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专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fk2005444 发表于 09-4-1 21:0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辽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是我校六个重点学科之一。
一、学科建设的概况

  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0年1月,我校组织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9月28日该研究中心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检查,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省属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目前已经确定106个重点基地(相当于理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我校的重点基地是全国唯一与海洋经济研究有联系的基地,也是唯一的以人文地理学为基础申报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

  ●研究方向稳定――目前已经形成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逐步开拓海洋地缘政治与海洋地缘经济(海洋权益)的新方向。由韩增林、张永维、栾维新、张耀光、李悦铮、李靖宇等六位教授,和雷磊、安筱鹏等一批青年科研骨干共同组成了老、中、轻结合的学术梯队。

  ●研究成果丰硕――先后承担"六五"期间《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七五"期间《辽宁省海岛调查》、"八五"期间《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九五"期间《辽宁省集装箱运输环境研究》等国家、省、部委海洋开发方面重点研究课题十几项;完成地方政府海洋和区域经济方面研究课题数十项;主持完成《辽宁省区域海洋经济布局机理与可持续发展》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六项(到目前为止承担的地理学科海洋经济地理研究方向的基金课题是全国最集中的),主持完成《海洋产业高技术化的“瓶颈”与对策研究》等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目前在研的课题41项,经费总额近百万元。研究成果获国家、部、委、省、市科技进步奖和社会科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理论与实践》等学术专著十余部。

  ●建立了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1981年开始招收海洋经济地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初步建立了以海洋经济地理、沿海港口城市、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等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先后培养了50余名硕士研究生。历届毕业生中有12人分别考取北大、南大、中科院地理所和日本千叶的博士研究生,还有一批毕业生分配到国家海洋局、省市计委等研究和管理机构。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陆域所承受的粮食、资源、水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人类逐渐把拓宽生存空间的方向转向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成为必然趋势。未来学家和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将是海洋经济时代。中国海陆兼备,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国家已经把建成21世纪海洋经济大国作为重要发展战略。这就需要加强对海洋区域经济、海洋权益等问题的研究。

  二、主要研究方向和特点

  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六位教授分别担任学科带头。这些研究方向注重了以往的研究基础和条件。根据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我们对海洋经济地理研究的逐步深入,还将在每个研究方向、研究重点上不断调整。

  研究方向之一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

  研究特色――主要是围绕着海洋资源开发活动而形成的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事业(包括海洋运输、海洋水产、滨海旅游、新兴海洋产业等)展开研究。①研究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基本演变规律、特点及调整方向。②研究港口与海上运输问题。我国沿海地区已形成由综合港口、专业港、集装箱港和轮渡港的经济体系。③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基础发达,是运输网和城镇最为集中的地区。需要对沿海港口和其它产业的布局进行探讨。

  学术地位――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校有关专家学者就从海洋区域经济的角度对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先后承担了若干项相关的研究课题,在实际研究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以韩增林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以中青年为骨干的学术梯队。研究内容涉及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变、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海岛开发、沿海旅游空间组织的形成与演变、港口运输等领域。韩增林教授对集装箱运输环境和空间网络模式的研究得到国家交通部、辽宁省交通厅、大连港等部门的资助,目前承担《集装箱枢纽港形成演化机理和空间网络模式研究》等五项重点研究课题,总经费达40余万元。

  作用和意义――①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1998年海洋产业总产值为335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由0.7%上升到4.3%。21世纪是人类全面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世纪,中国的海洋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将更大。②海洋产业问题明显。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海洋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低、产业结构不协调、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问题没解决、海洋高技术产业群的规模比较小等问题。③我国海洋产业已形成完备的分工体系,但对其演变机理、空间布局规律、存在问题等缺少系统的研究。

  研究方向之二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研究特色――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开拓性的研究工作。

  我们的研究特色是把着眼点放在海上,注重对海洋水产、港口、海洋能、海洋空间、海岛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具体研究重点①海洋资源的综合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包括辽宁省、大连市的海洋发展规划;②研究在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如何把海洋产业与相关陆域产业统一规划——即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研究;③研究我国海岛经济类型的划分和海岛经济发展规划理论。④近些年来,我们对如何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侧重研究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建设“海上辽宁”等问题。

  学术地位――1982年全国海岸带综合调查以来,我们以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为切入点,经过近20年的努力,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科委、国家海洋局、省、市重点研究课题十几项,发表海洋经济方面学术论文百余篇。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整体研究水平居全国前列。目前承担《我国海陆经济一体化背景、机理与典型地区调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我国海洋产业高技术化“瓶颈”与对策研究》等六项重点研究课题,总经费达40余万元。

  作用和意义―-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陆域所承受的粮食、资源、环境、能源和水源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人类把拓宽生存空间的方向转向海洋,21世纪被看作海洋经济时代。海洋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不断增大;②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近300万KM2,拥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宽广的大陆架、星罗棋布的岛屿、众多的港湾资源、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及能源,可以通过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缓解陆域食品、资源、淡水等矛盾,实现沿海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对我国海洋资源、海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为实现二十一世纪我国海洋强国的战略,合理制定“十五”海洋规划,确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向之三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作用意义――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关键资源紧张的形势趋向严峻。面对人口膨胀与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需求日益增加的压力,实现我国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最优组合,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如何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旅游资源的开发面临着如何以发展生态旅游等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海岸带和海岛地区的旅游业,以海上观光和海洋景观为基础,与名胜古迹、山岳风光等旅游业发展空间、组织结构和动力机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对滨海旅游发展特殊规律研究,更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

  学术地位――旅游经济是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对滨海旅游研究起步更是比较晚。本方向的张永维教授和李悦铮教授长期从事旅游地理的研究工作,在滨海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客源市场、旅游空间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已经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张永维教授原在美国西南密苏里州立大学地理系从事旅游地理的教学一研究工作,在国际著名的学术刊物(The Sustainable Rural Environment Conference. Flagstaff Arizona,1999,10)发表《Tourism and Development in Branson, A Comparison of the Tourist/Residents of Issues Related to the Country Music Destination.》论文数篇,在国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李悦铮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就是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地域空间组织,已经涉入滨海旅游经济研究这新兴学科的前沿。

  研究重点――本研究方向以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为研究重点,将从区域的角度,以理论与区域具体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旅游类型、区域空间组织;在理论上阐述不同类型区域旅游业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研究不同区域旅游业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规律。

  未来学家预言。21世纪经济发展的第一个浪潮将以休闲业为引擎,旅游业将有更快的发展。我们近期将重点研究辽宁滨海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旅游空间组织结构等问题。重点解决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旅游淡季设施闲置等具体问题。
 一、学科概况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现代自然地理学着重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及其响应体系。尤其重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并应用地理系统的原理,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全球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开发之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二、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地理科学理论基础,较好地掌握现代自然地理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动态;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能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从事自然地理学研究,成为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三、学科研究范围

  综合自然地理:主要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过程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理论,自然综合体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性等特点,现代自然地理过程中能量、物质传输以及自然地理学原理在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研究中应用。

  部门自然地理:主要研究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河流、湖泊、河口、海岸、沙漠、黄土、冰川、冻土、沼泽等不同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自然资源与环境: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环境的组合类型及其地域分异规律,自然资源、环境的评价体系、承量预测、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开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自然灾害的地域类型、形成机制、灾情评估与减灾对策。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结构、成因和分布特征,第四纪以来自然环境的演变规律,地貌系统的现代理论与地貌过程的模拟实验,各类地貌类型的成因、分布、演化规律、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第四纪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新构造运动等全球变化的历史过程与演变趋势预测。

  四、硕士学位培养方向

  在学科研究基本范围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三个培养方向。

  1、人类生存环境演变研究

  2、自然环境演变与自然资源开发保护研究

  3、现代人居环境研究

  五、课程设置

  现代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与环境、环境变迁、生态系统生态学、人居环境等。

  六、主要相关学科

  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历史地理学、生态学、海洋学、沉积学等。

[ 本帖最后由 Kukmoon 于 2009-5-3 21:39 编辑 ]
沙发
wangzemin 发表于 09-4-4 13:46:37 | 只看该作者

复试请教

知道复试自然地理学靠什么吗
板凳
 楼主| fk2005444 发表于 09-4-5 21:0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wangzemin 的帖子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主编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9 17:07 , Processed in 0.50490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