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打印本页]
作者:
ooo
时间:
17-8-6 14:58
标题:
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下载地址:
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664.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篇 导 论
第1章 企业管理学导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篇 系统管理原则
第2章 企业的系统分析评估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企业的系统优化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篇 职能管理原理
第4章 计划原理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组织原理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 协调原理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 控制原理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篇 科学管理原理
第8章 调查研究与基础管理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科学管理常用方法与系统平台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五篇 人本管理原理
第10章 人本管理与人才战略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企业文化建设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 激励原理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 领导原理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六篇 权变管理原理
第14章 权变与创新管理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 企业管理的演进与变革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简介
??《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6版,黄津孚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管理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专升本、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考生复习该教材,我们根据各类考试和考研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管理学相关资料对刘松柏《管理学原理》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最新补充内容,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后期会进行修订完善,对于最新修订完善的内容,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圣才学习网│管理类(guanli.100xuexi.com)提供管理类经典教材辅导方案【网授班、多媒体电子书、多媒体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专升本、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黄津孚编著的《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管理学的师生参考。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篇 导 论
本篇结构
图1-1 结构图
第1章 企业管理学导论
1.1 复习笔记
一、管理的科学概念及管理状况评价
1.管理的科学概念
管理是指人们通过计划、组织、激励、协调、控制等手段,为集体活动配置资源、建立秩序、营造氛围,以达成预定目标的实践过程。管理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范畴。
(1)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①管理的目的是发挥集体作用,满足通过个人努力无法满足的需要。管理是集体努力产生效果的必要条件,管理的价值就体现在有助于达成分散个体达不到的目标,满足个人努力无法满足的需要。
②管理的作用和任务是配置资源、建立秩序和营造氛围。要使集体努力产生良好效果取决于3个条件:
a.资源配置必须是合理、优化的;
b.集体活动必须是有序的,做到分工合作、令行禁止;
c.集体活动的氛围应当是有利于促进合作、奋斗和富有激励性的。
管理的任务和作用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集体活动秩序、营造有利氛围为集体活动产生1+1>2的效果去创造这3个条件。
(2)管理的方法与手段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激励、协调、控制等职能手段实施的。管理是一组可以分辨的活动,主要包括:
①计划与决策,即确定集体活动的目的、任务、目标、政策及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决策是计划中的核心环节;
②组织与用人,即把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员结合成实现目的、目标,完成任务的功能实体,其结果是形成各种体制;
③激励与领导,激励是指运用各种手段调动组织内人员的积极性,以形成实现组织的目标的动力。领导要发挥激励、沟通引导和指导组织成员的作用;
④协调,即理顺组织内外关系,消除不和谐、不平衡状态,加强各方合作,以便为实现组织目标创造良好的环境;
⑤控制,即按预定计划对组织内各种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调节,以纠正偏差,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和功能,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方式和具体表现,是设计管理者职务和管理机构功能的依据。
(3)管理的性质
①管理是人类特殊的社会实践
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参与的社会活动。在一切需要协作才能达成目标的场合,均存在两种类型的实践活动:
a.人们亲自动手,施作用于客体,产生直接效果的活动,这类活动通常被称为“作业”;
b.人们并不直接去改变终极对象,而是通过计划、组织、激励、控制等方式对作业者施加影响,对改造客观世界产生间接的效果,这类活动就是管理。
②管理是智力密集型的生产性劳动
a.管理是智力密集型的劳动。管理者常面对高度复杂、千变万化的系统对象,需要通过与其他人合作或竞争实现既定的目标;
b.管理具有生产性,表现在管理可以使系统的产出投入比显著增大。
③管理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对矛盾
管理既是生产力,又具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管理活动既反映了管理主体即管理者的主观意志,同时又要受到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的制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不断反馈互动的过程。管理是在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4)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①管理是一门科学
管理具有普遍适用的规律,如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可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管理知识可以学习,在实践中反复应用并客观检验其效果。
②管理是一门艺术
管理针对具体对象所处的环境,特别是针对千差万别的人,需要灵活性和技巧,需要随机应变。
2.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1)管理涉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①管理的历史与人类社会一样久远
早在其初级阶段即氏族社会,已经有了管理活动,管理有上万年的实践。
②管理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组织,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组成和运转的。一切集体活动都离不开管理。社会越发展,人们越依赖于组织的分工协作,也就越离不开管理。凡是存在组织的地方,就存在管理。
a.按组织的性质分,有政治管理、经济管理、军事管理、文化教育管理、宗教管理、家庭管理等。
b.按组织的层次分,管理可分为:
第一,宏观管理,是规模比较大、层次比较高的组织的管理;
第二,微观管理,是规模较小、层次较低的组织的管理。
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区分是相对的。
(2)管理是组织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①管理是一种生产力
管理作为生产力,表现在通过管理者的预见性及合理的计划、组织及协调,可以完成分散个人无法完成的生产作业,可以以较少的资源耗费,获取较多的物质财富。
②管理是一个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如若没有科学的管理,现代企业和社会的分工协作就难以实现,比例和节奏更无法保证,社会生产必然陷入一片混乱。
③管理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素
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包括关系密切的两个方面:
a.物质文明的进步,即经济基础的现代化;
b.精神文明的进步,即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现代化。
3.管理状况的评价
(1)管理的最终结果——效益
管理是有目的、有目标的活动,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组织目标的实现状况。管理者可以从财务报表、统计报表、社会评价获得相关数据,通过实际达成的指标与目标值的比较来评判管理的总体水平(见表1-1)。
表1-1 管理状况评价表
(2)管理的效果——组织运行状态
组织能否实现预定目标,经常会受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管理的效果、管理作用的发挥程度,即组织运行状态来评价管理水平。
①资源配置状况
主要是考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根据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充分利用,是否存在瓶颈或冗余评价管理状况。企业资源配置状况可以利用以下指标来比较判定(见表1-2)。
表1-2 企业资源配置状况评价表
②工作秩序状况
主要是考察组织内活动能否自动正常运转,指挥是否灵便、各部门各岗位配合是否默契。可通过业务是否经常有冲突,或者各部门、各工序经常互相等待等情况来评价。
③组织氛围状况
重点考察组织氛围是否有利于组织内外合作,是否具有激励性。可以通过考察该组织倡导的价值观、考察管理层以及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他们对待客户的态度等等加以评判。
(3)管理运作——管理职能的履行状况
管理职能的履行状况可通过考察组织的计划、管理体制、激励政策、协调和控制体系判断管理状况。管理效果是管理职能运作质量的反映,改进管理必须通过改进管理操作来解决。可以参照的招标(见表1-3)。
表1-3 管理职能履行状况评价表
二、企业与企业经营管理
1.企业的性质与地位
(1)企业的性质
企业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专门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的营利性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①从事商业活动
企业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专门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的组织,通过与其他社会组织交易获得生存发展的资源。
②营利目的和风险性
a.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它要有相当的盈余,以便在产品开发、设备更新、人员培训、规模扩大等方面进一步投资,以适应生存发展的需要。
b.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管理具有很大的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责任,工作压力很大。
③自主性
自主性与企业营利和承担风险的要求有关。企业既然有自负盈亏的责任,就必须有自主经营决策的权利。
(2)企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①企业是现代社会的支柱,企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
②企业不仅为现代社会提供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解决劳动者就业的主要场所;
③企业是一个国家主要的创新平台,企业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2.企业的分类
(1)按企业经济功能分类
企业的主要经济功能就是能够为社会提供产品与服务。提供类似产品与服务的企业构成为某个产业与行业。
①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业、渔业、采掘业等;
②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建筑业等;
③第三产业,包括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通信邮电业、商业贸易业、旅游及服务业、教育培训业、文化娱乐业、咨询中介业等。
每一种产业又可划分为若干行业,行业不同,发展空间和竞争程度不同,盈利空间和经营风险也不同。
(2)按企业规模分类
按企业资产、员工人数等生产要素或营业规模,可以将企业分为:
①大型企业。大型企业资金雄厚、抗风险能力较强、设备齐全,有条件生产经营大型、复杂、尖端技术产品,或大规模生产标准产品,或对劳动对象进行深度综合利用加工。
②中型企业。中型企业的特点是人员少,技术专门化,适应变化能力较强,适合生产多品种、小批量或较大批量的单一标准产品,因其投资不多,建立较容易。
③小型企业。小型企业人员少,技术相对专门化,适应变化能力较强,适合生产小批量或较大批量的单一标准产品,投资少,但由于其经济实力不够雄厚,人才吸引力不强,难以抵御较大风浪。
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各国略有不同,我国针对不同行业,按照职工人数、销售额和资产规模对企业进行分类。企业规模不同,其生产经营特点及管理要求也有所不同。
(3)按企业资源要素结构分类
①劳动密集型企业
特点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较少,但用工以及手工作业较多,劳务费用对成本影响较大,工人技艺及熟练程度对生产效率有明显影响。分布在服装鞋帽、家电装配、建筑装修、工艺美术、零售等行业。
②资金密集型企业
特点是人均固定资产投入高,以机械化、自动化作业为主,占用资金多,建设周期长,品种调整较困难,职工队伍中设备维修人员所占比例较高。分布在钢铁、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以及大型交通运输、电力等基础性行业。
③知识密集型企业
以科技开发为主,以知识工作者为主要成员,对职工文化技能素质要求较高。特点是科技开发成果不确定性较大,风险及收益都高于一般企业。分布在计算机、生物工程、光纤材料、精密仪器、教育医疗等高科技行业。
(4)按产权及经营体制分类
①国有企业;
②集体企业;
③私有企业;
④混合所有制企业,包括国家与集体合办、国家与外商合办、集体与私人合办等多种形式。
3.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
(1)企业经营活动
法约尔最早区分了企业经营的活动,界定了经营和管理的关系。他把企业的全部活动分为6组,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本书作者将企业经营活动分为:
①技术活动
a.技术活动是指企业从事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设施布局、生产加工、货品管理、账务和信息处理等活动。
b.特点是工作者交互活动的对象没有生命、完全处于被动从属地位。这类活动的成效取决于工作者对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规律的掌握程度。
②商业活动
a.商业活动是指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活动,企业通过投入、产出获取利润。
b.特点是工作者交互活动的对象是企业外部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处于与工作者相互合作、平等竞争地位,只能通过谈判完成交易。
c.活动的成效不仅取决于工作者对社会技术经济规律和法律的掌握,而且取决于工作者对对方心理的把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③公共关系活动
a.特点是工作者交互活动的对象是相关利益机构或个人,但活动本身不具有交易性质。
b.活动的成效既取决于工作者对社会经济规律、法律的掌握,也取决于工作者对对方心理的把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④管理活动
a.特点是工作者涉及的是企业内部关系,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指挥员工。
b.活动的工作成效既取决于工作者对社会经济规律、法律的掌握,更取决于其人文技能的水平。
企业的竞争直接表现为技术能力、商业公关能力、管理能力的较量。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以上4种能力及相关资源的组合。
(2)企业经营管理的层次
企业经营管理大体可以分为3个层次(见图1-2),具体包括:
图1-2 企业经营管理的层次
①战略管理,是对企业长远发展和全局进行的管理,包括价值观和使命的管理、战略目标和方针的管理、经营体制的管理等;
②业务管理(职能管理),是贯彻企业战略所必须进行的业务层面的管理,从运营过程角度划分包括研究开发管理、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从经营要素角度划分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③基础管理或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为实施企业战略和开展业务而创造条件、提供依据的工作,包括管理规范的制定与贯彻、信息平台的建设两大部分。
三、企业管理学及管理学原理
1.企业管理学及其学科性质
企业管理学是研究企业管理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1)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按照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作用,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
①思维工具学科,以最抽象的方式探索物质和思维的关系及运动规律,为人们提供最一般的思维工具,即世界观与方法论;
②基础学科,以宇宙中某一种基本现象、基本运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运用思维工具学科提供的知识,探索该类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该种运动的客观规律;
③应用学科,以人类某一领域的社会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思维工具学科及某些基础学科提供的知识,研究该类实践产生良好效果的客观规律。
(2)企业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综合性学科,是指在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知识基础上建立的学科。绝大多数应用学科都属于综合性学科。企业管理学科赖以建立的基础学科主要包括:
①哲学
作为人类最高层次的科学,哲学影响人们对管理的目的、思维方式的认识。当代科学哲学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对管理学产生重大影响。
②经济学
经济学是对管理学影响最大的学科,人类的生存和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资源的合理利用。
③政治学和军事学
政治学中有关法制的观念、权力和等级制度、幕僚参谋制度、三权分立学说等至今成为管理学的重要依据,军事学如《孙子兵法》和近代战略理论提供了竞争取胜的许多法则。
④心理学、社会学与教育学
a.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首先将工业心理学引入管理;
b.管理是一种人际关系,因而有关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管理学中也得到了应用;
c.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学中的学习理论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⑤应用数学与工程技术学。
应用数学(如数理统计、运筹学)对管理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管理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3)企业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企业管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产生,距今不过100年左右。二战后,世界上掀起了管理热潮实践带动了科学的发展,实践带动了科学的发展,企业管理学在战后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2.企业管理学的学科体系
若不考虑其基础知识及外围知识,可用一个三维空间模型描述企业管理学的知识体系(见图1-3)。管理理论维、管理职能维与经营业务维相互交叉,构成3个知识层面。
图1-3 企业管理学的知识体系
(1)管理理论维
管理理论维是企业管理学中高度概括、综合及抽象的知识维,是下列知识的集合:
①管理范畴,即企业管理涉及的基本概念,如组织、管理及企业管理的概念,企业文化的概念,管理者的概念等,这些知识是建立企业管理学的基本单元。
②管理思想,是指导企业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如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系统管理和权变管理思想等。
③管理方法,是指企业管理中普遍应用的定量、定性方法,如企业诊断、系统分析、运筹学以及各种调查研究方法等。
管理范畴、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构成企业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
④管理学发展史和管理比较研究,是通过对企业管理及管理学纵向和横向的考察对比,研究企业管理及企业管理学的发展规律和趋势,研究各国不同类型企业管理的共性与个性。
(2)管理职能维
管理职能维是企业管理学中经过适度抽象的知识维,是企业管理各项业务中共有的职能,即下列知识的集合:
①计划知识,包括预测知识、决策知识、规划和目标管理知识等;
②组织知识,包括组织机制理论、法人治理知识、运营组织知识、流程设计知识、作业系统设计知识、职务设计知识等;
③激励和领导知识,包括组织行为知识,领导机制理论,激励途径、方法和原则等知识;
④协调知识,包括组织冲突、沟通机制、谈判策略、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⑤控制知识,包括控制机制理论、控制标准、过程监测、调节干预等方面的知识。
(3)经营业务维
经营业务维是企业管理学中最具体的知识维,是企业经营管理各业务领域,是下列知识的集合:
①科技开发业务管理知识,包括企业中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艺技术、标准化、情报档案等方面的管理知识;
②建设与运营管理知识,包括企业设施规划与建设、采购、生产计划与组织、运营控制、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③营销业务管理知识,包括市场调查、定价、促销、包装运输、用户服务、销售组织等方面的管理知识;
④财务管理知识,包括资金的筹措、分配、投资决策、财务控制、收益分配、审计等方面的管理知识;
⑤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和评价,人员的招录、培训、调配任用、绩效考核、薪酬奖惩、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管理知识;
⑥行政后勤事务管理知识,包括文秘、安全保卫、物业管理、职工生活服务、厂容美化等方面的管理知识。
企业管理的理论、职能和经营业务互相渗透、互相交织在一起。每一种管理业务都有相应的管理理论及职能手段,每一种管理职能也有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管理理论也不能完全脱离管理职能和具体的管理业务背景。
3.企业管理学原理
(1)企业管理学原理的基本命题
①企业管理学原理是指企业管理的根本依据和准则,是企业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其理论主要来源于企业管理的实践,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管理实践。
②企业管理原理的基本命题是要从总体上研究企业管理是什么即管什么,怎样管理好企业及为什么要这样管的道理。企业管理原理必须阐明:
a.企业管理的实质及基本任务;
b.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
c.企业管理的关键和重点;
d.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2)企业管理学原理的主要学派
①政治经济学学派
政治经济学学派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理解管理。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论”,认为管理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又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反映。企业管理的中心是生产管理及经济核算(体现监督)。
②过程学派
过程学派把管理看成是包括一系列特殊职能的过程。按照过程学派的观点,企业管理的关键就是搞好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③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把管理看成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人的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④系统学派
系统学派把管理看成是一种系统的设计和调控,从系统的观点考察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使各个系统和有关部门的相互联系网络更清楚,更好地实现企业总目标。
⑤决策学派
决策学派把管理看成是一种决策行为。西蒙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重点研究决策理论。
⑥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把管理看成是一个类似于工程技术,应该予以精确计划和严格控制的过程,因此也被称之为“技术学派”。
⑦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把管理看做是经验性很强的实务,主张通过大量研究主管人员的成败案例获得管理知识。
⑧权变学派
权变学派把管理看成一个根据企业内外环境选择和实施不同管理策略的过程,强调权宜应变。权变理论由于符合辩证法,生命力很强。
(3)企业管理原理体系
①系统管理原理
a.系统管理原理强调管理者应把企业视为复杂的社会技术经济系统,把企业管理视作对该系统的设计、构筑及运作过程。
b.管理者的任务是运用系统观点,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及系统管理模式,建立组织与环境,组织企业内部各部分相互促进的协调关系,实现企业系统的高效能、高效率。
②人本管理原理
a.人本管理原理强调管理者应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并把员工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及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及依靠群众办企业的指导方针。
b.制定全面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根据人的思想行为规律,抓好企业的思想文化建设,努力提高领导水平,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企业活力。
③管理职能原理
a.管理职能原理强调企业管理是协作劳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特殊社会职能和“器官”,企业管理是由一系列相互衔接的职能活动构成的。
b.管理者应当以计划为管理的第一职能,在搞好预测的基础上实行科学决策,通过组织职能形成实施计划的功能实体,并以信息为基本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达成预定的企业目标。
④科学管理原理
管理具有可以认识并用于实践的客观规律,因而是一门科学。管理者应当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管理规律及客观事物性质,遵循管理原则,制定和贯彻管理规范,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及效果。
⑤权变和创新管理原理
权变和创新管理原理强调管理是一项需要运用经验和技巧的实践活动。管理者必须从实际出发,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扬创新精神,灵活地选用管理模式及管理策略,及时组织管理变革,以适应管理目标及客观条件的变化,使企业不断发展。
(4)上述五原理被认为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原因
①它们都是回答“企业管理是什么”、“怎样管理企业才能成功”这两大基本问题的,但其角度有所不同。
②它们都是不可违背的管理的基本规律。
a.企业是一个系统,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系统设计、构造及调控的客观规律;
b.企业是以人为主体组成的特殊系统,人的思想、行为有自身的运动规律,管理自然不能违背;
c.管理必须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实现,而计划、组织、控制也有其自身规律;
d.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管理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同时又必须灵活权变,这些都是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
③它们都是当代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指导思想和管理哲学。
a.系统管理原理提出了如何认识企业,如何认识企业的宗旨、目的、整体功能机制,如何设定目标,如何分析评价企业,如何优化企业系统的指导思想和管理哲学;
b.人本管理原理提出了管理的主要对象,生产经营的主要动力,如何激励、协调社会系统的思想观念;
c.管理职能原理提出了管理是生产性劳动的思想,解决了管理通过何种途径和手段去实现的问题;
d.科学管理原理提出了管理是一门科学,在许多方面可以实现规范化的宝贵思想;
e.权变管理原理提出了在管理活动中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必须发挥管理者主观能动性及革新精神的思想。
④它们都是当代管理学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知识。
a.系统管理原理与权变管理原理是当代科学技术中最富生命力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复杂系统理论、系统工程方法在管理科学中的应用;
b.人本管理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行为科学、人才学在管理学方面的体现;
c.管理职能原理吸收了数千年人类在政治、军事、社会活动中的经验,把管理知识构筑成容易理解和应用的框架;
d.科学管理原理为我们指出认识和应用客观规律的方法,包括应用数学、信息工程等。
⑤它们都反映了当代企业管理成败的基本经验。
凡是遵循上述5个基本规律的企业,必定行进在成功之路上;反之,都有失败的记录。
上述5个基本原理基本处在管理理论的同一层面上,虽无法相互包容,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见图1-4)。
图1-4 企业管理五大原理的相互关系
下载地址:
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664.html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