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中南大学精神病学题库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18
标题: 中南大学精神病学题库
中南大学精神病学题库

[ 本帖最后由 wangshuo1688 于 2007-10-17 23:55 编辑 ]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18
题库目录


绪论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精神障碍的检查和诊断  


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心境障碍  


神经症与癔症  


应激与相关疾病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  


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儿童少年期行为情绪障碍  


躯体治疗  


心理治疗  


精神障碍的预防和康复  


精神疾病和法律相关问题

[ 本帖最后由 wangshuo1688 于 2007-1-27 09:44 AM 编辑 ]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22
选择题

(一)A型题
  1.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精神病学是生物医学的分枝学科 B.精神病学是行为医学的分枝学科
     C.精神病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枝学科 D.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枝学科
     E.精神病学是心理学的分枝学科
  2.当前广泛提倡的新的医学模式是
     A.生物医学模式 B.整体平衡模式 C.心理社会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社会文化模式
  3.一般认为,使用成瘾性物质后产生“快感”是由于
     A.突触间隙DA浓度升高 B.突触间隙NE浓度升高 C.细胞内NE水平升高 D.突触间隙5-HT浓度增加
     E.突触间隙DA水平降低
  4.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 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 B.精神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
     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 D.精神活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
     E.一般认为,人类是具有精神活动的唯一动物
  5.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A. 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 B.皮层下边缘系统DA功能低下
     C.5-HT系统功能亢进 D.5-HT系统功能低下 E.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不足
  6.关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以下说法哪项不对
     A. 脑的结构与化学活动处于变化之中 B. 从神经元到神经环路都可能存在
     C. 神经系统可塑性是行为适应性的生理基础 D. 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中都存在
     E.只存在于机体的发育阶段
  7.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的统计,精神障碍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比重为
     A.10.5% (中低收入国家);23.5%(高收入国家) B.8% (中低收入国家);15%(高收入国家)
     C.6% (中低收入国家);10%(高收入国家) D.15% (中低收入国家);30%(高收入国家)
     E.5% (中低收入国家);15%(高收入国家)
  8.有关心身疾病的描述,哪项不对
     A. 也称为心理生理疾病 B.是一组与心理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
     C.有器质性病变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 D.冠心病和消化性溃疡不属于心身疾病
     E.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对重要的作用
  9.以下精神障碍在全球疾病负担中排首位的是
     A.酒依赖 B.双相情感障碍 C.药物依赖 D.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碍 E.单相抑郁
  10.以下不属于心身医学研究范围的是
     A.把精神医学与行为医学的方法运用于躯体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之中
     B.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因素在疾病病原学、症状学、病程和预后中的相互作用
     C.提倡医疗服务的整体观念,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D.研究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其转归
     E.研究特殊的社会、心理因素与正常或异常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11.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
     B.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C.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D.可以引起心身疾病 E.与躯体疾病毫无关系
  12.关于精神病学与临床其他学科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躯体疾病的症状可以作为心理应激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
     B.各种躯体疾病均可影响大脑机能而出现精神症状
     C.临床上某些药物可导致精神异常
     D.精神疾病也可以伴随一系列的内脏和代谢功能紊乱
     E.精神异常也可以使某些药物的疗效下降

(二)B型题
     A.多巴胺(DA)
     B.5-羟色胺(5-HT)
     C.去甲肾上腺素(NE)
     D.γ-氨基丁酸(GABA)
     E.谷氨酸
  1.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可能与哪种神经递质功能亢进有关
  2.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可能与哪种神经递质功能低下有关
  3.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心境、食欲减退、昼夜节律紊乱、失眠等与哪种神经递质功能低下有关
  4.目前认为,新型抗抑郁药,如氟西汀主要是通过阻滞哪种神经递质的回收,产生抗抑郁作用
     A. 谷氨酸
     B.甘氨酸
     C.多巴胺
     D.乙酰胆碱
     E.脑啡肽
  5.属于兴奋性氨基酸的是
  6.属于抑制性氨基酸的是
  7.属于单胺类递质的是

(三)X型题
  1.可能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的因素有
     A.遗传因素 B.应激性生活事件 C.感染 D.人格特征 E.个人的特殊经历
  2.对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关系的正确理解包括
     A.心理因素可能是导致某些躯体疾病的原因
     B.心理症状可以是躯体疾病的结果
     C.心理因素可导致躯体症状
     D.心理因素和躯体疾病是各自独立的,没有任何关系
     E.任何躯体疾病的发生都与心理因素有关
  3.与精神障碍关系密切的神经递质包括
     A.兴奋性氨基酸 B.抑制性氨基酸 C.单胺类神经递质 D.神经肽 E.乙酰胆碱
  4.神经系统可塑性变化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A.宏观上可表现为脑功能的改变 B.突触数目的改变 C.神经化学物质的改变
     D.仅在中枢神经系统发生 E.微观上有神经元突触、神经环路的微细结构变化
  5.精神疾病的康复和社区服务的宗旨是
     A.功能训练 B.全面康复 C.重返社会 D.提高生活质量 E.完全治愈,不再复发
  6.新世纪精神病院的现代化前景是实行
     A.管理开放化 B.治疗多元化 C.院内园林化 D.室内家庭化 E.医疗、护理工作合并
  7.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包括
     A.应激性生活事件 B.情绪状态 C.人格特征 D.父母的教养方式 E.社会阶层和社会经济状况
  8.下列生活事件中能作为应激源的是
     A. 离婚、丧偶等家庭危机 B.学校与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关系紧张
     C.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D.战争、移民等社会事件 E.个人的某种特殊遭遇



  填空题  

  1.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枝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的______、_______、______、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______和______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改变,伴有_______和/或_______。
  3.21世纪是“___”的世纪,世界卫生组织也在积极倡导和推进全球性的“______”研究计划,其中包括________与________及_________。
  4.J.Olds应用颅内________,即植入一根与杠杆相连的细电线至鼠脑,发现______与______是“犒赏中枢”。
  5.医学心理学是以医学为对象形成的应用心理学分支,研究_______在人体_______和________及其转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规律。
  6.行为医学是一门将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________和_______整合起来,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的边缘学科。
  7.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的信号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脑内常见的神经递质可大致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神经递质与相应______结合产生生物效应。
  8.人格可以定义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总的_______和_________,此特征相对稳定并可预测。
  9.人格障碍是指性格自幼就明显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害人害己的程度。
  10.__________和_________在精神障碍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作用,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人类行为。



  简答题

一、简述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答:大脑是一切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均由大脑调控。正常的大脑功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异常的大脑功能与结构可能导致精神活动的异常。大脑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形成了神经环路,构成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结构基础,脑通过不同环路处理信息,并对所处理的信息进行整合,并结合与之有关的触觉、听觉体验,既往的经历、记忆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觉体验。神经递质在这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然后通过第二、第三信使系统调节其效应的时程和强度。体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脑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神经递质和受体分布,参与不同的精神活动。大脑还具有可塑性,从宏观和微观上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从而影响整个精神活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精神活动的影响。

二、如何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理解精神疾病?
    答:精神障碍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学易感性是必要因素,但不能足以说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全部过程;心理、社会因素可能是必要因素,但也不足以解释全部的病因。由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心理的、社会文化的东西通过记忆、学习等会使大脑的结构、化学和神经活动不断发生变化。
应激性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均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既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也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还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导致心身疾病。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23
多选题及填空题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A型题
     1.D 2.D 3.A 4.C 5.A 6.E 7.A 8.D 9.E 10.D 11.E 12.E
     B型题
     1.A 2.A 3.B 4.B 5.A 6.B 7.C
     X型题
     1.ABCDE 2.ABC 3.ABCDE 4.ABCE 5.ABCD 6.ABCD 7.ABCDE 8.ABCDE
二、填空题
     1.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预防
     2.情绪,认知,行为,痛苦体验,功能损害
     3.脑,脑10年,精神病学,神经病学,老年医学
     4.自我刺激法,VTA,NAs
     5.心理因素,健康,疾病
     6.行为科学技术,生物医学技术
     7.小分子,大分子,受体
     8.情绪,行为特征
     9.偏离正常,适应不良
     10.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24
选择题

(一)A型题
  1.感知的定义为
     A.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B.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被意识到的过程
     C.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D.客观刺激作用于人脑的过程 E.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引起错觉的常见因素为
     A.感觉条件差 B.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 C.疲劳 D.谵妄状态 E.以上都对
  3.关于幻觉的定义为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E.缺乏客观刺激时的思维过程
  4.不一定有诊断意义的听幻觉为
     A.争论性幻听 B.评论性幻听 C.命令性幻听 D.原始性幻听 E.内容为指责、辱骂的听幻觉
  5.听幻觉最常见于
     A.躁狂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强迫症
  6.病人对幻觉的反应有
     A.恐惧、愤怒及敌对 B.否认、隐瞒 C.无所谓 D.愉快 E.以上都对
  7.正常思维一般都具有
     A.目的性 B.连贯性 C.逻辑性 D.实践性 E.以上都对.
  8.下列哪项不属于思维形式障碍
     A.思维迟缓 B.思维散漫 C.病理性赘述 D.思维中断 E.牵连观念
  9.关于思维迟缓,下列哪个说法较正确
     A.是强迫症的典型症状 B.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C.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D是癔症的典型症状 E.是癫痫的典型症状
  10.关于思维奔逸,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B.是躁狂症的常见症状
     C.是反应性精神病的典型症状 D是神经衰弱的常见症状
     E.是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
  11.病人原先无任何精神异常,某次听广播时突然坚信播音员在说他,而他的生活经历与当时的广播内容并
     无明显联系。这病人可能的症状为
     A.听幻觉 B.原发性妄想 C.继发性妄想 D.思维散漫 E.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12.一个人的意志强弱主要取决于
     A.行为 B.情感 C.思维 D.智能 E.感知觉
  13.精神疾病中自杀最多的疾病是
     A. 神经衰弱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强迫症
  14.关于自知力以下哪项正确
     A.自知力就是指病感 B.自知力是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C.神经症患者都有自知力 D.重性精神病患者都没有自知力
     E.有自知力的病人较没有自知力的病人预后好
  15.刻板言语常见于
     A.强迫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器质性精神病 E.癔症
  16.意志增强常见于
     A.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B.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C.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D.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E.慢性精神分裂症
  17.影响识记的主要因素为
     A.注意力不集中 B.思维散漫 C.情感高涨 D.脑部器质性疾病 E.情绪低落
  18.在记忆过程中,与保存有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A.注意力不集中 B.脑部器质性疾病 C.情绪因素 D.思维障碍 E.躯体疾病
  19.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部分或全部不能再现以往的经验称为记忆错误
     B.由于再现的失真而引起的记忆障碍称为遗忘
     C.病人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亲身经历的记忆称为错构
     D.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具体时间,具体人物或地点上搞错了,称为错构
     E.病人把从未见过的人当作熟人或朋友认识,称为虚构
  20.关于虚构,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虚构的内容固定不变 B.虚构的内容经常改变 C.虚构是病理性谎言
     D.虚构常见于人格障碍 E.虚构就是错构
  21.谵妄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A.情感障碍 B.思维障碍 C.行为障碍 D.记忆障碍 E.意识障碍
  22.谵妄的特点是
     A.有幻觉 B.有错觉 C.有定向障碍 D.意识障碍 E.以上都对
  23.谵妄常由下列哪种疾病引起
     A.抑郁症 B.躁狂症 C.精神分裂症 D.感染中毒 E.癔症
  24.谵妄时最多见的幻觉是
     A.听幻觉 B.视幻觉 C.味幻觉 D.触幻觉 E.嗅幻觉.
  25.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谵妄病人不会发生冲动或自伤行为 B.谵妄病人的视幻觉多为非恐怖性
     C.谵妄病人没有定向障碍 D.谵妄病人不会产生被害妄想
     E.谵妄病人突然变得安静,说明病情可能加剧
  26.痴呆综合征又称为
     A.急性脑病综合征 B.谵妄综合征 C.慢性脑病综合征 D.遗忘综合征 E.行为紊乱综合征
  27.慢性脑病综合征一般不出现的精神障碍是
     A.记忆障碍 B.思维障碍 C.人格障碍 D.意识障碍 E.情绪障碍
  28.遗忘综合征是
     A.一种选择性或局限性认知功能障碍 B.一种广泛性认知功能障碍
     C.一种半侧脑认知功能障碍 D.一种严重思维障碍 E.由于酒精中毒引起
  29.一个病人意识清晰,有嗜酒史,智能相对良好,但有近事记忆障碍及言谈虚构倾向,该患者最可能的综
     合征是
     A.谵妄综合征 B.酒中毒性幻觉症 C.酒中毒性妄想症 D.痴呆综合征 E.遗忘综合征.
  30.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于
     A.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B.躁狂症 C.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D.谵妄状态 E.药物中毒
  31.病人呆坐于一旁,对医生的任何提问均不作回答,医生让其开口喝水时,患者却双唇紧闭,扭头逃避面前
     的杯子,该患者的症状可能是
     A.缄默症 B.主动违拗 C.被动违拗 D.木僵 E.作态
  32.查房时,医生叫患者抬起双手以观察是否有震颤,随后叫患者放下双手并询问其他的问题,然而患者继续
       重复刚才的动作,直至反复多次后才开始回答问题。该患者的症状可能是
     A.强制性动作 B.强迫性动作 C.持续性动作 D.刻板动作 E.模仿动作
  33.意识障碍的重要标志是
     A.反应迟钝 B.情感淡漠 C.定向力障碍 D.记忆力障碍 E.注意力集中困难
  34.急性脑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是
     A.记忆障碍 B.人格障碍 C.意识障碍 D.睡眠障碍 E.情绪障碍
  35.慢性脑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是
     A.人格障碍 B.情绪障碍 C.智能障碍 D.意识障碍 E.睡眠障碍
  36.患者认为呆在身旁的妻子并不是她真的妻子,而是一个极其像她妻子的人或者是一个冒充她妻子的骗子
      该患者可能患有
     A.替身综合征 B.替身错觉症 C.否定妄想综合征 D.遗忘综合征 E.幻觉妄想综合征
  37.关于思维破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思维联想松弛,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外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
     B.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患者可能说出或写出完整的句子,但各句之间缺乏联系,变成词句的堆积
     C.患者意识模糊,说出的话令人难以理解,句子之间缺乏联系,缺乏主题
     D.患者思维联想迂回曲折,枝节较多,对一些细节容易作详细的描述,难以打断及纠正
     E.患者思维过程突然中断,片刻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与前面的话题无任何联系
  38.最常见的幻觉为
     A.幻听 B.幻视 C.幻触 D.幻味 E.幻嗅
  39.病人经常感到生殖器痒痛不适,似有小虫子在爬动,经过皮肤科反复检查却未发现任何异常,对于医
       生的解释患者拒绝接受。这种症状最可能是
     A.内脏性幻觉 B.内感性不适 C.幻触 D.错觉 E.躯体化症状
  40.病人感到脑内有一“智囊团”,该“智囊团”能发声,并经常告诉患者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这种
       症状属于
     A.错觉 B.假性幻觉 C.思维被插入 D.思维被广播 E.被控制感
  41.窗前落下一片纸屑,病人突然意识到有人在散发传单陷害自己,这病人可能的症状为
     A.反射性幻觉 B.机能性幻觉 C.心因性幻觉 D.原发性妄想 E.继发性妄想
  42.病人感到周围环境变得灰蒙蒙一片,没有生气,似乎隔着一层膜,这种症状最可能为
     A.幻觉 B.非真实感 C.交替人格 D.双重人格 E.意识朦胧状态
  43.病人对言语性幻听显得无所谓,说明病人最可能处于
     A.疾病早期 B.疾病中期 C.疾病盛期 D.疾病慢性期 E.以上都对
  44.思维贫乏
     A.是急性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B.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C.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 D.是躁狂症的常见症状 E.是焦虑症的常见症状
  45.医生问病人为什么住院了,病人答道:“我有2个孩子,红桃代表我的心,你放开手,是计算机病毒,
      保养自己……”,这属于什么症状
     A.思维奔逸 B.病理性赘述 C.刻板言语 D.持续言语 E.思维破裂
  46.脑内突然涌现出大量异己的奇怪念头,病人对此也感莫名其妙,且不能控制,这种症状可能是
     A.思维奔逸 B.思维散漫 C.强制性思维 D.强迫性思维 E.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47.关于妄想以下哪项正确
     A.妄想都是与事实不相符的信念 B.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C.妄想是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的信念 D.妄想是一种坚信不疑的信念
     E.妄想与患者的文化水平、社会背景相称
  48.超价观念
     A.常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B.有一定的性格基础 C.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及需要
     D.可以通过解释减轻或消失 E.以上都对
  49.下列哪种妄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少见
     A.被害妄想 B.关系妄想 C.物理影响妄想 D.嫉妒妄想 E.自罪妄想
  50.对精神分裂症常出现的意志障碍的描述,哪项不妥
     A.意志增强 B.意志减退 C.意志缺乏 D.矛盾意向 E.意志坚强
  51.随境转移主要见于
     A.精神分裂症 B.神经衰弱 C.疑病症 D.躁狂症 E.精神发育迟滞
  52.界限性遗忘常见于
     A.脑外伤 B.颅内器质性疾病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心境障碍
  53.遗忘综合征少见于
     A.慢性酒精中毒 B.颅脑损伤 C.脑动脉硬化症 D.中毒性脑病 E.精神分裂症
  54.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面对不利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称为恐惧
     B.面对不利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称为惊恐发作
     C.面对不利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称为抑郁
     D.面对不利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称为情绪不稳
     E.面对不利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称为情感幼稚
  55.木僵不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反应性精神障碍 D.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E.焦虑症
  56.违拗症多见于
     A.抑郁症 B.神经衰弱 C.恐惧症 D.精神分裂症 E.强迫症
  57.腊样屈曲常在什么基础上发生
     A.木僵 B.违拗症 C.情感淡漠 D.情绪不稳 E.情绪高涨
  58.关于意识朦胧状态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A.意识范围狭窄 B.意识清晰度的下降 C.可有欣快、焦虑等情绪症状
     D.可有片断幻觉、妄想及冲动行为 E.注意力一般不受影响
  59.关于紧张症的正确说法是
     A.在意识障碍的基础上发生 B.指紧张性木僵 C.包括紧张性木僵及紧张性兴奋
     D.事后不能回忆 E.是指情绪的焦虑不安
  60.刻板言语或动作主要见于
     A.癔症 B.强迫症 C.精神分裂症 D.器质性精神障碍 E.躁狂症
  61.关于病态焦虑的描述,哪项不对
     A.主观感觉紧张不安、顾虑重重 B.可以出现自主神经症状
     C.可以出现濒死感、失控感及呼吸困难 D.可见于恐惧症 E.焦虑的对象常为现实中的人和事
  62.正常遗忘的规律为
     A.遗忘的发展总是由近事遗忘逐渐发展为远事遗忘
     B.遗忘的发展总是由远事遗忘逐渐发展为近事遗忘
     C.近事遗忘和远事遗忘同时受损 D.近事及远事都不易回忆 E.无明显规律
  63.关于假性痴呆的说法,哪项不对
     A.常有强烈的精神创伤刺激 B.可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障碍
     C.可见于抑郁症 D.一般预后较好
     E.假性痴呆如不及时治疗常会变成真性痴呆
  64.作态主要见于
     A.抑郁症 B.精神分裂症 C.躁狂症 D.强迫症 E.器质性精神病

(二)X型题
  1.医生在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异常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A.纵向比较,与其过去的一贯表现相比较
     B.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比较,差别是否具有显著性,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一般限度
     C.应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进行分析
     D.结合当事人所处的具体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E.精神症状是否持续存在,随时随地地表现出来
  2.研究精神症状的科学称为
     A.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B.精神病理学 C.行为医学 D.属于现象学范畴 E.精神毒理学
  3.每一精神症状均有明确定义,并具有以下特点
     A.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控制 B.症状是否出现可以受意识控制
     C.症状可以通过转移的方法使其消失 D.症状内容与周围环境不相称
     E.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4.常见感知觉障碍有
     A.错觉 B.幻觉 C.妄想 D.超价观念 E.感知综合障碍
  5.造成视错觉的常见原因
     A.光线不足 B.恐惧、焦虑、期待等情绪因素 C.疲劳 D.意识障碍 E.记忆障碍
  6.关于真性幻觉及假性幻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性幻觉的形象鲜明生动 B.假性幻觉的形象鲜明生动
     C.真性幻觉不是通过感官获得的,如存在脑内或肚子内
     D.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假性幻觉更有诊断价值
     E.无论是真性幻觉还是假性幻觉,患者都会坚信不疑,并可能表现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
  7.关于机能性幻觉与反射性幻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
     B.反射性幻觉是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涉及该器官的幻觉
     C.机能性幻觉及反射性幻觉均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D.反射性幻觉是指在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幻觉内容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E.常见的机能性幻觉是机能性幻听
  8.关于感知综合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患者对客观事物不能感知 B.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个别属性产生错误的感知
     C.感到某亲人的面部大小及比率发生了变化,该症状属于感知综合障碍
     D.感知综合障碍最常见于癫痫及抑郁症
     E.常见的感知综合障碍有视物变形症、空间知觉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及非真实感
  9.幻嗅常见于
     A.精神分裂症 B.强迫症 C.躁狂症 D.颞叶癫痫 E.癔症
  10.关于内感性不适与内脏性幻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感性不适的性质及部位明确 B.内脏性幻觉的性质及部位明确
     C.内感性不适常可继发于疑病观念 D.内感性不适属于知觉障碍
     E.内感性不适及内脏性幻觉均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
  11.正常思维一般都具有
     A.目的性 B.连贯性 C.表达性 D.逻辑性 E.实践性
  12.思维障碍可分为
     A.思维形式障碍 B.思维属性障碍 C.思维逻辑障碍 D.思维内容障碍 E.先占观念
  13.下列哪些属于思维形式障碍
     A.思维奔逸 B.幻想 C.思维散漫 D.词语杂拌 E.被害妄想
  14.关于思维奔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 B.属于联想数量增多,速度加快,内容丰富
     C.患者语速较快,说话的主题较易随环境而改变 D.可有音韵联想及字意联想
     E.多见于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15.关于思维迟缓和思维贫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思维迟缓常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 B.思维贫乏常见于抑郁症
     C.思维迟缓是联想的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 D.思维贫乏是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和词汇缺乏
     E.思维迟缓及思维贫乏的患者均可出现言语动作的减少
  16.关于思维散漫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 B.回答问题不切题,给人一种交流困难的感觉
     C.思维散漫严重时,可表现为思维破裂或词语杂拌
     D.思维散漫是联想枝节过多,停滞不前,过分详尽地描述细节问题
     E.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及严重的躁狂症
  17.关于病理性赘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 B.枝节联想过多,停滞不前,过分详尽描述细节问题
     C.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D.常见于抑郁症 E.常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
  18.常见的思维逻辑障碍有
     A.思维中断 B.象征性思维 C.语词新作 D.思维被扩散 E.逻辑倒错性思维
  19.关于强制性思维与强迫性思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迫性思维是指脑内突然涌现出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
     B.强迫性思维是指脑内反复想同一个问题,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
     C.强迫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可出现强迫性思维
     D.强制性思维是强迫症的特征性症状
     E.强制性思维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20.关于象征性思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概念转换 B.象征性思维都是病态的 C.常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
     D.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E.常见于躁狂症
  21.关于妄想的含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病理性信念 B.妄想就是幻想 C.妄想具有群体特性
     D.妄想均以患者为中心,妄想内容涉及患者本人
     E妄想带有的时代色彩,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不同
  22.下面关于妄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相符 B.病人对妄想坚信不疑,治疗无效
     C.妄想可通过解释等心理治疗消失 D.妄想可影响病人的情感及行为
     E.妄想是个别的心理现象,具有个人特性
  23.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妄想有
     A.被害妄想 B.夸大妄想 C.影响妄想 D.钟情妄想 E.关系妄想
  24.关于思维属性的妄想有
     A.思维插入 B.思维中断 C.思维被抽取 D.思维被广播 E.思维鸣响
  25.关于超价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病理性信念 B.是一种片面而偏激的观念,明显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心理活动
     C.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D.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及现实基础,内容比较符合客观实际或情感需要
     E.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6.下列哪些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A.思维插入 B.思维被抽取 C.思维被广播 D.被控制感 E.夸大妄想
  27.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木僵时,常发生
     A.蜡样屈曲 B.思维中断 C违拗症 D.空气枕头 E.意识障碍
  28.关于情绪、情感、激情及心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情绪与情感在精神医学中常作为同义词
     B.情感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之而产生的相应的内心体验
     C.情感是一种较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
     D.通常所说的情感障碍就是指心境障碍
     E.激情是指一种突然产生的强烈而猛烈的情感,持续时间较短
  29.情感障碍中属于情感性质改变的有
     A.情绪不稳 B.情感淡漠 C.情感高涨 D.情感低落 E.恐惧
  30.情感障碍中属于情感稳定性改变的有
     A.易激惹 B.恐惧 C.焦虑 D.情感不稳 E.情感幼稚
  31.情感障碍中属于情感协调性改变的有
     A.情感淡漠 B.情感幼稚 C.情绪不稳 D.情感倒错 E.焦虑
  32.关于情感淡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面部没有表情 B.指对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事情漠不关心
     C.指患者内心体验减弱或缺乏 D.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E.常见于抑郁症
  33.下列哪种情绪障碍时常可出现心悸、胸闷、手抖等自主神经症状
     A.焦虑 B.情感高涨 C.情感低落 D.恐惧 E.易激惹
  34.引起恐惧的常见原因有
     A.特定物体 B.动物 C.空旷的广场 D.幻觉 E.妄想
  35.关于易激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B.指因小事而引起较强烈的情感反应
     C.常见于疲劳状态及人格障碍 D.可见于躁狂症及精神分裂症
     E.一般持续时间长
  36.关于意志减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指意志活动减少 B.是指遇事犹豫不决反复考虑
     C.常与情感淡漠或情绪低落有关 D.常见于抑郁症
     E.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常见
  37.意志减弱通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A.思维散漫 B.情感淡漠 C.焦虑症 D.情绪低落 E.情绪高涨
  38.常见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包括
     A.木僵 B.模仿动作 C.蜡样屈曲 D.思维迟缓 E.缄默症
  39.木僵常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神经衰弱 D.某些脑器质性疾病 E.急性反应性精神病
  40.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状态常见于
     A.精神分裂症 B.躁狂症 C.谵妄状态 D.痴呆 E.抑郁症
  41.影响记忆的主要因素有
     A.情绪因素 B.注意力 C.脑部器质性疾病 D.外界刺激或环境的干扰 E.意识状态
  42.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 B.保持 C.遗忘 D.再认 E.回忆
  43.关于遗忘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遗忘是指识记、保持及再认过程均出现障碍 B.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历
     C.逆行性遗忘是指不能回忆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
     D.遗忘是不可逆的
     E.多见于脑部病变,如外伤或急性脑血管疾病
  44.关于错构和虚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错构是记忆的错误 B.虚构是记忆的错误 C.错构内容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且叙述内容多变
     D.虚构内容易受暗示的影响 E.错构及虚构均可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45.遗忘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
     A.近事记忆障碍 B.错构 C.虚构 D.遗忘 E.时间定向力障碍.
  46.关于注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注意是指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于一定对象的过程 B.主动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C.被动注意是由外界刺激被动引起的注意 D.注意减退仅指主动注意兴奋性减弱
     E.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注意增强
  47.病人处于谵妄状态时,常有下列哪些症状
     A.带有恐怖内容的幻视 B.不协调性兴奋 C.往往呈现昼重夜轻的变化 D.可以呈现思维破裂
     E.多数患者的自我定向力保存而对周围环境定向力丧失
  48.慢性脑病综合征常见的症状为
     A.意识障碍 B.注意障碍 C.智能减退 D.人格改变 E.记忆减退
  49.关于Ganser综合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痴呆 B.属于假性痴呆 C.对简单的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
     D.对某些复杂问题可以自己解决 E.预后较差
  50.常见的睡眠障碍有
     A.入睡困难 B.早醒 C.嗜睡 D.昏睡 E.易醒且醒后入睡困难
  51.对于自知力的完整理解包括
     A.是指患者对于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B.自知力缺乏是重性精神病常有的表现
     C.重性精神病都没有自知力 D.自知力就是有病感 E.神经症患者自知力都完整


简答题

一、如何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异常?
    答:需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的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是否有明显改变;②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一定限度;③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所处的具体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避免主观片面。

二、如何理解感觉、知觉及感知综合障碍?
    答:感觉是指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形状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某一事物的不同属性在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所形成的总的整体印象。如果感觉或知觉体验与外界客观事物或事实不相符,则分别称为感觉障碍或知觉障碍。感知综合障碍是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正确感知,如知道是某个人或某种动物等,但对该客体的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颜色、形状、距离、位置等,却产生错误的感知。

三、如何理解内感性不适、幻触与内脏性幻觉?
    答:内感性不适属于感觉障碍,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服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蚁爬感、游走感、挤压牵拉感,常部位不明确,性质模糊甚至多变,多见于各类神经症、躯体化障碍、抑郁状态及精神分裂症。幻触,又称皮肤与粘膜幻觉,患者可清晰感到皮肤或粘膜上有某种异样感觉,如虫爬感、针刺感,也可有性器官接触感,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障碍。内脏性幻觉属于知觉障碍,是指患者感到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异常体验,如肠扭转、肺扇动、肝破裂等,部位及性质比较明确,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及被害妄想等伴随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

四、何谓幻觉?常见的幻听分为哪几类?
    答:幻觉是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之一。幻听既有言语性幻听,也有非言语性幻听,临床上常见的是言语性幻听,具有诊断意义。依据幻听内容,常可分为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及命令性幻听。幻听常可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

五、简述真性幻觉及假性幻觉的鉴别要点。
    答: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可分为真性幻觉及假性幻觉。真性幻觉的幻觉形象鲜明生动,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病人常叙述是亲眼所见或亲耳听见的,因而常常坚信不疑,并对幻觉作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假性幻觉的形象不够鲜明生动,且存在于主观空间,如脑内或体内,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假性幻觉更具有诊断价值。

六、简述机能性幻觉与反射性幻觉的鉴别要点。
    答:机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并存,如患者在听见闹钟声音的同时听见有人议论自己,常见的是机能性幻听。反射性幻觉是指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如听见广播声音的同时看到播音员站在自己面前。

七、正常人思维具有哪些特征?
    答:思维是指人们将感知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然后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整个心理过程。正常人思维具有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及实践性。

八、简述思维迟缓、思维贫乏及思维中断的鉴别要点。
    答:思维迟缓是指联想抑制和困难,联想的速度减慢及数量减少,患者自感思考费力,反应慢,脑子不灵了,记忆力及注意力减退,客观上表现为言语缓慢、语量减少、声音低微、行为动作反应迟缓,常见于抑郁症。思维贫乏是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和词汇的贫乏,患者自感脑子空洞无物,没什么东西可想,患者常沉默少语,谈话内容空洞单调,回答问题简单,甚至对一切问题都回答不知道,常伴有情感及意志行为的变化,多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发育迟滞。思维中断是指联想过程的中断,患者在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九、如何理解妄想?
    答: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妄想具有以下特征:①病理性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②妄想内容以患者为中心,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患者的个人利害有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④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十、简述妄想的分类及其临床特点。
    答:妄想按其起源及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发性妄想及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常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及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包括突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常在疾病的早期出现,结构不太系统,逻辑性差,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价值。继发性妄想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的妄想,或是在某些妄想基础上产生的另一种妄想,一般较原发性妄想系统,有一定逻辑性,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按妄想的结构可分为系统性妄想和非系统性妄想。系统性妄想是指妄想内容前后相互联系、结构严密、逻辑性较强的妄想;反之则称为非系统性妄想。
    临床上通常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常见的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及嫉妒妄想等。

十一、试述妄想与超价观念的鉴别要点。
    答: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虽然病理性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仍坚信不疑,并影响患者的情感及行为,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等疾病,解释不能使患者改变想法,常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这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明显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心理活动,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及现实基础,而没有逻辑推理错误,解释、环境的变化或时间的变化可以使患者改变想法,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障碍。

十二、试述常见原发性妄想的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答:原发性妄想不是建立在感知觉障碍基础上,也不是认识和领悟能力障碍,而是一种直接的、突然的、无中生有的、十分明显的、坚信不疑的妄想体验。包括妄想心境、妄想知觉、妄想表象及突发性妄想等。妄想心境是指患者突然产生一种情绪,感到周围发生了某些变化,这些变化与他有关,患者因此出现焦虑紧张、惶恐不安;妄想知觉是指患者对正常出现的知觉体验突然赋予妄想性意义,正常知觉与妄想性意义之间无法联系,且无法理解;妄想表象是指患者突然产生一种记忆表象,接着对之赋予一定的妄想性意义;突发性妄想是突然产生的一种妄想,令人无法理解。原发性妄想体验仅见于妄想开始形成之时,妄想一旦形成,经过推理演绎可派生成若干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体验也即消失。原发性妄想体验常见于急性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及中毒性精神障碍。

十三、如何理解注意及注意障碍。
    答:注意是指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于一定对象的过程。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和保持性特点;注意的集中性使注意的对象鲜明而清晰。注意可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主动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指对现实目标的主动指向及集中的精神活动,与个人的思想、情感、兴趣及既往体验有关。被动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由于外界或内在的刺激而引起的被动的指向及集中,没有自觉的目标,不需任何努力就能实现。
    注意障碍可分为:①注意强度方面的障碍:注意增强及注意减弱;②注意范围方面的障碍:注意狭窄及随境转移;③注意稳定性方面的障碍:注意涣散及注意固定。

十四、简述遗忘的常见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答:遗忘是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历,常可分为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及界限性遗忘。顺行性遗忘是指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常常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经历所致,如脑震荡及脑挫伤患者。逆行性遗忘是指不能回忆紧接着疾病发生前一段时间的经历,也常见于脑外伤及急性脑血管疾病。上述两种遗忘阶段的长短及预后与外伤的严重程度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界限性遗忘,又称为心因性遗忘,是指把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遗忘的发生常与强烈的精神刺激及情绪的波动有关,遗忘的内容具有高度选择性,常与强烈的恐惧、愤怒及羞辱的情景及场面有关,多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病。

十五、试述错构及虚构的鉴别要点。
    答: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将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在发生时间、地点或人物上出现错误记忆,并自以为是,信以为真,患者对于张冠李戴的事情常有生动的描述,并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常见于脑外伤、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动脉硬化症等。虚构是指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填补记忆缺损,常在严重记忆障碍的基础上产生,患者也常常不能记住虚构的内容,因而内容是多变的,并且易受环境及交谈者影响,可以利用交谈者提供的各种素材,结合记忆的残余构成虚幻的故事,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是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十六、何谓遗忘综合征?
    答:遗忘综合征又称为科萨科夫综合征(Korsakov\'s syndrome),它的特点是近记忆障碍(识记)、顺行性遗忘或逆行性遗忘、虚构或错构、定向(尤其时间定向)障碍。没有明显的意识障碍或严重智能障碍。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十七、试述智能障碍的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答:智能障碍可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及痴呆两大类型。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先天性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感染、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中毒或缺氧等因素,使大脑正常发育受阻或发育不良,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阶段,随年龄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并伴有明显的社会适应障碍。
    痴呆是一组综合征,是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及人格的全面受损,通常发生于大脑发育成熟以后(18岁以后),其发生具有脑器质性病变基础,临床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受损,抽象、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及计算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行为症状及精神症状,根据病变的性质及所涉及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性痴呆及部分性痴呆。

十八、何谓假性痴呆?常见的假性痴呆有哪些?
    答:假性痴呆是指在某种特殊的心理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无明显脑器质性损害的证据。常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病,一般预后较好。常见类型有:①刚塞综合征: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即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也可出现一些愚蠢幼稚行为,但对某些复杂问题反能正确解决;②童样痴呆:以行为幼稚、模仿幼儿的言行为特征,如成人表现出儿童稚气的样子,学着幼童讲话的语态声调,逢人就称阿姨、叔叔;③抑郁性假性痴呆:指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性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功能降低,表现出类似痴呆早期症状,如计算能力、记忆力、理解判断能力下降、缺乏主动性,但患者有明显抑郁体验可予以鉴别,抑郁缓解后智能可完全恢复。

十九、如何理解定向力?
    答:定向力是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以及对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前者称为周围环境的定向力,后者称为自我定向力。时间定向包括对当时所处时间的认识及年、月、日的认识;地点定向是指对所处地点的认识,包括街道、楼层及毗邻关系等;人物定向是指辨别周围环境中人物的身份及其与患者的关系;自我定向包括对自己姓名、性别、年龄及职业等状况的认识。定向障碍多见于症状性精神病或脑器质性精神病有意识障碍或严重痴呆时。此外,精神病人尚可出现双重定向,即对周围环境的时间、地点、人物出现双重体验,其中一种体验是正确的,而另外一种体验与妄想有关,是妄想性判断或解释。

二十、如何理解情绪、情感、激情及心境?
    答:情感(affect)及情绪(emotion)在精神医学中常作为同义词,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之而产生的相应的内心体验,情感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原始的、低级的情感逐渐发展成为复杂、高级的情感,原始情感常与本能欲望有关,而高级情感是人类特有的。激情是指突然产生的、猛烈而爆发的情感,如愤怒、狂喜、绝望等。心境(mood)是指一种较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它是一段时间内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通常所说的情感障碍就是指心境障碍。

二十一、试述焦虑与恐惧的异同点。
    答:焦虑(anxiety)是指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或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在缺乏相应客观因素或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患者感到顾虑重重,紧张不安,来回走动,搓手顿脚,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可出现濒死感、失控感、呼吸困难等,常见于焦虑症、恐惧症及更年期精神障碍等疾病。
恐惧(phobia)是指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病态的恐惧是一类不以人意志愿望为转移的恐惧情绪,病人会对一些本身不具有威胁性的物品、环境或活动产生一种极度紧张恐惧的心情,虽然患者能意识到这种恐惧感是没有必要的,但无法摆脱,并出现明显的回避行为,常见于恐惧症,也可见于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恐惧症患者常有明显的焦虑,且焦虑程度较重,脱离恐惧对象后,焦虑情绪会减轻。

二十二、简述情感低落与情感淡漠的鉴别要点。
    答:情感低落与情感淡漠的患者均可表现为言语动作的减少、兴趣减退、意志减退及人际关系的疏远,但两者的本质不同。情感低落是负性情感增强的表现,患者外部表情愁苦,双眉紧锁,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内心深感痛苦,悲观绝望,觉得一无是处,甚至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常伴有明显的思维迟缓,言语动作的减少,以及食欲减退、早醒等生物学症状,常见于抑郁症,也可见于反应性抑郁及更年期抑郁。
情感淡漠是情感反应的减弱或缺乏,患者外部表情冷淡呆板,内心对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自身前途及周围发生的事情均漠不关心,熟视无睹,与周围环境失去情感上的联系,它是精神分裂症晚期常见的症状,也可见于痴呆病人。

二十三、如何理解情感高涨与欣快?
    答:情感高涨是正性情感增强的表现,表现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心情特别愉快,自我感觉极其良好,言语动作增多,思维敏捷,这种情感的高涨有时不稳定而表现为易激惹性,并且患者的乐观情绪具有感染性,可引起周围人的共鸣,常见于躁狂症。欣快的表现有时与上述类似,但欣快一般是脑器质性疾病出现的快乐心情,患者常有一定的智能障碍,因而患者的外部表情常给人一种呆傻、愚蠢的感觉,表现比较单调刻板,并不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

二十四、如何理解意志的概念?常见的意志障碍有哪些?
    答: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与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及行为紧密相连而又相互影响,认识活动是意志的基础,情感活动可能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或阻力。意志具有指向性,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在原因,是推动意志行为的力量;意志具有目的性,有明确的目的,意志行为的毅力才愈坚定;意志具有自觉性,为实现现实目标,必须果断地付诸行动,具备了这三个特征的意志活动才具有现实意义。
    常见意志障碍可分为:①从量的方面分:意志增强及意志减弱。意志增强是指意志活动增多,通常是在病态情感或妄想支配下,患者可持续坚持某些行为,表现出极大的顽固性,常称作病理性意志增强;意志减弱是指意志活动减少,患者表现出动机不足,缺乏主动性及进取心,对周围一切事物无兴趣以致意志消沉、不愿活动,严重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与情感淡漠或情感低落有关,常见于抑郁症及慢性精神分裂症。②从质的方面分:意志缺乏、犹豫不决及意志倒错。意志缺乏是指意志活动的缺乏,表现为对任何活动缺乏动机、要求,生活处于被动状态,处处需要别人的督促和管理,严重时本能要求也缺乏,行为孤僻退缩,常伴有情感淡漠及思维贫乏,多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及痴呆;犹豫不决是指遇事缺乏果断,反复考虑仍不知如何是好,有时甚至对同一事物同时表现出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和情感(矛盾意向);意志倒错是指病人的意向要求与一般常情相违背或为常人所不容许,以致病人的某些活动或行为使人感到难以理解。

二十五、何为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有哪些类型?
    答: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思维、情感及行为的多种形式的兴奋,通常可分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及非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可见于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
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躁狂性兴奋:指行为动作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且与环境密切联系,行为具有目的性、可理解性,可引起共鸣,整个精神活动是协调一致的,给人以感染力,多见于躁狂症。②青春性兴奋:指行为动作与其他精神活动之间的同一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

二十六、何为木僵状态?常见有哪些类型?
    答:木僵是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严重的木僵称为僵住,患者不言、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对刺激缺乏反应,如不予治疗,可维持很长时间。轻度木僵称为亚木僵状态,表现为问之不答、唤之不动、表情呆滞,但在无人时能自动进食,能自解大小便。
    木僵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紧张性木僵:是紧张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类运动性抑制表现,木僵程度不一,轻时言语、动作及行为的显著减少,呈亚木僵状态,严重时运动完全抑制,呈典型木僵状态,僵住不动。在木僵基础上,有些患者肢体可任人摆布,即使一个极不舒服的姿势也可保持很久不动,这种现象称为腊样屈曲。如将患者头部抬高似枕着枕头姿势,患者也可维持很长时间不动,称为空气枕头。患者意识一般清晰,对外界仍能感知,事后能回忆发作过程。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②心因性木僵:是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作用下出现的普遍抑制状态,病人的活动显著减少,呆滞、缄默、拒食,甚至呈现僵住状态,躯体方面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面色潮红或苍白、出汗及瞳孔的变化,可有轻度意识障碍,一般当环境改变或外因消除后,木僵症状就可消失,事后患者常不能完全回忆。③抑郁性木僵:常由急性严重抑郁引起的,患者反应极端迟钝,经常呆坐不动或卧床不起,且缄默不语,在反复劝导或追问下,有时对外界刺激尚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如点头或摇头,在木僵之前、之中及之后尚有抑郁情绪表现,有时有消极观念或行为,病人的表情或姿势与其内心体验是一致的,常见于抑郁症。④器质性木僵:常见于脑炎、脑肿瘤、癫痫、脑外伤或中毒的患者,病人可呈木僵或亚木僵表现,此外,患者尚有相应的器质性疾病的病史或体征。

二十七、试述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
    答:意识是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况的认识和反应能力,大脑皮质及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兴奋性对维持意识起重要作用。意识障碍的主要表现为:①感知觉清晰度下降、迟钝,感觉阈值升高;②注意难以集中,记忆减退,出现遗忘或部分遗忘;③思维迟钝、不连贯;④理解困难,判断能力减低;⑤情感反应迟钝、茫然;⑥动作行为迟钝,缺乏目的性和指向性;⑦定向障碍,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不能辨别,严重时自我定向如姓名、年龄、职业也不能辨认,定向力障碍是意识障碍的重要标志。意识障碍包括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及自我意识障碍。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可分为以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以意识范围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及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自我意识障碍可分为人格解体、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及人格转换。

二十九、何为意识混浊、朦胧状态、谵妄状态及梦样状态?
    答:意识混浊属于以意识清晰度下降为主的意识障碍,又称反应迟钝状态,患者对外界刺激的阈值明显增高,病人多处于半睡状态,表情呆板、反应迟钝、思维缓慢,注意、记忆、理解均有困难,除强烈刺激外,很难引起反应,能回答简单问题,对复杂问题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此时吞咽、角膜、对光反射尚存在,也可出现原始动作如舔唇、伸舌、强握、吸吮及病理反射。多见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朦胧状态属于以意识范围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指患者的意识范围狭窄,同时伴有意识清晰度的下降,意识活动集中于较狭窄而孤立的范围以内。患者在狭窄的意识范围内,可有相对正常的感知觉,以及复杂连贯的复杂行为,但对此范围以外的事物却不能进行正确的感知和判断。表现为联想困难,表情呆板或迷惘,也可表现为焦虑或欣快,有定向障碍,片段的幻觉、错觉、妄想以及相应的行为。常突然发生,突然终止,反复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事后遗忘或部分遗忘。多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脑外伤、脑缺氧及癔症。
谵妄状态属于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在意识清晰度下降的同时,出现大量的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
    梦样状态是指在意识清晰度下降的同时伴有梦样体验,患者完全沉溺于梦境与幻想中,与外界失去联系,这种梦境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某些片段,并与富于情感色彩的幻想交织在一起,患者往往成为梦幻事件的实际参与者,有时也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常有假性幻视和幻听,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事后可有部分回忆。常见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癫痫性精神障碍。梦样状态与谵妄状态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假性幻视为主,其内容以想象性、神话性题材的场面和既往生活的某些场面为多,其所体验的事件多相互衔接而形成连续性情节,并且病人往往以幻想事件的参与者身份出现;后者则以真性幻觉为主,其内容多为动物、昆虫或战争等个别场面,病人仅仅以旁观身份参与其中。

二十九、如何理解自知力?
    答: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态并愿意接受治疗称为“有自知力”;否认自己的病态并拒绝接受治疗称为“无自知力”;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有部分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全”。
    重性精神病患者一般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缺失,他们常常否认有病并拒绝治疗,随着精神症状的消失,患者的自知力会逐渐恢复,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病情痊愈的重要指标之一。神经症患者常有自知力并主动求治。

三十、试述康-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答:康-克(Kandinsky-Clerambault)综合征,曾称精神自动症,包括感知觉、思维、情感及意志等多种病理现象。在意识清晰状态下产生的一组症状,包括大量假性幻觉、强制性思维、思维鸣响以及系统性被害妄想、被洞悉感、影响妄想等相互联系的症状组合。异己体验是反复出现而持久的,形式多种多样,思想、情感和肢体活动的异己体验均常见,患者会感到其精神活动脱离了自己意识和意志的控制,受外力作用的影响,认为某些精神现象与行动的出现是外界强加的,与自己人格不相符。常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一种表现形式,病程长,缓解不完全。

三十一、试述急性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答:急性脑病综合征多继发于急性脑器质性疾病或急性应激状态,是综合医院最为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急性全面性认知功能障碍,可从轻度感知迟钝和理解困难,经过错乱谵妄,到严重昏迷。可伴有急性精神病表现,如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紧张综合征、类躁狂或抑郁状态、恐怖性错觉或幻觉、片段妄想、攻击行为或逃避行为等,一般持续数天。

三十二、试述慢性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答:慢性脑病综合症主要由慢性器质性疾病引起,也可由急性脑病综合征迁延而来,主要表现为痴呆,全面的精神功能障碍,记忆、思维及智能的减退,明显的人格改变。可伴有精神病症状,如抑郁状态、类躁狂状态及类精神分裂症样表现,病程缓慢进展,后期可有高级皮质功能的一些障碍,如失语、失用、失认、计算及构图困难等,预后较差。

三十三、试述脑衰弱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答:脑衰弱综合征是指发生于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时的类似神经衰弱情况。患者主观感受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以前额为主的头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对声光敏感、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易疲劳、精神萎靡、焦虑及多梦等,并有多汗、心悸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情绪不稳或失禁,上述症状具有波动性,衰弱以下午或晚上明显,经适当休息后可减轻,多见于躯体疾病初期,恢复期或慢性躯体疾病的过程中。
三十五、试述紧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答:紧张综合征是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一组常见症状,它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前者常有违拗症、刻板言语及动作、模仿言语及动作、腊样屈曲等症状,紧张性木僵可持续时间较长,无原因地转入紧张性兴奋。紧张性兴奋持续较短暂,往往是突然爆发的兴奋激动和暴烈行为,然后进入木僵状态或缓解。紧张综合征多发生在意识清晰基础上,少数在梦样意识障碍背景上产生。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24
多选题参考答案  

  A型题
    1.B 2.E 3.C 4.D 5.C 6.E 7.E 8.E 9.C 10.B 11.B 12.B 13.B 14.B 15.C 16.B 17.A 18.B 19.D 20.B
    21.E 22.E 23.D 24.B 25.E 26.C 27.D 28.A 29.E 30.B 31.B 32.C 33.C 34.C 35.C 36.A 37.B 38.A        39.C 40.B 41.D 42.B 43.D 44.B 45.E 46.C 47.B 48.E 49.E 50.E 51.D 52.D 53.E 54.A 55.E 56.D        57.A 58.E 59.C 60.C 61.E 62.A 63.E 64.B
  X型题
    1.ABCD 2.ABD 3.ADE 4.ABE 5.ABCD 6.AE 7.ACE 8.BCE 9.AD 10.BCE 11.ABDE 12.ABCD 13.ACD 14.BCD     15.CDE 16.ABC 17.BE 18.BCE 19.BCE 20.ACD 21.ADE 22.ADE 23.ABCDE 24.ACD 25.BCD 26.ABCD 27.ACD     28.ABDE 29.CDE 30.AD 31.BD 32.BCD 33.AD 34.ABC 35.BCD 36.ACDE 37.BD 38.ACE 39.ABDE 40.AC
    41.ABCDE 42.ABDE 43.BE 44.ADE 45.ABCDE 46.AC 47.ABDE 48.BCDE 49.BCD 50.ABE 51.AB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25
选择题

(一)A型题
  1.已经完全缓解的以往精神病发作应列入
     A.现病史 B.既往史 C.现病史或既往史 D.个人史 E.以上均可
  2.以往发作的精神病不完全缓解与近期症状恶化,不算两次发作或复发,全部病情应列入
     A.现病史 B.既往史 C.个人史 D.现病史或既往史 E.以上均可
  3.精神检查的技巧哪项不对
     A.学会观察病人的言行、表情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B.耐心倾听病人的表述
     C.有针对性的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 D.对有妄想的病人及时予以纠正,以免妄想进一步加重
     E.要寻找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检查性交谈的切入点
  4.按到等级诊断的观点,诊断时应优先考虑
     A.精神分裂症 B.情感障碍 C.神经症 D.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E.人格障碍
  5.诊断精神障碍最好的办法是
     A.实验室检查 B.心理测验 C.既往病史资料
     D.现症精神状况检查 E.横向的现症精神状况结合纵向的病史材料
  6.接诊病人时,医生首先最应注意的是
     A.让病人情绪放松,消除顾虑 B.医生给病人作自我介绍
     C.适当介绍医院的专长和名气 D.为节约时间,应直截了当的询问
     E.给出明确诊断,使患者及早有思想准备
  7.开始有关检查性交谈时应注意的问题中哪项不合适
     A.以诚恳、体贴、关心的态度对待病人,让病人情绪放松,消除顾虑
     B.提供安静、不受干扰的交谈环境
     C.请病人就座,倒茶、递烟,取得病人的好感
     D.医生做适当的自我介绍,为医患关系定下一个平等的基调
     E.检查前应对病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利于询问时有的放矢
  8.对于情绪抑郁、有自杀企图的病人,以下哪种问话方式欠妥
     A.你觉得人生在世,活得有意义吗? B.你是否觉得最近一段时间生活过得不如以前有味道?
     C.你是否觉得活得很累、很辛苦,甚至有生不如死的感觉吗? D.你有过轻生的念头吗?
     E.你真想死吗,开玩笑吧?
  9.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下哪项不对
     A.尊重病人的人格,平等待人,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接近病人
     B.容忍病人的各种病态行为所带来的烦忧,不表示厌恶、鄙视
     C.以商量的口气表达医师的态度,不伤病人的自尊心 D.尽量满足病人的一切要求
     E.坚决避免其它不良目的和意图
  10.一家属反应病人喜欢照镜子,此时,最应想到病人可能有那一症状
     A.被害妄想 B.思维联想障碍 C.感知综合障碍 D.人格解体 E.幻听
  11.医生如询问病人“工作环境如何,是否舒适安全,单位领导和同事是否好相处,同学和邻居对他态度怎
     么样,是否有人对他有些意见,以前得罪过什么人,这些人现在对他怎么样,是否有故意刁难、非议他
     的人,领导是否有不点名的批评过他,群众、报纸、广播、电视有无含沙射影的讲他,是否他的一举一
     动受到某些人的特别注意……等问题”。其主要目的是想了解病人有无以下何种症状
     A.幻觉 B.牵连观念与被害妄想 C.思维破裂 D.情绪异常 E.认知功能损害
  12.对于精神科病人,详细了解病人个人史的目的不包括那一项
     A.有利于纵向比较病人病前与病后的情况 B.有利于预测预后和确立治疗的目标
     C.有利于家庭治疗的开展 D.有利于发现某些影响预后的因素或致病的原因
     E.有利于发现病人的某些隐私
  13.以下哪项不是自杀行为的高危因素
     A.严重的抑郁症患者、酒和药物依赖患者 B.老年男性 C.支持系统差,社会经济地位低
     D.以往出现过自伤或自杀 E.文化程度低的患者
  14.以δ节律为主的成年人脑电图,应列为
     A.正常脑电图 B.轻度异常脑电图 C.中度异常脑电图 D.重度异常脑电图 E.以上都不对
  15.一男性病人,近一月出现幻听,此病人最不可能的诊断是
     A.精神分裂症 B.器质性精神障碍 C.慢性酒精中毒 D.神经衰弱 E.偏执性精神障碍
  16.有关幻觉在诊断中的意义以下哪项不对
     A.一般在意识清晰状况下出现的幻听,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B.在意识障碍下出现的幻觉以幻视为多见
     C.颞叶癫痫可出现要素性幻视 D.顶枕部位的病灶则产生较复杂的景象性幻视
     E.假性幻觉,机能性与反射性幻觉主要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17.有关幻觉在诊断中的意义以下哪项不对
     A.自窥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飞蝇幻视多见于眼部疾患
     B.在情感性、反应性与多数器质性精神病中,幻觉的持续时间一般较短
     C.如出现持续而丰富的幻视时,则要优先考虑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D.酒中毒及尿毒症病人亦可以表现大量持续存在的幻觉
     E.幻嗅可见于精神分裂症,也是颞叶癫痫最常见的一种先兆症状
  18.关于思维障碍的诊断意义以下哪项不对
     A.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联想松散,思维破裂,思维中断等常指向精神分裂症
     B.在意识不清晰的状况下常出现思维结构方面的障碍 C.慢性的脑器质性精神病常出现病理性赘述
     D.联想加速,思维奔逸主要见于躁狂症 E.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主要见于抑郁症病人
  19.正常成人脑脊液检查结果中哪项不对
     A.侧卧位穿刺压力为80-180mm H2O B.是无色的透明液体
     C.白细胞数为(0-12)×106/L,多为单个核的白细胞
     D.蛋白质含量为15-45mg/dl,糖为50-75mg/dl,氯化物为700-750mg/dl
     E.免疫球蛋白极少,其中IgG含量约为10-40mg/L,IgA1-6mg/L,不含IgM

(二)B型题
     A.精神分裂症
     B.器质性精神障碍
     C.偏执性精神病
     D.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
     E.妄想阵发
  1.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思维的自主性障碍如强制性思维,思维被控制等多见于
  2.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同时出现多见于
  3.逻辑严密,系统性强,有一定现实基础的妄想见于
  4.妄想内容片断且变化不定,前后复述常不一致
  5.持续短暂,突然产生,突然消失的一个或多个妄想且间歇期正常
     A.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与情感倒错,毫无原由,毫无意义的独自发笑
     B.情感抑郁,思维迟缓,动作行为减少,自我评价低,自责自罪等
     C.抑郁症状常有波动,带有焦虑的成份,且可找到心理、生理学上的解释
     D.情感欣快、失禁、不稳、幼稚及病理性激情与强制性哭笑等
     E.不明原因的担心、紧张、害怕,坐立不安等
  6.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情绪特征
  7.焦虑症病人的情绪特征
  8.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情绪特征
  9.心因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情绪特征
     A.癔症
     B.人格障碍
     C.双相情感障碍
     D.周期性精神病
     E.心因性应激反应
  10.多倾向于持续性的自然病程
  11.大多以多次发作,完全缓解,历时数周或数月为特征
  12.发作性病程,但历时短暂,发作常为数小时或数天,病程较长者少见
  13.以反复发作,完全缓解,症状雷同复写,病期不超过2周为特征
     A.CIDI
     B.SCAN
     C.MMPI
     D.BPRS
     E.PANSS
  14.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
  15.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定表
  16.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17.阳性、阴性症状评定量表
     A.CCMD
     B.ICD
     C.DSM
     D.SSRIs
     E.MMPI
  18.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19.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20.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21.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A.SCL-90
      B.MMPI
      C.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D.PANSS
      E.MMSE
  22.用于评定不同群体的心理卫生水平
  23.主要用于评定抑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24.用于评定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存在与否及其严重程度
  25.了解受评者的个性特征,也可以对精神科诊断起到一定的提示
      A.SCL-90
      B.BPRS
      C.WAIS
      D.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
      E.MMSE
  26.可作为中重度痴呆患者的筛查与评定
  27.主要用于评定焦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28.主要用于评定精神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前后的变化
  29.作为成人智力测验的工具
      A.头颅拍片
      B.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C.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摄影(CT)
      D.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E.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30.在急性颅脑外伤,颅骨骨折、颅内急性出血时首选
  31.怀疑有脊髓病变如脱髓鞘疾病、脑变性病变、脑白质病变等时应首选
  32.对脑梗塞的早期诊断、脑膜瘤和血管丰富、恶性程度高的脑瘤检出率高
  33.在活体上可进行多种脑功能的研究

(三)X型题
  1.对于精神病人的过去史,应重点了解以下几点
      A.有无严重的肝炎、心脏病、肾病、肺部疾患
      B.有无颅脑外伤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抽搐、高热昏迷史
      C.有无青光眼、哮喘病史 D.既往有无精神病史 E.有无不良嗜好
  2.精神检查的目的包括
      A.获取必要信息以便确立诊断 B.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了解患者
      C.了解患者所处的环境 D.建立初步的良好医患治疗关系
      E.向患者进行初步的精神卫生知识宣教,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
  3.精神科医生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A.坦诚、接纳的态度 B.敏锐的观察力 C.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D.丰富的经验与学识 E.得体的仪表与态度
  4.沟通技巧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有效的沟通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B.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和自信心
      C.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D.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E.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
  5.机智的医生的“善变”体现在以下方面
      A.善于使用体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如鼓励或者制止患者的谈话
      B.以幽默乐观的态度与心情忧郁的患者相处 C.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儿童病人,使其有敬畏感
      D.对有妄想的病人应能言善辩,使其屈服 E.对躁狂的病人不正面对抗,迂回引导
  6.交谈场所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A.环境安静,光线、温度适中,避免交谈过程被外界干扰
      B.最好是单独交谈,除非病人不愿意或与病人独处有可能给医生构成威胁
      C.医生与患者的坐向成直角(病人常坐在医生的左手边),避免隔桌对视
      D.医生与病人的座位最好是同一规格,高低相同
      E.应随时记录患者的谈话,以免遗漏
  7.交谈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A.要学会耐心的倾听,必要时以简洁的插入语来进行导向 B.要结合开放式与封闭式提问
      C.不要公式化提问,要因人而异,可选择一个病人喜欢的话题而逐步展开
      D.切忌有先入为主、以偏概全和带有暗示性的提问
      E.谈话时还要注意病人是否已疲劳,谈话结束应作一小结
  8.完整的精神状况检查应涉及那几个方面
      A.一般表现:包括仪态、个人生活自理情况、意识状态、日常活动等
      B.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思维活动、注意记忆、智能等
      C.情感活动:包括一般的面部表情,情绪的稳定性、协调性、有无病理优势情感等
      D.意志和行为:有无意志活动的增强与减退,有无行为异常等
      E.自知力: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判断能力
  9.当发现病人有某一精神症状时,你应该继续询问以下哪些情况
      A.症状出现的时间、频度、持续时间和内容,最好让病人举一实例
      B.症状出现时病人的意识状态,能否认识自身及周围环境
      C.要求病人解释症状产生的原因 D.症状出现有无昼轻夜重之特点
      E.症状出现时病人的情绪与行为反应
  10.如发现病人有幻觉,还需进一步询问以下哪些情况
      A.幻觉的种类、出现的频度、出现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具体内容
      B.幻觉是来自体内还是体外 C.幻觉的清晰程度如何
      D.要求患者解释是真性幻觉还是假性幻觉 E.病人对幻觉的情绪反应,幻觉出现时有无意识障碍
  11.医生如询问病人“是否有时想事很多,自己不愿多想也控制不住?想这些事的时候是否觉得津津有味,
     边想边笑,或是感到厌恶和苦恼?所想内容是比较固定的还是经常变化不定的?如果内容比较固定,究
     竟是关于性与爱方面的内容还是一些抽象理论与哲学问题,能举出一个具体思考的事例吗? ”此时,
     医生的主要意图是想了解病人有无以下哪些症状
      A.强迫观念 B.超价观念 C.思维奔逸 D.思维云集或强制性思维 E.病理性赘述
  12.检查病人的情感活动应注意哪些方面
      A.了解病人情感的性质(何种情感占优势) B.了解导致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C.情感反应是否与周围环境和精神因素相适应
      D.情绪是否稳定协调,有无情感脆弱、不稳、失禁、倒错、病理性激情
      E.病人对言语与行为刺激的情绪反应如何
  13.对精神科病人的现病史的记录应涉及以下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A.发病条件及原因 B.起病缓急及早期症状表现
      C.疾病发展及演变过程,诊疗经过,疗效情况、间歇期有无症状
      D.病期中的一般情况,如工作、学习,饮食、睡眠,个人生活等
      E.与鉴别诊断有关的一些重要的阴性发现
  14.为了保证病史的客观真实,应注意以下哪些问题
      A.从不同的知情者处了解情况,收集病人的日记、信件等了解病情
      B.事先应向供病史者说明病史准确与否对诊、治结果的重要性
      C.排除病史提供者因种种原因有意无意地隐瞒或夸大病情
      D.一定要让供病史者了解问话的真正含意,避免信口作答
      E.如供病史者之间出现严重分歧,则应分别询问,了解分歧的原因
  15.有关病史的记录以下哪些不对
      A.一般以时间为主线记录 B.病史应真实可靠,重要记录可引述病人的原话
      C.尽量使用医学术语 D.医护人员应对病史资料保密 E.应进行加工整理,使病史资料情节生动有趣
  16.检查时如发现病人神情困惑、言语无条理、行为无目的、睡醒节律紊乱等,作为医生你会采取哪些措施
      A.评估病人的定向力、瞬间记忆、注意力等,检查有无意识障碍 B.等待时机,待病人合作后再行检查
      C.尽快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 D.进行必要的实验检查,如脑电图、脑CT、MRI等
      E.嘱加强护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17.以下哪些因素是精神病人出现攻击行为的高危因素
      A.男性 B.精神分裂症病人 C.有命令性幻听或被害妄想者
      D.既往有攻击行为发生史 E.有强迫行为的病人
  18.以下哪些检查应列为精神科的常规检查
      A.血、尿、粪常规 B.肝肾功能、心电图、血糖 C.腰穿作脑脊液检查
      D.脑CT、MRI扫描成像 E.脑电地形图
  19.精神疾病诊断分歧产生的常见原因有
      A.资料收集方面:病史资料的来源不一致、不详细或不可靠
      B.检查者方面:检查者的检查技巧不同,对同一症状的认定与评价不同
      C.分析资料方面:一些症状适用于几个诊断,临床医生选择性感知的方向和重点不同,则会作出不同的
        诊断选择
      D.诊断标准的不同、症状学术语的不统一、变化快
      E.未充分利用CT、MRI等先进设备
  20.正常成人大脑放电的基本节律是
      A.a节律,频率8-13Hz,波幅20-100mV B.b节律,频率14-30Hz,波幅5-20mV
      C.4-7Hz的q波 D.0.5-3Hz的d波 E.少量的棘波、尖波、棘-慢波或尖-慢复合波
  21.以下哪些情况下心理学诊断方法会有所帮助
      A.疾病的诊断不能确定时 B.需要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时 C.需要确定疾病的症状维度、治疗反应时
      D.需要确定疾病的病因时 E.需要了解病人的人格特征、认知功能状况时



简答题  

一、简述精神检查(晤谈)的一般步骤。
    答:1.一般性交谈:5-10分钟。医生自我介绍,寒暄,了解患者个人和家庭一般情况,鼓励患者放松并自由地交谈。此阶段的目标是:了解患者的合作程度和交谈时的态度、患者最先说出的问题。医生由此确定如何与患者交谈,最先谈什么。
        2.深入性交谈:是精神检查的中心内容,约30—45分钟,目标是发现和确定精神症状。首先应采取开放式交谈,然后引导性提问,最后才是封闭式询问。
        3.结束性交谈:目标是承前启后的总结,为以后的接触打下基础。

二、精神科诊断过程的特殊性及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精神科诊断过程的特殊性及复杂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证据的缺乏:大多精神疾病至今病因未明,缺乏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
      2.阳性体征的缺乏:除一小部分器质性精神障碍外,多数病人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特异性的阳性体征
      3.特异性症状的缺乏:不同的精神疾病可表现相同的精神症状,相同的精神疾病可以表现不同的精神症状,而没有那一个精神症状对某一个疾病具有绝对的特异性。
      4.病程特征、症状表现的复杂性:同一类疾病可以表现不同的起病形式和转归特征,慢性起病者的早期表现多变,不典型病例的比例较以往增加,两种以上疾病的共同存在,给早期识别、确诊及鉴别诊断工作增加了难度。
      5.诊断者自身的素质差异:作为诊断者的临床医生,对疾病概念的认识、对症状学知识的把握程度、对精神病理现象的认识角度、临床经验及诊断思路的切入点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诊断的不一致。有时,诊断者不良情感的介入可能影响对症状的认证和疾病的诊断。
      6.社会、文化因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人群的疾病表现不尽相同;不同国家的诊断标准不尽相同;不同学派观点及诊断命名的分歧等影响诊断的稳定性。
      7.病人本人及家属的原因:部分患者由于丧失自知力,就诊过程是非情愿的、被迫的,表现出明显敌对态度或害怕恐惧情绪,对检查和治疗不合作。而家属对精神疾病所存在的复杂心理(恐惧、担心、耻辱感等)有可能使他们隐瞒某些真实的病情。

三、试述精神科诊断过程。
    答:精神科诊断的基本步骤和其他临床学科没有本质区别,包含病史采集、检查、资料分析等基本步骤。特殊的是检查中的精神检查是重点,躯体检查也很重要,但阳性发现很少,实验室检查多是常规项目。
      诊断分析时,必须首先确立症状学诊断,然后确立疾病分类学诊断。有学者总结为“分两步走,纵横十字交叉的”诊断步骤。症状学诊断是“横向诊断”,确立患者目前处于什么临床相或有什么精神障碍综合征,比如“幻觉妄想状态”,或“躁狂状态”。这两种临床相在多种精神障碍中都可能出现,通过纵向地分析起病形式和病程、人格特点、既往病史及成瘾物质使用史、家族史等等,逐渐排除假设诊断,最终确立无法排除的诊断。
     精神障碍的诊断应遵循“等级诊断”的原则。首先考虑(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然后考虑“功能性精神障碍”。功能性精神障碍中首先考虑(排除)“精神病性障碍”;再考虑“非精神病性障碍”(如神经症)。
      精神科诊断过程强调“选言推理”的思维方法,即强调应用“排除法”进行诊断。可供作出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很少,正确的逻辑思维显得尤其重要。

四、对不合作的病人如何进行精神状况检查?
    答:病人可能由于过度兴奋、过度抑制(如缄默或木僵)或敌意而不配合医生的精神检查。医生只有通过对以下几方面细心的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推论。
      1.一般外貌 可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仪表、接触情况、合作程度、饮食、睡眠及生活自理状况。
      2.言语 有无自发言语,是否完全处于缄默;有无模仿言语、持续言语。缄默患者能否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
      3.面部表情 有无呆板、欣快、愉快、忧愁、焦虑等,有无凝视、倾听、闭目、恐惧表情。对医务人员、亲友的态度和反应。
      4.动作行为 有无特殊姿势,动作增多还是减少;有无刻板动作、模仿动作;动作有无目的性;有无违拗、被动服从;有无冲动、伤人、自伤等行为。对有攻击行为的病人,应避免与患者发生正面冲突,必要时可以对病人适当约束,这样会帮助病人平静下来。


论述题

一、在与病人进行问答交流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由于很大一部分精神病人不会主动向医生陈述自己的病情,需进行问答性交流,此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开放式与封闭式提问的有机结合:开放式提问无现成和固定的答案,让病人自由发挥,借此可发现病人心理活动的某些资料,如“你到医院来有哪些目的?”“你需要医师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和想法?”等,而封闭式提问只有一个现成的固定答案,如“你结婚了吗?”,“你头痛、头晕吗?”等,这两种方法常结合使用,就不同的病人情况而有所侧重。接触较好,检查合作的病人可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而对于某些缄默、痴呆、抑郁、儿童精神病人及某些不愿合作的病人,开放式提问可能毫无效果,只好使用简单明了的封闭式提问,来获得某些信息。
      2.不要公式化提问,要因人而异:最好能选择一个病人喜欢的话题开始而逐步展开,应避免手持表格照章询问,态度生硬,如审犯人。作为医生,对精神状况检查所要涉及的内容熟记于心,灵活运用,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你所要掌握的资料。检查中如发现存在某一症状时,应要求他提出确切的例证,具体内容,何时发生,症状频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3.采取开放、兼容、中立的态度对待病人的不同观点:对病人的不同观点,即使是极为荒谬的,也不要急于反驳与说服,以商量的态度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使病人不会马上对你产生反感。对于病人提出的“心理难题”,医生切忌轻易表态,也不要将病人的“难题”不当一回事,轻描淡写的应付,这样会使病人觉得医生不可信、轻率、不重视他的问题。应帮助病人对问题的性质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某些方法供病人使用,调动病人的潜能,以自助的方式解决问题。也可采用间接的启发方式,如“假如我是你,我会怎么做”,“某些与你有同样问题的人,用什么办法解决了问题”等等。
      4.采用间接、迂回式或由远及近的方法洞悉病人隐情:对隐藏较深,不愿暴露的思想内容,在未建立良好关系之前,不要冒昧轻易提问,也不要直接提问,可采用迂回式或由远及近的方法,步步相扣,让病人最后暴露出自己的内心想法。病人遇到难言之隐时,应不追不逼,耐心启迪,并保证为病人保密,消除其顾虑,让其把“难言之隐”向医生和盘托出。这些问题常见的有自杀意念、性问题、家庭关系及婚姻等问题。
      5.切忌有先入为主和暗示性提问:有的医生从病人的初步印象就认定病人是××病,检查时就只问与此病有关的症状;有的医生询问时带有暗示性,使得某些病人为了迎合医生而都予以肯定或否定性的回答,而导致资料失真。
      6.注意交谈时间和结束:对于年老体弱的病人可能需要分几次检查。检查性交谈结束前,要问病人是否还需补充什么,然后作一简单小结,对交谈中发现的一两个重要问题作几句解释,说明或交待,并感谢病人的合作

二、促进医患间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答:促进医患间沟通的技巧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1.倾听 是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一项技术,是发展医患间良好关系最重要的一步。医生必须尽可能花时间耐心、专心和关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说。如果病人离题太远,医生可以通过提醒,帮助病人回到主题。医生应该允许病人有充裕的时间描述自己的身体症状和内心痛苦,唐突地打断可能在刹那间丧失病人的信任。倾听的同时要仔细观察病人的脸部表情,语量、语声大小,速度快慢,伴随的行为、动作等,必要时可直接询问病人对此有何感受。倾听时医生不要心不在焉,或有歧视、敌视,不屑一顾的表情流露,也不要长时间盯着病人使其有紧张、不自然之感。
      2.接受 这里是指无条件地接受病人。病人无论是怎样的人,医生都必须如实地加以接受,不能有任何拒绝、厌恶、嫌弃和不耐烦的表现。
      3.肯定 这里指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实性。我们并非是赞同病人的病态信念或幻觉体验,但可以向病人表明医生理解他所叙述的感觉。接纳而不是简单否定的态度,有助于医患间的沟通。
      4.澄清 就是弄清楚事情的实际经过,以及事件从开始到最后整个过程中病人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尽量不采用刨根问底的问话方式,以避免患者推卸责任或对医生的动机产生猜疑。最好让病人完整叙述事件经过,并了解病人在事件各个阶段的感受。
      5.善于提问 面谈检查既不要连珠炮似步步紧逼,也不要提问顺序、提问内容千人一律。首先可以就患者最关心、最重视的问题开展交流,随后自然地转入深入交谈。结合开放式交谈与封闭式交谈提问。
      6.重构 把病人说的话用不同的措辞和句子加以复述或总结,但不改变病人说话的意图和目的。重构可以突出重点话题,也向病人表明医生能够充分理解患者的感受。
      7.代述 对病人不好意思说出来的想法和感受,医生可以代述。例如对性功能障碍这样患者羞于启齿的话题,医生可以这样开始“我想别人处于您这样的状况,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代述这一技术可以大大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
      8.鼓励病人表达 除了前文提到的非言语性交流方式外,医生可以用一些未完成句,意在鼓励病人接着说下去。用举例甚至可以用医生本人的亲身经历来引发患者的共鸣,从而得以与患者沟通。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25
多选题参考答案  

  A型题
      1.C 2.A 3.D 4.D 5.E 6.A 7.C 8.E 9.D 10.C 11.B 12.E 13.E 14.D 15.D 16.E 17.C 18.E 19.C
  B型题
      1.A 2.D 3.C 4.B 5.E 6.A 7.E 8.D 9.C 10.B 11.C 12.A 13.D 14.A 15.B 16.D 17.E 18.E
      19.A 20.C 21.B 22.A 23.C 24.D 25.B 26.E 27.D 28.B 29.C 30.C 31.D 32.E 33.B
  X型题
      1.ABCD 2.ABCDE 3.ABCDE 4.ABCDE 5.ABE 6.ABCD 7.ABCDE 8.ABCDE 9.ABDE 10.ABCE 11.ABCD             12.ABCDE 13.ABCDE 14.ABCDE 15.CE 16.ADE 17.ABCD 18.AB 19.ABCD 20.AB 21.ABCE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26
 选择题

(一)A型题
  1.关于制定诊断标准的主要目的,下列说法哪项不对
     A.提高诊断一致性 B.便于医师或研究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C.能为不同理论学派的医师和研究者所接受
     D.便于科研的病例选择 E.便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医学模式
  2.有关等级诊断叙述,以下哪项不对
     A.按疾病症状严重性成金字塔排列 B.如果病人既有分裂症状又有神经症症状,可以同时诊断
     C.器质性精神障碍位于最顶端 D.如果既满足滥用,又满足依赖的标准,应诊断依赖
     E.如果情感障碍与人格障碍并存,应首先诊断情感障碍
  3.有关多轴诊断,错误的论述是
     A.采用不同层面或纬度来进行诊断的一种诊断方式
     B.由瑞士精神病学家Essen-Moller于1947年首先提出
     C.可减少由于持不同病因学概念的医师间的诊断不一致和增加诊断的信息量
     D.在DSM系统是五轴诊断,但以轴Ⅰ和Ⅱ为主
     E.CCMD-3也是五轴诊断
  4.对神经症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目前的DSM-Ⅳ和ICD-10一样,CCMD-3也取消了神经症这一疾病类别
     B.DSM-Ⅲ系统仍保留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类别
     C.在CCMD-2-R中抑郁症候群被分为重症抑郁和抑郁性神经症,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疾病类别;而在CCMD-
        3中则进一步向ICD系统靠拢而进行了相应的更改
     D.在DSM和ICD中,仍然保留了癔症这一疾病类别
     E.CCMD-3中仍保留了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名称
  5.首次取消了精神病与神经症的严格划分,取消了神经衰弱的诊断类别,肢解了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是
     A.DSM-Ⅲ B.RDC C.DSM-Ⅳ D.ICD E.CCMD-3
  6.关于对精神疾病进行分类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彼此间进行交流
     B.有利于对精神障碍进行合理的治疗和预防
     C.有利于认识疾病的规律,预测疾病的转归
     D.A、B、C都对
     E.A、B、C都错
  7.下列关于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诊断标准包括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两个主要部分
     B.内涵标准包括症状学指标、病情严重程度指标、功能损害指标、病期指标、特定亚型指征、病因学指
        标等
     C.内涵标准中以病因学指标为最基本
     D.是将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按照不同的组合形式,以条理化形式列出的一种标准化的条目
     E.诊断标准的制定是近期精神医学的一个重大进展
  8.关于CCMD-3,下列描述哪项不对
     A.CCMD-3以前瞻性现场测试结果为编制的依据
     B.兼用症状分类和病因病理分类的方向
     C.向ICD-10靠拢,取消了神经症、反复发作躁狂症、同性恋等精神障碍或亚型
     D.根据我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和传统,对某些精神障碍暂不纳入CCMD-3
     E.CCMD-3将癔症和抑郁性神经症从神经症中分离出来
  9.DSM系统取消了精神病与神经症的界限,是从哪一版本开始的
     A.DSM-Ⅰ B.DSM-Ⅱ C.DSM-Ⅲ
     D.DSM-Ⅳ E.DSM-Ⅲ-R
  10.DSM系统弃用“器质性精神障碍”术语,是从哪一版本开始的
     A.DSM-Ⅰ B.DSM-Ⅱ C.DSM-Ⅲ  D.DSM-Ⅳ E.DSM-Ⅲ-R
  11.有关多轴诊断,错误的是
     A.将器质性精神疾病与功能性疾病分开诊断
     B.将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症分开诊断
     C.多轴诊断有利于临床医生作治疗计划和预测病人的结局
     D.自DSM-III后,美国的DSM系统一直是5轴诊断系统
     E.CCMD-2-R也是五轴诊断系统

(二)X型题
  1.关于CCMD-3,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是国际权威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系统
     B.主要借鉴了美国最新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系统编制而成
     C.主要借鉴了ICD-10的结果编制而成
     D.其编制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E.可以普遍应用到各国、各种族人口精神疾病的诊断和分类
  2.精神疾病分类的目的主要是
     A.找出具有相似临床特征的病人群体 B.有利于相互交流 C.有助于合理的治疗与预防
    D.有助于预测疾病的转归 E.以上都不对   
  4.DSM-Ⅲ及ICD-10取消了精神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划分原因在于
     A.同一原因的精神疾病可以表现神经症性,也可以表现为精神病性
     B.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概念不够明确
     C.传统的情感障碍属于精神病性的障碍,但实际上有许多轻躁狂和抑郁患者并不表现为精神病性的症状
     D.神经症与精神病之间本来就没有多大的区别
     E.传统神经症分类中有癔症,但癔症病人可能短时间出现幻觉妄想


 填空题

  1.目前在我国使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CMD-3将精神疾病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十大类。
  3.精神疾病诊断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诊断标准包括________、________两个部分。内涵标准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学指标为最基本的内容,又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分。
  5.我国的CCMD系统最初制定于________年。CCMD-3兼用_________分类和____________分类方向。


 简答题

一、试简述造成精神障碍诊断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造成诊断不一致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病人自身的差异:由于病人在不同的时间出现不同的病情;机会差异:病人在不同时间处于同一疾病不同阶段;信息差异:医生搜集病人资料的方式和侧重点不一样;观察差异:医生对存在的某一现象观察和判断不一致;标准差异:医生所使用的诊断工具不同。

二、ICD-10中精神障碍分为哪几大类?
    答:ICD-10主要分类类别为:
        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
        F30-F39 心境(情感性)障碍
        F40-F49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
        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F60-F69 成人的人格和行为障碍
        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
        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
        F90-F98 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
        F99 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26
多选题及填空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E 2.B 3.E 4.C 5.A 6.D 7.C 8.C 9.C 10.D 11.E
    X型题
    1.CD 2.ABCD 3.CD 4.ABCDE 5.ABCE
  二、填空题
    1.CCMD, DSM, ICD
    2.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童年和少年期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其他精神障碍及心理卫生情况。
    3.病人自身差异,机会差异,信息差异,观察差异,标准差异
    4.内涵标准,排除标准,症状学指标,病情严重程度指标,功能损害指标,病期指标,特定亚型指征,病因学指标等,必备症状,伴随症状
    5.1986,症状,病因病理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27
 选择题 

(一)A型题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
     A.脑部病理或病理生理学改变所致的一类精神障碍
     B.脑部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
     C.继发于全身性疾病或障碍,使脑部间接受到“侵害”或影响的精神障碍
     D.智力、记忆和人格的全面损害
     E.与脑部疾病同时存在的精神障碍
  2.谵妄最多见的幻觉是
     A.听幻觉 B.味幻觉 C.视幻觉 D.本体幻觉 E.触幻觉
  3.谵妄综合征的主要特征
     A.意识障碍昼轻夜重 B.幻视 C.注意涣散 D. 记忆减退 E.错觉
  4.下述综合征中何种常具有昼轻夜重的规律
     A.遗忘综合征 B.痴呆综合征 C.急性脑病综合征 D.精神自动症 E.Capgras综合征
  5.下列哪种说法错误
     A.谵妄病人可发生冲动行为 B.谵妄病人的视幻觉多为恐怖性的 C.谵妄病人常有定向障碍
     D.谵妄病人可出现被害妄想 E.谵妄病人突然变得安静,说明病情好转
  6.慢性脑病综合征一般不出现的是
     A.记忆障碍 B.思维障碍 C.人格障碍 D. 意识障碍 E.情绪障碍
  7.痴呆综合征又称
     A.急性脑病综合征 B.慢性脑病综合征 C.遗忘综合征 D.精神发育迟滞 E.老年性痴呆
  8.有关遗忘综合征,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一种广泛性认知功能障碍 B.一种选择性或局限性认知功能障碍 C.为一种半侧脑功能障碍
     D. 常见病因为颅内感染 E.以对既往经历的全面丧失为特征
  9.一个病人意识清晰,智能相对良好,但有近事记忆障碍和言谈虚构倾向,最可能的综合征是
     A.谵妄综合征 B.慢性脑病综合征 C.急性脑病综合征 D.遗忘综合征 E.精神发育迟滞
  10.老年性痴呆的病理特征是
     A.大脑皮质萎缩 B.小脑脑沟增宽 C.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 D.脑室扩大 E.神经元气球样肿胀
  11.老年痴呆的后期主要表现
     A.生活不能自理 B.幻觉 C.妄想 D. 远记忆力障碍 E.智能全面减退
  12.老年痴呆的病程特征为
     A.发作缓解型 B.进行性发展加重 C.发作进展型 D.只发作一次 E.缓慢发展,逐渐好转
  13.一老年病人,远记忆受损,智能活动全面减退,难于胜任简单的家务劳动,不能正确回答家人的名字和
     年龄,饮食不知饥饱,外出找不到家门,举动幼稚,不知羞耻。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老年性痴呆的早期 B.老年性痴呆的中期 C.老年性痴呆的晚期 D.正常的老年衰退 E.抑郁性假性痴呆
  14.造成血管性痴呆的常见原因是
     A.颅内硬化动脉的血栓形成 B.颅内动脉破裂出血 C.颅外动脉的栓子
     D.颅外肿瘤转移的栓子 E.颅内肿瘤所致
  15. 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主要是
     A.发病年龄 B.记忆障碍 C.情绪不稳 D.病程的波动性特征 E.幻觉妄想
  16. 麻痹性痴呆有诊断意义的体征是
     A.癫痫大发作 B.共济失调 C.腱反射亢进 D.粗大震颤 E.阿-罗氏瞳孔
  17. 一患者脑外伤后出现人格改变,最可能累及的大脑部位是
     A.枕叶 B.颞叶 C.额叶 D. 顶叶 E.小脑
  18. 有关痴呆的概念下述哪项不对
     A.痴呆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脑病综合征 B.表现为全面的智能减退 C.多由于先天的原因所致
     D.有社会功能减退 E.大多数是不可逆的
  19.老年良性记忆减退与阿尔茨海默病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为
     A.记忆障碍程度轻 B.社会功能减退不明显 C.非进行性发展 D.疾病进行性发展 E.智能减退不明显
  20.慢性脑病综合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意识障碍 B.情感障碍 C.全面的智能减退 D. 思维障碍 E.行为紊乱
  21.顶叶损害的主要症状之一是
     A.失语 B.偏瘫 C.偏侧感觉障碍 D.失用 E.失明
  22.一患者反复出现幻嗅,幻味,似曾相识,梦幻样体验,伴有咀嚼,咂嘴及吞咽动作,不发生时症状消
     失。此患者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E.下丘脑
  2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经常走错房间,外出不知归家,主要是因为
     A.行为紊乱 B.记忆障碍 C.意识清晰度下降 D.意志减退 E.错觉
  24.诊断脑震荡时主要考虑外伤后意识障碍持续的时间不应超过
     A.10分钟 B.30分钟 C.60分钟 D.120分钟 E.180分钟
  25.谵妄的关键性精神病理改变是
     A.感知觉障碍 B.思维不连贯 C.记忆力下降 D.理解判断力下降 E.意识清晰程度的下降
  26.一74岁的男性病人,近3天来夜间出现行为紊乱,说房间的地板上有老鼠、有蛇,表情恐惧、紧张,言语
     令人费解;白天则较安静、喜卧床,对夜间行为难以回忆,生活自理需协助。头颅CT示:顶枕叶片状梗
     塞灶。考虑该患者目前处于
     A.痴呆状态 B.幻觉妄想状态 C.谵妄状态 D.抑郁状态 E.木僵状态
  27.女性,72岁, 既往无高血压史。记忆力进行性下降6年。近来常因忘记关煤气而引起厨房失火,不知如何
     烹饪,熟悉的物品说不出名称,只会说“那样东西”。夜间定向障碍,行为紊乱。肌力正常,无共济失
     调, 脑部CT示有广泛脑萎缩。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亨廷顿氏病 B.多发梗塞性痴呆 C.Creutzfeldt-Jacob病 D.阿尔茨海默病 E.Wilson\'s病
  28.卒中伴发的精神障碍最常见是
     A. 躁狂 B. 精神病 C. 双相障碍 D. 抑郁 E. 广泛性焦虑发作
  29.记忆力障碍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初期表现为
     A. 顺行性遗忘 B. 错构 C. 瞬间记忆障碍 D. 近事遗忘 E. 远事遗忘
  30.男性,26岁。2周前曾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38℃。近1周诉头痛、出现幻听,感被人跟踪,疑
     被害。其情绪不稳,时哭时笑,伴行为紊乱、动作离奇无目的性。近3日出现尿失禁、偶出现四肢抽搐。
     查体:病理反射阳性。脑脊液检查IgG增高,EEG示棘慢波。该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双相障碍 B.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C.躁狂发作 D.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E.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31.前额叶损害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有
     A.情感淡漠,动力缺乏,行为迟缓等阴性症状 B.失用、失写、失算、手指失认等
     C.沟回发作,幻听、欣快等 D.偏瘫 E.失语
  32.谵妄的病理机制主要是
     A.失水 B.休克 C.酸中毒 D.脑神经细胞急性代谢紊乱 E.低血压
  33.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D)的流行病学以下哪项错误
     A.AD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多于男性
     B.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痴呆的患病率为4%-7%
     C.80岁以上的患病率可高达50%以上
     D.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AD的年发病率约为1%
     E.年老、痴呆家族史、脑外伤史、抑郁症史、低教育水平等是发病的高危因素
  34.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发病机制以下哪项错误
     A.AD患者脑部乙酰胆碱明显缺乏,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降低
     B.AD患者脑中某些神经递质的含量一般减少,如去NE、5-HT、谷氨酸等
     C.AD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家族史者其患病率为普通人群的3倍
     D.载脂蛋白E(APOE)基因是老年型AD的重要危险基因
     E.80%左右的AD患者为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FAD)的患者
  35.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表现以下哪项错误
     A.AD通常起病隐袭,波动性发展 B.由发病至死亡平均约8-10年
     C.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症状之一 D.可表现多种精神症状
     E.人格改变往往出现在疾病的早期,近记忆障碍常为首发症状
  36.阿尔茨海默病-轻度时的临床表现不包括哪一条
     A.患者对新近发生的事容易遗忘,学习新知识困难
     B.患者对自己认知功能缺损有一定的自知力,并力求弥补和掩饰
     C.常有时间定向障碍和计算能力减退
     D.人格改变,表现为缺乏主动性,少动,孤独,自私,冷淡,情绪不稳等
     E.患者的个人生活不能自理
  37.72岁的男性病人,既往从未有过脑卒中发作。近2年来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起初表现为新近发生的事容
     易遗忘,如经常失落物品,经常找不到刚用过的东西,看书读报后不能回忆其中的内容等。症状持续加
     重,近半年来表现为出门不知归家,忘记自己亲属的名字,把自己的媳妇当作自己的女儿。言语功能障
     碍明显,讲话无序,不能叫出家中某些常用物品的名字。个人生活不能料理,有情绪不稳和吵闹行为。
     体格检查未发现神经系统定位征,CT检测提示轻度脑萎缩。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阿尔茨海黙病早期 B.阿尔茨海黙病中期 C.阿尔茨海黙病晚期 D.血管性痴呆 E.正常的衰老
  38.有关血管性痴呆(VD)以下哪项不对
     A.VD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
     B.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高龄、既往卒中史等
     C.与AD比较,VD的起病相对较急,病程可呈阶梯式恶化且波动较大
     D.与AD比较,VD较少出现夜间精神紊乱,但人格改变较多见
     E.与AD比较,VD认知功能缺损通常较局限,记忆缺损可能不太严重
  39.有关血管性痴呆(VD)的治疗以下哪项不对
     A.对VD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治疗可减少VD的发病率
     B.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酗酒等应作为治疗的重要一环
     C.既往有TIA或非出血性脑卒中史者,可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D.血管舒张剂和促脑代谢药等可以试用
     E.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一般不应少于1年

(二)B型题
     A.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部分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脑脊液中白细胞、蛋白质轻度升高
       糖和氯化物正常
     B.起病急,可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等。精神症状以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为主。颈部强直及克氏征
       (Kernig\'s sign)阳性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C.隐袭起病,前驱期以情感症状为主,随后可有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颅神经损
        害等症状, 脑脊液中糖和氯化物常降低
     D.典型症状包括头痛、呕吐和谵妄,CT或MRI检查可见局灶性低密度影
     E.潜隐起病,病程缓慢发展,早期多表现为记忆障碍和人格改变
  1.结核性脑膜炎
  2.脑脓肿
  3.阿尔茨海默病
  4.化脓性脑膜炎
  5.病毒性脑炎
     A.导致的典型症状是遗忘综合征
     B.最特定的症状是视幻觉
     C.Gerstmann综合征,表现为手指失认、计算不能、书写不能和左右不分等
     D.约一半患者会出现癫痫
     E.常表现广泛性智能受损、情感障碍及人格改变等
  6.额叶肿瘤
  7.颞叶肿瘤
  8.顶叶肿瘤
  9.第三脑室附近的肿瘤
  10.枕叶肿瘤

(三)X型题
  1.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为
     A.记忆减退 B.性格改变 C.情绪急躁易怒 D.多疑 E.个人生活不能自理
  2.Alzheimer病与Pick病的区别在于后者有
     A.早期症状以行为改变为主 B.空间定向障碍少见 C.脑电图多正常
     D.失用、失语、失认少见 E.常在60岁以后起病
  3.老年性痴呆与抑郁性假性痴呆的鉴别要点是
     A.起病有无界限 B.病前智能和人格 C有无抑郁情绪 D.抗抑郁药的疗效 E.病前有无诱因
  4.癫痫伴发的精神障碍的表现形式包括
     A.自动症 B.神游症 C.朦胧状态 D.幻觉、妄想状态 E.人格改变
  5.下述哪些情况可引起瞳孔縮小
     A.酒中毒 B.一氧化碳中毒 C.吸食海洛因过量 D.有机磷农药中毒 E.三环类药物中毒
  6.脑器质性精神病的概念是
     A.具有明确的生物学病因 B.脑部有组织形态学方面的改变 C.病因各异,但可有共同的综合征
     D.脑CT检查一定有阳性发现 E.常表现有记忆、智能、意识、人格障碍
  7.顶叶损害出现何种失用
     A.观念性失用 B.观念运动性失用 C.空间结构性失用 D.运动性失用 E.失语
  8.促使谵妄发生的条件有
     A.引起躯体器质性病理过程的生物学病因 B.易感因素如年龄、病前个性等
     C.心理紧张及外界的各种刺激等
     D.遗传因素 E.个体处于躯体衰弱状态
  9.不符合谵妄一般临床特点的是
     A.起病急、发展快 B.持续时间长 C.起病慢,进行性发展
     D.病情波动有昼轻夜重的特点 E.多数病人留有后遗症
  10.优势半球顶叶病变的典型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有
     A.失写 B.失算 C.左右分辨障碍 D.手指失用 E.阅读障碍
  11.颞叶病变的主要表现有
     A.感觉性失语 B.钩回发作 C.幻听 D.情感障碍 E.运动性失语
  12.慢性脑病综合征常见的症状有
     A.意识障碍 B.智能减退 C.幻觉、妄想 D.个性改变 E.恐怖性幻视
  13.不是脑震荡急性阶段治疗要点的是
     A.抗焦虑药物治疗 B.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C.降低颅内压力 D.绝对卧床休息1-2周 E.早期的康复训练
  14.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要点
     A.病程呈阶梯性进展 B.进行性痴呆 C.神经系统局灶损害体征
     D.CT扫描为多发低密度灶 E.病前多有脑卒中病史
  15.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改变包括
     A.脑萎缩 B.老年斑 C.神经元纤维缠结 D.颗粒样空泡变性 E.大量的神经元脱失、皮质突触显著减少
  16.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包括
     A.记忆障碍 B.语言障碍表现为找词困难 C.视觉空间障碍 D.病情呈阶梯性进展 E.智能全面减退
  17.阿尔茨海默病的乙酰胆碱假说认为
     A.病人乙酰胆碱能传递存在广泛的缺陷 B.乙酰胆碱增加 C.乙酰胆碱减少 D.乙酰胆碱输入信息增强
     E.乙酰胆碱输入信息减弱
  18.癫痫患者合并有精神症状时,不宜选用何种药物
     A.阿米替林 B.氯丙嗪 C.米帕明 D.氯米帕明 E.盐酸氟西汀
  19.诊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可根据下列情况
     A.有导致精神障碍出现的脑部疾病、脑损伤或脑功能不全的证据
     B.脑病变和精神症状的发生有时间上的联系
     C.精神障碍可因原发性脑部疾病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D.明显的家族遗传史
     E.精神症状不是由其它病因引起
  20.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D)的神经病理学改变以下哪些是对的
     A.大脑皮质、海马、某些皮层下核团中有大量的老年斑(SP)形成
     B.大脑皮质、海马及皮质下神经元存在大量神经元纤维缠结(NFT)
     C.SP和NFT大量出现于大脑皮层中,是诊断AD的两个主要依据
     D.正常老人脑内也可出现SP,但数量比AD患者明显为少
     E.脑萎缩、脑沟回增宽和脑室扩大是确诊阿尔茨海黙病的主要依据
  21.有关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以下哪些正确
     A.路易体是位于细胞内的异常包涵体,可见于痴呆患者的皮质和脑干
     B.有痴呆症状,认知功能有明显的波动,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C.常出现视幻觉
     D.类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症状
     E.病人对抗精神病药副作用非常敏感,临床上应避免使用
  22.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包括哪些
     A.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为常见, 发病无季节性与区域性
     B.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
     C.精神症状可为首发症状,也可为主要临床表现
     D.多数患者在早期有意识障碍
     E.可有癫痫发作和神经系统损害的某些症状
  23.以下哪些符合病毒性脑炎的特征
     A.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白细胞总数增高
     B.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白细胞和(或)蛋白质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
     C.血和脑脊液IgG可增高
     D.脑电图多呈弥漫性改变或在弥漫性改变的基础上出现局灶性改变
     E.脑CT扫描有利于疾病确诊
  24.癫痫性精神障碍常可表现以下哪些情况
     A.自动症 B.神游症 C.朦胧状态 D.人格改变 E.多种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表现




 简答题

一、什么是谵妄?引起谵妄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谵妄(delirium)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acute brain syndrome)。
导致谵妄的原因很多,可归纳成以下几类:
     1.颅内病变:①颅内感染性病变;②脑外伤;③脑血管病如梗塞、出血;④电解质紊乱,⑤颅内肿瘤;⑥颅内寄生虫如血吸虫肉芽肿;⑦癫痫及发作后的朦胧状态等。
     2.各种躯体疾病:通常是起病急和/或病情重的疾病。如肝性脑病、尿毒症性脑病、肺性脑病、各种急性传染病。
     3.药物及其他物质中毒:如酒中毒、阿托品、一氧化碳中毒、海洛因中毒等。4.物理因素致病:如电击、日射病、冻伤等。

二、试述谵妄的主要临床表现。
    答:谵妄通常急性起病,症状变化大,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典型的谵妄通常10至12天可完全恢复,但有时可达30天以上。部分病人发病前可有前驱症状,如焦虑不安、激越、注意涣散和睡眠障碍等,前驱期持续约1-3天。谵妄的临床特征包括:
     1.意识障碍:病人可表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多数病人的意识障碍有昼轻夜重的节律变化。有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严重者可出现人物定向障碍。记忆障碍以即刻记忆和近记忆障碍最明显,患者尤其对新近事件难以识记。好转后患者对谵妄时的表现或发生的事大都遗忘。
     2.感知障碍:常见,包括感觉过敏、错觉和幻觉。患者对声光特别敏感。错觉和幻觉则以视错觉和视幻觉较常见,其内容常具有恐怖性和场面性。
     3.思维障碍:表现思维不连贯,可因错觉和幻觉而产生继发性的片断妄想。
     4.情绪障碍:情绪波动常见,包括焦虑不安、抑郁、恐惧、愤怒或淡漠等。
     5.行为障碍:可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抑制和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冲动无目的性、或表现不自主运动。睡眠-觉醒周期不规律,可表现为白天嗜睡而晚上兴奋。

三、试述急性脑病综合征(谵妄)的处理原则。
    答:对于谵妄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病因治疗是指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
     支持治疗一般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适当补充营养。而安静的环境与柔和灯光可减少因光线不足产生的错觉,也可避免因环境刺激过度而影响病人的睡眠或诱发精神症状。
     对症治疗是指针对患者的精神症状给予精神药物治疗。为避免药物加深意识障碍,应尽量小剂量、短期治疗。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因其嗜睡、低血压等副作用较轻,可首先考虑。有肝脏疾病和酒精依赖者应避免使用氯丙嗪,以免引起癫痫发作。睡眠障碍者可给予适量苯二氮卓类药以改善睡眠。

四、什么叫痴呆,引起痴呆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痴呆(dementia)是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没有意识障碍。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故又称为慢性脑病综合征(chronic brain syndrome)。
     引起痴呆的原因大致可用下表概括:
     1.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亨廷顿病、克-雅病(CJD)、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
     2.颅内疾病:脑占位性病变:肿瘤、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脑脓肿等;感染:脑炎、脑膜脑炎、神经梅毒、艾滋病痴呆等;创伤:脑外伤
     3.代谢障碍和内分泌障碍 内分泌障碍:阿狄森病、库欣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肝衰竭、肾衰竭、肺衰竭慢性电解质紊乱血卟啉病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1、烟酸、叶酸、维生素B12等缺乏
     4.血管性疾病 血管性痴呆
     5.中毒、缺氧 酒精、重金属、一氧化碳、药物中毒及缺氧等

五、试述慢性脑病综合征(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
    答:痴呆患者起病多缓慢隐匿,如能及时发现与治疗,部分病人预后相对较好,如因内分泌障碍、维生素缺乏及神经梅毒等所致的痴呆患者,10%-15%可以好转或痊愈。
     1.认知功能损害:记忆减退是常见症状,早期出现近记忆障碍,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明显减退, 严重者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随着病情的进展,远记忆也受损, 严重患者常以虚构的形式来弥补记忆方面的缺损。思维缓慢、贫乏,对一般事物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越来越差,注意力日渐受损,可出现时间﹑地点和人物定向障碍。
     2.语言障碍:疾病初期, 语言表达可以正常,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表现为用词困难,出现命名不能;甚至语言重复﹑刻板﹑不连贯或发出无意义的声音。重度痴呆患者常表现缄默。
     3.人格改变:亦为常见症状。通常表现兴趣减少、主动性差、情感淡漠、社会性退缩,但也可表现为脱抑制行为,如冲动、幼稚行为等。情绪症状包括焦虑﹑易激惹﹑抑郁和情绪不稳等,并可有“灾难反应”(catastrophic reactions),即当患者对问题不能做出响应和对工作不能完成时,可能出现突然放声大哭或愤怒的反应。有些患者会出现坐立不安﹑漫游、尖叫和不恰当的甚至是攻击性行为。也可出现妄想和幻觉。
     4.社会功能受损:对自己熟悉的工作不能完成。晚期生活不能自理,运动功能逐渐丧失,甚至穿衣﹑洗澡、进食以及大小便等均需他人协助。

六、试述慢性脑病综合征(痴呆)的治疗原则。
    答:慢性脑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病因治疗:及早治疗可治疗的病因,如内分泌代谢紊乱、某些感染所致的痴呆。
     2.支持治疗:仔细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损害的程度,以及精神症状、行为问题和患者的家庭与社区资源等来制定相应的措施。包括:
     (1)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给家庭带来的负担。
     (2)保持患者躯体健康,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营养、适当运动、改善听力和视力问题及躯体疾病的治疗等。尽量使患者处于熟悉的环境,最好是在家里。房间地板不宜太光滑,室内光线要适当,厕所要安装扶手。最好有让患者安全活动的空间。
     (3)教育家庭成员,向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痴呆患者实际上仍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可通过非药物治疗使患者生活功能、情绪和行为问题得以改善。
     3.药物对症处理:对有精神病性症状、激越行为或攻击行为者,可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锥体外系副作用和迟发性运动障碍,故应从低剂量开始,缓慢加量,症状改善后需逐渐减量或停止用药。
     伴发抑郁的患者,可应用抗抑郁药物。但须注意,三环类药物的抗胆碱能副作用可加重认知功能的损害。故可考虑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及其他药物如曲唑酮等。苯二氮卓类因可引起意识混浊、跌倒和药物依赖等,使用应特别谨慎。

七、试述遗忘综合征的概念、原因及临床特点。
    答:遗忘综合征(amnestic syndrome)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
     引起遗忘障碍的常见原因是下丘脑后部和近中线结构的大脑损伤,但双侧海马结构受损偶尔也可导致遗忘障碍。酒精滥用导致硫胺(维生素B1)缺乏是遗忘障碍最常见的病因。其它如心脏停搏所致的缺氧、一氧化碳中毒﹑血管性疾病﹑脑炎﹑第三脑室肿瘤等也可导致遗忘障碍。
     遗忘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严重的记忆障碍,特别是近记忆障碍,注意力和即刻回忆正常。患者学习新事物很困难,记不住新近发生的事情。在智能检查时,当要求患者立即回忆地址或三件物品时问题不大, 但10分钟后却难以回忆。另外,常有虚构,患者因为近记忆缺损,常捏造生动详细的情节来弥补。其它认知功能和技能则相对保持完好。因此,患者可进行正常对话,显得较理智。

七、试述颅脑外伤急性精神障碍的主要表现。
    答:颅脑外伤急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症状:
     1.意识障碍 头部外伤轻微者意识障碍较短暂,可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不等。意识丧失的时间如超过数小时,完全康复的机会可能降低。外伤性谵妄一般由昏迷或昏睡演变而来,表现为意识模糊、激越不安、梦样状态、定向障碍、恐惧害怕,职业样动作、冲动行为等。
     2.脑外伤后综合征 意识清醒后,患者表现头痛、呕吐、眩晕,激越、情绪不稳、注意不能集中及植物神经症状(皮肤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呼吸浅慢等)。
     3.记忆障碍 脑外伤后遗忘(post-traumatic amnesia, 简称PTA) 是一种顺行性遗忘,病人对脑外伤当时及其后一段时间的经历发生遗忘, 通常由数分钟至数星期不等。PTA的长度可作为临床评估脑外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即PTA愈长,脑损伤便愈严重。逆行性遗忘是指病人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它的长度是指由受伤一刻开始,直至受伤前最后一件能清晰回忆的事情为止。遗忘的时间常只有数秒至数分钟,但在伤势严重的病人,逆行性遗忘可达数天甚至数周或更长。

八、试述脑外伤慢性精神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答:脑外伤慢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症状:
     1.智能障碍:严重的脑外伤可引起智力受损,出现遗忘综合征甚至痴呆,严重程度与PTA的长短有关。对于闭合性脑外伤的患者,如PTA长度在24小时以内,智力多能完全恢复;若PTA长度超过24小时,情况便不容乐观。年长者和优势半球受伤者发生智能障碍的机会较大。
     2.人格改变:患者的人格改变多伴有智能障碍,一般表现为情绪不稳、焦虑、抑郁、易激惹甚至阵发暴怒,也可变得孤僻、冷漠、自我中心、丧失进取心等。如仅损害额叶,可出现如行为放纵等症状,但智力正常。人格改变也可以是患者对脑外伤及其后果的心理反应的表现。
     3.脑外伤后精神病性症状: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精神分裂样精神病、偏执型精神病、情感症状等。脑外伤可直接导致精神症状,也可对有精神病素质者起到诱因作用。另外,脑外伤及其后遗症对患者社会、心理的影响,也与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生、发展有关。有些患者的精神病和脑外伤并无直接关系,一般而言,脑外伤和精神症状出现相隔愈久,两者直接因果关系的机率便愈低。
     4.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concuss ional syndrome):这是各种脑外伤后最常见的慢性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疲乏、焦虑失眠、注意不集中,记忆减退、对声光敏感、情绪不稳、抑郁,癔症样发作等。虽然患者可能有器质性改变,但多数情况下躯体及实验室检查并无异常发现。该综合征的发生与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很大。
     5.外伤性癫痫:发生率与受伤的程度、部位及随访的时间有关。脑外伤癫痫可分为早发和晚发,85%的外伤性癫痫发生于伤后2年内。

九、简述颅内肿瘤常见的精神症状。
    答:颅内肿瘤患者精神症状常见。肿瘤的性质、部位、生长速度、有无颅内高压及患者的个性特征等因素均可影响精神症状的产生与表现。
     1.意识模糊:多见于快速发展的肿瘤,表现理解和反应困难、行动迟缓、思睡、注意不集中、情感淡漠和定向障碍等。
     2.智能障碍:颅内肿瘤所致的精神症状中智能障碍最常见。病人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或思维迟缓,严重者可出现类似痴呆的表现。
     3.幻觉:不同部位的肿瘤可产生不同种类的幻觉,如枕叶肿瘤可产生简单的原始性视幻觉;颞叶肿瘤可出现较复杂的幻视和幻听,亦可产生幻嗅、幻味;而顶叶肿瘤则可产生幻触和运动性幻觉。但不同部位的肿瘤也可产生相同的幻觉,如额叶肿瘤常因影响邻近的颞叶而出现幻视和幻听。
     4.其它精神症状:包括焦虑、抑郁、躁狂、分裂样或神经症性症状。

十、试述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答: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虽然大部份癫痫患者没有或只有轻微精神症状。
     1.发作前的先兆症状 先兆是一种部份发作,在癫痫发作前出现,通常只有数秒,很少超过一分钟。不同部位的发作会有不同的表现,但同一患者每次发作前的先兆往往相同。
前驱症状发生在癫痫发作前数小时至数天,尤以儿童较多见。表现为易激惹、紧张、失眠、坐立不安,甚至极度抑郁,症状通常随着癫痫发作而终止。
     2.发作时精神障碍
     (1)自动症(epileptic automatisms) 自动症是指发作时或发作刚结束时出现的意识混浊状态,发作前常有如头晕、流涎、咀嚼动作、躯体感觉异常和陌生感等先兆症状,此时患者仍可维持一定的姿势和肌张力,在无意识中完成简单或复杂的动作和行为,事后患者对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完全遗忘。80%患者的自动症为时少于5分钟,少数可长达1小时。
     (2)神游症(fugue) 比自动症少见,历时可达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异常行为较为复杂,对周围环境有一定感知能力,亦能做出相应的反应。表现为无目的地外出漫游,病人可出远门,亦能从事协调的活动,如购物、简单交谈。发作后遗忘或回忆困难。
     (3)朦胧状态(twilight state) 发作突然,通常持续1至数小时,有时可长达1周以上。患者表现为意识障碍,伴有情感和感知觉障碍,如恐怖、愤怒等,也可表现情感淡漠、思维及动作迟缓等。
     3.发作后精神障碍
     患者发作后可出现自动症、朦胧状态,或产生短暂的偏执、幻觉等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4.发作间精神障碍
     人格改变较为常见,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多疑、思维粘滞等。
     少数病人会出现记忆减退、注意困难和判断能力下降,可伴有行为障碍。临床也可见到类精神分裂样症状、以焦虑为主的情感症状等。值得注意的是,癫痫病人的自杀率是常人的4至5倍,因此应注意预防病人自杀。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27
多选题参考答案  

   A型题
     1.A 2.C 3.A 4.C 5.E 6.D 7.B 8.B 9.D 10.C 11.A 12.B 13.B 14.C 15.D 16.E 17.C 18.C 19.D 20.C
     21.D 22.C 23.B 24.B 25.E 26.C 27.D 28.D 29.D 30.D 31.A 32.D 33.C 34.E 35.A 36.E 37.B 38.D      39.E
   B型题
     1.C 2.D 3.E 4.B 5.A 6.E 7.D 8.C 9.A 10.B
   X型题
     1.ABCD 2.ABCD 3.ABCDE 4.ABCDE 5.CD 6.ABCE 7.ABC 8.ABCDE 9.BCE 10.ABCD 11.ABCD 12.BD
     13.ABCE 14.ACDE 15.ABCDE 16.ABCE 17.ACE 18.ABCD 19.ABCE 20.ABCD 21.ABCDE 22.ABCDE
     23.ABCD 24.ABCDE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28
 选择题  

(一) A 型题
  1.心脏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最多见的表现为
     A.幻觉 B.妄想 C.抑郁发作 D.焦虑情绪 E.行为迟缓
  2.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发的精神障碍,禁用何种药物
     A.氯丙嗪 B.奋乃静 C.地西泮 D.氟哌啶醇 E.舒必利
  3.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伴发的精神障碍,治疗时禁用
     A.氯丙嗪 B.奋乃静 C.地西泮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甲状腺素
  4.严重的一氧化碳中毒可以出现假愈期,假愈期最长可达
     A.10 周 B.4 周 C.6 周 D.1 周 E.12 周
  5.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的精神障碍,常发生于用药后
     A.数分钟 B.数小时 C.数天到一周
     D.数天或 2 个月内 E.半年以上
  6.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的精神障碍与哪种因素无关
     A.用药剂量与持续的时间 B.病前性格 C.个体的机能状况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7.某女性病人,分娩时大出血,产后体弱,表现乏力,消瘦,乳房萎缩,全身毛发脱落。一年后出现疑人
    害,吵闹,不认识自己的亲人,外出不知归家。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红斑狼疮所致的精神障碍 B.多发性硬化 C.白塞病所致精神障碍
     D.席汉病所致精神障碍 E.阿狄森病所致精神障碍
  8.男性患者,36 岁。入院诊断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妻子向你报告他有些反常,如刷过牙又找牙刷,说要去
    刷牙,东西放置比平时凌乱。情绪不稳,有时显得很高兴,有时又流泪。检查时发现患者一般对答尚切
    题,对刷牙一事,不好意思地说“忘了”。这时你的判断和首先需要做的是
     A.在病历上记录患者家属反映的情况和你的检查结果,继续观察
     B.安慰家属,告诉她病人反应正常,不必过分担心
     C.向护士或同病室的病友了解情况
     D.注意检查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防肝性脑病的发生 E.复查肝功能
  9.糖尿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治疗时下列哪种药物需要慎用或禁用
     A.氯丙嗪 B.氟哌啶醇 C.地西泮 D.阿普唑伦 E.多塞平
  10.躯体感染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下哪条不对
     A.起病较急,病程发展常起伏不定 B.精神症状通常与感染性躯体疾病消长平行
     C.大多预后不良 D.及时发现原发感染性疾病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E.处理上最重要的是治疗原发疾病
  11.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的处理原则以下哪项不对
     A.首先必须治疗引起精神障碍的原发躯体疾病
     B.支持疗法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充足的营养供应等
     C.护理包括安静、安全的环境和防止意外发生等
     D.对精神症状的控制应遵从大剂量、足疗程的原则
     E.要考虑治疗药物对病人的副作用
  12.以下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伴发精神障碍哪项不对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是一种慢性传染病
     B.HIV 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一系列的神经病理学改变
     C.精神症状可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谵妄、精神病性症状和情感障碍
     D.约 10%~20% 的艾滋病患者可伴发痴呆
     E.如能及时治疗,多数病人可以痊愈
  13.有关类分湿性关节炎以下哪条不对
     A.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
     B.最常引起的精神症状为焦虑、抑郁和对治疗的不合作等
     C.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导致精神症状
     D.使用精神药物时,应避免锥体外系副作用大的药物
     E.对已服用 NSAIDs 的患者,若需情感稳定剂,应首选锂盐
  14.透析治疗一般不出现以下哪种情况
     A.平衡失调综合征 B.透析性脑病 C.情感障碍
     D.由于维生素 B1 缺乏可致 Wernicke 脑病 E.持续性的幻觉、妄想综合征

(二) B 型题
     A.满月脸、面部红润、水牛背、腹部紫纹、向心性肥胖、多毛、高血压和女性闭经等
     B.易疲劳、肌肉痉挛、乏力、体重减轻、食欲下降、情感淡漠、易激惹和情绪低落,高钾低钠血症,皮
       肤有色素沉着
     C.特征性症状包括骨痛、骨折、骨畸形、肾结石、肌无力、口渴、多尿、厌食和恶心。精神症状以抑郁
       乏力或缺乏主动性和易激惹常见,可反复出现抽搐、昏睡和昏迷
     D.躯体症状包括白内障、手足搐搦、麻木、手足和口唇部位麻刺感、肌肉痉挛、喉痉挛、喘鸣和癫痫发
       作。精神症状常见,可表现为注意难以集中、智能损害和“假性神经症”或谵妄。血清钙降低和血清
       磷升高,颅脑 X 线检查可见基底节钙化
     E.心悸、心动过速、房颤、多汗、细微震颤、食欲亢进、体重减轻、怕热、排便次数增多、月经紊乱、
       肌无力或腱反射亢进等。病人常见眼球突出、瞬目减少和眼睑退缩。精神障碍多表现兴奋性增高、易
       激惹、抑郁、烦躁以及疲劳、失眠、话多,严重者可有幻视、幻听和被害妄想
  1.皮质醇增多症 (hypercortisolism, Cushing 综合征 )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adrenocortical insufficiency)
  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hyperparathyroidism)
  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hypoparathyroidism)
  5.甲状腺功能亢进 (hyperthyroidism)

(三) X 型题
  1.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表现为
     A.类神经衰弱综合征 B.癔症样表现 C.焦虑抑郁 D.幻觉 E.妄想
  2.心脏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以下哪些药物使用应特别小心
     A.地西泮 B.丙米嗪 C.阿米替林 D.多虑平 E.氯丙嗪
  3.女性病人, 30 岁。近半年来阵发性出现心悸、心动过速、面红、出汗、头晕、手震颤头痛以及恶心呕吐
    等,曾有 2 次出现极度的焦虑不安,伴濒死感和窒息感。血压 140/100mmHg 。此病人应考虑以下哪些诊
    断:
     A.广泛性焦虑 B.惊恐障碍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嗜铬细胞瘤 E.甲状腺功能减退
  4.以下哪些对肝脑综合征具有特征性
     A.脑电图呈三相波 B.脑电图呈弥漫性慢波 C.扑翼样震颤
     D.静止性震颤 E.情绪不稳
  5.有关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以下哪些正确
     A.精神症状以焦虑、激越、惊恐障碍或淡漠抑郁等情绪症状多见
     B.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影响判断能力、记忆甚至导致智能与意识障碍
     C.中度高碳酸血症会引起头痛、头晕、冷漠、健忘
     D.重度高碳酸血症可导致木僵或昏迷
     E.处理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焦虑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应小心
  6.诊断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可依据以下几点
     A.有躯体疾病的依据
     B.精神障碍可因躯体疾病的好转而好转
     C.躯体疾病在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转归等方面有时间上的密切关系
     D.精神症状常波动
     E.精神症状常有昼轻夜重的节律变化
  7.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以下哪些是对的
     A.是一种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体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B.常有多器官受累
     C.精神、神经症状表现多种多样
     D.颜面皮肤出现蝶形红斑
     E.吩噻嗪类药物因能诱发本病和癫痫发作,故不宜使用
  8.有关 Wilson \' s 病以下哪些描述是对的
     A.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的隐性遗传性疾病,精神症状可出现于疾病早期
     B.可表现为情绪障碍、幻觉妄想、人格改变及智能减退
     C.锥体外系症状,如肌痉挛、震颤、强直和运动减少是常见症状
     D.治疗应以补充血铜为主
     E.K-F 环和尿与大便铜排泄量增加以及血浆铜蓝蛋白减少可确诊
  9.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原发躯体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B.年龄 C.个体当时的躯体状况
     D.个体的性格特征 E.环境状况




简答题

一、试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特点。
    答:尽管各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并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有时与功能性精神障碍如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的表现相似。概括起来,仍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1.精神障碍的发生与躯体疾病的发生有时间上的密切联系。
     2.起病较急者,一般以急性器质性精神障碍为主;慢性起病及疾病早期或恢复期则多以脑衰弱综合征为主;部分病人在恢复期可能残留人格改变和智能障碍。
     3.精神症状可发生于躯体疾病的各个时期,部分躯体疾病患者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但多数出现在躯体疾病的高峰期。精神症状常常有昼轻夜重的表现。
     4.病程发展常起伏不定,各类精神症状反复交织出现,可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如患者早上感到疲乏和轻度的眩晕,下午则可出现焦虑和易激惹,而晚上却发生意识混浊。
     5.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一般与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消长平行;精神障碍的病程、预后与躯体疾病的病程、转归密切相关。
     6.治疗原则以病因和对症治疗并重。由于病人躯体功能状况的削弱,应用抗精神病药物要谨慎。尽量选用副作用少的药物,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
     7.患者都具有某些躯体体征及实验室的某些阳性发现。

二、简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原则。
    答:临床上如发现病人有意识、智能、定向或记忆方面的异常时,就应想到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可能性。掌握以下几点,有助于确立诊断:
     1.有躯体疾病的依据。
     2.有证据显示精神障碍的出现与躯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时间上的密切联系。一般躯体疾病在先,精神症状发生其后,但有些躯体疾病早期难以发现或未能引起注意,而常常造成了精神症状出现在先的假象。
     3.精神障碍常因躯体疾病的好转而好转,或因躯体疾病的恶化而加重。
     4.精神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5.严重程度达到现实检验能力减退和社会功能受损。

三、试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处理原则。
    答: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支持疗法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充足的营养供应等。
     3.提供安静、安全的治疗环境,减少声光刺激,对有激越、抑郁和谵妄的患者要防止意外的发生,必要时可予以保护性约束。
     4.合理使用药物,停用可能引起精神障碍的药物。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内脏器官的功能状况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起始剂量应更低,逐渐增加剂量,当症状稳定时,应逐渐减少剂量。
     5.及时向精神科医生求得帮助,争取以专业人员的态度对待患者。

四、什么是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主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答: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physical diseases) 是由于除脑以外的躯体疾病直接导致脑功能紊乱而产生的一类精神障碍。
     发病机制: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出现并不完全取决于原发躯体疾病的种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原发躯体疾病所产生的生物学因素的直接作用 主要是由于毒素作用、能量供应不足(脑供血不足、脱氧等)水电解质代谢、酸碱平衡紊乱、应激反应、神经递质改变等影响了脑功能 , 产生一系列精神症状。主要包括意识障碍、认知障碍、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神经症症状或以上症状的混合状态。
     2.身心反应 指患者对所患躯体疾病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焦虑、抑郁、恐惧、易激惹、情绪不稳、多疑、孤独感等。
     3.诱发因素 高龄、躯体处于疲劳衰弱状态、遗传因素、人格特征、应激状态、环境因素、缺乏社会支持以及既往神经精神病史等均可能促发精神障碍的发生。

五、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中有哪几类常见症状群?
    答: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常见的综合征如下:
     1.脑衰弱综合征 多见于躯体疾病的早期、恢复期或慢性躯体疾病的过程中,表现为疲乏、注意不集
         中、记忆减退、思维迟钝、情绪不稳,伴头痛、头晕、心悸、出汗、食欲不振等多种不适主诉。
     2.急性脑病综合征 多继发于急性躯体疾病或急性应激状态,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轻者意识模糊,
         思睡,重者出现谵妄状态。
     3.器质性情感障碍综合征 可表现为抑郁或躁狂,躁狂和抑郁可单独出现,亦可先后出现或在同一病程
         中混合出现。
     4.痴呆综合征 多见于重性疾病的恢复期或恢复后期,以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记忆、思维、
         理解、判断、计算等功能的减退。亦可出现人格改变。
     5.遗忘综合征 表现为选择性或局限性的认知功能障碍,病人意识清晰,智能相对较好,以记忆障碍和
         虚构为主要症状。
     6.精神病性症状 可表现为各种幻觉、妄想、紧张综合征、思维障碍和行为紊乱等。
六、有哪些类型的躯体疾病常能引起精神症状 ?
    答:常见的易于引起精神症状发生的躯体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类:
     1.躯体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有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伤寒和副伤寒、疟疾及 HIV 感染等。
     2.内脏疾病
     (1)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性脑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
     (3)肾脏疾病:肾性脑病、肾透析、慢性肾脏疾患。
     (4)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性脑病、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3.内分泌疾病
     (1)甲状腺机能亢进与减退。
     (2)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与减退。
     (3)垂体前叶机能亢进与减退、尿崩症。
     (4)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与减退。
     (5)性腺功能异常:月经期精神障碍,妊娠期精神障碍、产后精神障碍、更年期综合征,周期性精神
        病等
     (6)糖尿病或低血糖伴发的精神障碍。
     (7)血紫质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4.营养缺乏 常见的有烟酸、维生素 B1 、叶酸缺乏,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
     5.结缔组织疾病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症,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白塞病等
     6.血液病 包括白血病,各类贫血等。
     7.其他疾病 手术前后,癌症,烧伤,躯体外伤,染色体异常等。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28
多选题参考答案  

  A 型题
     1.D 2.A 3.A 4.E 5.D 6.A 7.D 8.D 9.A 10.C 11.D 12.E 13.E 14.E
  B 型题
     1.A 2.B 3.C 4.D 5.E
  X 型题
     1.ABCDE 2.BCDE 3.ABCD 4.AC 5.ABCDE 6.ABCDE 7.ABCDE 8.ABCE 9.ABCDE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29
 选择题  

(一)A型题
  1.我国的毒品不包括
     A.阿片类 B.可卡因 C.大麻 D.兴奋剂 E.酒精
  2.下列不属于阿片类物质的是
     A.海洛因 B.吗啡 C.苯丙胺 D.美沙酮 E.丁丙诺啡
  3.吗啡和海洛因等短效药物的戒断反应的极期常出现于停药后
     A.8-12小时 B.48-72小时 C.4-7天 D.8-10天 E.12-24小时
  4.酒精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部位是
     A.肝脏 B.肾脏 C.脾脏 D.胃肠道 E.呼吸道
  5.有关酒精的代谢吸收,下面错误的是:
     A.主要在小肠上部吸收 B.主要代谢场所在肝脏 C.最终代谢产物是乙醛
     D.代谢中需要一些酶及辅酶参加
     E.参与酒精代谢的是乙醛脱氢酶系统和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
  6.长期大量饮酒者如突然断酒,震颤谵妄常出现在断酒
     A.48小时后 B.24小时后 C.12小时后 D.72小时后 E.8小时后
  7.在临床上常用来缓解酒精依赖戒断症状的是
     A.苯二氮卓类 B.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 C.大剂量维生素 D.能量合剂 E.新型抗抑郁药
  8.单纯酒精戒断症状的处理正确的是
     A.一般不需要处理,或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B.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预防精神症状
     C.一般不需要补充维生素类药物 D.常规使用抗癫痫药物以预防癫痫发生
     E.应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以防戒断症状反跳
  9.下列不符合酒精性震颤谵妄的是
     A.在戒酒后发生 B.有意识障碍 C.有大量的感知异常
     D.全身肌肉有粗大的震颤 E.症状多迁延,可持续数月
  10.酒精戒断反应哪项论述不正确
     A.一般在停饮后48小时左右出现震颤谵妄 B.多在停饮后12-48小时出现癫痫发作
     C.单纯戒断反应可有短暂的幻觉、妄想
     D.复杂的戒断反应包括癫痫、震颤谵妄、幻觉症、人格改变等
     E.戒断性幻觉的特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幻觉性质不同
  11.关于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认知行为治疗,哪条不是其主要目的
     A.改变导致适应不良行为的认知方式 B.改变导致吸毒的行为方式
     C.帮助病人应付急性或慢性渴求
     D.促进病人社会技能、强化不吸毒行为 E.缩短其急性脱毒期的时间
  12.下列不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是
     A.安非他明 B.冰毒 C.MDMA D.匹莫林 E.海洛因
  1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每年死于与烟草有关疾病的人数是
     A.400万 B.40万 C.4000万 D.200万 E.1000万
  14.大麻中所含精神活性物质最主要成分是:
     A.Δ9四氢大麻酚 B.咖啡因 C.海洛因 D.MDMA E.多巴胺
  15.男,55岁,有长期饮酒史,近期出现情绪低沉,想死,由家属送来急诊,当时呼吸有明
     显酒味。对这样有自杀意图的酒依赖者,最合适的处理是
     A.耐心说服,劝其不要自杀 B.立即住院治疗 C.每日一次心理治疗
     D.每日一次群体心理治疗 E.使用大剂量镇静剂
  16.以下哪一项不是酒依赖的特征
     A.强烈的饮酒欲望 B.耐受性增加 C.难以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
     D.无戒断症状 E.明知饮酒会导致各种不良后果,仍坚持饮用
  17.在终止饮酒2天后,患者出现激越症状,凭空听到其他病人称他是同性恋,而意识清晰,
     定向力完整。患者出现的症状为
     A.精神分裂症 B.震颤谵妄 C.酒精性幻觉症 D.药物中毒 E.焦虑障碍
  18.若患者出现严重的近记忆力障碍,遗忘、错构、虚构和定向力障碍,此为
     A.Wernick脑病 B.柯萨柯夫综合征 C.精神发育迟滞 D.老年性痴呆 E.Ganser氏综合征
   
   (19-21题共用题干)
    某男,24岁,入院6小时后急起出现头痛、呕吐、腹泻、流泪、流涕、打哈欠、全身骨头
    痛、坐立不安。对该患者
  19.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
     A.头痛史 B.平时睡眠情况 C.药物滥用史 D.吸烟史 E.呕吐、腹泻的程度
  20.如果此病人乞求医生注射度冷丁,其主要目的可能是
     A.镇痛 B.止呕 C.镇静 D.止泻 E.“过瘾”
  21.如果予以盐酸吗啡10mg静注后,病人所有症状很快缓解甚至消失,则可基本确诊该
     患者有
     A.可卡因依赖 B.大麻依赖 C.巴比妥类依赖 D.阿片类物质依赖 E.苯丙胺依赖
  22.怎样才能准确而又方便地识别一个人是否有阿片类物质依赖
     A.询问用药史 B.威胁要送派出所 C.由公安审问
     D.予以吗啡注射,看是否出现欣快感  E.尿毒品检测
  23.关于镇静催眠药错误的是
     A.大致可分为巴比妥类和非巴比妥类 B.巴比妥类由于影响快动眼睡眠,停药后恶梦增加
     C.巴比妥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为:抗焦虑→镇静→催眠→麻醉→昏迷→死亡
     D.镇静催眠药一般不产生耐受性 E.巴比妥类和苯二氮卓类药物还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
  24.阿片类物质不包括以下哪类
     A.天然的阿片类物质 B.半合成的阿片类物质 C.全合成的阿片类物质
     D.脑啡肽、内啡肽 E.可卡因
  25.下列物质均为毒品,除外
     A.海洛因 B.大麻 C.可卡因 D.咖啡因 E.鸦片
  26.有关酒精性柯萨柯夫综合征,错误的是
     A.多在一次或多次震颤谵妄后发生
     B.临床以近记忆障碍为主要表现
     C.在长期大量饮酒及营养缺乏的基础上起病
     D.有明显的意识障碍
     E.有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
  27.属于WHO专家推荐的镇痛三阶梯方法中第一阶药物的是
     A.可待因 B.强痛定 C.阿司匹林 D.曲马多 E.吗啡
  28.酒精性震颤谵妄为
     A.一次大量饮酒出现的精神障碍
     B.长期饮酒后出现的幻觉妄想状态
     C.慢性酒精中毒突然停饮后出现的急性精神障碍
     D.慢性酒精中毒后出现的Korsakoff综合征
     E.慢性酒精中毒后出现的Wernick脑病

(二)B型题
     A.巴比妥类
     B.苯丙胺
     C.Δ9四氢大麻酚
     D.丁丙诺啡
     E.丙酮
  1.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的是
  2.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是
  3.大麻类物质的主要成份是
  4.作用于阿片受体发挥其生物学活性的是
     A.48-72小时左右
     B.8-12小时
     C.3-8天
     D.48小时左右
     E.12-48小时
  5.酒精依赖患者癫痫发作的时间常在戒断后
  6.海洛因依赖患者戒断症状达极期的时间常在戒断后
  7.海洛因依赖患者出现戒断反应的时间常在戒断后
  8.美沙酮戒断症状达极期的时间常在停药后
     A.度冷丁
     B.安定
     C.甲基苯丙胺
     D.麦角酸二乙酰胺
     E.尼古丁
  9.属于致幻剂的是
  10.属于兴奋剂的是
  11.“冰毒”是指
  12.属于阿片类的药物是

(三)X型题
  1.急性苯丙胺类药物中毒病人的处理原则包括
     A.足量补液 B.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C.利尿、促进排泄 D.特效拮抗剂的使用 E.导泻
  2.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为成瘾物质,能影响人类的
     A.情绪 B.思维 C.行为 D.改变意识状态 E.提高智力
  3.作为精神活性物质的“毒品”是指
     A.一类能影响人类精神活动的物质 B.具有强烈的成瘾性 C.为社会禁止使用
     D.医疗上限制使用 E.癌症病人可常规使用
  4.耐受性是指
     A.使用者的使用剂量越来越大 B.使用原来剂量达不到所求效果
     C.停止使用会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
     D.增加用量才能取得所追求的效果 E.停止使用也不会有什么不适
  5.戒断症状是指
     A.停止使用药物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B.增加使用剂量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C.减少使用药物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D.换用其他药物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E.改变使用途径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6.依赖除了出现耐受性和戒断症状外,还具有以下行为特征
     A.在使用精神活性物质上失去控制 B.将成瘾物质视为第一需要
     C.虽出现社会、心理和躯体损害,但欲罢不能 D.具有复发倾向 E.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7.下列哪些属于物质滥用所引起的后果
     A.酒后驾车肇事 B.多次因醉酒不能按时上班 C.经常酒后闹事
     D.大量吸烟导致严重肺心疾病 E.因饮酒问题被单位多次开除
  8.有关可卡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阿片类的药理作用 B.有高度精神依赖性 C.中毒时可出现小人国样幻视
     D.与苯丙胺有类似的药理作用 E.戒断后不会出现与酒精依赖时相似的躯体表现
  9.有关苯丙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B.长期使用能导致幻觉、妄想
     C.停止使用可出现抑郁及自杀 D.滥用者常出现瞳孔缩小
     E.合成苯丙胺的前体物质是麻黄素
  10.有关美沙酮替代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替代时间一般不超过21天 B.逐日减量,只减不加
     C.首日使用剂量可通过观察瞳孔、脉搏、血压及其他戒断症状来判定
     D.一旦美沙酮减完后即可让病人出院
     E.减量过程可以先快后慢
  11.纳洛酮或纳曲酮是
     A.阿片受体的半激动剂 B.阿片受体拮抗剂 C.可用于解除早期的戒断症状
     D.可用于解除阿片类中毒 E.具有一定的预防复发的作用,但主要取决于病人的合作性
  12.酒精性遗忘症(Korsakoff综合征)的主要特征为
     A.意识障碍 B.记忆障碍 C.虚构 D.定向障碍 E.嫉妒妄想
  13.有机磷中毒症状的常见表现包括
     A.毒蕈碱样症状 B.烟碱样症状 C.震颤谵妄 D.精神神经症状 E.柯萨柯夫综合征
  14.导致药物滥用的社会因素包括
     A.成瘾物质的可获得性 B.家庭因素 C.同伴影响、同伴间压力
     D.文化背景 E.社会环境等因素
  15.阿片类药物的作用包括
     A.镇痛、镇静作用 B.抑制呼吸、咳嗽中枢和胃肠蠕动
     C.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产生强烈的快感
     D.兴奋呕吐中枢 E.缩瞳作用
  16.关于阿片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下列正确的是
     A.阿片类药物可分布到机体的所有组织 B.阿片类药物大部分由肝脏代谢
     C.阿片类药物由肾脏排泄 D.大多数阿片类物质易透过血脑屏障
     E.不同的给药途径对阿片类药物的吸收没有明显影响
  17.关于阿片类物质依赖的非替代治疗,常用的药物及治疗手段有
     A.可乐宁 B.中草药、针灸 C.美沙酮 D.镇静催眠药 E.莨菪碱类药物
  18.关于阿片类物质依赖的认知行为治疗,其目的在于
     A.改变导致适应不良行为的认知方式 B.改变导致吸毒的行为方式
     C.帮助病人应付急性或慢性渴求
     D.促进病人社会技能 E.强化病人不吸毒行为
  19.下列不是急性酒精中毒表现的是
     A.冲动行为 B.判断力及社交功能受损 C.共济失调
     D.酒精性震颤谵妄 E.Korsakoff综合征
  20.镇静催眠药中毒时可出现下列表现
     A.冲动或攻击行为 B.情绪不稳 C.说话含糊不清 D.共济失调 E.眼球震颤
  21.ATS通过下列机制发挥其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致欣快作用
     A.作用于儿茶酚胺神经细胞的突触前膜
     B.促进突触前膜内单胺类递质的释放
     C.阻止递质再摄取 D.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
     E.抑制5-HT的释放
  22.严重CO中毒者可出现下列表现
     A.阵发性去大脑强直 B.肌张力增高 C.腱反射亢进
     D.浅反射消失 E.角膜及瞳孔反射消失
  23.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精神障碍可出现下列哪些症状
     A.躁狂抑郁状态 B.类精神分裂症状态 C.意识障碍 D.假性脑瘤状态 E.柯萨柯夫综合征




 填空题  

  1.精神活性物质是指能够影响人类______、______、______、改变______状态,并有致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
  2.传统上将依赖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前者是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病理性适应状态,表现为________增加和____症状的出现;后者使吸食者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或欣快的感觉,驱使使用者为寻求这种感觉而反复使用药物,表现所谓的__________。
  3.根据精神活性物质的药理特性可将之分为如下七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烟草。
  4.阿片类物质通过作用于体内的___________发挥其生物学活性,这些受体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脊髓罗氏胶质区等区域。阿片类典型的戒断症状分为__________和主观症状两大类。
  5.阿片类物质依赖的治疗一般分两步走,即急性期的________治疗和脱毒后的________及_________。关于阿片类物质依赖的替代治疗,常用的替代药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_。
  6.阿片类物质依赖的美沙酮替代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酒精的代谢场所主要在_______内,参与体内酒精代谢的两大系统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8.酒精依赖者可发生Korsakoff综合征,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三大特征。
  9.戒酒硫的作用机制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本身无毒性作用。
  10.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镇静、催眠、抗焦虑药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11.烟草中的依赖性成分是_________,通过作用于脑的__________发挥生理及行为作用。
  12.1998年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有________人吸食可卡因和海洛因,有_______人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
  13.行为理论认为,精神活性物质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作用,同样也具有_________作用,使得使用者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14.Wernick脑病是由于________缺乏所致,表现为_____________、眼球不能外展和明显的_________,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ATS和海洛因的不同之处包括前者较难产生_______依赖而更容易产生_______依赖,ATS急性中毒临床表现为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系统的兴奋症状。
  16.经呼吸道吸入的CO透过肺泡膜进入血液,迅速与__________结合成不易解离的_________,致低氧血症和全身组织器官严重缺氧。CO中毒时口唇呈_______。
  17.有机磷类农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后,与__________结合成不易解离的______________,后者不能催化水解乙酰胆碱,导致体内乙酰胆碱过量堆积,使___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系统功能紊乱。




 简答题 

一、试述阿片类物质依赖的替代治疗及其基本原则。
    答:阿片类物质依赖的替代治疗是指利用与毒品有相似作用的药物来替代毒品,以减轻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使病人能较好的耐受。然后在一定的时间(14-21天)内将替代药物逐渐减少,最后停用。目前常用的替代药物有美沙酮和丁丙诺啡,使用剂量视病人的情况而定,然后根据病人的躯体反应逐渐减量。
基本原则是:只减不加,先快后慢,限时减完。

二、如何处理酒依赖患者戒断后发生的震颤谵妄?
    答:一般注意事项:安静的环境,光线不宜太强。如有明显的意识障碍、行为紊乱、恐怖性幻觉、错觉,需要有人看护,以免发生意外。如有大汗淋漓、震颤,应注意保温。同时,应注意预防各种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
    镇静:苯二氮卓类应为首选,地西泮一次10mg,2-3次/日,如果口服困难应选择注射途径。根据病人的兴奋、自主神经症状调整剂量,必要时可静脉滴注,一般持续一周,直到谵妄消失为止。
控制精神症状:可选用氟哌啶醇,5mg/次,1-3次/日,肌肉注射,根据病人的反应增减剂量。
其它: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补充大剂量维生素等。

三、如何处理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的精神症状?
    答:对于症状较轻者可加强观察而不需特别处理,但症状严重者一般选用氟哌啶醇,常用量2mg-5mg肌注,视病情轻重调整剂量。地西泮等苯二氮卓类药物也能起到良好的镇静作用。绝大部分病人在停止吸食后的2-3天内上述症状即可消失。

四、什么是成瘾物质?根据其药理特性分为几类?
    答:成瘾物质又称精神活性物质,即社会学概念中的毒品,是指具有很强成瘾性并在社会上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在我国主要是指阿片类、可卡因、大麻、兴奋剂等药物。根据其药理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类: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②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③大麻;④致幻剂;⑤阿片类;⑥挥发性溶剂;⑦烟草。

五、什么叫戒断症状、耐受性、依赖?
    答:戒断症状是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 耐受性是指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或使用原来的剂量则达不到使用者所追求的效果。
    依赖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个体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自我用药的结果导致了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



 论述题 

一、试述导致药物滥用的原因。
    答:一般认为,药物滥用的原因不能用单一的模式来解释,与社会环境、心理特点和生物学因素皆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1.社会因素 包括①可获得性;②家庭因素,如家庭矛盾、单亲家庭、家庭成员间交流差等,而家庭成员犯罪吸毒是吸毒,特别是青少年吸毒的重要危险因素;③同伴影响、同伴间压力等;④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
     2.心理因素 研究发现吸毒者有明显的个性问题,如反社会性,情绪控制较差,易冲动,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追求即刻满足等。精神活性物质的正性强化作用和负性强化作用,在依赖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3.生物学因素 依赖形成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着一系列神经递质、受体等方面的变化。包括:
     (1)脑内的“犒赏系统”与药物依赖 二十世纪60年代后,人们发现了内源性阿片肽及其受体,位于边缘系统的犒赏系统是导致药物依赖的结构基础,而单胺类等神经递质的变化是精神活性物质作用的直接后果。
     (2)代谢速度 代谢速度的不同,对精神活性物质的耐受性就不同,依赖的易感性也不同。
     (3)遗传学因素 已证明不同种族的人对某些药物依赖的形成具有显著的遗传性。另外,家系、双生子及寄养子研究均发现,药物滥用的易感性因素是由基因所决定的,或者是将易感性从上一代传至下一代,或是直接遗传的酒精/药物依赖易感性,或是通过将反社会人格传给下一代而造成间接的影响。
总之,药物滥用和依赖是上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的存在和药理特性是滥用、依赖的必要条件,但是否成为“瘾君子”,还与个体人格特征、生物易感性有关,而社会文化因素在药物滥用、依赖中起到了诱因作用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29
多选题及填空题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A型题
     1.E 2.C 3.B 4.A 5.C 6.A 7.A 8.A 9.E 10.D 11.E 12.E 13.A 14.A 15.B 16.D 17.C
     18.B 19.C 20.E 21.D 22.E 23.D 24.E 25.D 26.D 27.C 18.C
     B型题
     1.B 2.A 3.C 4.D 5.E 6.A 7.B 8.C 9.D 10.C 11.C 12.A
     X型题
     1.ABC 2.ABCD 3.ABC 4.ABD 5.AC 6.ABCD 7.ABCDE 8.BCDE 9.ABCE 10.ABCE
     11.BDE 12.BCD 13.ABD 14.ABCDE 15.ABCDE 16.ABC 17.ABDE 18.ABCDE 19.DE
     20.ABCDE 21.ABCD 22.ABCDE 23.A BCD
  二、填空题
     1.心境,情绪,行为,意识,依赖
     2.躯体依赖,心理依赖,耐受性,戒断,渴求状态
     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大麻,致幻剂,阿片类,挥发性溶剂
     4.阿片受体,脑室周围灰质,腹侧被盖系统,中脑边缘系统,客观体征
     5.脱毒,防止复吸,社会心理康复治疗,美沙酮,丁丙诺啡
     6.只减不加,先快后慢,限时减完
     7.肝脏,乙醇脱氢酶系统,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
     8.记忆障碍,虚构,定向障碍
     9.抑制肝细胞乙醛脱氢酶
     10.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
     11.尼古丁,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
     12.2100万,3000万
     13.正性强化作用,负性强化作用
     14.维生素B1,眼球震颤,意识障碍,定向障碍,记忆障碍,震颤谵妄
     15.躯体,精神,中枢神经,交感神经
     16.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樱桃红色
     17.胆碱酯酶,磷酰化胆碱酯酶,中枢神经,胆碱能神经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0
 选择题  

(一)A型题
  1.以下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哪项不正确
     A.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 B.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C.慢性病人可有意识障碍
     D.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且病程迁延 E.一般智能无明显损害
  2.精神分裂症最多见的幻觉是
     A.视幻觉 B.听幻觉 C.触幻觉 D.嗅幻觉 E.本体幻觉
  3.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最可能的是
     A.单基因遗传 B.双基因遗传 C.多基因遗传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E.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在意识清晰的基础上,下列何种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最有诊断意义
     A.被害妄想 B.嫉妒妄想 C.牵连观念 D.思维散漫 E.夸大妄想
  5.精神分裂症的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
     A.情绪低落 B.情绪不稳 C.情绪高涨 D.情感不协调 E.欣快
  6.听幻觉最常见于
     A.躁狂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强迫症
  7.下列何种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A.思维破裂 B.被控制体验 C.幻觉 D.怪异行为 E.注意不集中
  8.关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
     A.思维联想散漫 B.片断的幻觉妄想 C.幼稚愚蠢行为 D.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E.妄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9.关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
     A.常急性发病 B.可表现精神运动型兴奋 C.可出现木僵 D.对电抽搐治疗反应较好 E.发病多在中老年期
  10.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特征,以下哪项错误
     A.起病年龄较晚,常在40岁左右 B.以妄想为主要表现 C.缓慢发病者多 D.幻觉少见 E.及时治疗效果较好
  11.关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下列何种说法不正确
     A.多在青少年期发病 B.病程进展缓慢 C.社会退縮行为 D.幻觉妄想较为明显 E.预后较差
  12.下列何种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A.思维贫乏 B.假性幻觉 C.动力缺乏 D.情感平淡 E.孤僻离群
  13.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中,目前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生化因素 D.脑萎缩 E.精神因素
  14.一青年病人,三个月前急性起病,意识清晰,表现说话难以理解,行为幼稚怪异,本能意向亢进,有片断
     的耳闻远方亲友声音的幻觉,觉有人跟踪。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B.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C.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D.病毒性脑炎 E.分裂样精神病
  15.30岁的男性病人。近半年来觉得有人跟踪自己,有人在屋里放了窃听器而不敢大声讲话,常听见有人在议
      论如何对付他。因而表现闷闷不乐,闭门不出,写信到公安局请求保护。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青春型分裂症 B.偏执型分裂症 C.单纯型分裂症 D.偏执性精神病 E.紧张型分裂症
  16.青年女性,家人诉其近2年来逐渐变得少语少动,不与人交往,孤僻离群,对亲友冷淡,不讲究个人卫
      生,有时发呆。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B. 品性障碍 C.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D. 偏执性精神病 E. 人格障碍
  17.以下疾病那一种预后最好
     A.偏执狂 B.偏执状态 C.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D.偏执型人格障碍 E.妄想阵发
  18.有关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以下哪项不对
     A.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 B.病程间歇发作,症状缓解后不留明显缺陷
     C.分裂症状与情感症状消失的时间比较接近 D.分裂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时间不能少于一个月
     E.起病较急、多为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19.关于急性妄想发作,以下哪项不对
     A.常突然起病,以短暂的妄想为主要症状,妄想形式多样,内容支离破碎 B.病前一般无诱因
     C.可伴有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障碍 D.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E.病程不超过3个月

(二)B型题
     A.阳性症状
     B.抑郁发作      
     C.阿尔茨海默病
     D.躁狂发作
     E.神经衰弱
  1.多巴胺功能亢进
  2.5-HT功能低下
  3.脑部乙酰胆碱缺乏
  4.慢性心理社会应激
  5.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
     A.以幻觉、妄想为主要表现
     B.一种偏离特定文化背景的行为模式
     C.以抑郁、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
     D.可表现多个系统的功能损害
     E.以情绪高涨、激动不安为主要表现
  6.精神分裂症
  7.激越性抑郁
  8.人格障碍
  9.慢性酒精中毒
     A.利培酮
     B.卡马西平
     C.盐酸丙米嗪
     D.盐酸阿米替林
     E.阿普唑仑
  10.主要治疗躁狂症
  11.主要治疗精神分裂症
  12.治疗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焦虑

(三)X型题
  1.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特征性意义的听幻觉是
     A.评议性幻听 B.争论性幻听 C.命令性幻听 D.入睡前幻听E.噪声性幻听
  2.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特征性意义的妄想是
     A.自罪妄想 B.夸大妄想 C.疑病妄想 D.影响妄想 E.原发性妄想
  3.下列哪些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重要价值
     A.思维插入 B.思维被夺 C.思维被广播 D.联想松弛 E.强迫性思维
  4.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因素包括
     A.起病形式 B.症状特点 C.维持治疗 D.病前的社会功能水平 E.是否使用了电抽搐治疗
  5.下列哪些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重要价值
     A.情感淡漠 B.情感不协调 C.情绪低落 D.情感高涨 E.情绪焦虑恐惧
  6.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治疗方法有
     A.抗精神病药物 B.认知心理治疗 C.电抽搐治疗 D.行为治疗 E.大剂量安眠药注射
  7.改善精神分裂症预后的措施有
     A.早期发现 B.尽早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C.注意维持用药
     D.配合家庭、社会治疗 E.保证住院时间在6个月左右
  8.关于偏执性精神障碍,以下哪些是对的
     A.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临床相 B.病前多有特殊的个性缺陷 C.多在一定的精神因素作用下逐渐起病
     D.妄想内容常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E.病程迁延不愈,易于导致人格衰退
  9.偏执性精神病与偏执性精神分裂症的鉴别在于后者
     A.妄想常不系统,易于泛化 B.妄想内容较荒谬,缺乏现实性 C.常伴有幻觉
     D.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 E.一般不出现人格改变
  10.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要点在于前者
     A.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幻觉以幻听多见,症状常有昼重夜轻的波动性
     B.当意识障碍减轻时,病人与环境接触良好,情感反应保存
     C.精神症状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一般没有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D.病程经过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消长平行
     E.常有某些临床及实验室证据,证明患者的精神状态与脑器质性或躯体疾病有密切的联系
  11.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结局大致有以下哪几种形式
     A.完全持久的恢复正常
     B.病情多次复发,间歇期正常或基本正常
     C.社会性缓解伴人格缺损,可自我照顾或需督促
     D.维持在慢性状态
     E.衰退至终末期。
  12.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教育应包括哪些内容
     A.对疾病的性质的讲解
     B.介绍患者将可能接受的治疗方法
     C.介绍康复的模式以及疾病的各种不同的结局状况、疾病预后的前景
     D.及时纠正患者的病态信念
     E.治疗将会涉及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等
  13.精神分裂症的中枢多巴胺(DA)功能亢进的假说证据包括
     A.长期使用苯丙胺,会使正常人产生幻觉和妄想,阻断多巴胺2受体的药物可用来治疗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B.苯环己哌啶(PCP)可在受试者身上引起幻觉、妄想,同时也会导致情感淡漠、退缩等阴性症状
     C.不少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DA的主要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增高
     D.PET研究发现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纹状体D2受体数量减少
     E.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均是通过阻断DA受体发挥治疗作用的。




 填空题

  1.1896年,德国精神病学家_______首次将早发性痴呆作为一个疾病单元来描述。
  2.20世纪瑞士精神病学家_______首次建议将早发性痴呆命名为精神分裂症。
  3.1993年,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的总患病率为______。
  4.近30年来,对精神分裂症的脑影像学研究比较一致的发现是脑室______,其中以_______和_______扩大最为明显。
  5.精神分裂症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是思维联想过程缺乏_______和_______。
  6.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之一,在内容上以______妄想最为多见。
  7.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而阴性症状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8.对于易复发,病程迁延,服药依从性差的病人,可选用______维持治疗。
  9.双生子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同卵双生的同病率是异卵双生的_______倍。
  10.长期的随访研究发现,有5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曾试图自杀,约________的病人最终死于自杀。

  

 简答题  

一、首发精神分裂症常见的早期症状主要有哪些?
    答:出现明显的精神病性表现之前,病人可能有前驱症状(早期症状)。有人认为这是从异常行为症状向精神病性症状的过渡时期,也可以说是从最初可察觉的症状向真正的精神病性症状发展的阶段。处于前驱期这种“危机”状态的个体是否最后发展成明显的精神病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活事件,家庭紧张,个体的素质,家庭社会支持等。
    了解前驱期症状,有利于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概括起来首发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前驱期症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情绪改变:抑郁、焦虑、情绪波动、易激惹等。
     认知改变:古怪或异常观念、朦胧、学习或工作能力下降等。
     感知改变: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
     行为改变:社会活动退缩或丧失兴趣、多疑、功能水平下降等。
     躯体改变:多种躯体不适感,如头痛、睡眠和食欲改变、乏力、活动和动机下降等。

二、精神分裂症思维形式障碍的常见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精神分裂症最具特征性的症状。病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出现联想散漫、松弛或破裂,有时表现逻辑推理荒谬离奇(逻辑倒错性思维),有时表现为缺乏主题的空谈议论(诡辩证)。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甚至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而表现为“词的杂拌”。有的病人将某一个词或动作的具体含意与抽象含意混淆在一起来表达某些特殊的、除病人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称“象征性思维”,或创造一些特殊意义的字或词而称“语词新作”。
     有的病人表现思维的自主性障碍,如联想过程在无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中断(思维中断),或脑内涌现大量的、不由自主的强制性的思维(思维云集),有的病人觉得自己的思维不受自己的控制而受制于某种外力(思维被控制),或觉得自己所想的东西外人都已经知道,究竟是怎样知道的他自己也说不清,称为内心被洞悉感。
而另有一部分病人,则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的贫乏,对一般性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而以简单的“不知道”,”不清楚”或“没什么”等作答,表现为思维贫乏。

三、精神分裂症的妄想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内容离奇、逻辑荒谬、发生突然;②妄想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常有不断扩大和泛化的趋势或具有特殊意义。如认为周围人的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的,所到之处都有人议论他,报纸、电视的内容都在含沙射影的说他,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对他都有特殊意义等;③病人对妄想的内容常不愿意主动暴露,并往往企图掩饰它。

四、试述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
    答:常在青少年期起病,起病缓慢隐袭,持续发展。早期多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如主观的疲劳感、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逐渐出现日益加重的孤僻退缩、生活懒散、丧失兴趣、社交活动贫乏、生活毫无目的而亲情日趋淡漠。一般没有幻觉和妄想,如有,亦是片断性或一过性的,内容单调。行为表现不像青春型那样荒唐离奇而类似于残留型那样的阴性症状,但从未有过明显的疾病活跃期。这种病人在早期常被误认为是“不求上进”、“性格不够开朗”或“受到打击后意志消沉”等等,往往在病程多年后才就诊。治疗效果较差。

五、试述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
    答:多于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多在2周之内达到高峰,其特点为情感和思维形式的障碍,加上幼稚愚蠢行为。情感特征可表现为情感肤浅、不协调、喜怒无常或变化莫测,有时面带微笑,却给人傻气的感觉;言语较多但内容松散、不连贯,荒谬离奇,思维凌乱甚至破裂;行为幼稚愚蠢、奇特怪异、不可预测、缺乏目的,傻笑、扮鬼脸、恶作剧,不分场合与对象,开一些幼稚的玩笑,本能意向亢进或意向倒错,如脱衣脱裤、吃脏东西(痰、大小便等)。幻觉、妄想片断,多变,不成型。

六、试述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
    答:常起病于青壮年或中年,起病缓慢,早期常表现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并在内容和范围方面常有不断扩大和泛化的趋势,妄想内容日益脱离现实,妄想结构可较系统,亦可松散,妄想内容以关系、被害多见。病人可表现一个或多个妄想,且常伴有幻觉,以幻听最多见。病人的行为常受妄想、幻觉的影响,多数病人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病态体验,有的病人沉湎于幻觉和妄想的体验之中而变得孤僻离群。此类病人的思维形式和情感、意志、言语障碍不太突出,人格改变较轻,有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尚能保持较好的工作能力。

七、试述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
    答:大多数病人于中青年发病,起病较急,病程呈发作性,主要表现为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两者交替出现或单独发生,以紧张性木僵多见。
     木僵时病人言语运动受抑制,程度从运动缓慢、少语少动(亚木僵状态)到固定于某一个姿势,不语不动、不饮不食,以至于唾液留在口中也不咽不吐,顺口角流下,不自动排便,对任何刺激均不起反应。肌肉紧张时病人可出现蜡样屈曲、被动服从,特征是病人的肢体可任人摆布,即使被摆成不舒服的姿势,也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变。如将病人的头部抬高,好像枕着枕头,病人也能保持这样的姿势一段时间,称之为“空气枕头”。有的病人可表现主动违拗,出现模仿动作和模仿言语。处于木僵状态的病人意识清晰,对周围的事物有感知,事后能回忆。
    紧张性兴奋的病人表现突然起床,无目的的踱步,砸东西,可出现刻板单调的言语内容或模仿言语,偶可伴有妄想、幻觉。紧张性兴奋常持续数日或数周,然后自行缓解或转入木僵状态。此型现在少见,预后较好。

八、阳性和阴性症状包括哪些?I型和II型精神分裂症有何主要区别?
    答:英国学者Crow(1980)基于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出精神分裂症生物异质性的观点,将精神分裂症按阳性、阴性症状群进行分型。阳性症状指精神功能的异常或亢进,包括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阴性症状指精神功能的减退或缺失,包括情感平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无快感体验、注意障碍。I型精神分裂症(阳性精神分裂症)与II型精神分裂症(阴性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区别见下表:
     I型与II型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区别
                         I型精神分裂症                          II型精神分裂症
特征性表现             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              情感平淡、言语贫乏等阴性症状
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反应         良好                                     较差
预后情况                 有可逆之可能                               不可逆性(?)
智能缺损                      无                                  可有认知功能损害
异常的不自主运动              无                                     有时存在
推测病理所在             D2受体功能亢进                         脑萎縮或脑结构功能异常
     1982年,Andreasen在Crow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1992年Stanley等对上述量表进一步改进,制定了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对阴性、阳性症状的定量化评定和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工具。按照阴、阳性症状分型,优点在于将生物学、现象学结合在一起,且对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九、试述CCMD-3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答:CC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另有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内容贫乏;
     (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2.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3.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十、何谓Bleuler的4A症状和Schneider的一级症状?
    答:Bleuler(1911)在描述精神分裂症症状时,重视横断面上的精神症状的特征,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原发障碍在于各种精神活动整合过程的障碍,他把下述4项症状列为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①联想障碍(Association);②情感障碍(Affective);③矛盾意向(Ambivalence);④内向性(Autism)。而将妄想、幻觉、紧张症等列为精神分裂症的附加症状。
    而Schneide则认为,以自我意识障碍为中心的所谓一级症状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最有价值。他提出了11条一级症状:①争论性幻听;②评论性幻听;③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④思维被扩散;⑤思维被撤走;⑥思维阻塞;⑦思维插入;⑧躯体被动体验;⑨情感被动体验;⑩冲动被动体验及妄想知觉。
     以上两种观点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影响很大,但各有其不足之处,Bleuler的4A症状对阳性症状的诊断价值有所忽视,而Schneide的一级症状则对阴性症状的诊断价值重视不够。其后的研究表明,“一级症状”并非精神分裂症的特异性症状,其它一些精神障碍如双相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中均可见到。

十一、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要点。
    答:不少脑器质性病变如癫痫、颅内感染、脑肿瘤和某些躯体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药物中毒等,都可引起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如生动鲜明的幻觉和被害妄想等。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类病人往往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幻觉多为恐怖性幻视,症状常有昼轻夜重的波动性。当病人意识障碍减轻时,病人与环境接触良好,情感反应保存,精神症状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一般没有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病程经过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消长平行。
     更为关键的是,病人常有某些确凿的临床及实验室证据,证明患者的精神状态与脑器质性或躯体疾病有密切的联系。

十二、如何鉴别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精神障碍?
    答:情感性精神障碍无论是在躁狂状态还是在抑郁状态,都可能伴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多数情况下,精神病性症状是在情感高涨或低落的背景下产生的,与患者的心境相协调。如躁狂病人出现夸大妄想,抑郁患者出现贫穷或自罪妄想;
    抑郁性木僵与紧张性木僵两者的情感障碍和与环境的接触有本质的不同。抑郁病人的情感是低沉而不是淡漠,耐心的询问可以的到一些应答,病人的表情动作虽然缓慢困难,但流露出忧心忡忡的眼神和欲语而难以表达的表情,说明病人与周围仍有情感上的交流。而紧张性木僵病人则淡漠无情,无论医生多么努力,病人却常常是无动于衷,无相应的反应。
    急性发作的躁狂病人也会出现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但当行为症状控制之后,病人仍会暴露出高涨的情绪而有别于精神分裂症。
    有时,躁狂和抑郁的病人也会出现一些与当前心境不协调的幻觉和/或妄想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不是疾病的主要临床相,持续的时间一般不长,常缺乏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个别病人可能需要结合既往病史、病程、症状持续的时间及疾病转归等因素做出判断。

十三、如何鉴别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症。
    答: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尤其是疾病早期或单纯型病人,常出现神经衰弱和强迫性神经症的症状。鉴别要点:①神经症的病人大多自知力充分,病人完全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和处境,求治心切,情感反应强烈,而分裂症病人早期可有自知,但却不迫切求治,情感反应亦不强烈,分裂症病人的强迫症状内容有离奇、荒谬和不可理解的特点,摆脱的愿望不强烈,痛苦体验不深刻。②仔细的病史询问和检查可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症状,如情感淡漠迟钝、行为孤僻退缩等。③一时难以诊断则需要一定时间的随访观察,随着病情的进展,精神分裂症病人表现出日益加重的亲情淡漠,行为孤僻或思维离奇等症状。

十四、如何鉴别精神分裂症与反应性精神障碍。
    答:某些分裂症病人病前可能有一定的精神诱因,而早期表现的症状特点可能带有心因性的色彩,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的症状则日益脱离现实,不愿暴露内心体验和求治。而反应性精神障碍常主动陈述病情,以求得同情和支持,症状常反映心因内容,逻辑推理接近常理,情感反应鲜明强烈,较少有分裂症的“典型”症状,如有,持续时间亦短暂。病人如有行为运动减少,亦常能配合医生的诊治,与周围接触较好,这些特点可以与精神分裂症鉴别。

十五、哪些因素对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判断有提示意义。
    答:100余年的经验表明,以下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判断有帮助:
提示结局良好的因素包括:急性起病,病期短暂,中年以后起病,病前人格良好,无精神病家族史,病前工作能力好,病前社会关系良好,有明显的情感症状,稳定的婚姻,较多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治疗及时、合理、系统等。
提示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隐袭起病,病期长,早年起病,病前人格不良,有明显的精神病家族史,病前职业功能和社会关系不良,以阴性症状为主,缺乏家庭与社会支持,有脑结构的异常,治疗不及时、不系统、服药依从性差等。

十六、试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预后特征。
    答: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社区康复的开展,使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预后有了明显改观。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演变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类:①单次发作,完全持久的恢复。②多次发作,但发作间歇期完全缓解或基本缓解。③首次发作后即残留部分症状,以后可以发作,但残留症状无明显加重。④首次发作后即残留部分症状,以后可有发作,但每次发作后症状逐渐加重。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结局大致有以下5种形式:①完全持久的恢复正常。②病情多次复发,间歇期正常或基本正常。③社会性缓解伴人格缺损,可自我照顾或需督促。④维持在慢性状态。⑤衰退至终末期。大多数随访研究认为,从总体上讲,约2/3的病人有较满意的社会功能结局,生活能自理,并能从事部分劳动。

十七、简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社会治疗的基本原则。
    答:心理治疗必须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部分。心理治疗不但可以改善病人的精神症状、提高自知力、增强治疗的依从性,也可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促进患者与社会的接触。其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心理教育和社区康复。
     1.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指的是向患者及其家人提供有关精神疾病的性质和可能的病程演变过程,介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卫生保健知识和社会服务资源利用等的一门技术。对患者或其家人进行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增加他们对疾病本身的了解;其次是修正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心理教育是病人康复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心理治疗。一般认为,心理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疾病的性质的讲解。
       (2)介绍患者可能接受的治疗方法。
       (3)介绍康复的模式以及疾病的各种不同的结局状况、疾病预后的前景。
       (4)治疗将会涉及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等。
     2.针对疾病康复期的心理社会干预
     对经历了首次精神病发作的患者促进痊愈、预防慢性残疾是临床医生的首要任务,而预防复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痊愈期的总体目标是尽量缩短活动性精神病的期限,帮助患者重建生活,帮助他们了解精神疾病并确立将来的对策。这是一个恢复和再调整的阶段,一个逐渐和动态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主动参与这一过程。
所有精神病人有权利在社区生活和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首发病人的总体心理社会结局阻止了病人在职业功能、学业、财政、家庭与社会等方面去获得这一理想目标。
     精神分裂症常在成年早期发病,此时,个体仍处在学习和受教育阶段,或仅仅是刚刚开始建立其成年期的社会和职业角色,正常的发育过程将受到长期精神病态及其不良结局的影响。基于这一点,临床医生在征得病人同意的前提下,应与教师和单位领导取得联系,并提供适当的信息,共同讨论一个逐步恢复正常工作、学习的方法或程序。提出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如保护性就业,技能培训。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短期或长期目标,以增强病人的成就感,避免自尊心的丧失。职业功能的获得是以促进康复为目的的心理社会干预的中心目标。
康复期的心理社会干预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个案管理;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家庭态度、促进对疾病复发的早期认识和适当的干预措施;减少应激;预防自杀等内容。

十八、如何鉴别偏执性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及偏执型人格障碍?
    答: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妄想系统,幻觉少见,即使出现也历时短暂且不突出,与妄想密切相关;妄想的内容比较固定而不泛化,与现实生活有联系,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多难辨是非;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病人其他方面的精神功能基本正常,病程迁延,但很少衰退。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妄想是奇特的和不系统的,内容常较荒谬且牵连较广,易于泛化,旁人难于理解,常伴有幻觉(幻觉与妄想内容不一定有关系)、被动体验以及其他分裂症的症状,药物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晚期常导致精神衰退。
    偏执型人格障碍常早年起病,表现为敏感多疑,情感冷淡,与人格格不入等特征,但不构成妄想,亦无幻觉,社会功能相对较好。




 论述题

一、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答:长期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要比一般人群高数倍,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双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的同病率是异卵双生的4-6倍。寄养子研究亦提示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另外,分子遗传学研究尽管尚无一致性的发现,但多数研究提示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2.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 精神分裂症神经生化基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假说:
    (1)多巴胺(DA)假说:该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DA功能亢进。其支持的证据有:①长期使用可卡因或苯丙胺,会使正常人产生幻觉和妄想,而苯丙胺和可卡因的主要神经药理作用是升高大脑神经突触间多巴胺的水平;②阻断多巴胺2(D2)受体的药物可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③不少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DA的主要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增高,尸体脑组织中DA或HVA高于对照组。PET研究发现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纹状体D2受体数量增加,因此推测脑内多巴胺功能亢进;④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均是通过阻断DA受体发挥治疗作用的。
    (2)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某些区域谷氨酸受体亚型的结合力有显著变化,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苯环己哌啶(PCP)可在受试者身上引起幻觉及妄想,但同时也会导致情感淡漠、退缩等阴性症状。
    (3)5-羟色胺(5-HT)假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除了对中枢DA受体有拮抗作用外,还对5-HT2A受体有很强的拮抗作用。5-HT2A受体可能与情感、行为控制及调节DA的释放有关。5-HT2A受体激动剂可促进DA的合成和释放,而5-HT2A受体拮抗剂可使A10DA神经元放电减少,并能减少中脑皮层及中脑边缘系统DA的释放,这与抗精神病作用及锥体外系反应的减少均有关系。
    3.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 对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尸解研究,发现在中前颞叶(海马、内鼻皮质、海马旁回)和额叶存在脑组织萎缩。CT发现患者出现脑室的扩大和沟回的增宽,这些变化在精神疾病的早期甚至治疗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应用PET(正电子发射成像)在活体身上的研究提示患者存在额叶功能低下。
    4.子宫内感染与产伤 研究发现,母孕期曾患病毒感染或产科并发症者,成年后发生精神分裂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5.神经发育病因学假说 该假说认为,由于遗传因素和母孕期或围产期损伤,在胚胎期大脑发育过程就出现了某种神经病理改变,这种改变的即刻效应并不显著,但随着进入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刺激下,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6.社会心理因素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特别是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心理社会因素在其病因学中仍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尽管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精神因素就是病因,但精神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起到了诱发作用。

二、试述精神分裂症躯体治疗的某些原则。
    答:1.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急性发作期的首选治疗措施 在用药前,临床医生应仔细评估病人的躯体状况和需要治疗的靶症状。尽管有人认为精神药物的作用没有靶症状,事实上,临床医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病人的症状特点,用药则常有所选择。如阳性症状明显者常选用氯丙嗪、氯氮平;阴性症状为主者则常选用维思通、奥氮平、舒必利、氯氮平等;兴奋冲动、行为紊乱明显者常选用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等镇静作用强的药物。
医师选药的原则应考虑到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和效—价(药效—价格)比等因素。
    2.有效不换方的原则 既往应用效果好的药物,本次应用仍有效。如病人系首次用药,则药物的选择常要考虑到副反应的大小,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对阳性症状的疗效大致相当,但副反应有所不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相对较少,疗效肯定,可予考虑。在控制阳性症状方面,各种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相当(除氯氮平对某些难治性病人有效外)。
    3.单一用药、缓慢加减剂量原则 一般主张单一用药,对于某些难治的病人可合用其它不同种类的药物(如另一类的抗精神病药,卡马西平、碳酸锂等)。通常情况下,抗精神病药物无论是增加或减少剂量时均应缓慢,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个体对药物的不良感受,同时亦有利于观察病人对药物剂量调整后的反应。如病人出现某些急诊状况(粒细胞缺乏、过敏反应、急性肝坏死等)则应快速减药或停药。
    4.个体化用药原则 临床医生对不同个体的最低有效剂量(最大疗效,最少的副作用)要认真评估,不要过分追求控制症状而超大剂量用药,而导致许多严重的副反应的发生。
药物治疗的合适剂量相当于氯丙嗪(CPZ)400mg-800mg/天,其它药物按效价折算,急性期治疗时间至少6周。超出此剂量范围应做相当的临床判断。首次发作的病人,应尽快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药物剂量宜偏小,折合CPZ约300mg-500mg/天。不应采用快速神经阻滞剂化和超大剂量的药物治疗。
    5.换药原则 合适剂量抗精神病药物的最短起效时间要4—6周,如无效可改用不同类别的抗精神病药。
实践表明,病人如对首次用某药有较严重的不良体验,常预示病人对该药的远期疗效不佳和服药依从性差。这些负性体验包括主观不适感、过度镇静、急性肌张力障碍等,如果用药不久病人即出现明显的上述体验,可考虑快速换药(此时可不需观察4周)。
    对两种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反应不佳的病人,应改用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病人的定义是:在疗程和剂量足够的情况下,对两种不同类的抗精神病药物均无明显疗效。此时氯氮平治疗至少应维持3个月。如果无效,要检查血药浓度并可逐渐加大氯氮平剂量到800mg/天,如有效则应作为持续的维持治疗措施。对两种不同的抗精神药物疗效不佳,病人表现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和攻击行为,或病人有不能耐受的副反应,包括EPS、抗胆碱能副作用、TD、MNS等应换用氯氮平治疗。
    6.安全原则 抗精神病药物一般来讲是安全的,但用药之前均应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心功能,并在服药过程中要定期复查。
    有些情况在应用抗精神病药时应予不用或慎用:①病人既往有严重的过敏或变态反应史者;②与酒精、鸦片类、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药物合用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导致严重的CNS抑制或抗胆碱能谵妄;③严重的心、肝、肾等躯体疾病;④有器质性或特发性痉挛发作的高危因素者;⑤闭角性青光眼患者。
在以下情况应作血药浓度监测:①当病人对常用剂量的药物反应不佳时;②当临床医生对鉴别药物副作用与精神症状有困难时;③当合并其它药物而可能影响药代动力学时;④在儿童、老年病人或有躯体疾病的病人,其药代动力学可能有变化时;⑤当怀疑病人有藏药行为时。
    7.合并其他药物的治疗原则 如病人持续出现焦虑、抑郁和敌意等症状,尽管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状控制较好,辅助用药是合适的。持续的焦虑可加用苯二氮卓类和心得安;持续的抑郁,应加用抗抑郁药;持续的敌意及类躁狂样症状可加用锂盐或卡马西平,卡马西平有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应予注意。
病人已接受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甚至包括了氯氮平或维思通,但仍表现持续的阳性精神病性症状,应合用前条所述的辅助药物或ECT治疗,亦可单独应用ECT治疗。神经阻滞剂合用ECT治疗的指征是:①病期<1年;②尽管病期>1年,但病人处在急性发作的早期;③有明显的情感症状和紧张症症状。精神分裂症病人接受ECT治疗的次数一般不应超过12次。
    预防性给予抗帕金森病药不可取,如要应用,应考虑病人的躯体状况、病人既往EPS的发生史以及权衡引起EPS及抗胆碱能副作用的危险因素。
    8.维持治疗原则 急性症状控制后,药物维持治疗至少一年,其有效维持剂量为折合CPZ300mg-600mg/天。如最初在控制急性期症状时剂量超过了此范围,则应每六周减少10%的剂量,直到找到最低有效维持量,但一般不应低于300/天,维持量也不应超过600mg/天,除非此高剂量明确提示对病人有最好的症状控制和感受。
    如果病人在接受神经阻滞剂治疗前仅有一次阳性症状发作,并且在其后一年的维持治疗中,无阳性症状及复发迹象可以试行停药观察方案,但病人需意识到潜在的复发危险并同意这一方案。对目前症状控制良好已一年,但既往有一次或多次发作的病人,应长期维持治疗,除非有不可耐受的副作用及某些禁忌证出现。
    靶症状给药(在有复发先兆出现时才用药)或间歇给药的维持治疗方案因能使复发率增加而不应作为常规采用。对某些拒绝口服用药而乐于接受长效药物治疗的病人,长效药物可作为首选维持治疗方案。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0
多选题及填空题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A型题
    1.C 2.B 3.C 4.D 5.D 6.C 7.E 8.E 9.E 10.D 11.D 12.B 13.A 14.A 15.B 16.C
    17.E 18.D 19.D
    B型题
    1.A 2.B 3.C 4.E 5.C 6.A 7.C 8.B 9.D 10.B 11.A 12.E
    X型题
    1.ABC 2.DE 3.ABCD 4.ABCD 5.AB 6.AC 7.ABCD 8.ABCD 9.ABC 10.BCDE 11.ABCDE 12.ABCE 13.ACE
二、填空题
   1.克雷丕林
   2.布鲁勒(E.Bleuler,1911)
   3.6.55‰
   4.扩大、侧脑室、第三脑室
   5.连贯性、逻辑性
   6.被害
   7.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缺乏、无快感体
      验、注意障碍
   8.长效制剂
   9.4-6
   10.10%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1
选择题

(一)A型题
  1.心境障碍在国内的总患病率约为
     A.0.83‰ B.0.37‰ C.0.311% D.3% E.0.412%
  2.Cotard 综合征,又名虚无妄想综合征,或否定妄想综合征。此综合征常见于
     A.精神分裂症 B.老年性痴呆 C.老年抑郁症 D.顶叶病变 E.麻痹性痴呆
  3.隐匿性抑郁症的特点为
     A.以情绪抑郁为主 B.以记忆障碍为主 C.以思维贫乏为主
     D.以行为迟滞为主 E.以躯体不适诉述为主
  4.心境障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A.发作一次,加重一次,残留阴性症状 B.一次发作,永不缓解
     C.反复发作,从无缓解期 D.反复发作,大多数能缓解 E.一次发作,终生不发
  5.关于心境障碍的血缘关系与发病率的关系,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血缘关系与发病率高低无关 B.血缘关系越远,发病率越高
     C.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 D.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低
     E.以上都不是
  6.患者男性,32岁,未婚。近半月来自觉聪明过人,能力非凡,精力旺盛,逢人打招呼,整天喜气洋洋。每
    天早起出门,很晚回家。乱买东西送人,喜欢唱歌、跳舞,喜欢结交朋友,尤其喜欢接近异性。交谈时,
    滔滔不绝,自觉思维加快,脑子里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出现,写文章一挥而就。好管闲事,做事虎头蛇
    尾,举止轻浮,不顾后果,情绪不稳,常为小事而勃然大怒。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精神分裂症 B.反应性精神障碍 C.人格障碍 D.无病 E.躁狂发作
  7.碳酸锂中毒的早期表现是
     A.发热、定向障碍 B.震颤、共济失调 C.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D.癫痫大发作 E.下肢水肿、多尿
  8.关于躁狂症的临床表现,你认为哪项说法正确
     A.躁狂症患者没有幻觉、妄想、思维散漫
     B.躁狂症患者都有幻觉、妄想、思维散漫
     C.部分躁狂症患者有精神症状,但随情感症状的好转而消失
     D.部分躁狂症患者有精神症状,且不随情感症状的好转而消失
     E.躁狂症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常受到病态的明显影响
  9.问患者几岁时,患者答:“三十三,三月初三生,三月桃花开,开花结果给猴吃,我是属猴的。”这个
    回答说明患者有何症状
     A.音联意联 B.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C.思维散漫 D.强制性思维 E.虚构
  10.关于心境障碍的生化研究结果,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
     A.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升高导致抑郁 B.5-羟色胺降低导致抑郁发作
     C.去甲肾上腺素降低导致躁狂发作 D.5-羟色胺升高导致抑郁发作
     E.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升高,导致抑郁
  11.心境障碍的儿茶酚胺假说认为
     A.抑郁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 B.抑郁发作有去甲肾上腺素活性降低
     C.躁狂发作有5-羟色胺降低 D.躁狂发作有去甲肾上腺素活性降低
     E.抑郁发作有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升高
  12.心境障碍的5-羟色胺假说认为
     A.抑郁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 B.抑郁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和降低
     C.躁狂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 D.躁狂发作有5-羟色胺升高和降低
     E.没有任何趋向性变化
  13.心境障碍的神经内分泌学说认为
     A.部分抑郁发作患者血浆皮质激素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降低
     B.躁狂发作患者促甲状腺素对于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子的反应迟缓
     C.部分抑郁发作患者血浆皮质激素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升高
     D.部分躁狂发作患者血浆皮质激素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升高
     E.部分抑郁发作患者促甲状腺素对于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子的反应迅速
  14.躁狂发作睡眠障碍的特点是
     A.入睡困难 B.多梦 C.早醒 D.睡眠需要减少 E.易惊醒
  15.抑郁发作睡眠障碍的特点是
     A.入睡困难 B.睡眠过多 C.早醒 D.多梦 E.易惊醒
  16.抑郁发作的生物学特征一般不包括
     A.情绪呈昼重夜轻的节律改变 B.早醒 C.便秘 D.食欲和性欲减退 E.焦虑不安
  17.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心境障碍没有幻觉 B.心境障碍没有妄想
     C.心境障碍没有思维散漫 D.心境障碍可伴有幻觉、妄想和思维散漫
     E.心境障碍伴有幻觉、妄想和思维散漫,且常与情感不协调
  18.双相和单相心境障碍比较
     A.单相发作持续时间短 B.双相间歇比单相时间长 C.单相比双相易于复发
     D.单相发作持续时间长 E.两者无明显不同
  19.对轻、中度抑郁发作治疗一般首选
     A.MAOIs B.电休克治疗 C.SSRIs D.抗精神病药 E.锂盐
  20.躁狂发作患者住院治疗,为了加速控制急性期病情,首选
     A.锂盐 B.氯丙嗪或氟哌啶醇 C.地西泮 D.卡马西平 E.丙戊酸钠
  21.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大多数病人的起效时间一般为
     A.14-28天 B.8-10天 C.1-3天 D.11-13天 E.4-7天
  22.阿米替林治疗抑郁发作,每天治疗量为
     A.50mg B.50-75mg C.75-100mg D.150-300mg E.300-400mg
  23.碳酸锂重度中毒时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
     A.减少碳酸锂剂量 B.停用碳酸锂 C.补液 D.透析 E.利尿
  24.下列哪种药不是三环类抗抑郁药
     A.阿米替林 B.氯米帕明 C.多塞平 D.米帕明 E.麦普替林
  25.以下哪一类不属于抗抑郁药
     A.三环类抗抑郁药 B.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C.四环类抗抑郁药 D.苯二氮卓类 E.SSRI类
  26.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不包括
     A.口干 B.便秘 C.心脏影响 D.血压影响 E.肝脏影响
  27.SSRI类抗抑郁药不包括
     A.麦普替林 B.氟西汀 C.帕罗西汀 D.伏氟草胺 E.舍曲林
  28.躁狂急性发作期碳酸锂的治疗血浓度为
     A.0.4mmol/L—0.7mmol/L B.0.8mmol/L—1.2mmol/L
     C.1.3mmol/L—1.9mmol/L D.2mmol/L—2.2mmol/L E.2.3mmol/L—2.8mmol/L
  29.患者女,29岁,已婚。近3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晨重夕轻,兴趣缺乏,精力减弱,言语减少,
     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觉得前途暗淡,悲观失望,早醒,食欲减退,便秘,性欲减退,自责,自罪,
     多次自杀未遂。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神经衰弱 B.反应性精神障碍 C.抑郁性神经症 D.抑郁发作 E.隐匿性抑郁发作

   (30-34题共用题干)
       25岁女性患者,工人。一月前由于工作失误受到领导当众批评,病人感到委屈,觉得脸上无光,出现
    失眠,早醒,觉得自己前途全完了,整天闷闷不乐,少与人交往,认为人心难测,怀疑同事会看不起她,
    在背后议论她。近1周来,病人一反常态,出现兴奋话多,说终于战胜了自己。自我感觉好,自我评价
    高,说自己能力大,购买多种复习资料说要考北京大学,通宵看书,说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说领导
    批评她是嫉妒她的才能,不认为自己有病。说单位送她住院是让她来疗养。
  30.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双相情感障碍 B.反应性精神障碍
     C.分裂样精神病 D.癔症性精神障碍 E.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31.此病人目前较合理的治疗方案是
     A.选用氯丙嗪治疗 B.选用利培酮治疗
     C.选用安定睡前口服即可 D.宜选用支持性心理治疗
     E.选用碳酸锂治疗,可短期合并镇静作用强的抗精神病药物
  32.病人住院一周后,又出现卧床少动,少语,不与人交往,与医生说她有罪,她曾经拿了别人的东西未
    送还,觉得病房里大多数人都瞧不起她,觉得警察迟早会把她抓走。此时,你应做何处理
     A.加用抗抑郁药 B.加大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
     C.将碳酸锂剂量加大到治疗量,合并少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继续观察
     D.加大心理治疗的力度 E.换用卡马西平治疗
  33.病人经上述处理,一月后精神症状消失,能认识自己的病态,应家属的要求带药出院,出院后坚持服
     药(药量与住院时相同)。约一个月后,病人与其男友发生口角,又出现话多,夸大,整天打电话联
     系同学、朋友聚会,向父母要钱说要办公司。此时,医生应做何处理为宜
     A.减少抗抑郁药物剂量 B.进一步加大原有药物剂量 C.立即停药,选用电抽搐治疗
     D.逐渐减少原用的情绪稳定剂的剂量,换用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 E.换用氯氮平治疗
  34.根据病人现有的病史材料,你认为此病人应做何诊断
     A.双相情感障碍-快速循环型 B.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型 C.反应性精神障碍
     D.癔症性精神障碍 E.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混合型

(二)X型题
  1.心境障碍可有以下哪些表现
     A.情感高涨 B.情感低落 C.有认知和行为改变
     D.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E.有反复发作倾向,发作间期多可缓解
  2.心境障碍的发病危险因素涉及
     A.性别 B.年龄 C.遗传 D.心理因素 E.社会因素
  3.心境障碍的病因学研究发现
     A.5-HT参与调节心境 B.5-HT功能降低与抑郁发作的心境低落有关 C.5-HIAA水平降低与自杀行为有关
     D.5-HT功能降低与躁狂发作的心境高涨有关 E.某些抑郁发作患者脑内DA功能低下
  4.躁狂发作的临床特征有
     A.心境高涨,自我感觉好 B.思维奔逸,音联意联 C.思维被洞悉感 D.爱管闲事、挥霍 E.行为怪异
  5.抑郁发作的临床特征有
     A.情绪低落,自我感觉差 B.思维迟缓,反应迟钝 C.生活疏懒,不修边幅 D.木僵 E.意志活动减退
  6.心境障碍的临床类型有
     A.抑郁发作 B.躁狂发作 C.环性心境障碍 D.木僵 E.恶劣心境障碍
  7.躁狂发作有以下特点
     A.大多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B.好发季节为春末夏初 C.发病年龄多在30岁左右
     D.90%以上起病于50岁以前 E.自然病程平均3个月左右
  8.抑郁发作有以下哪些特点
     A.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B.好发季节为秋冬季 C.约30%的病人在一年内有复发
     D.长期随访发现,多数病人会复发 E.自然病程平均6-8个月
  9.影响抑郁复发的因素有
     A.维持治疗的药物剂量或时间不足 B.心理、生理应激 C.社会适应不良
     D.有心境障碍家族史 E.抑郁发作时的严重程度
  10.继发性心境障碍与原发性心境障碍相比有以下哪些特征
     A.有器质性疾病或服用药物史 B.可有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及智能障碍
     C.病情常与原发疾病消长平行 D.症状常不典型,常伴有焦虑、激越、情绪不稳
     E.多数病人表现典型的躁狂与抑郁发作
  11.轻躁狂发作的临床特点包括
     A.持续至少数天的情感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
     B.有显著的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持久
     C.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性欲增强,睡眠需要减少
     D.有时表现为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较莽撞
     E.可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12.有关抑郁性木僵的描述,哪些是对的
     A.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抑郁发作 B.可表现为不语、不动、不食,达木僵状态
     C.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 D.如没有禁忌证,电抽搐治疗可作为首选
     E.部分病人在夜深人静时,可出现兴奋冲动行为
  13.有关环性心境障碍的描述,哪些是对的
     A.环性心境障碍是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的一种情况
     B.情感高涨与低落均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
     C.情感高涨与低落均应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
     D.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愉悦、活跃和积极;转变为抑郁后,不再乐观自信,而成为痛苦的失败者
     E.间歇期情绪正常或相对正常,间歇时间可达数月
  14.影响抑郁复发的因素有哪些
     A.抗抑郁药维持治疗的剂量不够和/或时间不足
     B.生活事件和应激,特别是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丧失
     C.社会适应不良
     D.同时患有慢性躯体疾病
     E.缺乏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15.心因性精神障碍与抑郁发作的鉴别包括
     A.前者在严重的应激性事件后出现
     B.前者以焦虑、痛苦、易激惹为主的情感障碍,情绪波动性大,无晨重夕轻的节律改变
     C.后者以心境抑郁为主要表现,且有晨重夕轻的节律改变
     D.前者精神运动性迟缓不明显,睡眠障碍多为入睡困难;而抑郁发作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迟缓,睡眠障
       碍多为早醒
     E.前者常重新体验到创伤事件,有反复的闯入性回忆
  16.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描述,哪些是对的
     A.应从小剂量开始,有效治疗剂量为150mg-300mg/日 B.一般用药后2-4周起效,急性期治疗6-8周
     C.若使用治疗量4-6周仍无明显疗效应考虑换药
     D.治疗有效的患者应用治疗量维持治疗6-8个月,以后再逐步减量
     E.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肝脏毒性作用

   (17-18题共用题干)
       32岁的男性双相情感障碍病人,1998年首次发病。本次因兴奋躁动,易激惹,话多,活动增多等
    10天第四次住院。入院后给予碳酸锂(最高量1.5mg/天)合并氯氮平200mg/天治疗6周,痊愈。住院
    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17.出院医嘱哪些不对
     A.建议病人坚持服药,定期门诊复查
     B.暂时不应减少药物剂量,最好用住院时药物剂量长期维持
     C.使用住院时药物剂量维持一段时间后,根据病情可减少药量,最好先减量或停用氯氮平
     D.出院后即应减少药量,以防止副作用的发生
     E.药物维持期不应少于半年,以防复发
  18.此病人经碳酸锂1.5mg/天维持治疗3月后,出现轻度恶心感,口干,手指震颤等表现。此时应做哪些处理
     A.立即停用碳酸锂 B.适当减少碳酸锂剂量观察
     C.复查肝、肾功能 D.查血锂浓度 E.不需处理




简答题  

一、简述心境障碍的概念。
    答: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的高涨或低落,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二、简述心境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答:近期研究发现,心境障碍的发病涉及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素质因素、躯体因素、病理生理、生化等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有家族史者,发病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出数倍。
     2.神经生化改变 有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患者有5-HT、NE、DA、GABA等的异常;躁狂发作患者有NE代谢产物的升高,改变脑内GABA含量可改变患者的心境,故近年又出现了心境稳定剂的术语。
     3.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异常 抑郁症患者血浆中皮质醇过多,脑脊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加
     4.脑电生理变化 抑郁发作患者睡眠脑电图显示REM潜伏期缩短,抑郁越重,REM越短。30%左右的心境障碍患者有脑电图异常,抑郁发作时倾向于低α频率,而躁狂发作时倾向于高α频率或出现高幅慢波。
     5.神经影像学变化 CT和MRI研究发现,心境障碍患者脑室扩大;功能性影像学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患者左额叶局部脑血流量降低,降低程度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6.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发作的关系非常密切。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发作起促发作用,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突然病故等。经济状况差、社会阶层低下者易患抑郁,女性较男性易患抑郁。

三、简述导致难治性抑郁症的主要因素。
    答:导致难治性抑郁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方面 继发性、神经症性、伴有严重焦虑和激越、妄想性抑郁等。
     2.治疗方面 药物剂量不足、疗程不够、服药依从性差、血药浓度低、单胺氧化酶的抑制程度不够。
     3.症状方面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4.同病现象 伴有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等。

四、简述躁狂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
    答: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1.情感高涨 为患者的主观体验,感觉特别愉快,自我感觉特别好,自我评价高,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等。这种情感高涨有感染性,与自身体验及周围环境协调。有的患者情绪不稳,易激惹,甚至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有时可出现自我评价过高,出现夸大或富贵妄想,有时也可出现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但不持久。
     2.思维奔逸 思维过程明显加快,自觉思维非常敏捷,内容丰富多变,有时感到舌头与思维赛跑,语言赶不上思维的速度。表现为言语增多,滔滔不绝。注意力容易分散,随境转移,意念飘忽,可出现音联意联。
     3.活动增多 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活动增多,动作快速敏捷,忙碌,做事有始无终,或虎头蛇尾,爱管闲事,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挥霍、慷慨,喜欢惹人注意,狂妄自大,喜欢社交,轻浮,好接近异性,睡眠减少,自我控制力下降,可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
     4.躯体症状 少有躯体不适主诉,常表现为面色红润,两眼有神,瞳孔扩大,心率加快,易出现失水,体重减轻。患者食欲增加,性欲亢进,对睡眠需要减少。
     5.其它症状 部分患者可记忆增强,常充满许多细节琐事,可有片段幻听,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思维不连贯等(谵妄性躁狂)。多数患者在发病早期,丧失自知力。

五、何为谵妄性躁狂?
    答:躁狂发作极为严重时,患者呈极度的兴奋躁动状态,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行为紊乱而毫无目的指向,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这种状态称为谵妄性躁狂。

六、简述轻躁狂发作的临床特点。
    答: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存在持续至少数天的情感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有显著的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持久,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性欲增强,睡眠需要减少。有时表现为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较莽撞,但不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不易被察觉。

七、简述老年躁狂发作的临床特点。
    答:老年躁狂发作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易激惹,狂妄自大,有夸大观念及妄想,言语增多,但常较啰嗦,可有攻击行为。心境高涨、意念飘忽和性欲亢进等症状较少见。病程较为迁延。

八、简述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答:抑郁发作临床上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
     1.情感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患者终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程度较轻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平时非常爱好的活动也觉得乏味,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重者可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部分患者可伴有焦虑、激越症状,特别是更年期和老年抑郁患者。典型的抑郁发作有晨重夜轻的特点。自我评价低,常有无用感、无希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感到自己无能力、无作为。想过去,一事无成;看将来,前途渺茫。觉孤独无援,自责自罪,重者可有罪恶妄想、疑病观念、被害妄想等。部分患者可有幻觉,以幻听为常见。
     2.思维迟缓 思维联想速度减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主动言语减少,语速减慢,声音低沉,患者感觉思考问题困难,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意志活动减退 行动迟缓,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边,重者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顾,甚至出现不语、不动、不食,达木僵状态。伴有焦虑者,可有坐立不安、搓手顿足或走来走去。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可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4.躯体症状 躯体不适主诉可涉及各脏器,主要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阳痿、闭经、乏力等。睡眠障碍主要为早醒,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有诊断意义。
     5.其它 抑郁发作也可出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九、何为抑郁性木僵?
   答: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抑郁发作,可表现为不语、不动、不食,达木僵状态,但经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这种状态称为抑郁性木僵。

十、简述轻度抑郁的临床特征。
    答:抑郁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度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的丧失、易疲劳,自觉日常工作及社交能力有所下降,不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临床症状较环性心境障碍和恶劣心境障碍为重。

十一、简述老年抑郁发作的临床特点。
    答:老年抑郁发作除有抑郁心境外,多数患者有突出的焦虑烦躁情绪,有时也可表现为易激惹和敌意、情绪不稳等。精神运动性迟缓和躯体不适主诉较多。可有抑郁性假性痴呆的表现。躯体不适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易产生疑病观念,进而发展为疑病、虚无和罪恶妄想。病程较长,易发展成为慢性。

十二、何为抑郁性假性痴呆?
    答:抑郁症患者因思维联想明显迟缓以及记忆力减退,可出现较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症状,如计算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判断能力下降,类似痴呆的表现,这种状态称为抑郁性假性痴呆。

十三、何为环性心境障碍?
    答:环性心境障碍(cyclothymia)是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且均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轻度躁狂发作时表现为十分愉悦、活跃和积极,且在社会活动中会作出一些承诺,但转变为抑郁后,不再乐观自信,而成为痛苦的失败者,最后可到情绪的相对正常时期,或又转为轻度的情感高涨。间歇期可达数月。

十四、何为恶劣心境障碍?
    答:恶劣心境障碍(dysthymic disorder)是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发作。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求治要求,但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无精神病性症状,生活和社会功能不受严重影响。

十五、简述躁狂发作的病程和预后。
    答:自然病程一般持续数周到6个月,平均3个月左右,有的只持续数天,个别可达10年以上。现代治疗能使50%的患者完全恢复。反复发作多次可成慢性,少数残留轻度情感症状,社会功能恢复不全。对每次发作而言,显著和完全缓解率为70%-80%。

十六、影响抑郁复发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抑郁复发的主要因素有:
     1.抗抑郁药维持治疗的剂量不够和/或时间不足,一般是由于没有接受适当的维持治疗。
     2.生活事件和应激,特别是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丧失。
     3.社会适应不良。
     4.同时患有慢性躯体疾病。
     5.缺乏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6.有阳性情感障碍家族史。

十七、试述躁狂发作的诊断要点。
    答:临床特征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高涨为主要表现,在情感高涨的背景上,伴有思维奔逸及意志活动增强,思维和情感相协调。可伴有躯体不适症状如食欲增加、性欲亢进、睡眠需要减少。大多为发作性病程,既往有类似发作,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可恢复病前水平。家族中尤其一级亲属有较高的同类疾病史。体检及试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十八、试述抑郁发作的诊断要点。
    答:临床特征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在情感低落的背景上,伴有思维迟缓及意志活动减少,思维和情感相协调。躯体不适症状多见,如早醒、食欲减退、性欲减退,抑郁心境有昼重夜轻的节律改变。大多为发作性病程,既往有类似发作,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可恢复病前水平。家族中尤其一级亲属有较高的同类疾病史。体检及试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十九、试述心境障碍与继发性心境障碍的鉴别诊断。
    答:心境障碍与继发性心境障碍的鉴别要点为:
     1.继发性心境障碍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或有服用某种药物或精神药物史,体格检查有阳性体征,辅助检查有相应改变。
     2.继发性心境障碍可出现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及智能障碍,而心境障碍除谵妄性躁狂外无意识障碍、记忆障碍及智能障碍。
     3.继发性心境障碍的心境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的消长而波动。
     4.某些继发性心境障碍所致躁狂发作,心境高涨的症状不明显,主要为易激惹、焦虑和紧张,或表现为欣快、情绪不稳等。
     5.继发性心境障碍既往无心境障碍的发作史,而心境障碍有类似的发作史。

二十、试述心境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要点。
    答:心境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要点为:
     1.精神分裂症所出现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郁症状并非原发性的症状,而以思维障碍和情感淡漠为原发症状;心境障碍则以心境高涨或低落为原发症状。
     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是不协调的,常表现为言语凌乱、思维不连贯、情感不协调,行为怪异。而心境障碍患者的情感反应与外界环境和内心体验是协调的。
     3.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多数为发作进展或持续进展,缓解期常有残留的精神症状或人格改变;而心境障碍是间歇发作性病程,间歇期基本正常。
     4.病前性格、家族遗传史、预后和药物治疗的反应均有助于鉴别。

二十一、试述心因性精神障碍与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
    答:心因性精神障碍中创伤后应激障碍常伴有抑郁,它与抑郁发作的鉴别要点为:
     1.前者常在严重的、灾难性的、对生命有威胁的创伤性事件,如被强奸、地震、被虐待后出现,以焦虑、痛苦、易激惹为主的情感障碍,情绪波动性大,无晨重夕轻的节律改变;后者可有促发的生活事件,临床上以心境抑郁为主要表现,且有晨重夕轻的节律改变。
     2.前者精神运动性迟缓不明显,睡眠障碍多为入睡困难,有与创伤有关的噩梦、梦魇,特别是从梦中醒来尖叫;而抑郁发作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迟缓,睡眠障碍多为早醒。
     3.前者常重新体验到创伤事件,有反复的闯入性回忆,易惊。

二十二、简述躁狂发作的治疗。
    答:躁狂发作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电抽搐治疗。
药物治疗:①锂盐:常用碳酸锂,可用于躁狂发作的急性期和维持治疗期。急性发作时剂量为600mg-2000mg/日,一般从小剂量开始,3-5天内加到治疗量,分2-3次服用;维持治疗剂量为500mg-1500mg/日。老年及体弱者、与抗抑郁药或其它抗精神病药合用时,剂量适当减少。一般起效时间为7-10天。急性期血药浓度为0.8mmol/L-1.2mmol/L,维持治疗时血药浓度为0.4mmol/L-0.8mmol/L,血锂浓度上限不宜超过1.4mmol/L,以防锂中毒。②抗惊厥药:主要有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盐,其治疗剂量均为400mg-1200mg/日。也可与碳酸锂合用。③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等均对控制躁狂发作有效。
电抽搐治疗:对急性重症躁狂发作或对锂盐治疗无效的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可单独使用或合并药物治疗,一般隔日一次,4-10次为一疗程。

二十三、简述抑郁发作的治疗。
    答:抑郁发作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和心理治疗。
抗抑郁药 ①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临床上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有:米帕明、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及多塞平,主要用于抑郁发作的急性期和维持治疗,对环性心境障碍和恶劣心境障碍疗效较差。应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有效治疗剂量为150mg-300mg/日,分2次口服,也可睡觉前一次顿服,急性期治疗6-8周。一般用药后2-4周起效。若使用治疗量4-6周仍无明显疗效应考虑换药;若有效,用治疗量维持治疗6-8个月,以后再逐步减量。四环类抗抑郁药如马普替林,其抗抑郁作用与三环类相似,有镇静作用,但起效快(约4-7天),有效治疗剂量为150mg-250mg/日。②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如吗氯贝胺是一种可逆性、选择性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抗抑郁作用与米帕明相当,有效治疗剂量为300mg-600mg/日。③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临床上常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草胺、西酞普兰。治疗剂量分别为: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各20mg/日,舍曲林50mg/日,氟伏草胺100mg/日。④其它抗抑郁新药:曲唑酮、文拉法新、米他扎平等也可选用。
     电抽搐治疗 有严重消极自杀企图者、使用抗抑郁药效果不佳的抑郁症患者可采用电抽搐治疗,4-10次为一个疗程。电抽搐治疗后仍需要应用药物维持治疗。
     心理治疗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合并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婚姻及家庭治疗等。

二十四、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常见的不良反应。
    答: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较多,主要表现为抗胆碱能和心血管等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和心率改变等。老年和体弱者用药剂量应减小,必要时应注意监护。原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都有镇静、嗜睡等不良反应。

二十五、简述SSRIs的常见不良反应。
    答:SSRIs的不良反应较少,而且轻微,尤其是抗胆碱能及心脏的不良反应少。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口干、震颤、失眠、焦虑及性功能障碍。偶尔出现皮疹,少数患者能诱发轻躁狂,不能与MAOI合用。

二十六、SSRIs与传统抗抑郁药的区别。
    答:SSRIs与传统抗抑郁药在药物作用机制、安全性、耐受性、副作用、疗效、价格等方面均有区别:
     1.药物作用机制 传统抗抑郁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为不可逆性、非选择性中枢和消化道的单胺氧化酶抑制,使得突触间隙5-HT、NE等神经递质的浓度升高,从而达到抗抑郁的目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影响组胺受体、乙酰胆碱受体、α肾上腺素能受体、快速钠通道,抑制突触前膜的5-HT与NE再摄取泵,使得中枢神经元突触间隙中的5-HT与NE浓度升高,对突触后膜相应的受体作用也增强,从而产生抗抑郁效应。而SSRIs主要阻断突触前膜的5-HT受体,不影响其它各种神经受体,如组胺受体、乙酰胆碱受体、α肾上腺素能受体、快速钠通道以及NE再摄取泵。
     2.安全性 MAOI阻断了酪胺的代谢而产生酪胺效应,使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导致高血压危象。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快速钠通道的阻断,大剂量时可致死;其抗组胺作用可增强酒精和苯二氮卓类的中枢抑制作用,它们合用时有高度的危险性;其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合用其它降压药时,可产生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其阻断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可影响胃肠蠕动,如与其它影响胃肠蠕动的药物合用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而SSRIs则避免了这些副作用,使得其安全性大大提高。
     3.耐受性 SSRIs比传统抗抑郁药的作用位点少,故其不良反应的种类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耐受性好。
     4.不良反应 MAOI有失眠、口干、便秘、视力模糊、行走不稳、震颤等,尤其是可使血压升高,严重时可产生高血压危象。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出现镇静、嗜睡、体重增加、口干、便秘、恶心、呕吐、尿潴留、视力模糊、窦性心动过速、记忆损害、行走不稳、震颤、紧张不安、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及癫痫发作等。而SSRIs对其它受体的作用弱得多,故其以上的不良反应小得多。
     5.疗效 SSRIs对重度抑郁症的疗效与三环类相当。
     6.用法 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必须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以给患者适应不良反应的过程。而SSRIs在大多数患者中不用更改剂量,一次顿服,使用比较方便。
     7.价格 传统抗抑郁药价格相对较低,而SSRIs价格偏高。

二十七、简述锂盐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中毒的处理原则。
    答:锂盐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表现为厌食、恶心、偶尔有呕吐,轻度的静止性震颤,还可引起粒细胞增加;严重的不良反应有发音不清,共济失调、抽搐发作、昏迷、死亡(中毒反应),导致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此外,对皮肤、性功能、肝脏、肾脏、神经系统也有影响。
锂盐中毒的处理:无特效拮抗剂,只能进行一般支持对症处理,包括:①立即停用锂盐;②促进锂盐的排出,如利尿、大量补液;③严重者用透析疗法。

二十八、简述心境障碍的药物维持治疗原则。
    答:心境障碍经药物治疗康复的患者容易复发。双相障碍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相抑郁障碍。双相障碍患者在一年之内有一次以上的复发,应服用锂盐预防复发,锂盐剂量因人而异,一般使血药浓度在0.4mmol-0.8mmol之间。抑郁症有75%-80%的患者有多次复发,重症抑郁患者第一次抑郁发作后复发的概率为50%,第2次发作复发的概率为75%,第3次为100%,故抑郁发作的患者需要进行复发的预防性治疗。药物维持治疗的时间:第一次药物治疗缓解者,应维持治疗6月-1年;第二次治疗缓解者,应维持治疗3-5年;第三次治疗缓解者,应长期维持治疗,甚至终身服药。

二十九、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其处理原则。
    答:临床表现:TCAs过量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心血管和外周抗胆碱能症状(阿托品中毒症状)、昏迷、痉挛发作、心律失常,还可有兴奋、谵妄、躁动、高热、肠麻痹、瞳孔扩大、肌阵挛和强直,反射亢进、低血压、呼吸抑制、心跳骤停而死亡。
     处理原则:关键在于预防,TCAs一次门诊处方量不宜超过2周,并嘱家人妥为保管。治疗中应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和积极治疗。处理方法包括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如发生中毒,可试用毒扁豆碱缓解抗胆碱能作用,每0.5~1小时重复给药1~2mg。及时洗胃、输液、利尿、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支持疗法。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可用利多卡因、心得安和苯妥英钠等。控制癫痫发作,可用苯妥英钠0.25g肌注或安定10~20mg缓慢静注。由于三环类药物在胃内排空迟缓,故即使服入6小时以上,洗胃措施仍有必要。

三十、简述抗抑郁药的研究新进展。
    答:抗抑郁药当前发展的新趋势是对所选择的神经位点具有特异性作用,尽量与无关位点不产生作用,使得药物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减少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当前主要的进展有:
典型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阿米替林等,阻断NE、5-HT的再摄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抑制单胺氧化酶。SSRIs: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抑制5-HT的再摄取。
新型抗抑郁药 SNRIs:文拉法新具有5-HT和NE双重抑制作用。NaSSA:米氮平拮抗突触前α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5-HT2、H1受体。
    其他 SARIs:曲唑酮、奈法唑酮。NDRIs:安非他酮(布普品):既抑制DA再摄取,又激动DA。达体朗结构上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但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可增加突触前膜和血小板5-HT的再摄取,增加囊泡中5-HT贮存,且改变其活性,突触间隙5-HT浓度减少。路优泰,(neurostan),从草药(圣约翰草)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药物,其药理机制复杂,对5HT、NE、DA再摄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症,同时能改善失眠及焦虑。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1
多选题答案

     A型题
     1.A 2.C 3.E 4.D 5.C 6.D 7.C 8.C 9.A 10.B 11.B 12.C 13.C 14.D 15.C
     16.E 17.D 18.D 19.C 20.B 21.A 22.D 23.A 24.E 25.D 26.E 27.A 28.B 29.D
     30.A 31.E 32.C 33.D 34.A
     X型题
     1.ABCDE 2.ABCDE 3.ABCE 4.ABD 5.ABCDE 6.ABCE 7.ABCDE 8.ABCDE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DE 14.ABCDE 15.ABCDE 16.ABCD 17.BDE 18.BCD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2
选择题  

(一)A型题
  1.关于神经症的的流行病学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国外报道患病率在3%左右 B.国内1982年流调资料患病率为2.2%
     B.男性高于女性 D.以20-30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 E.不属于高发疾病
  2.关于神经症的病因,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A.精神因素是主要的 B.内在的素质因素是主要的
     C.已发现有可疑的器质性改变 D.神经症具有遗传性
     E.外在的精神应激因素与内在的素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神经症的神经质理论由下述哪位学者提出
     A.弗洛伊德 B.克雷丕林 C.A.Beck D.森田正马 E.罗杰斯
  4.神经症性疼痛,以什么部位最为常见
     A.头颈部 B.腰背部 C.胸部 D.四肢 E.上腹部
  5.在神经症的症状中,不包括
     A.情绪症状 B.感觉过敏 C.妄想 D.躯体不适症状 E.精神易兴奋
  6.以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焦虑症时,下述哪项说法不对
     A.一般从小剂量开始 B.达最佳有效治疗量后维持6-8周后逐渐停药
     C.停药过程不应少于2周,以防症状反跳 D.根据临床特点选用适当的药物
     E.合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考虑有无哮喘史等禁忌情况
  7.治疗强迫症时,氯米帕明的每日治疗量一般为
     A.100-200毫克,分2次服用 B.150-250毫克,分2次服用
     C.200-400毫克,分2次服用 D.150-300毫克,分2次服用
     E.300-500毫克,分2次服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对象包括自己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
     B.对身体畸形(虽然根据不足)的疑虑或先占观念也属于疑病障碍
     C.所有强迫症患者的自知力存在,故其求治要求都十分迫切
     D.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惧症的首选方法,且疗效持久
     E.在神经症的等级诊断中神经衰弱应优先考虑
  9.关于神经症的药物治疗,以下哪项说法不当
     A.控制靶症状起效较快,可促进心理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遵医行为
     B.抗焦虑药、抗抑郁药以及促大脑代谢药等可用于神经症的治疗
     C.不要将药物的副作用预先向患者说明,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的暗示
     D.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和药物的作用特点,可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药物
     E.早期与心理治疗合用,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10.神经症,旧称
     A.神经官能症 B.神经质 C.歇斯底里 D.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E.神经病
  11.以下哪种疾病可出现意识障碍
     A.神经衰弱 B.强迫症 C.疑病症 D.癔症 E.焦虑症
  12.生物反馈治疗主要适用于
     A.躁狂症 B.精神分裂症 C.焦虑症 D.疑病症 E.儿童多动症
  13.美国心理学家Beck认为一些神经症患者有许多不适当的认知方式,下述哪项不正确
     A.焦虑症——对自己、对世界、对前途的负性认识
     B.惊恐发作——灾难化地解释自己的躯体或心理体验
     C.强迫症——总是不放心、怀疑、唯恐不恰当,穷思竭虑
     D.疑病症——认为患了不治之症,到处求医
     E.恐惧症——认为某些实际无危险的环境有危险
  14.神经衰弱最主要的症状是
     A.睡眠障碍 B.情绪易烦恼 C.易疲劳 D.头痛头晕 E.肌肉酸痛
  15.某神经症患者在看见或听到“和平”二字时,马上想起“战争”二字;看见或听到“安全”二字时,
     便想到“危险”二字,此症状称之为
     A.强迫性穷思竭虑 B.牵连观念 C.强迫意向 D强迫性对立观念 E.以上均不对
  16.关于神经症的睡眠障碍,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失眠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入睡困难、易惊醒
     B.早醒是抑郁症的症状,而不是神经症的症状
     C.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短或质量差,或是对睡眠缺乏自我满足的体验
     D.神经症患者以易惊醒为主诉最为多见
     E.如用地西泮治疗神经症的失眠,疗程3-6个月为宜
  17.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中,其病程标准是(除了惊恐障碍另有规定外)
     A.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 B.符合症状标准至少1个月
     C.符合症状标准至少6个月 D.符合症状标准至少12个月
     E.符合症状标准至少4个月
  18.在CCMD-3中,关于广泛性焦虑症的病期要求是
     A.至少6个月 B.至少3个月 C.至少1个月 D.至少10个月 E.至少1年
  19.有关癔症性瘫痪,以下何种说法正确
     A.为紧张型硬瘫 B.病理反射阳性 C.病程再长也无肌肉萎縮 D.暗示治疗一般无效 E.以上都不对
  20.关于惊恐障碍的叙述,以下哪项不对
     A.通常起病急骤,终止也迅速 B.每次一般历时5-2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
     C.诊断要求1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或首发后继发害怕再发的焦虑持续1月
     D.症状不是继发于其他躯体或精神疾病 E.发作期间大多意识清晰
  21.以下哪种疾病较少出现焦虑症状
     A.心脏疾病 B.甲状腺疾病 C.药源性焦虑
     D.精神疾病所致焦虑 E.慢性精神分裂症
  22.当抑郁和焦虑严重程度主次分不清时,应优先考虑
     A.抑郁的诊断 B.焦虑的诊断 C.抑郁和焦虑同时诊断 D.其他诊断 E.暂不诊断,观察
  23.关于强迫症的描述哪项不对
     A.强迫观念 B.强迫意向 C.强迫行为 D.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 E.病前癔症性格多见
  24.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与强迫症的强迫症状的区别哪项不对
     A.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不为强迫症状苦恼,无主动克制或摆脱的愿望
     B.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症状常无自知力,无明显治疗要求
     C.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内容多荒谬离奇
     D.最主要的特点是分裂症患者具有其它精神病性症状
     E.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持续时间长
  25.用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1-2周开始显效 B.一般治疗时间不宜长于3-6个月
     C.效果与SSRI类抗抑郁药相似,但其副作用较少 D.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
     E.对难治性强迫症,合并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26.恐惧症中最常见的是
     A.场所恐惧症 B.社交恐惧症 C.单一恐惧症 D.强迫性恐惧症 E.以上均不对
  27.关于癔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癔症又称歇斯底里 B.一般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C.近年来把癔症划出神经症的意见已占大多数
     D.一般认为癔症的预后较好 E.起病常与心理应激有关
  28.癔症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
     A.行为治疗 B.镇静药物 C.抗精神病药物 D.暗示治疗 E.抗抑郁药物治疗
  29.癔症性痴呆中,对简单的问题给予近似回答,称为
     A.Ganser综合征 B.童样痴呆 C.诈病 D.病理性说谎 E.Cotard综合征
  30.患者女,30岁,已婚,教师。10个月前行诊断性刮宫,术后有阴道出血。当听到同事说有癌症的可能
     时,感到紧张、心慌、气促。之后反复出现紧张、烦躁、坐立不安、心悸、气急、怕疯、怕死,且间
     歇期逐渐缩短。家族史、既往史、体检、实验室检查无特殊。病前性格多疑多虑、易急躁。自知力存
     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强迫症 B.焦虑症 C.恐惧症 D.疑病症 E.心因性精神障碍
  31.某女,32岁,初小文化,已婚,乡村干部。2年前行绝育术,手术顺利;但在术中,患者回忆说听到医
     生说了一句“夹断了”的话。之后即感到全身无力,出现双腿不能走路,曾经过针灸等治疗而有所好
     转,但某日听及另一医生说“半年不下床,好腿也会瘫的”后病情又逐渐加重以至双腿不能活动。既
     往史、家族史及生长发育无特殊,病前性格争强好胜。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深浅反射异常,未引出病理
     征。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
     A.多发性硬化 B.重症肌无力 C.隐匿性抑郁症 D.癔症 E.心因性精神障碍
  32.恐惧症首选疗法是
     A.抗焦虑药物治疗 B.抗抑郁药物治疗 C.认知治疗 D.行为治疗 E.精神分析治疗
  33.强迫症与恐惧症的区别在于
     A.出现焦虑反应 B.明知不对难以控制 C.是否回避 D.有无精神因素 E.有无自主神经症状
  34.神经衰弱的病程特点
     A.进行性加重 B.逐渐减轻 C.波动性 D.始终维持原样 E.发作性
  35.恐惧与焦虑的区别
     A.有无惊恐发作 B.有无具体的环境或情境 C.有无精神焦虑 D.有无焦虑情绪 E.有无躯体焦虑
  36.关于森田疗法主要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变患者不良或错误的认知方式
     B.用“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方法,来致力于改变病人的疑病基调,打破精神交互作用,
       发挥人生的欲望来战胜疾病
     C.放松自己,抑制欲念
     D.通过自我暗示,如“我的病会好的”,来增强信心
     E.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改变不良的精神状态

   (37-38共用题干)
       某男,22岁,大四学生。自诉近一年来学习成绩下降,注意不能集中,记忆下降,看书时常常是看
   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失眠严重,主要为入睡困难、多梦,醒后感到头脑混浊,无清新之感。容易疲
   劳、精力下降,工作稍久就觉得疲惫不堪;有时出现头晕眼花、心慌、胸闷、腹胀、多汗及肌肉酸痛不
   适等症状。
  37.此病人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A.焦虑症 B.心境恶劣 C.神经衰弱 D.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 E.疑病
  38.此病人选用哪种治疗方法为宜
     A.丁螺环酮+心理治疗 B.利培酮+心理治疗 C.阿普唑仑+心理治疗 D.脑复康+心理治疗
     E.单用心理治疗

    (39-41题共用题干)
       32岁女性,公务员。自诉近半年来可能由于工作太忙,加之一些家庭矛盾而逐渐出现失眠,以入睡
   困难为主,自觉工作能力不如以前。近3个月以来,常莫名其妙的感到紧张,担心。担心小孩会出事,担
   心自己会得病,担心会发生不好的事情,因而时刻提心吊胆。近半月以来症状更加明显,几乎通宵不能
   入睡,坐立不安,心慌心悸,情绪不稳。曾有2次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而没有看到人的情况出现,觉得单
   位同事在议论她有精神病。既往有哮喘病史,余无特殊。体查发现双侧甲状腺轻度肿大,有双上肢细微
   震颤。未发现精神病性症状。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
  39.此病人目前处于以下何种状态
     A.惊恐发作 B.焦虑状态 C.慢性应激状态 D.精神病状态 E.抑郁状态
  40.要确诊病人疾病的性质,你认为以下哪项最重要
     A.脑电图检查 B.脑CT或脑MRI检查 C.做MMPI、PANSS等量表检查 D.做甲状腺功能检查
     E.做心、肺功能检查
  41.如病人甲状腺功能正常,此病人目前的处理以哪项为宜
     A.丙米嗪+心得安+心理治疗
     B.帕罗西汀+心得安+心理治疗
     C.帕罗西汀+阿普唑仑+心理治疗
     D.丁螺环酮+谷维素+心理治疗
     E.氟西汀+氯氮平+心理治疗

(二)X型题
  1.可能与神经症发生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有
     A.中枢肾上腺素能、5-HT能活动增强可能与焦虑障碍有关
     B.中枢去甲肾上腺素的减少可能与抑郁的发生有关
     C.某些强迫症患者脑CT和MRI发现有双侧尾状核体积缩小
     D.GABA功能不足可能与焦虑障碍有关
     E.5-HT的减少可能与抑郁的发生有关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
     A.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B.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按快乐、现实和道德原则行事
     C.焦虑是神经症的核心症状,如果被直接体验则表现为焦虑症
     D.神经症的产生实际上是通过条件反射导致的病态行为
     E.神经症究其本源是自我完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扭曲的外在表现而已
  3.引起神经症的精神应激事件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应激事件常常非常强烈,但持续时间不长 B.应激事件常常不太强烈,但持续时间长
     C.应激事件对神经症患者往往具有某种独特的意义
     D.患者对应激引起的心理困境或冲突往往有一定的认识,也知道如何去适应以消除事件对心理的不良
       影响,但往往不能将理念化为行动
     E.神经症患者的精神应激事件更多地来源于其内在的心理欲求
  4.在神经症的脑功能失调症状中,精神易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常生活中事无巨细均可使患者浮想联翩或回忆增多
     B.不随意注意增强,极易被周围的细微变化所吸引,以致注意很难集中
     C.患者的感受阈值降低,对内外刺激的感受性增强
     D.不同于精神运动性兴奋,常不伴有言语和动作的增多
     E.精神易兴奋常与精神易疲劳同时存在
  5.神经症中的易激惹症状包括
     A.易发怒 B.易伤感 C.易烦恼 D.易委屈 E.易愤慨
  6.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作为一个症状,焦虑是指在缺乏充足的客观原因时,患者产生紧张、不安或恐惧的内心体验并表现
       相应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B.强迫症状是指一种观念、冲动或行为反复出现,自知不必要,但欲罢不能,为此十分痛苦
     C.神经症患者不会感到体内膨胀、跳动、堵塞、牵扯、扭转、缠绕、流窜、热气上冲等,因为这些都
       是精神病性症状
     D.自主神经症状是焦虑症的必备症状之一
     E.癔症患者还经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症状,如癔症性呃逆、癔症性肠胀气、尿潴留、癔症性内脏球、
       过度换气等
  7.有关焦虑症的鉴别诊断,应考虑
     A.与躯体疾病所致焦虑相鉴别
     B.与药源性焦虑相鉴别
     C.与精神疾病所致焦虑相鉴别
     D.鉴别要点包括详细的病史、体查、精神状况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E.对于初诊年龄大、无心理应激因素、病前个性素质良好的患者,应高度警惕是否继发于躯体疾病
  8.神经症的共同特征为
     A.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B.主要表现为脑功能失调症状、情绪症状、疑病症状、强迫症状及多种躯体不适等
     C.有相当的自知力,社会功能相对完好,但病程大多迁延
     D.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E.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
  9.神经衰弱疲劳症状的特点为
     A.疲劳常伴有不良的心境,如烦恼、紧张、压抑感等 B.疲劳常有情境性
     C.疲劳常有弥散性 D.疲劳不伴有欲望与动机的减退 E.以精神疲劳为主,可不伴有躯体疲劳
  10.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出现持续或反复发作性的疲劳,卧床休息也不能缓解
     B.每日活动可因感到疲劳而减少50%以上
     C.伴有许多的躯体症状,甚至包括低热、畏寒等
     D.CFS的病因目前仍争论不休,主要围绕在心理学与免疫学因素两大方面
     E.许多学者认为,CFS就是神经衰弱
  11.癔症性精神障碍的表现形式包括
     A.意识障碍 B.情感暴发 C.癔症性痴呆 D.癔症性遗忘 E.癔症性精神病
  12.癔症发作与癫痫大发作的鉴别要点有
     A.癫痫大发作时意识完全丧失
     B.癫痫大发作时瞳孔多散大且对光反应消失
     C.癫痫大发作有强直、痉挛和恢复三个阶段,呈有规律的抽搐
     D.癫痫大发作常有咬破唇舌,跌伤和大小便失禁
     E.癫痫大发作后不能回忆,脑电图检查常有特征性改变
  13.以下哪些心理治疗方法可试用于癔症患者
     A.暗示治疗 B.催眠治疗 C.行为疗法 D.解释性心理治疗 E.物理治疗
  14.关于惊恐障碍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 B. 发作过后,常担心下次再发
     C. 发作中伴濒死感或失控感以及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D. 多数患者因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而产生回避行为,发展为场所恐惧症
     E.又称急性焦虑发作
  15.神经症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鉴别要点
     A.神经症的症状不是由于生物源性的病因所致
     B.神经症不具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某些症状
     C.神经症一般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D.神经症患者有自知力
     E.神经症患者的病程呈波动性




简答题

一、试述神经症的基本概念和共同特征。
    答: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和/或易疲劳、焦虑、恐惧、抑郁、强迫、疑病、多种躯体不适感等,这些症状在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中常常混合存在,病程大多持续迁延。其共同特征为: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并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患者有相当的自知力,疾病痛苦感明显。

二、简述神经症的病因。
    答:神经症的病因是多源性的,至今仍无定论。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精神应激因素和内在的素质因素在其发生中缺一不可。
     1.精神应激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神经症患者较他人遭受更多的的生活事件,主要以人际关系、经济、家庭、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多见。
     2.素质因素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神经症患者的个性特征或个体易感素质对于神经症的病因学意义可能更为重要,亲代的遗传影响主要表现为易感个性。一般认为,患者的个性特征首先决定着患神经症的难易程度。如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类型为弱型或强而不均衡型者易患神经症;Eysenck等认为情绪不稳定和内向性格的人易患神经症。其次,不同的个性特征决定着患某种特定的神经症亚型的倾向,如巴甫洛夫认为,在神经类型弱型者中间,属于艺术型(第一信号系统较第二信号系统占优势)者易患癔症;属于思维型(第二信号系统较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者易患强迫症;而中间型者易患神经衰弱。

三、试述恐惧性神经症的临床特点。
    答:恐惧症是指患者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并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在相同的场合下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以致极力回避所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影响正常的活动。

四、试述焦虑症的临床特点和基本类型。
    答:焦虑症是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焦虑性神经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是继发于妄想、强迫症、疑病症、恐惧症等的焦虑都不属于焦虑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有以下两种常见类型:
     1.广泛性焦虑症 又称慢性焦虑症,是焦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缓慢起病,以经常或持续存在的焦虑为主要临床相,如过分担心、紧张、害怕等。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口干、出汗、气急、尿频、尿急等与运动症状,如轻微震颤、坐立不安等。
     2.惊恐障碍 又称急性焦虑症。通常无明显诱因,在没有任何客观危险和特殊恐惧处境下,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伴濒死感或失控感以及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过度换气或呼吸困难等。惊恐发作通常起病急骤,终止迅速,一般历时5-2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但不久又可突然再发。发作期间始终意识清醒,高度警觉,发作之后仍心有余悸,产生预期性焦虑,担心下次再发。不过这时焦虑的体验不再突出而是代之以虚弱无力,需经若干天才能恢复。

五、试述神经症的的诊断标准。
    答:CCMD-3关于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体化症状;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
     2.严重程度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痛苦,促使其主动就医。
     3.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障碍则要求一个月之内至少有3次发作,或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的焦虑持续1个月。
     4.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与偏执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等。

六、如何鉴别神经症与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伴发的神经症症状?
    答:1.器质性精神障碍 各类器质性精神障碍均可出现神经症的症状,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和恢复期,但其有几个特点是神经症所不具备的:①生物源性的病因,如脑器质性病变、躯体疾病的存在及其引起的脑功能性改变,依赖或非依赖性精神活性物质的应用等;②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如意识障碍(最常见为谵妄)、智能障碍、记忆障碍、人格改变等;③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情感淡漠等。
     2.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病性障碍中最常需要鉴别的是精神分裂症。一些精神分裂症早期常表现为神经症样症状,如头痛、失眠、学习工作效率下降、情绪出现一些变化,或出现一些强迫症状。鉴别的要点是,对有神经症症状的患者,要认真找寻有无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尤其是易忽略的阴性症状,如懒散、孤僻、情感淡漠、意志力下降等;如有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的存在则更易于确定诊断。临床上有些强迫症患者可持续几年后才出现分裂症症状,此时应及早改变诊断与治疗方案。
     3.心境障碍 尤其是抑郁相患者,许多伴有焦虑、强迫以及其他神经症的症状。此时的鉴别点是心境障碍的患者以抑郁(或躁狂)为主要临床相,其他症状大多继发于抑郁(或躁狂),而且情感症状程度严重;而神经症的患者虽然也可以有抑郁情绪,但大多程度轻,持续时间短,不是主要临床相,大多继发于心因或其它神经症症状。

七、试述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答:本病通常在青少年期起病,也有起病于童年期者。多数为无明显诱因缓慢起病,其基本症状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可以一种为主,亦可几种症状兼而有之。以强迫观念最多见,强迫行为多系为减轻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顺应行为,常见的有强迫检查、强迫询问、强迫洗涤等。
     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冲动或观念系来自于自我,意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的患者可表现为以仪式化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此时社会功能明显受损。强迫症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以及其他神经症症状,但都不成为主要临床相或属继发于强迫症状。

八、试述疑病症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
    答:疑病症较为少见。主要临床表现是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病人对自身健康的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过分关注,其关注程度与实际健康情况很不相称,经常诉述不适,并四处求医,但各种客观检查的阴性结果和医师的解释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对身体畸形(虽然根据不足甚至毫无根据)的疑虑或先占观念也属于本症。
     疑病症状也可见于其他精神障碍,应注意鉴别:①抑郁症:最常伴有疑病症状,如为重性抑郁,尚有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症状,如早醒、症状晨重夜轻的节律改变,体重减轻及精神运动迟滞、自罪自责等症状可资鉴别,往往经过抗抑郁治疗能获得显著疗效,而疑病症则较困难;②精神分裂症:早期可有疑病症状,但其内容多离奇、不固定,有思维障碍和常见的幻觉和妄想,患者并不积极求治等可资鉴别;③其他神经症:焦虑症、神经衰弱均可有疑病症状,但这些疑病症状均是继发性的,而疑病症的疑病症状则为原发或首发症状。

九、试述神经衰弱的主要临床表现。
    答:神经衰弱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脑功能衰弱症状 是神经衰弱的常见症状,包括精神易兴奋与易疲劳。易兴奋主要表现为联想与回忆增多且杂乱,思维内容倾向于兜圈子重复,使人感到苦恼。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或专注于某一主题,而且外界无关的刺激也易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易疲劳主要表现为能量不足、精力下降,工作稍久就觉得疲惫不堪;精神易疲劳至今仍是神经衰弱病人的主要特征。
     2.情绪症状 主要为烦恼、易激惹与紧张。其特点是:①病人感到痛苦而求助;②病人感到难以自控;③情绪的强度及持续时间与生活事件或处境不相称。
     3.心理生理症状 最常见者为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醒后感到不解乏、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等)与肌肉紧张性疼痛(紧张性头痛、肌肉酸痛)。此外,还可表现多种躯体不适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

十、简述焦虑症的治疗。
    答:焦虑症的治疗包括心理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1.心理治疗 最常用于焦虑症患者的是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或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应用认知方法改变病人对疾病性质的不合理和歪曲的认知,运用行为治疗如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处理焦虑引起的躯体症状,往往有效。
     2.药物治疗
     (1)苯二氮卓类 应用最广,其作用强、起效快、安全。基本药理作用包括缓解焦虑、松弛肌肉、镇静、镇痛及催眠,并对抗抑郁药有增效作用。应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及临床特点选用药物,如发作性焦虑选用短程作用药物;持续性焦虑则多选用中、长程作用药物;入睡困难者一般选用短程作用药物;易惊醒者,选用中、长程作用药物。临床应用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到最佳有效治疗量,维持2-6周后逐渐停药,停药过程不应短于2周以防症状反跳。目前,由于三环类如多塞平等和SSRI类如百忧解等抗抑郁剂对某些焦虑病人有良效,且无成瘾性,故临床上多采用苯二氮卓类起效快的特点,在早期与三环类或SSRI类药物合用,然后逐渐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很少单独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作为一种长期的治疗手段,以防依赖。但有些病人服用SSRI类可引起焦虑,此时不宜使用。
     (2)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心得安最常用。这类药物对于减轻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亢进所致的躯体症状如心悸、心动过速、震颤、多汗、气促或窒息感等有较好疗效,但对减轻精神焦虑和防止惊恐发作效果不大。一般与苯二氮卓类药物合用,常用剂量20mg -90mg/天。应注意,有哮喘史者禁用。
     (3)其他药物 抗抑郁剂、芳香族哌嗪类抗焦虑药如丁螺环酮,因无依赖性,也常用于焦虑的治疗。缺点是起效慢,治疗初期一般需合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十一、试述癔症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答:癔症多在精神因素的促发下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归纳起来可分为下述三类。
     1.癔症性精神障碍 又称分离性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①意识障碍:癔症患者的意识障碍包括对周围环境和自我意识障碍,前者又称意识改变状态,主要指意识范围的狭窄,以朦胧状态或昏睡状态较多见,严重者可出现癔症性木僵,也有的患者表现为癔症性神游;自我意识障碍又称癔症性身份障碍,包括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②情感爆发:这是癔症发作的常见表现,表现为在精神刺激之后突然发作,时哭时笑、捶胸顿足、吵闹不安,有的自伤、伤人、损物,有明显的发泄情绪的特征。在人多时,可表现得更明显,内容更丰富。历时数十分钟,可自行缓解,多伴有选择性遗忘。③癔症性痴呆:为假性痴呆的一种,表现为对简单的问题给予近似的回答,称Ganser综合征;表现为明显的幼稚行为时称童样痴呆。④癔症性遗忘:又称阶段性遗忘或选择性遗忘,其遗忘往往能达到回避的目的,往往表现为遗忘了与精神创伤有关的某一阶段的经历或某一性质的事件。⑤癔症性精神病:为癔症性精神障碍最严重的表现形式。通常在意识朦胧或漫游症的背景下出现行为紊乱、思维联想障碍或片断的幻觉妄想以及人格解体症状,发作时间较上述各种类型长,但一般不超过3周,缓解后无遗留症状。
     2.癔症性躯体障碍 又称转换障碍,表现为运动障碍与感觉障碍,其特点是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①运动障碍:较常见者为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或痉挛、肢体瘫痪、行走不能等。其中痉挛发作与癫痫大发作类似,但无口舌咬伤、跌伤及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也较长,多发生于人群中。局部肌肉抽动和肌阵挛与癫痫局部发作或舞蹈症十分相似,两者区别主要靠脑电图与临床观察。癔症性肢体瘫痪可表现为单瘫、截瘫或偏瘫,伴有肌张力增强或弛缓,无神经系统损害的体征,但病程持久者可有废用性肌萎缩。部分患者可出现言语运动障碍,表现为失音、缄默等。②感觉障碍:包括感觉过敏、感觉缺失(局部或全身的感觉缺失,缺失范围与神经分布不一致)、感觉异常(如咽部梗阻感、异物感;头部紧箍感,心因性疼痛等)、癔症性失明与管视、癔症性失聪等。
     3.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流行性癔症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是癔症的特殊形式,多发生在共同生活、经历和观念基本相似的人群中,起初一人发病,周围目睹者在暗示或自我暗示下相继出现类似的症状,一般历时短暂。其他还有赔偿性神经症、职业性神经症等。

十二、试述癔症的暗示治疗。
    答:暗示治疗是治疗癔症的经典方法,一个世纪前由Charcot首创,至今仍通用于世界。诱导疗法是经改良的一种暗示治疗。以乙醚0.5ml静注并配合言语暗示,告之嗅到某种特殊气味后“老病”便会发作。让患者无须顾虑,任其发作,称发得越彻底越好。待其发作高峰期限过后,以适量的蒸馏水胸前皮内注射,并配合言语暗示,称病已发作完毕,此针注射后便可病愈了。这种先诱发出其症状再终止其症状的暗示疗法,比通常只打一支蒸馏水的暗示疗法效果要好。曾有过手术全麻史的人不宜使用此疗法,因为患者已有了使用乙醚的体验,不利于暗示。另外,孕妇忌用,经期慎用,因乙醚可引起子宫收缩。暗示疗法用于那些急性发作而暗示性又高的患者。机智的暗示治疗常可收到戏剧性的效果。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2
多选题参考答案  

  A型题
     1.B 2.E 3.D 4.A 5.C 6.B 7.D 8.B 9.C 10.A 11.D 12.C 13.A 14.C 15.D 16.C 17.A 18.A 19.E 20.E
     21.E 22.A 23.E 24.E 25.D 26.A 27.B 28.D 29.A 30.B 31.D 32.D 33.C 34.C 35.B 36.B 37.C 38.C      39.B 40.D 41.C
  X型题
     1.ABCDE 2.ABC 3. BCDE 4.ABCDE 5.ABCDE 6.ABDE 7.ABCDE 8.ABCDE 9.ABCDE 10.ABCDE 11.ABCDE         12.ABCDE 13.ABCD 14.ABCDE 15.ABC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3
选择题


(一)A型题
  1.有关刺激与反应以下哪一项最正确
     A.物理刺激产生物理反应 B.化学刺激产生化学反应 C.语言刺激只引起心理反应
     D.抽象刺激的作用强度大于物理刺激
     E.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最复杂的人类,都有接受刺激和作出反应的能力
  2.有关应激与应激源以下哪一项不对
     A.应激即指对应激源作出的反应 B.应激源指导致个体出现应激的原因
     C.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常有内环境的紊乱 D.应激源有正性与负性之分
     E 心理健康的个体是因为他们较少碰到应激源
  3.以下哪项不是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的表现
     A.体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 B.体内神经内分泌发生改变 C.可能导致脑功能损害
     D.可表现精神异常 E.常表现交感神经抑制而副交感神经兴奋
  4.有关动机与冲突以下哪项不对
     A.动机就是唤起、推动与维持行为去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B.动机的产生源于个体需要与主观愿望      C.动机的实现还要受到许多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 D.动机的好坏是引起应激的根源
     E. 动机受挫,就有可能产生应激
  5.以下哪项一般不是心理应激状态下的情绪特征
     A.情绪不稳、易激惹 B.表情茫然 C.激情发作 D.焦虑不安、慌张恐惧 E.情感淡漠
  6.以下哪一项不是急性心因性反应的特征
     A.可出现意识障碍 B.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 C.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
     D.病程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E.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应激事件有时间上的紧密联系
  7.以下哪项不是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的特点
     A.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B.症状常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C. 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 D.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
     E. 发病常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
  8.以下哪项不是适应性障碍的特征
     A.应激源常为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 B.适应能力不良的个体易患
     C.病程一般不超过一年 D.部分病人可以表现为品行障碍
     E.症状以情绪障碍为主

     (9-11题共用题干)
        女性病人,23岁。周末搭男友摩托郊游后返城,途中遭遇车祸,双双被送进医院。其男友不治身亡,
    而病人本人受轻伤。正在给病人包扎伤口时,病人突然大哭大叫,扯掉绑带,赤脚往诊室外冲,口中不停
    呼唤男友的名字,行为冲动,表情恐惧。
  9.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应激障碍 B.创伤后应激障碍 C.癔症
     D.病理性激情发作 E.躁狂状态
  10.此病人目前的急诊处理措施是
     A.予以地西泮10mg镇静 B.予以氯丙嗪100mg镇静
     C.予以支持性心理治疗 D.暗示治疗 E.碳酸锂治疗
  11.一年后随访该病人,家人反映病人性格有改变,无故发脾气,不喜欢外出,沉默少语。睡眠差,有几
     次听到病人从睡梦中惊醒。不敢坐摩托车,甚至听到汽车的喇叭声也表现恐惧害怕。此病人可诊断为
     A.创伤后应激障碍 B.适应性障碍 C.恶劣心境障碍 D.恐惧症 E.慢性反应性精神病

(二)B型题
     A.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
       日至半年内出现。大多数病人1年内恢复
     B.在可以辨认的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的影响下,由于易感个性,适应能力不良,个体对该应激源出
       现超出常态的反应性情绪障碍或适应不良行为,导致正常工作和人际交往受损
     C.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
     D.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大多历时短暂,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预后良好
     E.常在心因下诱发,临床症状多样化,有夸张做作和表演性,暗示性强
  1.急性心因性反应
  2.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3.适应性障碍
  4.癔症
  5.人格障碍

(三)X型题
  1.一般将需要分为以下哪几个层次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与爱的需要 D.获得社会公认与尊重、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E.工作需要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表现以下哪些情况
     A.口干、便秘或腹泻、尿意频繁 B.性功能障碍或性欲减退 C.慢性躯体疼痛
     D.食欲减退,睡眠障碍 E.心悸、心冲、胸闷
  3.心理应激状态可表现以下哪些情况
     A.警觉性增高,对刺激敏感 B.注意力分散而难于集中 C.思维活动灵活多变
     D.情绪与行为异常 E.植物神经功能症状
  4.个体对心理应激源的认知与评估受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
     A.应激源的性质 B.应激源持续的时间 C.个体的生活经历 D.个体的性格特征 E.个体的价值观



填空题


  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即:-------;--------;---------;--------;--------。
  2.动机冲突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简述题

一、简述塞里(Selye)的应激学说。
    答:加拿大学者Hans Selye认为,不论外界何种刺激,无论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或心理社会的刺激作用于机体后,无论刺激性质如何,机体均会产生一种非特异性的“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此时,机体主要有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变化,形成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警觉期,动员全身各系统的机能进行适应,此时,机体尚未产生适应性。第二阶段为抵抗期,机体动员全身的防御机制,抵抗的能力高于正常水平,是适应的最佳时期。如果刺激超强且持续存在,机体应激反应即进入第三期—衰竭期,则可出现各种疾病。

二、心理应激源的认知与评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机体对外界的各种刺激,首先对其性质进行辨认,同时对他与机体的关系进行评估,据此作出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反应,有利的出现阳性情绪与趋向行为,有害的则出现阴性情绪与回避行为,趋利而避害是人和动物共同的生物行为准则。
     决定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因素除刺激的性质(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强度、个体的身体功能状况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个体对刺激的认知和理解,而这种认知则受个体的性格特征,价值观,知识条件,既往经历、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常会根据自身需求、价值观、个性特征、认知与应付方式、既往生活经验、可利用的社会支持情况等去评估所遇事件与他的利害关系。此人的至爱,并非彼人所需,即同一事件对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反应。

三、心理应激状态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适度刺激对维持人体心身健康是有利的,适度应激可提高人的注意、记忆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行为敏捷,有利于调动潜能,增强应付能力。而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常表现为以下某些症状。
     1.意识状态 警觉性增高,对刺激敏感,普通声光刺激易致惊跳反应。
     2.注意力 分散而难于集中,易出差错。
     3.思维活动 单一、刻板,缺乏灵活性,轻率做出决定,或思维杂乱,茫无头绪。
     4.情感活动 情绪不稳、易激惹、易哭泣,或表情茫然,或激情发作、嚎啕大哭,或焦虑不安、慌张恐惧,亦可出现悲观抑郁或欣喜若狂。
     5.行为动作 坐立不安、震颤、小动作多,或刻板、转换动作。
     6.植物神经功能症状 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口干,尿意频繁,性功能障碍或性欲减退,月经不调,头昏头痛,倦怠乏力,慢性躯体疼痛等。
     7.烟、酒、镇静剂的用量增加。

四、简述急性心因性反应(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
    答:急性心因性反应常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病人可表现为意识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等多种症状。
     有意识障碍者可见定向障碍,注意狭窄,言语缺乏条理,有自发言语,动作杂乱、无目的性,对周围感知不真切,出现人格和现实解体,偶见冲动行为,事后部分遗忘。
     部分病人表现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表现为激越,喊叫,过度乱动或情感爆发,话多,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运动性抑制者表现为情感迟钝、麻木,行为退缩,少语少动,可达亚木僵或木僵状态。
     大部分病人表现为上述症状的混杂,创伤性经历常因想象、考虑、梦境、回闪(flash-back)、触景生情等多种途径引发个体反复重新体验,而个体则对能勾起痛苦回忆的刺激尽量回避。病人常伴有失眠、易激惹、注意集中困难,高度警觉和惊跳反应,运动不安等症状。如病人表现以妄想或严重情感障碍为主者则可诊断为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本病病程短暂,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通常在一个月内缓解,预后良好。

五、简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的临床特征。
    答:此病又叫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一般认为女性较男性易患。临床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 表现为控制不住地回想受创伤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性内容的恶梦,反复发生错觉或幻觉或幻想形式的创伤性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症状闪回“flash-back”),当面临类似情境或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纪念日时,又产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
     2.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 表现为难于入睡或易惊醒,注意集中困难,激惹性增高,过分的心惊肉跳,坐立不安。遇到与创伤事件多少有些相似的场合或事件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苍白等。
     3.持续回避 表现为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事,避免参加或去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场所。对周围环境的普通刺激反应迟钝,情感麻木,与人疏远,社会性退缩,兴趣爱好变窄,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计划,对创伤经历中的重要情节遗忘等。
     4.病程与预后 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大多在1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暴露于这种精神创伤性情境的时间和密切程度,人格特征,个人经历,社会支持,躯体心理素质等。

六、简述适应性障碍的诊断要点。
    答:适应性障碍的诊断要点包括:
     1.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但这种事件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如移民、出国、退休、入伍等),精神障碍始于事件后3个月内。
     2.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病人的人格特征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理由是事发前病人一直精神正常,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处理这类事件而无任何异常,有证据表明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3.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绪障碍为主要表现,同时有适应不良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或表现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
     4.精神障碍妨碍了社会功能,且病情至少一个月,最长一般不超过6个月。
     5.需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和品行障碍等。

七、简述应激相关疾病的治疗原则。
    答:治疗目的是运用各种方法消除症状,缩短疾病病程,减轻症状严重性,帮助病人选择处理应激的适当途径,减少由于疾病引起的损害。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增强病人的应付技能,减少今后应激相关疾病的发生。处理原则包括:
     1.心理治疗 基本原则是:首先要建立好充分信赖的医患关系,对疾病的性质进行适当的解释。然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一种心理、行为治疗方法如危机干预、认知行为治疗、应付技能训练等以强化病人的心理素质,消除症状。
     2.药物对症治疗 如病人表现为失眠、心慌、烦躁不安等焦虑症状群,可试用抗焦虑药物地西泮、阿普唑仑、及某些抗抑郁药物如三环类的多塞平、阿米替林,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的氟西汀(百优解),帕罗西汀(赛乐特)等。有严重抑郁情绪的病人应使用抗抑郁剂。对表现运动兴奋、吵闹、行为紊乱者可酌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奋乃静等。药物对症处理对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缓解不适症状常常有效,但应注意药物治疗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亦不必过长。
     3.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 措施包括减少生活过程中的应激源,提高人群的精神素质,开展生活技能训练以增强群体应付应激源的能力等。



论述题

试述应激源致病的中介机制
    答: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反馈调节关系,互相作用,形成一个调节的反馈网络,共同维持机体的平衡。应激源则主要通过影响这几个系统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1.中枢神经系统 应激源信息进入大脑,激活神经细胞,引起不同形式的、与刺激源相关而又各具特殊性的神经活动,而神经活动的传递则由神经突触间的神经递质来完成(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另外,第二信使的促磷酸化过程也参与应激的调控。心理应激过程中产生并循行于体液中的某些激素,可以作用于脑神经细胞,改变基因表达,甚至引起脑损害。
     另一方面,应激状态时产生的情绪变化反过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状态。大量研究表明,引起愤怒、恐惧与焦虑抑郁的场合,可导致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肝糖原转换为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胃肠功能紊乱、头痛、腰背痛、唾液分泌减少,呼吸加深、尿频等现象。视丘下部和垂体在应激时发生功能状态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神经内分泌、中枢神经递质及免疫系统的变化。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并非一定是互相对抗的。例如强烈的恐惧既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同时也可伴随大汗、不能自控的大小便的排空活动等副交感兴奋症状。
     2.神经内分泌 应激状态时,丘脑下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血管紧张素、催产素等的分泌增加,引起垂体前叶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增加,进而造成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加。而垂体除释放ACTH外,还有生长激素、泌乳素、促甲状腺素、内啡呔、脑啡呔等,一些代谢性内分泌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也参与应激过程。
     免疫系统 实验证实,应激影响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如在不良应激环境下喂养的动物,出现原发与继发性的抗体反应抑制。人类在遭遇重大的应激事件后其免疫功能下降。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3
多选题与填空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E 2.E 3.E 4.D 5.E 6.D 7.B 8.C 9.A 10.A 11.A
     B型题
     1.D 2.A 3.B 4.E 5.C
     X型题
     1.ABCD 2.ABCDE 3.ABDE 4.ABCDE
  二、填空题
     1.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避式冲突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4
选择题

(一) A型题
  1.以下关于神经性厌食的叙述哪一条是对的
     A.多数患者存在体像障碍,即使十分消瘦仍认为自己胖
     B.神经性厌食者因食欲减退而不愿进食
     C.神经性厌食患者多知道自己体重过低、进食过少是病态,常主动就医
     D.神经性厌食患者多同时并发抑郁症 E.神经性厌食患者病前多存在程度不等的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2.一患者表现有意过分地限制饮食,有时出现发作性暴食,暴食后自行诱发呕吐,体重明显减轻,伴情绪
    焦虑、忧郁,该患者最适宜的诊断为
     A.神经性厌食 B.神经性厌食合并神经性贪食 C.忧郁症 D.神经性贪食 E.神经性呕吐
  3.有关失眠症诊断标准,以下哪项正确
     A.每周失眠2次,持续1月以上 B.每周失眠3次,持续1月以上
     C.每周失眠3次,持续2月以上 D.每周失眠2次,持续2月以上
     E.每周失眠3次,持续3月以上
  4.治疗失眠症一般选择半衰期短、副作用和依赖性较少的抗焦虑、镇静催眠药物,疗程最好为
     A.2-3周 B.1周以内 C.1-2周 D.3-4周 E.2-4周
  5.关于夜惊症的说法,以下错误的是
     A.通常发生于睡眠的前1/3阶段 B.通常发生于非快动眼睡眠的3-4期
     C.一般发作持续1-10分钟 D.发作后能够清楚地回忆发作时的体验
     E.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作可以逐渐停止
  6.神经性厌食患者的性格特征多为
     A.敏感、多疑,自尊心过强 B.暗示性强 C.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渴望被别人注意
     D.拘谨、刻板,带有强迫的特点及完美主义倾向 E.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冷酷无情
  7.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是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性功能障碍。CCMD-3诊断标准中规定其病程应为
     A.3月以上 B.2月以上 C.1月以上 D.半年以上 E.1年以上

(二)X型题
  1.神经性厌食的治疗措施包括
     A.心理治疗 B.躯体支持治疗 C.餐前使用胰岛素促进食欲 D.可试用抗精神病药物 E.可试用抗抑郁药物
  2.关于神经性贪食的临床表现,以下正确的是
     A.其主要特征为发作性暴食
     B.患者暴食后感到厌恶、内疚、担忧,有的为此而产生自杀观念和行为
     C.多数病人发作间期食欲正常
     D.患者常采取多种手段,如引吐、导泻、服减肥药等以避免体重增加
     E.多数患者体重明显增加
  3.有关嗜睡症,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有时有睡眠发作,但频率不高,患者能有意识的阻止其发生
     B.患者无夜间睡眠时间的减少,但白天睡眠过多
     C.脑器质性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嗜睡不应诊断为嗜睡症
     D.嗜睡症可以采用低剂量精神振奋药治疗
     E.因睡眠不足而出现的睡眠过多,也可以诊断为嗜睡症
  4.关于睡行症,以下哪些是对的
     A.睡行症通常发生于入睡后的2-3小时内
     B.每次发作历时数分钟到半小时
     C.事后对发作过程常能回忆
     D.患者发作时呈朦胧状态或中度混浊状态,表现出低水平的注意力、反应性及运动技能。可在室内走
       动,做一些较复杂的动作
     E.多见于男孩
  5.关于神经性厌食的临床表现,以下哪些说法是对的
     A.患者常因食欲差而很少进食,导致明显的体重减轻,或生长发育延迟 B.患者常存在害怕发胖的观念
     C.部分病人可伴有情绪不稳、焦虑、抑郁、强迫观念等不良情绪体验 D.常伴有严重的内分泌功能紊乱
     E.有的患者通过运动、引吐、导泻等手段减轻体重
  6.以下哪些属于性功能障碍
     A.性欲减退 B.同性恋 C.冷阴 D.性乐高潮障碍 E.恋物症



填空题

  1.进食障碍是以反常的-------和心理紊乱为特征,伴有显著的-------和/或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综合征。主要包括-------、-------、-------。
  2.神经性厌食指个体通过-------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正常标准为特征的进食障碍。常伴有-------、-------及躯体功能紊乱。
  3. 神经性贪食是指------、不可抗拒的------和行为,一餐可摄入大量食物,食后以------、------、-------、-------、或过度运动来抵消体重增加的临床综合征。
  4.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和/或------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为------、-------、-------。
  5.嗜睡症是指------,这种睡眠过多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者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的一部分。
  6.睡眠—觉醒障碍是指个体睡眠—觉醒节律与--------和大多数人所遵循的节律不符。在主要的睡眠时段失眠而在应该清醒的时段出现嗜睡。
  7.性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简答题

一、何谓进食障碍,其临床类型有哪些?
    答: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主要指以反常的摄食行为和心理紊乱为特征,伴发显著体重改变和/或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综合征。
     其主要的临床类型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

二、神经性厌食的可能病因有哪些?
    答:神经性厌食病因未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生物学因素 患者的同胞中同病率6%-10%,高于普通人群,提示遗传因素起一定的作用。还有研究认为神经性厌食可能存在神经内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异常,并和情感障碍、强迫症、焦虑症相伴发。
     2.心理因素 神经性厌食患者性格多具有拘谨、刻板、强迫的特点及完美主义倾向。还有人认为神经性厌食是青少年对情绪问题的回避及向儿童期退行的表现。
3.社会环境因素 发病率的上升与追求苗条的审美文化有关。

三、神经性厌食与抑郁症如何鉴别?
    答: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可伴发抑郁症状,抑郁症患者往往存在食欲减退。但抑郁症患者以情绪低落症状占主导,同时有思维、行为的改变及抑郁症自身的生物学节律,如少语,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抑郁心境具有晨重夜轻的节律性,患者因食欲差而进食少;神经性厌食的患者一般是由于害怕肥胖而有意节食,并非食欲减退,有些甚至食欲良好并因此偷食或暴食,之后又通过引吐或导泻避免体重增加,患者往往存在异乎寻常的害怕肥胖的超价观念。不过,在少数情况下,这两种疾病也可能并存。

四、神经性厌食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答:神经性厌食的治疗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治疗 首先应了解患者的发病诱因,给予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通过治疗使患者重新产生进食的欲望。认知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体象障碍,进行认知行为纠正。行为治疗主要采取阳性强化法的治疗原理,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达到目标体重便予以奖励和鼓励。家庭治疗针对与起病有关的家庭因素,进行系统的家庭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减少复发。通过治疗使患者重新产生进食的欲望。
     2.躯体治疗 包括①躯体支持治疗:供给高热量饮食,给予静脉输液或高静脉营养治疗,补足多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②促进食欲: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可促进食欲,但要防止低血糖反应。③精神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锂盐、抗癫痫药、抗焦虑药物均可试用,常用的有舒必利200mg~400mg/日,对单纯厌食者效果较好;丙咪嗪50mg~200mg/日,阿米替林150mg/日,对伴贪食诱吐者效果较好。其它SSRI类抗抑郁药亦可应用。

五、简要叙述神经性贪食的诊断依据。
    答:神经性贪食的诊断依据包括:
     1.发作性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和行为,一次可进食大量食物,每周至少发作二次,且已至少持续三个月
     2.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
     3.常采取引吐、导泄、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肥胖,也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若已明确诊断为神经性厌食,或交替出现的经常性厌食与间歇性暴食症状,只诊断神经性厌食症。
     4.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暴食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继发的暴食。

六、简述神经性贪食的治疗目标以及主要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答:神经性贪食的治疗目标是恢复营养状况,重建正常进食行为,打破由于营养不良引起的躯体和心理后遗影响、以及所形成的持续进食障碍行为模式的恶性循环。
     治疗措施包括:营养状况的恢复、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几个方面。抗抑郁药治疗贪食症有一定疗效,丙咪嗪、去甲丙咪嗪、三唑酮、氟西汀能减少贪食症状,改善焦虑及抑郁心境。苯乙肼、卡马西平、碳酸锂、苯妥英钠对贪食部分有效。上述药物使用剂量类似治疗心境障碍。另外小剂量氟哌啶醇对部分患者有效。心理治疗的方法有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及家庭干预,改变患者对体型、体重的不恰当看法,改善抑郁情绪,减少贪食行为。

七、何谓神经性呕吐?
    答:神经性呕吐是指一组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的精神障碍,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不伴有其他明显症状。呕吐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为基础。神经性呕吐患者无体重显著减轻,保持体重在正常体重的80%以上,担心发胖和控制体重的想法和动机不强烈,此点与神经性厌食不同。

八、失眠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引起失眠的常见的原因的有:
     1.心理因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不愉快事件造成焦虑、抑郁、紧张时出现失眠。另外失眠症患者常常对健康要求过高,过分关注。
     环境因素:环境嘈杂、空气污浊、居住拥挤或突然改变睡眠环境。
     3.睡眠节律改变:夜班和白班频繁变动等引起生物钟节奏变化,长途旅行后的时差效应等。
     4.生理因素:饥饿、疲劳、性兴奋等。
     5.药物和食物因素:酒精、咖啡、茶叶、药物依赖或戒断症状。
     6.精神障碍:各类精神疾病大多伴有睡眠障碍,失眠往往是精神症状的一部分。
     7.各种躯体疾病。

九、简述失眠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答:失眠症主要表现以入睡困难最多见,其次是睡眠浅表和早醒,有些表现为睡眠感觉缺乏,多数病人为几种情况并存。患者对失眠产生越来越多的恐惧和对失眠所致后果的过分担心,使失眠者常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久治不愈。就寝时,紧张、焦虑、担心或忧郁更加明显。清晨,感到身心交瘁、疲乏无力,因而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或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低下,或失眠引起患者显著的苦恼。

十、简述失眠症的治疗措施。
    答:失眠症的治疗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一般治疗:首先要弄清导致失眠的原因、失眠的特点和规律;调整和改善睡眠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心理治疗:帮助其妥善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矛盾,使患者了解睡眠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消除对失眠后果的焦虑和恐惧。
     3.行为治疗:生物反馈、自我催眠、自我放松训练等治疗方法可改善睡眠前紧张状态。
     4.药物治疗:催眠药物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应注意避免药物依赖的形成。一般选择半衰期短、副作用和成瘾性较少的抗焦虑药和镇静催眠药,睡前服用,疗程以一至二周为宜。对继发性失眠者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十一、简述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夜惊、梦魇的临床特点。
    答:它们的临床特点分述如下:
     1.嗜睡症 白天睡眠过多。有时有睡眠发作,睡眠持续较长时间,这种睡眠发作频率不高,患者能有意识地阻止其发生。睡眠过多不是由于睡眠不足、药物、酒精及躯体、精神疾病等引起。
     2.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患者的睡眠—觉醒形式与特定社会中的正常情况或同一文化环境中为大多数人认可的睡眠—觉醒节律不同步;在主要的睡眠时相时失眠,在应该清醒时嗜睡,这种情况几乎天天发生,并持续1月以上,或在短时间内反复出现;睡眠量、质及时序的不满意状态使患者深感苦恼,或影响病人的社会、职业功能。
     3.睡行症 睡行症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同时存在的一种意识改变状态。发作时,患者呈朦胧状态或中度混浊状态,表现出低水平的注意力、反应性及运动技能,可在室内走动,做一些较复杂的动作,有时会离开卧室或走出家门,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或在他人引导下安静地回到床上,有时会卧地继续入睡。睡行症通常发生于入睡后的2~3小时内,历时数分钟至半小时。次日通常无法回忆。发作过程中突然唤醒可产生恐惧情绪。
     4.夜惊症 反复发作的在一声惊恐性尖叫后从睡眠中醒来,不能与环境保持适当接触,伴有极度惊恐的表情和动作,以及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多发作于非快动眼睡眠的第3~4期。有暂时的定向障碍,清醒后对发作不能回忆,安静后重新进入正常睡眠,发作历时1-10分钟。
     5.梦魇 是为焦虑或恐惧所占据的梦境体验,醒后病人能立即恢复定向,事后患者能够详细回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梦魇发生在眼快动睡眠阶段。与遭受精神刺激、患有躯体疾病等有关。

十二、简述性功能障碍的病因。
    答:性功能障碍的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疾病:很多躯体疾病都会影响性功能,如糖尿病、盆腔感染、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约有1/3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存在勃起功能障碍。
     2.精神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相当一部分患者有性功能减退。
     3.某些药物:酒精、毒品、抗高血压药、利尿药、某些精神药物等。
     4.心理因素:尽管性功能障碍存在器质性方面的原因,但大多数系心理因素所致。如害怕性交失败而产生焦虑、恐惧情绪影响阴茎的勃起和阴道滑润,造成性交困难和性交疼痛;在性交过程中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或过分理智或性交过程程式化,影响性交的情感体验;夫妻双方缺乏对性交体验的交流也是造成性功能障碍重要的原因之一。缺乏性生理、性心理和避孕等有关方面的知识造成对性生活的忧虑,也易导致性功能障碍。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我们性生活质量的现实原因。工作压力过大、长期精神压抑、意志消沉、紧张度过高会导致性生活力不从心或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部分患者难以找到确切的病因或多种原因并存。

十三、简述CCMD-3关于性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
    答:CCMD-3关于性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标准:成年人不能进行自己所希望的性活动;
     2.严重程度标准: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有所影响;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三个月;
     4.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器质性疾病、药物、酒精及衰老所致的性功能障碍,也不是其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十四、简述性功能障碍的治疗原则。
  答:性功能障碍的治疗原则如下:
     1.首先要明确病因,对因治疗。
     2.性功能障碍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婚姻关系和夫妻双方的感情基础。婚姻关系和谐,才能取得治疗的成功。
     3.遵循男女双方共同参与的原则。
     4.让病人知道“性”不仅仅是性交,人类还有许许多多非性交的性表达方式。性感集中训练是性治疗的核心,适用于大多数性功能障碍的患者。



病案分析题

    女性,15岁,半年前患者因体形偏胖被同学笑话,开始节食,并吃泻药以减肥。有时患者一次吃很多,事后通过引吐将吃进去的食物吐出来。经过二个月的节食,患者体重明显减轻,由原来的50公斤减为40公斤,但患者仍认为自己胖并继续控制饮食。一月前患者体重降至30kg,并出现闭经,身体十分衰弱。家属有时强行喂东西给她吃,患者吃后便吐,平时仅喝少量糖水和牛奶。入院前5天,患者发热,体温39°C左右,虚弱,不进饮食,卧床不起,被家人抬送入院求治。既往体健,家族史阴性。
体格检查:体温39..5°C,脉搏112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90/60mmHg。消瘦,营养差,呈恶病质。双肺呼吸音粗,背部有少许湿性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精神检查:神清,检查不合作,问话不答。情感显得淡漠,主动意志减退。
实验室检查:WBC 8.5X109/L,RBC 3.5X1012/L,Hb90g/L,Pt 10X109/L。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患者应诊断为什么?并简述诊断依据。
     2.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3.入院后应做何处理?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4
多选题、填空题及病案分析题答案  

  一、多选题
  A型题
     1.A 2.A 3.B 4.C 5.D 6.D 7.A
  X型题
     1.ABCDE 2.ABCD 3.ABCD 4.ABDE 5.BCDE 6.ACD
  二、填空题
     1.摄食行为,体重改变,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
     2.节食,低于,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障碍
     3.发作性的,摄食欲望,呕吐,导泻,利尿,禁食
     4.质,量,难以入睡,维持睡眠困难,早醒
     5.白天睡眠过多,某种精神障碍
     6.病人所在环境的社会要求
     7.性欲减退,阳萎,冷阴,性乐高潮障碍,早泄,阴道痉挛,性交疼痛
  三、病案分析题参考答案
     1.应诊断为神经性厌食,诊断依据如下:
     (1)青少年女性患者。
     (2)有意控制进食量以控制体重,并采取引吐、导泻等方式以减轻体重。
     (3)存在体像障碍,明明已经很瘦,仍认为自己偏胖而继续节食。
     (4)有闭经等内分泌障碍的表现,身体消瘦虚弱,并合并躯体感染。
     (5)以上并非由慢性消耗性疾病、吸收不良综合症等引起。
     2.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抑郁症 患者厌食并非由于情绪低落,而是因为担心体形过胖,入院时的问话不答、情感淡漠、主动意志减退与过度节食导致的身体衰竭有关。故可排除抑郁症。
     (2)神经性贪食 患者有时大量进食,但根据CCMD-3,交替出现的经常性厌食与间歇性暴食症状,只诊断神经性厌食症,故排除神经性贪食。
     (3)精神分裂症 患者病史中无荒谬、怪异的言行,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排除精神分裂症
     (4)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患者在节制饮食之前无其他躯体疾病,节食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体重,节食后出现消瘦、躯体功能衰竭、合并肺部感染,因此应诊断为神经性厌食合并肺部感染。
     3.处理原则:
     (1)完善有关检查,包括拍胸片了解肺部感染的情况,检查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必要时作痰培养以及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2)与内科医生一起针对患者的躯体状况进行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如果有低蛋白血症,可以静脉给予白蛋白注射液。餐前使用胰岛素可促进食欲,但要防止低血糖反应。
     (3)躯体情况好转后,可试用舒必利或氟西汀等新型抗抑郁剂治疗,稳定情绪,促进食欲,并维持治疗一段时间。
     (4)心理治疗:解释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分析治疗、行为矫正、家庭治疗可酌情选用。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5
选择题  

(一)A型题
  1.以下关于个性的叙述哪一个是错的
     A.个性的形成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都有关系
     B.个性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C.个性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童年生活经历对个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E.个性是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以及在日常活动中处事待人的习惯方式
  2.以下有关人格障碍的说法哪一条是错的
     A.人格障碍一般始于未成年时期
     B.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一旦形成就会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
     C.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
     D.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其症状程度在成年后有所减轻
     E.一个人原本人格正常,在遭受严重的生活事件之后个性偏离正常,也可以称为人格障碍
  3.对异性衣着特别喜爱,反复穿戴异性服饰由此引起性兴奋,最恰当的诊断应为
     A.异装症 B.易性症 C.同性恋 D.恋物症 E.摩擦症
  4.有关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说法,哪一条是对的
     A.性格明显内向,回避社交,多离群独处 B.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
     C.比较关注别人对他的看法 D.以自我为中心,强求别人满足其需要或意愿
     E.常合并智能障碍。
  5.与违法犯罪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格障碍类型是
     A.偏执性人格障碍 B.分裂样人格障碍 C.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D.表演性人格障碍 E.强迫性人格障碍
  6.关于表演性人格障碍的特征,哪一条是错的
     A.感情用事,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爱发脾气 B.暗示性强
     C.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渴望被别人注意
     D.穷思竭虑,经常思考一些在旁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
     E.卖弄风情,喜爱挑逗,给人以轻浮的感觉
  7.以下有关性心理障碍患者的说法,哪一项是对的
     A.性心理障碍患者多有人格障碍
     B.性心理障碍患者多数性欲低下,甚至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家庭关系往往不和谐
     C.性心理障碍患者发生违法行为,可不追究其责任
     D.性心理障碍患者对社会生活适应差
     E.性心理障碍的患者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充分的辨认能力
  8.以下不属于性偏好障碍的是
     A.露阴症 B.恋物症 C.易性症 D.摩擦症 E.性施虐症与性受虐症

(二)X型题
  1.以下关于同性恋的说法,哪些是对的
     A.同性恋者自幼年起,就表现出某些同性恋倾向,如喜欢同异性玩耍,穿异性服装等
     B.有同性恋行为的两个人中,一般只有一个是真正的同性恋者,另一个为异性恋者
     C.总体而言,同性恋的关系不如异性恋稳定
     D.同性恋者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主流文化,在我国仍视其为病态
     E.男性同性恋行为中处于主动地位的一方和女性同性恋处于被动地位的一方,常常是真正的
       同性恋者
  2.关于易性症,以下正确的是
     A.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3
     B.易性症患者为自己的性别而深感痛苦,为自己不是异性感到遗憾
     C.易性症患者有改变本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
     D.易性症患者性爱倾向为纯粹同性恋
     E.易性症是一种性偏好障碍
  3.有关冲动性人格障碍,哪些是正确的
     A.情绪不稳,易与他人发生争执和冲突,冲动后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悔意
     B.做事往往事先没有计划或不能预见可能发生什么事情
     C.情感爆发时,对他人可有暴力攻击,对自己可有自杀、自伤行为
     D.间歇期正常
     E.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4.关于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下哪些是对的
     A.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
     B.对家庭亲属缺乏爱和责任心,待人冷酷无情
     C.缺少道德观念
     D.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以恶作剧为乐
     E.罪行特别严重、作案手段残酷、犯罪情节恶劣的犯人均属于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5.关于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以下哪些说法是对的
     A.人格障碍患者亲属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提示遗传因素与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关
     B.有些学者认为人格障碍的患者存在大脑发育成熟延迟,导致社会意识成熟延迟
     C.幼儿心理发育过程中重大精神刺激对幼儿人格的发育有不利影响
     D.教养方式不当也是人格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
     E.不良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气也是人格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
  6.关于人格障碍的治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抗精神药物有可能改变人格结构,从而治疗人格障碍
     B.具有攻击行为的人格障碍者,可以给予少量碳酸锂或其他心境稳定剂
     C.总体而言,人格障碍的治疗效果较好
     D.人格障碍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纠正不良习惯
     E.对于人格障碍的患者,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非常重要
  7.有关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说法,哪些是对的
     A.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过严,常拘泥细节 B.女性多于男性
     C.常有不安全感,常反复检查,惟恐疏忽或差错
     D.主观、固执,对别人做事不放心
     E.强迫症病人病前都有强迫性人格障碍
  8.关于偏执性人格障碍特点,以下哪一条是对的
     A.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容易害羞,自尊心过强,人际关系往往反应过度,容易与他人
       发生争辩、对抗
     B.经常无端怀疑别人要伤害、欺骗或利用自己 C.自我评价低,自卑
     D.遇到挫折或失败时,推诿客观,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
     E.易怀疑配偶和情侣的忠诚,常限制对方和异性的交往




填空题

  1.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诊断人格障碍时,患者须在-----岁以上,并且至少持续------年。
  2.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常包括-----、-----、-----、-----等临床形式。

  

简答题

一、人格障碍应与哪些情况相鉴别?
    答:1.与人格改变相鉴别 如果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是由于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与后果,则为人格改变。这种人格改变是获得性的,其病前人格正常,以后可能随着疾病痊愈和境遇改善而恢复或部分恢复。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始于童年或青少年且持续终生。
2.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应与精神分裂症鉴别 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始于童年、青少年,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没有突出的、明显荒谬的精神病性症状,可以与精神分裂症相区别。不过,也有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存在人格障碍。

二、人格障碍的治疗措施有哪些?其预后如何?
    答:其治疗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治疗 药物很难改变人格结构,但在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少量用药仍有帮助。情绪不稳定者可给予心境稳定剂;具有攻击行为者可给予少量抗精神病药物,亦可试用碳酸锂或其他心境稳定剂;有焦虑表现者给予少量苯二氮卓类药物或其他抗焦虑药物。但一般不主张长期应用和常规使用,远期效果也难以肯定。
     2.心理治疗 人格障碍者常常是在和环境及社会发生冲突而感到痛苦或出现情绪、睡眠方面的症状时才就医。医生与患者通过深入接触,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其认识个性缺陷之所在,鼓励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对其出现的积极变化予以鼓励和强化。有时直接改变患者的行为相当困难,可以让患者尽可能避免暴露在诱发不良行为的处境之中。如强迫性人格具有“完美主义”倾向,可以让其从事紧张程度不高、责任比较宽松的工作。此外,要避免不成功的暗示,提供更多的发展正常人格的机会。
     3.教育和训练 人格障碍特别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往往有程度不等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收容于工读学校、劳动教养机构对其行为矫正有一定帮助。
预后:总体而言人格障碍治疗效果有限,预后欠佳。有些人格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能逐步缓和,如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在中年以后攻击行为减少,通过积极引导可进一步朝好的方向转化。

三、简述CCMD-3关于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答:1.症状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的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起始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并至少有下列1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2.严重程度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感到病重或社会适应不良。
     3.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已持续2年。
     4.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及后果。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所致人格特征偏离正常称为人格改变。

四、临床上常将性心理障碍分为哪几类?各类包括哪些表现形式,他们的主要临床特点是什么?
    答:临床上将性心理障碍分为三类,即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及性指向障碍。
     1.性身份障碍 主要指易性症。易性症患者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不同,往往为自己的性别而深感痛苦,为自己不是异性感到遗憾。病情严重者渴望自己是异性或坚持认为自己是异性,并有改变自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如使用手术或异性激素。异性症患者一般为纯粹同性恋。
     2.性偏好障碍 主要包括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性施虐与性受虐症。
恋物症的临床特点是:在强烈的性欲望和性兴奋的驱使下反复收集异性所使用的物品,所恋物品均为直接与异性身体接触的东西,这些物品是其性刺激的重要来源或获得性满足的基本条件。有些恋物症患者表现为对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如头发、指甲迷恋。
     异装症的临床特点是:对异性衣着特别喜爱,反复出现穿戴异性服饰的强烈欲望并付诸行动,由此引起性兴奋。
     露阴症的临床特点是:反复多次在陌生异性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暴露自己的生殖器以达到性兴奋的目的,有的继以手淫,但无进一步的性侵犯行为。情景越惊险紧张,他们越感到刺激,性的满足也越强烈。
窥阴症的临床特点是:反复多次地窥视他人性活动或亲昵行为或异性裸体作为自己性兴奋的偏爱方式。他们除了窥视行为本身之外,一般不会有进一步的攻击和伤害行为。
     摩擦症的临床特点是:男性在拥挤的场合或乘对方不备,伺机以身体的某一部分(常为阴茎)摩擦和触摸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以达到性兴奋之目的。
     性施虐症的临床特点是:在性生活中向性对象同时施加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作为达到性满足的惯用和偏爱方式。
     性受虐症的临床特点是:在性生活的同时,要求对方施加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作为达到性满足的惯用与偏爱方式。
     3.性指向障碍:同性恋。其临床特点是:性的指向障碍,对同性感兴趣,有爱慕之心。

五、简要叙述性心理障碍的可能病因。
    答:1.生物学原因 在关于同性恋的研究中确实发现有少数患者内分泌异常或性染色体畸变。有的学者认为人体最初的胚胎发育具有双性的基础。这些原始双性结构的残余及异性性激素的残余可能是同性恋的生物学基础。但大多数性心理障碍目前尚未发现生物学方面的异常变化。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可能是主要的因素。弗洛尹德认为性变态与其性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有关。有些父母出于自身的喜好和期待,有意无意地引导孩子向异性发展如将男孩打扮成女孩或将女孩打扮成男孩。自幼生长于异性的包围圈中容易导致儿童心理朝异性化发展。
     3.社会因素 性心理障碍的产生与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关系。

六、简述性心理障碍的治疗措施。
    答:性心理障碍治疗较为困难,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正面教育 明确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有些行为违反现行法律、单位制度,不符合所在文化的风俗习惯,教育患者通过意志克服其性偏离倾向。
     2.心理治疗 使患者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理解在何时、何阶段、由哪些因素导致走向歧途,使患者正确理解和领悟并进行自我心理纠正。但总体而言心理治疗效果有限。
     3.行为矫正 厌恶治疗如给患者看同性的健康图像和同性恋的录相之后随即给予厌恶性刺激。恋物症的患者同样可采取厌恶治疗。
     4.其他 易性症者多要求通过手术改变其性别,但变性手术复杂,难度较大,费用较高,而且术后同样会有很多的心理问题,因此手术应慎重,并履行相应的法律手续。

七、简述偏执性人格障碍的临床特点。
    答: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表现:①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容易害羞,自尊心过强,对他人对自己的“忽视”深感羞辱,满怀怨恨,人际关系往往反应过度,有时产生牵连观念;②经常无端怀疑别人要伤害、欺骗或利用自己,或认为有针对自己的阴谋,对别人善意的举动做歪曲的理解,总认为他人不怀好意,怀疑他人的真诚,警视四周;③遇到挫折或失败时,易于埋怨、怪罪他人,推诿客观。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不从自身寻找主观原因;④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⑤常有病理性嫉妒观念,怀疑配偶和情侣的忠诚,限制对方和异性的交往或表现出极大的不快;⑥易于记恨,对自认为受到轻视、不公平待遇等耿耿于怀,引起强烈的敌意和报复心;⑦易感委屈;⑧自负、自我评价过高,对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给人以得理不饶人的感觉,固执地追求不合理的利益或权力;⑨忽视或不相信与其想法不符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改变病人的想法。

八、简述分裂样人格障碍的临床特点。
    答: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表现为:①性格明显内向(孤独、被动、退缩),回避社交,离群独处,我行我素而自得其乐;②缺乏热情和温柔体贴,缺乏幽默感。对人冷漠,缺乏情感体验,对于批评与表扬及别人对他的看法等漠不关心;③常不修边幅、服饰奇特、行为怪异、不合时宜,不符合当时当地风俗习惯或目的不明确;④言语结构松散、离题、用词不妥、繁简失当,表达意思不清楚,但并非智能障碍或文化程度受限所致;⑤爱幻想或有奇异信念(如相信特异功能、第六感觉等),有时思考一些在旁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有些人在从事抽象思维的领域可有成就;⑥可有牵连、猜疑、偏执观念,或奇异感知体验,如一过性错觉或幻觉等,不寻常的知觉体验。

九、简述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临床特点。
    答:反社会性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在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个性倾向性以及自我价值观念等方面均与正常人不同,往往缺乏正常的人间友爱和骨肉亲情,缺乏焦虑和罪恶感,常有冲动性行为,且不吸取教训,行为放荡,无法无天。具体表现为:①经常说谎、逃学、吸烟、酗酒、外宿不归、欺侮弱小;②经常偷窃、斗殴、赌博、故意破坏他人或公共财物、无视家教、校规、社会道德礼仪,甚至出现性犯罪行为;成年后(18岁后)习性不改,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④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⑤缺少道德观念、对善恶是非缺乏正确判断,且不吸取教训;⑥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以恶作剧为乐,故使其家庭、亲友、同事、邻居感到痛苦或憎恨。

十、简述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临床特点。
    答: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具体表现为:①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过严、按部就班、常拘泥细节,犹豫不决,往往避免作出决定,否则感到焦虑不安;②好洁成癖,过分讲究清洁卫生,其家人有时也觉得和患者共同生活深感劳累和疲惫;③常有不安全感,往往穷思竭虑,对实施的计划反复检查、核对,惟恐疏忽或差错;④主观、固执,要求别人也按其方式办事,否则即感不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即使担任领导职务,往往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⑥过分节俭,甚至吝啬;⑦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过分投入工作,业余爱好少,缺少社交往来,工作后缺乏愉快和满足的内心体验,反而常有悔恨和内疚,检查自身存在哪些缺陷,以及工作什么地方没有完善,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

十一、简述表演性(癔症性)人格障碍的临床特点。
    答:表演性人格障碍(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以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暗示性和依赖性强、过分的感情用事、以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点。表现:①情感体验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感情用事,喜怒哀乐皆形于色,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爱发脾气;②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渴望别人注意,或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过分;③过于喜欢表扬,经受不起批评,爱撒娇、任性、心胸狭窄,以情感相要挟,作弄别人,设法操纵他人为自己服务;④自我中心,强求别人满足其需要或意愿,不如意时则表现强烈不满;⑤暗示性强,容易受他人影响或诱惑;⑥富于幻想,常有自欺欺人之言,凭猜测和预感做出判断,有时用幻想与想象补充事实,言语内容不完全可靠;⑦喜欢寻求刺激而过分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甚至于卖弄风情,喜爱挑逗,给人以轻浮的感觉。

十二、异装症与易性症、同性恋如何鉴别?
    答:易性症属于性身份障碍,患者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不一致,患者有通过手术或异性激素来改变本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而异装症者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并无障碍,并不要求改变自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只是以异装行为作为性唤起物而作为取得性满足的方式。
异装症也不同于同性恋。异装症者多有正常的异性恋关系,性爱指向是正常的,他们通过穿戴异性服饰引起性兴奋,以取得性满足,达到性高潮后便脱去异性服装。而同性恋患者穿异性服装是为了取悦于性伙伴,增加自身的性吸引力,或者认为只有这样才符合他们的性取向和他们的内在性格,其内在动机和出发点不同于异装症。另外,同性恋穿着异性服装是一种一贯倾向,与异装症患者达到性高潮后便脱去异性服装不同。



【论述题】  

何谓人格?何谓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人格(personality)或称个性(character),是一个人固有的行为模式及在日常活动中待人处事的习惯方式,是全部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的形成与先天的生理特征及后天的生活环境均有较密切的关系。童年生活对于性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且性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重大的生活事件及个人的成长经历仍会使性格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性格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的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对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病人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成年后在程度上可有改善。
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是:
     1.人格障碍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不具备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
     2.可能存在脑功能损害,但一般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形态学的病理变化。
     3.人格显著偏离正常,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行为模式。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情感肤浅或冷酷无情。行为常常受本能欲望、偶然动机的驱使,行为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和完整性,自制力差。
     4.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和行为的异常,但其意识状态及智力等均无明显缺陷。一般没有幻觉和妄想,可与精神病性障碍相鉴别。
     5.多数人格障碍者对自身人格缺陷无自知之明,难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尽管经常碰壁,冲突不断,但屡犯同样的错误,害人害己。
     6.人格障碍者一般能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社会对其行为的评价,主观上往往感到痛苦。
     7.人格障碍各种治疗手段效果欠佳,医疗措施难以奏效,再教育效果亦有限。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6
多选题和填空题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A型题
     1.C 2.E 3.A 4.A 5.C 6.D 7.B 8.C
   X型题
     1.ABCD 2.BCD 3.BCDE 4.ABCD 5.ABCDE 6.BDE 7.ACD 8.ABDE
  二、填空题:
     1.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18;2;
     2.病理性赌博、病理性纵火、病理性偷窃、病理性拔毛发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7
选择题

(一)A型题
  1.以下陈述哪条不对
     A.现代社会中,自杀已成为人类的10大死因之一 B.自杀未遂者10~20倍于自杀死亡者
     C.自杀对社会和家庭均带来沉重的影响 D.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E.全世界每年有约800万人死于自杀
  2.以下有关自杀的概念哪条不对
     A.自杀是“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
     B.自杀者把自杀行动看作是解决某种问题的最好办法
     C.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
     D.广义的自杀论者则认为自杀是指有害于生命的一切人类行为
     E.广义的自杀论者认为意识障碍者的自伤或自杀,因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作为自杀
  3.有关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哪条不对
     A.世界各国主要以死亡统计数字来推断自杀死亡率
     B.新近的统计表明,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是匈牙利,每年达30人/10万人以上,而最低的是冰岛、西班牙
       等国,每10万人口每年少于5人
     C.据1982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学研究资料估计,中国城乡自杀率约为每十万人口每年8.5人
     D.在我国,总的来说,城市人口的自杀率高于农村人口
     E.我国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的自杀率相当接近
  4.有关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哪条不对
     A.自杀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男、女自杀死亡的高峰年龄分别为45岁和55岁左右
     B.青少年因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低,自杀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
     C.在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所占的比例虽因躯体疾病的增加而降低,但其自杀率还是高于青壮年
     D.研究发现,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在少年儿童中非常少见
     E.在自杀死亡者中,采用暴力性手段比较多,而自杀未遂者则相反。男性采用暴力手段自杀者多于女性
  5.自杀者的心理特征哪一条是错的
     A.自杀者一般采用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来分析处理问题,易走极端
     B.自杀者一般缺乏解决困难的技巧,应付应激机制单调生硬,缺乏耐心
     C.自杀者易于将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命运的安排,相信问题所带来的痛苦是不能忍受的,是无法解决的,
       是不可避免的
     D.自杀者对人、对事、对已、对社会均倾向于从阴暗面看问题,常缺乏持久而广泛的社会支持资源
     E.个别自杀者表现为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常以冲动性的行为如酗酒,过量服药,自伤自残等
        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6.一般认为以下哪项不是自杀高危人群
     A.抑郁症患者 B.精神分裂症患者 C.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 D.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 E.神经症患者
  7.以下有关自杀的危险信号哪一条是对的
     A.表明想自杀的人通常不会自杀
     B.由于想自杀的人大多有精神异常,故应及早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C.自杀危机过后,情况转好,自杀的危险性依然存在 D.不能与有自杀可能性的人谈自杀
     E.有自杀行为的人都是想死的

(二)B型题
     A.有寻死的愿望, 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B.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 但并未导致死亡
     C.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 并导致了死亡
     D.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
     E.反映死亡愿望并不强烈的一种行为
  1.自杀意念(suicide idea)
  2.自杀未遂(attempted suicide)
  3.自杀死亡(committed suicide)
     A.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浓度降低
     B.多巴胺功能亢进
     C.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五羟吲哚乙酸(5-HIAA)浓度升高
     D.多巴胺功能减退
     E.5-HT功能亢进和DA功能减退
  4.自杀企图严重的病人
  5.抑郁症病人
  6.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阳性症状

(三)X型题
  1.以下自杀的相关因素哪些是对的
     A.重大的负性应激事件可能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
     B.独身、离婚、丧偶者自杀率高于婚姻状况稳定者
     C.从事专门职业的医生、律师、作家、音乐家、经理阶层及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杀率低于普通人群
     D.西方国家的自杀率大多是男多于女,而我国的大多研究认为男女性别相差不大
     E.凡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年份,自杀率一般会升高
  2.关于躯体疾病者自杀的原因,推测与下述因素有关
     A. 因疾病导致的功能受限,不能参加正常的职业和社交活动
     B.疾病导致的难以耐受的慢性疼痛
     C.毁形带来的痛苦
     D.因疾病导致的悲观、绝望情绪
     E.因有些躯体疾病本身就是致死性疾病
  3.有关精神疾病与自杀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大量研究表明,50%以上的自杀死亡者可以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
     B.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3~12倍,同时有多种精神疾病诊断者,自杀危险性更高
     C.抑郁症是自杀者最常见的精神疾病诊断,15%的抑郁症最终死于自杀
     D.约1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
     E.约15%的酒依赖者最终死于自杀,而海洛因依赖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约高20倍
  4.有关自杀的生化研究以下哪些是对的
     A.自杀未遂者脑脊液(CSF)中5-HT的代谢产物5-HIAA降低
     B.越是致死性企图,病人CSF中5-HIAA降低越明显
     C.抑郁症患者对芬氟拉明激发的催乳素分泌反应越迟钝,病人的自杀企图越强烈
     D.对自杀者死后的脑研究揭示脑前额叶皮质5-HT活动降低
     E.某些研究提示5-HT的生物合成酶—色氨酸羟化酶的L等位基因与自杀危险性有关
  5.以下有关自杀的动机哪些是对的
     A.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或作为惩罚自己的罪恶行为的手段
     B.为了某种目的或信仰牺牲自己
     C.作为一种影响、改变、操纵别人的行为
     D.保持自己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完美
     E.作为一种表达困境,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的手段
  6.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以下哪些情况时,应考虑到在近期内有进行自杀的可能性
     A.近期内有过自伤或自杀未遂行动者
     B.向亲友、同事或医务人员或在个人日记作品中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表现过自杀的意愿者
     C.近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丧失者
     D.和有医学知识的朋友讨论自杀方法者
     E.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患者
  7.有关自杀的预防措施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预防的大方向应是普及心理卫生常识,提高人群的心理素质
     B.宣传有关自杀的知识,增强识别基本的自杀危险信号的能力
     C.减少自杀工具的易获得性
     D.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
     E.对高危人群进行适当的保护性监控
  8.对精神病人的自杀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对急性发作期的病人,应住院治疗或住留观室观察
     B.医生应评估病人的自杀危险性,并告诉其亲友和护士,以采取必要的观察措施
     C.争取早诊、早治
     D.增强安全防范措施,消除能引起自杀的隐患(药物、刀、剪、绳索等)
     E.对自杀企图非常强烈者应给予强镇静剂如氯氮平使其入睡



简答题  

一、为什么说自杀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答:原因是:①自杀已成为人类的10大死因之一。世界上每年有约80万人死于自杀,是第5位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在有些国家,自杀是青少年前三位甚至头位的死亡原因。②除自杀死亡者以外,尚有10~20倍于此的自杀未遂者,他们常引起某种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③自杀对社会和家庭均带来沉重的影响。

二、如何理解自杀的概念?
    答:到目前为止,不同学者对自杀这一术语的内涵界定仍存争议。
持窄义自杀论者强调个体行为的动机和对行为的控制能力,如《不列颠百科全书》简单地将自杀定义为“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Scheindman将自杀定义为“有意识的自我毁灭,其行动者有多种多样的痛苦,且把这种行动看作是解决某种问题的最好办法”。Kaplan等在《精神病学概要》中认为:“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据这些定义,意识障碍者的自伤或自杀,因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作为自杀。
持广义的自杀论者则强调行为的结果,而忽视行为的动机。他们认为自杀是指有害于生命的一切人类行为。
     uicide),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自杀死亡(committed suicide),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
     近年来,有些学者用类自杀(parasuicide)、蓄意自伤(deliberate self-harm)或自杀姿势(suicide gesture)等术语来描述死亡愿望不很强烈,只是想伤害自己的情况。

三、简要概括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
    答:1.自杀率 世界各国主要以死亡统计数字来推断自杀死亡率。
国外资料:新近的统计表明,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是匈牙利,每年达30人/10万人以上,而最低的是冰岛、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每10万人口每年少于5人。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如美国的自杀率为每年每10万人口约12人,占总死亡人数的0.5%~1%,是第八位的死因。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远高于自杀死亡率。一般人群的终生发生率的研究结果差别很大(1%~12%)。
     国内资料:据1982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学研究资料估计,城乡自杀率约为每十万人口每年8.5人。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1996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自杀率分别为8-12人/10万和20-30人/10万,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中居中上位置。总的来说,农村人口的自杀率高于城市人口。
     2.性别比 西方国家的研究资料表明,在自杀死亡者中,男女性别比为3:1左右,而在自杀未遂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3左右。而我国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的自杀率却相当接近,其原因尚不清楚。
     3.年龄特征 总的来说,自杀率是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一般男性的自杀死亡高峰年龄为45岁左右,而女性则为55岁左右。青少年因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低,自杀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
     4.自杀的方法 近年发现采用服毒(药)和自缢的方法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其它方法包括溺水、跳楼、制造交通事故、刀伤、枪击、自焚等。在自杀死亡者中,采用暴力性手段比较多,而自杀未遂者则相反。男性采用暴力手段自杀者多于女性。

四、自杀相关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答:1.心理特征 ①认知功能方面:自杀者一般采用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来分析处理问题;易于将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命运的安排,相信问题所带来的痛苦是不能忍受的,是无法解决的,是不可避免的;缺乏解决困难的技巧,应付应激机制单调生硬,缺乏耐心,渴望即时满足;行为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倾向于从阴暗面看待人和事。②情感方面:自杀者通常有各种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的情绪特征,多数自杀者表现为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③人际关系方面:自杀者常缺乏持久而广泛的人际交往,难于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资源。
     2.精神应激 重大的负性应激事件可能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尤其当个体处于某种慢性痛苦时期,这些应激事件常可起触发作用。
     3.社会文化因素 性别与种族,家庭、婚姻关系,职业类别,宗教信仰及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同其自杀率有不同。
     4.躯体疾病 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和/或难治的躯体疾病(如癌症、慢性肾衰等)仍然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
     5.精神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以心境障碍最多见,其次为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精神分裂症及人格障碍患者等。与此相反,在自杀未遂者中,精神疾病的诊断却要低得多,常常是一些精神健康的问题,尚不足以构成疾病的诊断。
     6.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和双生子研究表明自杀行为确有一定的遗传学基础,但有的作者认为,这种遗传学基础可能是附加于精神疾病的遗传所致。
     7. 神经生物学因素 大量的研究发现自杀未遂者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5-HIAA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越是致死性企图,CSF中5-HIAA降低越明显。另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对芬氟拉明激发的催乳素(PRL)分泌反应越迟钝,病人的自杀企图越强烈。此外,分子遗传学研究提示5-HT的生物合成酶—色氨酸羟化酶的L等位基因可能与自杀危险性有关。

五、自杀者的自杀动机可能有哪些?
    答:Farberon将所有自杀动机分为两类:人际动机:即通过自杀,引起他人的重视和/或改变别人的态度和感觉。自杀作为一种影响、改变、操纵别人的行为,或作为一种寻求帮助的手段,其对象常指向与自杀者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人(如配偶、情人、家庭成员),少数情况,对象泛化,甚至指向社会本身。持人际动机的自杀者常为女性,自杀未遂者多见。个人内心动机:主要目的在于表达自我需要不能满足所遭受的压力和痛苦。常见于老年人,由于年老体衰,社会联系日益减少,生活孤单无助。这类人通常死的愿望较为坚决,自杀成功的可能性也大。

六、自杀的高危人群有哪些特征?
    答:1.人口学特征 年龄大于45岁,独身、离婚或丧偶,无固定职业或失业者。
     2.健康状况 患有慢性和/或难治性的躯体疾病,患有某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物质滥用、人格障碍等)。
     3.既往的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 如既往有频繁、强烈而长时间出现的自杀意念,多次发生的自杀未遂史。
     4.个人资源缺乏 内部的包括事业无成就,认知功能偏差,缺乏洞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情绪不稳、行为冲动等。外部的资源包括人际关系不良,社会隔离,混乱或冲突性的家庭关系,缺乏家庭温暖等。

七、自杀的基本线索有哪些?
    答: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病人有以下情况时,应考虑到在近期内有发生自杀的可能性,同时有多项表现者,危险性更大。
     1.近期内有过自伤或自杀未遂行动,其再发自杀行为的可能性非常大。
     2.向亲友、同事或医务人员或在个人日记作品中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表现过自杀的意愿。
     3.近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丧失。面临严重损失的早期,容易自杀,习惯以后,危险性反而减少。
     4.当事人对某人、某事、某团体、某社会有强烈的敌意攻击性,而对方太强大时,可产生内向攻击,引起自杀。
     5.和有医学知识的朋友讨论自杀方法,或购买可用于自杀的毒物、药物、刀具、枪支,或常在江河、悬崖、高楼徘徊者,提示患者可能已有自杀计划。另外病人不愿与别人讨论自杀问题,有意掩盖自杀意愿亦是一个重要的危险信号。
     6.慢性难治性躯体疾病病人突然不愿接受医疗干预,或突然表现情绪好转,与亲友交待家庭今后的安排和打算时。
     7.精神病患者,特别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酒精、药物依赖患者是公认的自杀高危人群。有自责自罪、被害、虚无妄想,或有命令性幻听,强制性思维等症状者,更应警惕。有抑郁情绪的患者,如出现情绪的突然“好转”,应警惕自杀的可能;处于严重抑郁状态的患者常常在所谓的“平静期”自杀。

八、自杀预防有哪些措施?
    答: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借助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广大公民的生活技能,如分析和解决问题、应付挫折、表达思维和情感的能力。建立社区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网络,使有心理障碍或处于心理危机的个体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化帮助与诊疗。
     2.普及有关自杀的知识 增强广大公民有关自杀的知识,使人们了解自杀,懂得识别基本的自杀危险信号,对自杀行为者予以同情、理解的态度,而不是歧视,对减少自杀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减少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 加强有毒物质的管理;加强对精神药品的管理,控制药店出售,严格掌握适应症和处方量,精神病人的药品应由家属保管;加强枪支、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4.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 通过危机干预中心和热线电话之类,与医疗急救中心联合,对处于心理危机者提供支持。
     5.对相关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工作者进行培训 自杀者常先求助于初级卫生保健机构或综合性医院,然而其中的大多数医务人员缺乏有关自杀的基本知识,对接触自杀病人最多的医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以点带面,推广普及,对预防自杀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九、精神病人的自杀预防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精神疾病是自杀的主要高危人群,对精神病人的预防自杀应列为重点。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制定系统治疗方案 急性发作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抑郁症病人,酒、药物依赖的戒断状态,急性的情绪危机状态等,均应住院治疗或住留观室观察。根据不同的病情特征制定系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方案。同时应评估病人的自杀危险性,并告诉其亲友和护士,以采取必要的观察措施。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社会上不少家属把精神病看作是一种耻辱,讳疾忌医,不愿或不敢看精神科,丧失早诊、早治的良机。国外有研究发现诊断为心境障碍的病人仅约1/4的病人接受了最低限度的药物诊疗,而在自杀死亡的病例中,接受精神科治疗的不到1/3。
     2. 增强安全防范措施 对住院病人,病房内应尽可能消除能引起自杀的隐患(刀、剪、绳索等)。严格住院探视、请假出院制度。医护人员对自杀高危个体应重点巡视。
     3.对生活在社区的病人,家属要陪同病人定期随访,由医生动态评估病人的自杀意念。取得家人、亲友、同事的重视和支持,告之必要的自杀高危特征的识别和预防自杀的有关知识,药品由家属保管,限制每次的处方量,为病人和家属安排24小时支持体系。

十、危机与危机干预的概念?
    答:Caplan提出来的关于危机的定义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其含义是:正常个体多维持在与其环境相平衡的状态,当个体碰到一个他自认为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这种平衡就会被打乱,个体心理反应将变得越来越无目的性和无组织性,最后进入情绪危机的不平衡状态。简单地说,心理危机就是个体内部一种心理稳态的破坏。
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就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状况,使症状得到立即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7
多选题参考答案  

  A型题
     1.E 2.E 3.D 4.D 5.E 6.E 7.C
  B型题
     1.A 2.B 3.C 4.A 5.A 6.B
  X型题
     1.ABDE 2.ABCD 3.ABCDE 4.ABCDE 5.ABCDE 6.ABCD 7.ABCDE 8.ABCD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8
选择题
 
(一)A型题
  1.心理发育障碍是指儿童的哪一个正常发展过程受阻
     A.心理  B.智力  C.注意及记忆  D.人际交往  E.智力和人际交往
  2.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中伴有精神症状的占
     A.10%-20%   B.21%-40%  C.41%-60%  D.61%-70%  E.71%-85%
  3.当前对孤独症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教育和训练  B.认知心理治疗  C.药物治疗  D.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  E.行为治疗
  4.关于精神发育迟滞不正确的描述是
     A.智力发育低下  B.社会适应困难  C.起病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
     D.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  E.起病于大脑发育成熟以后
  5.关于孤独症的病因哪项不对
     A.遗传因素  B.围产期因素  C.免疫系统异常  D.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系统异常  E.教育方法不当
  6.下列有关心理发育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起病于学龄期  B.多呈发作性病程  C.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成熟过程密切相关  
     D.早期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E.预后一般较好

(二)B型题
     A.在学龄早期阅读、拼写和计算等能力的获得和发展异常
     B.正常语言获得方式的紊乱
     C.视觉空间—运动技能发育迟缓
     D.非器质性因素引起的运动技能发育迟缓
     E.由于神经或言语机制异常、感觉受损或其它原因所致的语言障碍
  1.特定性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是指
  2.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是指
  3.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是指
     A.智商在50-69之间
     B.智商在35-49之间     
     C.智商在20-34之间
     D.智商在70-90之间
     E.智商在91-100之间
  4.边缘智力是指
  5.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商范围是指
  6.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商范围是指
  7.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商范围是指
     A.3岁以下
     B.3-6岁
     C.6-9岁
     D.9-12岁
     E.13-14岁
  8.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
  9.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
  10.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
     A.饮食治疗
     B.卡马西平或氟哌啶醇治疗
     C.哌醋甲酯或苯异妥因治疗
     D.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E.阿普唑仑治疗
  11.对伴有明显精神运动性兴奋、攻击、冲动、自残、自伤行为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可以使用
  12.对6岁以上有明显活动过多及注意缺陷者可以使用
  13.对病因明确的苯丙酮尿症患儿可以在早期进行
     A.无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B.起病后各种能力迅速倒退
     C.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突出
     D.存在幻觉、妄想
     E.存在明显的活动过多及注意缺陷
  14.Heller综合征不同于典型孤独征的特点是
  15.Asperger综合征不同于孤独症的特点是
  16.Rett综合征不同于孤独症的特点是

(三)X型题
  1.下列属于CCMD-3心理发育障碍的有
     A.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B.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C.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D.混合性特定性发育障碍  E.广泛性发育障碍
  2.关于广泛性发育障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起病于婴幼儿时期  B.心理发育广泛受损  C.大部分患者预后不佳
     D.多合并有精神发育迟滞  E.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兴趣范围局限、活动内容刻板重复
  3.下列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有
     A.Asperger综合征  B.Rett综合征  C.Heller综合征  D.儿童孤独征  E.Klinefelter综合征
  4.下列关于精神发育迟滞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患病率约为4.1%  B.起病于18岁以前  C.遗传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D.可伴有注意缺陷、冲动行为等精神症状  E.可同时存在相应躯体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5.常见的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
     A.唐氏综合征  B.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C.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  D.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E.克汀氏病
  6.下列关于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心理年龄约为9-12岁  B.无明显的语言障碍  C.可以勉强完成小学学业
     D.可以从事简单的非技术性工作  E.生活自理困难
  7.下列关于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心理年龄约为6-9岁  B.词汇贫乏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C.可进行个位数加减法计算
     D.不能适应普通小学就读  E.在帮助下可以自理简单生活
  8.下列关于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心理年龄约为3-6岁  B.不能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  C.个人生活需要人照料
     D.常有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缺陷  E.常合并较严重的脑部损害
  9.一般来讲,确立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不需要进行
     A.全面的病史资料收集  B.细致的精神检查  C.仔细的躯体检查
     D.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  E.详尽的实验室检查
  10.确立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需要以下要点
     A.18岁前出现智力低下  B.18岁前出现社会适应困难  C.韦氏智力测验智商低于70
     D.不能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  E.生活自理困难
  11.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原则是
     A.教育训练为主  B.药物治疗为主  C.教育训练为辅  D.药物治疗为辅  E.心理治疗为主
  12.下列关于孤独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性特定性发育障碍  B.患病率约为3-4人/万  C.起病于婴幼儿期
     D.男性中多见  E.部分患者合并有癫痫发作
  13.下列关于孤独症典型症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语言发育障碍  B.人际交往障碍  C.兴趣范围狭窄
     D.行为方式刻板  E.感知觉异常
  14.下列关于孤独症智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半以上的患者有智能障碍  B.有特征性的智力损害模式  C.操作智商一般较言语智商差
     D.患者的机械记忆、空间视觉能力一般发育差  E.患者的抽象概括、理解能力发育较差
  15.下列关于孤独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一般在3岁前缓慢起病  B.部分患者起病前的发育速度较同龄儿童缓慢
     C.部分患者起病后有发育退行现象  D.症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解  E.长期预后不良
  16.下列因素中与孤独症预后不良有关的是
     A.幼儿期刻板行为突出的女性  B.伴有自伤行为  C.操作智商高
     D.有癫痫发作  E.5岁时语言发育状况好



简答题
 
一、什么是心理发育障碍?
    答:由于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儿童在出生后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以及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正常发展过程受阻,就是所谓的心理发育障碍。

二、什么是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简述各自的特点。
    答: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是指儿童在发育早期出现的正常语言获得方式的紊乱。其共同特点是:①儿童的语言运用、理解或表达能力等方面发育延迟,低于其智力年龄所应有水平;②对儿童的学习和社交功能造成影响;③可以排除因神经或言语机制异常、感觉缺损、精神发育迟滞或环境因素所致的发育延迟。
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是指运动技能发育的明显迟缓,常有视觉空间-运动功能的障碍。其共同特点是:①精细或粗大运动的共济协调能力明显低于其年龄应有的水平,或标准化运动技能测验评分低于其年龄期望值2个标准差以上;②发生在学龄早期并且持续存在,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或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③不是由于视觉及听觉缺陷、神经系统疾病或运动系统障碍所致。

三、什么是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简述其特点。
    答: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是指在学龄早期,儿童的阅读、拼写和计算等学校技能的获得和发展异常。其共同的特点是:①阅读的准确性或理解力,口头和笔头拼写字、词的能力,基本计算能力(加减乘除)发育延迟,标准化学习技能测验显示患者的学校技能评分明显低于相应年龄和相应年级儿童的正常水平,或低于相应智力的期望水平2个标准差以上;②发生在学龄早期,持续存在,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或日常生活中需要这种技能的活动;③不是由于缺乏教育机会、神经系统疾病、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或精神发育迟滞等所致。这种学校技能发育障碍多起源于认知功能缺陷,并有神经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因素为基础,而且可以继发或伴发行为或情绪障碍。

四、简述精神发育迟滞的可能病因。
    答: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涉及到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其中生物学因素包括以下:
    1.遗传因素:①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如唐氏综合征、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②遗传代谢性疾病,常见的有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戈谢氏病等。
    2.母孕期和围产期有害因素:母孕期患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疾病,感染各种病毒、细菌,服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接触铅、汞等毒物和放射线,分娩期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等导致胎儿颅脑损伤的并发症等都可能导致精神发育迟滞。此外,母亲妊娠年龄偏大、营养不良、吸烟、饮酒,遭受强烈或长期的心理应激产生持续的情绪抑郁、焦虑等也可能与精神发育迟滞有关
    3.出生后有害因素:如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胎儿颅缝早闭等新生儿疾病。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脑缺氧(溺水、窒息、一氧化碳中毒)等所致的脑损伤。
心理社会因素方面,主要表现在缺乏良性环境刺激或成长早期缺乏文化教育、贫困、与社会隔离等因素对儿童智力发育的严重影响。

五、试述轻、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特点。
    答:1.轻度 ①智商在50~69之间,心理年龄约9~12岁;②在发育早期即有发育延迟,特别是语言发育迟缓;③成绩差,但经过努力可以勉强完成小学学业;④无明显语言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差;⑤可学会一定谋生技能,只能从事简单非技术性工作。
    2.中度 ①智商在35~49之间,心理年龄约6~9岁;②自幼智力和运动发育明显迟缓,语言发育差,表现为发音含糊不清,词汇贫乏以致不能完整表达意思。可计算个位数加、减法;③不能适应普通小学就读。能够完成简单劳动,但质量差,效率低;④指导和帮助下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
    3.重度 ①智商在20~34之间,心理年龄约3~6岁;②出生后即有明显发育落后,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不会计数不能学习;③不会劳动,生活需人照料,无社会行为能力;④可以有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并常合并脑部损害。

六、简述精神发育迟滞与儿童孤独症的鉴别要点。
    答:容易将两者混淆的原因有三个。首先,孤独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语言发育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若不仔细询问,很容易将这些症状误认为智能障碍;其次,多数孤独症伴有智力障碍,临床上可能只发现智力低下而忽略了孤独症的症状,将这些孤独症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另外,孤独症的临床表现包括智能和其他认知功能的损害,有时很难区别是孤独症的认知障碍还是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对于第一种情况只要仔细地询问病史和观察,便可将两者相区别。若患者除智力障碍以外,还有与智力发育水平不相称的突出语言发育问题,明显的社会交往问题,则应诊断为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的孤独症。两者在认知障碍上的区别在于孤独症智力的各方面发展不平衡,而精神发育迟滞则是智力全面发育低下,智力测验各分量表得分都普遍性低下。

七、如何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教育和训练?
    答: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教育训练应该由学校教师、家长、临床心理治疗师以及职业治疗相互配合进行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可以在普通小学、普通小学的特殊班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应采用形象、生动、直观的方法,同一内容反复强化。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训,包括辨认钱币、购物、打电话、到医院看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基本的劳动技能、回避危险和处理紧急事件等。少年期后可进行职业训练,使其能独立生活。
    对中度患者着重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洗漱、换衣,基本交往礼仪等内容,同时给予一定的语言训练。
    对重度患者主要训练如何配合他人对自己的护理照料、简单生活能力和自卫能力,如正确进餐。训练可采用将一种技能分解成几个步骤,再逐步反复强化训练的方法。对极重度患者几乎无法教育训练。

八、简述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药物治疗原则。
    答: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病因治疗 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确立后,应寻找病因,及早进行病因治疗。例如,对半乳糖血症和苯丙酮尿症患者在早期给予相应饮食治疗,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和智力损害加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精神发育迟滞可以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闭合不全等颅脑畸形可考虑相应外科治疗。
    2.对症治疗 对部分患者伴有的精神症状可根据需要进行短期药物治疗。如对于伴有精神运动性兴奋、攻击或冲动行为、自伤或自残行为者可选用氟哌啶醇、甲硫哒嗪或卡马西平。药物应当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当症状消除以后逐渐减量,最终停药。对合并明显活动过多和注意缺陷症状的患者,可选用哌醋甲酯或苯异妥因等改善注意缺陷的药物。
    3.促进脑功能治疗 可供选择的益智药和脑代谢改善药主要包括谷氨酸、γ-氨酪酸、吡乙酰胺等。近年来发现脑活素对促进语言和运动功能发育有一定作用,可以在发生脑损伤或出现精神发育迟滞以后尽早使用。

九、简要描述儿童孤独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答:1.语言障碍 患者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仅能说一些单词或简单句子,不会使用代词或错用代词。患者很少、甚至完全不会使用语言进行正常的人际交流。语言单调平淡,与环境不协调,躯体语言如点头、摇头少。此外还可能有模仿语言或刻板重复语言。
    2.社会交往障碍 患者年幼时就表现有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分不清亲疏关系,与父母不能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与同龄儿童也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
    3.兴趣范围狭窄和行为模式刻板 患者容易对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或玩具的非主要特征感兴趣,并且持续较长时间。患者固执地要求日常活动程序保持不变,如每天吃同样的饭菜,每天使用相同的便器,若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跺脚等。

十、简述儿童孤独症预后的影响因素。
     答:儿童孤独症的长期预后欠佳,约三分之二的患者有明显社会适应不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有:女性,幼儿期重复刻板动作或异常行为就较为突出者,伴有自伤行为者,操作智商较低者,伴有癫痫发作者。此外,患者在5岁时语言的发育状况对预后影响也很大,如果此时仍然缺乏有意义的语言,不能会话,则预后很差。有效的治疗和良好的教育训练有助于改善预后。

十一、简述儿童孤独症与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的鉴别要点。
    答:主要与以下三种综合征相鉴别:
    1.Asperger 综合征 本病也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兴趣范围局限和活动方式重复、刻板等表现,但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2.Heller 综合征 是一种发生在幼儿期,以各种能力迅速倒退为特点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临床表现与孤独症相似,有社会交往障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下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对周围事物普遍丧失兴趣等。但起病前有3-4年正常发育阶段,起病后各种功能出现明显而迅速的倒退,据此可与孤独症相区别。
    3.Rett 综合征 主要发生于女性儿童,临床表现与孤独症类似。两者的鉴别要点在于Rett综合征除表现社会交往、语言和智能障碍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异常等症状以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较为突出,如共济失调、肌张力异常、脊柱侧凸或后凸、生长发育延迟等,半数患者到青少年以后因脊髓萎缩而出现严重的运动不能。

十二、简述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原则。
    答: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育和训练 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目的是促进其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学龄期以后,患者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会有所提高,部分患者可以到普通小学接受教育。
    2.心理治疗 较多采用行为治疗,主要目的是强化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对干扰接受教育训练、影响社会交往和危害自身的异常行为予以矫正。认知治疗适用于智力损害不重的患者,目的是帮助患者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激发自身潜力,提高其社会技能。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来改善患者的一些情绪和行为症状,以维护患者自身或他人安全,顺利实施教育训练及心理治疗。如对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突出者可使用哌醋甲酯等中枢兴奋药物。对精神病性症状、行为症状或情感症状突出的患者可使用氟哌啶醇、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对刻板行为、强迫症状、情绪问题突出的患者,还可以使用氯米帕明等抗抑郁药物。对合并癫痫的患者使用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对惊恐发作、情绪激动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8
参考答案:  

  A型题
  1.A  2.C  3.A  4.E  5.E  6.C
  B型题
  1.B   2.A  3.D  4.D   5.A   6.B   7.C   8.D  9.C 10.B   11.B 12.C 13.A 14.B 15.A 16.C
  X型题
  1.ABCDE 2.ABCDE 3.ABCD 4.AC 5.ABCD 6.ABCD 7.ABCDE 8.ABCDE 9.DE 10.ABC 11.AD 12.BCDE 13.ABCD
  14.ABE 15.ABCE 16.ABD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9
选择题
 
(一)A型题
  1.心理发育障碍是指儿童的哪一个正常发展过程受阻
     A.心理  B.智力  C.注意及记忆  D.人际交往  E.智力和人际交往
  2.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中伴有精神症状的占
     A.10%-20%   B.21%-40%  C.41%-60%  D.61%-70%  E.71%-85%
  3.当前对孤独症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教育和训练  B.认知心理治疗  C.药物治疗  D.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  E.行为治疗
  4.关于精神发育迟滞不正确的描述是
     A.智力发育低下  B.社会适应困难  C.起病与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
     D.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  E.起病于大脑发育成熟以后
  5.关于孤独症的病因哪项不对
     A.遗传因素  B.围产期因素  C.免疫系统异常  D.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系统异常  E.教育方法不当
  6.下列有关心理发育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起病于学龄期  B.多呈发作性病程  C.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成熟过程密切相关  
     D.早期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E.预后一般较好

(二)B型题
     A.在学龄早期阅读、拼写和计算等能力的获得和发展异常
     B.正常语言获得方式的紊乱
     C.视觉空间—运动技能发育迟缓
     D.非器质性因素引起的运动技能发育迟缓
     E.由于神经或言语机制异常、感觉受损或其它原因所致的语言障碍
  1.特定性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是指
  2.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是指
  3.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是指
     A.智商在50-69之间
     B.智商在35-49之间     
     C.智商在20-34之间
     D.智商在70-90之间
     E.智商在91-100之间
  4.边缘智力是指
  5.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商范围是指
  6.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商范围是指
  7.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商范围是指
     A.3岁以下
     B.3-6岁
     C.6-9岁
     D.9-12岁
     E.13-14岁
  8.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
  9.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
  10.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心理年龄约为
     A.饮食治疗
     B.卡马西平或氟哌啶醇治疗
     C.哌醋甲酯或苯异妥因治疗
     D.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E.阿普唑仑治疗
  11.对伴有明显精神运动性兴奋、攻击、冲动、自残、自伤行为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可以使用
  12.对6岁以上有明显活动过多及注意缺陷者可以使用
  13.对病因明确的苯丙酮尿症患儿可以在早期进行
     A.无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B.起病后各种能力迅速倒退
     C.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突出
     D.存在幻觉、妄想
     E.存在明显的活动过多及注意缺陷
  14.Heller综合征不同于典型孤独征的特点是
  15.Asperger综合征不同于孤独症的特点是
  16.Rett综合征不同于孤独症的特点是

(三)X型题
  1.下列属于CCMD-3心理发育障碍的有
     A.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B.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C.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D.混合性特定性发育障碍  E.广泛性发育障碍
  2.关于广泛性发育障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起病于婴幼儿时期  B.心理发育广泛受损  C.大部分患者预后不佳
     D.多合并有精神发育迟滞  E.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兴趣范围局限、活动内容刻板重复
  3.下列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有
     A.Asperger综合征  B.Rett综合征  C.Heller综合征  D.儿童孤独征  E.Klinefelter综合征
  4.下列关于精神发育迟滞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患病率约为4.1%  B.起病于18岁以前  C.遗传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D.可伴有注意缺陷、冲动行为等精神症状  E.可同时存在相应躯体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5.常见的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
     A.唐氏综合征  B.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C.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  D.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E.克汀氏病
  6.下列关于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心理年龄约为9-12岁  B.无明显的语言障碍  C.可以勉强完成小学学业
     D.可以从事简单的非技术性工作  E.生活自理困难
  7.下列关于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心理年龄约为6-9岁  B.词汇贫乏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C.可进行个位数加减法计算
     D.不能适应普通小学就读  E.在帮助下可以自理简单生活
  8.下列关于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心理年龄约为3-6岁  B.不能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  C.个人生活需要人照料
     D.常有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缺陷  E.常合并较严重的脑部损害
  9.一般来讲,确立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不需要进行
     A.全面的病史资料收集  B.细致的精神检查  C.仔细的躯体检查
     D.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  E.详尽的实验室检查
  10.确立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需要以下要点
     A.18岁前出现智力低下  B.18岁前出现社会适应困难  C.韦氏智力测验智商低于70
     D.不能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  E.生活自理困难
  11.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原则是
     A.教育训练为主  B.药物治疗为主  C.教育训练为辅  D.药物治疗为辅  E.心理治疗为主
  12.下列关于孤独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性特定性发育障碍  B.患病率约为3-4人/万  C.起病于婴幼儿期
     D.男性中多见  E.部分患者合并有癫痫发作
  13.下列关于孤独症典型症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语言发育障碍  B.人际交往障碍  C.兴趣范围狭窄
     D.行为方式刻板  E.感知觉异常
  14.下列关于孤独症智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半以上的患者有智能障碍  B.有特征性的智力损害模式  C.操作智商一般较言语智商差
     D.患者的机械记忆、空间视觉能力一般发育差  E.患者的抽象概括、理解能力发育较差
  15.下列关于孤独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一般在3岁前缓慢起病  B.部分患者起病前的发育速度较同龄儿童缓慢
     C.部分患者起病后有发育退行现象  D.症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解  E.长期预后不良
  16.下列因素中与孤独症预后不良有关的是
     A.幼儿期刻板行为突出的女性  B.伴有自伤行为  C.操作智商高
     D.有癫痫发作  E.5岁时语言发育状况好



简答题
 
一、什么是心理发育障碍?
    答:由于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儿童在出生后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以及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正常发展过程受阻,就是所谓的心理发育障碍。

二、什么是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简述各自的特点。
    答: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是指儿童在发育早期出现的正常语言获得方式的紊乱。其共同特点是:①儿童的语言运用、理解或表达能力等方面发育延迟,低于其智力年龄所应有水平;②对儿童的学习和社交功能造成影响;③可以排除因神经或言语机制异常、感觉缺损、精神发育迟滞或环境因素所致的发育延迟。
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是指运动技能发育的明显迟缓,常有视觉空间-运动功能的障碍。其共同特点是:①精细或粗大运动的共济协调能力明显低于其年龄应有的水平,或标准化运动技能测验评分低于其年龄期望值2个标准差以上;②发生在学龄早期并且持续存在,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或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③不是由于视觉及听觉缺陷、神经系统疾病或运动系统障碍所致。

三、什么是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简述其特点。
    答: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是指在学龄早期,儿童的阅读、拼写和计算等学校技能的获得和发展异常。其共同的特点是:①阅读的准确性或理解力,口头和笔头拼写字、词的能力,基本计算能力(加减乘除)发育延迟,标准化学习技能测验显示患者的学校技能评分明显低于相应年龄和相应年级儿童的正常水平,或低于相应智力的期望水平2个标准差以上;②发生在学龄早期,持续存在,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或日常生活中需要这种技能的活动;③不是由于缺乏教育机会、神经系统疾病、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或精神发育迟滞等所致。这种学校技能发育障碍多起源于认知功能缺陷,并有神经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因素为基础,而且可以继发或伴发行为或情绪障碍。

四、简述精神发育迟滞的可能病因。
    答: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涉及到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其中生物学因素包括以下:
    1.遗传因素:①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如唐氏综合征、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②遗传代谢性疾病,常见的有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戈谢氏病等。
    2.母孕期和围产期有害因素:母孕期患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疾病,感染各种病毒、细菌,服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接触铅、汞等毒物和放射线,分娩期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等导致胎儿颅脑损伤的并发症等都可能导致精神发育迟滞。此外,母亲妊娠年龄偏大、营养不良、吸烟、饮酒,遭受强烈或长期的心理应激产生持续的情绪抑郁、焦虑等也可能与精神发育迟滞有关
    3.出生后有害因素:如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胎儿颅缝早闭等新生儿疾病。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外伤,脑缺氧(溺水、窒息、一氧化碳中毒)等所致的脑损伤。
心理社会因素方面,主要表现在缺乏良性环境刺激或成长早期缺乏文化教育、贫困、与社会隔离等因素对儿童智力发育的严重影响。

五、试述轻、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特点。
    答:1.轻度 ①智商在50~69之间,心理年龄约9~12岁;②在发育早期即有发育延迟,特别是语言发育迟缓;③成绩差,但经过努力可以勉强完成小学学业;④无明显语言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差;⑤可学会一定谋生技能,只能从事简单非技术性工作。
    2.中度 ①智商在35~49之间,心理年龄约6~9岁;②自幼智力和运动发育明显迟缓,语言发育差,表现为发音含糊不清,词汇贫乏以致不能完整表达意思。可计算个位数加、减法;③不能适应普通小学就读。能够完成简单劳动,但质量差,效率低;④指导和帮助下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
    3.重度 ①智商在20~34之间,心理年龄约3~6岁;②出生后即有明显发育落后,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不会计数不能学习;③不会劳动,生活需人照料,无社会行为能力;④可以有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并常合并脑部损害。

六、简述精神发育迟滞与儿童孤独症的鉴别要点。
    答:容易将两者混淆的原因有三个。首先,孤独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语言发育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若不仔细询问,很容易将这些症状误认为智能障碍;其次,多数孤独症伴有智力障碍,临床上可能只发现智力低下而忽略了孤独症的症状,将这些孤独症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另外,孤独症的临床表现包括智能和其他认知功能的损害,有时很难区别是孤独症的认知障碍还是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现。对于第一种情况只要仔细地询问病史和观察,便可将两者相区别。若患者除智力障碍以外,还有与智力发育水平不相称的突出语言发育问题,明显的社会交往问题,则应诊断为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的孤独症。两者在认知障碍上的区别在于孤独症智力的各方面发展不平衡,而精神发育迟滞则是智力全面发育低下,智力测验各分量表得分都普遍性低下。

七、如何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教育和训练?
    答: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教育训练应该由学校教师、家长、临床心理治疗师以及职业治疗相互配合进行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可以在普通小学、普通小学的特殊班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应采用形象、生动、直观的方法,同一内容反复强化。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训,包括辨认钱币、购物、打电话、到医院看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基本的劳动技能、回避危险和处理紧急事件等。少年期后可进行职业训练,使其能独立生活。
    对中度患者着重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洗漱、换衣,基本交往礼仪等内容,同时给予一定的语言训练。
    对重度患者主要训练如何配合他人对自己的护理照料、简单生活能力和自卫能力,如正确进餐。训练可采用将一种技能分解成几个步骤,再逐步反复强化训练的方法。对极重度患者几乎无法教育训练。

八、简述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药物治疗原则。
    答: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病因治疗 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确立后,应寻找病因,及早进行病因治疗。例如,对半乳糖血症和苯丙酮尿症患者在早期给予相应饮食治疗,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和智力损害加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精神发育迟滞可以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闭合不全等颅脑畸形可考虑相应外科治疗。
    2.对症治疗 对部分患者伴有的精神症状可根据需要进行短期药物治疗。如对于伴有精神运动性兴奋、攻击或冲动行为、自伤或自残行为者可选用氟哌啶醇、甲硫哒嗪或卡马西平。药物应当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剂量,当症状消除以后逐渐减量,最终停药。对合并明显活动过多和注意缺陷症状的患者,可选用哌醋甲酯或苯异妥因等改善注意缺陷的药物。
    3.促进脑功能治疗 可供选择的益智药和脑代谢改善药主要包括谷氨酸、γ-氨酪酸、吡乙酰胺等。近年来发现脑活素对促进语言和运动功能发育有一定作用,可以在发生脑损伤或出现精神发育迟滞以后尽早使用。

九、简要描述儿童孤独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答:1.语言障碍 患者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仅能说一些单词或简单句子,不会使用代词或错用代词。患者很少、甚至完全不会使用语言进行正常的人际交流。语言单调平淡,与环境不协调,躯体语言如点头、摇头少。此外还可能有模仿语言或刻板重复语言。
    2.社会交往障碍 患者年幼时就表现有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分不清亲疏关系,与父母不能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与同龄儿童也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
    3.兴趣范围狭窄和行为模式刻板 患者容易对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或玩具的非主要特征感兴趣,并且持续较长时间。患者固执地要求日常活动程序保持不变,如每天吃同样的饭菜,每天使用相同的便器,若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跺脚等。

十、简述儿童孤独症预后的影响因素。
     答:儿童孤独症的长期预后欠佳,约三分之二的患者有明显社会适应不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有:女性,幼儿期重复刻板动作或异常行为就较为突出者,伴有自伤行为者,操作智商较低者,伴有癫痫发作者。此外,患者在5岁时语言的发育状况对预后影响也很大,如果此时仍然缺乏有意义的语言,不能会话,则预后很差。有效的治疗和良好的教育训练有助于改善预后。

十一、简述儿童孤独症与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的鉴别要点。
    答:主要与以下三种综合征相鉴别:
    1.Asperger 综合征 本病也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兴趣范围局限和活动方式重复、刻板等表现,但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2.Heller 综合征 是一种发生在幼儿期,以各种能力迅速倒退为特点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临床表现与孤独症相似,有社会交往障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下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对周围事物普遍丧失兴趣等。但起病前有3-4年正常发育阶段,起病后各种功能出现明显而迅速的倒退,据此可与孤独症相区别。
    3.Rett 综合征 主要发生于女性儿童,临床表现与孤独症类似。两者的鉴别要点在于Rett综合征除表现社会交往、语言和智能障碍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异常等症状以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较为突出,如共济失调、肌张力异常、脊柱侧凸或后凸、生长发育延迟等,半数患者到青少年以后因脊髓萎缩而出现严重的运动不能。

十二、简述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原则。
    答: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育和训练 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目的是促进其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学龄期以后,患者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会有所提高,部分患者可以到普通小学接受教育。
    2.心理治疗 较多采用行为治疗,主要目的是强化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对干扰接受教育训练、影响社会交往和危害自身的异常行为予以矫正。认知治疗适用于智力损害不重的患者,目的是帮助患者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激发自身潜力,提高其社会技能。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来改善患者的一些情绪和行为症状,以维护患者自身或他人安全,顺利实施教育训练及心理治疗。如对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突出者可使用哌醋甲酯等中枢兴奋药物。对精神病性症状、行为症状或情感症状突出的患者可使用氟哌啶醇、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对刻板行为、强迫症状、情绪问题突出的患者,还可以使用氯米帕明等抗抑郁药物。对合并癫痫的患者使用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对惊恐发作、情绪激动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39
参考答案:  

  A型题
  1.A  2.C  3.A  4.E  5.E  6.C
  B型题
  1.B   2.A  3.D  4.D   5.A   6.B   7.C   8.D  9.C 10.B   11.B 12.C 13.A 14.B 15.A 16.C
  X型题
  1.ABCDE 2.ABCDE 3.ABCD 4.AC 5.ABCD 6.ABCD 7.ABCDE 8.ABCDE 9.DE 10.ABC 11.AD 12.BCDE 13.ABCD
  14.ABE 15.ABCE 16.ABD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40
选择题  

(一)A型题
  1.以下陈述哪条不对
     A.精神障碍的躯体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电抽搐治疗
     B.药物是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
     C.电抽搐治疗在精神障碍急性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D.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可以说仍然是对症性的、经验性的
     E.胰岛素休克和神经外科治疗等仍是治疗重性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
  2.按临床作用特点,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分类中以下哪条不对
     A.抗精神病药物 B.脂肪胺类 C.心境稳定剂或抗躁狂药物
     D.抗焦虑药物 E.抗抑郁药物
  3.以下观点哪一条不对
     A.大部分精神药物所作用的受体部位也是内源性神经递质的作用部位
     B.多数精神药物治疗指数高,用药安全
     C.长期应用某些精神药物如苯二氮卓类可导致耐受性,使药效下降
     D.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与三环抗抑郁剂或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合用
     E.药物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可以引发毒性不良反应
  4.关于精神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以下描述哪条不对
     A.主要在肝脏代谢,导致极性增强而亲水性增加,有利于在肾脏等排泄
     B.因肝脏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存在个体和种族差异,也受到某些合用药物的影响,故使用
       时应注意药物剂量的个体化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C.精神药物也可通过乳汁排泄,故服药的哺乳期妇女应放弃哺乳
     D.精神药物的半衰期较长,一般采用一日1-2次的给药方式即可
     E.儿童和老年人的药物剂量应比成人高
  5.提高精神病人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以下哪条不对
     A.掌握精神药物治疗的原则 B.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服药必要性的认识
     C.每天强迫精神病患者服药 D.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E.长效制剂的使用
  6.以下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描述中哪条不对
     A.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
     B.按药理作用可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C.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
     D.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好
     E.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5-HT2A和D2受体阻断作用
  7.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以下哪条不对
     A.主要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B.抗精神病药阻断的受体越多效果越好
     C.传统抗精神病药主要阻断4种受体,如D2、a1、M1和H1受体
     D.副作用的产生常是对脑内某些受体阻断作用的结果
     E.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5-HT2/D2受体有明显阻断作用
  8.抗精神病药物阻断5-羟色胺受体的描述中,下列哪项不对
     A.主要是阻断5-HT2A受体
     B.苯甲酰胺类主要是通过阻断5-HT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C.5-HT阻断剂具有潜在的抗精神病作用
     D.5-HT2/D2受体阻断比值高者,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低
     E.5-HT2/D2受体阻断比值高者能改善阴性症状
  9.抗精神病药物阻断胆碱能受体和组胺受体后,不产生的副作用是
     A.记忆障碍 B.口干、便秘 C.排尿困难、视物模糊
     D.镇静作用和体重增加 E.锥体外系副作用
  10.关于精神病患者的急性期治疗,下列描述哪项不对
     A.用药前必须排除禁忌证
     B.急性症状常在有效剂量治疗1~2周时就完全改善
     C.首次发作、首次起病或复发、加剧的患者的治疗均可视为急性期治疗
     D.对于合作的病人,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
     E.不合作或不肯服药的患者,常采用注射给药
  11.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描述,哪项不对
     A.应立即停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B.大多发生于使用传统(经典)药物治疗的患者
     C.表现为眼上翻、斜颈、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
     D.易被误诊为破伤风、癫痫、癔病等
     E.肌注东莨菪碱0.3mg或异丙嗪25~50mg,可即时缓解
  12.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副作用,不对的说法是
     A.表现为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B.最初始的形式是运动过缓,病人表现为写字越来越小
     C.应常规应用抗胆碱能药物以防止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
     D.体征上主要为手足震颤和肌张力增高
     E.合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盐酸苯海索有助于副作用的消失
  13.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的临床应用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既有较强镇静作用,又有抗幻觉、妄想作用
     B.无催乳素水平升高和皮疹等副作用
     C.口服给药多,也有注射制剂可用于快速有效地控制病人的兴奋和急性精神病性症状
     D.较易产生直立性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和抗胆碱能反应等副作用
     E.第一个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就是氯丙嗪
  14.以下哪项常不作为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适应证
     A.内因性抑郁 B.神经症性抑郁 C.反应性抑郁
     D.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E.心脏病人出现抑郁
  15.关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的副作用,以下哪项描述不对
     A.抗胆碱能副作用是TCAs治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
     B.TCAs可以诱发癫痫
     C.TCAs的奎尼丁样作用可能与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有关
     D.超量服用或误服可发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危及生命
     E.不引起体重增加
  16.关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错误的观点是
     A.这类药物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回收
     B.适应证包括抑郁症、强迫症、惊恐症和贪食症
     C.应避免与MAOIs等合用,否则易致5-HT过多的综合征
     D.常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
     E.心血管和抗胆碱副作用较TCAs严重
  17.有关碳酸锂中毒的描述,以下哪项不对
     A.肾脏疾病的影响 B.钠摄入减少 C.中毒不引起昏迷或死亡
     D.患者自服过量 E.年老体弱以及血锂浓度控制不当等
  18.关于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的临床应用,哪项不对
     A.可用于各型神经症的对症治疗
     B.可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失眠
     C.长期应用不引起耐受与依赖
     D.可治疗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
     E.可用于癫痫治疗和酒依赖患者急性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
  19.关于电抽搐治疗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描述是
     A.治疗前8小时停服抗癫痫药和抗焦虑药等,禁食禁水4小时以上
     B.必要时可于治疗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阿托品0.5~1.0mg
     C.把专用牙垫放置于两侧上下臼齿间,同时用手紧托下颌,防止下颌脱位
     D.电极安置在大脑的非优势侧副作用较大
     E.可分为潜伏期、强直期、痉挛期和恢复期

(二)X型题
  1.按化学结构把抗精神病药物分为以下哪几类
     A.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s) B.硫杂蒽类(thioxanthenes)
     C.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s) D.苯甲酰胺类(benzamides)
     E.二苯二氮卓类(dibenzodiazepines)
  2.脑内多巴胺能系统的投射通路通常包括
     A.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通路与抗精神病作用有关
     B.下丘脑至垂体的结节漏斗通路与催乳素水平升高导致的副作用有关
     C.皮质脑干通路
     D.黑质纹状体通路与锥体外系副作用有关;
     E.皮质脊髓通路
  3.抗精神病药物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后,可产生以下效应
     A.可产生镇静作用 B.直立性低血压 C.性功能减退
     D.心动过速 E.射精延迟等副作用
  4.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包括
     A.抗幻觉妄想作用(阳性症状) B.激活作用(阴性症状)
     C.催乳素水平升高 D.非特异性镇静作用
     E.预防复发作用
  5.抗精神病药物的适应证包括
     A.治疗精神分裂症 B.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C.控制躁狂发作 D.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器质性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E.抑郁症
  6.抗精神病药物的禁忌证包括
     A.对抗精神病药物过敏者 B.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
     C.严重的全身感染 D.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E.白细胞过低
  7.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以下描述哪些正确
     A.药物的选择一方面取决于副作用的差别
     B.兴奋躁动者宜选用镇静作用强的抗精神病药物
     C.如果病人无法耐受某种药物,可以换用其他类型的药物
     D.兴奋躁动者可采用注射制剂(氟哌啶醇、氯丙嗪等)治疗
     E.各类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效果都是相同的
  8.关于维持治疗,以下描述哪些正确
     A.长期维持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B.维持剂量可以减至治疗剂量的2/3~1/4,但有个体差异
     C.首发的、缓慢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时间最好是2~3年
     D.急性发作、缓解迅速彻底的病人,维持治疗时间可以较短
     E.反复发作、经常波动或缓解不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9.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静坐不能,哪些正确
     A.病人主观感到必须来回走动,情绪焦虑或不愉快
     B.应增加抗精神病药的剂量
     C.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
     D.加用苯二氮卓类药和b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心得安)等常有效
     E.有时需减少抗精神病药剂量
  10.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TD),哪些正确
     A.见于持续应用抗精神病药几年后,极少数可能在几个月内发生
     B.其特征为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
     C.其严重程度波动不定,睡眠时消失、情绪激动时加重
     D.抗胆碱能药物会促进和加重TD,应避免使用。
     E.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有可能逆转TD
  11.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的正确描述为
     A.意识波动 B.肌肉强直
     C.高热 D.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
     E.处理办法是停用抗精神病药物,给予支持性治疗
  12.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临床应用的正确描述为
     A.注射剂常用于处理精神科的急诊问题
     B.适用于老年或伴有躯体疾患的兴奋性精神病人
     C.小剂量也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及抽动秽语综合征
     D.主要副作用为锥体外系症状
     E.长效制剂锥体外系副作用较口服用药轻
  13.关于抗精神病药物舒必利的临床应用,正确描述为
     A.低剂量具有抗抑郁效果
     B.200mg~600mg/日静脉滴注7~10天,能很好缓解病人的紧张症症状
     C.主要副作用为引起内分泌变化,如体重增加、泌乳、闭经和性功能减退等
     D.治疗精神分裂症需要较高剂量。
     E.有长效制剂供临床应用
  14.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临床应用的正确描述为
     A.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满意,尤其是难治性病例
     B.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镇静作用强,故起始剂量宜低
     C.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临床使用中应进行血常规监测
     D.易出现体重增加、心动过速、便秘、排尿困难、流涎等副作用
     E.国内外部分专家主张慎用氯氮平
  15.关于抗精神病药物奥兰扎平(奥氮平)临床应用的正确描述为
     A.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和伴发的抑郁症状有效
     B.对血象无明显影响
     C.其半衰期长,故可一日一次给药
     D.锥体外系反应少见,治疗依从性较好
     E.主要副作用为引起头晕、思睡、便秘、体重增加等
  16.关于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维思通)临床应用的正确描述为
     A.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和伴发的抑郁症状有效
     B.适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病人
     C.有效剂量小、用药方便
     D.锥体外系反应轻、抗胆碱能作用及镇静作用小,治疗依从性较好
     E.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激越、失眠等
  17.一般将抗抑郁药物分为以下哪几类
     A.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包括杂环或四环类抗抑郁药
     B.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C.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D.其他递质机制的抗抑郁药
     E.二苯二氮卓类
  18.关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描述是
     A.米帕明镇静作用弱,适用于迟滞性抑郁以及儿童遗尿
     B.氯米帕明既能改善抑郁也是治疗强迫症的有效药物
     C.阿米替林镇静和抗焦虑作用较强,适用于激越性抑郁
     D.多塞平常用于治疗神经症性抑郁和慢性疼痛
     E.多数病人服药后抑郁症状在1周内消失
  19.关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描述是
     A.一类称为不可逆性MAOIs,以苯环丙胺为代表
     B.另一类为可逆性MAOIs,以吗氯贝胺为代表
     C.MAOIs作为二线药物主要用于对三环类或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抑郁症
     D.与许多药物及食物有相互作用而产生高血压危象
     E.常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
  20.关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氟西汀的半衰期最长,其活性代谢产物的半衰期可达7~15天
     B.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常用剂量是20mg/日
     C.帕罗西汀对伴焦虑的抑郁症较适合
     D.舍曲林很少与其他药物发生配伍禁忌
     E.西酞普兰几乎没有药物配伍禁忌
  21.关于心境稳定剂,正确的观点是
     A.可以治疗躁狂
     B.主要包括锂盐(碳酸锂)和某些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
     C.对躁狂发作有预防作用
     D.对抑郁发作有预防作用
     E.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和氟哌啶醇也是心境稳定剂
  22.关于心境稳定剂丙戊酸盐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是
     A.丙戊酸盐对躁狂症的疗效与锂盐相当
     B.对混合型躁狂和快速循环型情感障碍有效
     C.对锂盐治疗无效者可能疗效更好
     D.剂量范围800~1800mg/日
     E.可用于孕妇
  23.关于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正确的是
     A.抗焦虑作用 B.作用于大脑5-羟色胺受体
     C.镇静催眠作用 D.抗惊厥作用 E.骨骼肌松弛作用
  24.关于丁螺环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非苯二氮卓类新型抗焦虑药物 B.系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
     C.无依赖性报道 D.适用于广泛性焦虑症
     E.抗焦虑治疗的剂量范围15mg~45mg/日
  25.关于电抽搐治疗的适应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企图及行为和明显自责自罪者
     B.极度兴奋躁动及冲动伤人者
     C.拒食、违拗和紧张木僵者
     D.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
     E.骨关节疾病,尤其新近发生者



简答题  

一、简述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答: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是阻断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从而出现抗精神病作用。其抗幻觉妄想作用突出,同时有非特异性镇静作用和预防复发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控制躁狂发作,也可用于其他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器质性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简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特点。
    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5-HT2A和D2受体阻断作用,一般认为其不仅具有抗幻觉妄想作用,还因有激活作用而能改善阴性症状。临床应用中锥体外系副作用等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在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中,目前认为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有取代传统(典型)药物的趋势。

三、简述药物维持治疗在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中的意义和疗程。
    答: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期维持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有资料表明,持续2年的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可以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降至40%,而2年的安慰剂对照治疗却有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对于首发的、缓慢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时间至少需要2~3年。急性发作、缓解迅速彻底的病人,维持治疗时间可以较短。反复发作、经常波动或缓解不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四、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效应特点。
     答:三环类抗抑郁药阻断了NE能和5-HT能神经末梢对NE和5-HT的再摄取,以增加突触间隙单胺类递质的浓度,临床上表现为抑郁症状改善。抗抑郁药物对递质再摄取的抑制作用是立即发生的,而长期用药后则可以降低受体的敏感性(下调作用),这与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效应滞后即用药2~3周后才起效密切相关。

五、简述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答:超量服用或误服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发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危及生命,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昏迷、癫痫发作、心律失常三联征。还可有高热、低血压、肠麻痹、瞳孔扩大、呼吸抑制、心脏骤停。处理:试用毒扁豆碱缓解抗胆碱能作用,每0.5~1小时重复给药1mg~2mg。及时洗胃、输液,积极处理心律不齐、控制癫痫发作。由于三环类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使胃内容物排空延迟,即使过量服入后数小时,仍应采取洗胃措施。

六、简述锂中毒的原因和中毒的早期表现。
    答:引起锂中毒的原因有肾锂廓清率下降、肾脏疾病的影响、钠摄入减少、患者自服过量、年老体弱以及血锂浓度控制不当等。中毒先兆表现为呕吐、腹泻、粗大震颤、抽动、呆滞、困倦、眩晕、构音不清和意识障碍等。此时,应立即检测血锂浓度,如血锂超过1.4mmol/L时应减量。如临床症状严重则应立即停止锂盐治疗。血锂浓度越高,脑电图改变越明显,因而监测脑电图有一定价值。

七、简述苯二氮卓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答:苯二氮卓类既是抗焦虑药也是镇静催眠药。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治疗各型神经症、各种失眠以及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也可用于各类伴焦虑、紧张、恐惧、失眠的精神病以及激越性抑郁、轻性抑郁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癫痫治疗和急性酒依赖患者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肾病、药物过敏、药瘾、妊娠头3月、青光眼、重症肌无力、酒精及中枢抑制剂使用时应慎用或禁用。

八、电抽搐治疗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答:常见的并发症有头痛、恶心、呕吐、焦虑、可逆性的记忆减退、全身肌肉酸痛,这些症状无需处理。由于肌肉的突然剧烈收缩,关节脱位和骨折也是较常见的并发症。脱位以下颌关节脱位为多,发生后应立即复位。骨折以4~8胸椎压缩性骨折为多,应立即做相应处理。年龄大、治疗期间应用具有抗胆碱能作用药物的病人,较易出现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受损,此时,应停用电抽搐治疗。死亡极为罕见,多与潜在躯体疾病有关。



论述题  

一、试述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和精神病急性期药物治疗的使用原则。
    答:药物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副作用的差别。在剂量充足,疗程足够的前提下,各种传统抗精神病药物间的总体治疗效果没有多少差异。兴奋躁动者宜选用镇静作用强的抗精神病药物或采用注射制剂(氟哌啶醇、氯丙嗪等)治疗。如果病人无法耐受某种药物,则可以换用其他类型的药物。目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有取代传统药物的趋势。长效制剂有利于解决患者的服药不合作问题从而减少复发,但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可能性较大。采用口服制剂维持良好的患者很少需要改换成长效制剂治疗。
急性期治疗:用药前必须排除禁忌证,做好常规的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包含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首次发作或复发、加剧的患者的治疗均视为急性期治疗。此时患者往往以兴奋躁动、幻觉妄想、联想障碍、行为怪异以及敌对攻击等症状为主。
     对于合作的病人,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多数情况下,尤其症状较轻者,通常采用逐渐加量法。一般1~2周逐步加至有效治疗剂量。急性症状在有效剂量治疗2~4周后可开始改善。不同的患者,症状的缓解程度不一,恢复的时间长短不定。应以有效剂量持续治疗,使病情进一步缓解。在症状获得较为彻底缓解的基础上,仍要继续以原来的有效剂量巩固治疗数周至数月,然后可以缓慢减量进入维持治疗。以氯丙嗪为例,多从25mg~50 mg每日1~2次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分2~3次饭后服用,如无严重副作用,1周内加至治疗剂量300 mg~600 mg/日。实际上,只有少数病人需加至较大剂量。出现疗效后,继续原有剂量治疗。待病情充分缓解6个月左右后,才可缓慢减至维持剂量,如氯丙嗪300mg/日左右。剂量应结合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实行个体化治疗。门诊病人的用药原则,应注意加量缓慢、总日量相对小。老年、儿童和体弱的患者的用量参照药物剂量范围酌情减少。
     对于兴奋躁动较严重、不合作或不肯服药的患者,常采用注射给药。注射给药应短期应用,注射时应固定好病人体位避免折针等意外,并采用深部肌肉注射。通常使用氟哌啶醇或氯丙嗪。一般每次肌注氟哌啶醇5mg~10 mg或氯丙嗪50 mg~100 mg,必要时可重复。也可以采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用药期间,患者应卧床护理,直立性低血压可以通过升高病床的脚部来改善;出现肌张力障碍可以注射抗胆碱能药物东莨菪碱0.3 mg来减轻。
     由于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安静,也可以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注射给药,如地西泮(安定)和氯硝西泮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减少合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

二、试述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答: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增加三环抗抑郁药血药浓度、诱发癫痫;加剧抗胆碱副作用;可以加重抗胆碱药的抗胆碱作用;可以逆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可以减弱抗高血压药呱乙啶的降压作用,增加b受体阻断剂及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的血药浓度而导致低血压;可以加强其他中枢抑制剂如酒精及利尿剂的作用;有增加氯氮平、氟哌啶醇等发生药源性恶性综合征的危险。
     抗酸药影响抗精神病药物吸收。吸烟可以降低某些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卡马西平通过诱导肝脏药物代谢酶,明显减低氟哌啶醇、氯氮平血浆浓度而使精神症状恶化;或增加氯氮平发生粒细胞缺乏的危险性。某些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抑制肝脏药物代谢酶,增加抗精神病药物的血药浓度,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或加剧。

三、试述三环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
    答:1.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用于治疗各类以抑郁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如内因性抑郁、心境恶劣障碍、反应性抑郁、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及某些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等。还可以用于治疗焦虑症、惊恐发作和恐惧症。小剂量米帕明可用于治疗儿童遗尿症和慢性疼痛,氯米帕明则常用于治疗强迫症。
严重心肝肾疾患、粒细胞减少、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妊娠头3个月禁用。癫痫和老年人慎用。
     2.药物的选择 米帕明镇静作用弱,有情绪振奋作用,适用于迟滞性抑郁以及儿童遗尿。氯米帕明和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一样,既能改善抑郁也是治疗强迫症的有效药物。阿米替林镇静和抗焦虑作用较强,适用于激越性抑郁。多塞平抗抑郁作用相对较弱,但镇静和抗焦虑作用较强,常用于治疗心境恶劣障碍和慢性疼痛。
     3.用法和剂量 和抗精神病药物一样,应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副作用和临床疗效,用1~2周的时间逐渐增加到最佳有效剂量。服用抗抑郁药物以后,病人的睡眠首先得到改善,抗抑郁效果要在用药2~3周后才出现。例如,米帕明应以25 mg~50mg/日开始治疗,每日增加25mg,直到日剂量达到200mg左右。在决定进一步加大剂量前,病人应维持这一剂量大约1周。如果病人没有或只有轻微疗效,应在下一周把剂量增加到250~300mg/日。如果仍没有进一步改善,应在检查血药浓度和心电图的基础上调整剂量。由于三环类抗抑郁药在体内的半衰期长,一般可以每日1次睡前服或以睡前剂量为主方式给药。这样可以避免白天患者的过度镇静和抗胆碱能副作用。
     经过急性期的抗抑郁治疗,抑郁症状已缓解,此时应以有效治疗剂量继续巩固治疗6个月。随后进入维持治疗阶段。维持剂量通常低于有效治疗剂量,可视病情及副作用情况逐渐减少剂量,一般维持6个月或更长时间。最终,缓慢逐步减停药物。反复频繁发作者应长期维持,起到预防复发作用。

四、试述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及其代表药物的临床应用。
    答:SSRIs是80年代开发并试用于临床的一类新型抗抑郁药物。目前已用于临床的SSRIs有5种: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这类药物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回收,对NE影响很小,几乎不影响DA的回收。其中的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有轻度的抗胆碱能作用。
     这类药物的适应证包括抑郁症、强迫症、惊恐症和贪食症,但不同的SSRIs对不同靶症状的剂量、起效时间、耐受性和疗效不同。临床特点还有:抗抑郁作用与TCAs相当,但对严重抑郁的疗效可能不如TCAs;半衰期长,多数只需每日1次给药,疗效在较长时间停药后才逐渐消失;心血管和抗胆碱能副作用轻微,过量时较安全,前列腺肥大和青光眼患者可用;副作用主要包括恶心、腹泻、失眠、不安和性功能障碍,多数副作用持续时间短、可以耐受;与其他抗抑郁药合并使用常常增强疗效,但应避免与MAOIs等合用,否则易导致5-HT过多的综合征。
     1.氟西汀 半衰期最长,其活性代谢产物的半衰期可达7~15天。常用剂量是20mg/日,随着剂量增加副作用也有所增加。在强迫症、贪食症及减肥的治疗中,剂量相对较大。对肝脏CYP2D6酶抑制作用较强,与其他有关药物合用时有所禁忌。
     2.帕罗西汀 对伴有焦虑的抑郁症较适合。初始剂量为20mg,根据情况每次加10mg,间隔时间应不少于1周。停药太快有撤药反应,因此撤药应缓慢进行。和氟西汀一样,帕罗西汀对CYP2D6等酶的抑制作用也较强
     3.舍曲林 适用于各种抑郁病人。抗抑郁的开始剂量为50mg/日,可酌情加量。舍曲林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作用弱,故很少与其他药物发生配伍禁忌。
     4.氟伏沙明 适应证和副作用与其他SSRIs类似。日剂量大于100mg时可分为2次服用。氟伏沙明对肝脏CYP1A2酶抑制作用强,应注意相应的药物配伍禁忌。
     5.西酞普兰 适应证与其他SSRIs类似。西酞普兰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在SSRIs中最小,因此几乎没有药物配伍禁忌。

五、试述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的的临床应用。
    答:1.适应证和禁忌证 苯二氮卓类药既是抗焦虑药也是镇静催眠药。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治疗各型神经症、各种失眠以及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也可用于各类伴焦虑、紧张、恐惧、失眠的精神病以及激越性抑郁、轻性抑郁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癫痫治疗和酒依赖急性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
     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肾病、药物过敏、药瘾、妊娠头3月、青光眼、重症肌无力、酒精及中枢抑制剂使用时应禁用。老年、儿童、分娩前及分娩中慎用。
     2.药物的选择 选择药物时,既要熟悉不同药物的特性,又要结合患者的特点。如患者有持续性焦虑和躯体症状,则以长半衰期的药物为宜,如地西泮、氯氮卓。如患者焦虑呈波动形式,应选择短半衰期的药物,如奥沙西泮、劳拉西泮等。阿普唑仑具有抗抑郁作用,伴抑郁的患者可选用此药。对睡眠障碍为主者常用氟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咪达唑仑等。氯硝西泮对癫痫有较好的效果。戒酒时,地西泮替代最好。缓解肌肉紧张可用劳拉西泮、地西泮、硝西泮。
     3.用法和剂量 多数苯二氮卓类的半衰期较长,所以无须每日3次给药,每日1次即可。或因病情需要,开始可以每日2~3次,病情改善后,可改为每日1次。苯二氮卓类治疗开始时可用小剂量,3~4天加到治疗量。急性期病人开始时剂量可稍大些,或静脉给药,以控制症状。
     4.维持治疗 神经症患者,病情常因心理社会因素而波动,症状时重时轻。因此,苯二氮卓类药物控制症状后,无需长期应用,长期应用也不能预防疾病的复发,且长期应用易导致依赖性。撤药宜缓慢进行,缓慢减药后仍可维持较长时间的疗效。
     5.副作用 此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少,一般能很好耐受,偶有严重并发症。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嗜睡、过度镇静、智力活动受影响、记忆力受损、运动的协调性减低等。上述副作用常见于老年或有肝脏疾病者。血液、肝和肾方面的副作用较少见。偶见兴奋、梦魇、谵妄、意识模糊、抑郁、攻击、敌视行为等。有致胎儿唇裂、腭裂的报道。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毒性作用很小。作为自杀目的服入过量药物者,如果同时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或酒精易导致死亡。过量者常进入睡眠,可被唤醒,血压略下降,在24~48小时后醒转。处理主要是洗胃、输液等综合措施。血液透析往往无效。
     6.耐受与依赖 苯二氮卓类可产生耐受性,应用数周后需调整剂量才能取得更好疗效。长期应用后可产生依赖性,包括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与酒精和巴比妥类药物可发生交叉依赖。躯体依赖症状多发生在持续使用6个月以上者,突然中断药物,可引起戒断症状。戒断症状多为焦虑、激动、易激惹、失眠、震颤、头痛、眩晕、多汗、烦躁不安、耳鸣、人格解体及胃肠症状(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便秘)。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此现象罕见但可导致死亡。因此,苯二氮卓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要避免长期应用。停药宜逐步缓慢进行。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40
多选题参考答案  

  A型题
     1.E 2.B 3.D 4.E 5.C 6.D 7.B 8.B 9.E 10.B 11.A 12.C 13.B 14.E 15.E 16.E 17.C 18.C 19.D
  X型题
     1.ABCDE 2.ABD 3.ABCDE 4.ABDE 5.ABCD 6.ABCDE 7.ABCD 8.ABCDE 9.ACDE 10.ABCDE 11.ABCDE              12.ABCDE 13.ABCD 14.ABCDE 15.ABCDE 16.ABCDE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E 21.ABCD         22.ABCD 23.ACDE 24.ABCDE 25.ABCD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41
【选择题】  

(一)A型题
  1.精神(心理)治疗的主要适应证是
     A.神经症 B. 抑郁症 C. 躁狂症 D. 精神分裂症 E. 精神发育不全
  2.从事特殊心理治疗的人员应为
     A.具有医师资格者 B.心理学本科毕业者 C.经过特殊心理治疗培训的医师和心理学工作者
     D.经过特殊心理治疗培训的各级人员 E.具有一定学历或自学成才者
  3.某女性患者,25岁,诊断为癔症性抽搐发作。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患者的症状是对心理冲突“压抑”
   (或潜抑)而导致的,这种心理防御过程是
     A.有意识的 B.潜意识的 C.有计划的 D.有目的的 E.没考虑后果
  4.下列哪种情况不适用于特殊的心理治疗
     A.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幻觉妄想状态 B.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 C.恶劣心境 D.强迫症 E.恐怖症
  5.在开始心理治疗时,哪项最重要
     A.认真记录病人的谈话 B.树立治疗者的权威性
     C.为病人提供治愈疾病的保证 D.制造神秘气氛,使病人容易相信 E.建立信任感
  6.心理治疗中治疗者与被治疗者的关系应是
     A.相互促进的关系 B.职业性关系 C.亲密无间的关系 D.互助关系 E.盈利关系
  7.心理治疗时下列哪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A.在任何情况下都遵守职业道德
     B.在任何情况下都尊重患者的人格
     C.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保密的原则
     D.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地执行原治疗计划
     E.在任何情况下都强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8.心理治疗理论发展的趋向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通用理论 E.认知理论
  9.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
     A.情绪决定认知和行为 B.行为决定情绪和认知 C.情绪、行为与认知互为因果
     D.认知决定情绪和行为 E.行为与认知关系不大
  10.Beck的认知治疗首先是对哪种病人进行研究的
     A.人格障碍 B.躁狂症 C.抑郁症 D.强迫症 E.精神分裂症
  11.厌恶疗法的原理是
     A.心理防御机制 B.交互抑制 C.人本主义 D.自我强化 E.条件反射
  1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发现者是
     A.巴甫洛夫 B.森田正马 C.弗洛伊德 D.华生 E.斯金纳
  13.系统脱敏疗法的最佳适应证是
     A.恐惧症 B.神经衰弱 C.抑郁症 D.精神分裂症 E.躁狂症
  14.以下哪项不是厌恶疗法的适应证
     A.酒瘾 B.恐惧症 C.窥阴癖 D.同性恋 E.烟瘾
  15.对场所恐惧症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先让患者回想哪些场合可引起紧张或恐惧,并按严重程度划分等
     级,然后按等级(由轻至重)逐步接近这些场合,同时进行放松训练,使患者对这些场合的恐惧逐步减
     轻。此种疗法称为
     A.暴露疗法 B.系统脱敏 C.冲击疗法 D.认知行为疗 E.行为矫正疗法
  16.以下哪条不是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
     A.学习理论 B.强化作用 C.经典条件反射 D. 操作性条件反射 E.人本主义理论
  17.下面哪些内容不是对行为治疗的描述
     A.基于实验心理学的成果 B.关注病人对事物的理解 C.帮助病人消除不良行为
     D.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 E.可操作性相对较强

(二)B型题
     A.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训练
     B.应付技巧(coping skills)训练
     C.悖论干预(paradoxical intervention)与症状处方(symptom-prescription):
     D.记秘密红帐(keeping merit-accounts):
     E.角色互换(role-exchanging)练习
  1.着重处理没有应激处境时的个体的认知过程缺陷
  2.着重处理面对问题处境时的缺陷
  3.要求患者故意保持或“加重”症状行为。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治疗技术
     A满灌疗法
     B.厌恶疗法
     C.系统脱敏
     D.消极训练法
     E.阳性强化法
  4.让露阴癖病人幻想在异性面前暴露生殖器产生性兴奋的同时想象既往被人抓获、指责的情景
  5.对一个经常出现不礼貌言行的小孩在其出现不良行为时不予理睬,而当他举止文明时给予关心和奖励
  6.要求强迫洗手的病人主动延长洗手的时间,反复训练后使其对洗手的行为产生厌烦
  7.在取得病人的同意下,让一个怕脏的病人完全暴露在肮脏的环境中,无论病人多么紧张仍要求其坚持不离开,反复训练以消除病人对脏的恐惧
     A. 领悟
     B.阻抗
     C.移情
     D.共情(同解心)
     E.宣泄
  8.病人把自己幼年时期的重要情感关系如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和治疗者的关系上
  9.治疗者站在病人的角度去体验病人的处境和情感
  10.治疗稍有好转时病人无明确原因地终止治疗
     A.分析性心理治疗
     B.行为治疗
     C.家庭治疗
     D.支持性心理治疗
     E.认知性心理治疗
  11.认为认知过程是情绪与行为反应的决定因素,因此治疗的着眼点在于改变对事物的认知
  12.一种运用治疗者与病人间建立的良好关系,积极的运用治疗者的权威、知识与关心,来支持病人,使病
     人能发挥其潜在的能力处理问题,度过心情上的危机或避免精神崩溃的方法
  13.认为正常行为和适应不良行为都是学习获得,可以习得,也就可以放弃

(三)X型题
  1.以下属于行为疗法的有
     A.系统脱敏 B.冲击疗法 C.模仿法 D.催眠治疗 E.阳性强化
  2.按心理学派常将心理治疗分为以下哪几类
     A.精神分析治疗(psychoanalytic therapy)
     B.认知-行为治疗(behavioral-cognitive therapy )
     C.人本主义治疗(humanistic therapy)
     D.系统治疗(systemic therapy)
     E.生物反馈治疗
  3.系统脱敏法是行为治疗的一种,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或症状
     A. 强迫洗手 B. 儿童孤独症 C. 恐怖症 D. 焦虑 E. 阳萎
  4.系统脱敏治疗应包括
     A、确定主要症状 B、按严重程度划分症状等级 C、由轻至重逐级暴露症状 D、松弛训练 E、逐级脱敏
  5.行为医学的理论认为
     A.正常行为是遗传的 B.正常行为是习得的 C.适应不良行为是遗传的
     D.适应不良行为是习得的 E.正常或适应不良行为既是遗传的又是习得的
  6.重建自我认知的技术包括
     A.阐释(interpretation)技术
     B.隐喻性阐释(metaphoric interpretation)技术
     C.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技术
     D.静坐冥想(meditation)技术
     E.催眠暗示、诱导技术
  7.下面哪些内容是对家庭治疗的描述
     A.以家庭为对象进行治疗
     B.把焦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上
     C.注重解决一个成员的心理问题
     D.把家庭看成一个整体
     E.要改变病态的表现或行为不能单从治疗某一个成员着手
  8.以下哪些常用于来改变个体的行为技巧和人际交往模式
     A.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技能训练
     B.悖论干预(paradoxical intervention)与症状处方(symptom-prescription)
     C.记秘密红帐(keeping merit-accounts)
     D.角色互换(role-exchanging)练习
     E.应付技巧(coping skills)训练
  9.在家庭治疗的方法和技巧上要注意以下哪些方面
     A.要时刻站在患者一方
     B.注重成员的多方参与,不能忽略任何成员,包括小孩在内
     C.要注重家庭的过去
     D.对要求改善的行为,可让家人在治疗当场进行练习
     E.要利用家庭原有的正性情感,发挥家庭内各种有益的心理资源的作用
  10.家庭治疗时应
     A.将家庭视为一个整体 B.依靠其他家庭成员来教育患者 C.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及其处理
     D.不代替做决定 E.保持中立的态度
  11.心理咨询的形式有
     A.门诊咨询 B.住院咨询 C.电话咨询 D.个体咨询 E.团体咨询
  12.心理咨询内容 涉及
     A.询问 B.商议 C.建议 D.忠告 E.决定
  13.催眠指导语应具备哪些特点
     A.态度从容 B.口气坚定 C.鼓励性的内容 D.声音洪亮,有节奏感 E.重复性的语言
  14.心理咨询的对象可以是
     A.神经症患者 B.心身疾病患者 C.心理障碍患者 D.正常人 E.精神分裂症的恢复期
  15.专门的或狭义的心理治疗
     A.对各类患者均适用 B.对各个病期的患者均适用
     C.主要用于神经症类患者 D.某些精神障碍的重病期不可使用
     E.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益无害的
  16.心理治疗的作用在于
     A.医治心理疾患 B.缓解心理痛苦 C.提高心理素质 D.避免分裂症复发 E.替代药物治疗
  17.心理治疗者的基本功能是
     A.观察 B.倾听 C.表达 D.辩驳 E.树立自己的权威
  18.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包括
     A.各种神经症 B.儿童少年期的情绪和品性障碍 C.某些应激性障碍
     D.某些心理生理障碍 E.各种精神病
  19.常用于处理躯体和情绪不适、改变异常行为模式的技术有
     A.渐进性放松训练(progressive relaxation training) B.静坐冥想(meditation)
     C.催眠治疗(hypnotherapy) D.系统脱敏(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E.满灌疗法(flooding)
  20.认知疗法可用于下列哪些病症
     A.心身疾病 B.焦虑症 C.抑郁症 D.青少年行为障碍 E.强迫症
  21.认知治疗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消除症状 B.改变患者的人格特征
     C.给患者以心理支持 D.矫正患者的不良情绪 E.了解患者的潜意识内容
  22.影响心理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
     A.疾病的种类 B.治疗者的能力 C.心理治疗的形式 D.病人的人格特征 E.治疗者的人格魅力
  23.有关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治疗关系的描述哪些是对的
     A.应该是能使病人能力增强,能设身处地进行相互理解的关系
     B.良好的治疗关系有助于治疗师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C.治疗关系是导致治疗变化的重要因素
     D.以平等、理性、坦诚为基础,不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E.不是一种简单的人际交往关系
  24.心理治疗按治疗对象分类,可分为
     A.个别治疗 B.夫妻治疗 C.家庭治疗 D.集体治疗 E.人际互动治疗
  25.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治疗的目标
     A.改变异常的情感 B.改变异常的行为模式
     C.改变病人不良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D.提高病人的应付能力和技巧
     E.帮助改变病人的人格

  

简答题

一、试述心理治疗的定义。
    答: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性的人际互动(interaction)过程,治疗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影响患者或其他求助者,引起心理、行为和躯体功能的积极变化,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
     治疗师通过言语、表情、行为举止及特意安排的情境,可以使病人或来自普通人群的“咨客”(client)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生活、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心理和生理的健康。

二、按治疗对象常将心理治疗分为哪几类?
    答:按治疗对象常将心理治疗分为以下几类:
     1.个别治疗(individual therapy):以单独的患者或咨客为对象的心理治疗。多数治疗或咨询采取治疗师与求助者进行一对一访谈的形式。
     2.夫妻治疗(couple therapy)或婚姻治疗(marital therapy):以配偶双方为单位的治疗。可以视为家庭治疗的一种形式。重点处理影响婚姻质量,引起心理痛苦的各种问题,如夫妻关系、性问题。
     3.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以家庭为单位的治疗。核心家庭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系统,其中发生频繁而紧密的人际互动与个体的精神卫生状态密切相关。所以,该类治疗多以核心家庭为干预目标。必要时,家庭治疗师还邀请核心家庭之外的大家庭成员参加治疗,甚至会涉及到家庭外的社会大系统的人员如教师、朋友等。
     4.集体治疗(group therapy):以多名有相似问题,或对某一疗法有共同适应证的不同疾病的患者为单位的治疗。按照系统论“总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的论点,集体治疗不是个别治疗的简单相加,而是与家庭治疗一样,重视群体成员构成人际系统后产生的“群体心理动力学”现象,利用人际互动来消除病态,促进健康。

三、按心理学派常将心理治疗分为哪几类?
    答:按心理学派常将心理治疗分为以下几类:
     1.精神分析治疗(psychoanalytic therapy)及心理动力性治疗(psychodynamic therapy):其特征是对于人的潜意识和人格发展,提出了内容十分丰富、复杂的一套心理动力学学说。
     2.认知-行为治疗(behavioral-cognitive therapy ):主要以巴甫洛夫(Pavlov)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Skinner)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环境中反复出现的刺激,包括人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通过奖赏或惩罚的体验,分别“强化”或“弱化”某一种行为。因此,治疗的任务是,设计新的学习情景,使合意的行为得到强化、塑型,使不合意的行为得到弱化、消退。
     3.人本主义治疗(humanistic therapy)或咨客中心治疗(client-centered therapy):以二十世纪60年代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类治疗方法,重视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层次、情感体验与潜能,提倡治疗师应该具有高度的同理心(empathy),以平等、温暖、关切和开放的态度对待咨客或病人。代表性先驱人物是罗杰斯(Rogers)和马斯洛(Maslow)。
     (4)系统治疗(systemic therapy):是一类强调个体与人际系统间的心理动力学关系的治疗方法。特点是其对系统整体、对人际系统中各种互动性联系的关注。与其它疗法关系密切,有很好的兼容性,但又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观点和技术。

四、科学的心理治疗应具备哪些要素?
    答:一般而言,科学的心理治疗应该具备如下几个要素:①实施者应具有社会认可的身份、受过专业训练;②在专门的医疗机构和心理卫生机构、场所实施;③以助人、促进健康为目的,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利益;④遵守技术规范和伦理原则,并符合法律的要求;⑤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不滥用、误用;⑥对治疗过程及其后果能够控制、查验,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副作用,能进行合理解释,不使用超自然理论。

五、简要概括心理治疗的适应证与疗效。
    答:结合M. J. Lambert 等对2000多篇论文的荟萃分析,心理治疗适应证与疗效问题可简单概括如下:
     1.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都可以从心理治疗中得到有益帮助。治疗能够缓解症状,不仅加快疾病的恢复过程,还常常提供新的应对策略和对付未来问题的方法。
     2.神经症、儿童少年期的情绪和品行障碍患病率较高,是心理治疗的重要适应证;成人的其它心理问题、精神障碍和心身性障碍,包括一些与躯体疾病、创伤相关的适应问题、情绪障碍等,也常常根据情况,需要心理治疗作为唯一的、主要的或是辅助的治疗。
     3.正规治疗的疗效一般是持久的。专业心理治疗的疗效优于一般的支持性人际关系和安慰剂治疗。
     4.一些非技术性因素,如人际性、社会性和情感性因素,在促进治疗变化方面有巨大作用。治疗师的个性影响有时超过操作技术。信任、温暖、悦纳和智慧的个人魅力在治疗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5.治疗师以及病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心理治疗并不是使人人都受益。除了病人方面的因素,治疗师方面消极的个性特征、应用技术不当,可能产生副作用,甚至对病人造成伤害。

六、要取得病人信任,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注意以下几点,有利于取得病人的信任:
     1.见面、互致问候 根据当地习俗、患者或咨客系统成员的年龄、性别和社会身份,决定需不需要握手、摸孩子的头、拍肩、鞠躬、做自我介绍等。
     2.选择合适的话题 将对方引入治疗室并一一落座后,可以大致介绍环境、摆设和设备,观察有无犹豫、警觉、挑剔或好奇的神态表情,并以此为线索寒暄、解释几句。随后以“我今天能在这里为您做点什么?”之类的话,将发言权交给对方。
     3.空间安排与设施 最好在安静、整洁、优雅的正规治疗室进行治疗。双方坐同样舒服的椅子,距离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以免让有些病人或家属感到不自在。不要让无关的人旁听。如果室内光线不均匀,不要让病人对着光线而自己背对着光。在有摄像、音响设备或单向玻璃观察窗的情况下,必须解释使用的目的,承诺对对方无伤害。如果对方不同意使用这些设施,应立即关闭,并且承诺这并不影响接下来的合作。
     4.减少神秘感、不安全感 一些人对精神科、对心理治疗怀着神秘感,认为治疗师好像会一眼看穿心灵,或能够耍魔术似地使人进入不可自控的境地,或马上给人以力量,轻易解决问题。其实,最好的治疗关系应该是立足于自然的人际关系之上。心理治疗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进行规划、重新学习、面对自我的过程。与少年儿童单独谈话,或与异性患者单独在治疗室谈话,应设法消除不安全感。

七、重建自我认识的技术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答:重建自我认识的技术主要有:
     1.阐释(interpretation)技术 阐释,指对病人心理、行为及人际情境中的关系或意义提出假设。阐释在解决问题的努力中给予病人更多自由,使其用与以往不同的词汇、语言及新的参照系来看待、描述心理和行为现象。
     2.隐喻性阐释(metaphoric interpretation)技术 是利用譬喻、比方、象征的手段来促进病人及其相关系统形成一种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前面提到的咨客中心治疗、系统治疗、认知治疗尤其偏好这类做法。
     3.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技术 认知技术源自Ellis的理性-情绪治疗和Beck的认知治疗,焦点是发展有适应性的思维,改变对事物的不良认知,引导产生建设性的行为变化。
以上方法的共同目标是帮助病人澄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新观点看待和理解病理性问题与各种内外因素的关系,获得领悟,使其能走上自己解决问题的新路。

八、何谓渐进性放松训练?
    答:渐进性放松训练(progressive relaxation training)是帮助病人体会主要肌群的紧张感与放松感,进而学会调控,以后自己进行放松练习。治疗师按一定的顺序,让病人从头到脚逐一对肌群进行“收缩-放松-收缩-放松……”训练,并提示其注意相应的身体感觉。训练后让病人在家中坚持训练,每日两次。

九、何谓催眠治疗?
    答:催眠治疗(hypnotherapy) 催眠不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流派,而是心理治疗的基础技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技术联合使用。催眠通过改变意识状态,使具有高度受暗示性的潜意识活跃起来,不仅可以诱导产生治疗时的各种新鲜体验,包括深度的放松,还可以唤起被压抑的创伤性经历和被遗忘的记忆内容。成功的催眠后暗示甚至能够影响治疗后清醒状态下的行为。临床上可单独使用催眠,以达到镇静、降低焦虑水平、镇痛的目的。

十、何谓系统脱敏治疗?
    答:系统脱敏(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是典型的行为治疗方法。通过让患者循序渐进地接触、适应原先会引起焦虑等不良体验的情景,对由于条件化作用而形成的症状行为逐步进行 “反条件化”。这是一种温和的暴露疗法,其机制是让全身放松的患者暴露于引起较弱焦虑情绪的刺激之下,于是使这个刺激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然后,让患者暴露于引起较强反应的刺激之下,使之再次用体验放松反应来对焦虑情绪进行交互抑制。适应这一强度水平后再上一个台阶,以此类推……。
治疗的第一个阶段是进行放松训练。第二个阶段,请患者按引起焦虑反应的严重程度,依次列出相关诱发事物或情境的清单,然后从引起最弱的焦虑反应的情境开始,逐一向病人呈现或由其想象、描述这些情境。每一步骤做到病人适应,感到彻底放松为止,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使其更为紧张的情境,直至最强程度的情境也不引起焦虑为止。完成这些训练之后,可以让病人进入真实情境进行适应。

十一、何谓满灌治疗?
    答:满灌疗法(flooding) 这是在作用机制方面与上述系统脱敏方法刚好相反的另一种暴露疗法。最常用于治疗恐惧症。治疗师不是让病人按由轻到重的次序逐渐面对所惧怕的人、事、情景,而是迫使患者突然面对最强大的刺激,而且持续较长时间。进行如此过分的接触,病人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但随后这种反应终会自行耗竭。多次重复后,患者对于原先可以引起强烈反应的情景的反应逐渐减弱,最后无反应,或产生放松性的反应,达到适应的程度。

十二、做好阐释,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做好阐释,以下几条建议值得借鉴:
     1.掌握好时机和内容 访谈早期只宜针对病人对于治疗的态度、转诊背景,做一般化的和尝试性的反映和澄清。待访谈深入、讨论的问题较广时,逐渐切入症状问题,增加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的,对于诸如动机、防御机制、阻抗等较深层心理活动的对质和解释。在提出一种阐释之前,应判断对方有没有进入合适的准备状态,即对涉及的主题是否愿意深入,对于自己提出的阐释有没有兴趣等等。接近访谈结束时,让病人有机会做出自己的解释,即让其总结、归纳他在治疗后对问题的新想法。
     2.积极的阐释能发挥良性的塑型作用和强化作用 积极的阐释表达出来的是善意的鼓励,使人有进一步改善的动机,使人正视自己没有很好承担过的责任。听起来精彩但随后却让人感到无助无望的阐释,不但无用,有时还起副作用。
     使用医学诊断“标签”,紧接着给一套高深的学说,会使多数病人产生沮丧、绝望或无能为力之感。还有一些病人,可能乐意接受限制性阐释,因为那样的话,他们根本不用再做任何改变现状的努力,甚至还可以增加继发获益。以上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疾病的“慢性化”。
     3.注意柔和,避免武断 信息的“宏大、有道理”并不等同于表达时的强硬或粗鲁。有说服力的声音常常是温和、留有余地的。建议多用“我感觉到……,似乎……”,“有人可能会猜想,……”之类试探性语句,少用“我看就是那样”,“这意思肯定是……”之类的表达方式。医生与病人争辩,或责问“你怎么不愿承认我的说法?”等情况更应避免。
     4.重复 重复是重要的学习原则。要让阐释“深入人心”,就得利用合适的机会和新出现的证据,以不同的形式重复大致相同的内容。这样做的效果如何,要看对方的阻抗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

十三、何谓隐喻性阐释技术?
    答:隐喻性阐释(metaphoric interpretation)技术是利用譬喻、比方、象征的手段来促进病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通过以类比为基础的象征性思维进行的交流活动,是非常有效的助人方法。治疗师既可运用故事疗法、阅读疗法、看录像治疗等方法来传达自己的阐释,也可由此来促成病人产生自己的阐释。通过形象化地打比方,将思想感觉化,讲神话故事,讲别人的故事,讲治疗师杜撰的故事,根据病人的处境用成语进行概括以及绘画、音乐、雕塑、心理剧等艺术治疗形式来启发病人观念、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十四、何谓认知疗法?
    答:认知方法(Cognitive therapy),由Ellis及Beck等倡用。他们都认为认知过程是情绪与行为的决定因素。强调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又直接来源于个体的认知观念。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改变人的观念来纠正患者的适应不良情绪和适应不良行为。治疗时,着眼于患者的错误认知,而不仅仅针对其异常的情绪和行为。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个体容易出现极端的、绝对的、单向的判断,产生错误的认知,继而出现负性的情绪和行为。而这些负性的情绪和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病人的思维,形成恶性循环,使得某些心理病理现象得以维持下来。所以认知疗法往往要透过患者的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去寻找产生它们的不良认知。然后将这些不良认知在实际生活中加以检验,以证实其是错误的,再代之以正确的认知。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与不良行为,使之更好地适应
     Beck总结了病人思维歪曲的表现形式,可作为认知治疗的靶子:①“全或无”思维方式,对个人品质、对事物的评价只用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两个范畴。②以偏概全,过度泛化,跳跃性地下结论,将孤立事件的意义作过分扩展,将以特殊事物为基础而产生的信念用于普通的情境。③戴着“墨镜”看问题,对积极事物视而不见。④对事物作灾难性推想。⑤人格牵连――问题发生后,即使没有牵扯,也将事件往人(包括自己)的主观原因上联系,自寻烦恼。⑥情绪化推理,以为自己的消极情绪肯定就是对真实事物的反映,宁可相信直觉,不愿接受事实。

十五、何谓家庭治疗?
    答: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属于广义的集体心理治疗的范畴。家庭治疗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对来诊的家庭进行诊断性评价。不论何种形式的家庭治疗,在开始治疗之前,医师必须邀请求诊者全家成员一起座谈,以了解该家庭的构成情况、家庭特点、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方式,最后对以下6个方面进行诊断性评价:①家庭的社会文化背景;②家庭在成员心目中的位置;③家庭成员交互作用模式;④代际间的问题;⑤家庭对患者症状的影响作用;⑥家庭目前的应付方式。
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是家庭治疗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定期访谈和布置家庭作业。定期访谈就是与家庭全体成员按期座谈,一次历时1小时左右,两次座谈间隔时间初期可短,每周至少一次,以后可逐渐延长至1月或数月1次,总计访谈次数6~12次。访谈过程中,医师应针对诊断性评价中所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干预也是通过谈话完成的,但可不囿于某种心理治疗的流派,或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法。为了巩固疗效,在座谈结束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
     家庭治疗理想的结果是家庭成员相互交流已趋明晰而直接,发展了有效的或新的应付方式,代际间的关系、家庭内凝聚力、成员的独立自主得到完善与发展,维持原有症状的局面和基础已不复存在。

  

论述题


论述建立、维持治疗关系的技术
     答:建立和维持良好的治疗关系常要掌握以下一些技术:
     1.开场技术 开场(opening)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信任感。只有施术者与患者间建立和睦、亲善、默契的治疗关系并取得病人的信任,才有可能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2.接纳与反映技术 治疗师要神情专注,对于对方说话的内容不带价值评判地用“嗯”“哦”“请接着说”之类短句进行鼓励。在建立初始关系后,治疗师要通过对病人情感状态的理解来深化关系。治疗师应象一面“会说话的镜子”,不时用略为不同于对方的词汇“接话茬”,或做简单的附和、评述、提问,将其话语之下那些没有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或思想点明或者反映出来;或者将对方以第三人称表达的情感、态度或思想逐渐引回其自身,使其用第一人称进行陈述。这样的做法,即是情感反映的技术。
及时有效地识别、反馈、反映、共享病人的情感体验,增强病人对这些隐蔽着的体验的感知和理性化、言语化的能力,是治疗师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对病人进行“投情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的过程。这是治疗师必备的能力。
     3.结构(structuring)技术 在对病人的问题、人格特点、人际系统、对治疗的期望、转诊背景等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应对治疗过程的性质、条件、可能的努力方向、局限性和可能达到的目标作适当的定义和解释,使得病人能够对自己在治疗中的位置、权利和义务有较清晰的定向,避免产生依赖的意向和神秘感、困惑感、不安全感,以提高依从性。
     4.倾听技术 倾听不仅仅是采集信息的过程,也是主动接纳、关切的过程;不仅要听说出来的,还要解析“弦外之音”,有时还必须听“无声之音”。一些治疗师认为,不说话的倾听,以及保持沉默和短暂的静息状态,有时比说话还重要。
     5.引导(leading)技术 引导指的是治疗师指引或影响病人思路的程度。引导的程度随着访谈的进行越来越强,逐渐凸显治疗师带自身流派特点的促变干预意图。但引导技术本身会影响治疗关系,故应注意自然、灵活地转换话题却又不失主见,避免让对方觉得生硬、傲慢、太具操纵性,否则易引起阻抗。
     6.宽慰、安心和承诺技术 用宽慰、安心和承诺的话语向病人提供支持、保证。作用有三:其一是使病人的行为及有适应性的信念系统得到强化性的奖赏,并培植对于将来奖赏的期望,使其对进一步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保持兴趣。其二是能降低病人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此外,在病人已经对问题有所领悟而尚不敢行动时,促使其开始尝试新的行为模式。
     7.暗示技术 治疗师的声望、职业权威、柔和而关切的声音,安全的环境,加上正在形成的信任和信心,正在被强化、确认的期望,双方对于话题的共同关注,逐渐使对方情绪和身体放松、安静,对治疗师发出的信息接受性逐渐增高,批判性逐渐削弱,注意越来越集中,意识相对狭窄,与主题相关的想象增加,思流受到诱导。这是一种警觉放松状态(state of relaxed alertness),系为导入特异性干预所必需。
     8.终止技术 依据日常生活中的礼貌,以及各个治疗方法的特殊要求,要在合适的时刻终止一次访谈。一般治疗以40~50分钟为宜,家庭治疗可稍长。为了强化治疗效果,延长干预发生作用的时间,保持依从性,治疗师对刚经历过的会谈要进行总结和评论,反映和交流访谈中的印象和感受。特别要感谢对方的合作,指出其表现出的优点和长处。最后,预约下次访谈时间,并且布置间歇期要做的“家庭作业”。总疗程的长短在不同流派之间变异很大。何时宣布治疗关系结束,要视情况而定。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41
多选题参考答案

  A型题
    1.A 2.C 3.B 4.A 5.E  6.A 7.D 8.D 9.D 10.C 11.E 12.E 13.A 14.B 15.B 16.E 17.B
  B型题
    1.A 2.B 3.C 4.B 5.E 6.D 7.A  8.C 9.D 10.B 11.E 12.D 13.B
  X型题
    1.ABCE 2.ABCD 3.ACD 4.ABCDE 5.BD 6.ABC 7.ABDE 8.ABCDE 9.BDE 10.ACDE 11.ACDE 12.ABCD
    13.ABCE 14.ABCDE 15.CDE 16.ABC 17.ABC 18.ABCD 19.ABCDE 20.ABCDE 21.AD 22.ABCDE 23.ABCDE     24.ABCD 25.ABCD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42
 选择题  

(一)A型题
  1.关于精神障碍的一级预防,下列说法哪项不对
     A.是预防精神障碍最主动、最积极的措施
     B.主要针对病因已经明确的精神疾病
     C.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等所致的精神障碍在我国已基本得到控制
     D.开展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理论研究是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之一
     E.对首次接受治疗的精神病人应力争达到完全缓解
  2.关于精神病人的康复工作,以下哪项不对
     A.病人的家庭成员、朋友和社会人士与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是康复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B.康复措施必须贯彻在院内、外的全部医疗过程中
     C.必须延伸到社会中去
     D.必须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
     E.在我国,应逐渐放弃以医院为基地的康复
  3.关于在我国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体系,下列哪种说法不对
     A.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配合
     B.以精神病院为主要基地
     C.主要目的在于积极预防精神疾病,为病人提供及时和足够的医疗照顾,妥善管理和合理安置
     D.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的组织管理网络
     E.建立业务实施系统,对初级卫生保健人员进行精神病学知识培训
  4.下列关于精神障碍三级预防中第一级预防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措施
     B.旨在增进精神健康
     C.内容包括对病人的心理咨询工作
     D.包括开展疾病监测、减少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减少致病因素、保护高危人群
     E.以上均不对
  5.关于精神障碍第二级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二级预防的目标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精神疾病
     B.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精神健康调查,确认引起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
     C.对有或疑有精神障碍的人群,指导其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接受治疗
     D.注重从儿童期到老年期的心理卫生教育,针对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精神卫生指导和社会技
       能训练
     E.对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返回家庭和社区
  6.关于精神障碍第三级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减少功能残疾,延缓疾病衰退的进程,减轻病人的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等
     B.对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返回家庭及社区,是第三级预防的重要内
       容之一
     C.其内容包括防止疾病恶化,防止病残等
     D.调整出院病人的生活环境,做好出院后的康复工作,是第三级预防的重要内容。
     E.在社区内建立康复之家、病人公寓、病人医疗护理等文书管理等,减轻医院及家庭负担,是第三级预
       防的重要任务
  7.关于精神障碍的预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神经症的预防,要从儿童期开始,一旦表现出神经症症状,则应坚决实行住院治疗
     B.对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达到最好的临床疗效
     C.对于自杀的预防,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有关自杀的知识,减少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建立预防
       自杀的专门机构,培训相关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工作者
     D.对社区人群进行有关毒品知识的宣传,使人们特别是吸毒的易感人群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等,是预
       防毒品滥用行之有效的手段
     E.对于精神发育迟滞的预防,要加强导致精神发育迟滞原因的宣传,避免近亲结婚,重视围产期的心理
       和生理保健,定期产前检查,防止围产期并发症等
  8.关于精神康复的主要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技能训练,包括人际交往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应付应激技能等
     B.使病人了解药物对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意义,自觉接受药物治疗
     C.使病人学习有关精神药物的知识,学会自己用药,从而做到自己管理自己而不需向医生求助
     D.使病人了解精神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能进行简单处理
     E.学会自我管理技能后,必要时仍需向医生寻求帮助

(二)B型题
     A.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
     B.对有或疑有精神障碍的人群指导其就诊
     C.防止病情恶化,防止病残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1.上述属于精神障碍三级预防措施中第一级预防的是
  2.属于精神障碍三级预防措施中第二级预防的是
  3.属于精神障碍三级预防措施中第三级预防的是
  4.属于精神康复主要内容的是
     A.1958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5年
     E.1996年
  5.中国康复医学会精神病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
  6.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始于
  7.我国第一部“残疾人保障法”于哪一年通过

(三)X型题
  1.精神康复的主要任务有
     A.训练心理社会功能 B.改善生活环境条件
     C.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 D.开展家庭和社会干预
     E.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2.预防精神发育迟滞的方法包括
     A.羊水穿刺作胎儿遗传检查
     B.常规进行产前检查,预防难产、急产
     C.预防围产期和婴儿期的感染、外伤、中毒
     D.禁止近亲结婚,对有遗传性精神病的患者结婚和生育进行限制
     E.出生后定期预防接种,注意防治影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有害因素
  3.在胎儿期间预防精神疾病的工作包括
     A.预防母体病毒感染 B.预防母体接触某些有害化学物质
     C.禁止使用有可能导致畸胎的药物 D.避免母体接触放射性环境
     E.禁止母体吸烟、酗酒和滥用催眠药、毒品等
  4.以下关于精神康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用现有的设施和手段,尽量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社会功能
     B.康复过程中要培养和训练精神病患者掌握代偿性的生活和工作技能,设法减少残疾程度
     C.康复的目标是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得到重新安置
     D.康复可使病人能独立从事一些工作和操持部分家务劳动,提高病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E.精神康复的目标是使得患者避免精神残疾而恢复健康
  5.下列属于社区精神康复和干预形式的是
     A.个案管理 B.主动式社区康复程序
     C.精神病院 D.慢性康复措施
     E.过渡性康复站
  6.下列关于工娱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使病人陶冶情操,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应对能力
     B.可转移病人对疾病过分关注,减轻病态体验,减少幻觉、妄想等症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C.可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增强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锻炼意志和毅力,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D.可使病人改善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减少住院的孤独、苦闷和想家情绪
     E.工娱治疗通常包括音乐治疗、舞蹈治疗、阅读书刊画报、欣赏电影电视及体育活动等形式



填空题  

  1.精神障碍三级预防原则中,第一级预防旨在消除或减少_______,防止或减少_______的发生;第二级预防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疾病,争取良好预后,预防复发;第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减少________,延缓_________,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_________。
  2.世界卫生组织(WHO)将21世纪的第一年定为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_”的口号,以期改善社会对精神障碍者的待遇。
  3.精神康复包括相互联系的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
  4.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以_______为单元开展精神疾病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工作,目的是提高该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5.工娱治疗是通过工作和娱乐使疾病康复,防止_______,提高_______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简述题

一、试述工娱治疗的作用。
    答:工娱治疗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娱治疗可使病人陶冶情操,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应对能力,充分利用环境因素,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具有良好的锻炼和正性刺激作用。
    2.病人置身于各种工作或娱乐活动中,可转移对疾病的过分关注,减轻病态体验,减少幻觉、妄想等症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缓解焦虑、抑郁或恐惧等不良情绪。
    3.病人根据兴趣爱好去参与各种活动,改善认知功能,增强集体观念及竞争意识,锻炼意志和毅力,并可结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鼓励,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4.使病人改善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减少住院的孤独、苦闷和想家情绪。治疗中采取欣赏和参与相结合的方法,使病人自我调节,激发对生活、工作的兴趣,进而把自己与社会的要求相联系,提高病人的社交和工作技能,体现其社会价值,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二、试简述精神康复的主要内容。
    答:精神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生活技能训练 包括人际交往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应付应激技能等。
    2.药物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使病人了解药物对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意义,自觉接受药物治疗。
    (2)学习有关精神药物的知识,对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有所了解,学会识别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并能作简单自我处理。
    (3)学会药物治疗自我管理方式。
    3.学习求助医生的技能训练 在需要时能寻求医生的及时帮助;能向医生正确地提出问题和要求;能有效地描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和症状。

三、试列举目前国内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包括哪些。
    答:目前国内社区主要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有:①精神病院;②区县级精神卫生保健所;③基层医院和某些综合医院的精神科;④工疗站或福利工厂;⑤家庭病床;⑥群众性看护网。



 论述题

一、试述精神障碍三级预防的基本内容。
    答:精神障碍三级预防的基本内容分述如下:
    1.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旨在消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这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促进精神健康的保健工作 大力宣传精神健康的重要意义,把预防、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融入社区医护工作。提高服务对象精神健康的自我保健;开展社会、心理及环境精神卫生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或劳动条件;注意营养及科学的生活方式等。
    (2)特殊预防工作 包括开展疾病监测、减少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减少致病因素、保护高危人群。
    (3)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 注重从儿童期到老年期的心理卫生教育,针对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精神卫生指导和社会技能训练,培养个体的应变及适应能力,提高个体的心理应付技能。目前许多综合医院、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开展了各阶段的精神卫生咨询门诊,如家庭咨询、青少年心理咨询、高危儿童咨询、婚姻咨询、老年期心理咨询,为某些健康教育者或社会政策制订者开设的咨询等。
    2.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的目标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精神疾病,争取良好预后,预防复发,主要包括:
    (1)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精神健康调查,确认引起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指导居民按社区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精神健康的自我评定,提高居民早期识别精神疾病的能力,尽早发现精神异常者。
    (2)对有或疑有精神障碍的人群,指导其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接受治疗。并要定期进行家庭访问,提供相应的咨询及医护干预。指导病人坚持治疗、合理用药,教会家庭成员观察病情、防止暴力行为和意外事件发生的方法。
    (3)对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返回家庭及社区。
    3.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的目标是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减少功能残疾,延缓疾病衰退的进程,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等。主要包括:
    (1)防止疾病恶化 使病人在家庭、社会生活中能继续治疗,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给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帮助病人创造良好的治疗、生活环境,增强病人接受治疗的依从性,配合治疗和康复。
    (2)防止病残 在医护过程中尽可能防止或减轻病残发生,使病人最大限度恢复心理和社会功能,采取能减少后遗症及合并症的有效措施。
    (3)做好康复工作 建立各种工娱治疗站、作业站、娱乐站,对病人进行各种康复训练,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咨询等,使病人早日恢复家庭生活和回归社会。
    (4)调整出院病人的生活环境 指导并协助家庭成员为患者制订生活计划,努力解决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5)做好管理工作 有康复之家、病人公寓、病人医疗护理等文书管理等,减轻医院及家庭负担。同时结合工作中所获得的信息,分析社区服务对象的精神健康问题,制定出比较完善的社区医疗、护理、管理内容及相关制度,使整个社区的病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服务。

二、试述常见精神障碍的基本预防方式。
    答:1.神经症 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如培养良好的性格、学会如何处理与同伴的关系及各种社会技能等(一级预防)。一旦表现出神经症的症状,即应考虑及时提供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结合药物治疗,促使病情好转,防止症状恶化(二级预防)。对于神经症患者,应注意进行康复工作,防止病残的发生,促进社会功能等(三级预防)。
    2.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 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尽早使用抗精神病药、抗抑郁剂和情绪稳定剂治疗,争取达到良好临床疗效。坚持系统合理的维持治疗,减少和预防复发。做好精神残疾者的康复,延缓疾病衰退的进程。
    3.自杀 在一级预防方面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有关自杀的知识,减少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培训相关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工作者。在二、三级预防方面,医务人员、家属要明了自杀的危险因素、自杀的基本线索,早期发现有自杀企图者,进行危机干预。对于自杀未遂者,要提供心理社会支持,解决导致自杀的躯体、心理、社会因素,防止再次自杀。
    4.毒品滥用 对社区人群进行有关毒品知识的宣传,使人们尤其是吸毒的易感人群——儿童青少年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等,指导他们如何应付别人的诱惑,指导家长早期识别吸毒的表现,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吸毒者进行自愿或强制急性戒毒的同时,要进行社会心理康复训练,包括集体、家庭治疗,防止复吸和犯罪,提高社会功能等。
    5.精神发育迟滞 广泛宣传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原因,避免近亲结婚,重视围产期的心理和生理保健,定期产前检查,防止围产期并发症,出生后定期预防接种,注意防止影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有害因素。对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早期发现,尽力寻找和去除致病因素,早期予以教育和训练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42
多选题及填空题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A型题
     1.E 2.E 3.B 4.C 5.D 6.B 7.A 8.C
  B型题
     1.A 2.B 3.C 4.E 5.D 6.A 7.C
  X型题
     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D 5.ABDE 6.ABCDE
二、填空题
  1.病因或致病因素,精神障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功能残疾,疾病衰退的过程,生活质量
  2.精神卫生年,消除偏见,勇于关爱
  3.医院康复,社区康复
  4.社区,预防,治疗,康复
  5.精神衰退,适应环境能力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43
 多选题

(一)A型题
  1.以下关于保安处分的叙述哪一个是错的
     A.保安处分是为了保护社会安全所设的制度 B.是国家的强制性措施之一
     C.属于刑罚的一种 D.保安处分主要针对有违法行为的精神病人 E.一般由法院裁决
  2.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在判定精神病人是否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应
     A.由有关医疗部门鉴定 B.由有关医疗部门和法院共同鉴定 C.由法院认定
     D.由法院和公安机关共同调查认定 E.由公安机关和有关的医疗部门共同鉴定
  3.下述哪种精神疾病占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总数的第一位
     A.神经症 B.性变态 C.精神分裂症 D.人格障碍 E.脑器质性精神病
  4.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精神病患者
     A.只要双方同意均可以结婚 B.不能结婚 C.在疾病未愈的情况下不能结婚
     D.不能离婚 E.可以结婚,但不能生育子女
  5.一个原本正常的人,醉酒后意识障碍时出现犯罪行为,应评定为
     A.部分责任能力 B.无责任能力 C.视具体情况判定为无责任能力或部分责任能力
     D.完全责任能力 E.视具体情况判定为部分责任能力或完全责任能力
  6.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责任能力的评定,一般参照智商结果予以评定,智商在多少分以上者为有责任能力
     A.70 B.90 C.50 D.40 E.55
  7.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出现犯罪行为时应如何评定责任能力
     A.其辨认能力削弱,应为部分责任能力
     B.尽管其辨认能力削弱,但由于这类人格障碍治疗效果差,且危害大,应评为完全责任能力
     C.其辨认能力存在,但从人道主义出发,应评为部分责任能力
     D.其辨认能力充分,应评为完全责任能力
     E.由于其控制能力削弱,应为部分责任能力
  8.癔症分离性障碍,在意识清晰度下降、意识范围缩窄时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应评为
     A.无责任能力 B.部分责任能力 C.完全责任能力 D.完全行为能力 E.无行为能力

(二)X型题
  1.精神病学鉴定应当解决下述哪几个问题
     A.是否有精神疾病 B.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 C.精神疾病与违法行为之间的关系
     D.相关法律能力的评定 E.医疗和监护建议
  2.以下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精神病患者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理状态的支配下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行为,应鉴定为无责任能力
     B.精神病患者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均应评为无责任能力
     C.处于躁狂状态的病人将自己的财物赠送给别人,由于患者无行为能力,可以将这些财物收回
     D.精神病患者不能作为证人
     E.一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故将一名老人杀死,但鉴定时他自己说不清为什么这样做,其作案动机不明,应
        判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3.关于精神病患者的民事行为能力,以下正确的是
     A.精神病患者丧失或部分丧失了行为能力,因此不能继承遗产
     B.精神病患者如果是在病态情况下将财产赠予他人,应为无效赠予
     C.精神病患者所立的遗嘱是无效的
     D.精神病患者病情缓解、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时所立遗嘱有效
     E.精神病患者疾病发作期签订的经济合同无效
  4.精神病患者在疾病发作期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行为,造成财产和人身损害时
     A.其监护人和家庭应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责任 B.因患者无辨认能力,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C.患者应被强制监护或治疗 D.情节恶劣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E.如果后果严重,应将其监禁
  5.关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者的法律能力,以下哪些说法是对的
     A.普通醉酒状态时出现犯罪行为,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B.病理性醉酒时出现犯罪行为,评定为部分责任能力
     C.复杂性醉酒时出现犯罪行为,评定为无责任能力
     D.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出现犯罪行为,一般评定为无责任能力
     E.酒中毒性妄想症者出现犯罪行为,一般也评定为无责任能力
  6.关于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法律能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在他人的教唆下犯罪,应视为无责任能力
     B.智商测定为45分的女性,在他人的诱惑下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应评定为部分性防卫能力
     C.智商在30分的精神发育迟滞者,一般评为无责任能力
     D.智商为40分的精神发育迟滞者,一般评定为无责任能力
     E.智商为60分的精神发育迟滞者,一般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填空题  

  1.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其_______,对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及其_______、及_______、其他相关能力进行鉴定和评估的过程。
  2.刑事责任能力,又称责任能力,指个体对自身行为的_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的认识,能够辨认及控制自己的行为,包括对法律的_______及改正错误的能力。
  3.民事行为能力是指_______。
  4.我国刑法(1997年)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应判定为_______。
  5.对明知妇女患有精神病或智力低下,与之发生非法性关系者,不管采用何种手段和方式,一律按_______论处。
  6.自1980年以来我国大部分省市区建立了由公安部门管理的_______,专门收治有违法行为或有严重危险性的_______。
  7.精神分裂症处于疾病发作期,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出现违法行为评定为_______责任能力;处于疾病的恢复期、不全缓解期或残留期评定为_______责任能力,处于稳定缓解状态者评定为_______责任能力。
8.对于赔偿性神经症,由于会引发不断的纠纷,而且纠纷对疾病恢复反而不利,一般主张在适当的范围内给予_______。




 简答题 

一、为何要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答: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可能是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理状态的支配下出现违法行为,此时他们没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无责任能力。但如果在疾病缓解或部分缓解期,患者有责任能力时出现违法行为,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需要精神病学鉴定,以明确患者能否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即使鉴定结论为无责任能力,从社会安全的角度出发,亦要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估并提出治疗和监护意见。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另一目的是要维护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世界各国对精神病人、智力残疾、未成年人、盲聋哑人出现违法行为有减免刑罚之规定。之所以减免刑事处分,一方面充分体现人道主义,另一方面对精神病人实施刑罚客观上达不到惩戒的效果。精神病人在民事行为中往往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辞去收入丰厚的工作并放弃自己的一切福利和权利。因此有必要对精神病人的行为能力进行鉴定,对无民事行为能力者,从法律上宣告其行为无效,从而使其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二、我国法律对精神病人的责任能力、行为能力有何规定?
    答:我国刑法(1997年)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民法通则(1986年)第13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

三、如何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责任能力?
    答:一般说来,精神分裂症处于疾病发作期,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出现违法行为,评定为无责任能力;处于疾病的恢复期、不全缓解期或残留期,评定为有(部分)责任能力;处于稳定缓解状态者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作案动机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在幻觉妄想即“病理动机”支配下作案时评定为无责任能力;在现实动机支配下作案一般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有的既有现实因素,又有病理成分,一般评定为有(部分)责任能力;有的作案没有明确动机,这种不明动机其实是丧失了辨认和控制能力,评定为无责任能力。
面对某一具体案例,一方面要遵循有关原则,另一方面应结合被鉴定人所处的环境及当时的状况综合考虑,总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如何评定脑器质性精神疾病、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责任能力?
    答: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表现为急性脑病综合征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丧失了对自身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出现违法犯罪,评定为无责任能力。
     脑器质性精神疾病、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表现为慢性脑病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例如类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类躁狂状态,达到精神病性程度时,评定为无责任能力;程度较轻的评定为有(部分)责任能力;表现为人格改变者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有的从轻评定为有(部分)责任能力;表现为智能障碍者参照精神发育迟滞评定责任能力,即参照智商结果予以评定,智商在34分以下者为无责任能力,35-49分者评定为有(部分)责任能力,智商在50-69分者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智商测定的同时结合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综合评定。

五、如何评定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的责任能力?
    答: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缺乏正常的道德伦理观念,行为具有冲动性,容易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绝大多数情况下对自己的行为有充分的辨认能力,而且人格障碍的程度越严重,反社会性越强,对社会危害性越大,医疗措施又难以奏效,因此必须给予强制性惩罚措施,一般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对曾有脑部疾病病史和脑损伤病史者,可以酌情评定为有(部分)责任能力,但应严格掌握。

六、如何评定性心理障碍者的责任能力?
    答:各类性心理障碍者一般现实检验能力未受损,没有丧失辨别是非的能力,对自身的所作所为能够清楚地评价,因此,一般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恋尸癖、性施虐狂等,因其社会危害性较大,法律上往往从重处罚。

七、如何评定神经症患者的法律能力?
    答:由于神经症属于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存在现实检验能力,因此在刑事案件和民事行为中应和正常人一样具有完全的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不过,癔症例外。
癔症分离性障碍,有意识清晰度下降、意识范围缩窄时,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由于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削弱,可以评定为有(部分)责任能力。因为分离性障碍患者的意识障碍的程度相对较轻,一般不宜评定为无责任能力。
    车祸外伤等之后由于继发性获益而出现神经症样反应,即赔偿性神经症,往往由于纠纷没有止境,而纠纷对于疾病的恢复不利,一般主张在适当的范围内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

  

 案例分析题

    案例1:被鉴定人范某,女,25岁,初中文化。范某在其外甥吃的稀饭中投毒,致其外甥中毒死亡而被抓获,范某承认稀饭里鼠药是她所放,但范某的母亲反映范某有时“精神不正常”,要求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了解其有无刑事责任能力。
     调查材料:其母反映:范某自幼读书聪明,因家境困难而中断学业。99年结婚,婚后开始夫妻关系尚可。怀孕生小孩后,经常与婆婆、爱人发生争执、打架、跑回娘家,2000年6月以后常住娘家,在家也做家务,但脾气暴躁,常打骂母亲、弟弟,不与邻居来往,有时呆坐,碰到人就爱讲婆婆对她不好。春节后出去找工作,在某养殖厂门市部当解说员。平时对外甥态度一般,不打也不骂。2001年3月8日早晨,她上班前炒饭吃,母亲多次要她“节约煤气”,范某不理,吃完就走了。当天中午,其母曾看她在稀饭里搅动,范某的母亲添稀饭喂外甥时,她就坐在旁边,一直没出声,然后去上班。次日,范某在亲人反复劝说下才承认自己拿回来四包鼠药,并明确指出另三包所藏地方。
邻居反映:范某住回娘家后,从不与邻居来往,曾听见她独自大声骂人,有时骂她母亲对她不好,有时骂婆家的人。有一次曾看见她把弟弟打倒在地,把妈妈压在床上打。
婆婆及丈夫反映:1999年5月结婚,开始关系尚可,生小孩后,小两口经常吵架,范某不做家务,不喂奶,经常出去玩。
     同监的犯人杨某反映,范某有点“苕”,不洗碗,不洗衣服,有时2-3天不洗澡。因为要“扎辨子”把毛衣拆了,别人劝她,她也不理。有时爱喊,听到外面人喊什么,她就跟着喊。
精神检查:神志清楚,衣着整齐,年貌相当,接触尚可。在问及为什么将鼠药放到稀饭里且不告诉人时,仅反复辩解说:“老鼠药是用来毒老鼠的,当然不是用来毒人的”,“我妈和我弟在吃饭,我当时血往上冲,神经失控,不知道为什么把药放到稀饭里”,“当时气,气我妈”,“既没想我吃,也没想妈吃,也没想外甥吃”,“我妈看我放了老鼠药,还喂外甥吃,到底是我害的,还是她害的?”,在反复追问她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时,情绪异常激动,“你们有什么权力问我?”“你们要我把想的都讲出来?”,然后停止,不愿深谈。未发现记忆,智能、理解、辨别判断障碍。情绪不稳定。
问题:
     1.请判断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
     2.被鉴定人的责任能力如何?说出主要理由?

    案例2:被鉴定人张某,男,22岁,初中文化。2001年9月5日晚,被鉴定人张某开正三轮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并致对方死亡。据张某的家属反映,张某曾患有精神病,故提出对其精神状况进行鉴定。
调查材料:据张某的家人反映,张某2000年退伍回家时表现反常,乡亲们到家里来看他,他躺在床上不搭理,说话东一句西一句。第二天病情加重,话多,烦躁,看东西不顺眼,无故打人骂人,被送到当地精神病院住院,诊断为“情感障碍”,给予“氯丙嗪、碳酸锂”等药物治疗近一月病情缓解。出院后一直坚持服药,病情基本稳定。2001年7月到武汉打工。在武汉每天晚上7点多钟服药后睡觉,一直睡到次日8点多钟,无兴奋话多,也无情绪低落、悲观消极的表现。
精神检查:神志清楚,衣着整齐,年貌相当,对答切题,检查合作;能清晰地回忆案发时的情况,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并给他人带来了危害。未获得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情绪稳定。
问题:
     1.请判断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
     2.被鉴定人的责任能力如何?说出主要理由?

    案例3:被鉴定人赵某,男,38岁,无业,离异,高中文化。被鉴定人赵某2002年2月5日上午与人因小事发生争执,被人劝开后,他拿了一把菜刀将对方的左手砍伤,然后呆站在旁边。对方经法医鉴定属于重伤。案发后赵的母亲反映赵有精神病史,要求做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调查材料:被鉴定人赵某幼年生长发育良好,平素性格内向。1997年4月出现精神异常,认为有人害他,监视他,他的一切行为都有人监视,别人都知道。1997年5月一卡车擦身而过,十分紧张害怕,认为此车受别人指示欲置他于死地。说有人跟他讲话,叫他不要学习,并说:“我听课时,他们有意作弄我,让我肚子疼。”本来嗜烟、嗜茶,可转眼间将烟茶全部戒掉,问其原因,他说:“他们跟我讲,叫我不抽烟,不喝茶。”严重时将家里电器全部甩掉,说是自己要爱国。还烧过家里的被子和衣服,有时自言自语,无故自笑。于1998年2月4日到某医院精神科就诊,以“精神分裂症”收住院,服用氯氮平等药物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坚持服氯氮平治疗3个月后停药。以后因不肯服药病情时好时坏。2001年2月份起,经常不与家人打招呼外出,怀疑妻子有外遇,经常到饮食店调查爱人有无作风问题,妻子受不了他的异常行为而与他离婚。
精神检查:神志清楚,衣着整洁,年貌相符,对答切题,有命令性幻听,诉经常有人在耳边和他说话,思维内容贫乏,注意力涣散,记忆、计算及一般常识尚好,情感淡漠,意志减退,行为孤僻懒散,自知力不全。
问题:
     1.请判断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
     2. 被鉴定人的责任能力如何?说出主要理由?

    案例4:被鉴定人向某,男,20岁,小学肄业。2001年2月28日向某与人合伙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向某的家人反映向某精神有问题,请求对其进行了司法精
神病学鉴定。
调查材料:被鉴定人向某系足月顺产,幼时发育较同龄人稍差,适龄上学,老师认为向某反应差,视力有问题,成绩差,小学肄业后一直在家闲玩。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喜欢与比他小的孩子玩,同龄人中没有什么朋友。做事没有主见,别人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是个“半苕”。除了放点牛外很少干农活,有时还骂人。其母和哥哥均有智能障碍。据同狱犯人介绍,被鉴定人向某视力不好,大脑有点问题,生活比较懒散,洗澡都不会,几个月都背不会“监规”,说话做事看起来好象只有十来岁,很幼稚。
精神检查:神清,检查合作,对答基本切题,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说是没有钱用。未获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理解记忆尚可,情感适切。IQ=65。
问题:
     1.请判断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
     2.被鉴定人的责任能力如何?说出主要理由?
作者: wangshuo1688    时间: 07-1-27 09:43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多选题
   A型题
    1.C 2.A 3.C 4.C 5.D 6.C 7.D 8.B
   X型题
    1.ABCDE 2.AC 3.BDE 4.ABC 5.ADE 6.BCE
二、填空题:
   1.专业知识和技术、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2.性质、意义、后果、理解
   3.处理个人日常事务的能力
   4.不负刑事责任(无责任能力)
   5.强奸罪
   6.安康医院、精神病人
   7.无、部分、完全
   8.一次性经济补偿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1:综合案卷、调查结果、精神检查,可见范某近来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不佳,回娘家后,也常与母亲相处不好,打母亲以及家人,这些情绪反应与家庭矛盾有关,没有发现精神病性症状。因此,被鉴定人无明显精神疾病,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被鉴定人记忆、理解、判断能力均正常,知道吃了老鼠药会导致严重后果,具有充分的辨认能力,有自我保护能力,企图隐瞒自己的罪行,应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案例2:被鉴定人张某曾患有“情感性精神障碍”,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并坚持服用药物维持治疗至今,无情绪不稳、失眠等情况,故目前应诊断为“情感性精神障碍缓解期”。
    被鉴定人张某处于疾病缓解稳定期,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应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案例3:被鉴定人赵某1997年渐起精神异常,表现自言自语,无故自笑,疑人迫害,疑人监视,行为异常,曾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因不肯服药病情时好时坏。目前精神检查:自知力不完整,存在命令性幻听,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行为孤僻懒散。因此被鉴定人应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残留期)。
被鉴定人处于疾病残留期,控制行为的能力明显削弱,与人争吵被打后,出现拿刀伤人行为,伤人后呆站在一边,表明保护能力不全,但被鉴定人仍存在一定的辨认能力,知道拿刀杀人的后果严重,因此评定为有(部分)责任能力。

    案例4:被鉴定人向某自幼发育较同龄人差,虽适龄上学,但反应慢、成绩差,小学肄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行为幼稚,象个小孩;IQ为65分;应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轻度)。
    被鉴定人为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而且其作案动机明确,就是为了搞钱,应负刑事责任,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作者: 273285864    时间: 07-4-25 23: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一滴水LRP    时间: 07-6-13 21: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844848952    时间: 15-5-17 14:51
好样的
作者: 蛋小希    时间: 16-9-10 09:17
哇 收藏收藏 蟹蟹楼主~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ool.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