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共鸣 VS 行波
[打印本页]
作者:
咿呀衣
时间:
09-10-24 15:48
标题:
共鸣 VS 行波
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
想了N多遍了,啥也都翻过了,只想最终确定一下:
说法一:
500Hz< 频率 < 5000Hz 时,用行波理论解释;
500Hz< 频率 时,用共鸣理论解释
5000Hz< 频率 时,共鸣理论是唯一解释
说法二:
500Hz< 频率 时,用共鸣理论、行波理论解释
5000Hz< 频率 时,位置理论(包括共鸣、行波理论)是唯一解释
哪个是正确?或者正确说法其实是…?
童鞋们,拍砖吧~
作者:
anson1261
时间:
09-10-24 16:41
我们只按照书上的说法,
频率理论是没有界定的,但是因为基底膜作每秒超过1000次以上的运动,这和人能接受1000hz以上的声音不符合
共鸣理论也是没有界定,缺陷是因为横纤维的长短和频率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行波理论大于500hz,然后补充说小于500hz的时候频率理论是对的
神经齐射理论小于400一个样,大于400一个样,但是缺陷来了,大于5000呢他又不对了,所以又补充说位置理论是对5000hz以上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解释
这么写就行啦。。大家能做选择就行了。。
作者:
咿呀衣
时间:
09-10-24 16:47
标题:
回复 #2 anson1261 的帖子
感觉那些总是让我纠结的都不是专业问题,是语言理解问题……
泪奔离去~
作者:
赖赖
时间:
09-10-24 16:57
这个问题我也纠结过~今天借着衣衣童鞋的问题,翻出一个这样的解释,感觉还说的过去,大家一起看看吧
一般来说,只提频率说和位置说两种学说。互补已经足够了。
神经齐射是频率说的发展,而行波理论是是共鸣论的发展。
频率说本来解释到1000赫兹就不行了,现在发现了神经可以齐射,所以频率说的范围提到了5000赫兹,高于5000赫兹的话,即使神经能够齐射也不能震动那么快。
而位置说的话低于1000赫兹就说不通了,因为此时整个基底膜是一起震动的。
所以加以比较之后。
1000赫兹以下:频率说解释
1000到5000赫兹:两种理论都可以
5000赫兹以上:位置论解释
反正我感觉这样记比较清楚~大家参考下撒
作者:
2606
时间:
09-10-24 22:02
呵呵,好巧吖,我也正在纠结于这个部分。。。
俺的总结:
频率理论,500HZ以下;
共鸣理论,
行波理论,500HZ以上
神经齐射理论,5000HZ以下。
这个是按照彭版的书总结的一起讨论吧~~~
作者:
2606
时间:
09-10-24 22:04
P.S:08年考过一道听觉理论的题。
题目:频率理论在解释听觉现象时,适用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500HZ以下 B.1000~5000HZ C.5000~10000HZ D.10000HZ以上。
答案是A。
作者:
wangyingxuelai
时间:
09-10-26 15: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lfwzbs
时间:
11-8-24 13:52
我的天呐
都快晕了
好麻烦的总结
可还要啊
感谢学长学姐们的讨论 总结 学之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