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清华公布08年研招计划 本校外校生源比为3:7
[打印本页]
作者:
akwangka
时间:
07-9-19 22:48
标题:
清华公布08年研招计划 本校外校生源比为3:7
【新闻中心讯 记者 顾淑霞】9月17日,随着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网上报名的开始,清华大学200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也全面启动。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学校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入口,清华十分重视研究生招生工作,在严格遵守教育部规定的同时,本着公平、公正、科学、有效的原则,着力提高研究生招生管理和服务效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研究生选拔方式,更加全面科学地选拔学生。”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郭钊说。
近年来,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提高质量、控制规模、优化结构为原则,各类研究生招生总规模控制在5000人左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博士生招生数量有所增加;学术性硕士学位招生数量有所下降;考虑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国家重点行业、部门和领域等招收的专业学位硕士生数量有所增加。
“在生源结构上,为鼓励和促进校际之间优秀学生的交流,我们做到两个增加、两个满足。”郭钊说。两个增加,一是指接收外校推荐到清华免试读研究生的学生比例有所增加;二是指清华推荐到外校和科研院所免试读研究生的比例有所增加。两个增加的做法实现了两个满足:既满足了清华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读研的需求,也满足了其他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来清华免试读研的需求。在招收的5000多名研究生中,清华本校学生所占比例不到30%,70%多的学生来自社会和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这就保证了清华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郭钊说。
从报名到最后录取,研究生招生和选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德智体全面衡量、突出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质、择优录取、宁缺勿滥,这是清华研究生招生工作遵循的原则。因此,对每一个关口和环节我们都严格把关,并力争方便考生,做到科学有效。”郭钊说。
“方便考生就是尊重考生、爱护考生”。本着这样的理念,清华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梳理招生工作流程,简化手续。在清华大学参加考试的考生只要在网上下载一个报名表格,填好后贴上自己的照片,在规定的时间内寄到清华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就可完成报名确认手续。“不管考生身在何处,只要能上网、能邮寄,就不会错过报名和确认。”郭钊说。
在简化报名过程的同时,清华大学对考生的资格审查并没有放松要求,而是更加严格。在笔试时,每一门科目考试前都认真核对考生提供的材料和照片;在复试环节中,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资格要进行全面审核,并且特别注意考生资料的前后一致性。
为了更全面科学地考察学生,选拔具有创新能力的考生,2003年,清华在全国率先推出加大研究生复试权重的做法,规定复试成绩所占比重不低于总成绩的50%,克服了仅凭笔试成绩来确定录取与否的弊端,从而提高了研究生招生录取的质量。各院系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大复试成绩所占比重。“我们强调‘程序事先’的原则,复试成绩所占总成绩比重一定要事先告知考生。”郭钊说。
清华历来重研究生招生的复试工作,作为教育部自主划线的高校之一,在行使招生工作自主权的同时,特别强调招生工作的自律和他律,并全力确保复试工作规范化,保证公平、公正。每年在复试工作开始前,学校主管校领导都要主持召开招生领导工作小组会议,集体学习教育部招生工作文件和政策,研究部署当年的研究生复试工作。此后,学校要举行三个层面的培训工作:一是研究生院对院系主管领导及招生工作负责人的培训,着重讲解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宏观政策、总体要求和组织纪律;二是研究生院对全校各复试小组组长的培训,主要强调如何组织实施复试工作,明确各环节的具体要求,以及复试过程中的纪律要求;三是各院系对本单位所有面试教师及工作人员的培训,传达学校对复试作的部署和要求,落实本单位复试工作的实施细节。
复试时,除组织全校性的笔试外,各院系还可结合学科特色,组织笔试和面试。“我们加大了院系和导师的自主权,根据学科特色更科学地选拔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郭钊说。
各院系根据自身特色对复试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组织。“我们把14位教师分成基础组和综合组,基础组通过对基础知识的考察确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综合组从专业角度和更宏观的角度把握学生的素质。”化工系副系主任余立新说。“为保证学生的专业素质,我们除加试专业课笔试外,还进行上机编程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计算机系前副系主任胡事民说。
在复试过程中,研究生院还组织相关人员到各系进行严格巡查,对每个复试工作环节进行监督。同时学校招生工作也自觉接受考生、社会和学校纪委的监督,录取原则、总成绩计算办法、录取最低分、录取人员名单等都在网上公布。
据悉,清华研究生招生工作在今年7月份就已开始启动,接收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到清华大学读研的网上报名工作目前已经结束。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