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概率论与概率统计中的反例(两本书) [打印本页]

作者: 6666667    时间: 09-9-30 13:36
标题: 概率论与概率统计中的反例(两本书)
概率统计中的反例.pdf
概率论中的反例.pdf
另外的两本关于反例的书

[ 本帖最后由 6666667 于 2009-9-30 13:37 编辑 ]
作者: bbfreekaoyancom    时间: 09-10-2 10: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inawalltin    时间: 09-10-2 14: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_g_41979    时间: 09-10-3 20: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uhujjzc    时间: 09-10-4 00: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r025    时间: 09-10-7 17: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r025    时间: 09-10-7 17: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ennanhit    时间: 09-10-8 17: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ellyzhy    时间: 09-10-10 11:56
2010年考研政治基础辅导之马政经常考知识点精选汇总贴
考研政治基础辅导之马政经第一章常考知识点精选
第一章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采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19世纪中叶,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显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研究政治经济学,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经济运行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没有脱离世界文明发展的轨迹,而是建立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分析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作了原则性的预见。
  列宁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建立了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深刻论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论断,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纪元。毛泽东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出发,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根据当今时代特点,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轨道。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基本生活资料,人类才能生存。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艺术、教育等活动才能得以发展,社会才能发展。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它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来考察社会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才能正确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才能科学地揭示经济规律。
  3.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生产关系的内容是复杂的又是分层次的。存在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以所有制、分配方式体现的基本生产关系,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层面。以所有制、分配方式体现的基本生产关系,又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实现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表现为具体的经济体制层面。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研究生产关系应该包括这两个层次。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
  2.经济规律的类型
  经济规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即表现人类各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共同性质,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即表现这几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共同性质,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三是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即表现某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质,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价值规律等。
考研政治基础辅导之马政经第二章常考知识点精选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1.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金属工具的出现和人的劳动技能的提高,使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奴隶占有制生产关系代替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奴隶社会末期人类进入了铁器时代,封建生产关系代替了已经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奴隶社会生产关系。铁制工具广泛应用,科学文化取得重大成就,到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既有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适应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在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下,经过资本原始积累和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了封建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终将被发展了的新生产力所突破,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建立起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1.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其特征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封闭、保守型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与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为条件的,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其特征是: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开放型、开拓进取型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2.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交换范围小,以满足私人利益、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为目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为了使用价值而主要是为了价值增殖。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是质与量的统一。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的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应该懂得,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不变。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它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决定着简单商品生产者在激烈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
  5.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交换种类不断增加,要求将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商品上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考试大伴你成功。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自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7.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叫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这是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
  8.纸币和信用货币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主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纸币广泛而大量流通的同时,出现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有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形式。起初银行券是银行向存入金银块或铸币者开出的证据,持券人可随时按券面额兑取金银或铸币。以后,银行券也可以流通,在商品交换中发挥货币的作用。信用货币体现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9.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当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叫做通货膨胀。相反的现象,即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导致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叫做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
  10.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1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现实的交换活动中,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相反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12.市场机制
  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
  13.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三,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14.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
  科学的理论本质上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运用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诸多现象的本质。列宁继承劳动价值论,分析了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结合新情况运用劳动价值论,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
  15.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这是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的重点问题之一。它包括:一是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分工的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使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实际上已经突破只是由单个劳动者创造的状况,理应认识为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总体工人”范围也不断扩大,特别是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分离相对独立化,要求我们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不断拓展。不能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局限在直接生产工人的劳动上面。二是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精神财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特别是科技劳动创造的非物质形态的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我们不能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要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考研政治基础辅导之马政经第三章常考知识点精选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引起垄断。垄断是指少数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和独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经济现象,考试大祝你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集中发展到跨部门集中,为巨型企业的增长、垄断组织的扩大奠定了基础;垄断组织的规模迅速扩大、垄断程度提高,出现许多混合联合公司,表明垄断统治的进一步加强。
  2.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
  根据列宁的分析,垄断作为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列宁概括的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但其基本精神、基本内容,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武器。
  3.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在竞争的目的、手段、范围和后果上,都具有新的特点。
  4.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是本国工人、小生产者和其他国家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5.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只是进一步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早出现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初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已进行了某些干预,并产生了一些国有或半国有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适应战争需要和反危机的应急措施,都虽有所发展,但时起时落很不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社会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矛盾的加深,具体表现有:科技革命推动生产迅速扩大与消费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部门间相互依赖加深与私人资本相互竞争加剧之间的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固定资本投资的巨大需求与私人垄断资本积累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高科技的研究开发、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为争夺国际市场、加强国际竞争实力的问题更加突出等等。这些矛盾的缓解必须凭借国家的力量。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借助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参与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其局限性,并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化。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对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它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也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固有矛盾和历史局限性。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具体表现,它贯穿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始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日益社会化、国际化,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经济、政治、国内、国际各个领域中体现出来。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有: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都达到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从而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最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加深和激化,在现实中运动的形式是复杂的,时而激化,时而缓和,起伏交错。运动中有多种因素作用,科技革命、资本占有形式的调整、政策变化、革命条件成熟状况等都使基本矛盾运动呈现复杂性和曲折性。从而使得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并具有长期性。
考研政治基础辅导之马政经第四章常考知识点精选
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

  一、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要保存和增殖自己的价值,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
  2.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这两个条件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因此,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的并列存在和相继运行,是产业资本保持正常、连续循环运动的必要条件。
  3.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对生产领域中的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的一种划分。它以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为划分根据。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部分,它们的价值按每次生产使用过程中损耗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经过多次转移才实现其价值的全部周转。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投在劳动力上的生产资本部分,它们的价值在周转方式上是一次性投人生产过程,随着商品的销售一次性全部收回。应该指出,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与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它们在价值形成和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这里仅就价值周转方式而言是相似的。
  5.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
  固定资本的损耗分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是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当代科技进步的加快,竞争加剧,使无形损耗呈上升趋势。固定资本折旧,是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
  6.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它包括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的周转时间和资本的周转速度成反比关系。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资本周转次数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关系。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关系产业资本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产业资本家总是力求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
  7.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的周转速度就慢;相反,流动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的周转速度就快。
  8.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关系到一定数量的产业资本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加速固定资本周转,一方面可以减少和避免无形磨损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加速固定资本更新。这样,就有利于资本家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
  加速流动资本周转,能节省预付流动资本的数量。加速流动资本周转,其中可变资本部分周转加快,使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量增加,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对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资本运动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9.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物补偿(或替换)和价值补偿问题。因为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或替换)和价值补偿是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证。
  10.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也可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I)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Ⅱ)即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由三部分构成: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剩余价值(m)。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c+v+m构成,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11.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
  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是否发生变化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资本积累作为追加资本投入生产,追加的资本包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看,有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是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原有生产的规模。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则是在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扩大生产场所的手段来扩大原有的生产规模。
  1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应具备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I(v+m)=Ⅱc.这个条件表明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一是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即I(c+v+m)=Ic+Ⅱc,。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二是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I(v+m)十Ⅱ(v+m)。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上述三个条件不能具备,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
  1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及其意义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为:I(c+v+m)>I c+Ⅱc或I(v+m)>Ⅱc.第二,第二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也必须有一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如用m/x表示剩余价值中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那么m-m/x就表示剩余价值中供积累用的部分。用公式表示为:Ⅱ(c+v+m)>I(v+m/x)+Ⅱ(v+m/x)或Ⅱ(c+m-m/x)> I(v+m/x)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同样必须使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关系。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表明: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积累的规模相互制约。只有两大部类按比例发展才能顺利实现扩大再生产,这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
  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有:危机期间,商品大量积压或被人为毁弃,大批工厂减产、停工或倒闭,生产急剧下降,工人大批失业,金融企业倒闭,信用关系崩溃,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是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它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紧密联系,一般说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繁荣)四个阶段。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原因,也只能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自身运动中去寻找。
考研政治基础辅导之马政经第五章常考知识点精选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的。在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允许、鼓励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依靠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助、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根本不同,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2)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第二,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第四,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从过去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提法,是改革实践的总结,是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质的飞跃。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市场关系中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它们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竞争中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体现,而且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是:第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而不是社会惟一的分配原则。第二,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第三,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第四,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3.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作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
  4.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必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既要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也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还要增加职工收,改革和规范公务员工资制度,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趋向合理,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间关系。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分配的公平;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潜力。
考研政治基础辅导之马政经第六章常考知识点精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第一,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第三,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运行法治化;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2.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对经济发展都是必要的。计划与市场是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节机制,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是运用好这两种手段的基本前提。运用中必须切实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使两者有机的结合。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
  在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和居民。其中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它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2.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企业既是生产要素结合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对企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可以从经济性质分,从资本组织形式分,也可按技术装备水平、生产经营品种、生产要素构成比例划分。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都具有多样性。
  3.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现代产权制度有四大特征:一是归属清晰,二是权责明确,三是保护严格,四是流通顺畅。前两个特征决定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清晰和权责明确的特征。后两个特征说明了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1.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整体。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完善市场体系
  生产要素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流动和配置,从而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开放,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发展现代化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3.规范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要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均衡的需要;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稳。四大目标相互联系又此消彼长,关系复杂,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我国要求在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为重要依据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经济运行检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手段。要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重要的是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构建和不断完善。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积极进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制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坚持广泛覆盖、适当标准、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3.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做到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扩大个人账户试点。第二,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全国多数地区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企业裁员今后将逐步依法直接纳入失业保险或城市“低保”。第三,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参保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方法。第四,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第五,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六,做好优待抚恤工作。第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考研政治基础辅导之马政经第七章常考知识点精选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1.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
  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经济走向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跨国公司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全球化的微观基础;跨国公司内贸易成为贸易全球化的一个崭新形式;推动了金融全球化,加速了资本跨国家的流动(直接投资)。总之,它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表现在:促进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增加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使世界市场实现一体化,某些商品全球性过剩成为可能;加剧国际竞争,增加国际投机因素,增大国际经济运行的风险。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经济已融人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机遇与挑战同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一般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和产品出口、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和发达国家低利率政策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等都是加快发展我国经济的机遇。但同时我们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贸易、生产、金融的全球化国际风险增加,而我们的抗击能力相对薄弱;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通货紧缩与通胀,农业与农村经济问题,就业问题等压力大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这些都是重大的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加以解决。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3.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国际市场竞争已日益深入到国内市场,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拓宽经济发展空间,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基础在经济实力,我们增强国力才能在竞争与合作中双赢。
  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和发展将是长期的现象。一方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部调整使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仍有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成长期,先进的社会制度代表社会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但毕竟原有经济基础薄弱,仍属于科技、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快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正是这种客观实际,要求我们面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学习、吸收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经验和成果,减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活力充分地体现出来,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作者: shellyzhy    时间: 09-10-10 11:57
谢谢楼主,谢谢楼主
作者: shellyzhy    时间: 09-10-10 11:57
谢谢楼主,谢谢楼主
作者: shellyzhy    时间: 09-10-10 11:58
谢谢楼主,谢谢楼主
作者: shellyzhy    时间: 09-10-10 12:02
谢谢楼主,谢谢楼主
作者: shellyzhy    时间: 09-10-10 12:03
谢谢楼主,谢谢楼主
作者: shellyzhy    时间: 09-10-10 12:03
谢谢楼主,谢谢楼主
作者: kapokroadly    时间: 09-10-11 00:04
O(∩_∩)O谢谢~~~~~~~~~~~~~~~~~~~~~~~~~
作者: axj534    时间: 09-10-11 17: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nhaitao    时间: 09-10-12 14: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echo86    时间: 09-10-14 13: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wzhanghz    时间: 09-10-17 21: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wzhanghz    时间: 09-10-17 2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achel_ly    时间: 09-10-17 21: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kg315    时间: 09-10-17 22:14
恩,谢谢啊 楼主
作者: mikey    时间: 09-10-21 10: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aisherry    时间: 09-10-21 22: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阿刚93    时间: 09-10-22 20: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ngqian0043    时间: 09-10-26 19: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unzhaoclover    时间: 09-10-26 19: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aoyanpass    时间: 09-11-7 16:01
谢谢楼主!!
作者: kaoyanpass    时间: 09-11-7 16:02
谢谢楼主。
作者: liuying1989    时间: 09-11-17 13:11
很感谢楼主的分享,之前只有高数的,这下又多了一个,哈哈
作者: pxlhxl    时间: 10-1-24 21:14
都是好人呀,呵呵
作者: 43246061    时间: 10-1-25 10:33
谢谢楼主!!!!!
作者: xuhui722    时间: 10-5-15 13:41
楼主好啊
作者: xuhui722    时间: 10-5-15 13:42
楼主好吧
作者: xuhui722    时间: 10-5-15 13:43
太棒了
作者: zhm1008    时间: 10-5-15 17: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YE01    时间: 10-5-23 22: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usang9    时间: 10-5-26 22: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YE01    时间: 10-5-31 12: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YE01    时间: 10-5-31 12: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小二郎1989    时间: 10-10-2 18: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小二郎1989    时间: 10-10-2 18: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dzwdz518    时间: 11-7-25 08: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fx2012    时间: 11-7-25 09: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pskt    时间: 11-10-2 11: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ieting2005    时间: 11-10-9 04: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807275436    时间: 12-1-19 19: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807275436    时间: 12-1-19 19: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807275436    时间: 12-1-19 19: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落|部|尊|独|岳|    时间: 12-4-8 1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落|部|尊|独|岳|    时间: 12-4-8 11: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zhihappy    时间: 14-6-19 10: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ianghangjin    时间: 15-3-25 17: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uohuitom    时间: 18-2-21 23:18
这是什么好东西下载看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