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29 22:16 编辑

三、反应时法(一般1道选择题,10年考过简答)
(一)反应时概述
1.反应时的含义
反应时不是指执行反应的时间,而是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反应时起源于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的人差方程赫尔姆霍兹实施了第一个反应时实验并且成功测定蛙的神经传导速度为(26m/s),人的神经传导速度60m/s,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的是荷兰心理学家唐德斯(ABC减数法),之后斯腾伯格又提出了加因素法
2.反应时的种类
A反应时(简单反应时):一个刺激一个反应(运动员听发令枪起跑)
听反应时快不过100ms(生物墙),视反应时快不过0.15s(视网膜积累能量)
一般而言:触觉的反应时<听觉反应时<视觉反应时;联合刺激比单一刺激的反应时更短
B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多个刺激,多个反应(右手红光,左手绿光)【包括选择和辨别】
C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多个刺激,一个反应(出现多种光,但红光你才按)【包括辨别】
所以C-A得到辨别时间,B-C得到选择时间,唐德斯就是用这种方法分解心理加工过程的,也是这个实验的精髓。
要注意速度——准确性的权衡,以保证实验信度。
(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刺激变量的影响(外部因素)
1、刺激类型(触<听<视)
2、刺激强度(随强度增大反应时减少,但达到最低反应时后就不再减少了)
3、复杂程度(越复杂反应时间越长)
4、刺激呈现方式(偏离视野中心的距离越长反应时越长)【下最快,右上和左上最慢】
机体变量的影响(内部因素)
1、适应水平(越适应反应时越短)
2、准备状态(预备时间太短太长都不利于反应时,最佳预备时间是1.5S)
3、练习次数(练习次数越多反应越快,最后趋近于一个稳定值)
4、动机(惩罚最快,然后是激励,常态最慢)
5、年龄因素和个体差异(25岁前反应时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学前期儿童反应时很不稳定,且不易得到较快的反应。7~8岁儿童反应时减少明显;25岁后反应时逐渐增长;60岁以后开始有较大增长)
6、酒精及药物作用(酒精影响中枢神经,反应时变慢)【镇定剂反应变慢,兴奋剂反应变快,致幻剂会使人产生幻觉】
(三)反应时技术
1.减法反应时技术
减数法乃是一种用减数将反应时间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用来分析加工过程。
唐德斯减数法(前面讲过)
心理旋转实验(库柏和谢波德)
选取不同的字母或数字作为实验材料,如R,J,2,5。将材料取正面或反面以及每面六中不同的倾斜角度随机呈现给被试,让其判断是正写的还是反写的字母或数字,并在反应之后记录反应时间。
结果:不同旋转角度的图形的辨认时间不同,180度反应时最长,0和360度反应时最短,
结论:辨认图形时首先将倾斜不同角度的图形的表象加以旋转直至正立位置,然后再进行辨认,这就造成了不同旋转角度的辨认时间不同。
证明短时记忆视觉编码的实验(波斯纳)
过去人们认为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听觉,这个实验用减数法证明短时记忆也存在视觉编码。实验安排两种材料:一种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AA;另一种是形状不同但读音相同的Aa。并安排同时呈现和继时呈现两种模式,而继时呈现有多种时间间隔。要求被试判定所呈现的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间。
结果:同时呈现时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的反应时小于形异音同的两个字母的反应时;继时呈现时,随着两个字母呈现间隔增加,形同音同的字母对的反应时间急剧增加;而形异音同的字母对的反应时变化不大。
结论: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先时视觉,而后逐渐过渡为听觉编码。
句子—图画匹配实验(克拉克和蔡斯)【杨P148
给被试看一个句子,紧接着看一幅图画(星形在十字之上)然后让被试尽快判定此句子是否真实。介词可以是之上,之下,句子可以是肯定或否定。句子在匹配图画使要经过三个加工阶段,1、句子转换为深层结构,之下的加工长于之上的加工,对否定句加工长于肯定句。2、把图像转换为命题3、两者进行比较。
2.加法反应时技术
斯滕伯格发展了减数法,加法法是减数法的延伸,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不就是把减数法反过来说),但前提是信息加工是序列加工而不是平行加工。
基本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相互制约(有交互作用),那么他们作用于同一加工阶段
如果两个因素相互独立(没有交互作用),那么他们作用于不同加工阶段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斯滕伯格)
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呈现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请被试判定其是否为刚才识记过的,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能否提取以及提取所需的时间(反应时间)。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斯滕伯格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四个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优质的或低劣的)、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我们可从四个阶段对发现四个独立因素的实验逐一进行分析。根据实验中发现的这四个独立因素,斯滕伯格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3.开窗技术
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而且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那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了。所以称为开窗实验,是加因素法的变式。
字母转换实验(汉米尔顿和霍克基)
给被试呈现1-4个字母并在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其中字母和最后的数字由被试自行控制相继呈现。要求被试将字母按照后面数字转换为字母表上对应数字之后的那个字母,比如“KENC+4”,先呈现“四个字母+4”,然后被试每按键后出现一个字母,他要出声进行转换“L-M-N-O”,然后按键出现下一个字母……,直至四个字母都出现,再进行一次总回答“OIRG”
结果:获得的12个数据可明显看出此字母转换作业的不同加工阶段
结论:作业分为三个阶段
a.编码阶段:从按键看到一个字母到开始出声转换的时间
b.转换阶段:出声转换所用的总时间
c.储存阶段,从前一个字母转换结束到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
4.内隐联想测验(格林沃尔德)
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花—虫内隐联想测验实验程序
步 试验次数 练习/测验      左键反应对象       右键反应对象

1  20   练习         花的图像        昆虫的图像

2  20   练习          褒义词          贬义词

3  20   练习       花的图像+褒义词     昆虫的图像+贬义词

4  40   测试       花的图像+褒义词     昆虫的图像+贬义词

5  20   练习        昆虫的图像         花的图像

6  20   练习       昆虫的图像+褒义词     花的图像+贬义词

7  40   测试       昆虫的图像+褒义词     花的图像+贬义词
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自动化加工,相对容易,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不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二者缺乏紧密联系,这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复杂的意识加工,相对较难,因而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所以,两种联合任务的反应时之差可以作为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相对一致性的指标,即上述的内隐联想测验效应。格林沃尔德的花—虫内隐联想测验就发现两种联合任务间反应时有显著差异,内隐联想测验效应显著,“花+褒义词”的联合明显快于“虫+褒义词”的联合,这表明“花+褒义词”的联合与被试的内隐态度更一致,被试对花的态度更为正向。
后记
从这一章开始就有比较多的实验要记了,一个心理学实验,要问自己三个问题,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实验过程怎么样?实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也就背下来了。
记得网络上有个问题就是,爸爸和妈妈同时落水你会先救谁?很多父母也会常问你是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这个问题一般都很难回答,很多小孩会说“都喜欢”。但是我们心理学其实是可以通过反应时法测量出来的,把爸爸和妈妈的照片和积极词汇(亲密,伟大,快乐)以及消极词汇(痛苦,惩罚,愤恨)同时呈现让孩子选择是或者否。并测量积极词汇(是)的反应时,和消极词汇(否)的反应时,更短的,说明孩子更喜欢。这就是利用了内隐联系测量。

介绍
唐德斯(Franciscus Cornelis Donders,1818.5.27- 1889.3.24)出生于蒂尔堡,是荷兰著名的生理学家、医学家、眼科专家。   唐德斯是世界公认的眼科专家,曾任职于荷兰的眼科医院。也是眼科学的三位创始人之一,首创了棱镜和圆柱透镜治疗散光的方法。   唐德斯还是第一位运用人类反应时的差别来推导认知过程中不同反应时间的科学家,称为减数法。减数法一直被视为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原理之一,心理时间的测量的重要性不在于测量时间的多少,而是推论类似学习、记忆和注意的过程的重要工具。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9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31 15:46 编辑

四、心理物理法(一般两个选择题,注意会考计算)
(一)阈限的测量
心理物理学的终极目标是揭示物理刺激与心理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心理学能成为一门科学的原因。(将心理现象给量化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现,感觉阈限的测量和阈上感觉的量化。
1860年费希纳的巨著《实验心理学纲要》轰动了整个心理学界,不仅标志着心理物理学的诞生,而且直接导致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后来也有科学家认为费希纳才是心理学之父。(当然公认还是冯特)
阈限是刚刚能引起反应的刺激量,操作定义是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量
差别阈限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量,操作定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量
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方法:
1.极限法
也叫最小变化法,序列探索法。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阈限的位置(瞬时转换点)
绝对阈限的测量方法:由刺递增和递减两个系列组成,每次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刺激的增减应该尽可能地小,然后找转折点,即从有到无或者从无到有。
绝对阈限的计算方法:1、计算每个刺激系列的阈限,被试的反应转折点触对应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这个系列的阈限。2、求出所以系列阈限的均值,这就是绝对阈限值。(注意递增递减交替进行以免被试形成定势)
差别阈限的测量方法:每一次实验中比较两个刺激,一个是标准刺激,一个是比较刺激。被试可能出现,大了,小了或无法区分三种报告。无法区分那一部分的一半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阈限的计算方法:从小到等的转折点记为下限,从等到大的转折点记为上限。各取平均值。得到平均上限和平均下限,他们之差就是不肯定间距(无法区分的那一部分)。不肯定间距的一半就是差别阈限(符合50%报告差别的操作定义)。主观相等点是不肯定间距的中点。(上限加上下限的一半)
误差及控制(自己画个图很容易判断)(把阈限想成转变的刺激)
期望效应和习惯误差。期望效应是你对刺激的来领抱有期望,过早的就报告转变了。造成递增过程中,阈限偏低。而递减过程中,阈限偏高的现象。
习惯误差:因为被试习惯于实验的刺激而过晚报告实验转变了。造成递增过程中,阈限偏高,递减过程中,阈限偏低的现象。
控制方法是采用ABBA
2.平均差误法
又叫调整法,在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被试开始调整比较刺激。在测定绝对阈限时,此时的标准刺激为零。
计算方法绝对阈限就是被试每次调节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差别阈限是用不肯定间距的中点(调整结果的平均数即主观相等点),主观相等点与标准刺激的差就是常误(即估计的差别阈限)
误差及控制
动作误差:由于是被试自己操纵实验仪器来调整比较刺激,会因为各被试所采用的方式不同而产生误差。
时间误差: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相继出现的,会造成误差
控制方法:多层次ABBA法,还可以式比较刺激从小到大,从大到小两方面来进行调整。
优点是被试可以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不觉厌烦,缺点是动作误差和时间误差
3.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
主试选取5——7个刺激,在实验中保持恒定不变。每种刺激随机呈现50—200次,测量绝对阈限不需要标准值,测量差别阈限需要一个标准值。最后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某种刺激反应的次数。最大刺激被感受出来的可能性不低于95%,最小刺激被感受出来的可能性不高于5%,在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
计算方法:
直线内插法(S-P作图、S-Z作图)
平均Z分数法(将P值转换为Z分数,这种方法比直线内插精确)
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这是最为精确的方法)
斯皮尔曼分配法(用次数分布计算,梯级间距够大时可用)
差别阈限的测量
二类反应:我们取25%和75%处的刺激的差的一半作为差别阈限,即75%差别阈限。
75%差别阈限:当只要求被试进行两类反应时,“大于”标准刺激和“小于”标准刺激的两条直线将相交于50%处,上限与下限值相等,此时则要选取75%处求其上限与下限,这种阈限与操作定义不符,因此常被成为75%差别阈限
将75%重于标准刺激的量(差别阈限的上限)减去25%重于标准刺激的量,也就是75%轻于标准刺激的量(差别阈限的下限)即得75%绝对差别阈限
三类反应:用50%的“+”反应的刺激与50%“-”反应刺激的差的一半作为差别阈限,也就是不肯定间距的一半。
恒定刺激法的变式
1.分组法:即将刺激分组匹配,减少不停调整刺激的操作
2.用对数单位的比较刺激系列:即刺激系列采用对数梯级,此法尤其针对差别阈限较大的领域
3.单一刺激法:即准备一系列刺激,用随机顺序反复呈现,指示被试将其分为一定的类别,省掉了标准刺激,节省时间。
三种方法的比较:最小变化法最符合操作定义,但会出现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平均差误法被试最为配合,效率最高。但会出现动作误差和时间误差。恒定刺激法实验结果最为可靠,但三类反应时容易受被试态度的影响。
(二)心理量表法
前面通过阈限的测量,知道了多大的刺激才能引起我们的感觉和差别感觉。现在通过这一系列数据就可以建立物理刺激与心理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这就是心理量表法。
1.量表的类型
从心理量表是否等距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将心理量表分为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例量表
命名量表:变量分不同的类型(性别,头发卷与否)
顺序量表:没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只能排名,但不能进行加减乘数,如比赛的名次)
等距量表: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知道彼此间的差距,但没有倍数关系,不能乘除,如比赛到达的时间)
比例量表:既有相等单位也有绝对零(兼有前面所以的特点还有倍数关系,可以乘除。如比赛选手,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是较理想的量表】
2.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比例量表)
感觉比例法又称分段法,通过物理量所引起的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按照某一特定的比例变化来建立的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的关系。(声音强度与主观响度量表,如定义100db的主观响度是100,通过变化声音物理强度获得主观强度50的物理强度数值,以此类推)              
数量估计法是制作感觉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并赋予一个主观数值(如100),然后变化物理刺激的强度,让被试自己根据刚才的标准刺激,主观估计该刺激的数值。最后得到一个心理物理量表。【斯蒂文斯定律就是用这个方法的出来的】(朱P76)
3.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等距量表)
感觉等距法:把两个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的连续体按照主观上相等距离区分开来。【最常见的是二分法】采用二分法制作心理量表时,通常将感觉量作为等距单位,并以等距的感觉量作为纵坐标,以刺激的物理强度为横坐标作图。
差别阈限法:以绝对阈限为起点,以差别感受阈限为最小单位制作的心理量表。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都是相等的,因此可以用最小可觉差作为心里物理量标的等距单位;随着心理感受梯级的提高,为了产生下一个最小可觉差,在刺激方面需要的增加量越来越大【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
4.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顺序量表)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对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或者更喜欢哪个刺激,如果有n个刺激,配成的书面应该是 n(n-1)/2。这个实验会产生顺序误差(或时间误差)和空间误差,因此每对刺激需要比较两次,互换时间顺序或空间位置,因此总的顺序应该是n(n-1)。【七种颜色的喜爱度】(用肯德尔U系数来计算相关,相关越高越一致)
等级排列法:是一种制作顺序量表的直接方法;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者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法)
(三)信号检测论(和统计的两类错误结合起来)
还记得前面讲到阈限的测量,要用到不肯定间距么。每个人的不肯定间距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有的人认为明显听得见声音才报告有,有的人隐约听得见一点也报告有,正因为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不一样,所以求出来的阈限其实是存在误差的。过去费希纳没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个问题也得到解决了,就是信号检测论
1.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电子侦察系统中信号检测的问题与人类感知过程的信号检测联系起来了
最早是在电子通信领域提出来的信号识别理论,主要是依据电子通信理论、统计决策论和概率论。最初运用在雷达(判断敌机)和通信技术(手机降噪技术)。后来心理学受到了,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的影响,逐渐使人们对感知觉的认知加工过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信号检测论主要应用在人们在对刺激做判断时,对不确定的情况做出某种决定时的决策理论。
2.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是统计决策理论。在信号检测实验中,被试者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定,可以有四种结果:
击中:当信号出现时(SN),被试报告为“有”,以y/SN表示。我们把这个判定的概率称为击中率,以P(Y/SN)表示。
虚报:当只有噪音出现时(N),被试报告“有”,以y/N表示。我们把这个判定的概率称为虚概率,以P(Y/N)表示。
漏报:当有信号出现时,被试报告为“无”,以n/SN表示。把这种判定概率称为漏率,以P(n/SN)表示。
正确拒绝:当无信号而只有噪音出现时,被试报告为“无”,以n/N表示。我们把这个判定的条件概率称为正确拒绝率,以P(n/N)来表示。
击中率+漏报率=100%
虚报率+正确否定率=100%
反应
有信号(SN)
击中
漏报(β错误)
无信号(N)
虚报(α错误)
正确拒绝

统计学上也就是H0是无信号,H1是是信号。
通常根据被试对信号的击中率和虚报率,来计算被试的判断标准和感受性,进而对被试判断标准的严格性和感受性高低进行分析和判断。
最优决策与判断原则
个体在对信号或噪音进行判断时,一般以判断标准为依据的,这个判断标准是按最有原则确定的,即提高击中率、降低虚报率,也就是要求个体反应快而且准确。人在判断信号标准时,受到如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信号和噪音的先验概率
2、个体判定结果的奖惩的严格程度
3、被试的主观目标、信号与噪音的强度差异等
4、速度与准确性权衡
β = P(N)/P(S)× (正确否定的奖励数+虚报的惩罚数) /(击中的奖励数+漏报的惩罚数)
3.辨别力指数d’及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
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可以通过反应倾向性(β),判断标准(C)和感受性(d’)三个指标来反应。
反应倾向性(β):可以解释被试对刺激进行判断时所持的标准的严格性,一般越大判断越严格(β>1),越小判断越宽松(β<1)
计算方法:β=(信号击中率转换成Z分数再转换成概率密度值除以信号虚报率转换成Z分数再转换成概率密度值)
判断标准(C):C越大越严格,C越小越宽松
计算方法:C=[(高强度刺激的强度值-低强度刺激的强度值)/被试的感受性] *低强度刺激的正确拒绝率+低强度刺激的强度值
辨别力指数(d’):与传统心理物理法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被试的反应倾向和感受性进行区分。因为被试感受性高时,击中率提高,虚报率下降。辨别力就高,击中率和虚报率接近时,辨别率居中,当被试击中率低,虚报率高时,辨别力就低。
d’=信号击中率转换成Z分数-信号虚报率转换成Z分数
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也叫等感受曲线,以击中率为纵坐标,虚报率为横坐标,就可以得到几个点,连接各点记得到一条曲线,就叫ROC曲线。
4.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信号检测论产生100多年来,在理论与应用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医学研究与临床诊断中
研究仪器对疾病的判断能力(疾病是信号,正常是噪音)
药物对疾病的作用(疾病是型号,正常是噪音)
避免误诊
2、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感知觉方面:个体视知觉,听觉和各种皮肤知觉等方面的感受性
认知研究:被试对不同特征的刺激的编码与判断
个体反应倾向的评价
内隐记忆、阈下知觉和意识领域的研究
3、在工业心理学中的应用
主要用于研究人们的警戒水平,避免各种操作和作业的失误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附加:信号检测论的三种实验方法: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张学民P235
有无法:事先确定信号(SN)和噪音(N)和先验概,然后以随机方式呈现SN或N让被试判断信号是有还是无
迫选法:前面和有无法一样,呈现方式不一样,这里是呈现几个刺激(其中有一个是信号),让被试选出信号(被迫选出信号),是最精确的方法,可计算若干击中率和虚报率
评价法:前面和有无法一样,呈现方式也一样,但是反应方式不一样,这里不仅要被试回答是否有信号,而且还要回答是肯定或否定的程度(对信号进行评价)

后记
这一章内容涉及到统计的相关知识,要结合在一起看,事半功倍。信号检测论一定要结合课本上的图,把图弄懂了,也就OK了。看个真题,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在每次渐增系列试验中,其阈限的下限值应取 A. 第一次非正到正的对应值 B.第一次非负到负的对应值 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的对应值 D.最后一次负到非负的对应值
介绍:S.S.Stevens:斯蒂文斯(1906-1973),美国心理物理学家,以研究声音强度的感觉性而闻名。他提出了新的感觉等级评定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感官的感觉强度;还提出了心理物理的幂函数定律,弥补了传统心理物理学的不足。194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9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9-1 23:57 编辑

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一般五个单选和一个多选)【这部分和普心结合在一起看】
(一)听觉实验
1.听觉现象的测定
(1)声音的心理特性
响度:主要反映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主观心理量的单位是宋(Sone),1宋就是1000赫兹,40分贝的纯音。响度的相对量感受的心理物理量称为响度级,单位是(口方)【1000赫兹时等响的分贝数】
声音持续时间越短,阈限值就越高。声音持续时间越越长,阈限值就越低。
年龄越大听觉能力衰退的就越明显
音调:是人贰对音调高低的主观感受。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音调的主观单位是(口美)【40口方的1000赫兹纯音的音高定义为1000口美】
音色:由声音波形的谐波频谱决定的。
(2)声音的掩蔽
听觉掩蔽效应是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的影响而减弱的现象。
纯音掩蔽: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效果随之增加;掩蔽音对于频率相接近声音的影响最大;低频对高频的掩蔽效果大于高频对低频的掩蔽效果。
噪音掩蔽:噪音强度提高时,各种纯音的差别阈限缩小;80分贝时噪音对高频音的掩蔽范围更大。
噪音和纯音对语言的掩蔽:噪音的掩蔽效果比纯音要好
3)听觉疲劳与适应
听觉疲劳:声音刺激强度大大超过听觉感受器的正常限度,或声音长时间作用于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听觉阈限暂时提高的现象。
听觉适应:持续的声音刺激引起听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注意区别是前者是具有破坏作用的
2.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
(1)声音方向定位线索
对于生源的判断,主要有三种双耳线索:强度差、时间差和相位差
强度差:当双耳离生源的距离不同时就会产生强度上的差异。强度差不仅和方向有关还和波长有关,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强度差越大。和前方60度和120度时,双耳强度差最大。
时间差:是辨别声音方向的重要线索,声波到达双耳的时间不一样,来分析。
相位差:因为声波是由一些列的正压和负压组成的,因此任何瞬间,最大的正压到达双耳的时间不同,就会产生相位差。
(2)听觉空间方向定位的实验方法
音笼实验
让被试戴上眼罩坐在隔音房间的音笼内,音笼内各点到被试头部保持同样距离,随即在各个方位呈现声音让被试报告声源方位,主试来记录报告是否正确。
结果:来自身体两侧的声音方位容易分辨;来自头部中切面上声音容易混淆;如果以两耳连线的中点为顶点做一个圆锥,在圆锥面上的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
结论:双耳线索在听觉定向中起主要作用
3.语音知觉实验
(1)语音及其声学特点
语音是特殊的复合音。由元音和辅音所构成。元音是一种能连续发出的乐音,辅音主要是是不能连续发出的短促的噪音,元音和辅音合成汉语音节。
(2)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
语图仪:能将复合音或语言分析为组成频率,也叫可见言语。
依赖的声学线索包括:1、发音部位不同的辅音 2、发音方式不同的辅音
语音知觉的范畴性指语音知觉可以将语音刺激识别为相对小量的范畴,人们识别语音时对不同范畴的语音很容易识别,表现出非此即彼的特点,而对同一范畴中语音刺激的变化则不容易察觉。
(二)视觉实验
1.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
(1)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
明适应
从暗处到亮处,眼睛大约经过一分钟就能适应,这是明适应。明适应的感受性不是提高而是降低。
暗适应
从亮处到暗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逐渐适应,感受性缓慢提高,这是暗适应。
过程:白光照射时,椎体细胞开始适应(约5分钟),然后棒体细胞再适应(约20分钟)
(2)视敏度的测定
视敏度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医学中用视力表测定视敏度,它是以视角的倒数来表示的。V(视敏度)=1/α(视角)
(3)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CFF
闪烁刚刚达到融合时的光刺激的间歇频率称为闪光临界融合频率
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最早是用制作成扇形的圆盘在光源前旋转来测定的。顾名思义叫转盘闪烁法
实验:测试时由被试者控制转速,旋转慢时,可以看到间断的闪光,但是达到一定的速度就可以感觉到连续的光亮,即闪光临界融合频率。
不过那种方法现在不用了,现在用电子仪器。
影响因素:闪光临界融合频率随光相的强度而增高;刺激面积(小面积比大面积低);椎体细胞比棒体细胞有更高的空间视觉视觉敏度。
2.颜色视觉
(1)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
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产生的视觉经验。视觉感受颜色取决于三个特性:亮度、色调和饱和度亮度是物体的光线反射系数。越亮越白,越暗越黑。色调是由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中什么波长占优势所决定的。饱和度是颜色的纯洁性(没混入什么杂色)
色光混合:加法过程(RGB,红绿蓝称为基色)
遵循补色律(每一种颜色都有另一种与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
居间律(混合色圈上两个非互补的颜色产生介于两种颜色之间的中间色)
代替律(不同颜色混合后产生相同的颜色可以彼此互相代替)
颜料混合:减法过程(黄青紫称为基色)
颜色混合的方法:把色轮(不同颜色扇形所组成的圆盘),套在旋转器的轴上,在转速超过闪光临界频率(30秒/转)即产生一种均匀的混合色。
(2)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
颜色对比:是不同的色光同时作用于视网膜的相邻区域,或者相继作用于视网膜的同一区域。颜色视觉所发生的变化。(红色被黄色所包围,红色会偏向紫色)
颜色适应:研究者把先看到的色光对后看到的色光的影响叫做色适应。朝互补色变化。
实验:以每秒钟一次的黄色小闪光投射在注视点上,观察者注视红色强光视野,待适应后在回头看原来的黄色闪光。开始闪光变成了绿色,然后再逐渐恢复黄色。
麦克洛的视觉适应实验:让眼睛交替适应蓝背景上的水平栅条和橙色背景上的垂直栅条之后,紧接着让被试看无色背景上的同样黑白栅条,被试把水平栅条看成橙色,而把垂直栅条看成蓝色。
(三)知觉实验
1.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
格式塔学派在这方面很有影响力,一般认为维特海默关于四栋现象的研究奠定了格式塔学派的基础。知觉组织是图形和背景方面的具体研究。早期专门从事这个研究的是丹麦心理学家鲁宾,他确定了图形从背景中分出的一些原则,后来由考夫卡发展并提出来一些新的原则。概括下来有以下几种:
接近法则:空间接近的容易合成一组
相似法则:形状方面相同或相似,以及在亮度和色彩方面相同或相似的图形倾向于合成一组构成图形
好图形法则:连续,对称,闭合,共同变化的容易知觉为图形
过去经验和定势:依个人的主观条件而改变(两可图形)
2.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
(1)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
知觉不单是客观事物的映像,而且还包含着对客体的解释。人的过去经验在知觉中起着重要作用。
1、艾默特定律(知觉到得后像的大小与眼睛和后像所投射的平面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实际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a)=物体的大小(A)/人眼和物体之间的距离(D)
2、布伦斯维克比率(测量恒常性程度)
布伦斯维克比率(百分比)=(知觉到物体的大小R-物体映像大小S)/(实际大小A-物体映像大小S)
3、邵勒斯比率(和布伦斯维克相同,只不过先对每个值取了对数)
(2)大小恒常性实验
不因对象距离的改变,把它知觉为平常大小的倾向,叫做大小恒常性
霍威和波灵(A.N.Holway E.C.Boring)在 1941 年 作了一个大小知觉恒常性的实验,较好地说明了大小恒常性的形成过程,实验是 在 L 形走廊中进行,实验者站在走廊的交叉处,在一边走廊内放着标准剌激,在另一边走廊内放着比较剌激,比较剌激是距离被试 1 尺的用幻灯映射在白幕上的亮圆点,圆点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标准剌激亦是用幻灯映在白幕上的亮圆点, 圆点的大小永远保持视角 1 度,离被试长度的距离从 10 尺~120 尺可供选择。 主试用园点渐增和渐减法改变比较剌激,让被试先注视标准剌激,然后再注视比较剌激,并加以来回比较,直到认为比较剌激和标准剌激大小相等时为止。
结论是深度线索和视觉结构共同对大小恒常性起决定作用
(3)形状恒常性实验
形状恒常性是指从不同角度观看一个熟悉的物体时,虽然这个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映像都不同,但是我们我们仍然把它知觉为一个恒常的形状。
莱博维茨研究了年龄与形状恒常性的关系。在他们的所用的实验仪器中,首先呈现给被试一个物体,这是一个可以倾斜成各种角度的图形,实验让被试在四种倾斜角度的比较刺激中选择一个与观察刺激看起来相同的形状。比较刺激是一些列从圆形到逐渐拉长的椭圆形。被试的年龄从4—21岁。
结果是:形状恒常性随年龄呈下降趋势。
3.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
(1)空间知觉实验
空间知觉是在二维的网膜上看到了三维的空间,而且是后天形成的。依赖于各种线索
生理线索:眼睛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
单眼线索:遮挡,透视,运动视差,高度和纹理梯度
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双眼视差的实验
对象的映像一般落在中央窝上,由于两眼间距2.5英寸,同一立体对象得到不完全相同的映像。距离越近差别就越大。从这些差别中我们得到了深度线索,称为立体视觉
惠斯通发明了立体镜。原理是先把每只眼睛的角度所看到的画面制作出来,然后再把两张略有不同的画面分别呈现给左右眼,从而形成一个立体图像。
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朱里兹曾做了一个实验,成功的将双眼视差与其他深度线索分离开,用计算机制作了一对随机点子图两张图除了右图比左图的中央略向左移动一些外,其余相同。单独呈现时均不产生深度知觉,但是放在立体镜上看时,被试产生深度知觉。
结论:在完全缺乏但眼线索的情况下,双眼视差依然能产生深度知觉
(2)运动知觉实验
真动知觉:我们见到的物体确实在运动,而且其速度达到知觉阈限。
似动: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
普拉提制作了第一个动景盘。就是一个圆盘,上面刻画了连续舞蹈动作的分解图。转动过快时会出现多余动作,转动过慢时,只看得到图案。在时间间隔和空间间距刚刚时,可以看到连续的舞蹈动作。
诱发运动:浮云边上的月亮在动
自主运动:晚上你点一根蜡烛,一直盯着看,你会觉得它动了
运动后效:由于前面知觉到的运动在运动刺激停止之后仍然存在,使人觉得静止的物体仍在运动(瀑布错觉)
4. 知觉与觉察实验
知觉在意识层面以下发生
(1)无觉察知觉的测定
斯特鲁普效应
斯特鲁普1935年报告了一项有趣的实验,实验中呈现的刺激,是用黑色墨水笔,写的黑,房子,白三个字。要求被试快速报告书写每个单词所使用的墨水颜色,结果一致时快,不一致时慢。
斯特鲁普启动实验(马歇尔,1983
将斯特鲁普的实验改成了启动形式,先是呈现一个启动词(红),马上呈现一个色块(绿色),要求被试报告色块的颜色。一致时报告快,不一致时报告慢。这就是启动效应。这里马歇尔测算了操纵启动词和色块颜色一致的出现概率,获得了觉察和无觉察水平的实验性分离。
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实验
对遗忘症病人和正常人进行四种回忆测验(自由回忆,再认,模糊字辨认,词干补笔)
结果,遗忘症病人的前两项比正常人差,后两项和正常人差不多。
结论: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有各自独立的记忆机制
错误再认实验
让被试记忆一些单词,并随后进行再认的测验。在呈现一个词让被试判断是否记忆过之前,闪现一个背景词,用于干扰被试的反应,而背景词与测验词可能是相同或完全不同的,也可能只是非词字母串。背景词闪现时间有两种可能,一种可以让被试觉察,另一种不能。
结果:当呈现时间很短被试不能觉察背景词时,如果背景词与测验词相同,则一个没学过的单词更有可能被给出学过的反应。而如果呈现时间很长以至于能被觉察则会适得其反。
结论:不论有无觉察的知觉都能产生熟悉感,若有觉察则被试将熟悉感完全归结于背景词的闪现,而当没有觉察时被试会错误地将熟悉感归结于之间的记忆。
(2)盲视实验
韦斯克兰茨报告了一例盲视病人,那位病人因病切除了左侧视野对应的视觉皮层,但是他能够定位处在他盲区视野内的物体。虽然他看不见具体的物体,但是能报告它的存在和方位。
这就是无觉察知觉存在的证据。
(其实正常人也有,不信你把眼睛闭上,然后拿样物体放在眼前,看看是不是有感应)
(四)学习实验(教育心理学中全都有)
1.条件性学习实验
经典性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最早提出,并以狗为实验对象,研究铃声与狗的进食反应之间建立的联系,这样经过反复强化,狗在铃声和进食之间逐渐建立起了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获得是需要不断的强化的,如果没有很好和长时间的强化,就会逐渐消退。
操作性条件反射
桑代克的工具性条件反射
通过尝试——错误学习的研究提出的,他采用了迷笼的装置进行实验,将饥饿的猫放在笼子内,如果触碰到开关就有食物出来,猫经过反复尝试逐渐学会了触动某种装置与食物之间的联系。于是会主动地通过触动该装置获得食物,这样就建立起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设计了一种叫做“斯金纳箱”的装置,认为有两种类型的学习(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反应由个体自发行为得到强化后引起条件反射)
生物反馈训练
基本原理是通过生物反馈训练仪器实现的,具体的训练方法是让个体在学习控制和调节心理、行为、情绪或者生理反应时,及时的给个体生理、心理和情绪指标的反馈。这样经过反复的训练,就会提高个体对自己心理,行为,情绪和生理状态和控制能力。
2.认知性学习实验
先进之处在于研究了刺激——反应的中间认知加工过程,即刺激怎样引起行为反应的内在机制。
柯勒的大猩猩取香蕉实验(顿悟说)
将大猩猩放到一个封闭的屋子里,屋顶挂上香蕉,角落里放着一个箱子,开始大猩猩不知道如何能够到香蕉,过了一会儿,大猩猩突然顿悟了,把箱子挪到香蕉西面,并爬上箱子取到了香蕉。(具有情境性,重复性和迁移的特点)
学习迁移实验
D。Starch,用镜画仪描图实验对动作学习进行了研究,他让被试通过镜子看一个图形,并用铅笔将图形画出来。由于镜中的图形与原画图形比较,上下,左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看镜中的图形来描画图形时,描绘线条眼手协调与平时刚好相反。结果表明:优势手的练习对非优势手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这就是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先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获得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先学习的对后学习的产生影响。阻碍作用的叫负迁移,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
(五)记忆实验
1.感觉记忆的实验
感觉记忆是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看电视,动画,可以将相继静止的画面看成运动的图像,人们在看东西时可以不受眨眼和眼动的干扰而保持知觉的连续等。这些都有赖于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的容量几乎容纳了所有进入感觉器官的信息,但是保持时间只有0.5—3s。这一特征是由斯柏林的部分报告法实验解释出来的。此前的研究运用整体报告法,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只有4—5个,而斯柏林为这个数字被大大低估了,认为也许有很多信息还没来得及报告就已经消退了。于是斯柏林设计了部分报告法实验
实验过程:用速视器呈现3*4的字母卡片,呈现时间为50ms,与传统房方法不同的是,部分报告法并不要求被试努力报告所有的12个字母,而是在每次刺激呈现完毕后给出随机的声音提示,指定被试报告某一行。
由于被试在观察字母时不知道接下来报告哪一行所以被试还是需要记忆12个字母的,因此可以无偏估计被试对所有12个项目的记忆容量。
结果:达到平均9.1个项目。
结论:感觉记忆的容量远远超过此前整体报告法的结论,鉴于报告过程中仍然占用时间,实际的感觉容量恐怕还要更大。
后来达文同样用部分报告法证明的听觉系统感觉记忆中能保存4.9个项目,也高于全部报告法的成绩
2.短时记忆的实验
短时记忆是指在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保持到十几秒到一分钟左右的记忆。(打电话记下的号码,事过之后就记不清)
米勒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后来认为将其他可用资源去掉只有2-4个,记忆保持的有效策略是复述,机械复述不能加强记忆,只有精细复述才是短时记忆的有效策略
斯滕伯格认为短时记忆的提取方式是完全系列扫描
3.长时记忆的实验
是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编码是来自于短时记忆的内容,并经过进一步的加工而获得的。(某些强烈的刺激除外)
自由回忆法体现系列位置效应(迪斯)
他们以每秒一个的速度向被试者念刺激词,刺激词的长度为10个或32个词不等,获得的结果可画成一条曲线。揭示了近因效应,最后的记忆最好。首因效应,最前面的回忆效果次之。中间部分起伏不大,处于最低部位。
4.工作记忆的实验
工作记忆由三个子系统构成:
中枢执行系统:由注意控制的系统,它与集中注意、计划和行为有密切的关系
Baddeley认为其主要功能包括:提取计划的切换、双重任务的时间共享、选择性地注意某些刺激而忽略另一些刺激、长时记忆信息的暂时兴奋
视觉空间模板:保持和处理视觉的和空间的映像
语音回路:储存和复述以言语为基础的信息
双重作业实验(检验这三种成分在功能上的独立性)      
给被试安排两个需要同时执行的任务:一个是涉及中央执行的言语推理任务;另一个运用语音回路部分,即不断地从一数到六。第二次进行实验时,将第二个任务改为大声重复一个六个数字的随机数列任务。比较两次同时完成任务的成绩与单独完成时的差别。
结果:第一次两个任务能很好的同时完成,而第二次的言语推理的成绩则明显低于单独完成时的成绩。
结论:大声读随机数列涉及中枢执行系统,中枢执行系统和语音回路是互相独立的。
5.内隐记忆的实验
内隐记忆是一个相对于独立的记忆系统,被试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可以再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表现出来,并且这种任务的操作不依赖于被试对先前经营的有意识恢复。
测量记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测量(回忆和再认),另一种是间接测量。
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知觉辨认,词干补笔,残词补笔
知觉辨认
在实验中,被试首先学习一系列单字,然后要求他在速示条件下(30ms)辨认学过的单字以及另外一些未学过的单字。通常的结果是,学过的单字辨认率显著高于未学过。因变量是反应时。
模糊字辨认
指在测试时呈现单字的字母不大清楚,要求被试辨认是什么字。
词干补笔
指被试学过一系列单字后,测验时提供单字的头三个字母,让被试补写其余二或三个字母构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字。例如(juic_填写成juice)
残词补笔
和上面那种一样,只不过把缺一些字母的缺笔字填上适当的字母成为有意义的单字(a_a_in填成assassin)
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沃林顿和韦斯克朗茨)
实验组为4位遗忘症病人,控制组为16位无脑损伤的其他病人。对被试进行四种记忆测验,即自由回忆、再认、模糊字辨认、词干补笔。
结果:遗忘症病人在前两种外显记忆的测验中成绩明显比控制组差,而后两项内隐记忆的测验成绩却和控制组病人一样好。
结论: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是完全不同的记忆过程,有各自独立的记忆机制。
实验性分离的逻辑:如果变量影响被试在一种任务的操作,但不影响另一种任务的操作,或者变量对两种任务的操作的影响有不同方向,这就说明有实验性分离了。
内隐记忆的两种理论解释:
多重记忆系统
其实就是图尔文的SPI理论,认为记忆系统中存在不同的子系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子系统,他们编码串行,并行存储,提取独立。
传输适当认知程序观点
由Roediger等人提出的这种观点与多重记忆理论不同,不认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系统。主张记忆系统只有一个,分离现象知识反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认知程序不同而已。包括四种基本假设
1、测验所要求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时要求的认知过程一致则成绩好
2、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提取过程不同
3、外线记忆测验是要求概念驱动加工
4、内隐记忆测验严重依赖于学习时与测验时的知觉过程。
6.前瞻记忆实验
根据记忆内容在时间轴上的指向,可以将记忆分为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前瞻记忆是对未来要指向的行为的记忆,它反映了将来的情况,使我们记得去做一些事情(例如,每天早上去图书馆看书)回溯记忆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忆(例如,昨天的菜真难吃)
前瞻记忆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自发启动先前意向的前瞻成分,另一种是对意向内容进行提取回溯成分。也就是说前瞻记忆依赖于回溯记忆。
前瞻记忆的实验研究(爱因斯坦和麦克丹尼尔)
实验开始告诉被试短时记忆(回溯记忆)任务;接着告知被试前瞻记忆的任务,即在完成一些列短时记忆任务时若碰到某个特定单词就按下反应键。短时记忆的任务开始前先要被试完成一些干扰任务,以免前瞻记忆任务保存在工作记忆中,并产生一定程度的遗忘。最后根据按下反应键的正确率评估前瞻记忆和记忆任务的执行情况。
结果表明:前瞻记忆任务比回溯记忆任务处于更高激活水平,更容易记忆和提取。
7.错误记忆实验
按照提取的准确性可以将记忆划分为错误记忆和真是记忆,错误记忆是指错误地声明一个以前未呈现过的词或从未发生过的事曾经出现或发生过。
错误记忆的经典研究范式(DRM范式)【Deese-Roediger-McDermott
通常会向被试呈现多个学习词表,每个词表由一个目标词,也被称作关键诱饵(如寒冷),和与它相联系的15个学习项目(如冬天、冰雪、霜冻、感冒、发抖等)组成。然后再测试阶段,让被试对呈现过的词进行自由回忆和再认
结果:虚报率(识别错误)接近击中率(识别正确)
结论:错误记忆发生了
理论解释:
内隐激活反应理论(安德伍德)
在DRM范式中,关键项目的激活不是因为其真实的呈现,而是因为词表中相关项目的激活所导致,而且词表项目与关键项目的关联程度越高,错误回忆或再认的次数也就越多。
模糊痕迹理论(布雷纳德和雷纳)
字面及要点的痕迹是再认判断的基础。字面痕迹代表的是物理刺激的表面细节,而要点的痕迹是再认判断的基础。当增加词表项目和关键项目之间的关联以提高关键项目的痕迹要点时,便会增加错误记忆的可能性。
8.定向遗忘实验;朱滢P245
指遗忘有意性和指向性,是一项有效控制意识内容的方法,不同于自然遗忘
Bjork提出了有意遗忘的研究范式,认为有意遗忘的关键在于实验材料呈现完毕后,向被试给出指导语要求记住一些材料而忘记其他材料。如果确实存在有意遗忘现象,那么要求被试只回忆指定的项目时,只有非常少的指定遗忘的项目掺杂进来;当要求被试回忆所以项目时,指定遗忘的项目被回忆出的可能性将低于指定记忆的项目。
单字方式研究范式
先呈现一个项目,让被试进行编码加工,然后告诉被试这个是需要记忆的还是遗忘的。一定间隔后呈现下一个
字表方式研究范式
将一组材料分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两部分材料分别呈现。R实验(记忆),对前后部分都进行记忆。F实验(遗忘)对前半部分进行遗忘,对后半部分进行记忆。最后对所有项目进行自由回忆。
Basden和Basden的研究中采用3*2*2的混合设计运用运用上面两种研究方式,自变量材料形式(图片,单词伴随想象和单词不伴随想象)、定向遗忘范式(单字,字表)实验条件(R条件,F条件)前两个自变量组间设计,后两个自变量为组内设计,每一种材料形式实验条件都设一个控制组,控制组被试不接受定向遗忘指导语。
结果: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后,指导语要求记住的部分其自由回忆成绩均高于指导语要求遗忘的部分。
9. 提取诱发遗忘实验;朱滢P247
指回忆部分记忆材料时往往会使得相关记忆材料的回忆量降低
提取诱发遗忘范式(Anderson)
1、学习阶段。安排被试学习若干词对,以类别名称—样例(类包含)的形式出现,如fruit-apple、furniture-sofa
2、提取练习。从全部类别中选出一半的类别,再从这些类别所组成的“类别名称—样例”词对中选出一半进行线索提取,形式是呈现“Fruit-ap___”,要求被试根据线索回忆出完整的样例单词。
这样,所有学习材料就被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进行过提取练习的词对(如fruit-apple,记为Rp+);一类是与Rp+同属一类但没有进行过提取练习的词对(如fruit-orange,记为Rp-);第三类是类别和样例都没有进行提取练习的词对(如furniture-sofa,记为Nrp)
3、干扰阶段
4、回忆测验:给出全部类别名称,要求被试回忆出在学习阶段见到的所有样例单词。
结果:进行过提取练习的词对最好,类别和样例都没有进行提取练习的词对次之,同属一类但没有进行过提取练习的词对最差
结论:当不同项目被一个线索同时激活时,为了成功提取目标项,我们主动抑制了分心项目
记忆过程的抑制对人的作用:1、防止过时信息和痛苦经历的侵入2、汶川地震创伤的消除
(六)情绪实验
1.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皮肤电反应
自主神经活动引起的皮肤内血管的收缩或舒张,以及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的汗腺活动变化,皮肤电反应的是汗腺分泌反应,而不同与出汗量。(愉快与不愉快能引起不同的皮肤电)
受到觉醒水平,温度,活动的影响
循环系统的指标
脉搏(紧张,心跳加速),血管容积(害羞时脸红),血压(愤怒血压上升)
呼吸
(剧痛呼吸会加深加快,惊恐时呼吸中断,狂喜时呼吸痉挛)
语图分析法
借助于语图仪中的声音应激分析器,可用于测谎。由于人说话时发音的颤动不能人为控制,所以描述准确,可靠。
脑电波
在强烈情绪下,人的脑电波活动与正常状态下脑电波活动不同。此时α波小时。
在焦虑状态下枕叶的α波消失。
可用于老年痴呆症等精神疾病的诊断。
生化指标
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2.面部表情的测量(看过lie to me的同学应该喜欢)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是传递具体信息的外显行为。测量方法必须严格遵守解剖学基础。
面部表情的直线量表(费勒基)
用伍德沃斯经过100名被试判断86张照片的成绩制成的单维直线量表(愉快——不愉快)
面部表情的圆形量表(伍德沃斯的助手施洛斯贝格)
发展为二维量表(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
面部表情的三维模式图(施洛斯贝格)
(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睡眠——紧张)
表情判断的早期方法
可以概括为:由未经训练的被试对情绪的面部表情进行整体判断
面部表情的现代测量技术
面部动作编码系统(艾克曼)
实际测量时,它以面容活动为单位,称为活动单位。一个单一的活动单位可以包括一块或几块肌肉组织。由于多数面容变化是几个活动单位叠加发生的,从而又可以把那些可以明显辨认的叠加的活动单位列成复合活动单位,面部动作编码系统共列出了二十八种单一活动单位。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最为精细的面部运动测量技术。
两个测量系统(伊扎德)
前面讲到得系统,只是利用解剖学对面部各部位进行测量,还不是对情绪的测量。为了对情绪进行解释,伊扎德等人提出了两个互为补充的系统,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以面部肌肉运动为单位,是用以测量区域性面部肌肉运动的精确图式。
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提供关于面部表情模式的总概貌
3. 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
形容词检表(心境形容词检表和情绪-心境查量表)
形容词检表是选用一系列描述情绪的形容词,如镇静的、神经质、害怕的、忧郁的等等并列为检表。被试通过内省,从检表中 选出符合自身当时情绪状态的词汇用来确认自身的情绪体验。
维度等级量表(伊扎德)
是一个四维量表,有愉快度,紧张度,冲动度,确信度。量表还应包括情绪体验,认知和行为。因此实际上还有三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由四维组成。
你感受到愉快吗?情绪体验分量表愉快维度
你认识到自己的紧张吗?认知分量表紧张维度
你有冲动的行为吗?行为量表冲动维
分化情绪量表(伊扎德)
要求被试描述某一情绪发生的具体情境,填写分化情绪量表和维度等级量表。得出5个强度计分。两个量表同时使用。(例如,让被试想起引起惊奇情绪的情境,用维度等级量表测量其惊奇情绪的维度。)
(七)注意实验
1.过滤器模型以及双耳分听实验
该模型认为,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中枢系统超载。在这个瓶颈中作为过滤器的注意对进入的信息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余信息则可能暂存于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通过过滤器并进入高级分析水平的信息再接受进一步的加工,从而被识别和存储。这种过滤器类似于高保真听力设备中的交叉滤波器。它是按“全或无”方式进行工作的,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他通道。后来布罗德本特又强调期待的作用,凡为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受到注意。另外,他还进一步指出,该过滤器位于语义分析(知觉)之前。故而布罗德本特的过滤器模型被称为早期选择模型。
双耳分听实验(布罗德本特)
双耳分听就是指让被试的双耳同时分别听到两个分离的相互独立的声音,通常用立体声耳机来实现。在布罗德本特的一个实验中,被试两耳同时听到一定的刺激,例如,左耳—6、2、7,右耳—4、9、3,“6和4”、“2和9”、“7和3”是分别同时出现的。数字的呈现速度为2个/秒。要求被试或是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或是以双耳同时接收的信息顺序成对再现,或是随意再现。
结果发现,分别再现的正确率为65%,成对再现的正确率为20%;而随意再现时则被试多采取分别再现。
结论:布罗德本特认为这样的实验结果支持了早期选择模型:每只耳朵都可以看成一个通道,每一个通道的信息都是单独储存的,过滤器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所以以耳朵为单位的分别再现被优先选择,且其效果也优于通道之间不停转换的成对再现的效果。
双耳分听实验(格雷)
牛津大学的两名学生格雷和韦德伯恩发现,当在双耳分听实验中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材料时,例如,左耳—OB、2、TIVE,DEAR、5、JANE;右耳—6、JEC、9,3、AUNT、4,
结果:被试不是按耳朵为单位再现,而多是按意义再现,即从两只耳朵分别接收的音节组成词(objective),或由单词组成一个短语(dear aunt Jane)。
结论,过滤器可能通过不止一个通道的信息。由于早期选择模型无法解释此类实验结果,因此有关注意机制的理论不久就被更新了:在新的理论中,尽管注意的功能仍然被比作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瓶颈,但该瓶颈的位置后移了。
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
特雷斯曼对双耳分听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了追随耳实验,并提出了注意的衰减模型。所谓追随耳实验,其实就是要求被试在双耳分听过程中始终复述某一个耳朵听到的信息,并且忽略所有来自另一耳朵的信息。这两个耳朵被分别称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按照早期选择模型,非追随耳信息应当完全被忽略,不可能得到高级的语义加工。但是追随实验的结果却显示: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可以得到高级分析。由此特雷斯曼认为,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的;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若这些减弱的非追随耳信号具有特别的意义(比如自己的名字),具有较低的阈值,那么仍可得到高级加工而被最终识别。特雷斯曼与布罗德本特不同,她重视中枢系统的二次选择功能
双耳分听实验(特雷斯曼)
实验中,当她给被试两耳呈现的材料同为英文小说时,非追随耳的信息可以得到一定的识别;但当给非追随耳呈现的信息为生物化学材料时,则难以识别。前者是因为追随耳信号所激活的项目使非追随耳的相同或相近项目的阈限降低了。在英法双语被试的实验中,她再次证明了这个问题。因为法语差者中只有2%的被试知道非追随耳中的法语信息,而法语好者则为55%。
总之,特雷斯曼的模型强调:(1)信息是大量输入的,这与早期选择模型一致;(2)加工过程是“衰减”式的;(3)过滤器的位置有两个,一为语义分析之前的外周过滤器一为语义分析之后的中枢过滤器。可见,特雷斯曼强调了中枢过滤器的作用,因而又被称为中期选择模型。
晚期选择模型
多伊奇等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信息加工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因此,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他们设想,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只对重要的刺激反应,而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反应。此外,这种重要性的安排有赖于长期的倾向、上下文和指示语等,并且其衡量标准还随新刺激的不断输入而变动。后来,诺曼又进一步对此模型进行了修订。他认为,一些东西之所以未被注意、未被说出,是因为个体一味地注意和反应其他东西,从而使它们在识别之外未得到继续加工(如从记忆中提取等)的缘故。晚期选择模型由于强调反应的选择,因而又被称为反应选择模型
双耳分听(哈德威克)
哈德威克的实验中,让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右耳或左耳听到随机呈现的靶子词时,要分别作出反应。结果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都超过50%,达到59%~68%,且两耳差异不显著。无论是单耳还是双耳都能识别输入的信息,只要所处的条件相同,就能有相同的识别率。
2.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
卡内曼最初提出的。他把注意看做心理资源,认为人的心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注意的有限性不是过滤器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到了从事操作的有限心理资源的限制。注意的功能就是资源分配(因此该理论也称为资源分配理论)。如果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的资源,那么注意可以同时指向另外的任务。
后来,诺曼和博布罗又通过对资源限制的区分进一步精确化了心理资源的概念。他们提出了“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的划分。所谓材料限制是指其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例如,在强噪音背景下觉察某一特定声音,如果该声音过弱,那么即使分配较多的资源,也是难以觉察的。而资源限制是指其作业受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进行。因此,两个同时进行的作业,若对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中枢能量,就会发生干扰。这时的两个作业水平受互补原则决定,即一个作业应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个作业可得的资源减少多少
双耳分听实验(约翰逊和海因茨)
实验中,他们要求被试追随靶子词(不固定在某一只耳朵中出现)。自变量为靶子词与非靶子词之间的感觉可辨度(高/低)和语义可辨度(高/低)。因变量为被试对非靶子词的回忆情况。结果发现,不管语义可辨度的高低,非靶子词回忆的数量,在低感觉可辨度下的多于高感觉可辨度下的。其原因在于,低感觉可辨度下,非靶子词应用了较多的资源,进行了较深的加工。
3.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
在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分为自动化加工有意识的加工两种情况。其中自动化加工具有无意识的特点因此只要很少的认知资源就可以完成认知任务,受认知资源的限制程度低,很大程度上是自动化完成的,加工效率高。而有意识的注意加工则需要更多的注意资源,并需要不断经过的熟练才能达到自动化过程。
记忆扫描实验(谢夫林)
首先让被试识记1—4个项目,然后再通过呈现1—4个再认项目。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分别有两种实验条件:不同范畴条件(其中识记项目均为字母,而再认项目只有一个字母,其余项目均为数字或再认项目均为数字,实验中被试只需从数字或字母中发现是否有字母或数字)相同范畴条件(其中识记项目均为字母或均为数字,再认项目中也全部为字母或数字,在再认项目中可能包含识记项目,也可能不包含识记项目,实验中被试需要从字母或数字中发现是否有记过的字母或数字呈现)。要求被试按键反应Yes或No。
结果:相同范畴下随识记项目的增多,反应正确率下降,反应速度变慢。不同范畴下识别随识别项目增多,反应正确率和反应速度都很好。
结论:自动化加工不需要占用认知资源
4.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启动效应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应被称为正启动效应
起抑制作用的启动效应称为负启动效应
启动实验由启动显示探测显示组成,启动显示在先,探测显示在后。每种显示都包含目标(T)和分心物(D)。 在实验中,要求被试只对两个显示中的目标(T0、T1)反应,而不理会分心物(D0、D1)。若启动显示中的目标( T0 )与探测显示(T1)中的目标相同,称为目标重复启动(TT),它往往产生正启动效应。即对T1的的反应时间比控制条件下短。所谓控制条件是指两种显示中的目标物分心物是无关的。注意的负启动效应
正启动效应
词汇判定实验(Meyer
Meyer向被试呈现一串字母,要求被试判定字母串是否是英语单词。字母串是成对地呈现的。被试对第一个字母串作反应后,立即呈现第二个字母串。所采用的字母串是各式各样的,其中有英语单词,也有无意义字母的组合; 成对呈现的两个单词之间的意义联系也不同,其中有语义联系的如nurse—doctor”,也有无语义联系的如“bread—doctor”。 结果发现,在“护士—医生”这一字母串判定“医生”是单词的反应时间要比在“面包—医生”这一对字母串中判定“医生”为单词的反应时短。
结论:探测显示中的目标与启动显示中的目标有某种联系,如语义等联系,那么也会出现类似的正启动效应
扩散激活理论对启动效应的解释
在启动显示中目标被激活了,那么在重复启动中,该目标反应阈限已降低,所以反应时缩短。 在有意义联系的词之间,一词被激活,这种激活会使与之有联系的词也从静止向激活状态转化,从而降低了激活的反应阈限,因而反应时缩短,这种现象被称为扩散激活
负启动效应
Stroop色词任务的变式实验
Neill使用Stroop色词任务的变式进行实验,首次关注无关信息一旦完成选择性注意过程后命运如何的问题。Neill对两种条件下的实验进行了比较。一种条件下,当前刺激颜色与先前刺激词并不匹配,但是,另一种条件下,二者是匹配的。例如,先向被试呈现用红色墨水印刷的GREEN(绿),紧接着再向被试呈现用绿色墨水印刷的BLUE(蓝)。Neill要求被试说出Stroop 刺激的颜色。他发现,在后一种条件的实验中,被试的颜色命名完成得特别困难。Neill认为一定是起干扰作用的Stroop刺激词(如GREEN一词)受到了抑制。其逻辑是,如果被抑制的词后来变得与任务有关,例如后来的刺激是用绿色墨水印刷的,那么,被试对后来的刺激的颜色命名要相对困难。Tipper将上面这种现象命名为负启动
这种加工表现为分心物的内部表征受到抑制,亦即当启动显示中的分心物作为随后的探测显示中的目标时,被试对其的反应时间延长。这种现象称为负启动效应,也称为分心物抑制效应。
负启动效应的两种理论:
一种观点认为选择的主要作用是使专注信息得到进一步加工即目标激活,被忽略的信息可能很快地衰退。
另一观点认为,选择具有双重机制,即专注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被忽略信息的积极抑制相结合即目标激活和分心物抑制。
5.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关于这个内容找了很多书上都没提到,估计是选自李晓轩 王玉改注意中的返回抑制》这篇论文
返回抑制是指在空间某一位置呈现一线索,一定时间之后(一般为自线索呈现后约300毫秒),对再次出现在该线索化位置刺激的反应比出现在非线索化位置刺激的反应慢,这与线索在出现初期(约100毫秒以内)引起的易化作用正好相反。就是是指对原先注意过的物体或位置进行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滞后现象。
典型的返回抑制研究范式是即在屏幕的中央出现三个大小相同的小框,中间小框有注意点,要求被试始终盯住该注意点;之后,外侧某一小框迅速呈现闪烁以引起注意,此即是对外侧小框的线索化;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对中间的小框线索化,使注意脱离外侧小框而被吸引到中间小框;最后,靶子出现在某个外侧小框,并要求被试迅速作出反应。称为线索—靶子范式
6.刺激反应一致性理论及其冲突效应实验
在特定的环境下根据任务需要,对相应的感知觉刺激进行加工,并选择恰当的反应表征并加以执行是人类高级认知功能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者很早就发现在空间探测和辨别任务中,当目标刺激呈现的空间位置与正确的反应按键位置一致时,行为反应时明显小于他们不一致情况。这种空间维度的刺激-反应的同侧易化现象就是刺激-反应一致性效应。研究发现,反应选择可能会在上述的各个阶段受到冲突的影响,包括任务空间反应规则(任务直接相关维度)的影响,刺激的任务无关维度信息的影响,以及刺激-反应的任务相关维度的匹配规则影响。
对于冲突控制的传统研究而言 , 经典研究范式主要有四种: Stroop 干扰任务(书写颜色与词义信息间的冲突) , Simon任务(目标位置和反应方位间的冲突) , Flanker 任务(侧抑制效应)以及反眼动任务等。
(八)常用心理实验技术
1.眼动技术
眼动的基本形式包括注视、跳动和追随运动
研究领域:阅读和语言、问题解决概述
通过分析注视位置、次数、时间、回扫、眼跳等眼动指标来研究各个水平的阅读问题。
开窗法:设置有界限的窗口让被试阅读,可度量阅读广度,都涉及到注视跟随技术。
移动窗口法:跟随注视点的窗口不断移动,其余部分被遮蔽。即时加工、边界效应;眼音距测量。
移动遮蔽法:刚好相反,探索阅读策略。阅读知觉广度的不对称性。
阅读中的主要眼动模式:注视、眼跳、回扫、回视。
2.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
ERP技术是一种从人类被试头皮上无损记录脑电位来提取人类认知相关信号的功能性认知成像技术.ERP信号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因而使ERP技术在众多认知研究获得广泛的应用。
优缺点:
1,无创性。对于心理过程的内隐性与连续测量能力。
2,可以用于确定哪个或是哪些处理阶段受到特定实验操作的影响。
3,在没有行为反应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关于刺激处理的实时测量,对不要求反应的忽略刺激进行“内隐”监测。
4,ERPs成分的功能意义实质上远没有行为反应的功能意义那样清楚。
5,大量的实验次数,才能累加出来太小的ERPs。50~100甚至1000次。
6,具有时间分辨率高(1ms),但空间分辨率基本不确定。
7,费用低,操作简单易学。
8,适应于探索受某种操作影响的某一神经认知过程。
3.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
MRI技术用于观察某些与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的结构变化,是因为MRI能够检测出血红氧合水平的微小电磁差异,即利用各个脑区静脉内血红蛋白氧合水平的差异,因之各个脑区电磁水平不同,从而显示某种精神活动条件下,兴奋脑区的网络影象。该技术的优点是影象逼真而可靠,空间分辨力比PET还要,其空间分辨力能够分辨间隔2毫米以下的活性神经元的位置;时间分辨力也相当高。在廿世纪90年代里获得迅速改进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已成为脑成像的常规工艺。

附:主要的心理学实验仪器(这部分来源于小白修订MJ大纲解析,总结的很好!)
脑成像技术
(1)正电子发射层描记术(PET)
    PET技术是基于由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正电子与负电子碰撞而产生的一对高能光子的测量和定位,由于这一对光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可用至于头两侧的探测器探测。因此实验时需要给被试注入含有特定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化合物。
优:可用于测查脑的深层部位;缺:①成像时间较长,时间分辨率差;②有创伤性;③造价很高
(2)脑磁图(MEG)
    理论上讲,电场的变化必定会引起磁场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大脑磁场的变化来获得脑机能运动的相关数据。但脑磁场的信号很弱,因此只有在超导量子干扰技术的辅助下才可以记录到MEG。目前世界上已有成熟的商品,只是价格不菲。从技术上看MEG也可用于认知的事件关联研究,且在三维空间定位方面要大大优于ERP法。
优:时间、空间分辨率都很高;缺:造价很高,且只对某些流向的兴奋源敏感。
常用仪器
(1)长度与面积估计器:用以制作长度和面积的心理比例量表
(2)闪光融合频率仪
(3)变速色轮(混色轮):用于颜色混合、彩色对比、亮度匹配、螺旋后效、马赫带、似动、闪光融合频率的研究
(4)明度辨别仪:用于研究不同颜色明暗辨别能力,人眼的明度差别阈限
(5)视野计:测定眼睛在不动的瞬间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6)暗适应仪(夜间视力检查仪):研究暗适应能力,视网膜光感绝对阈限的测定,眩光照眼后暗适应的回复时间等
(7)照度计与亮度计:是测定光强度的物理测量仪器,常用来调节实验环境
(8)大小恒常性估计器:用以测定大小恒常性、制作面积的心理比例量表
(9)缪勒错觉仪
(10)深度知觉仪
(11)棒框仪:测量场依存与场独立(09单)
(12)动景盘与似动仪:研究似动现象
(13)声级计:用来分析测量环境噪声,也可测定声源的声压和声级,分析隔音技术,进行听力校准等
(14)示波器
(15)听觉实验仪、听力计:用于提供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刺激,其中听力计更精确
(16)音笼:测定人对声音定位能力的仪器
(17)反应时测定仪(计时器)用于反应时或以反应时为指标的其他研究
(18)电子节拍器:用于测试对不同节拍反应的阈值,节拍辨别的准确性等,也可用于计时/控制仪器
(19)动作稳定测量器(九孔仪):测量简单动作的稳定性,以及检验情感对动作稳定的影响(10单)
(20)手指灵活性测试仪:测试指尖、手、臂的灵活性,以及手眼的协调性
(21)动觉方位辨别仪:测量动觉感受性的差异
(22)敲击板:测量手的敲击速度,了解个人的坚持性和疲劳速度,可作为一种能力测验使用
(23)两点阈量规:测量肤觉感受性
(24)数字镜画仪:用于练习效果的研究,动作技能的迁移研究
(25)双手调节器:供注意分配、技能练习实验及相关选拔测验用
(26)注意集中能力测定仪(追踪仪)
(27)划销测验仪(注意稳定性测试仪)用以测定注意稳定性、灵活性
(28)注意分配实验仪:可用于注意的分配性研究,也可研究动作、学习的进程和疲劳现象
(29)速示器:用于知觉、记忆、学习等方面研究
(30)记忆仪:用于研究记忆,以固定间歇不断地向被试呈现材料
(31)触棒迷宫:用于研究运动学习、动作技能的迁移等
(32)学习迁移广度仪:用于测定数字的记忆广度和进行学习迁移实验
(33)时间知觉测量仪:用于检查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34)辨别反应时测验:用于研究不连续动作技能
(35)旋转追踪测验:用于研究连续动作技能
(36)镜画实验:用于研究负迁移。
后记
《实验心理学》可以算是最难整理的一章,并不是因为它的内容多,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杂,就大纲而言,几乎没有一两本书能涵盖大纲中的内容。甚至有些内容教材中都没有提到,而是从某些心理学论文中选取的。有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我认为得实验心理学者得心理学的天下。所以学好这一门至关重要。实验心理学除了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外,就是经典的实验心理学范式了,这些范式务必记牢,考试的时候绝对会用到的。
另外,对于ERP和fMRI的加入,也彰显了实验心理学开始注重前沿的科学发展,所以不要只顾到一本书,也要了解下最新的心理学发展趋势。最后,有人问道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是什么,我认为空间分辨率就是你拍照后照片有多高的像素;而时间分辨率就是照相机连拍的时候的时间间隔。

介绍
杨治良,男,江苏江阴人,1938年10月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副主任、心理系主任,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科学》杂志主编、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学科带头人。杨治良一直从事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几十年来,他一共主持了十二项包括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由他主编的教材《实验心理学》,系统全面地概述了实验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框架,为我国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朱滢,男,广西柳州人。1939年1月2日生.现为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专业学校;1962年毕业成为研究生;1966年研究生毕业并留校;1983--1984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进修;1988--1996年任北京大学心理系主任;1993年至今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1995--2000年任国家教育委员会心理教授指导委员会主任;2000--2007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2000年前从事记忆研究;发表文章50余篇。2000年至今开展自我的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表文章20余篇,关于自我的研究朱滢将文化、自我与大脑三者的相互联系作为中心点开展。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9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9-4 23:53 编辑

注意:由于公式都是以图片形式保存的,所以这里显示不出来,Word和PDF版本是带全部公式的
《心理统计学》
前言
这门课占35分,结构一般是(9个单选+1个多选+1个简答或综合),不过每年可能不一样,分值权重感觉比测量要大一些,特别是大题,不过大致差不多。
心理统计学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实验心理学的建立让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那么心理统计学可谓是最大的功臣。没有心理统计学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数据。心理学的理论就仅仅是个理论,上不了台面。世界上只有一个东西不会撒谎,那就是数据,一个理论如果没有强大的数据支持,那么这个理论的可信度也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心理统计学就承担了这么一个工作,为你的理论在数学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总所周知,高等数学是心理学本科的必修课之一,很多人认为心理统计学难学和数学不好有关,虽说心理统计和数学都是和数字打交道。不过,他们确真没多大联系。打个比方,学心理统计学就好比是学电脑,会使用就行(office的使用)。学数学就好比学编程,掌握程序的来龙去脉(编写office的程序)。心理统计学对于心理学是一种工具。学好这个是为了将来运用SPSS这些统计软件做准备的。
(当然,如果你追求更高层次的数理统计,硬要搞清楚这些公式怎么来的,也好,不过最好等考上了,再慢慢研究也不迟)
本宝典也好比是心理统计学这个工具的使用手册,不过还需两件神器:智力正常的人脑+按键正常的计算器(带统计功能)
这部分参考书目如下: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2011年版)高教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徐建平 北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邵志芳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4年版)
《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 2011第三版
《MJ心理大纲详解》(小白修订版) 白云子
《心理统计常用公式总结》
开始
一、描述统计
所谓描述描述统计,就是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集中趋势,离中趋势,相关关系),也是推论统计的基础。
(一)统计图表
我们随便拿来一片实证研究的论文,里面都有统计图和统计表。可以把你整理的数据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读者一目了然。
在做统计图和统计表之前要先对你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对数据进行排序统计分组
1、统计图
统计图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通常横轴表示自变量(类别),称为分类轴。纵轴表示因变量(次数),称为数值轴。
统计图一般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这个书上有图,一看便知)张奶奶P29
图号及图题;图目;图尺;图形;图例;图注
次数分布图
根据次数分布表绘制的图,更为直观。
直方图
矩形面积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图性。没画矩形叫组织图。
次数多边形图
是一种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线形图
累加次数分布图
根据累加次数分布表绘制而成,分为累加直方图和累加曲线图
2、统计表
统计表一般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这个书上有图,一看便知)张奶奶P28
表号;标目;数字;表注
次数分布表
简单次数分布表(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小的时候用)
依据每一个分数值在一列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或总计数资料编制成的统计表。
分组次数分布表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大的时候用
数据量很大时,应该把所有的数据先划分在若干区间,然后按其数值大小划分到相应区域的组别内,分别统计各个组别中包括的数据的个数,再用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编制步骤:
1、求全距,就是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的差距。
2、决定组距和组数,
组距(i,任意一组的起点和终点的距离,根据全距来定。全距大,组距也可以大一些,一般取2、3、4、5、10、20等。便于计算。如果先确定了组数,那么全距除以组数后取整也可以。
组数(K,分组数目,要根据数目的多 少来确定,如果数据在100个以上,一般分10—20组。
分组最优关系公式(总体正态): (N为数据个数,K为近似取整)
3、列出分组区间
就是组限,一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组限有表述上下限(10—19;20—29)和精确上下限(9.5—19.499;19.5—29.499),一般书写时按照表述上下限,计算和分组时按照精确上下限。
4、登记次数(将数据等级到相应的组别内)
5、计算次数(计算各组次数和总次数并核对,然后写出组中值、次数、频数和百分次数)
相对次数分布表:用频数比率或百分数来表示次数
累加次数分布表:把各组的次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加在一起。最后一组的累加次数等于总次数。
双列次数分布表: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不等距次数分布表:工资级别,年龄分组
其它的统计图表
简单表
只列出统计指标名称
分组表
只有一个分类标志的统计表也叫单向表
复合表
分组标志有两个以上
条形图
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
圆形图
也叫饼图,用于表示间断性资料
线形图
更多用于表示连续性资料
(二)集中量数
用于描述数据分布中大量数据朝某个方向集中的程度
1、算术平均数

平均数的特点:
在一组数据中每个变量与平均数之差(离均差)的总和等于0

在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都加上一个常数C,则所得的平均数为原来的平均数加常数C

在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都乘以一个常数C,所得的平均数为原来的平均数乘以常数C

平均数的意义:
算术平均数是应用最普遍的集中量数,是“真值”最佳的估计值。所谓真值就是观测事物真值的值。当观测次数趋于无穷时,算术平均数趋于真值。
平均数的优缺点:
优点:
1、反应灵敏(任何一个值变动,都能反应出来)
2、计算严密(有确定的公式)
3、计算简单(简单的四则运算)
4、简明易解(概念容易理解)
5、较少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观测样本的大小或个体大小的变化,对计算的影响很小)
缺点:
1、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正因为反应灵敏,所以受极端数据影响大,可以通过剔除极端值的方法解决)
2、若出现模糊不清的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如果缺少数据,一般采用中数代替)
书写时,注意比原来测量的数据多一位数字
计算和运用平均数的原则
同质性原则(不同质的数据不能算)
平均数与个体数值相结合的原则(不要忘记结合个体数值给予参考)
平均数与标准差、方差相结合原则(标准差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好)
2、中数
中数符号是以Md或Mdn,表示按顺序排列在一起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在这组数据中,有一半数据比它大,一半数据比它小。
计算方法:

一组数据中有重复数值的情况(算法不一样)【我用SPSS算过,其实还是直接算的】
重复数列不在中间时,没关系
重复的数列在中间时,有点难算,我总结了一种方法,保证做对。
无论是奇数偶数都适合,叫画线法,首先将数列排序,然后再中数的位置画一条线,奇数的会穿过数字,偶数的会划在两个数字之间,然后对这个数取精确上下限。标出下限所在的位置和上限所在的位置。最后中数就是精确下限加上这条线分隔的位置的比例(画线位置占了全距的几分之几)。就可以了。
(偶数)举个例子:11,11,11,11,13!13,13,17,17,18
线划在感叹号那,13的精确下限是12.5,叹号的位置是第一个三分之一处,所以就是12.5+0.33=12.83
中数的优缺点:
优点
计算简单,容易理解
中数概念简单明白
缺点:
不是每个数据都参与计算,不能反映全体
反应不够灵敏,极端值的变化对中数不产生影响
中数受抽样影响较大,不如平均数稳定
中数不能进行代数运算
使用条件:
出现极端数据
分布两端数据或个别数据不清楚
需要快速估计时
3、众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掩盖的信息比揭示的多,一般应用不广泛。
计算方法:(皮尔逊公式需要接近正态,金式公式适合偏态)

众数的优缺点:
优点:概念简单明了,较少受极端数目的影响
缺点:不稳定,受样本变动的影响,反应不够灵敏,并能进行代数运算
使用条件:
快速粗略的寻找一组数据的代表值
当一组数据出现不同质情况时
次数分布中有两极端数目时,除了用中数还可以用众数
当粗略估计次数分布形态时,有时用平均数与众数之差
平均数,中数,众数三者的关系
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数,众数相等
正偏态分布:Mo < Mdn < M
负偏态分布:M < Mdn < Mo
(记住众数最高就行)
(三)差异量数
用于描述数据分布中大量数据彼此分散的程度
1、离差和平均差
离差就是离均差,是某一数据与平均数的差,表示每一个观测值与平均数距离的大小,正负号说明了偏差的方向,所以观测值离差的总和总是为0。
平均差就是所以离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平均差充分考虑了每个数值的离中情况,完整的反应了全部数值的分散程度,在反应离中趋势方面比较灵敏,计算方法也比较简单。
计算公式:

2、方差和标准差
方差也叫变异数,均方。作为样本统计量用符号s2表示,作为总体参数用符号σ2表示,是离均差平方后的平均数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作为样本统计量用符号s表示,作为总体参数用符号σ表示。
计算方法:
方差:

标准差:

总标准差的合成

其中

方差和标准差的性质和意义
性质:方差是对一组数据中各种变异的总和的测量,具有可加性和可分解性特点。方差分析就是利用方差的这个特点。并进一步说明各种变异对总结过的影响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不可以进行代数运算,但有如下特点
每一个观测值都加一个相同的常数C之后,计算得到的标准差等于原来的标准差
每一个观测值都乘以一个相同的常数C,所得到的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
以上两点结合如果先乘以一个常数,再加上一个常数,所得到的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
意义:
方差与标准差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好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次数分布的离散程度越大。它们是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分析中最常用的差异量数。
标准差的特点:
优点:反应灵敏;公式严密;计算容易;适合代数运算;受抽样变动小,简单明了
确定:易受极端数据影响
3、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又称差异系数,他是一种相对量数。
适用条件:
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所使用的观测工具不同,所测的特质不同
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使用的是同种观测工具,所测的特质相同,但样本间水平差异较大
计算方法:

使用须知:测量数据必须等距;测量工具具备绝对零;由于尚无有效的检验方法,目前不能进行推理统计。
(四)相对量数
1、百分位数
百分位数是指量尺上的一个点,在此点以下,包括数据分布中全部数据个数的一定百分比。P个百分位数就是指在其值P的数据以下,包括分布中全部数据的百分之p。
2、百分等级
指一个分数在整个数据分布中所处的百分位置
3、标准分数
标准分数(Z分数):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离平均数有多远,表示原始分数在平均数以上或以下几个标准差的位置,从而明确该分数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简而言之,标准差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分数经过标准化就可以放在一起比较了。高考分数就是经过标准化以后,所以可以直接相加。
计算方法:
,其中 X 为原始数据, 为平均数, S 为标准差
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就是把单位不等距和缺乏明确参照点的分数转换为以标准差为单位,以平均数为参照点的分数
标准分数的性质:
标准分数无单位,以标准差为单位,以平均数为参照点的分数
转换得到的标准分数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所有原始分数的Z分数之和为0,,Z分数的平均数也为0.
将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分数,是线性转换,不改变原有的分数的性质和分布。标准分数的形态和原分布相同。
若原始分数呈正态分布,则转换得到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
标准分数的优点:可比性;可加性;明确性;稳定性
标准分数的应用:
比较几个分属性质不同的观测值在各自分布中的相对位置
计算不同质的观测值的总和或平均值,以表示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表示标准测验分数
异常值的取舍(正负3个标准差以外的数据)
常用变式
T分数:T=10*Z+50 平均数:50 标准差:10
CEEB分数:CEEB=100*Z+500平均数:500 标准差:100
智商:IQ=15*Z+100(韦氏智力量表)平均数:100 标准差:15
(五)相关量数
前面讲的都是单变量数据资料的分布特征,相关则是用于描述双变量数据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关就是变量间的不精确,不稳定的相互关系。
相关系数:相关关系强度的指标。作为样本的统计量用r表示,作为总体参数一般用ρ表示。是和平均数,标准差一样应用广泛的统计量。取值范围是[-1,1]。我们这里讲的相关是线性相关。当然即使是线性相关为0仍可能存在曲线相关。
1、积差相关
使用条件:两个呈线性关系的正态连续变量(正态,双变量,成对,连续,大样本)
计算方法:
,其中
N 为成对数据的数目, S x S y 分别为 X Y 的标准差
(变式)
原始数据:

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差法公式


关于平均数估计的方法,因为计算机的普及,这种方法已不再使用,考试应该也不会考
2、等级相关
使用条件:这是非参数相关方法,要求两个变量至少有一个是顺序水平。也就是积差相关不满足的,您就用这个。但是注意,凡符合积差相关的不用等级相关。这个精度低些。
计算方法:
,其中 D 为各对偶等级之差
直接用等级序数计算 ,其中 R X R Y 分别为二变量各等级数
有相同等级时:


3、肯德尔等级相关
当要同时研究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的一致性或相关性时,可以使用肯德尔和谐系数
使用条件:至少是顺序水平
形式:
多个评定者对一组被试或评定等级的一致性
同一个评定者对同一组被试多次评定
计算方法:
有相同等级:

肯德尔U系数
适用于对K个评价者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的问题和W系数是一样的,知识所处理的资料不一样。还记得实验心理学的对偶比较法么,就是用该方法来计算相关系数
计算方法:

4、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
当两列变量,一列是等比或等距数据,另一列是类别变量。要求这样的相关就需用到者两种方法
所谓二分变量指取值只有两种变量。包括客观二分变量和人为二分变量
客观二分变量:如性别,只有男女两种
人为的二分变量:如考试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如果及格线是65分,有些人的成绩就会由及格变为不及格。所以说这种变量是人为的。
点二列相关
使用条件:一列总体正态,至少等距数据,另一列是客观的二分变量
计算方法:
,其中 是两个二分变量对偶的连续变量的平均数,
p q 是二分变量各自所占的比率, p+q=1 S t 是连续变量的标准差
二列相关
使用条件:一列总体正态,至少等距数据,另一列是人为的二分变量

,其中 S T 与 是连续变量的标准差与平均数, y 为 P 的正态曲线的高度
5、Φ相关
适用条件:当两个互相关联着的变量分布都是真正的二分变量时
计算方法:


后记
描述统计是推论统计的基础,所以必须认真看,认真背。有人问,要不要背公式,我认为基础公式必须牢记于心,就好像你上战场打仗,枪很好,但是却没子弹一般尴尬。掌握了统计原理,还怕背几个公式。其实也不多的。统计一旦考大题那可是30分那,所以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介绍:
弗兰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1822年2月16日—1911年1月17日),查尔斯·达尔文的表亲(高尔顿为达尔文的表兄),是一名英格兰维多利亚时代的文艺复兴人、人类学家、优生学家、热带探险家、地理学家、发明家、气象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和基因学家。 高尔顿一生中发表了超过340篇的报告和书籍,他在1909年被授与爵士。他在1883年率先使用「优生学」(eugenics)一词。在他于1869年的著作《遗传的天才》(Hereditary Genius)中,高尔顿主张人类的才能是能够透过遗传延续的。此外,他在统计学方面也有贡献,高尔顿在1877年发表的关于种子的研究结果中指出了回归到平均值(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现象的存在,这个概念与现代统计学中的“回归”并不相同,但是却是回归一词的起源。在此后的研究中高尔顿第一次使用了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的概念。他使用字母“r”来表示相关系数,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同时他也发表了关于指纹的论文和书籍,被认为对于现代利用指纹进行犯罪搜查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9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9-4 23:54 编辑

注意:由于公式都是以图片形式保存的,所以这里显示不出来,Word和PDF版本是带全部公式的
二、推断统计(核心)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研究来推测总体,并对推断的正确性如何进行概率检验。他的基础是概率论。
(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
1、概率
后验概率:出现概率与观测概率的比值稳定在一个常数P上
先验概率:直接计算的比值,是真实的概率,而不是估计值
经过多次观测时,后验概率基本接近先验概率
概率的基本性质:任何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都是非负的;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概率的加法定理:互不相容事件之和等于两个事件概率之和
概率的乘法定理:两个独立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两事件概率的乘积
2、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呈倒挂的钟形,两头小,中间大;正态分布的中央点最高,然后逐渐向两侧下降,曲线的形式是先向内弯,然后向外弯。平均数μ和标准差σ决定着曲线的位置和形状:σ越大,曲线越是“低阔”;σ越小,曲线越是“高窄”。
标准正态分布
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
3、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是指仅有两种不同性质结果的概率分布。
二项分布的形态
离散型分布,概率直方图是阶跃式
p=q的时候,对称。否则出现偏态
n趋于无穷大时,二项分布趋于正态
二项分布的平均数: 标准差:
一般认为,当pqnp5(或pqnq5),二项分布接近正态
4t分布
特点:钟形,单峰对称。与正态分布相比,中间低而陡峭,两边高而平坦。平均数为0
t分布与标准差无关,而与n-1(自由度df)有关,随自由度得变化而变化,当自由度趋于无穷时,t分布趋于正态分布,且方差为1。我们认为自由度大于30,可近似正态分布。自由度是t分布中独立随机变量的数目。
5F分布
特点:正偏态分布,他的分布曲线随分子,分母的自由度不同而不同,当两个自由度都趋近于无穷时,F分布趋于正态分布。F总为正值,因为是两个方差的比率。当分子自由度为1时,F值与分母自由度相同概率的t值的平方相等。F分布常用于有关方差的研究当中。
6、样本平均数分布
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未知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分布
总体分布非正态,其方差又未知时,如果n>30,认为是近似正态分布
7、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
抽样原理
随机化是抽样研究的基本原则,随机抽样可以控制掉大多数额外变量。
我们都说通过样本来推测总体,那什么样的样本才能推测出总体呢,当然是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喽,怎么找到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呢,那就需要运用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
抽取时,总体的每个个体应有独立的、等概率被抽取的可能。比如抽签法和随机数字法
优点:最符合随机原则,分析抽样误差比较简明
缺点:总体很大时,操作困难。忽略总体已有的信息,降低样本代表性。
等距抽样
也叫系统抽样,是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每隔一段取一个。
优点:简便易行
缺点:如果总体具有周期性变化,则不能用。
分层随机抽样
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部分,在分别在每一部分中随机抽样。
优点:充分利用了总体的信息,样本代表性及推论的精确性更好
分阶段抽样
如果总体很大,样本很小,中间层次有较多单位,但并无过大区别,也可采取分阶段的方法。
(二)参数估计
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
点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因为样本统计量为数轴上的一点值,估计的结果也以一个点的数值表示,所以称为点估计。
良好估计量的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充分性
区间估计:就是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区间范围,他是用数轴上一段距离表示未知参数可能落入的范围,它虽不具体指出总体参数等于什么,但能指出未知总体参数落入某一区间的概率有多大。
置信区间:在某一置信信度时,总体参数所在的区域或区域长度。
显著性水平:指估计总体落在某一区间的时,犯错误的概率。
区间估计的原理:样本分布理论
标准误:反应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是多个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用来衡量抽样误差,标准误越小,样本对总体就越有代表性。推断总体也就越可靠。
平均数分布的标准误       (总体方差已知时)
2、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方法大致有三种,对比如下:(小白修订版整理)

正态法(Z)t分布法近似正态法(Z’)
条件已知未知
总体正态,n不论大小;或总体非正态,n≥30总体不论正态与否,n≥30
标准误
求得置信区间
* 注: 未知,n<30时,必需用t分布法
3、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标准差分布的区间估计
根据抽样分布理论,n>30时,样本标准差分布近似正态分布,且 ,则有:

方差分布的区间估计
由于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之比的分布呈χ2分布,因此有:
df=n-1
在对标准差的总体进行估计时,可先对其方差进行估计(用χ2),求得方差置信区间后,再开平方。其正平方根,便是标准差的相当于方差置信水平的置信区间。
(三)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原理
在统计学,通过样本统计量得出的差异做出一般性结论,判断总体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这种推论过程称作假设检验。假设检验包括参数检验(总体分布已知)和非参数检验(总体分布未知)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概率性质的反证法。
假设检验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三步走:
1、确定研究假设H1
2、确定与研究假设对立的假设,虚无假设(H0),将H0作为直接检验的假设
3、进行检验,H0真H1假或H0假H1真
费舍曾说过:每一实验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给事实一个反驳虚无假设的机会。
注意:假设检验是依据小概率原理来推翻原假设的,也就是在统计学上成立。是百分之99或百分之95的情况下成立的。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后来应用于信息论的信号检测论)
击中率+漏报率=100%
虚报率+正确否定率=100%
反应(注意:在这里H0是无信号,H1是有信号)
接受H1(拒绝H0)
接受H0(拒绝H1)
有信号(H1)
击中
漏报(β错误)
噪音(H0)
虚报(α错误)
正确拒绝

其实很简单,我们用反证法进行假设检验的时候,所作出的推断不可能百分之一百正确,那么我们就们就可能犯错误。一项研究,如果我们的一项研究其实是假的,但是检验出来是真的,那么虚报了,犯了I类错误(拒绝了真的虚无假设H0),如果是真的,但是检验出来是假的,那么就是漏报了,犯了II类错误(接受了假的虚无假设H0)
那么看着上图我们来看看αβ的关系
α+β≠1;其他条件不变时,α和β,一个增加,另一个必然减少。但是样本容量增大,则他们同时变小。
我们需要的是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同时减少两种错误。一般我们控制I类错误,所以就将犯I类错误的概率α称为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单侧检验(既强调大小又强调方向)与双侧检验(强调大小不强调方向)
2、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表格来自小白修订版,已经完美了!)

检验方法总体情况标准误检验值
Z检验正  态已知
t检验未知
Z’检验非正态且n≥30已知
未知

3、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
既然是两个样本的话,那么就存在独立(样本彼此间无关,往往是组间的),相关(样本彼此间存在关联,往往是组内的)
两个总体都是正态分布,两个总体方差都已知
独立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检验用Z检验
      
相关样本间平均数差异的检验也是Z检验
      

两个总体都是正态分布,两总体方差未知
方差齐性,独立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检验用独立样本t检验(求联合方差)

( )
方差不齐性,独立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检验用柯兰克-柯克斯t检验(了解就好)
相关系数未知的相关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检验用t检验
其中D为每一对对应数据之差
( ,n为对子数)
相关系数已知的相关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检验用t检验

( )
两个总体都是非正态分布
当n1和n2都是大样本(大于等于30)时,不管方差是否齐性,都可用近似Z’检验:

4、方差齐性检验
通常求F值得时候,将较大的样本方差放在分子,较小的样本方差放在分母

5、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由于当ρ=0时(近似正态)和当ρ≠0时(不是正态),的分布相差很大,所以要分开检验
积差相关的显著性检验
当ρ=0时,总体上并无相关,用t检验
其中
当ρ≠0时,总体上是相关的,先通过查表将r和ρ转化为费舍Zr和Zρ然后进行Z检验

(四)方差分析(重点)
1、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
使用条件:总体正态分布,变异间相互独立,各实验出的方差要一致
方差齐性检验,采用哈特莱最大F比率法(上面有)
一般Z检验和t检验只能比较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而方差分析可以比较多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还向下兼容,是个多面手。
我们现在讲的方差分析是单因素方差分析,也就是只有一个自变量的方差分析。比较它们不同水平之间的显著性。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方差的可分解性。方差分析把实验数据的总变异分解成若干不同的来源分量。要想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很明显,就是两个数据之间的变化要比两个数据内部的变化要大才行,所以只需要组间的变异显著大于组内就可以了。这就很好办了。因为总变异=组内变异+组间变异。把它们三个算出来就OK了。
注意:这里的平方和指观测数据与平均数据离差的平方总和
总平方和=组内平方和+组间平方和
很多人就奇怪了,这不是方差分析么?怎么是平方和呢?
别着急,还记得方差是离均差平方和的平均数么?放心,再除以样本容量就是方差了。
当然不能直接除以n,因为自由度df才是总体方差的无偏估计量,那么就是
总方差=组内方差+组间方差(这里方差一般叫均方)
那么比较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就变成了,比较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了。由于他们只比应该用F检验来进行的,下面的又到大家熟悉的内容了
下面是计算方法:
平方和的计算式
总平方和:
组间平方和:
组内平方和:
自由度的分解
总自由度:
组间自由度:
组内自由度:
变异的分解
总变异:
组间变异:
组内变异:

结论:如果F<1,说明数据的总变异中,组内的只占很少一部分。F=1,组间变异还不是够大。F>1而且落入F分布的临界区域才表面差异显著。
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看懂了上面的,接下来就容易多了。只要把变异搞清楚就可以了。这个是被试间设计,这里的变异只有组间和组内,所以直接按照上面算就行了。
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这个好多人说不懂,区组就是按区分组的意思,每个区组的被试都是同质的,同一区组的被试接受所以实验处理。也叫组内设计,这样就把个别差异的影响也考虑在内,最后可以将这种变异分离出来以提高效率。就把组内变异=区组变异+误差项变异。那么组间变异只要显著大于误差项变异就可以认为差异显著了。另外区组变异显著大于误差项变异说明区组效应显著,分组是有必要的。
最后,要是考到了方差分析千万别忘记了最后还有个方差分析表要写!!!
4、协方差分析
关于这部分内容据《重难点手册》上说是来自左任侠的《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华师大1982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我找了没找到。
协方差分析是方差分析与回归的综合使用法,是方差分析的引申与扩大,其目的是为了控制误差。如果你认真看实验心理学的话,在额外变量的控制中,就有用协方差分析的方法来控制误差。
原理是,因为实验中很多被试在测试时都不在同一个起始位置(如阅读速度,有的人天生阅读快,有的人天生阅读慢),这时我们可以现根据回归,使各被试都校正到同一初始位置,然后再进行方差分析。
5、多因素方差分析
这个内容,几乎凡是实验处理,都会用到的。计算应该不会考大题,因为不用电脑的话估计个把小时还算不出来。就算考了,也没几个做得出来。所以知道原理和简单的计算就可以了
所谓多因素方差分析是对多个自变量之间进行显著性检验,这里面我们不但要研究各个因素内各水平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主效应),还要研究因素之间是否有相互作用(交互作用)
后面其实好办,还是进行变异分析。
SS处理间:指所有由实验处理引起的变异。
    SSA:A因素的处理效应。
    SSB:B因素的处理效应。
    SSAB:AB间的交互作用。
SS处理内:随机区组设计中,处理平方和被进一步分解为区组效应和残差平方和两部分
    SS区组:区组效应;
    SS残差:即误差变异,其均方用作其他均方F检验时的误差项。
一般记到这个公式:SS总= SSA+SSB+SS(AB)+SSE
6、事后检验
方差分析只告诉你那些水平之间到底显著还是不显著,要是不显著也没事,一旦显著了,你总得知道是谁和谁发生显著关系的吧,这就需要进行事后检验。注意可不能用t检验或者z检验哦,这样会导致反α类错误的概率增加。所以就要使用多重比较的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目前比较流行的是N-K检验法(也叫q检验)这个一般不太可能考大题。
(五)统计功效与效果量
看了这么多,我们也学了不少检验的方法,但是我们往往在检验过后只知道检验的结果,显著或不显著,但是却不知道,检验的效果怎么样。这时候大纲的这个考点就展现出魅力了。一份论文最终的结果有没有说服力,不单单是一个差异显著就完事了,最好还要说明这个差异有多么,显著。
1、统计功效
击中率+漏报率=100%
虚报率+正确否定率=100%
反应(注意:在这里H0是无信号,H1是有信号)
接受H1(拒绝H0)
接受H0(拒绝H1)
有信号(H1)
击中
漏报(β错误)
噪音(H0)
虚报(α错误)
正确拒绝

从这个图我们很容易就看出了,要想效果好,这个击中率就必须提高。击中率是1-β,它反映着正确辨别真实差异的能力,统计学把它称为统计功效。
2、效果量
效果量是反应统计检验效果大小的指标。一般用d表示。
是一种比率,本质上等同于信号检测论中的 (辨别力指数),计算公式为:
独立样本: ;  
相关样本:

(六)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检验及应用
还记得前面讲到的相关关系么,相关关系是一种不稳定不确定的相互关系。线性回归是对相关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这里就是要确定相关关系之间的数学模型,使之更好的为我所用。实验心理学了其实也讲过回归,当然这两个还是有点区别的,回归指的是极端数据向平均数据靠拢的趋势,比如两个高个子的结婚,小孩可能比两人矮而趋近人类种族的平均身高。后来回归被用于描述这种不确定的关系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

回归方程建立的方法
1、做散点图观察是否能成一条直线
2、设回归方程
3、选用适当方法,求出a,b
4、将a,b代入后得到回归方程
平均数法(粗略,几乎不用)【我用这个算过彩票,无果】
最小二乘法
由于做散点图,任意两点就可以画出一条直线,多以有很多条,必须找一条代表性最好。
简而言之就是要使误差的平方和最小


最后求出来的方程叫y对x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回归模型的检验
有效性的高低指标
测定系数,是回归离差平方和在总离差平方和中所占的比例,是回归方程的有效性高低的指标。就是R的平方
显著性检验
就是对于回归系数b进行显著性检验,如果b是显著的,同样也表明所建的回归方程是显著的,或者说X与Y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一般用t检验

( )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知道相关系数就可以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
回归方程的应用
回归分析的目的,就是在测定自变量X与应变量Y的关系为显著性相关后,借助拟合的较优回归模型来预测在自变量X为一定值时因变量Y的发展变化。运用建立的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和预测是它主要的应用。
点预测:就是将确定自变量x的值直接代入回归模型,得到y值
区间预测:是以一定概率为保证,预测当自变量x取一定值x时,因变量y的可能范围。
2、可化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曲线方程
对数函数

令 ,则曲线转化为:

指数函数
或 ( )
对方程两端求对数,得:
令 , ,则方程转化为:

幂函数
( )
对方程两端取对数,得:
令 , , ,得:

双曲线函数

令 ,得:

(七)卡方检验
前面讲到的数据,都是通过测量所得的计量数据,但是心理研究有很多是计数数据,我们这时就可以使用卡方检验,当然这时一种非参数的检验方法。
使用条件:
分类相互排斥,互不包容
观测值相互独立
期望次数的大小至少在5个以上
1、拟合度检验
用途:主要用来检验一个因素多项分类的实际观察数与某理论次数是否接近,由于它检验的内容仅涉及一个因素多项分类的计数资料也算是单因素检验。
这里主要是考虑某总体分布和某种分布相符合,不涉及总体参数的问题。所以卡方检验的本质就是检验实测次数与期望次数是否一致
计算方法:先根据样本的分布情况求出理论次数
自由度=分类项数-用到统计量的个数
我们查表时,得到的概率是双侧概率,但是因为卡方总为正值,所以看上去像单侧。
如果小样本的话(期望次数的小于5个)应该进行校正
耶茨连续性校正公式:

2、独立性检验
用途:主要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多项分类的计数资料分析(血型与性格是否有关系),多用于我们说的RXC表(列联表)的格式。
1、提出假设
2、理论次数的计算

3、卡方检验

4、自由度的确定

其中 为该格的次数; 为该格所在行的总次数; 为该格所在列的总次数
如果是四格表(2×2列联表)的话,可以用更简单的公式一步求解。
独立样本

列联表中若某格的理论次数小于5,一般需要进行叶茨校正:

相关样本

列联表中若某格的理论次数小于5,同样需要校正:

(八)非参数检验
如果说参数检验是正规军的话,非参数检验可算是预备役了,也就是参数检验不行时,在上。一般参数检验都有严格的要求,不是正态分布,就是方差齐性啥的。而非参数检验则没有严格要求。
优点:特别适合顺序变量,特别适合小样本,计算很快。
缺点:未能利用数据的全部信息,将数据转换成顺序变量时会丢失一部分信息,精度不高。而且不能处理交互作用。
1、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秩和检验法
用法:与参数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相对应
两样本容量均小于10
将两样本数据混合,从小到大排序,求秩次
对容量较小的样本求秩和,记为T;
查表,若T≤T1或T≥T2则两样本差异显著;若T1<T<T2则差异不显著(注意这里的否定域与一般假设检验的否定域是相反的)。
两样本容量均大于10
接近于正态分布,用Z检验



中数检验法
用途:对应着两独立样本平均数之差的t检验,用中数作为集中趋势的量度
计算:将两个样本数据混合从小到大排列
求混合排列的中数
分别找出每一样本中大于混合中数及小于混合中数的数据个数,列成四个表
对四个表进行卡方检验(怎么检验?刚刚还讲过卡方检验,别说不知道。)
-瓦氏单向方差分析
用途:对应于方差分析的完全随机设计
计算方法:
当组数k=3ni≤5
将所有数据混合,排序,求出各个水平的秩和,记为
计算H值:
查表,查H表
当组数k=3ni5
算法同上,算出H值,再用张P357的校正公式进行校正后查卡方表。但是如果未校正时已达显著,则可以不使用校正公式
2、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符号检验法
用法:相关样本显著性t检验对应,也是以中数作为集中趋势的量度
计算方法:
当对子数N25
1、对于没对数据之差,不计大小,只记符号。正号的记为n+,负号的记为n-,0不用管。数值较小的记为r,n+加n-等于N。
2、根据N与r查符号检验表,若r大于表中临界值,则差异不显著,即接受虚无假设(又是与一般参数检验相反,要特别注意)。
可以看出n+与n-差的越多,越显著。
当对子数N25
分成的正负号的分布符合二项分布,且大样本时服从正态分布,故可用Z检验
根据二项分布:

符号等级检验法
用途:和上面的是一样的,但是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不但考虑了符号,还考虑了等级,所以有着更高的精度
计算方法:
当对子数N25
1、把相关样本对应数据之差值按绝对值从小到大作等级排列
2、在各个等级前面添上原来的正负号
3、分别求出带正号的等级和(T+)与带负号的等级和(T-),取两者之中较小的记作T。
4、根据N查附表,当T值大于临界值时表明差异不显著,小于临界值时说明差异显著
当对子数N25
一般认为T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可以用Z检验
      


弗里德曼两因素等级方差分析
用途:对应于方差分析的随机区组设计
流程:先把每一个个体的K个观测值的大小赋予相应等级,以这些等级为基础,计算卡方值作为检验统计量
计算方法:
1、将每一区组的K个数据(K个实验处理数)从大到小排除等级
2、每种实验处理n个数据等级和,以Ri表示
3、代入公式

若K=3且n≤9,或K=4且n≤4,则查 表;
若K=3且n>9,或K=4且n>4,查df=K-1的χ2表。

(九)多元统计分析初步
如果说多因素方差分析还有可能出计算题的话,那么下面这些几乎是不可能出计算的,姑且不说有多少本科生上过这个内容,就算上过也未必做得来,更不要说还有大量的跨考生了。所以对他们做些了解就可以了。
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我们前面看到的一元线性回归,其实一个因变量只受到了一个自变量的影响,变化是按照就是一条直线。但是你也知道,一件事的产生往往是由很多原因导致的,所以往往大量情况时多个自变量影响一个因变量,这就是多元线性回归,往往是曲线。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式为:

2、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实际上就是一种数据简化技术,由于在数据评价中常常会用到多个指标,但是指标越多,就越难以评价,所以我们希望能把多个指标转换成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这就是主成分分析。这些综合指标称为主成分。主要目的是降维,一般而言保留的主成分尽量少点,最好只有一个。
3、因素分析
是处理多变量数据的一种统计方法,他可以揭示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从为数众多的可观测的变量中概括和综合除少数几个因子,用较少的因子变量来最大程度地概括和解释原有的观测信息,从而建立起简洁的概念系统,揭示出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
附:假设检验总表(来源于小白修订MJ大纲解析)
数据类型单样本问题独立样本比较相关样本比较多组样本的比较相关问题
独立样本重复测量
总体正态分布单样本t/z检验独立样本t/z检验相关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earson积差相关
分布形态未知大样本下相应的t/z检验大样本下相应的t/z检验大样本下相应的t检验转化为顺序型转化为顺序型
顺序型符号检验法-惠特尼U检验维尔克松T检验-瓦氏单向方差分析弗里德曼双向等级方差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
命名型χ2匹配度检验χ2独立性检验符号检验法χ2独立性检验Φ相关

后记
心理统计学,只要弄清楚一般的特点和原理,知道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公式就足够应付统考了。平时一定要多做些题目,不要光背不练,光背不练,就是白背了。统计,学起来就像笔版所说的,关键是要培养统计思想。有了这种思想再难的题咱也不怕了。最后一点就是要把统计和实验心理学的实验设计捆绑在一起以应对综合题。
介绍
张厚粲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首席教授,身兼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考试研究会副会长和国际心理科学联盟(IUPsyS)副主席等多种重要职务。主编了我国最早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材,率先开设“心理测量”课程,并应用心理统计和心理测验的理论是中国心理学界的领头人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及影响。学识渊博,学术思想活跃,富于开创精神,科研成果斐然。在振兴中国心理科学,推动高等师范学校心理学科和建设上做出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9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9-7 00:50 编辑

注意:由于公式都是以图片形式保存的,所以这里显示不出来,Word和PDF版本是带全部公式的
《心理测量学》
前言
这门课占35分,结构一般是(8个单选+1个多选+1个简答),不过每年可能不一样,分值权重相对统计来说会小一些,毕竟内容摆在那里。而且像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那么难,考起来也没几人懂。所以一般都是对于基本的知识点进行考察。
心理测量估计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门学科。还记得你们一来到大学,辅导员就给你们做了份量表吧,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心理测验就是测你有没有精神病的?还有一类人认为心理测验就是我们平时买的时尚杂志中的“心理测验”比如,测爱情指数,今日运势等。有些姑且还有些道理,有些简直十分荒诞,毫无信效度可言。当然,作为平时消遣还是可以的。另外,你们作为未来的研究生,一定要把普及心理学文化作为己任,因为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太大了。如果真能一眼就把你给看穿了就好了!
其实,心理测量不限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对于心理疾病诊断的测量(MMPI),我们的很多考试,如公务员考试等,各种人才选拔,如航天员的选拔。其实也都是运用了心理测量的相关原理。
大家如果有兴趣报考心理测量相关方向的专业,务必要把这一门学好。
这部分参考书目如下: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2011年版)高教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等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本)
《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 2011第三版
《MJ心理大纲详解》(小白修订版) 白云子
开始
一、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测量的基础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要搞清楚心理测量,先要知道什么是测量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例:考研成绩就是依据考研答案使用阅卷老师和计算机你的试卷答案进行打分的过程
(可能不是很准确,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
所以心理测量就是依据心理学原理使用量表心理活动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测量的两大基本要素:参照点(有绝对零和没有绝对零)和单位(有确定意义和相等价值)
构成了下面四种量表:(来源于小白修订MJ大纲解析,我加了个例子)
量表类型
称名量表
顺序量表
等距量表
比率量表
单位和零点
无(名字)
无(名次)
有相等单位(温度)
有相等单位,绝对零点(时间)
四则运算
加减
加减乘除
统计方法
百分比、次数、
众数、卡方检验
中位数、百分位数
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t检验等
几何平均数、
变异系数
例子
职业
名次
温度
重量

注意:高级量表可以向下兼容,但低级量表不能向上兼容。
心理测量的理论依据:
桑代克(1918):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
麦柯尔(1939):凡是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
心理量表:本质上属于顺序量表。因为参照点是相对参照点。测量单位的意义也不明确,往往达不到等距量表。但是很多都通过统计方法转换成了等距量表
心理测验定义(阿纳斯塔西的):她认为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客观的标准化测验应具备4个基本条件
行为样本:测量外部行为来推测心理特质(间接测量)
标准化:(内容,施测条件,评分规则,常模的标准化)【常模是用来弥补心理测验没有绝对参照点的缺陷】
难度或应答率(难度适中,应答率符合统计计算)
信度和效度(结果一致且可靠)
2、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
心理测量的特征
间接性:心理属性是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到的特质,但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为,测量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测量这些外显行为,并由这些行为判别特质的性质。
相对性: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亦即没有绝对零点,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所有的心理测量都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也就是只有顺序量表的特征。
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测验用的项目,说明、言语、态度、评分、分数转换、解释都需要标准化。
心理测量的分类
1、按测量对象
智力测验:一般认知能力(斯坦福-比内,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瑞文推理属此类)
能力倾向测验:预测能力发展方向(一般能力倾向测验,特殊能力倾向测验)
成就测验:个人在接受教育后的学业成就(学科成就测验,综合成就测验)
人格测验:16PF,EPQ,MMPI
2、按测量方式
个别测验:同一时间只能测量一个被试,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内,韦氏)和投射测验
团体测验:同一时间能够测试许多被试,绝大多数自陈式人格问卷
3、按内容的形式
文字(纸笔)测验:通过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
非文字(操作)测验:通过指认、手工操作表现出来。
4、按测验功能所作的分类
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
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
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
5、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类
1、常模参照测验(被试与常模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2、目标参照测验(被试与绝对标准相比较,以评价被试有无达到该标准为目的)
3、潜力参照测验(被试水平与自身潜力相比较,以评价被试有无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为目的
历史人物
孔子将人的智力分成三个等级,中之上人、中人和中下之人
三国时期刘邵《人物志》是一部研究能力的著作
高尔顿第一个大规模系统测量人的个别差异,还是评定量表、问卷法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
卡特尔在《心理测验与测量》这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心理测验”
1904年比内与其助手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内-西蒙量表)
(二)经典测量理论(CTT
1、经典测量理论模型
真分数(T分数):反映心理特质的真正水平的那个值
观测分数(X分数):实际测量到的那个值
于是乎,经典测量理论就假定,观察分数和真分数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即
X=T+E(经典测量理论的数学模型)
根据这一模型,我们可以引申出3个假设公理
(1)若经过平行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
E(X)=T或E(E)=0 (换句话说就是测量足够多的话,随机误差就趋近于0了,误差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所以就被抵消了)
(2)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
ρ(T,E)=0 (说明真值和随机误差是独立的)
(3)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
ρ(E1,E2)=0(平行测验造成的随机误差之间无关,误差无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
平行测验是测量特质不同,但题目不同的测验(高考的A,B卷)
事实上,我们在实际运作时,并不是许多平行测验来反复测查同一批被试,而是用一个测验来同时测查许多被试。
根据模型,我们可得
(观察分数的方差=真分数方差+误差分数方差)
系统误差的变异包含在真分数的变异之中,所以真分数还可以分成两部分: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和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
(真分数的方差=有关方差+无关方差)
最后:观测分数的变异=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数(有效变异)+稳定的但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测量误差变异
其实就是观测变异=有效变异(心理真值,我们要的)+系统误差变异(朝一个方向偏)+随机误差变异(朝各个方向偏)
2、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的定义
信度就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也就是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的一致性程度。就是打靶能不能每次打在同一个位置,也叫可靠性。
信度有三种等价定义:
信度乃是真分数变异与观测分数之比
信度乃是真分数与观测分数的相关系数的平方
信度乃是两个平行测验间的相关系数
信度的作用
信度是随机误差的反应(与系统误差无关)
信度可以解释个人测验分数的意义

信度可以帮助进行不同测验分数的比较(Z检验)

信度的估计
重测信度
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相对稳定性)
使用条件:所测量的心理特性必须是稳定的;遗忘和练习的效果基本上相互抵消(智力测验间隔6个月左右);两次施测之间,被试在所要测查的心理特质方面没有获得更多的学习和训练。
计算方法:皮尔逊积差相关


复本信度
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使用条件:构造出两份及以上平行测验(A、B卷);尽量缩短间隔时间,排除记忆和练习的干扰
缺点:严格的平行测验很难造出来;容易受到练习,记忆和迁移的影响
计算: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
分半信度
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以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使用条件:通常在只能施测一次或没有复本的情况下使用;当一个测验无法对等分半时,不能用;(可以按奇偶分半,题目难度分半,题目内容分半)
计算:可以看成是短时距内实施的两个平行测验。和复本信度一样,但是由于算出来只有半个信度,多以应该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加以矫正。
(rhh两半分数间的相关系数,rxx为整个测验的信度值)
两个测验的方差相等时才能使用,否则应该用弗朗那根公式或卢仑公式。
同质性信度
内部所有题目的一致性程度。就是一个测验所测内容或特质的相同程度
计算方法:克龙巴赫α系数:
结果解释:一致性高,说明所测的都是同一心理特质,而且题目得分之间也有高的正相关
特质单一,同质性信度不一定高,但同质性信度高,特质一定单一
评分者信度
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计算:评分者2人用积差相关或等级相关,评分者多于两人时用肯德尔和谐系数(W系数)来算,但被评对象多于7个,可以用卡方检验。
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有:
1、被试方面
个体而言是,被试的心理特质水平的稳定性
团体而言是,离散程度和团体的平均水平都会影响
2主试方面
施测人员不按规定施测,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或给考生一定的暗示,协助等,则测量信度会大大降低
3、施测情境方面
考场是否安静、光线和通风是否良好、设备是否齐全、桌面是否合乎要求
4、测量工具方面
测量工具是否稳定,试题取样、试题之间的同质性程度、试题难度等
5、两次施测的时间间隔
重测信度,越短越好
提高测量信度的常用方法:
1、适当增加测验长度(项目同质,数量适宜)【看病时,医生只问你一两个问题就做出诊断,你信吗?】
2、难度适中,分布正态
3、提高区分度
4、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
5、主试严格执行实测程序,评分者严格按标准给分,场地按要求布置
效度的定义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也就是能不能打中靶心。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判断是否有效要从多方面搜集证据
效度的数学定义:效度=有效变异除以总变异,由观测变异=随机误差变异+系统误差变异+有效变异可知,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效度高信度一定高,测验效度受信度制约。
内容效度
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考研时全是超纲题,内容效度就低)
用途:成就测验,职业测验(选拔和分类)。不适用于能力倾向测验和人格测验
与表面效度区分开来,表面效度是外行人认为高就高
结构效度
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或特质的程度,也就是说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卡特尔根据他的人格理论制作了16pf,结构效度应该是高的)
特点:结构效度大小首先取决于心理特质理论;实测资料无法证实理论时,并不一定结构效度不高;结构效度是通过测量的内容的选择积累起来以确定的。
确定方法:1、提出理论假设并分成细小的纲目,以解释被试测验上的表现。2、依据理论框架,推演出有关测验成绩的假设。3、用逻辑的和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假设
用途:智力测验,人格测验
实证效度(效标关联效度)
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说明应该以实践的效果来作为检验标准(研究生考试选拔的人才,具备高的科研能力,说明实证效度高)
效标指被估计的行为是检验效度的标准,简而言之就是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就是你测定的行为,会不会在实践中发生)
常用效标:学业成就、等级评定、临床诊断、专门的训练成绩、实际的工作表现、对团体的区分能力以及其它现成的有效测验。
效度的估计
实证效度确定的步骤:明确观念效标,确定效标测量,考察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关系
实证效度的估计方法:
相关法:计算测验分数(瑞文推理)与效标测量(高考)的相关系数
区分法:接受测验后,先工作一段时间,根据工作成绩(效标测量)分成好坏两组。在回过头来分析两组被试原先接受测验的分数差异,若这两组人的测验分数差异显著,则说明该测验有较高的效度
命中率:
总命中率,测验选出且工作合格和测验淘汰且工作不合格的人数与总人数之比
正命中率,测验选出且工作合格与总人数之比
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影响因素
测验的构成(样本对预测内容和结构的代表性,难度,指导语,题目编制,测验长度)
测验的实施过程(不遵守指导语,或出现意外干扰,计分出错)
被试情况:个体:身心状态;团体:是否同质(大学生测验混进几个小学生)
所选效标的性质:不同测验选择不同效标,效标与测验分数间必须符合线性关系。
测量的信度:测验效度受信度制约
提高方法:
精心编制测验量表,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
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
创设标准的应试情景,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的水平
选择正确的效标、定好恰当的效标测量,正确地使用有关公式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信度是随机误差的反映;效度是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反映
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信度是关于打靶总打同一个点,说明随机误差小。
效度是打到靶心,说明系统误差小,随机误差也小。
3、心理测量的误差
测量误差的定义
测量误差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
随机误差就是那种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不确定朝哪里偏)
系统误差是指那种由与测量目的的无关变量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稳定的朝一个地方偏)
测量误差的来源及控制
测量工具(样本太小或有偏。样本小,不稳定,样本偏,不准确)
被测对象(身心状态,如过渡焦虑和紧张会低于正常成绩出现测量误差)
施测过程(物理环境,外面突然放鞭炮,估计····,意外事件,考场停电)
主试方面(主试的年龄,性别,外表,言谈举止,表情动作,是否按规定实验)
测量误差的估计
4、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
难度
难度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大部分人答对,难度小。大部分人都答错,难度大。
难度的计算(计分方法不同,项目难度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二分法计分项目的难度(客观题,只有答对答错两种)
通过率(不考虑被试作答是猜测成功的机遇)
计算方法:答对人数的百分比(与我们通常的理解相反)

其中 代表项目难度; 为全体被试数; 为答对通过该项目的人数
极端分组法(被试人数较多时)
先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分成三组,总分最高的27%作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作为低分组,分别计算高分组和低分组的通过率,然后求项目的难度。
其中 和 分别代表高分组合低分组的通过率
非二分法计分项目的难度(主观题,从满分到零分的多种可能结果)
其中 为被试在某项目上的平均分; 为该项目的满分
测验难度水平的确定
测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试在某方面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不必过多的考虑难度,内容合适即可(目标参照测验)
测验的目的是用于选拔、录用人员,就应该将难度控制在录取率附近(常模参照测验)
难度的等距变换
由于难度是顺序变量,不能指出差异的大小和代数运算,所以一般都转换成等距量表。样本很大时,近似正态,可以转换成标准分数。但是转换后往往会有小数和符号,所以可以采用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的难度指标 (Z是P值转换得来的难度指标)
难度对测验的影响
分布形态:难度过大,分数集中在低分端,呈正偏态分布;难度过小,分数普遍较高,集中在高分端,呈负偏态分布
离散程度:难度集中在0.5附近时,分数分布广,方差大。难度集中在两端时,过易或过难,分数分布范围最小。
对信度的影响:分数分布广,信度高,反之信度低。
对区分度的影响:分布分布广,区分度高
区分度
区分度(D)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水平高的得分高,水平低的得分低,区分度就好),取值范围[0,1],区分度的效标分数更多是测验总分。
区分度的计算
1、项目鉴别指数法(适用于二分法记分的测试项目)
其中 和 分别代表高分组合低分组的通过率。(两端各选27%的被试)
正态分布时,很有效,如果团体人数过少时,应该加大选择的比率。
2、相关法
以项目分数与效标分数或测验总分的相关作为项目区分度的指标。比项目鉴别指数法有更高的精度。常用的计算方法:点二列相关,二列相关,Φ相关,积差相关
难度和区分度的关系
难度接近0.5时,项目潜在的区分度越大,而难度D越接近1或0时,项目潜在的区分度就越小。所以一般保持中等难度
区分度的相对性
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区分值不同
样本容量大小影响相关法区分度值的大小(样本越大越靠谱)
分组标准影响鉴别指数(D)(分组越极端,区分度越大,一般取前后27%)
被试样本的同质性程度(水平接近区分度小)
项目的综合分析与筛选
1、根据难度挑选项目(一般难度在0.35-0.65,平均难度则要0.5左右)
2、根据区分度挑选项目(区分度在0.3以上比较理想,有些在0.2-0.3的也可以)
3、由于分布广,信度高,所以尽量使成绩分布均匀,难度梯度应该大些,最好呈正态分布
(三)项目反应理论(IRT
首先,前面的经典理论是有不足的(真分数与观测分数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不合理,平行测验也难以成立),于是为了弥补它的缺陷,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应运而生了。
简单的说,IRT在处理微观问题(被试水平与答题目之间的实质性关系)优势明显,CTT在处理中观问题(常见的标准化考试)时更方便易懂,GT则在处理宏观问题(如对结果做出推断)时更显出色。
项目反应理论是为了克服CTT理论的局限而提出来的,从测验的内部入手,采取数学建模和统计调整的方式,重点讨论被试能力与测验项目之间的实质性关系,测验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的项目特征曲线,描述了每一个特定能力水平的被试答对或答错该项目的概率。
潜在特质理论(和经典理论一样,认为潜在特质不能观测和测量,只能借助于行为)
潜在特质:制约人的行为的心理特征
潜在特质空间:对于某一特殊行为的发展起作用的所有潜在特质的集合,潜在特质空间可能是多维的也可能是单维的(和人格特质理论的维度差不多)
【你的行为是由潜在特质决定的,查明了潜在特质空间的维度,以及各维度在决定你行为时所作贡献的大小,建立了维度模型后,只要找到你在维度模型上的位置,就知道你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了】
1、单维性假设与项目特征曲线
单维性假设:单维性是指测验测量的是单一特质而非多元特质,即被试对测验中任一项目的反应是其单一特质的函数。
项目特征曲线:IRT假设正确反应率与特质变量之间存在规律性变化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函数形式表示出来(回归方程),这一函数称为项目特征函数,这一曲线称为项目特征曲线。
2、单参数模型、双参数模型和三参数模型(正态卵形模型,很有喜感的名字)
正态卵形模型将前面的项目特征曲线视为一条S形的正态积累函数曲线,除了含有被试特质参数外,均还含有三个位置参数a、b、c,这三个参数决定曲线走向和形态的参数。
单参数模型:难度参数,答对题目的概率,除了个自己有关还和难度有关
双参数模型:难度参数和区分度参数,答对题目的概率,除了个自己有关还和难度和区分度有关
三参数模型:难度参数和区分度参数和猜测参数。答对题目的概率,除了个自己有关还和难度和区分度和猜测有关。
3、项目信息函数与测验信息函数
项目信息函数:反应了每个项目对每个被试进行评价时所提供信息的大小。用项目信息函数计算出来的值叫项目信息量。项目信息量越大,说明进行评价时所提供的信息量越大。,测量误差越小。双参数模型时,特质参数与难度参数相等时,误差最小。说明题目要与能力相匹配。
测验信息函数:把一个测验中所有的项目信息函数都累加起来,就得到了测验信息函数。测验提供的信息量越大,则该测验在评价该被试的特质水平时就越准确。
(四)概化理论
CTT理论仅以一个E就概括了所有误差,并不能指明哪种误差或在总体中各种误差的相对大小如何。针对性不强,所以克伦巴赫等人提出了概化理论。
概化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任何测量都处在一定的情境关系之中,应该从测量的情境关系中具体地考察测量工作,提出了多种真分数与多种不同的信度系数的观念,并设计了一套方法去系统辨明与实验性研究多种误差方差的来源。
1、方差分量的估计
测量的总方差可以分解为代表目标测量的方差成分(要测的心理特质,如阅读能力)和构成误差的种种方差成分(测量侧面即构成测量条件与具体情境关系的因素,如指导语,试题水平)。因此,对测验进行标准化对是对测量侧面进行固定,比如把阅读内容定位科技文,这时所测的特质就变成了科技文的阅读能力。测量目标在具体关系条件下的分数叫全域分数就是真分数)。同一测验资料有多种全域分数。
2、概化系数与可靠性指数
概化系数G和可靠性指数Ψ,这两个指数相当于CCT理论中的信度
概化系数G=测量目标方差/(测量目标方差+相对误差方差)
可靠性指数Ψ=测量目标方差/(测量目标方差+绝对误差方差)
相对误差方差是所有与测量目标有关的交互效应方差之和,绝对误差方差是出了目标主效应以外的所有效应方差之和
3、G研究与D研究
概化理论分析的具体过程(以双侧面交叉设计模型为例)【例子是一种情境关系】
一个有几个元素的测验目标;两个测验侧面,以及它们的若干个水平。交叉设计是指,测验目标的每一个元素都要接受所有水平组合的处理。(运用方差分析)
第一步:G研究(估计出各种效应的期望均方就可以了)【就是找到各种潜在的误差来源,算出方差分量】
第二部:D研究(根据G研究的结果做出决策)【利用G研究的资料,对各种调整了测验情境的关系进行分析,优选测验方案】
目前概化理论在我国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在面试、考核等主观性测评中有一些应用。

后记
大家看到这里基本上已经接近尾声了,测量的内容很杂,大家最好对着书看,记得10的一道题目坑了不少人,估计最后很多人考完连在哪里都不知道吧。
1937年,施瑞奥克(J.K.Shryock)将我国三国时期刘邵关于人的能力研究的著作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该著作是
A.《人物志》      B.《心书》          C.《吕氏春秋》     D.《学记》
介绍
克隆巴赫(1916—2001),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他创建了一套常用的衡量心理或教育测验可靠性的方法——“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coefficient alpha),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用于确定测量误差的统计模型。195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3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4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9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9-7 00:55 编辑

注意:由于公式都是以图片形式保存的,所以这里显示不出来,Word和PDF版本是带全部公式的
二、心理测验及其应用
(一)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
1、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1)确定测验目的:明确测量对象(明确测验哪些个体或团体);确定测量目标(测何种心理特质);明确测量用途(用于心理诊断还是选拔人才);
(2)制定编题计划(编制测验的总体构思)
第一,全面而具有代表性的测验内容;第二,对各个内容点的相对重视程度,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3)编辑测验项目(选定测验题目):收集测验资料(丰富,普遍,有趣味);测验项目形式(书写的,还是操作的);编写测验项目
(4)预测与项目分析:预测(小样本施测),项目分析(对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区分度和难度)
(5)合成测验(把预测后有价值的题目编排成测验)
测验项目的选择(根据,测验的性质,难度和区分度来选)
测验项目的编排(并列直进式,混合螺旋式)
编制复本(至少要有等值的两份)
(6)测验的标准化:测验内容标准化;施测过程标准化;测验评分标准化;测验分数的解释标准化;
(7)鉴定测验:信度、效度、测验量表及常模(转换成等距量表)
(8)编写测验说明书(向测验使用者说明如何使用该测验以保证信度和效度
2、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
测验目标:测验何种心理特质
命题双向细目表:列表形式的编制计划,它指出了测验所包含的内容所要测定的各种技能,以及对每一个内容、技能的相对重视程度。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有两个用途:
(1)在编题阶段,命题双向细目表指出应该编制多少和编制哪些种类的题目。题目编号后可将题目的实际分布情况与命题双向细目表对照,以确定测验题目是否恰当地代表了所要测量的领域与核对重要方面的内容是否有遗漏。
(2)在计分时,可按表中的百分比确定每类题目的分数。
3、题目编制技术
题目编制的一般原则如下:
(1)测试题要符合测验目的
(2)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
(3)题目格式不要使被试产生误解
(4)文句简明扼要,要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字词
(5)应有不至引起争论的答案(创造力测验、人格测验除外)
(6)各个题目必须彼此独立
(7)题目中不可含有暗示本题或其他题答案的线索
(8)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的知识和能力
(9)所提问题应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个人隐私
(10)施测与评分省时
4、测验标准化
是指对影响测验目的的无关变量的控制过程,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1)内容标准化有两层含义:其一,测验题目必须能测量所要测量的目标,题目内容应是总体的代表性取样;其二,对所有的被试必须实施相同的或等值的测验。
(2)施测标准化是指让所有的被试都在相同的情绪条件下接受测验,产生真是的行为反应。这就要求施测时必须有统一的指导语和统一的时间限制。
(3)评分标准化是指评分的客观性。客观性意味着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有一致性。如对主观试题的评分,要有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使评分有客观依据。
(4)建立常模是为了能标准化地解释测验分数,常模分数是使用测验的人用来解释被试分数的唯一依据。个人的分数只有在和常模分数作比较中,才能显示出它所代表的真正意义。5、测验等值技术
这货是怎么来的?假设,你参加了一次自学考试,去年比你成绩还差的学长都过了,今年你去考,结果题目好难,只考了59分没过。由于每年的形式都不等,所以会造成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如何解决呢?我们可以把不同形式的测验分数都转换到同一个分数系统上,就OK了,这就是我们的测验等值技术
等值测验的实质:通过对考核同一心理品质的多个测验形式做出测量分数系统转换,进而使得这些不同测验形式的测验分数之间有可比性。
当然不是什么测验都可以转换,不同形式的测验转换,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1)同质性(测同一种特质)
(2)等信度(两信度相等)
(3)公平性(你参加任何一个考试,结果都是一样的)
(4)可递推性(不能递推的,也不等值)
(5)对称性(无论等值转换从哪个测验出发,等值对应关系是相同的)
(6)样本不变性(不受样本影响)
各种等值的种类
经典理论等值和项目反应等值(根据不同的理论指导)
测验分数等值与项目参数等值(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
水平等值与垂直等值(根据难度和被试能力分布)
等值测验的专用名词
测验设计等值(在寻找等值关系之前,预先进行周密的安排)
锚测验(一组测验试题来关联两个待等值的测验形式)【两张卷子有几道题目是一样的】
数据平滑法(由于条件限制,分数分布波动较大,可以利用复杂的数学技术使之变平滑)
等值标准误差(由抽样引起的等值误差)
等值偏差(等值处理方法不当造成)
测验结果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公式法和图示法
经典测验中的等值计算方法等百分位等值和线性等值
(二)心理测验的实施
1、测验的设计
测验的设计应该包括题目、前言和指导语、问题、选择答案和结束语等几部分的设计,设计内容有测验结构的确定、测验题目的表述方式的设计,问题排列方式的设计、回答方式的设计等。测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测验回收率和有效率,直接设计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2、实施的程序和步骤
施测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好测验材料;熟练掌握施测手续;熟记测验指导语并能用口语清除流利地说出来;
指导语:主要作用是使受试者按正确的形式对题目做出反应;测试的主持者和指导语都应保持中立,不倾向于答案的任何一种方向;
测验情景:测验场地(通风,光线,噪音),座位,答案纸型等都会影响测验分数;
测验焦虑: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测试时要稳定被试的情绪。另外能力越高,测验焦虑越低(有自信嘛),越渴望得高分的人,测验焦虑越高。竞争性测验焦虑高,经常接受测验的人的焦虑低。轻微焦虑会增加测验效果,焦虑太高或毫无焦虑则会降低测验效果。
与受测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以保证他能按指导语行事
评分技术:严格标准
(三)测验常模
为什么要有常模?很简单,今天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老师第一个报你的名字,说你考了95分,你正在沾沾自喜,然后老师说,除了这位同学,其余同学都是100分,这时你会是什么感受。所以没有参照点的分数,我们很难看出它的价值。
1、常模与常模团体
常模:根据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经过统计处理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其实就是用于比较的参考标准)
常模团体: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确定常模团体的注意事项
群体构成的界限必须明确;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常模团体的取样过程必须明确且有详尽的描述;样本大小要适当;常模团体必须是近时的;注意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相结合。
2、分数的转换与合成
原始分数:被试接受测验后的根据计分标准算出来的分数。无法反应个体在团体中的位置。
导出分数:在原始分数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获得的具有明确参照点和单位,并能表示个体在团体中相对位置的分数。
常见导出分数:百分等级,标准分数,标准九分数
百分等级分数
在一个群体的测验分数中,得分低于这个分数的人的百分比
计算方法:
未分组分数资料:
其中 为百分等级, 为排名顺序的序号, 为被试总人数
分组分数资料:(团体人数过大分数以次数分布表的形式呈现)

其中 为被试原始分数, 为被试所在组分数下限, 为被试所在组次数, 为组距, 为被试所组以下各组次数和
优点:百分等级是一种相对位置量数,具有可比性,且具有易于计算,解释方便等优点;另外百分等级不受原始分数分布状态的影响,即使是非正态,也不会影响百分等级的解释能力
缺点:
1、单位不等,分数稀疏区域反应迟钝,在分数密集区域反应过分敏感
2、百分等级只有顺序性,无法用它来那说明不同被试之间分数差异的数量。
标准分数
一种具有相等单位的量数,又称Z分数。
计算方法
优点:相对位置量数,等距量表,有可加性。
缺点:计算时常出现小数和负数,单位间距过大(1个标准差),不改变分数形态,难以推广
标准分数的变式:(解决计算时常出现小数和负数)
T分数:T=100Z+50
CEEB分数:100Z+500
韦氏智力测验分数:IQ=15Z+100
EPT分数=20Z+90(我国出国人员英语水平)
优点:具有等单位,正态分布下可导出各种百分等级,正态化的Z分数转换后可以直接分析比较
缺点:过于抽象,不易理解。非正态分布下不能外推。
标准九分数
标准九分数是将原始分数分成几个部分的标准分数系统。若原始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它是以0.5个标准差为单位,将正态曲线下的横轴分为9段,最高一端为9分,最低一端为1分,中间一段为5分,每段均有半个标准差宽
常模的合成
3、常模的编制
前面所介绍的分数转换,通常都是对一个测验分数而言的,实践中只处理单一测验分数的情况很少,常常需要将几个分数或几个预测源组合起来,以获得一个合成分数或作总的预测。
1、临床诊断(直觉合成)【比如你父母帮你选大学,就是根据一系列因素】
优点:具有高度综合性;具有灵活的针对性,就能特定的个人做具体的结论。
缺点:主观加权受决策这的偏见的影响,不够客观;缺乏精确的数据分析,没有精确的数量分析,没有精确的数量指标
2、加权平均就和(根据权重加起来)
条件:特质间能相互代偿;测验分数是连续资料
3、多重回归(研究一种事物或现象与其他多种事物或现象在数量上相互联系和互相制约的统计方法)
条件:特质间能相互代偿;测验分数是连续资料,预测源分数与效标分数是线性关系且能同时获得
4、多重划分
在各个特质上都确定一个标准,从而把成绩划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然后将最有效的预测源放在前面,紧接着第二个有效测试。只有通过的前面一个测试,才能进行下一个测试。也叫“连续栅栏”(玩游戏不打败BOSS不能进入下一关)
3、常模的编制
第一步:确定测验将用于哪一个群体。根据测验群体,选定最基本的统计量,决定抽样误差的允许界限,在此基础上设计具体的抽样方法,并对该群体进行抽样,得到常模团体
第二步:对常模团体进行施测,并获得该团体成员的测验分数及分数分布。
第三步:确定常模分数类型,把原始分数转化为量表分数,制作常模量表
4、几种常用的常模
发展量表
将个人的成绩与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的平均成绩相比较,制定出发展量表
心理年龄
就每个年龄水平制定适当的题目,可得到一个可评价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年龄量表。一个儿童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龄,这样的分数就称作智力年龄,简称智龄。
年级当量
就是将被试的测验成绩与某一年级的学生的平均分数做比较,而说成相当于某一年级水平。与年龄量表类似,所不同的是用年级水平代替了年龄。
商数
用两个分数的比率来制定量表
智力商数
是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
教育商数(表示发展水平与速率)
教育年龄可以由年级当量直接得到,如果一个成人的测验分数相当于小学生,那么他的教育年龄就是10岁。
成就商数(评价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智龄:反映智力 教龄:反映学业成就
智力不够,但努力学习,成就商数高(很努力)
成就商数低:教龄小于智龄,不够努力,反映教学效果不好
存在问题:智力与学业成就只有中等相关,智力较好且刻苦学习,并不是一定能获得好成就
(四)标准参照测验(同目标参照测验)
前面讲了常模参照测验,都是以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定和解释预测结果。这是一种只关心个体差异的测验,忽视了个体在测验内容上掌握的绝对水平。(像我们的期末考试,各种资格考试都属于此类,只要合格就可以了)
1、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所谓目标参照测验,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而缜密编制的测验,并且,被试在测验中所得结果,也是根据某一明确的行为标准直接进行解释的。(就是要掌握什么,就考什么)
内容范围:首要的,必须对所欲测的内容范围作出清晰的界定,并给予严格的操作定义
行为标准:了解绝对水平以判定是否达到了从事此项行为的最低标准
作用:在于了解个体在所规定的测量内容上的行为水平,因此其出发点是个体本身的绝对水平,而不再是个体差异。
2、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
内容范围的确定边界明确:合格的分界点;每一内容范围均可分成几类,每一类还可分为更小的类,每一类的内容及其在此内容范围的相对重要性确定以后,内容范围就有了明确的结构命题细目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整个内容范围中每一类内容和每一种目标相结合所占的比重,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专家评定)【边界明确,结构明确,指导编制测验】
测验项目的内容效度分析
对构成测验的每一个题目是否合适以及有效进行分析,即检验题目与测验内容范围所要求的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这一过程缺乏客观的统计分析手段,通常采用专家评定的方法。
测验的预测
测验编制完成后,须选取一定数量的被试进行预测,由此获得预测数据,然后才能在此数据的基础上对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进行量化分析。有三种方法:
前测——后测方法(同一组被试教学前和教学后各测一次)
已接受教学组——未接受教学组方法(有两组被试,一组是已接受教学的,另一组是未接受教学的,同时施测)
对照组法(有两组被试,一组为掌握组,一组为为掌握组,同时施测)
测验项目的难度分析
一般以通过率来表示,但是目标参照测验注重在所测验内容以及在内容上的掌握程度,所以无论难易都应保留,难度往往只是作为区分度项目分析的基础
测验项目的区分度分析
由于目标参照测验应该能将其内容范围上的已掌握和未掌握内容作出最大限度的区分,因而,每一测试项目的区分度是个很重要的内容。衡量的指标有难度差值相关系数。
3、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
任何测验都应保证测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目标参照测验也不例外。
分类一致信度
考察被试在同一测验的两次施测(或两个复本)中是否被在同一类中。【意思是第一次及格了,第二次也及格了那么信度就高,只管分界点】
计算方法:团体施测就是两次施测后均及格和均不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a.两次都及格;d.两次都不及格;a+b+c+d=N即总人数
优点:计算方便,直观易懂
缺点:受测验长度和分布形态的影响,分界点的确定十分重要
另外,必须同时报告分界点和测验长度
荷伊特信度(方差分析法)
最符合信度定义,利用方差分析找到个体有效变异占总变异的比例。可以不考虑分界点的位置,更具有普遍性。
效度
内容效度(和常模参照的一样,但是目标参照测验更加注重)
测验题目对预测内容的代表性程度
效标关联效度(实证)
根据测验划分的及格或不及格,对未来学习工作表现的预测程度。(英语六级过了是不是英语真的没问题?)
4、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分数分界点的确定)
其实就标准参照测验本身来说,确定分界点不是必须的,可以用掌握了测验内容范围的百分之多少来解释。但是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是通过分界点来做出决策,是否达到了从事特定工作的最低标准。(六级425以上合格,而424和0分几乎一个性质)所以分数解释也就变成了分界点的确定。
专家判定法(由专家来判断处于临界水平的被试在每一题上正确回答的可能性,进而确定分界点)
效标组预测法(临界组法,由专家判定处于临界水平的被试,计算它们在测验上的平均成绩和对照组法,由专家判定那些明确的掌握组及未掌握组,而把模棱两可的剔除掉,两组分数分布的交叉点就是分界点
(五)常用心理测验(务必要认真看,考的比较细)
1、成就测验
成就测验一般也叫学绩测验,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最为频繁的心理与教育测验。我们从小到大经历的无数次考试。以及我们将要经历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都属于学绩测验。
学绩测验是对个体在一个阶段的学或训练之后知识、技能发展水平的测定。【是经过学习以后,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如果不经过专门训练,那么测值应该是0】
学绩测验属于最佳行为测验,所测得是认知性的心理品质
标准化学绩测验:由测量学专家与学科教师根据测验学原理编制,质量可靠,客观性强,有常模做比较,适合于大规模施测。(全国高考)
标准化学绩测验的基本要求:命题组卷标准化,施测标准化,评分标准化,分数解释标准化
标准化学绩测验的编制程序:1、确定测验题目,选定测验编制的方法。2、分析测量目标,拟定测验编制计划3、编提征题与组卷选题4、调查测验质量参数,编制测验常模5、编写测验指导书,正式出版发行
国外常用标准化学绩测验:斯坦福成就测验;关键数学算术诊断测验(KMDAT)
2、智力测验
智力:是从经验中学习和获益的能力,抽象思维和推理的能力,适应不断变化,模糊多样世界的能力以及激励自己有效地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的能力(斯滕伯格,1981)【智力三元论】
智力理论(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那本普心么)
比内量表
1、比内-西蒙量表
1905年量表比内和他的助手西蒙,为了诊断弱智儿童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
1908年量表:第一个年龄量表,增加项目和年龄分组,用智力年龄来评估个体年龄
1911年量表:增设成人组
理论基础是能力二因素理论
2、斯坦福-比内量表(推孟 Terman
1916年量表适用于3-13岁的儿童,首次引入比率智商,以IQ作为个体智力水平的指标
1937年量表:将年龄扩展为1.5岁—18岁
1960年量表:适用于2岁到成人,舍弃了比率智商,引入了离差智商,以平均数100,标准差16的离差智商作为智力评估的标准。
1972年量表:样本代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沿用至今
3、中国比内量表(陆志伟和吴天敏)
斯坦福—比内中国版的修订工作,使用离差智商,于1982年完成《中国比内测验》
韦克斯勒量表
由于斯—比量表是针对儿童设置的,过分强调速度而又缺乏难度。所以不很适合与成人。
成人量表
他于1939年发表了韦克斯勒—贝尔韦智力量表I型,是第一个成人智力测验。于1949年增加了II型,主要用于10—60岁的被试。1955年又编制出版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1981年又进行了修订,称为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AIS-R)【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韦氏成人量表中国版的修订工作是1982年由湖南医学院的龚耀先主持完成的。
儿童量表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是在W-B I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知识对测验降低了难度,和增加了迷津分测验。后来经过修订后(WISC-R)使用与6—16岁的儿童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出版于1967年,适用于4—5岁半的儿童
三种量表相互衔接可以使用于全年龄。
优点:能较好的反应智力的各个侧面;最早使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智商是由施特恩提出来的)
团体智力测验
陆军测验
用于选拔士兵
陆军甲种测验:包括8个分测验。
陆军乙种测验:包括7个分测验,属于非文字测验,可以用于不识字的和有阅读障碍的人
瑞文推理测验(应该好多人都做过吧)
瑞文推理测验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编制的一种团体智力测验,是非文字的图形测验。
1、瑞文标准推理测验(1938年)
适用于5.5岁以上智力发展正常的人,属于中等水平的瑞文推理测验。
2、瑞文采图推理测验(1947年)
适用于幼儿和智力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属于瑞文推理测验的三个水平中最低水平的测验
3、瑞文高级推理测验(1941年)
适用于智力水平高于平均的人,是最高水平的瑞文推理测验
认知能力测验(桑代克)
初级型,适合于小学低年级儿童
文字测验,适合于小学4年级以上
非文字测验,适合于小学4年级以上
数字测验,适合于小学4年级以上
3、能力倾向测验
我们前面讲到的智力测验,往往注重于智力的整体考察,而且多半是测抽象思维能力的,相当于宏观范畴,而能力倾向测验更多是对于具体能力的测验相当于微观范畴。另外成就测验是个体对于过去学习经验的总结,而能力倾向测验是指个体在不同能力因素上潜在的优劣倾向,主要在于预测。
学术能力倾向测验(SAT):相当于我国的高考,但是他不是总结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预测学生是否具备大学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分辨能力倾向测验(DAT:主要适用于初中高中学生的教育咨询及就业指导。
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测你适合什么职业的
注:以上三个都是美国的,所以我国也要大力研究心理学造福人类啊~~
4、特殊能力测验
前面的是测你倾向什么能力,这是是测你是不适合这种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音乐能力测验
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验:是一组最充分的调查音乐才能的测验,适用于小学至成人
音乐能力测验图(戈登):以真正的音乐题材为材料(250个原版的大提琴和小提琴选段)
美术能力测验
梅尔美术判断力测验:测验由两幅美术作品组成,一幅是公认的杰作;另一幅是对此杰作稍有歪曲的作品,让你选出更好的
格雷福斯图案判断测验:取材不是名家杰作,而是一些二维或三位的抽象图形,他们在整体性、平衡性和对称性方面有所区别,要求判断那幅图形最好
霍恩美术能力问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要求被试画出20种常见的物体和几何图形;另一部分是要求被试在长方框内给定的圆点和线条基础上作画,属于操作型测验
机械能力测验
空间关系测验
明尼苏达机械拼合测验:主要测动作敏捷性和空间知觉
明尼苏达空间关系测验:主要考察对空间关系的知觉速度
明尼苏达书面形式拼版测验:以纸笔形式进行,采用多重选择题,选出哪一个能和原图形拼合起来
机械理解能力测验:机械理解能力是指实际生活情境中的机械原理的能力(本奈特机械理解测验)
5、创造力测验
创造力是发散思维的能力(吉尔福特说的)
吉尔福特发散思维测验:根据他自己的理论,分出了与发散思维关联30种能力因素,最后编制出14个分测验对11种能力进行测量。适用于初中水平以上的人,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3个方面进行评分。
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在吉尔福特发散思维测验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目的是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确性4个方面评估。
6、人格测验
高尔顿最早提出用科学的方法测量人格
人格测验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在人的行为中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心理特质和行为倾向进行定量分析,以便进一步预测个人未来的行为。
1892年克雷培林将联想测验用于临床诊断
1919,伍德沃斯发表了第一个自陈式人格量表(个人资料调查表)
1920年,罗夏克墨迹测验问世,投射测验由此诞生
自陈测验
根据测量的人格特质,编制许多有关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一作答,然后根据答案来衡量它的人格。(依据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
特点:题量叫道,纸笔测验,计分简单而客观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MPI
由明尼苏达大学临床心理系主任哈撒韦和心理治疗加麦金利编制而成,有566个题目,重视被试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事实,主要用于临床上精神疾病的诊断,但也可以用于评定正常的人格。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 16PF
经过科学实验、系统观察以及因素分析统计后逐渐形成,可在45分钟内测量16中主要的人格特质。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艾森克认为支配人行为的人格结构是由少数几个人格维度构成的。
该量表由四个分量表构成,用于测量受测者在精神质(P)、外倾性(E)、神经质(N)这三个人格维度上的特征。问卷分为成人与儿童两种,儿童(7~15岁),成人16岁以上。
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EPPS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根据默瑞提出的人格需要理论中15个潜在人格需要作基础,于1954年编制而成,EPPS可作为心理咨询工具,在职业指导和人才选拔中应用广泛。量表通过项目的社会赞许性配对,很大程度消除了社会赞许的影响,并创新地使用了迫选法
学生性格量表(1118岁) SPS,我国编制,用于测量我国中小学生的性格特征。
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是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的对刺激情境做出他的反应,然后通过分析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就是给你个情景,让你自由发挥,把内心特质投射在客体事物上,再由专家来判断】
罗夏克墨迹测验RIT
让被试看墨迹图形,然后问被试看时联想到的东西,来判断被试的心理特质。
四个阶段:1.自由反应阶段(让被试自己想,不干扰被试);2.提问阶段(有针对地提问题);3.类比阶段(进一步的商讨);4.极限测验阶段(进一步确认)
解释依据:1.反应区位;2.反应内容3.反应的独创性4.它们间的数量关系
主题统觉测验 TAT 莫瑞
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意义相对模糊的图卡,然后让被试根据图卡不假思索的编故事。
基本假设:人们在解释模糊情境时,总是按照自己过去的经历和目前的愿望。在讲故事过程中也用了他们过去的经历,并在故事中表达了他们的感情和需要。(就是将个人的过去和未来投射在故事中)
7、态度测验
态度是指个体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和行动倾向三种成分。
等距量表法瑟斯顿
围绕某一态度主题,选取能代表该方面的态度语或项目若干,由专家对这些项目进行等级排列,并把专家排列的结果进行项目分析,保留有效的项目以及根据专家的反应确定项目等级。要了解某个受调查者的某方面态度,只需看其对该量表的反应,最后运用对全部项目反应结果的等级求中位数,以中位数表示该受调查者的态度状况。
利克特量表
属于总加量表法,不用花钱请专家,每个项目之间是等价的,只要把被试对每个项目的评定登记相加得出一个总分数就可以了。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5点量表,7点量表。(强烈不赞同,不赞同,无所谓,赞叹,强烈赞同)
哥特曼量表
哥特曼量表试图确立一个单向性的量表。所谓单向性即项目之间的关系或排列方式是有序可循的。如果你赞同第N个项目,那么你一定赞成该项目之前的全部项目。(你认为这部电影应该怎么分级:全年龄、指导级、13岁以下需要家长陪同、限制级)
8、兴趣测验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在兴趣的指向性,兴趣的广度和兴趣的稳定性上。
斯特朗职业兴趣问卷
世界上最早的兴趣问卷,是根据经验编制的问卷,让两组被试(一组是从事且喜欢的,另一组是一般人)进行选择反应,根据他们的回答差异而编制成的问卷。
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
把所有职业分成10个兴趣领域,然后确定与之相应的10个同质性量表,受测这的结果按这10个量表及den,通过分数的高低来确定兴趣的职业领域。
自我指导问卷霍兰德
根据自己的人格特点查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9、心理健康量表
就他这六个字,都不知道包括多少量表,当然主要掌握scl90和书上的焦虑量表就可以了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将协助您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本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的用户。
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
焦虑量表
焦虑是人们面对不明朗因素或威胁时所作出的正常反应。医学心理学理论认为适度的焦虑有利于人的成长与发展,但长期、超负荷的焦虑则会损害人的健康。
显性焦虑量表(MAS)
泰勒按理论构建的量表。5位专家根据卡墨尼的显性焦虑概念来评价MMPI由中的项目,并按照一定标准从中选取了 65 个能够反映显性焦虑的项目。
贝克焦虑量表(BAI)
由美国阿隆贝克等于1985年编制,是一个含有21个项目的自评量表。该量表用4级评分,适合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主要用于测量受测者主观感受到的焦虑程度
测验焦虑量表(TAI)
由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的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施皮尔伯格于1980 年编制完成,是目前国际上最有效且应用最广泛的考试焦虑量表。中文版 TAI 由叶仁敏修订,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内在一致性与稳定性。
10、发育量表
发育量表的主要作用在于评估婴幼儿心理发育水平,早期发现儿童心理发育迟滞,为及时进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和指导。
格赛尔发展量表
世界上第一个婴儿智力量表,适用于4周至3岁的婴儿,主要诊断四个方面的能力:动作能力、应物能力、语言能力、应人能力。四种能力对于每个时期的儿童都有相应的行为范型。测得的结果以发育商数(DQ)表示,DQ=(测得的发育成熟年龄÷实际年龄)×100
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 BSID
该量表用于评估2月~2岁半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水平,确定婴幼儿智力发育迟滞或偏离正常水平的程度,并帮助制定相应的早期干预措施。评估婴幼儿智力发育水平相对较全面和精确,但不用于预测其未来的智力或行为。实施方法较复杂,需专业培训。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DST
此测验旨在早期发现儿童(2月~6岁)的智力发育的问题,如是否有精神发育迟滞。其特点为个别实施测验,易于实施,评分和解释方便,检查时间短,一般只需10分钟~半小时。可作为医务工作者进行儿童行为发育检查或精神发育迟滞的筛查工具。
(六)心理测验的应用
测量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自我认识、人生规划、神经症、人格障碍等
测量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
人的心理特点的评估、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估
测量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
测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对教师与管理者的评价
后记
心理测量由于是应用心理学的范围,所以起点会比较高,难度看上去似乎挺大,不过我们考研只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针对书中很多具体编制方法和原理,一时搞不懂可以跳过,以免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东西上,对于很多东西主要了解就可以了,很多心理学家研究一辈子的东西,我们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全部掌握,知道个大概,就能应付掉考试了。看一道2011年的真题吧。
从测量内容上来看,SCL-90属于()
A、智力量表 B、人格量表 C、兴趣量表 D、心理健康量表
这题目几乎是送分题了,所以基础知识才是考研的核心所在。以后没事就多练练题。

介绍
林传鼎(1913.10.29-1996.3.11),中国心理学家。 1913年10月29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1944年获辅仁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比利时卢万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辅仁大学心理系主任、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他专长心理测验与情绪研究。在开拓和发展中国心理测验的研究工作方面有很多成果。40年代初期,他与王征葵合著《心理测验增注目录》,编入了3575个心理与教育测验,是当时较完备的心理测验的工具书。他还对中国古代唐宋至清朝34位历史人物通过历史评估与心理测量的方法进行了心理特质的心志图。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0:59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11 00:59 编辑

占楼备用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1:01
本帖最后由 光爱哈赫 于 2011-8-31 23:24 编辑

勘误楼(备忘)
已知的错误已经在网页版上改正了,word和PDF等修订时统一改正。
教育心理学 成熟是学习
实验心理学 *低强度刺激的正确拒绝率+强度刺激的强度值
普通心理学 随意注意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1 01:01
占楼备用
作者: 暮雨残剑    时间: 11-8-11 12:31
楼主辛苦啊~
作者: 安、宁    时间: 11-8-12 12: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江米小枣    时间: 11-8-12 18: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uansj    时间: 11-8-12 21:13
持续关注!收藏了!谢谢!
作者: 1029167816    时间: 11-8-12 21: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一直很安静·舞    时间: 11-8-12 22: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李囧囧    时间: 11-8-12 22:07
LZ辛苦  一定好好利用你的背诵宝典~~~看来继MJ之后的另一大神秘人物要献身了~~~
再次感谢LZ!
作者: yellowtao    时间: 11-8-12 22:12
太牛了,真的太牛了
作者: shiyixl    时间: 11-8-12 22:14
LZ加油!!!
作者: 身心飞扬    时间: 11-8-12 22:14
顶~!
作者: 飞菲    时间: 11-8-12 22:15
我靠!楼主好人啊 对于像我这样的跨考生本来就抓不住重点  有了你这个 真是太好了!谢谢楼主!
作者: kaharu    时间: 11-8-12 22:18
楼主牛人~~
作者: ninuo123    时间: 11-8-12 22:27
楼主牛人!
作者: 汐洋夕下    时间: 11-8-12 22: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紫此一家    时间: 11-8-12 22:58
果断收藏了。你的速度比我做笔记要快啊。鸭梨山大
作者: cindy1218    时间: 11-8-13 00: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粥面故事    时间: 11-8-13 06: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粥面故事    时间: 11-8-13 06: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3 07:47
马上更新,稍等
作者: 黑医天使    时间: 11-8-13 07:51
楼主好强大哦~~
作者: moon_smile    时间: 11-8-13 10:43
楼主总结的很详细,看来楼主是真的很用心的,谢谢分享!
作者: 大葵    时间: 11-8-13 11:59
啊 楼主是已经考上的还是2012要考的?支持~!
作者: 紫苜    时间: 11-8-13 11:59
楼主v5············
作者: 粥面故事    时间: 11-8-13 13: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左眼先流泪    时间: 11-8-13 14:46
楼主辛苦了 持续关注
作者: nate5    时间: 11-8-13 15:25
期待,关注
作者: 佛洛依德    时间: 11-8-13 15:46
此贴必火啊~!
作者: jollyjamie    时间: 11-8-13 15: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五公子    时间: 11-8-13 18:21
楼主牛啊  学习
作者: 冰冰23    时间: 11-8-13 18: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hurston☆    时间: 11-8-13 21:44
光爱哈赫 发表于 2011-8-10 22:44
第六章

谢谢斑竹提供这么精炼的资料
作者: salanding    时间: 11-8-13 22: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研谈wzyw    时间: 11-8-13 22: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814634986    时间: 11-8-13 22:46
怪不得昨晚说什么光爱哈赫呢  是LZ嚒 哇哈哈  辛苦了
作者: 妮妮加油    时间: 11-8-13 23:00
谢谢楼主。。。
作者: 流光碎语    时间: 11-8-13 23:12
楼主太神了……打心里膜拜啊……好奇,你是12年第一考还是已经考上了呢?
作者: goku523    时间: 11-8-13 23: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renecs    时间: 11-8-14 08: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vic8987    时间: 11-8-14 11: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哈萨雅琪    时间: 11-8-14 11: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光爱哈赫    时间: 11-8-14 11:18
呵呵,我也是和很多人一样是2012年考的,主要是和大家互相学习。大家这么给力,我也要给力点才行啊。还要谢谢不帅版主的鼎力支持啊!
作者: 筱风残    时间: 11-8-14 12: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jk1171    时间: 11-8-14 13:13
这个必须顶!太猛了!
作者: coralreef    时间: 11-8-14 13: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佛洛依德    时间: 11-8-14 13:47
光爱哈赫 发表于 2011-8-14 11:18
呵呵,我也是和很多人一样是2012年考的,主要是和大家互相学习。大家这么给力,我也要给力点才行啊。还要谢 ...

明年北师没你的名字真是天理不容了~
作者: あぃ    时间: 11-8-14 13:55
支持你哦!
作者: 向小然    时间: 11-8-14 21:43
向楼主学习!!榜样呀!!
作者: 我是胖胖123    时间: 11-8-15 01:10
你是我第一个真正从心底佩服的人!~
作者: 陌墨smile9    时间: 11-8-15 12: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uanwoyatou    时间: 11-8-15 13:02
哈 顶起顶起!!!
作者: 四月。    时间: 11-8-15 14:17
顶!谢谢LZ~~
作者: 我很嚣张    时间: 11-8-15 14:17
楼主威武啊 膜拜中
作者: Amelody    时间: 11-8-15 15:39
很多东西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有用的,书本上大纲上资料上都有很多有用的,只是我们需要时间不断把它变为自己的!
作者: 清飏    时间: 11-8-15 16:09
谢谢,厉害啊··
作者: caoxiyu90022    时间: 11-8-15 16:50
楼主辛苦啊~~~
作者: zwy292174    时间: 11-8-15 20: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txq01    时间: 11-8-15 20:29
楼主加油啊……
作者: xuelixin    时间: 11-8-15 2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许文景kisa    时间: 11-8-16 03: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kczhzh    时间: 11-8-16 11: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engchus    时间: 11-8-16 11: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