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三人行核心习题集之发心问题大集结!!! [打印本页]

作者: Asher626    时间: 09-9-17 22:20
标题: 三人行核心习题集之发心问题大集结!!!
首先声明一点~
三人行的题和答案不管错成什么样各位都不要惊讶
请以一颗平常心往下看

下面都是我搞不懂的或者觉得有点问题的题
各位研友帮忙看看
小生这厢有礼先~

下面是题目,有单选有多选的,我就没有分开列了,答案附在最后~

1.        为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依据强化原理,通过对偶然出现的助人行为的奖励,达到助人行为频率增加的目的,这从发展心理学研究功能上说,属于()——我觉得是控制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2.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
        A、民族心理学        B、比较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个体发展心理学
3.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环境包括()
        A、微观系统                B、中介系统                C、外层系统                D、宏观系统
4.        有机体对致畸不敏感的时期是()
        A、胚种期                B、胎儿期                C、胚胎期                D、胚种期和胚胎期
5.        儿童脑重量增加迅速,可达成熟期的50%,是在生后的()
        A、第一年                B、9个月                C、6个月                D、3个月
6.        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定向反射,这是()的萌芽——为什么不是注意?
        A、感知觉                B、注意                        C、想象                        D、记忆
7.        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
        A、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                B、采用奖惩结合的方法
        C、需要父母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                D、理智地克服自己的烦躁
8.        一岁以后,由于言语的产生和发展使婴儿注意活动进入了更高的层次,即()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第二信号系统
9.        客观自我中心主要是()的特征
        A、感觉运动阶段                B、口唇期        C、心理社会适应阶段                D、前运算阶段
10.        美国人工“野孩”的个案研究公布后,对()理论的冲击最大
        A、班杜拉的模仿理论                        B、皮亚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论
        C、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说                D、斯金纳的强化说
11.        ()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外部言语想内部言语过渡的中间形式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乔姆斯基                D、班杜拉
12.        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无预见性                B、无计划性                C、易变性                D、清晰性
13.        小学儿童寻找“标准量”的水平逐步提高,推理的间接性不断加强,这反映了儿童思维的()的发展
        A、灵活性                B、独创性                C、深刻性                D、敏捷性
14.        以Luce和Raiffa设计的囚犯两难情境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双方合作时的结果最好,但这种合作必须以双方相互()为基础
        A、熟悉                        B、理解                        C、信任                        D、竞争
15.        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反抗期分别是()——反抗期?
        A、婴儿期与幼儿期                B、婴幼儿期与青春期
        C、幼儿期与青春期                D、婴儿期与青春期
16.        伙伴的依从性最高的时期是()
        A、1、2年级                B、3、4年级                C、5、6年级                D、学前期
17.        自我评价开始发生转折的年龄是()
        A、3岁                        B、5岁                        C、6岁                        D、3.4-4岁
18.        可逆性概念的获得是在认知发展的()阶段——我不知道他是指“可逆性”这个概念的获得,还是获得“概念的可逆性”
        A、前运算阶段        B、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9.        儿童在同伴中的地位主要反应在()方面
        A、学业成就                B、受欢迎性                C、解决冲突能力         D、外貌
20.        下列属于学习障碍症状的是()
        A、成绩不好                B、阅读障碍                C、情绪障碍                 D、智力低下
21.        费拉维尔把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分为()
        A、有关自我的知识                B、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
        C、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D、有关客我的知识
22.        推理的形式包括()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纵向推理                D、类比推理
23.        儿童同伴关系期的类型包括()
        A、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B、平等性集合关系期
        C、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D、独立性集合关系期
24.        欺负行为原因的有关理论包括()
        A、竞争假设理论                B、外部特异性假设                C、依恋理论                D、心理理论
25.        初中生在对各种演绎推理的掌握上,有一个发展顺序,最后掌握的是()
        A、复合推理                B、直言推理                C、连锁推理                D、选言推理
26.        ()非常注重对错误进行分析,通过检查儿童的非正确答案以证实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使用了不成熟水平策略
        A、社会学习理论                B、行为注意学派                C、结构-功能学派        D、信息加工理论
27.        那种理论认为认同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心理机制()——“认同”不是精神分析么?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认知理论
28.        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题在青少年期心理发展后面的题
        A、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B、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
        C、道德动机和道德品质                        D、道德品质和道德意识
29.        反抗期的共同特点是()
        A、旨在打破依赖与权威之间的平衡                B、伴有青春期烦躁
        C、争取活动自主权                                        D、寻求独立自主
30.        青春期情绪变化的特点为()
        A、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                B、出现青春期躁动
        C、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D、情绪相对平静
31.        下列哪类人群正处在“延缓偿付期”()——Erikson的“合法延缓期”年龄正处于高中阶段
        A、初中生                B、高中生                C、大学生                D、小学高年级学生
32.        成年初期个体的两极性不是指()——我觉得AB是同一个时期的,然而这道题是单选
        A、成熟性与幼稚性                        B、闭锁性与开放性       
C、人际关系的两极性                        D、意志与行动的两极性
33.        下列有关老年人人格方面的变化不正确的是()——适应性若作“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来理解,我觉得老年人的适宜性应该很强的;若作思想跟不上时代来看,又是另一回事
        A、适应性强                B、易回忆往事        C、孤独感强                D、趋于保守
34.        第二反抗期的反抗主要是指()
        A、自身                        B、老师                        C、父母                        D、同伴
35.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人格在()维度上是比较稳定的
        A、神经质                B、外向性                C、开放性                D、适应性
36.        老年人比较容易产生的消极情绪与情感是()
        A、孤独感                B、忧郁感                C、疑虑感                D、老朽感
37.        下列关于中年期心理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中年期的智力发展呈下降趋势                B、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倾向逐渐转向内部
        C、中年后期各种感觉能力开始衰退                D、中年期的人格结构、自我意识都具有稳定性
38.        中年期人格变化表现为()
        A、内省日趋明显                                B、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C、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D、为人处世日趋圆滑
39.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具有()
        A、衰退性                B、稳定性                D、变化系                D、超前性








书上给的答案:
1.C  2.ABD  3.ABC  4.A  5.C  6.D  7.B  8.D  9.C  10.C  11.B  12.C  13.C  14.B  15.B  16.C  17.D  18.D  19.D  20.AB
21.ABC  22.ABD  23.ABC  24.ABCD  25.C  26.D  27.D  28.A  29.AB  30.ACD  31.C  32.A  33.A  34.C  35.AB  36.ABCD
37.BCD  38.ABCD  39.BD
答案不一定对,我觉得蛮多有问题的,只作参考了  

各位写出自己认为对的答案 旁边再稍微附上一点解释或者理由 感激不尽!

[ 本帖最后由 Asher626 于 2009-9-17 22:28 编辑 ]
作者: 麦斯威尔    时间: 09-9-17 22:50
6. 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定向反射,这是()的萌芽
——是注意

9. 客观自我中心主要是(d)的特征
A、感觉运动阶段 B、口唇期 C、心理社会适应阶段 D、前运算阶段

10. 美国人工“野孩”的个案研究公布后,对(c)理论的冲击最大(乔是言语的先天生成说)
A、班杜拉的模仿理论 B、皮亚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论
C、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说 D、斯金纳的强化说

25. 初中生在对各种演绎推理的掌握上,有一个发展顺序,最后掌握的是(这个题目刘金华的书上有提,具体我忘记了顺序了。)
A、复合推理 B、直言推理 C、连锁推理 D、选言推理

28. 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a)——不用管题目是放在哪里的吧,研究确实集中在a
A、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B、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
C、道德动机和道德品质 D、道德品质和道德意识
作者: lvyijun    时间: 09-9-24 22:24
第一题是控制,答案可能有问题。预测是根据研究建立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
15题我做过,是金圣才的,上面答案给出的是幼儿期和青春期
作者: lvyijun    时间: 09-9-24 22:29
第一个反抗期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对周围的事情都想“我自己做”,对父母的帮助、指示、阻止总要用“不”来反抗。第二个反抗期在初中少年
作者: lvyijun    时间: 09-9-24 22:57
第6题应该是“注意”,同意LZ

18题我觉得是c,即在具体运算阶段,就是思维的可逆性

27题我觉得是认知理论,不过LZ的疑问我也很无奈 ...


33题答案是对的。老年人适应性差,不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情境,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逐渐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习惯,较少主动地体验和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作者: -为你写诗-    时间: 09-10-13 17: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iejie882007    时间: 09-10-13 23: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咿呀衣    时间: 09-10-14 17:19
标题: 回复 #1 Asher626 的帖子
已重新核对查阅,更新在20楼
http://bbs.freekaoya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121697&ptid=432400



--------------分割线,以下内容,不看也罢-----------------------


发表下个人看法,也不知道对不对,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吧
不过真是累死人咯~


1. 为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依据强化原理,通过对偶然出现的助人行为的奖励,达到助人行为频率增加的目的,这从发展心理学研究功能上说,属于()——我觉得是控制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我也觉得是控制

2.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
A、民族心理学 B、比较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个体发展心理学
ABCD
ABD毫无疑问是的
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包括①认知过程②社会性发展
所以我觉得认知心理学也包括在内

3.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环境包括()
A、微观系统 B、中介系统 C、外层系统 D、宏观系统
坐等高人指点
不过个人觉得不会考,不懂就不懂吧

4. 有机体对致畸不敏感的时期是()
A、胚种期 B、胎儿期 C、胚胎期 D、胚种期和胚胎期
我选B,这个时候有机体发育已经基本成熟了

5. 儿童脑重量增加迅速,可达成熟期的50%,是在生后的()
A、第一年 B、9个月 C、6个月 D、3个月
选A,死记硬背的东西,出生后一年内增长最快

6. 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定向反射,这是()的萌芽——为什么不是注意?
A、感知觉 B、注意 C、想象 D、记忆
这道题我是用排除法做的,A在胎儿期就已经有了,CD肯定还没有开始
只是这为什么是注意的萌芽呢,哪位给解释下?定向反射是不是就是朝向反射?

7. 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
A、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 B、采用奖惩结合的方法
C、需要父母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 D、理智地克服自己的烦躁
我选A,困难型婴儿教养的关键是C

8. 一岁以后,由于言语的产生和发展使婴儿注意活动进入了更高的层次,即()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第二信号系统
我选D,言语的发展说明建立起第二信号系统
注意是需要意识参与的,儿童初步掌握了词的概念才开始出现了意识和自我意识

9. 客观自我中心主要是()的特征
A、感觉运动阶段 B、口唇期 C、心理社会适应阶段 D、前运算阶段
选D
儿童7岁以前的思维是“自我中心思维”,属于幼儿期,处于前运算阶段
婴儿期包括口唇期+肛门期,处于感觉运动阶段

10. 美国人工“野孩”的个案研究公布后,对()理论的冲击最大
A、班杜拉的模仿理论 B、皮亚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论
C、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说 D、斯金纳的强化说
我选C
班杜拉——婴儿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语言模式的观察学习,模仿得到的,研究支持该理论
皮亚杰——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研究支持了该理论
乔姆斯基——强调先天因素在个体言语获得上有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不支持
斯金纳的强化说——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强化起重要的作用,“野孩”没有建立起条件反射,研究支持该理论

11. ()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外部言语想内部言语过渡的中间形式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乔姆斯基 D、班杜拉
我选B
皮亚杰认为,思维的发展决定语言的发展,自我中心言语是自我中心思维的表现
维果茨基认为,语言的发展决定思维的发展,自我中心言语是外部言语想内部言语过渡的中间形式

12. 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无预见性 B、无计划性 C、易变性 D、清晰性
我选ABD(D不确定)
具体形象思维特点: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
相对具体性,需要借助实物or表象,无法进行抽象思考——>不能预见,不能计划,清晰
易变性是具体形式运算阶段(小学期)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是前运算阶段(幼儿期)

13. 小学儿童寻找“标准量”的水平逐步提高,推理的间接性不断加强,这反映了儿童思维的()的发展
A、灵活性 B、独创性 C、深刻性 D、敏捷性
我选C
灵活性【思维起点多,一题多解】
独创性【独立性、发散性、有价值的新颖性(加工具体形象材料——>词语抽象材料;模仿——>独创)】
深刻性【掌握各种运算法则,认识事物数量变化的规律】
敏捷性【运算速度提高,正确率提高】

14. 以Luce和Raiffa设计的囚犯两难情境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双方合作时的结果最好,但这种合作必须以双方相互()为基础
A、熟悉 B、理解 C、信任 D、竞争
猜测是C,你会跟你不信任的人合作吗?所以信任是合作的基础
个人感觉不会考,不懂就不懂吧

15. 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反抗期分别是()——反抗期?
A、婴儿期与幼儿期 B、婴幼儿期与青春期
C、幼儿期与青春期 D、婴儿期与青春期
选C,会反抗是因为有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发展的两个飞跃期是幼儿期和青春期

16. 伙伴的依从性最高的时期是()
A、1、2年级 B、3、4年级 C、5、6年级 D、学前期
这个不知道了~高手指点下

17. 自我评价开始发生转折的年龄是()
A、3岁 B、5岁 C、6岁 D、3.4-4岁
选D,看书

18. 可逆性概念的获得是在认知发展的()阶段——我不知道他是指“可逆性”这个概念的获得,还是获得“概念的可逆性”
A、前运算阶段 B、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之一是“不可逆性”,这里应该是指“可逆性”这个概念
选C吧

19. 儿童在同伴中的地位主要反应在()方面
A、学业成就 B、受欢迎性 C、解决冲突能力 D、外貌
选B,看书

20. 下列属于学习障碍症状的是()
A、成绩不好 B、阅读障碍 C、情绪障碍 D、智力低下
我选BC
成绩不好是结果,智力低下是原因

21. 费拉维尔把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分为()
A、有关自我的知识 B、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
C、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D、有关客我的知识
选ABC,书上有

22. 推理的形式包括()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纵向推理 D、类比推理
我选AB
推理包括直接推理+间接推理,其中间接推理包括归纳+演绎
心理学中似乎没有见过纵向推理&类比推理

23. 儿童同伴关系期的类型包括()
A、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B、平等性集合关系期
C、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D、独立性集合关系期
坐等高人指点
不过个人觉得不会考,不懂就不懂吧

24. 欺负行为原因的有关理论包括()
A、竞争假设理论 B、外部特异性假设 C、依恋理论 D、心理理论
坐等高人指点
不过个人觉得不会考,不懂就不懂吧

25. 初中生在对各种演绎推理的掌握上,有一个发展顺序,最后掌握的是()
A、复合推理 B、直言推理 C、连锁推理 D、选言推理
这个不知道了~高手指点下

26. ()非常注重对错误进行分析,通过检查儿童的非正确答案以证实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使用了不成熟水平策略
A、社会学习理论 B、行为注意学派 C、结构-功能学派 D、信息加工理论
坐等高人指点
不过个人觉得不会考,不懂就不懂吧

27. 那种理论认为认同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心理机制()——“认同”不是精神分析么?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认知理论
这个不会,等待高手

28. 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题在青少年期心理发展后面的题
A、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B、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
C、道德动机和道德品质 D、道德品质和道德意识
选A,其他选项应该是道德发展,不是道德行为发展

29. 反抗期的共同特点是()
A、旨在打破依赖与权威之间的平衡 B、伴有青春期烦躁
C、争取活动自主权 D、寻求独立自主
我选CD
AB应该只是青春期的特点

30. 青春期情绪变化的特点为()
A、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 B、出现青春期躁动
C、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D、情绪相对平静
选AB,青春期是暴风骤雨的时期,CD就不对,所以选了AB

31. 下列哪类人群正处在“延缓偿付期”()——Erikson的“合法延缓期”年龄正处于高中阶段
A、初中生 B、高中生 C、大学生 D、小学高年级学生
我选AB,延缓偿付期是在青年期(12~18岁),也包括初中生

32. 成年初期个体的两极性不是指()——我觉得AB是同一个时期的,然而这道题是单选
A、成熟性与幼稚性 B、闭锁性与开放性
C、人际关系的两极性 D、意志与行动的两极性
题目有问题吧
怎么觉得ABCD应该都是青少年的两极性,不是成年初期个体的

33. 下列有关老年人人格方面的变化不正确的是()——适应性若作“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来理解,我觉得老年人的适宜性应该很强的;若作思想跟不上时代来看,又是另一回事
A、适应性强 B、易回忆往事 C、孤独感强 D、趋于保守
思想跟不上时代,应该是说认知而不是人格吧
适应性应该不是用来描述人格的吧……
这个不会~等待高手


34. 第二反抗期的反抗主要是指()
A、自身 B、老师 C、父母 D、同伴
我选BC,反抗的是成人,BC都算哈

35.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人格在()维度上是比较稳定的
A、神经质 B、外向性 C、开放性 D、适应性
书上说老年人的性格结构和社会适应方面是持续不变的
神经质——焦虑、敌意、自我意识、抑郁、冲动性、脆弱性
外向性——热情、爱交际、无端、活动性、寻求兴奋、积极情绪
开放性——幻象、美学、行动、观念、价值观、情感
那应该选B吧,这个不会,还是等待高人吧~

36. 老年人比较容易产生的消极情绪与情感是()
A、孤独感 B、忧郁感 C、疑虑感 D、老朽感
我选ACD,不知道童鞋们意见如何

37. 下列关于中年期心理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中年期的智力发展呈下降趋势 B、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倾向逐渐转向内部
C、中年后期各种感觉能力开始衰退 D、中年期的人格结构、自我意识都具有稳定性
我选BCD,不知道童鞋们意见如何

38. 中年期人格变化表现为()
A、内省日趋明显 B、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C、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D、为人处世日趋圆滑
我选ABD,不知道童鞋们意见如何

39.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具有()
A、衰退性 B、稳定性 D、变化系 D、超前性
我选B,不知道童鞋们意见如何

[ 本帖最后由 咿呀衣 于 2009-11-5 16:10 编辑 ]
作者: 一路奔跑    时间: 09-10-14 21: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ngyingxuelai    时间: 09-10-26 17: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ieldfeng    时间: 09-10-26 19: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ngyingxuelai    时间: 09-10-26 21: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ieldfeng    时间: 09-10-27 14: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lforyou    时间: 09-10-29 19:54
1. 为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依据强化原理,通过对偶然出现的助人行为的奖励,达到助人行为频率增加的目的,这从发展心理学研究功能上说,属于()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这道题我觉得选D,实际上主试已经对被试进行了实验强化的控制。

2.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
A、民族心理学 B、比较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个体发展心理学
这道题我选ABD,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

3.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环境包括()
A、微观系统 B、中介系统 C、外层系统 D、宏观系统

这个不知道

4. 有机体对致畸不敏感的时期是()
A、胚种期 B、胎儿期 C、胚胎期 D、胚种期和胚胎期

不明白说的是啥

5. 儿童脑重量增加迅速,可达成熟期的50%,是在生后的()
A、第一年 B、9个月 C、6个月 D、3个月

选C,6个月脑中700-800g占承认脑重的50%

6. 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定向反射,这是()的萌芽——为什么不是注意?
A、感知觉 B、注意 C、想象 D、记忆

这道题选D没有错,关于新生儿视觉实验有一个叫做感觉的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这个实验的前提条件是,第一,新生儿必须具备视觉可以感知到事物的颜色,习惯化就意味着新生儿对刺激事物产生了记忆。所以这种定向反射预示了新生儿具有记忆,而这种记忆不是有意记忆,而是一种无意记忆。

7. 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
A、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 B、采用奖惩结合的方法
C、需要父母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 D、理智地克服自己的烦躁

迟缓型的儿童是对父母对其的刺激无反应或反映迟缓,改变这种现象的方法是不断给予婴儿丰富的刺激并对其刺激的反应做出奖惩的强化。所以选B.选项C是对困难型的儿童。选项A是对容易型的儿童

8. 一岁以后,由于言语的产生和发展使婴儿注意活动进入了更高的层次,即()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第二信号系统

这道题选D没有疑问,言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的现实的信号叫做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系统是对第二信号(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将第一信号系统的单纯刺激变为具有抽象意义的语词的信号。

9. 客观自我中心主要是()的特征
A、感觉运动阶段 B、口唇期 C、心理社会适应阶段 D、前运算阶段

我觉得应该选A.客观自我中心这个应该说的是婴儿期,第一考察婴儿期自我中心的特点,第二考察婴儿期对应的不同发展理论的阶段。而主观自我中心应该是在青春期。这道题我和答案不一样

10. 美国人工“野孩”的个案研究公布后,对()理论的冲击最大
A、班杜拉的模仿理论 B、皮亚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论
C、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说 D、斯金纳的强化说

道题选C,乔姆斯基认为语法是天生的,这个案例将他给否了

11. ()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外部言语想内部言语过渡的中间形式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乔姆斯基 D、班杜拉

这个应该是选B,我用的是排除法,皮亚杰认为逻辑构成了语言,按照他的说法,答案不会选皮亚杰,C和D也肯定不是,所以选B,如果哪位小强能搞到这道题的详解感激不尽。

12. 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无预见性 B、无计划性 C、易变性 D、清晰性

这道题我选的是D,但我也没有根据,只是知道具体形象思维过程始终不能离开感性形象。所以我选的D,答案给的C,不太清楚,大家看看吧


13. 小学儿童寻找“标准量”的水平逐步提高,推理的间接性不断加强,这反映了儿童思维的()的发展
A、灵活性 B、独创性 C、深刻性 D、敏捷性

这道题选C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当思维加工的深刻性得到发展后,思维才会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形式逻辑思维,然后到辩证逻辑思维。

14. 以Luce和Raiffa设计的囚犯两难情境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双方合作时的结果最好,但这种合作必须以双方相互()为基础
A、熟悉 B、理解 C、信任 D、竞争

这种题虽然不知道实验的具体内容,但也只能选B了,呵呵,我查了下这个实验,附上给大家
囚犯的两难问题(Prisoner‘S Dilemma)有关个人之间进行的一种游戏的名称。个人之间的游戏有竞争性的、合作性的、混合机动性的三种。竞争性游戏是一方所喜欢的行动抉择必为另一方所厌恶,一方得益与另一方必受损的一种游戏。合作性游戏的情境是行动抉择会受到游戏双方的共同欢迎。混合动机的游戏则既有竞争的成分也有合作的成分。囚犯的两难问题是心理学中颇负盛名的一种混合动机游戏。这一游戏是根据数学家A。W。塔克创造的类推法所编撰的,涉及要作出某种与游戏双方的切身利益密切有关的行动抉择,每一方的利害得失决定于双方各自的行动抉择的相互作用。游戏假设有两人因犯罪而被警方逮捕,成了囚犯,并分开羁押,等待审判。两名囚犯分别被告知,若愿意提供针对另一人的证词,他自己就能获得自由。他们两人知道,若只有一人提供供词,另一不招供的人将会受到最严厉的判刑,如蹲20年大牢;若两人都提供证词,每人将受到中等程度的处罚,如判10年刑;若两人都不提供证词,则每人均将视为仅犯了小小的过错,受审后只处以罚款或一年以下的刑期。两位游戏者充当囚犯,他们面对的行动抉择是:若自己招供,对方也招供,他们面对的行动抉择是:若自己招供,对方也招供,结果仍将是中等程度的和罚;若自己不招,对方也不招,才会使双方都获得理想的最轻处罚;若自己招了,而对方不招供,结果是自己获得自由,而对方将获得最严厉的处罚;若自己不招,而对方招供,自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对方却获得最大的好处。在这种游戏情境中,被试若拒绝提供证词,被认为是一种合作的反应,因为作出这一反应的背后是希望彼此合作以获得对双方来说都最理想的结局;若被试提供证词,被视为是一种竞争的行为,因为其背后是试图让对方付出代价而自己得到最好的结果,或者也可看作是一种防御性的反应,即努力挫败对方可能出现的竞争的意图。有关这一游戏的实验研究发现,被试常常倾向于作出竞争性反应的选择。该游戏为实验社会心理学家广泛使用,原因之一是它所假设的情境与当今诸如军备竞赛之类经常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极为相似。


15. 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反抗期分别是()——反抗期?
A、婴儿期与幼儿期 B、婴幼儿期与青春期
C、幼儿期与青春期 D、婴儿期与青春期

这道题应该是选D,婴儿出现第一个反抗期,主要特点是说NO,然后是青春期属于第二反抗期,这个我不说大家就明白了,如今的非主流吗!

16. 伙伴的依从性最高的时期是()
A、1、2年级 B、3、4年级 C、5、6年级 D、学前期

这个选C应该是对的,儿童期会出现“帮团时期”,小学的中高年级同伴组织的结构会更加的完善

17. 自我评价开始发生转折的年龄是()
A、3岁 B、5岁 C、6岁 D、3.4-4岁

这道题不清楚,但大概应该选B,因为这个时候幼儿的自我评价依从性评价开始向个体独立性评价转折。


18. 可逆性概念的获得是在认知发展的()阶段——我不知道他是指“可逆性”这个概念的获得,还是获得“概念的可逆性”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了,这个是代表形式逻辑思维的能力吗?不晓得啊


19. 儿童在同伴中的地位主要反应在()方面
A、学业成就 B、受欢迎性 C、解决冲突能力 D、外貌

晕,这题都出,D选项就D选项吧,我也不清楚了。

20. 下列属于学习障碍症状的是()
A、成绩不好 B、阅读障碍 C、情绪障碍 D、智力低下

A,B肯定选,关键是C,学习障碍也会导致情绪障碍的,这个我觉得也应该选,他说的是症状吗!

21. 费拉维尔把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分为()
A、有关自我的知识 B、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
C、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D、有关客我的知识

ABC应该是记忆的内容

22. 推理的形式包括()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纵向推理 D、类比推理

ABD,C我没有听说过

23. 儿童同伴关系期的类型包括()
A、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B、平等性集合关系期
C、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D、独立性集合关系期

ABC,如果是D的话那就不是同伴了,这个明显超纲了!


24. 欺负行为原因的有关理论包括()
A、竞争假设理论 B、外部特异性假设 C、依恋理论 D、心理理论

ABCD,呵呵,我YY下这些选项,举几个例子哈,A呢是小明喜欢小红,小淘也喜欢小红,小名和小淘就成了情敌,由于小名长的虎背熊腰,所以经常会欺负小涛;B,班里来一个黑人,长的很古怪,鼻子还套了一个银环,长的比较欠扁,小明总会去欺负这个新来的同学;C,小明喜欢小红,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总会在后面揪小红的马尾辫,引起小红的注意;D,小涛终于取得了小红的芳心,小明觉得如果让小涛在小红面前出丑,小涛就会羞于去和小红在一起(心理理论),所以有一天小明在小涛的座位上抹上了强力胶水,当老师上课提问小涛的时候,小涛……,可是小红依然爱着小涛,小明无语了

25. 初中生在对各种演绎推理的掌握上,有一个发展顺序,最后掌握的是()
A、复合推理 B、直言推理 C、连锁推理 D、选言推理

应该C,发展的先后顺序是直言推理,复合推理,选言推理,连锁推理

26. ()非常注重对错误进行分析,通过检查儿童的非正确答案以证实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使用了不成熟水平策略
A、社会学习理论 B、行为注意学派 C、结构-功能学派 D、信息加工理论

如果是D的话就是D了,我也模棱两可了


27. 那种理论认为认同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心理机制()——“认同”不是精神分析么?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认知理论

我觉得应该选C,人本主义的吧


28. 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题在青少年期心理发展后面的题
A、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B、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
C、道德动机和道德品质 D、道德品质和道德意识

这道题我模棱两可,说不清楚


29. 反抗期的共同特点是()
A、旨在打破依赖与权威之间的平衡 B、伴有青春期烦躁
C、争取活动自主权 D、寻求独立自主

这个书上没有,但我觉得多选的话应该选A和C,选项D不选是因为婴儿期还出于对父母的依恋阶段,所以不是独立。B是第二反抗期特有的

30. 青春期情绪变化的特点为()
A、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 B、出现青春期躁动
C、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D、情绪相对平静

答案给的是ACD,但是B却没有给,是不是错了,我觉得单选应试B

31. 下列哪类人群正处在“延缓偿付期”()——Erikson的“合法延缓期”年龄正处于高中阶段
A、初中生 B、高中生 C、大学生 D、小学高年级学生
B,应该没有问题

32. 成年初期个体的两极性不是指()——我觉得AB是同一个时期的,然而这道题是单选
A、成熟性与幼稚性 B、闭锁性与开放性
C、人际关系的两极性 D、意志与行动的两极性

A应该没有问题,BCD都是两极性的特点,B和A不一样的

33. 下列有关老年人人格方面的变化不正确的是()——适应性若作“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来理解,我觉得老年人的适宜性应该很强的;若作思想跟不上时代来看,又是另一回事
A、适应性强 B、易回忆往事 C、孤独感强 D、趋于保守

选A,老年人总是不能改掉过分节省的毛病,虽然现在生活富裕了

34. 第二反抗期的反抗主要是指()
A、自身 B、老师 C、父母 D、同伴

这个不容质疑了,选C

35.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人格在()维度上是比较稳定的
A、神经质 B、外向性 C、开放性 D、适应性

如果选AB的话应该这样解释A,A是埃里克森三因素模型理论中的神经质。

36. 老年人比较容易产生的消极情绪与情感是()
A、孤独感 B、忧郁感 C、疑虑感 D、老朽感

ABCD,D不太清楚

37. 下列关于中年期心理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中年期的智力发展呈下降趋势 B、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倾向逐渐转向内部
C、中年后期各种感觉能力开始衰退 D、中年期的人格结构、自我意识都具有稳定性

BCD,A选项晶体智力仍继续增长

38. 中年期人格变化表现为()
A、内省日趋明显 B、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C、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D、为人处世日趋圆滑


39.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具有()
A、衰退性 B、稳定性 C、变化系 D、超前性

后面的两道题和答案大概一样,我觉得老年期考的不会这样细,前面的考点很多,考官会把分值拉到这里吗?貌似不会吧







书上给的答案:
1.C 2.ABD 3.ABC 4.A 5.C 6.D 7.B 8.D 9.C 10.C 11.B 12.C 13.C 14.B 15.B 16.C 17.D 18.D 19.D 20.AB
21.ABC 22.ABD 23.ABC 24.ABCD 25.C 26.D 27.D 28.A 29.AB 30.ACD 31.C 32.A 33.A 34.C 35.AB 36.ABCD
37.BCD 38.ABCD 39.BD

[ 本帖最后由 allforyou 于 2009-11-1 09:55 编辑 ]
作者: shieldfeng    时间: 09-10-29 22: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ayman    时间: 09-10-30 16:06
嗯嗯,好多高手啊
作者: 赖赖    时间: 09-10-30 18:34
原帖由 shieldfeng 于 2009-10-26 19:26 发表
6. 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定向反射,这是()的萌芽——为什么不是注意?
A、感知觉 B、注意 C、想象 D、记忆
选D,注意分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无条件反射就是不随意注意,定向反射是在一定的 ...


两位童鞋绕的俺有点晕,个人感觉无条件反射基础上产生的定向反射可以看成是随意注意~而后边说的萌芽的意思应该是这里的随意注意作为一个基础而产生了什么东西,,,而记忆由感觉记忆转向短时记忆无非是对信息加以注意,这样一层层推我还是倾向于记忆~

迟缓型的娃本来就比较消极爱退缩反应慢,再惩罚一下直接成问题儿童了~最重要的是课本是有写的很清楚啦~

囚犯二难这个俺想说一句,说白了就是两个人让其招供,没人招都判一年,一个招,招的半年,不招的20年,都招判八年~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害怕或贪心都容易失败,互相信任无疑是双赢的选择,,,,类似的和多伊奇游戏一个道理,都是信任
哇咔咔,俺看到这种小故事就两眼放光~当初就爱报着这些东西看
作者: allforyou    时间: 09-10-31 19:19
原帖由 咿呀衣 于 2009-10-14 17:19 发表
发表下个人看法,也不知道对不对,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吧
不过真是累死人咯~


1. 为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依据强化原理,通过对偶然出现的助人行为的奖励,达到助人行为频率增加的目的,这从发展心理学研 ...

感觉4楼的同学很多错误哈。4.5.6.7.9,没看太多,以上几道题不赞同哦
作者: polly8206    时间: 09-11-3 08:36
这一套题太多的超纲,建议不要被这些弄晕了
作者: 咿呀衣    时间: 09-11-4 14:11
标题: 回复 #18 allforyou 的帖子
是说我吗?[s:10]
4楼好像不是我……
无所谓咯~

新买了林简版的书,翻了一遍,然后郁闷地发现相同的作者,出版社不同内容就有不同了,只能无语地撞墙+悲凉地重头来过
下面把大家意见有不一致的题目搜罗如下(明显超出考试范围的除外),按照人教版的欢迎继续讨论~

2.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
A、民族心理学 B、比较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个体发展心理学

选ABD
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同属一个研究水平,是平级关系
狭义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广义的——种系心理发展【包括民族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即比较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

4. 有机体对致畸不敏感的时期是()
A、胚种期 B、胎儿期 C、胚胎期 D、胚种期和胚胎期

选A
有机体对外界最敏感的时期是胚胎期(3-8周),如果这个时期收到了损伤,其后果是不可逆转的。
畸胎形成物在怀孕3-7周【胚胎期】,容易造成主要结构的异常。
畸胎形成物在怀孕7周以后【进入了胎儿期】,容易造成器官或身体某些部位的异常。
药物的使用、环境污染对胚胎、胎儿都会有影响。
母亲情绪造成的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格方面,而不是致畸。

5. 儿童脑重量增加迅速,可达成熟期的50%,是在生后的()
A、第一年 B、9个月 C、6个月 D、3个月

选C
人教版里有,大纲解析里也有

6. 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定向反射,这是()的萌芽
A、感知觉 B、注意 C、想象 D、记忆

选D
感知觉在胎儿阶段就已开始发展,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想象是高级认知过程,排除掉ABC
产生定向反射,即形成了习惯化,习惯化是记忆发生的重要标志。

7. 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
A、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 B、采用奖惩结合的方法
C、需要父母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 D、理智地克服自己的烦躁

选A
容易型婴儿教养关键是避免父母的标准过早内化,因为他对任何教养方式都很容易适应
困难型婴儿教养的关键是C
迟缓型适应慢,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能对环境事物逐渐产生兴趣,所以要顺其自然

9. 客观自我中心主要是()的特征
A、感觉运动阶段 B、口唇期 C、心理社会适应阶段 D、前运算阶段
还是不知道
不过大家可以参考http://bbs.freekaoyan.com/thread-328123-1-1.html
土人说可以忽略

12. 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无预见性 B、无计划性 C、易变性 D、清晰性
书上没有看到相关描述
据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说:1.具体形象性.2.不清晰性和易变性.3.具有符号功能.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15. 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反抗期分别是()——反抗期?
A、婴儿期与幼儿期 B、婴幼儿期与青春期
C、幼儿期与青春期 D、婴儿期与青春期

选C
第一个反抗期,2-4岁,主要指向身体方面,反对父母对活动的约束
第二个反抗期,初中阶段,针对心理内容,否认自己是儿童确认自己是成熟的个体,希望成人能尊重他们承认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

16. 伙伴的依从性最高的时期是()
A、1、2年级 B、3、4年级 C、5、6年级 D、学前期

选C
小学高年级,交友的团伙形式发展到顶点,此时对伙伴的依从性最高

17. 自我评价开始发生转折的年龄是()
A、3岁 B、5岁 C、6岁 D、3.4-4岁

选D
自我评价转折年龄是3.5-4岁
自我体验的转折年龄是4岁
自我控制的转折年龄是4-5岁

20. 下列属于学习障碍症状的是()
A、成绩不好 B、阅读障碍 C、情绪障碍 D、智力低下

选AB
学习障碍最明显的特征是成绩不好,特别表现出有阅读障碍
有学习障碍的儿童有明显的情绪问题

29. 反抗期的共同特点是()
A、旨在打破依赖与权威之间的平衡 B、伴有青春期烦躁
C、争取活动自主权 D、寻求独立自主

选AD
第一个反抗期,2-4岁,主要指向身体方面,反对父母对活动的约束,C是此时独有特点
第二个反抗期,初中阶段,针对心理内容,否认自己是儿童确认自己是成熟的个体,希望成人能尊重他们承认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B是此时独有特点

31. 下列哪类人群正处在“延缓偿付期”()
A、初中生 B、高中生 C、大学生 D、小学高年级学生

选C吧~
人教版:埃里克森的阶段划分中“合法延缓期”在12-18岁,青年期
在成年初期18、19-35,提及“延缓偿付期”
严格按照汉字匹配,就是C吧

32. 成年初期个体的两极性不是指()
A、成熟性与幼稚性 B、闭锁性与开放性
C、人际关系的两极性 D、意志与行动的两极性

选A
浙教版中:ABCD都是青少年的两极性
人教版中:BCD都是成年初期个体
所以选A

36. 老年人比较容易产生的消极情绪与情感是()
A、孤独感 B、忧郁感 C、疑虑感 D、老朽感
选ABCD
除此之外,还有“容易产生不满情绪”

[ 本帖最后由 咿呀衣 于 2009-11-4 14:12 编辑 ]
作者: 梦北000    时间: 09-11-4 18:05
标题: 回复 #8 咿呀衣 的帖子
2题的认知过程和认知心理学不是一回事吧 我觉得不包括认知心理学 林的书也没有
作者: 梦北000    时间: 09-11-4 18:09
3题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学理论

美国学者u·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创建的生物生态学理论(bioecological theory)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是由若干个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所组成的,这些系统表现为一系列的同心圆。(1)微观系统(microsystem):这是儿童生活的场所及其周边环境,如家庭、幼儿园、学校、邻居和社区。(2)中间系统(mesosystem):它是处于微观系统中的两个事物(如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对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3)外层系统(exosystem):它对儿童的发展只有间接而无直接的影响,比如,父母工作场所、家庭生活条件、各种视听媒体等。这些都会渗透到成人和儿童的相互作用中去。(4)宏观系统(macrosystem):它是儿童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来自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和信念、历史及其变化、政治和经济、社会机构等。例如,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则更强调集体主义。(5)时代系统(chronosystem):它主要是指儿童所生活的时代及其所发生的社会历史事件。
    布朗芬布伦纳进一步指出,这些系统中的每一个系统都对儿童的发展有着复杂的生态学意义;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到另外一个系统;儿童的发展过程是其不断地扩展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的过程,从家庭到幼儿园再到社会;儿童的生态过渡(即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该是 ABCD
作者: 梦北000    时间: 09-11-5 15:47
15. 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反抗期分别是()——反抗期?
A、婴儿期与幼儿期 B、婴幼儿期与青春期
C、幼儿期与青春期 D、婴儿期与青春期
选C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P228原话
作者: 雨翼秋    时间: 10-1-6 15: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嵽儿飞飞    时间: 10-10-3 07: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当时寻常    时间: 10-10-3 11:38
1. 为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依据强化原理,通过对偶然出现的助人行为的奖励,达到助人行为频率增加的目的,这从发展心理学研究功能上说,属于()——我觉得是控制

林崇德的书上有,就是控制~
作者: melody317    时间: 10-11-16 03: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ichiem    时间: 10-11-19 22:39
真郁闷啊,三人行的发心太多有问题了~

现在还是有一些不懂
作者: 张扬房间    时间: 10-12-14 2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iger051    时间: 10-12-18 12: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iger051    时间: 10-12-18 16: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绿蓑衣    时间: 11-6-15 11:06
标题: Re:回复 #1 Asher626 的帖子
第三题答案是ABCD,shaffer的发展心理学里面有
作者: 熊位锦    时间: 11-6-28 12:29
wangyingxuelai 发表于 2009-10-26 17:05
1. 为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依据强化原理,通过对偶然出现的助人行为的奖励,达到助人行为频率增加的目的,这 ...

对仁兄的大部分答案表示赞同,但有下面几个题目认为仁兄的解释不是很恰当。。
第六题:我认为是选B,在林老师的P147页中的“注意的产生”中有提及。原文为“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这种注意实质上就是先天的定向反射,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而人类个体的记忆发生的时间在妊娠末期,所以记忆的萌芽不应该在新生儿阶段。
第七题:选A。林老师P168页有原文,在第一段第一句话。
第九题:我认为选D。这个我不是很确定,不知道客观自我中心指的是不是就是“自我中心”。

作者: 熊位锦    时间: 11-6-28 12:34
wangyingxuelai 发表于 2009-10-26 17:05
1. 为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依据强化原理,通过对偶然出现的助人行为的奖励,达到助人行为频率增加的目的,这 ...

你们拿的是哪本书啊?怎么都说第七题选B啊?我在林老师(人教版)书上看到原文的啊。“对迟缓型婴儿的教养的关键在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顺其自然。”莫不是课本表述有冲突????
作者: stella0523    时间: 11-12-4 16: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tella0523    时间: 11-12-4 16: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opeh5140    时间: 11-12-12 16:39
晕拉,第15题到底选什么啊?2-4岁到底是婴儿期,还是幼儿期,还是婴幼儿期啊?
作者: 许荷子    时间: 11-12-13 1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蓝野    时间: 11-12-15 1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宝︵_我爱你    时间: 12-8-13 22: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雅室兰馨    时间: 12-9-7 15: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和敬清薇    时间: 13-7-24 16:54
咿呀衣 发表于 2009-11-4 14:11
是说我吗?
4楼好像不是我……
无所谓咯~

[a:32][a:31]好清晰
作者: 和敬清薇    时间: 13-7-24 16:55
咿呀衣 发表于 2009-11-4 14:11
是说我吗?
4楼好像不是我……
无所谓咯~

好清晰[a:32]
作者: 以沫爱暮光    时间: 13-9-23 10:43
这个现在还可以下载吗?还有三人行的习题集当当上没有卖的?一般什么时候出版呢?我是2014届心理学学跨考专业的
作者: 诗路花语    时间: 13-10-20 11:18
楼主啊  你真好
作者: 578462322    时间: 13-11-7 23:34
lvyijun 发表于 2009-9-24 22:24
第一题是控制,答案可能有问题。预测是根据研究建立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 ...

谢啦。。。。。。。。。。。。。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