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内容 |
概念 | 建筑业是以建筑产品生产为对象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专门从事建筑活动的行业 |
性质 | ①建筑产品是能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需要的物质产品,因此,建筑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 ②建筑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又具有与其他产品不同的特点,如建筑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单件性、流动性、多样性,室外生产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体积大、消耗多、价值高等。 ③由于以上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使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 |
要点 | 内容 |
行业界定 | 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是物质生产部门 |
分类 | ①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四级,其中行业门类20个,行业大类96个,行业中类432个,行业小类1094个。 ②建筑业为E门类,包括47~50大类,即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共四个大类 |
要点 | 内容 |
建筑业的需求旺盛、 市场容量大 | 建筑产品的需求与城市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建筑产品在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
中、小型企业 占绝大多数 | 建筑产品多样化,生产个别进行,难以大批量规模生产,建筑施工的专业化分工承包生产,建筑市场地区分割使得大企业鞭长莫及,是中、小企业应运而生的原因 |
生产经营多采用承发包制和多层次分包制 | 由于建筑工程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实行建筑工程承发包制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成熟的建筑生产经营制度,招投标制度成为了进行承包、分包优选的国际惯例 |
遵循轻量经营原则 | 由于建筑产品位置的固定性和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企业必须轻量经营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规模总体上一般偏小 |
遵循弹性组织原则 | 由于建筑生产规模和生产场所都不固定,在保证建筑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下,建筑业的人、财、物组织应具有相当的弹性以保证经营的灵活性 |
保证金和预付款制度 | 建筑产品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资源耗用量大。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有大量的资金作保障 |
要点 | 内容 |
地位 | ①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②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③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呈现出跳跃式发展态势 |
作用 | ①建筑业可以为社会创造新价值,扩大国家积累资金。 ②建筑业可以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 ③建筑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④建筑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⑤建筑业对国民经济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⑥建筑业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综合性输出,可以为国家创造外汇收入。 ⑦建筑业向高空和地下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扩大了活动空间 |
要点 | 内容 | |
联系 | ①两者作用的对象都包含不动产,即房产和地产。房地产业为建筑业提供市场,建筑业完成房地产业的投资活动。 ②日常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企业往往是甲方和乙方的密切合作关系。 ③在建筑市场,房地产业是建筑产品的投资者和购买者,建筑业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而这构成商品交易关系。 ④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存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互补功能 | |
区别 | 产业性质不同 |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主要任务是生产和销售建筑产品,属于第二产业;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流通领域的一个部门,主要任务是开发房地产,经营房地产商品,属于第三产业 |
行业内容不同 | 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将房地产业又细分为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活动等五个类别,其内容与建筑业不同 | |
活动目的不同 | 建筑业活动的目的是为社会生产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固定资产再生产的需要和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需要并取得盈利;房地产业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房地产投资,开发经营房地产商品,在满足社会对房地产商品需求的同时获得盈利 | |
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不同 | 在建筑市场交易中,建筑业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房地产业是建筑产品的投资者和购买者;房地产市场的交易则与建筑业没有关系,而是房地产开发商和房屋的最终用户进行的商品交易 |
项目 | 内容 | |
联系 | 建筑业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投资者是建筑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投资者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购买建筑产品,实现固定资产再生产;建筑业通过建筑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投资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时实现自身的利润。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了建筑业的主要市场 | |
区别 | 活动的性质不同 | 建筑业从事的是物质生产活动,而固定资产投资是一种非生产性的投资管理活动;建筑业的活动要创造新的价值,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不直接创造新价值,而是通过建筑业的活动实现固定资产的再生产 |
任务不同 | 建筑业的任务是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并获取盈利;固定资产投资的任务是合理分配和使用资金,选择最佳投资方案,实现固定资产的再生产 | |
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不同 | 在建筑市场交易中,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组织者是建筑产品的用户,是建筑产品的购买者;建筑企业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 |
要点 | 内容 | |
建筑生产工业化、现代化 | 概述 | 建筑生产工业化通常简称为建筑工业化,是系统地、有序地在建筑业中应用现代工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的过程。即把规划、设计、材料和制品的生产、机械装备、施工方法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综合成一个整体,实现建筑体系化,制品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以取得综合的技术经济效果 |
特征描述 | ①建筑生产的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采用工业化建筑体系和科学技术成果,实行科学管理是建筑工业化的内容。 ②完善建筑产品的功能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改进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建筑工业化的目的。 ③建筑工业化的实质是对传统的建筑材料、工程设计、构配件生产、施工机具、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深刻变革,是建筑业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的变革,是对建筑业实现全面技术改革的根本方向 | |
建筑生产社会化 | 概述 | 生产社会化,是指分散的个体生产转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 |
特征描述 | ①建筑生产集中。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大企业的过程,表现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企业平均规模扩大,同类产品生产相对集中;另一方面,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在该部门全部生产能力和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过于集中或者不集中都是不合理的。 ②建筑生产专业化。建筑生产专业化从内容到表现形式与工业生产专业化有明显不同,从建筑生产的全过程来看,可分为设计专业化、施工专业化、构配件生产专业化和项目管理专业化。建筑生产专业化具有不同于一般工业生产专业化的特点,受机械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受工程对象的影响相对较大。 ③建筑生产的协作与联合。建筑生产的联合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联合和生产过程的联合。发展建筑生产专业化是实现建筑生产联合的必要前提 |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