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人行教育:教育学原理德育过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三人行提示,教育学考研各科复习是相互贯通的,如果深入理解了《教育心理学》中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道德发展理论等部分的知识,就能加深对于《教育学原理》中德育过程的规律的认识。把握了“德育过程的规律”之后,再来理解《教育心理学》第九部分中关于道德认知、情感、行为的形成与培养就容易了。

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影响;
  2、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部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是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包括道德观念,信念和评价能力;情,是指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意,是指道德意志,是为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调节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行,是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的反应,也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②知、情、意、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促进作用;③知、情、意、行是互相作用,统一实现的过程;④德育过程的多端性。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德育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①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②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指个人主动地提出到的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过程,是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是个人品德修养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在德育过程中既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还要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自身品德形成中的能动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3 23:01 , Processed in 0.11873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