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乔忠《管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打印本页]
作者:
ooo
时间:
17-8-6 15:05
标题:
乔忠《管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下载地址:
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041.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三章 计 划
第四章 组 织
第五章 领 导
第六章 激 励
第七章 协 调
第八章 控 制
第九章 比较管理
第十章 管理与伦理
第十一章 21世纪管理的发展趋势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管理学》(乔忠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管理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乔忠主编的《管理学》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乔忠《管理学》配套辅导资料:乔忠《管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本书是乔忠《管理学》教材的配套电子书,对乔忠《管理学》(第3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质量上乘,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本书每章均精选了部分高校近年的考研真题,并给出了详细的参考答案。另外,部分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圣才学习网│管理类(guanli.100xuexi.com)提供管理类等各种经典教材辅导方案【网授精讲班、多媒体电子书、多媒体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乔忠主编的《管理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管理学的师生参考。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概念
复习题
1.管理的含义是什么?试列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定义。
答:(1)管理是指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调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关于管理概念的含义逐渐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实施的;
②管理是一个过程;
③管理由若干个职能构成,即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协调和控制等职能;
④管理的工作内容是优化调配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⑤管理的目的是使组织高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2)管理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①“管理就是确切地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完成它。”这是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奠基人泰勒1911年对管理的定义。
②“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是古典管理学家法约尔1916年在他的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对管理的定义,第一次提出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的五项职能。
③“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这个定义需要展开为:作为管理人员,需完成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管理适合于任何一个组织机构;管理适用于各级组织的管理人员。”这是管理学家孔茨1955年在与奥唐纳合著的《管理学》中对管理的定义。
④“管理就是决策。”这是著名管理学家西蒙1960年在他的著作《管理决策的新科学》中对管理的定义。
⑤“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这是我国学者徐国华等人在其所著的《管理学》一书中对管理的定义。
2.管理有哪些主要职能?简述其含义。
答:管理的职能及其含义表现为:
(1)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的前提下,对组织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和组织拥有的资源设立组织目标;制定出各种达成目标的方案、措施和具体步骤,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作出完整的谋划。
(2)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有两层含义:
①为了实施计划而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如成立某些机构或对现有机构进行调整;
②为达成计划目标所进行的必要的组织过程,如进行人员、设备、技术、物资等的调配,并组织和监督计划的实施等。
(3)领导职能
领导职能是指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利用各自的职位权力和个人影响力,指挥与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领导职能主要涉及组织中人的问题,它往往和激励职能、协调职能一起发挥作用。
(4)激励职能
激励职能是指创造员工所需要的各种满意的条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激励职能与领导职能是密切相关的,它是一个组织及其管理者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可看作领导职能的一部分。
(5)协调职能
协调职能包括对内协调和对外协调两个方面:
①对内协调,主要是沟通,即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个人、团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形成良好的内部人际关系;
②对外协调,主要是处理公共关系,即如何处理组织与政府、传媒、客户、公众的关系,以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
(6)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所起的作用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并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3.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含义是什么?
答:(1)管理者的含义
管理者是指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即在组织中担负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协调、控制等工作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工作的重点不同。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层级,可以将企业管理者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①高层管理者。即经营者,其职责主要是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经营方针,为了保证企业发展计划的实施,高层管理者还负有为中层管理职位配备适当人才和引进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的职责。高层管理者主要包括公司董事会成员和首脑经理(总经理)。
②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位于企业管理系统的中层,其职责是根据高层制定的经营计划和经营方针,在各自分管的部门将经营计划与目标分解,并组织下属执行。
③基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处于企业管理层级的最底部,是现场管理者,他们根据中层管理机构的指令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
(2)管理对象的含义
管理对象又称管理的客体,是指管理者实施管理活动的对象。在一个组织中,管理对象主要是指人、财、物、信息、技术、时间等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
4.管理者有哪些角色?
答:管理者要执行多种管理职能,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常常扮演多种角色。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大类,即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1)人际关系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又可划分为三种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管理者要经常代表组织出席一些礼仪活动,如工程剪彩、社会捐助、宴请宾客等,这时其扮演着组织代表人的角色。进一步来说,管理者要领导和激励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负有重大责任,此时管理者是组织的导航者,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此外,管理者在组织的内外还扮演着联络者的角色,在内部要联络各部门和个人,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在外部与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各界保持经常的联系,建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和外部关系网络。
(2)信息角色
管理者的信息角色也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角色:洞察者、传播者和发言人。作为组织的管理者,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善于挖掘和利用对组织有价值的信息,此时管理者扮演着洞察者的角色。管理者还要保证信息在组织内外部双向顺畅地传播,要将组织的目标、计划、任务、政策和环境等信息清晰地传递给中下层人员,促使中下层参与组织管理;同时,管理者还要将组织的内部信息及时地向组织外部进行传递,以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信誉,即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组织的管理者还扮演着发言人的角色,如要定期向董事会、股东说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向消费者和政府说明企业的行为和承担的社会义务。
(3)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决策角色又分为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等。企业家是相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的,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关注环境的变化,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正确决策,推动企业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和创新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管理者还常常扮演着资源分配者的角色,决定组织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管理者另一种角色是谈判者,谈判对象包括组织内部的员工,外部的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或其他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可以消除分歧,达成共识或某种程度的妥协,以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5.简述管理者的技能。
答:每位管理者都在自己的组织中从事某一方面的管理工作,对工作都具有一定责任,都要使自己的工作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管理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是否真正具备了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管理者的技能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从事一定的业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如软件部的经理要懂软件开发流程和开发手段,会计科的科长要懂会计操作。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者最重要,对中层管理者较重要,对高层管理者不太重要。
(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与组织的内外部、上下层的部门、单位和人员打交道的能力,又称人际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管理工作主要是与人打交道,无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中、基层管理者都要与组织中的下属、其他部门以及组织外部的各种机构、人员打交道,因此,人际技能对所有管理者都同等重要。
(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对事物的整体和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管理者要能够在混乱而复杂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管理,洞察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解决方法。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最重要,对中层管理者较重要,对基层管理者不太重要。
6.什么是管理学?
答:管理学是以一般组织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程序,探讨人、财、物、信息、技术、时间的计划与控制问题、组织的结构设计问题、对组织中人员的领导与激励问题等的学科。管理学具有以下特性:①实践性;②发展性;③科学性与艺术性;④综合性;⑤不确定性;⑥软科学性;⑦管理的二重性。
7.如何理解管理学的实践性?
答: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人们通过对各种管理实践活动(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活动)的深入分析、总结、升华而得到的,反过来它又被用来指导人们的管理实践活动。管理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一刻都不能脱离管理实践。要真正掌握管理学仅靠书本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大量的管理实践活动去体会和磨练,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管理学的实践性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
(1)管理学的实践性是指管理学的理论直接来源于管理的实践活动,并且直接为管理实践活动提供指导。管理学的实践性是由管理学的本质决定的。因为管理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归纳的科学,是通过对众多的管理实践活动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理论的科学。管理学的理论绝大多数难于通过纯理论化的逻辑演绎方法来获得的。这是管理学实践性的最更本的决定因素。
(2)管理学的实践性还表现为管理学的理论要直接地运用于管理实践活动,不能用于指导管理理论是没有一点生命力的,不可能存在下去。这一点又决定了检验管理学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标准只能是实践。管理学阐述的原理、原则、方法等是否科学,显然只能看其是否能够用于指导实践。只有能够用于指导实践的管理学,才有生命力,才能够不断的发展。
(3)管理学的实践性隐含着管理学的研究决不能闭门造车,形而上学;也不能盲目照抄照搬他国、他人的管理学理论。因为不同环境中的管理活动有着不同的管理规律,形成的管理理论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一国管理科学的发展,需要借鉴他国的管理学理论,学习他国先进的经验,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本国的管理实践之中,及时地发现、总结实践中出现的新经验、新成果,然后上升为理论。
8.如何理解管理学的发展性?
答: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企业的组织形式、运营方式和管理手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使得管理学具有发展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信息高速传递的实现,使企业的许多中间结构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而出现了企业组织的扁平化;
(2)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虚拟企业;
(3)企业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增强市场竞争力,由供求关系而形成企业供应链结构;
(4)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企业的营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以上因素产生了许多新的管理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解决,所产生的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将会大大推动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更新和扩展,因此管理学是一个发展的学科。
9.如何理解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相关试题:
(1)简述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北理2011年研]
(2)为什么说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中国农业大学2009年研]
答:管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1)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经过长期以来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为指导管理实践提供了基本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管理理论对管理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缺乏系统的管理理论指导的管理人员很难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
(2)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目的是高效率地达成组织目标,为此要求管理者必须灵活、熟练地应用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创造性地对管理对象进行管理协调。如果一个管理人员只凭书本知识来开展管理,无视实践经验的积累,无视灵活运用理论的能力,注定是难以有效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就像其他各种技艺一样,都要利用经过整理的基本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总之,在实践中管理工作应该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体。
(3)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管理艺术必须建立在管理科学的基础上,不具有科学性的管理不可能具有真正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是对管理科学理论的合理发挥,而管理艺术性的结果在普遍适用之后也会成为科学的理论,因此,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只有既懂得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又掌握高超的管理艺术的人,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10.为什么说管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答: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必然会导致管理学的综合性。管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1)作为管理活动主体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时,需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例如,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在处理企业有关生产、销售、计划和组织等问题时,需要熟悉工艺、预测、统计学、数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在处理企业中人员调配、工资、培训和激励等问题时,需懂得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等方面知识。
(2)现代管理者除了懂得管理外,还需掌握管理的重要工具——计算机与网络,学会用这些现代技术工具进行管理和决策等。
管理学充分吸收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加以拓展,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11.为什么说管理学具有不确定性?
答:精确学科是指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得到确定结果的学科。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即在给定可控的条件下,用同样的管理手段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组织环境中许多无法预知的复杂因素而引起的。如企业在投入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的变化或组织环境的突然变化,都会对企业的经营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1)管理实践或者管理学中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影响管理效果的因素太多,许多因素是无法完全预知的,如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令,自然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其他企业的经营决策等等。这种无法预知的因素被称之为“本性状态”。正是由于“本性状态”的存在,才造成了管理结果的多样性。实际上,“两个企业的投入完全相同”这句话本身就是不精确的,因为“投入”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使表面上在数量、质量、种类方面完全相同,人的心理因素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2)管理主要是同人发生关系,对人进行管理,那么人的心理因素就必然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因素。而人的心理因素是难以精确测量的,它是一种模糊量。诸如人的思想、感情、个性、作风、士气,以及人际关系、领导方式、组织文化等等,都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又都是模糊量。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还没有找出更有效的定量方法,使管理本身精确化,而只能借助于定性的办法,或者利用统计学的原理来研究管理。
因此管理学与诸如数学等精确学科具有很大的不同,它具有很强的不精确性。
12.为什么说管理学具有软科学性?
答:软科学是和硬科学相对应的一种说法,这是借用计算机技术中软件与硬件这两个术语的含义。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其主要原因在于:
(1)管理情况与计算机的情况相类似,如果把组织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看作硬件,管理就是软件。充分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人员的内在潜力,有效地利用财力、物力和技术,用最少的消耗达到组织目标,正是管理的任务。
(2)管理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它必须借助于管理对象及其他各种条件,并通过他们来创造价值。这种价值很难从其他人创造的价值中明确地区分出来,究竟管理创造了多少价值,完全是一种模糊的概念。
(3)若想通过管理来提高效益,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其效益只能通过较长的时期之后才能看得出来。这不像设计一种新产品,生产出来,销路不错,就能见到明显的成效。一种新产品在没有正式投产之前,人们就能对它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估,预知其将来所带来的效益。而一项管理措施在没有实施之前,总会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些管理措施甚至在实施相当长时间之后,还不能准确地评价。而且,对管理措施的各种方案不易在事前进行评价,又不好逐项进行试验。
因此,在选择管理措施时,往往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即使某项措施经实践证明是无效的,也不能说明其他措施就一定有效。根据这些实际情况,人们把管理看成软科学。
13.如何理解管理的二重性?
答: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生产力属性)和社会属性。
(1)自然属性
管理是由人们的相互协作劳动、社会化生产而产生的,为了保证这种社会化生产持续、稳定地进行,需要按照要求合理地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组织效益,这样便在管理学中形成了一部分属于生产力范畴的内容,如管理的数量模型、库存管理、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等内容。这些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是人类长期从事生产实践的产物,可以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国家中使用,这就是管理的自然属性或生产力属性。
(2)社会属性
管理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会体现管理者的管理意志,这样在管理学中便形成了另一部分属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范畴的内容,如组织目标、组织道德、领导作风、激励方式、管理理念、群体价值观、组织文化等。这些涉及对人的管理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不同国家、不同的民族中具有较大的差异,这就是管理的社会属性。
14.简述管理的应用范围及其作用。
答: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管理能够提高组织效率,管理可以被看作现代生产力的要素之一。
(1)管理的应用范围
管理适合于任何类型的组织,包括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由于组织性质和目标的不同,管理方式会有所差异,但存在许多共性的东西。
(2)管理的作用
①管理是企业的竞争力;
②管理是社会的生产力;
③管理是国家发展的推动力。
15.什么是企业?
答: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企业的含义:
(1)财产支配关系,是企业根本特征之一。企业从根本上说来,受一定财产所有关系支配。虽然现实世界中,企业还要受到来自政府、消费者、社区等各方面的制约和压力,但财产的支配是首要的支配。
(2)企业的目的是获得并不断增加盈利。自负盈亏,即以独立资产抵补经营亏损,承担经营责任,是企业得以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形成自我约束机制的关键。自负盈亏是企业重要的特征。
(3)企业的职能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不仅是指具有生产加工能力的厂商,也包括金融、保险、服务性企业)。企业必须向社会提供适销商品和优质服务。企业没有义务无偿承担各种非企业性职能,如政府行政职能和社会职能等。
总之,企业属于经济生活范畴,是现代经济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16.什么是法人?
答: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力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简言之,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在于:
(1)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体,其依法产生、消亡。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称为该国的公民。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规律进行,具有自然属性,而法人不具有这一属性。
(2)虽然法人、自然人都是民事主体,但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体,即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体。例如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的公司法都规定,公司法人必须由两人以上的股东组成。对比之下,自然人则是以个人本身作为民事主体的。
17.什么是公司?
答: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活跃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一般由若干人共同出资,依照法定程序组成,它具有法人资格并以营利为目的。公司的财产均来自股东的投资,股东们把自己的投资交给公司后便丧失了对该财产的所有权,这样,公司的财产是完全独立的,股东的投资换取的是公司的股权。
18.什么是无限公司?
答:无限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股东组成,其全体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连带无限清偿责任是指股东无论其出资种类、数额及盈亏分派的比例如何,都对公司债务承担着向债权人全部给付的责任。在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还可直接要求全体或任何一个股东予以清偿,而股东则不得以其出资或盈利分配的多少为由拒绝清偿。
无限公司的特点包括:
(1)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股东所组成,而且股东必须是自然人;
(2)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即股东必须以出资财产和出资财产以外的其他财产作为清偿公司债务的保证,公司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清偿公司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就其未受偿部分要求公司股东以其个人财产清偿,而且股东间的责任是连带的,偿还公司债务超过自己应承担数额的股东,有权向本公司的其他股东追偿;
(3)组织手续比较简单,不要求具备最低的资本总额;
(4)公司经营好坏,直接关系每个股东的全部财产利益;
(5)股东会合力经营,股东关系密切;
(6)公司信用较高,竞争力较强;
(7)股东投资风险较大,责任较重,资本不易筹集,出资转让有严格限制,不利于保护出资人的利益。
19.什么是有限责任公司?
答: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法定数量的股东出资组成,全体股东仅以其各自的出资额或出资额以外另加的担保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责的公司。在这种公司中,股东除缴足所认购的法定股金外,对公司的债务不负连带清偿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包括:
(1)有限责任公司是企业法人,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是有严格限制的,各国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数的规定不尽相同,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人数为50人以下;
(3)有限责任公司是资合公司,但同时具有较强的人合因素。公司股东人数有限,一般相互认识,具有一定程度的信任感,其股份转让受到一定限制,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份须得到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4)有限责任公司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公司资本,不能发行股票;
(5)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条件和程序相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较为简单和灵活,如组织机构、审批程序都比股份有限公司简单。
20.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
答:股份有限公司又称股份公司,是指由有限责任的股东组成,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仅以其所认购股份额对公司承担责任并享有相应的权力。这种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即公开发行股票,股东认定股份的多少表明他在公司中地位的大小,股东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
股份有限公司从本质上讲只是一种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而已。由于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只能在50人以下,这就限制了公司筹集资金的能力。而股份有限公司则克服了这种弊端,将整个公司的注册资本分解为小面值的股票,可以吸引数目众多的投资者,特别是小型投资者。
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特征包括:
(1)公司的资本总额平分为金额相等的股份;
(2)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3)每一股有一表决权,股东以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21.什么是两合公司?
答:两合公司是指由两类股东共同出资组成,其中一类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负无限责任,另一类股东仅对公司的债务负有限责任的公司。
(1)两合公司的主要特点
①无限责任股东代表公司执行业务,有限责任股东没有公司业务的执行权和代表权,只有一定的监督权;
②公司重大事项须经全体股东的同意才能决定;
③无限责任股东不能自由出让股权或退股,有限责任股东出让其股权须经全体无限责任股东同意,但不必经其他有限责任股东的同意;
④公司中有限责任部分的资本不分成等额股份。
(2)两合公司的优点
两合公司既可以通过无限责任股东的存在保护债权人,取得外界信任,又可以通过有限责任股东吸引大量资金。
(3)两合公司的缺点
随着经营扩大,两合公司存在着无限责任所有者难以承担法定责任的问题;出资不能自由转让的特点,也使优秀人才参与经营管理变得十分困难;无限责任股东的死亡,通常会导致退股或公司终止。
22.简述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机构和职权。
答: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机构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1)股东会职权
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为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会会议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首次股东会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主要行使如下职权:①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②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③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④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⑤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⑥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⑦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⑧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⑨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⑩修改公司章程;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2)董事会职权
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是公司的业务执行机关,一般由3~13人组成,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和主持。我国《公司法》规定,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行使下列权力:①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②执行股东会的决议;③制订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④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⑤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⑥制订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⑦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⑧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⑨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⑩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3)监事会职权
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一般由若干名成员组成。我国《公司法》规定,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1/3;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下列职权:①检查公司财务;②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③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④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法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⑤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⑥依照相关法律条款,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⑦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监事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并对董事会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者建议。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发现公司经营情况异常,可以进行调查;必要时,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协助其工作。
2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责任公司的区别是什么?他们主要有哪些机构?[中国农业大学2009年研]
答: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法定数量的股东出资组成,全体股东仅以其各自的出资额或出资额以外另加的担保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责的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又称为股份公司,是指由有限责任的股东组成,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仅以其所认购股份额对公司承担责任并享有相应的权力。这种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即公开发行股票,股东认定股份的多少表明他在公司中地位的大小,股东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
(1)设立方式
①有限责任公司
只能以发起方式设立,公司资本只能由发起人认缴,不得向社会公开募集。
②股份有限公司
既可以发起设立,也可以公开募集设立。
(2)股东人数
①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在50人以下。
②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在2人以上,200人以下,其中须有过半数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3)出资证明形式
①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证明形式为出资证明书。
②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资证明形式为股票。
(4)股权转让方式
①有限责任公司
除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在股东之间可以自由转让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②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以自由转让为原则,法律和公司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5)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和体现方式
①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万元(1人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元),不划分等额股份。
②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元(上市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划分为等额股份。
(6)组织机构
①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机构设置为股东会、董事会或董事、监事会或监事,机构设置和运作较灵活。
②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机构设置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依法规范运作。
(7)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
①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较低。
②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较高。
(8)信息披露义务
①有限责任公司
其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无需披露。
②股份有限公司
负有法定信息披露义务。
两种公司都拥有以下三个机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作业题
一、判断题
1.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各类组织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管理方法的科学。( )
【答案】正确查看答案
2.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选配组织中各管理层的管理者。( )
【答案】错误查看答案
【解析】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的前提下,对组织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3.组织职能有两层含义,一是为了实施计划而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二是为了实现计划目标所进行的必要的组织过程。( )
【答案】正确查看答案
4.对内协调主要是沟通,以形成良好的内部人际关系;对外协调主要是公关,以形成良好的组织形象。( )
【答案】正确查看答案
5.仅靠书本就可以掌握管理学。( )
【答案】错误查看答案
【解析】要真正掌握管理学仅靠书本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大量的管理实践活动去体会和磨练,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6.管理学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
【答案】正确查看答案
7.管理学具有确定性。( )
【答案】错误查看答案
【解析】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在给定可控的条件下,用同样的管理手段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组织环境中许多无法预知的复杂因素而引起的。
8.管理学被称为软科学是因为它不像技术那样对生产有用。( )
【答案】错误查看答案
【解析】管理学被称为软科学有三层含义:①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员的内在潜力,有效地利用财力、物力和技术,用最少的消耗达到组织目标;②管理者必须借助于被管理者及其他各种条件来创造价值,在这种价值中很难区分出有多少是由管理而得到的;③某些管理措施是否有效,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出,很难在事前准确地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
1.管理者是指( )。
A.组织的高层领导
B.组织的中层领导
C.从事管理活动的人
D.组织的员工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管理者是指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即在组织中担负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协调、控制等工作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2.管理对象是指( )。[北理2008年研]
A.组织中的人
B.组织中的财、物
C.组织中的技术
D.组织中的人、财、物、信息、技术、时间等资源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管理对象又称管理的客体,是指管理者实施管理活动的对象。在一个组织中,管理对象主要是指人、财、物、信息、技术、时间等一切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
3.下面正确的陈述为( )。
A.只有企业才需要管理
B.任何类型的组织都需要管理
C.宗教团体不需要管理
D.个体企业不需要管理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管理适合于任何类型的组织,如企业(跨国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企业等)、行政机构、军队、医院、学校等都需要有效的管理。当然,由于组织性质和目标的不同,管理方式会有所差异,但其中有许多共性的东西。
4.有限责任公司( )。
A.可以发行股票
B.对股东的数量没有限制
C.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
D.公司对债务负无限清偿责任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法定数量的股东出资组成,全体股东仅以其各自的出资额或出资额以外另加的担保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责的公司。
5.股份有限公司( )。
A.可以发行股票
B.对股东的数量有限制
C.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额对公司承担承任
D.公司对债务负无限清偿责任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即公开发行股票,股东认定股份的多少表明他在公司中地位的大小,股东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
三、填空题
1.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环节来协调组织的______、______和______,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答案】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查看答案
2.领导职能是指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利用各自的______权力和______,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答案】职位;个人影响力。查看答案
3.控制职能所起的作用是检查______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______、分析原因并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答案】工作;偏差。查看答案
4.激励职能就是创造员工所需要的______,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______特定行为的过程。
【答案】各种满意的条件;实现组织目标的。查看答案
5.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自然属性(生产力属性);社会属性。查看答案
6.企业是从事______、______、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______、______,依法设立的一种______的经济组织。
【答案】生产;流通;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营利性。查看答案
7.按生产力要素所占的比重划分,企业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查看答案
8.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机构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查看答案
四、概念题
法人[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研]
答:法人是指具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产,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力和承担民事义务,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组织。我国有四种法人,即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企业法人应具备以下条件:①依法成立;②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④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⑤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后,取得法人资格。
案例分析
案例一 苏宁电器:后来者居上的强者
讨论题:
1.谈谈你对苏宁经营模式的看法。苏宁的发展方式对我国家电零售企业有哪些启示?
答:苏宁经营模式,包括: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总部高度集中,终端具有灵活性的管理流程;高度一致的标准;强大的流程(物流系统);有效的人员调配、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强组织文化。该经营模式是苏宁能够在国内零售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它包括公司的管理流程、标准的统一化、物流的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的塑造等方面。
(1)苏宁的管理流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实行总部统一高度集中管理。从商品的采购、物流配送、财务结算、售后服务、客户关系管理、人事招聘培训,到开店选址,乃至一个新店的营销规划,全部由总部来规划、设计、安排、操作,或是发出指令。同时,终端的执行也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发挥的空间是在总部的流程和规范设计好的范围内。这样的管理流程设计大大提高了公司与供应商、客户合作的效率,为整个公司的运营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2)苏宁建立了高度一致的标准,统一的标准减少了不必要的流程,节约了成本,提高了零售的效率。借由信息系统,苏宁总部往外传输一致的规则和标准,这让公司业务的大规模复制不是纯粹的追求数字,而是以质量为前提和作保障。
(3)强大的物流为苏宁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物流是实现销售最重要的物质保障。苏宁作为零售商需要及时有效的物流运营系统。苏宁的第三代物流基地,规模最小的每年支持30亿元商品周转,最大的每年支持120亿元商品周转。这种有效运转的物流系统为苏宁的成功经营提供了保障。
(4)有效的人员调配、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为苏宁的成功经营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苏宁的人力调配非常灵活,总部有权调动全国的人力,实现统一协调。在人才培养上,苏宁坚持“最好的培养是实战”。一名应届本科生进入苏宁,第一个月会被安排到总部接受培训,然后到终端见习一年。如果继续工作一年表现优秀,他就可以管理一个品牌群了;再工作一年,就可以管理一个部门了;再锻炼一年,他基本上就具备了做总经理的能力。即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一名应届本科生可以成长为子公司总经理。通过这样的方式,苏宁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中高层管理者,以适应高速的不断扩张。在很早的时候,苏宁就能预料到企业扩张面临的人才不足,为此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5)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忠诚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苏宁认为“不经历大忙就不是真正的苏宁人”。在苏宁位于江苏南京的总部,有时很多人晚上12点还在工作,而且这种状况还比较常见。
苏宁的成功离不开其有效的运营模式,它的发展方式对我国的家电零售企业有以下启示:零售企业的运营必须由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运营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企业有效的管理流程、高度统一规范的标准、强大的物流系统、有效的人员调配和人才激励培养制度以及强文化的塑造。
2.你对苏宁的用人方式有什么看法?
答:人才计划包括人才的招聘、选拔、培养和激励等等。苏宁用人的特点有:
(1)人才招聘具有针对性。苏宁针对性地招聘一些应届本科生,这些本科生本身具备了一定的素质,有利于中高层管理团队的形成和企业的发展。
(2)人才的选拔晋升以绩效为主。一名应届本科生进入苏宁,第一个月会被安排到总部接受培训,然后到终端见习一年。如果继续工作一年表现优秀,他就可以管理一个品牌群了;再工作一年,就可以管理一个部门了;再锻炼一年,他基本上就具备了做总经理的能力。这样的选拔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效率。
(3)苏宁给予了员工充分的培养,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和环境。通过在企业内充分的培养,有效的授权,快速提高了员工的管理能力,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后盾。
(4)苏宁能够对企业内的人才实施有效的激励。在对人才的激励上,苏宁主要采用股权激励和加薪的方式。在2010年8月,苏宁对其员工进行了一次股权激励,惠及248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有的门店店长也进入了激励名单,尽管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对店长这一层级人员以很大鼓舞;最近两年,苏宁加薪人数的比例在70%以上,部长级以上员工实行年薪制,意味着薪酬每年要调整一次,相当多的员工年中就会进行调整;苏宁没有采用绩效的末位淘汰制,有较长工龄、跟随企业一起成长的老员工,哪怕业绩不怎么突出,公司每年加薪、评优时也会考虑。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工作效率自然提高了。
3.你认为苏宁的管理是否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答:苏宁的管理有以下几个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从材料中来看,苏宁这个超级零售企业尚未能提出企业的发展使命。企业的使命代表了企业的存在价值和目的,能够为社会带来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拥有使命感的企业,其员工也会有较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2)苏宁的企业文化感染力不强。“不经历大忙就不是真正的苏宁人”这并不能让每个员工受到其感染。而且高强度的工作会影响员工的生活,不利于员工工作家庭的平衡。苏宁需要对其企业文化进行一定的创新,让员工更好地接受、认同这种文化,并且传播这种文化,对这种文化有荣誉感,才能更好地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
(3)从材料中来看,苏宁的运营管理系统中并没有涉及到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一个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要为社会做些什么,这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从长远来看,一个承担了相当社会责任的企业更能够获得客户的认同和支持,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有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案例二 中海油的“走出去”战略
讨论题
1.中海油进行海外收购的主要动因是什么?
答: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承担着开发、保护和利用中国海洋能源,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的责任。为了更好的承担这个责任,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海外收购。具体来看,中海油进行海外收购的动因有:
(1)获得更多的海外石油资源。对于中海油这样一个企业来说,石油资源是其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充足的资源是中海油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中国企业竞争力。与国际企业进行竞争、合作,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3)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维护国家安全。当今世界,石油作为各大行业的主要能源之一,已经成了国民经济中的核心资源。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石油供给的保证。
2.结合案例,谈谈你对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机遇和风险的认识。
答:(1)海外收购的机遇
中国企业能够从对外并购中获得巨大的收益:①进行海外收购,可以得到更充足的资源,满足中国企业发展的需要。案例中,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进行海外收购,能够获得更充沛的石油资源,以利于满足中国油气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②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海外收购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与国际上其他企业合作竞争,增强竞争能力。案例中,中国石油公司通过并购,获得了资源,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③通过在世界市场上配置资源,有利于缓解中国国内资源不足的状况,缓解国内供需矛盾。案例中,中国海洋石油公司通过并购,收购了一些石油公司,获得了其开采的石油资源,有利于缓解中国能源的供需矛盾。
(2)海外收购的风险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收购,不仅面临着机遇,还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国际经营中的最主要的风险是政治风险。由于两国的意识形态、政治和文化不同,在海外并购中可能遇到被收购企业所在国政府的干预,导致收购失败。特别是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这样的资源开采型公司,进行海外收购更容易受到被收购国家政府的干预,因为石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资源,各个国家都倾向于保护本国的能源资源。案例中,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计划就受到美国国会和政府的阻挠,最终导致收购失败。面临这种风险,中国企业应该提高政治风险的防范意识。
为此我们应当做出如下应对:
(1)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更大程度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大程度上获得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与认同。
(2)目前条件下尽量避免将企业的国际化行为与国家政治目的相关联。这一点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有着重大影响。
下载地址:
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041.html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