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西方哲学史 上下 罗素
[打印本页]
作者:
android
时间:
19-2-20 17:28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25 个金币
才能浏览
作者:
android
时间:
19-2-20 17:29
第一卷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1.01希腊文明兴起
在介绍早期哲学家之前,先简单推崇一下当时希腊文明。对于这个区域给它再多尊崇都不过分,人类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当全世界的人类都还愚昧懵懂的时候,希腊先贤开始仰望星空,他们自由的思考世界的性质和生活的目的,不为任何因袭的传统观念所束缚,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一切还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令人惊叹。不知道各位对世界文明史了解多少,反正我是知之甚少的,即便有些了解也是断断续续,连不起线来,高中物理化学历史教材各讲个的很难形拼凑出系统的世界文明,这里推荐一本威尔.杜兰特的世界文明史。这本书很长,讲的很系统,非常难啃,啃下来的话能轻松超神。数学,科学,哲学均起源于希腊。
巴库斯
在古代宗教色彩很明显,一些人很难考证其是否真的存在,例如巴库斯,我们姑且把他当作一个酩酊大醉之神。他强调一种“激情状态”,联系一下醉神,这种状态不难想象。文明之不同于野蛮,在于审慎。同时文明之抑制冲动不仅通过深谋远虑,而且通过法律,习惯和宗教。(很容易联想到弗洛伊德那句著名的:压制欲望,产生文明)而巴库斯则强调,无论从肉体还是精神上都要反对审慎,要求恢复那种被审慎所摧毁的强烈的感情,把人从顾虑的牢笼里彻底的解放出来。
不可否认的人类成就中最伟大的东西,大部分都包含了某种沉醉的成分。同时审慎对热情的冲突,贯穿了整个人类史。从十八世纪开始至今的浪漫主义运动何尝不是巴库斯的继续。或许我们的文明之所以没能产生科学,就是最开始时就缺少那种对审慎和忧虑的反抗,这种最根本的甚至毫无道理的抗争决定了权威不复。
奥尔弗斯
同样奥尔弗斯也无从考证是人还是宗教神氏,但奥尔弗斯教派的教义是人们熟知的:信仰灵魂的轮回。(这可能传自埃及)奥尔弗斯教改良自巴库斯,和后面要提到的毕达哥拉斯教派一脉相承(需要解释一下,这里的一脉相承并不是指儒学的全部尊崇,而是包含了推翻重建的改良意义)。
要提一句,无论是巴库斯还是奥尔弗斯都是倡导尊重女权的,尊重程度甚至超过了现代社会。
1.02米利都学派
作者:
android
时间:
19-2-20 17:29
罗素在介绍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时偷工减料,很多有意思的哲学家 学说和思辨没有收录进来,以下内容以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为主体,另外分别参考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会饮》以及其他西方哲学史版本,到苏格拉底部分彻底回归,下卷中世纪以后哲学家的思想也会参考其它文献不做注释
作者:
android
时间:
19-2-20 17:29
先不着急介绍米利都学派,接着奥尔弗斯教派多扯两句,轮回是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在很多文明里都有类似的说法,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都有对轮回的描述。(古中国本土是没有轮回说法的,老子提到的五道讲的并不是轮回,罢黜百家之后的儒学只讲经世致用,不理身后,至于后期的六道轮回地府阎罗孟婆之类是对印度佛教本土化的结果)轮回的产生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对死亡的恐惧及对意识的惊叹。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生理学),轮回变得鲜有问津,科学把人们导向了意识不可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但很多人并不认为意识和灵魂是一码事。它是一种对肉体毫无依赖的的独立存在,很明显这是无法考证而不可知的。但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且人人具有灵魂,显而易见传统的轮回说法是需要修改的。
其实哲学从来不是我行我素的,自然科学的进步(物理学,生理学尤甚)对其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根本上这决定于哲学本身要求它诉诸于理性,对一个哲学家的要求至少他要在一定程度是半个物理学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大爆炸模型,他们认为宇宙是这样的:奇点——大爆炸——膨胀——收缩——奇点(弦理论也有类似的循环模型)。如此循环往复轮回不止,如果真的这样,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也处于这个轮回之中···如果,这样的一生我们在之前已经轮回了n多遍,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绝望,会不会有人试着更努力些活着。像米兰昆德拉在小说里写过的:如果轮回以小时为单位,以分,以秒,那将是无法承受的重量。
作者:
android
时间:
19-2-20 17:29
下面正式接触真实存在的哲学家,第一位泰勒斯
1)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
哲学是从泰勒斯开始的,他曾预言过公元前585年(东周简王元年)的一次日食(直至清朝我们都在用鬼神解释日食现象)。泰勒斯是希腊七贤之一,他认为万物是由水做的。(额,任何认知在刚开始时都很粗糙)
2)阿那克希曼德
米利都学派第二个哲学家阿那克希曼德比泰勒斯有意思的多。他认为万物均出自一种简单的元质,它是无限的,永恒的,无尽的,元质可以转化成我们所熟悉的各式各样的实质:万物所由之产生的东西,万物消亡后也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按照时间顺序为他们彼此间的不正义而相互补偿。
这里的正义是指:不能僭越永恒固定的界限。这是希腊人的一种非常深刻的信仰,神氏像人一样也要服从正义。他们认为在神之上有一种更高的规则约束一切。
他认为人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演变而来,因为人的婴儿期很长,若原来就这样,必不能生存下来。
据说阿那克希曼德是第一个绘制地图的人。
3)阿那克西每尼
他说万物的基质是气。
米利都学派重要,并不是因为他的成就,而是因为他所尝试的东西。
作者:
android
时间:
19-2-20 17:29
1.03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非常重要,观点也非常有意思,罗素本人对其也很看重。其实系统化的哲学是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之前的哲学家观点比较零散,一方面是因为刚起步,另一方面则是文献资料流失。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2—公元前497)(与老子同时代,年长李耳一岁(基维百科并不认可李耳这个生卒))
简单评价一下毕达哥拉斯,可以说他是爱因斯坦和艾地夫人的结合体。先说他爱因斯坦一面的。毕达哥拉斯是自有生民以来在思想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证明式的演绎推论上的数学是从他开始的。要想了解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就绕不开他的数学成就:
1) 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 + b2 = c2
2) 毕达哥拉斯对数论作了许多研究,将自然数区分为奇数、偶数、素数、完全数、平方数、三角数和五角数等。
3)在几何学方面,毕达哥拉斯学派证明了“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的论断;研究了黄金分割;发现了正五角形和相似多边形的作法;还证明了正多面体只有五种——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
4)他还坚持数学论证必须从“假设”出发,开创演绎逻辑思想,对数学发展影响很大。
5)随着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立刻引到了不可公约数(无理数)的发现,这似乎否定了他的全部哲学。在一个等边直角三角形里,弦的平方等于每一边平方的二倍。让我们假设每边长一时,那么弦应该有多么长呢?让我们假设它的长度是m/n时。那么m方/n方=2。
如果m和n有一个公约数,我们可以把它消去,于是m和n必有一个是奇数。现在m方=2n方,所以若n是偶数,则m也是偶数;因此n就是奇数。假设m=2p。那么4p方=2n方,因此n方=2p方,而因此n便是偶数,与假设相反。(这玩意比较有意思,相信读过高中的都会觉得很诧异,原来勾股定理还可以这么玩,同时要说一下把毕达哥拉斯定理强说成勾股定理是不严谨的)
以上这些就是毕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对数学和逻辑的贡献。下面再说他的哲学主张就不显得突兀了:他认为万物皆数。称数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研究数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使用而是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他们从五个苹果、五个手指等事物中抽象出了五这个数。这在今天看来很平常的事,但在当时的哲学和实用数学界,这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实用数学方面,它使得算术成为可能。在哲学方面,这个发现促使人们相信数是构成实物世界的基础。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1”是数的第一原则,万物之母,也是智慧;“2”是对立和否定的原则,是意见;“3”是万物的形体和形式;“4”是正义,是宇宙创造者的象征;“5”是奇数和偶数,雄性与雌性和结合,也是婚姻;“6”是神的生命,是灵魂;“7”是机会;“8”是和谐,也是爱情和友谊;“9”是理性和强大;“10”包容了一切数目,是完满和美好。
同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一个宗教,主要教义是生命轮回和吃豆子的罪恶性,并且这一团体取得了对国家的控制权,建立起了一套圣人统治。
1)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学是由纯粹的思维获得的,并不需要观察,一切严格的推论只能应用于与感觉的对象相对立的理想对象;因此思想比感官更高贵,而思想的对象比感官知觉的对象更真实。
2) 希腊人所建立的几何学是从自明的或者是被认为是自明的的公理出发,根据演绎逻辑的推理前进,进而达到那些不是自明的定理。这样,注意到自明的东西然后再运用演绎法,就好象可能发现实际世界的一切事物了。
3) 数学与神学的结合源自毕达哥拉斯,个人宗教得自于天人感通,神学得自于数学。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学的对象,例如:数,如其真实的话,必然是永恒的而不在时间之内的,这种永恒的对象就可以想象成上帝的思想。数学的永恒性和真理性是一切超感世界的主要来源。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引发了后世的诸多学派直接带出了唯心主义,神秘主义,不可知论,柏拉图的超感世界,甚至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等等一系列学说。数学对哲的影响是如此的深刻而不幸。巴门尼德和柏拉图主义根本上都是毕达哥拉斯主义的。
作者:
android
时间:
19-2-20 17:29
介绍完毕达哥拉斯学派,插一个 小段子,据说毕达哥拉斯师从泰勒斯,而巴门尼德(我最尊重的哲学家)师从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和儒学截然不同的,西方学生似乎很愿意提出一些和老师相左的学说。例如巴门尼德编出一个悖论,用来嘲笑“数学派”所代表的毕达哥拉斯的“1>0.999..., 1-0.999...>0”思想。然后,他又用这个悖论,嘲笑他的学生芝诺的“1=0.999..., 但1-0.999...>0”思想。最后,芝诺用这个悖论,反过来嘲笑巴门尼德的“1-0.999...=0, 或1-0.999...>0”思想。
该悖论如下:动得最慢的物体不会被动得最快的物体追上。由于追赶者首先应该达到被追者出发之点,此时被追者已经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因此被追者总是在追赶者前面。
即: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在他和乌龟的竞赛中,他速度为乌龟十倍,乌龟在前面100米跑,他在后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乌龟。因为在竞赛中,追者首先必须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当阿基里斯追到100米时,乌龟已经又向前爬了10米,于是,一个新的起点产生了;阿基里斯必须继续追,而当他追到乌龟爬的这10米时,乌龟又已经向前爬了1米,阿基里斯只能再追向那个1米。就这样,乌龟会制造出无穷个起点,它总能在起点与自己之间制造出一个距离,不管这个距离有多小,但只要乌龟不停地奋力向前爬,阿基里斯就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感兴趣的可以试着解释一下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